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凌宇 宮宇凡 張紫微
8月1日,太原長江美術館地下一層,“默聲”表演現(xiàn)場
燈全滅了,空氣里游蕩著騰挪設備蹭起的灰塵、地下一層的寒氣,和從玻璃瓶口躥出的啤酒花味。近百位坐在蒲團上的觀眾不時因更換坐姿發(fā)出聲響,眼神在幾根蠟燭和投影儀打下的方形光源間流動。
周圍盡是沉默含糊的臉孔——接下來的兩個多小時里,舞臺上將輪番出現(xiàn)略顯古怪的表演。有人播放用電子麥克風收集到的酒店房間的電磁波;有人戴著墨鏡變換著手法敲鑼;有人把鄰居家請和尚超度時錄到的誦經(jīng)聲當作背景樂;有人玩弄著膠帶、震動棒、鋼珠、小風扇、錫紙等日常物件,視作演奏樂器;還有人用身體承載時間的流逝,請兩位觀眾上臺默數(shù),分別在每間隔三分鐘和四分鐘時報數(shù),其中一位數(shù)著數(shù)著突然唱起了山歌——而此時,臺下的人們還一無所知。
8月的第一天,晚上8點,這是一場名為“默聲(Sounding the silence)”的演出,參演的七位聲音藝術家,連同幾十位聲音研究者和從各地應征而來的工作坊參與者齊聚山西太原的長江美術館,都是因為一個名叫歐寧的男人。
光頭方臉,慈眉善目,廣東腔濃厚的話音一落,常常緊接著露出快要咧到耳根的笑容。2017年,歐寧去哥倫比亞大學教了兩學期書,約百年前陶行知曾在該校的師范學院深造,其回國后的教育實踐至今都令歐寧深感觸動,哥大圖書館里兩百多箱由晏陽初整理捐贈的多年關乎平民教育與鄉(xiāng)村建設的檔案更是叫他挪不開步。此后,他看了更多教育學方面的書,在網(wǎng)上參與教育話題的討論,繼詩人、策展人、紀錄片導演、《天南》雜志主編之后,“給自己加了一個educator(教育者)的身份”。
他在哥大其中一個學期的課程內(nèi)容“策展實踐與地方營造”被濃縮成四個講座,落地蘇州。當時(2020年)他受蘇州寒山美術館之邀,主持、發(fā)起了“地方音景:蘇州的聲音地理”項目,致力于通過田野錄音和文獻閱讀來研究一個地方的當代音景和歷史音景。音景,即聲音景觀(soundscape),由加拿大作曲家、作家、音樂教育家、環(huán)保主義者R. Murray Schafer(默里·謝弗,2021年8月14日剛剛逝世)提出,其宗旨是“為生態(tài)平衡的聲景尋找方案,使人類社會與其聲音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和諧”。
歐寧以聲音為切口,試圖闡述如何用藝術促進地方認同感。講座同時也是他的教育實踐,受陶行知與晏陽初兩位先生倡導的漣漪式互教互學啟發(fā),項目分為理論學習與田野錄音,持續(xù)數(shù)日的學習工作坊中,眾人于圓形座席間落座,沒有誰是永遠的中心與分享者。
首次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歐寧回憶說,“很意外的是在蘇州的時候發(fā)展出那種社群感,參與者互相幫助,氣氛真的很好,有點像我期待的教學合一。最后還衍生出個人情誼,很有人情味,所以后來受到邀請我就想繼續(xù)拓展下去,每一次就想可不可以做得更有意思一點?!?/p>
此次落地太原的“原音”項目,既表示“太原的聲音”,也包含“地方特有、原有的音景”(native soundscape)之義,同樣是從聽覺維度去探索地方特質(zhì)。與蘇州的聲音嘗試不一樣的是,這一回參與的人數(shù)明顯增多,聲音藝術家、嘉賓講者、參與者、觀察員等共計近五十人。
歐寧。圖/時光機影視提供
在蘇州沒能實現(xiàn)的公共參與也將成為這次的重點。錄音指導李哲于1970年代因父母從北京調(diào)派至太原制藥廠工作而在這里擁有短暫的童年記憶,2021年6月實地調(diào)研的時候,他去現(xiàn)已倒閉的太原制藥廠,找到了一些當年的老工人。歐寧得知這段淵源后向美術館申請購置五臺錄音機,準備交由這些工人來記錄自己日常生活的聲音。他相信到9月,李哲的這個項目完成之后,“會有很強的共情能力,雖然這個題目很大,關系到國有企業(yè)改制,還關系到太原這幾年城市化的空間洗牌,但我們不想做那種很抽象的、沒溫度的東西,當你講地方的時候,肯定要牽扯到人的感情的?!?/p>
有關太原soundmark的評選和討論,也將通過與當?shù)丶埫降暮献飨蛱忻癜l(fā)起征集,把耳聆網(wǎng)作為一個分享平臺,線上發(fā)布他們投寄的聲音。年過五十的歐寧希望能吸引到更廣年齡層的加入,盡管一臺專業(yè)些的zoom錄音機需要一兩千塊,但在他看來,“田野錄音不應被視為高不可及的專業(yè)工作,不應成為精英的專權,而應成為普通人可嘗試探索的有趣活動,甚至變成一種日常的習慣。如果人人都成為field recordist(田野錄音者),我們生活的時代會被更廣泛地記錄,連最幽微的點滴也會被聽見,而在海量的聲音中,每個人也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sonic niche(聲音生態(tài)位)”。
聽起來,這顯然是充滿人文關懷的美好希冀。同時,歐寧也清楚認識到,要想順利完成這樣一個跨度三個月的項目,無疑也給美術館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白稣褂[,一般沒有像我們這樣做的——先開一個為期一周的工作坊,花很長時間做實地調(diào)研,給一段時間,各自再進行提案,討論通過后才能做成作品參與展覽,非常復雜?!?/p>
其間的不確定性恰恰成了一股強引力,“因為我們不想要太確定的東西,我很期待出意外的那種效果,我不想因蘇州做完之后很受歡迎,就拷貝一個來太原,那樣沒有意思?!彼麕缀跏侵鲃咏o自己“添麻煩”,比如特地找了許多沒合作過的藝術家,邀請之前花時間調(diào)研,把他們的網(wǎng)站、視頻以及采訪看個遍,打電話邀請時往往一聊就將近一個小時,交流工作同樣充分。
他就像那種熱心張羅聚會的男主人,會提前告知你詳細的時間、地址、到達方式,希望你攜朋帶友、同樣熱情洋溢地到來。綜合考慮了性別、專業(yè)、所在地、陌生程度等因素后,歐寧本著互為補充的搭配原則,對線上報名、經(jīng)過篩選的21位參與者進行了頗為科學的分組,但仍然出現(xiàn)了參與者自行跳組的問題。他自認不擅管理,但為了吸納更多有意思的人參與,只好笑著去解決這些組織過程的問題。“其實我是一個很nice的人,我們希望多多的人參與,不想遺漏、埋沒掉任何一個有才華的人。落選的應征者和沒有報名的公眾,但凡對項目有興趣的都可以來旁聽,我們稱他們?yōu)橛^察員,如果他在工作坊過程中表現(xiàn)活躍,也可以轉(zhuǎn)為正式的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