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摘 要:閱讀對于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具有推進的作用,也是一個公認的可以終身受益的良好習慣。特別是幼兒正處于學習的初始階段,有效進行閱讀活動,能夠培養(yǎng)他們對閱讀興趣與技巧。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幼兒有著不同的閱讀特點。本文針對幼兒園幼兒閱讀特點與閱讀材料的投放和指導進行了一定的分析,促進幼兒閱讀的體驗過程。
關鍵詞:幼兒閱讀;閱讀材料;投放與指導
引言:幼兒對閱讀的理解和體驗一般來自他們的生活經歷,早期開發(fā)幼兒對文字、圖畫的興趣,能夠幫助他們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運用知識來探索生活。特別是在幼兒園的時期,共同閱讀的環(huán)境能夠給予幼兒安全健康的閱讀體驗,從而構建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平臺,形成幼兒自我個性表達的能力,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基礎。幼兒更能夠從閱讀中得到想象力、記憶力、思維力的全面發(fā)展,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
一、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閱讀特點
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教師要時刻了解幼兒的需求,特別是幼兒較小的年齡特點會直接影響他們的閱讀體驗,適宜且有層次化地進行閱讀材料的投放和指導,能夠幫助不同年齡段幼兒進行閱讀。
(一)小班
幼兒正處于剛剛步入學習階段的時期還不具備流暢的表達能力,特別是與教師和同班級的其他幼兒會有一定的陌生感和排斥心理,對幼兒園的環(huán)境也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因此,小班幼兒的閱讀材料一定是要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小班幼兒比較愛玩、性格相對更加活潑好動,在閱讀上會對科普、游戲的閱讀讀物更加喜愛,特別是閱讀課本的文字較少、圖畫豐富等。
(二)中班
中班幼兒可以嘗試更高階段的閱讀特色,比如益智類、謎語類等閱讀材料,通過思維的拓展來滿足這個階段幼兒在表達和行為上的需求。而且中班幼兒本身也對幼兒園的環(huán)境有了初步的認識,他們更想要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在閱讀上就更加凸顯他們的求知欲。教師也能夠從閱讀體驗上為幼兒們提供一些具有想象空間和情感表達的書籍。
(三)大班
大班幼兒在經歷兩個階段的閱讀過程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并且在閱讀的選擇上也更加有了話語權,能夠對閱讀材料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與思維技巧,這個階段的幼兒已經將圖畫式閱讀選擇慢慢轉為文字學習式閱讀。特別是大班幼兒對閱讀材料的注意力不再是色彩豐富的繪畫類,而是在其情節(jié)上有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師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可以偏向于將積極正能量的課本讀物提供給大班幼兒,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
二、幼兒閱讀材料的投放原則
(一)適宜原則
在幼兒閱讀教育中,投放閱讀材料的適宜性非常重要。從幼兒的成長特點來看,他們的學習思維和對事物的理解正處于發(fā)展的階段中,無法用成年人或者高年級的學生相同的教育方式,而閱讀作為一個培養(yǎng)其發(fā)展的有效途徑,采取適宜性的原則能夠幫助幼兒培養(yǎng)正確的三觀和理解事物的能力。特別是在閱讀材料的投放過程中,要具有全面的適宜性,符合幼兒成長與發(fā)展,特別是不同年級的幼兒班要進行適當?shù)拈喿x分區(qū)。[1]
(二)層次原則
在幼兒園的閱讀管理過程中,閱讀材料的投放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會因閱讀材料的投放產生選擇矛盾。因此就需要注重幼兒的成長特點,注重材料投放的層次性。特別是不同年級的幼兒對不同材料閱讀的體驗,要避免因其難度的不同導致對閱讀的厭煩,要注重在大、中、小班級這樣的分層管理基礎上對閱讀材料投放的分層性,將知識難度由簡到繁,同時保證閱讀課本的豐富度和有趣性,以提高幼兒閱讀興趣。
三、幼兒閱讀材料的指導途徑
(一)教師指導幼兒閱讀
由教師指導幼兒進行閱讀能夠幫助他們形成一定的閱讀習慣和正確的閱讀方式,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坐在幼兒閱讀區(qū)域的中間或者與他們并排相坐,和他們一起進行閱讀交流或者帶領他們一起閱讀。[2]這樣的方式能夠保證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在閱讀材料上,也方便教師手把手進行閱讀指導,同時,調節(jié)幼兒的閱讀進度能夠幫助幼兒在聽覺、視覺與思維上的有效互動,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鼓勵幼兒相互溝通
不同年齡段段幼兒對閱讀材料的選擇不盡相同,但都對圖畫與色彩有著更為明顯的吸引力,再加上幼兒的年齡特點對事物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往往在當前的閱讀過程中被聲音和行為所影響,不能繼續(xù)閱讀,因此,通過語言的鼓勵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交流能夠幫助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相互學習,提高他們語言表達力與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對同一本閱讀讀物的相互傳遞閱讀,讓他們針對閱讀材料中的某一情節(jié)展開討論與交流,促進他們的語言表達與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
(三)做好觀察,適時指導
幼兒在閱讀體驗的過程中,幼兒一般處于比較被動的狀態(tài),需要教師在觀察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需求。比如,幼兒因閱讀材料存放區(qū)域過高,教師需要及時觀察到,將閱讀材料遞給幼兒;還有的幼兒因過多觀察閱讀材料的圖畫部分,不注重細致閱讀。教師可以在一旁做好指導:“你能告訴老師這個圖畫的內容有什么嗎?”教師要注重觀察,及時給予幼兒一定的閱讀幫助。[3]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都將會有自己的發(fā)展道路和潛能。教師要注重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發(fā)展趨勢,有效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進行適宜的閱讀體驗,通過對閱讀材料的指導與投放,幫助他們在幼兒園收獲對閱讀的興趣,以及培養(yǎng)他們未來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1]岳文杰。淺談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門.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05):63-64.
[2]劉正正。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活動設計淺論[J].語文建設,2014(21).
[3]劉藝。幼兒讀物選擇策略初採[J].赤峰學院學報,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