魏宜功周焜鄧小鵬陳光唐王誠劉窗溪
1)貴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貴州 貴陽550081 2)貴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貴州 貴陽550004 3)貴州省人民醫(yī)院,貴州 貴陽550001
腦神經疾病中以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最多見,其次面肌痙攣(hemifacial spasm,HFS),少見舌咽神經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GN),罕見中間神經痛(intermediate nerve neuralgia,INN)[1]。該類疾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行為,甚至誘發(fā)精神衛(wèi)生方面的問題。該類疾病的病因目前主流觀點為腦神經微血管壓迫學說[2],該學說由DANDY教授于1934年首先描述并在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手術治療上成功應用。該學說認為腦神經長期遭受硬化、迂曲、搏動的小血管壓迫,導致受壓區(qū)的腦神經脫髓鞘病變,從而造成腦神經的電位活動異常[3]。該學說剛提出時備受爭議,1967年JANNETT教授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研究工作,將腦神經血管壓迫學說理念應用于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治療并推廣到面肌痙攣及其他腦神經疾病的治療,首次進行微血管減壓術(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解除血管對腦神經的壓迫,結果該類手術效果滿意,絕大多數患者術后腦神經疼痛立刻緩解且復發(fā)率低,后來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MVD成為解決腦神經疾病的主流手術方式[4-6]。MVD起初的手術入路并不是目前主流的乙狀竇后入路,最初的神經外科醫(yī)生更多采用中顱窩入路,直到DANDY教授嘗試運用后顱窩入路進行該類手術取得很好效果,后顱窩入路才逐步發(fā)展形成現在主推的乙狀竇后入路,從而避免了中顱窩入路的許多缺點。除了在手術入路上的不斷發(fā)展,MVD在對腦神經的減壓處理上從有創(chuàng)到無創(chuàng)逐漸演變,1962年GARDNER教授報道在責任動脈和神經之間插入明膠泡沫墊無創(chuàng)減壓成功治療三叉神經痛及面肌痙攣,后來明膠泡沫墊逐漸演變成現在所使用的Tefflon墊片。MVD的手術理念不斷更新,逐漸向著更安全、無創(chuàng)的方向發(fā)展。然而針對該術式,目前國內外學者著重于責任血管認定及術中處理經驗的探討[7-8],而對開顱術野暴露等基礎問題的研究較少,且該手術的基礎步驟多由一線醫(yī)師完成,故探索一種安全、便捷、有效的開顱術式對年輕神經外科醫(yī)師的成長指導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回顧2016-10—2019-10由貴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團隊完成的75例微血管減壓術兩種不同開顱術式治療腦神經疾病的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總結改良鎖孔的療效及風險,以期為腦神經疾病微血管減壓術的手術入路設計提供新的經驗。
1.1 臨床資料本組患者男34例,女41例;年齡27~79(52.5±1.2)歲;病程9~120(15.7±0.6)月。所有病例為神經內科正規(guī)藥物治療6個月后無效者。右側三叉神經痛49例,左側16例,其中第2支疼痛21例,第3支疼痛17例,第1、2支疼痛1例,第2、3支疼痛22例,第1、2、3支疼痛4例;右側面肌痙攣5例,左側2例;右側舌咽神經痛2例,右側中間神經痛1例。所有病例行顱底薄層MRI 3D-TOF檢查明確責任血管或可疑血管,術中發(fā)現責任血管73例(97.33%),無明確責任血管2例(2.67%)。
1.2 手術方法所有病例在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下進行手術,監(jiān)測內容:異常肌反應監(jiān)測、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手術開顱由同一資質主治醫(yī)師操作,同一主任醫(yī)師行顯微神經-血管減壓術,常規(guī)開顱組患者健側臥位,頭架固定使乳突為最高點,繃緊枕后部皮膚,取病側乙狀竇后入路,切口4~4.5 cm(依據皮下脂肪的厚度調整切口范圍),依次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分離并牽開顯露骨窗大小約4 cm×4 cm。分別在乙狀竇拐角處(星點前下方0.5 cm)和水平橫竇距離2 cm處鉆兩孔,明膠海綿墊撐開分離兩鉆孔處骨瓣下方的橫竇,銑刀先從水平橫竇孔處弧形銑下中線側骨瓣轉向至乳頭方向并返回,再從另一孔順著乳頭方向銑與之前痕跡交接,最后銑下橫竇處骨橋并完整取下骨瓣,咬骨鉗咬除乙狀竇處骨質直至暴露見深藍色竇壁,弧形剪開并縫吊硬腦膜。緩慢釋放腦脊液,小腦組織塌陷后顯露所需神經根部,根據目標神經與周圍血管的結構關系,進行顯微鏡下分離后用滌綸棉團將責任血管隔墊,術中以電生理監(jiān)測神經異常波幅下降>50%或消失為主,術畢嚴密縫合硬腦膜并用三顆連接片+6顆鈦釘固定還納骨瓣,依次肌層、皮下及皮膚縫合,術區(qū)局部加壓包扎,術后按神經外科常規(guī)治療。改良鎖孔組與常規(guī)開顱組區(qū)別:顯露骨面約3 cm×4 cm,在橫竇與乙狀竇拐角處只鉆一個孔,咬骨鉗擴大骨窗2.5 cm×3.0 cm,主要暴露乙狀竇壁,弧形剪開并縫吊硬腦膜,緩慢放出腦脊液,顯微鏡下分離神經與血管后用滌綸棉團將責任血管隔墊,術畢嚴密縫合硬腦膜,無需還納骨瓣,常規(guī)縫合皮下及皮膚,余治療同常規(guī)組。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種開顱方法的所需時間、操作過程中遇到的突發(fā)情況、兩種骨瓣窗口對血管減壓是否有影響、手術醫(yī)師對兩種方法的掌握程度、所需經濟費用、術后患者癥狀改善情況、術后并發(fā)癥等。
1.4 隨訪內容所有病例均門診或電話隨訪,隨訪內容:(1)疼痛消失、減輕或復發(fā);(2)有無面部麻木不適,或雖有感覺減退但無不適,麻木不耐受對生活有影響;(3)是否有皮下積液及患者對有無骨瓣的心理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2組間比較采取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Pearson卡方檢驗、連續(xù)校正卡方檢驗/Fisher’s精確概率法,等級資料采取Wilcoxon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常規(guī)組開顱中出現導靜脈損傷出血5例,竇壁撕破出血1例。隨訪6~12個月,常規(guī)開顱組面肌痙攣復發(fā)1例,有效率97.4%(37/38),小骨窗組有效率100%(37/37),改良鎖孔組對無骨瓣的事實無心理異常反應,2組術式暴露所需血管減壓的術野、術后神經疼痛有效緩解率、術后并發(fā)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2組術式的操作時間、手術風險、手術醫(yī)師掌握程度、經濟效益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組方法的術后CT骨窗表現見圖1。
表1 2組觀察指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observa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圖1 兩種手術骨窗比較A:常規(guī)手術開顱骨窗前后徑線31.4 mm(箭頭);B:改良鎖孔開顱骨窗前后徑線17.84 mm(箭頭)Figure 1 Comparison of bone scope between two types of surgery.A:The diameter of bone scope in the conventional craniotomy group was 31.4mm(arrow)B:The diameter of bone scope in the modified keyhole group was 17.84mm(arrow)
微血管減壓術治療腦神經疾病效果滿意,手術重點是充分暴露所需神經及責任血管并有效隔離,乙狀竇后微骨孔入路已成為公認的開顱方式[9-12],手術切口以直切口或“S”型切口最為常用,也有“C”型切口報道[13],骨窗一般3.0 cm×4.0 cm大小足以暴露手術術野并順利進行操作,隨著鎖孔手術及微創(chuàng)理念在神經外科中逐步的應用[14-16],鎖孔手術至少要求骨瓣2.5 cm×3.0 cm并還納骨瓣,嘗試讓手術創(chuàng)傷降到最低,使手術操作簡單化。
改良鎖孔方法只需鉆一個孔后用咬骨鉗逐步擴大骨窗約2.5 cm×3.0 cm即可充分暴露解剖[17],無需復骨瓣且不影響手術操作,有學者嘗試用于治療舌咽神經痛[18]。鉆孔位置的確定為傳統(tǒng)的“星點”前下0.5 cm處,少數“星點”位置有偏移[19],咬除時方向盡量靠乙狀竇及橫竇拐角處,靠近中線側骨窗可不必要求過多空間,骨窗面積呈長橢圓形,以便硬腦膜剪開時能充分向乳突側翻開,顯微鏡下可沿著硬腦膜向顱底延伸探查神經-血管,顯微操作器械可順著硬腦膜走向水平運動,對于暴露欠佳者可借助神經內鏡處理[20],但內鏡下處理腦神經疾病需要一定功底,對于條件不成熟的單位不盲目推崇全內鏡技術。但在對比病例中,1例因銑刀在乙狀竇拐角處時刺破竇出血事件,4例導靜脈斷離至術中大出血事件,在未取下骨瓣前無法判斷出血來源,導致手術醫(yī)師尤其是年輕醫(yī)師捉襟見肘,竇破裂出血處理上非常棘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改良鎖孔方法能有效避免導靜脈、乙狀竇被牽拉或銑刀損傷所致大出血,目前無竇及導靜脈損傷出血事件,說明其具有較好安全性,操作簡單手術醫(yī)師容易掌握,故良好的手術能使術者從容進行后續(xù)微血管減壓。
常規(guī)的骨瓣開顱術后需放回骨瓣,一般需用3顆連接片+6顆鈦釘固定,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及本單位所在的城市區(qū)域,該費用也是一筆不小開支,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本組患者以中老年為主,小腦萎縮后術野有一定空間且蛛網膜粘連不重,小骨窗即可有效暴露術野,無需復骨瓣,經隨訪患者心理接受能力可且無不良并發(fā)癥,故能節(jié)約患者費用,但對于青少年腦神經疾病者,需長期隨訪觀察心理情況,文獻報道顱骨缺損后0~23.5%的病例發(fā)生腦脊液漏[21],也有術區(qū)肌肉牽拉硬腦膜致頭痛報道[22]。本組病例無腦脊液漏現象,與不斷改進的關顱技術有關,本組病例較少,未出現頭痛現象,需大宗病例隨診觀察。通過對比手術暴露野、術后并發(fā)癥、后期隨訪等指標發(fā)現2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證實了小骨窗免骨瓣開顱方法的可行性。
改良鎖孔術式有如下優(yōu)點:(1)入路簡捷:對竇壁的損傷小、出血少,年輕神經外科醫(yī)師容易掌握;(2)術后外觀較好,切口短;(3)開關顱的手術時間短,降低了感染概率;(4)切口小無需放置引流管,縮短住院時間;(5)無需固定骨瓣,節(jié)約手術費用。改良鎖孔術式行微血管減壓術手術效果滿意,具有創(chuàng)傷小、手術醫(yī)師易掌握、手術風險小、經濟節(jié)約等優(yōu)點,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