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柳 趙宗強 馬俊花 陳留剛
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南省高溫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河南鄭州450052
鋁酸鈣水泥結合澆注料因其早期較高的脫模強度、干燥強度及熱處理后優(yōu)異的機械強度,而被廣泛應用于高溫工業(yè)[1-3]。然而,鋁酸鈣水泥作為結合劑的澆注料也存在問題,一方面,養(yǎng)護過程中CAC的水化產物在升溫過程中發(fā)生分解,導致澆注料的中溫強度降低[4-5];另一方面,在熱處理過程中,CAC與Al2O3反應生成的二鋁酸鈣(CA2)和六鋁酸鈣(CA6)伴隨著較大的體積膨脹,使得澆注料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易發(fā)生膨脹,甚至導致開裂剝落,降低澆注料的熱態(tài)力學性能[6-8]。有報道發(fā)現(xiàn)[9-10],在熱處理過程中,ZnO能夠作為礦化劑或燒結助劑,在不生成新相的同時,有效促進鋁酸鈣相(CA2、CA6)的燒結,改善CA6基陶瓷材料的機械強度。然而,直接引入納米ZnO不僅價格昂貴,而且納米粉末容易團聚導致其很難在澆注料組分中分散均勻。因此,可以通過加入ZnO前驅體的方式,向澆注料中引入納米級的原位ZnO,既有利于生成的ZnO得到更好的分散,前驅體的分解又會在澆注料中留下孔隙,從而提供一定的空間容納鋁酸鈣物相生成時伴隨的體積膨脹,提高澆注料的體積穩(wěn)定性[11-13]。
本工作中,選取兩種顆粒狀況及分散程度不同的ZnO前驅體,分別為氫氧化鋅(Zn(OH)2)和堿式碳酸鋅(BZC)??疾煸谝胂嗤縕nO時,探究兩種前驅體粒度及分散程度對CAC結合剛玉質澆注料在1 550℃燒后性能的影響。
本試驗中所用的原料主要有:板狀剛玉(粒度分別為6~3、3~1、1~0.5、≤0.5和≤0.045 mm),活性氧化鋁(CL370),鋁酸鈣水泥(CAC),氫氧化鋅(Zn(OH)2),堿式碳酸鋅(BZC),減水劑FS10。
試樣配比見表1。未引入ZnO前驅體的CAC結合澆注料標記為CZ0。為了得到同樣的ZnO引入量,分別加入了0.3%、0.45%和0.6%(w)的Zn(OH)2,0.33%、0.5%和0.66%(w)的堿式碳酸鋅,對應引入ZnO的量為0.25%、0.37%和0.49%(w)。按表1所示方案稱取原料,先在混料袋中用手預混2 min,然后在水泥膠砂攪拌機中干混1 min,加水濕混3 min后,在振動臺上澆注入25 mm×25 mm×150 mm的模具中,振動90 s得到CAC結合剛玉質澆注料。
按照表1中細粉(板狀剛玉≤0.045 mm,CL370,CAC,Zn(OH)2,BZC和FS10)配比稱取原料,在自封袋內用手混合3 min,倒入一次性塑料杯中,加水攪拌3 min得到基質試樣。將制備好的澆注料和基質試樣在室溫條件下養(yǎng)護24 h后,在110℃烘箱中干燥24 h,然后將試樣在1 550℃下保溫3 h熱處理。
表1 CAC結合剛玉質澆注料的配料方案
分別根據GB/T 3001—2017和GB/T 5702—2008檢測燒后試樣的常溫抗折強度和耐壓強度,按照GB/T 3002—2017在高溫強度試驗爐中對試樣進行高溫抗折強度(1 550℃保溫30 min)測試。利用X射線衍射儀分析基質試樣的物相組成,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基質燒后的顯微結構。利用粒度分析儀測定兩種ZnO前驅體的粒度。
圖1為兩種ZnO前驅體的粒度分析。可以看出,Zn(OH)2具有更小的粒徑,d50=1.26μm,d90=3.61 μm;而BZC的粒徑較大,d50=2.91μm,d90=11.67μm。
圖1 兩種ZnO前驅體的粒徑分布
從兩種ZnO前驅體的表觀形貌可以看出,BZC粉末較為分散,Zn(OH)2粉末表現(xiàn)出明顯的團聚。Zn(OH)2易發(fā)生團聚可能是因為其粒徑較小。
圖2為兩種不同ZnO前驅體的基質試樣經1 550℃煅燒3 h后的XRD圖譜。由圖2可知:基質在1 550℃熱處理后的主要物相為剛玉和六鋁酸鈣(CA6)。試樣CZ0與加入0.66%(w)BZC的基質的XRD圖譜基本一致,只含有剛玉及CA6。然而,由圖2中局部放大圖可以看出,在加入0.6%(w)Zn(OH)2的基質試樣中,生成了少量的鋅鋁尖晶石(ZnAl2O4)。這可能是因為BZC在澆注料基質中分散較為均勻,在熱處理過程中,ZnO、Zn2+擴散入鋁酸鈣相中,如CA[10]6;而Zn(OH)2容易發(fā)生團聚,在澆注料基質中分散較為不均勻,熱處理過程中會在局部區(qū)域出現(xiàn)殘余的ZnO,殘余的ZnO則與基質中的Al2O3發(fā)生固相反應,生成ZnAl2O4。
圖2 含有不同ZnO前驅體的基質試樣在1 550℃燒后的XRD圖譜
圖3為基質試樣在1 550℃燒后的SEM照片。由圖3可以看出,在純水泥結合澆注料基質中,CA6片狀結構交錯分布,片與片獨立存在。當加入0.6%(w)的Zn(OH)2時,板片狀結構的CA6散布在基質中,在CA6附近有亞微米級的顆粒生成。根據EDS能譜結果分析,這些顆粒含有Al、Zn、O三種元素。結合上述圖2中XRD圖譜結果可知,亞微米級顆粒為鋅鋁尖晶石顆粒。當加入0.66%(w)的BZC時,可以觀察到CA6不再以明顯的界限獨立存在,而是沿一定方向排列生長,片與片的邊界不清晰,并且基質中沒有明顯的顆粒狀物質生成。根據EDS能譜結果,在CA6片狀結構邊界處,能夠檢測到少量的Zn元素。結合上述XRD結果可以判斷,基質中并無鋅鋁尖晶石生成。這說明BZC的引入不僅沒有生成顆粒狀的鋅鋁尖晶石,而且在熱處理過程中,分解產生的ZnO促進了CA6之間的燒結。SEM 結果更進一步證實了,較Zn(OH)2來說,BZC的引入因其易于分散的特性,在熱處理過程中避免鋅鋁尖晶石生成的同時,促進CA6顆粒間的燒結,從而使CAC結合澆注料獲得更好的高溫性能。
圖3 含有不同ZnO前驅體的基質試樣在1 550℃燒后的SEM照片
圖4示出了引入不同ZnO前驅體制備的澆注料試樣在1 550℃熱處理后的常溫抗折強度和耐壓強度,圖5示出了澆注料試樣在1 550℃保溫30 min后測得的高溫抗折強度。隨著Zn(OH)2引入量的增加,澆注料試樣在1 550℃燒后的常溫抗折強度、常溫耐壓強度和高溫抗折強度降低。與之相反的是,隨著BZC引入量的增加,澆注料試樣的常溫抗折強度和高溫抗折強度增加,常溫耐壓強度先快速增加后變化不大。這表明,在引入相同含量ZnO的條件下,引入Zn(OH)2使得澆注料試樣的高溫強度降低,而引入BZC則顯著提高了澆注料試樣的高溫強度。
圖4 含有兩種不同ZnO前驅體的澆注料試樣經1 550℃燒后的常溫抗折強度和耐壓強度
圖5 含有兩種不同ZnO前驅體的澆注料試樣的高溫抗折強度
綜合上述結果可知,粒徑較小的Zn(OH)2容易出現(xiàn)團聚,在升溫過程中分解得到團聚的原位ZnO,分散不均勻的ZnO與基質組分中的Al2O3反應生成原位鋅鋁尖晶石,阻隔了CA6板片狀結構的生長,從而導致澆注料的常溫抗折、耐壓強度和高溫抗折強度均降低;分散性較好的BZC均勻分布在澆注料基質中,熱處理過程中,分解生成的ZnO分布均勻,ZnO或Zn2+通過擴散進入CA6,促進了CA6之間的燒結[10],因而顯著改善了澆注料的強度。
(1)粒度較小的Zn(OH)2易發(fā)生團聚,粒度較大的BZC不易團聚,具有較好的分散性。
(2)相較于Zn(OH)2,BZC分散性好,在熱處理過程中,生成分散均勻的納米ZnO,ZnO或Zn2+通過擴散進入鋁酸鈣相中,在不生成任何含ZnO新相的同時,促進CA6之間的燒結,從而使CAC結合澆注料的高溫性能得到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