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泰戈爾的《金色花》與冰心的《荷葉·母親》都被選入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的教材中。泰戈爾對冰心的影響很大,而冰心在創(chuàng)作時既吸收了泰戈爾的特點,又有自己的個性表達。兩篇文本都表現(xiàn)了母親與孩子之間濃濃的愛,語言風(fēng)格相似,但在形象、意象、寫作手法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關(guān)鍵詞:《金色花》;《荷葉·母親》;比較閱讀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選取了兩篇散文為《金色花》和《荷葉·母親》?!督鹕ā返淖髡呤翘└隊?,文章選自《泰戈爾詩集》;《荷葉·母親》的作者是冰心,文章選自《冰心全集》第一冊《往事》。教材將這兩篇文學(xué)作品放在同一課進行教學(xué),說明這兩篇作品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具有讓學(xué)生進行比較閱讀的意義。
冰心翻譯過泰戈爾的很多經(jīng)典作品,如《吉檀迦利》《園丁集》等,其詩歌結(jié)構(gòu)、哲理精神受泰戈爾的影響很大。徐志摩曾說:“泰戈爾對中國散文詩的影響是廣泛的。而唯獨冰心最得泰戈爾思想和藝術(shù)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畢肖的泰戈爾的私淑弟子?!痹凇督鹕ā放c《荷葉·母親》中便可窺見一二。兩篇文章語言清新典雅,在生活中常見的細節(jié)處融入情感。二者都描繪了母親與孩子之間那份濃濃的愛,但相同中又存在差異?!督鹕ā穫?cè)重表現(xiàn)孩子對母親的依戀,《荷葉·母親》側(cè)重表現(xiàn)對母愛的歌頌。下面將求同析異,探討這兩篇作品的特點。
一、語言清新,感情細膩
《金色花》和《荷葉·母親》的篇幅都比較短,語言清新雅致,作者用朗朗上口、充滿韻味的語言表現(xiàn)了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在《金色花》中,泰戈爾用細膩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孩子想象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與媽媽捉迷藏”的畫面?!澳湫Α薄扒那拈_放花瓣”“把自己的影子投在媽媽看書的地方”,這些語言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一個孩子的活潑、好動、淘氣但又愛著媽媽、渴望保護媽媽的感情?!昂⒆樱阍谀睦镅健?,媽媽的語言雖然簡單質(zhì)樸,但在這質(zhì)樸的語言中卻將對孩子的那一份擔(dān)心、一份惦念描寫地淋漓盡致。結(jié)尾處“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我不告訴你,媽媽”一問一答,更是將孩子的調(diào)皮可愛、媽媽的慈愛關(guān)懷用語言展現(xiàn)了出來。如若轉(zhuǎn)換成“你這壞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媽媽,我不告訴你”便少了感情、少了韻味?!皦摹弊挚此瀑H義,實則褒用,此處媽媽并不是真的生氣、責(zé)怪孩子,而是由愛出發(fā)的擔(dān)心。
《荷葉·母親》中,冰心的語言同樣清新細膩?!坝曛械募t白對比”“雨打紅蓮”“荷葉護蓮”,對這些畫面的描寫既真實又優(yōu)美,連貫的畫面使讀者一下子就進入到情境中,產(chǎn)生了那份同作者一樣的情感。語言的細膩其實也來源于情感的細膩,正是作者觀察到紅蓮被風(fēng)雨“打得左右欹斜”的樣子,才由此擔(dān)心無遮蔽天空下沒有蔭蔽的紅蓮。“繁密的雨點”為何最終只能“聚了些流轉(zhuǎn)無力的水珠”呢?值得我們深思。
二、形象不同,愛意不減
《金色花》和《荷葉·母親》兩篇文章都描寫了母親與孩子這兩個形象,但形象特征卻是不同的?!督鹕ā分忻鑼懙男蜗笫秦S富飽滿的,孩子有為了好玩變成金色花在風(fēng)中搖擺、在新葉上跳舞的那份純真;有當媽媽尋找自己時卻暗暗匿笑一聲兒不響的那份淘氣;有悄悄陪著媽媽工作、在媽媽讀書時為媽媽遮擋陽光的那份孝心……而媽媽,做禱告時的虔誠、讀《羅摩衍那》時的認真、黃昏時拿著燈去牛棚的勤勞、找不到孩子時假嗔的那份慈愛……多方面的特征都凝聚在了媽媽這一形象之中。
《荷葉·母親》中塑造的母親形象是深沉的,孩子看到屋外雷聲大作,大雨把紅蓮打得左右欹斜,感到害怕,“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對屋的母親便輕聲將孩子喚過去,讓孩子坐在自己身邊,就像荷葉保護紅蓮那樣保護孩子,多么溫柔的愛!多么深沉的愛!
三、意象獨特,愛在花中
《金色花》中的意象便是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圣樹上開著的花。金色花在印度人心目中象征著純潔、神圣。除了金色花,文中還提到了母親讀的是《羅摩衍那》,這是圣書,牛在印度教里也是圣物。圣花、圣書、圣物的組合使得這首詩的宗教色彩非常濃郁。這首詩以“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開篇,表現(xiàn)了孩子那顆天真、圣潔的心靈,也說明孩子想用最美好最神圣的東西——“金色花”回報母親,用圣花的形態(tài)、香氣和投下的陰影來報答神圣的母愛。
《荷葉·母親》中主要的意象有兩個:荷葉、紅蓮。荷葉象征著母親,紅蓮象征著孩子。紅蓮貫穿全文,從開始的故鄉(xiāng)的園院中便全是紅蓮,到九年前祖父和“我”說園里最初開三蒂蓮便添了三個姊妹,是應(yīng)了花瑞,到后來雨打紅蓮、荷葉護蓮,這些都是紅蓮給“我”留下的回憶。荷葉在紅蓮被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的時候勇敢而無畏地護了上去,是對紅蓮的慈愛與保護,也象征著母親在困難來臨時對“我”的蔭蔽。與紅蓮相比,看看那朵沒有荷葉保護的白蓮顯得多么可憐:“那一朵白蓮已經(jīng)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飄在水面。”一紅一白對比,更顯荷葉之重要。
四、手法各異,融情于景
《金色花》運用了想象的手法,從“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開始,以兒童的視角展開了一系列想象。兒童天真爛漫、純真無邪,本身就是極富有想象力的,而素有“兒童詩人”之稱的泰戈爾又善于表現(xiàn)兒童的世界,這就使得全詩充滿了想象色彩。金色花是通過孩子豐富的想象而變成的,從某種程度上說,金色花被賦予了孩子的童真。孩子愛母親,想回饋母親,因此借金色花這一形象與母親嬉笑玩鬧,為母親遮擋陽光、散播香氣。
相比《金色花》讓人浮想聯(lián)翩、似真似幻,《荷葉·母親》則是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描寫了現(xiàn)實中真實發(fā)生的場景。荷葉喻母親,紅蓮喻“我”自己,自然與感情兩條線索全都令人動容。自然之景線索在明,在大雨中荷葉慢慢地傾側(cè),覆蓋在紅蓮上面,為紅蓮遮風(fēng)擋雨;情感之意線索在暗,在生活中母親就如荷葉一樣保護著經(jīng)歷風(fēng)吹雨淋的“我”,讓“我”在無遮攔天空下有了獨屬于自己的蔭蔽。通過這么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作者就將自然之事與人生之事向讀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通過自然看人生,更顯厚度與深度。
兩篇散文詩都沒有單純地寫景或抒情,而是在關(guān)注自然景物的前提下,將人類的感情融入其中。自然不是單純作為裝飾的背景,而是與感情互相融合。金色花與孩子對母親的愛融合在了一起,以兒童的視角表達了對母親的依戀;荷葉、紅蓮與那份偉大的母愛融合在了一起。從日常生活中擷取出細小的物象,又抒發(fā)出真摯豐富的感情,感情與自然得以巧妙融合。
參考文獻:
[1]溫儒敏.語文七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韓燕紅.愛的宗教哲學(xué)——冰心與泰戈爾詩歌之比較[J].名作欣賞,2007(16).
作者簡介:冉佳鷺(1996— ),女,天津師范大學(xué)教育學(xué)部研究生在讀,主研方向為中學(xué)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