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潤歌 王 瀟 郜舒竹
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分東西”的情境,如將一定數(shù)量的橘子分成幾份,問每份有幾個,或?qū)⒁欢温烦谭殖蓭锥?,問每段有多長等。這類問題通常借助“平均分”即總數(shù)除以份數(shù)來求得相應結果,但是當求解兩個小組的平均成績時,在某些情況下為何不能利用兩組的平均分之和除以2呢?平均的平均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不平均的情況?
在小學數(shù)學課程與教學中,二年級初學除法時最早接觸了“平均”這一概念,到四年級時出現(xiàn)了“平均數(shù)”。平均數(shù)代表了一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水平,例如“假設第一組5個同學的數(shù)學成績分別為92分、94分、97分、90分和100分,其平均分是94.6分;第二組4個同學的數(shù)學成績分別為87分、90分、92分和93分,其平均分是90.5分”。通過平均數(shù)能判斷出第一組同學的數(shù)學水平更高,而兩組的平均分又是多少呢?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總分之和除以總人數(shù)”,即:。
圖1 兩組平均分的對應圖
當兩組的平均分之和除以總組數(shù),也就是除以“2”時,會發(fā)現(xiàn)兩個小組的人數(shù)不同,第一組5個人的平均分為94.6分,第二組4個人的平均分為90.5分。在平均的基礎上,進行再次平均時,第一組的第一個人可與第二組的第一個人對應,第一組的第二個人與第二組的第二個人對應……如此進行下去會發(fā)現(xiàn)第一組的第五個人將被剩下。也就是說如果將每個人的平均成績看作一個單位時,第一組有5個單位,第二組有4個單位,由于單位數(shù)量的不對應阻礙了平均的平均。由此表明“兩組的平均分之和除以總組數(shù)”的不合理性,若想合理則要保證單位數(shù)量的對應。
由此可見,當單位數(shù)量之間達到“同構(Isomorphism)”時,才能實現(xiàn)平均的平均。同構是指對象之間“結構相同”,遵循“一一對應(One-One Mapping)”的原則。[1]這樣的對應不僅體現(xiàn)在單位數(shù)量上,還體現(xiàn)在單位的大小上。關于單位大小的對應接下來將借助“上山下山”問題、“漲價降價”問題和“雞兔同籠”問題進一步說明如何實現(xiàn)平均的平均。
“上山下山”問題是指“小明上山以2米/秒的速度行進,下山以3米/秒的速度行進,求小明行進的平均速度”。對于“平均速度”通??梢越柚烦膛c時間的數(shù)量關系求得,卻不能借助“速度的平均”來求得。
在該問題中,上山每秒所對應的路程是2米,下山每秒所對應的路程是3米,可將每秒所對應的路程看作單位,此時上山與下山的單位大小并不對應。在上山與下山路程相同的前提下,可以假定上山和下山的路程都是6米,那么上山的2米有3份,下山的3米有2份(如圖2所示)。其中的3份和2份是指單位的數(shù)量,由此單位數(shù)量也不存在對應關系。由于總路程6米是固定的,所以單位大小的不對應導致了單位數(shù)量的不對應。
圖2 “上山下山”問題示意圖
既然單位數(shù)量不對應,則無法將下山時每一單位中多余出的1米平均分到上山與下山的每份中?;趩挝坏牟粚?,導致無法形成同構的一一對應關系,也就不能實現(xiàn)速度的平均。所以能否先通過轉換實現(xiàn)單位大小對應后再來解決問題呢?
在下山時,可將每秒3米的路程轉換成每秒2米,2份單位里會多出2個1米。此時上山與下山的單位大小均為2米,一共有5份,也就是單位數(shù)量為5,每份可以多增加0.4米,所以最終的平均速度是2.4米/秒[0.4+2=2.4(米)]。由3米到2米的過程中蘊含了單位“多”與“多”之間的轉換,這里的“多”實際上是指單位數(shù)量的“多”。
上山與下山的路程都是“6米”,即有6個以“1米”為單位的量,可看作是單位的“多”;若將“6米”看作一個整體,即有1個以“6米”為單位的量,可看作是單位的“一”。這種理解同一事物的不同想法可稱為單位的“一多轉換”。除了“一多轉換”外,還有上述談及的“多多轉換”。3個“2米”和2個“3米”都可看作是單位的“多”??蓪⒗谩耙欢噢D換”或“多多轉換”思考問題的認知方式稱為單位化(Unitizing)。
實際上,利用單位化解決問題是在“求同(Identification)”思維的驅(qū)使下完成“多多轉換”的單位對應。這是因為在多數(shù)情況下,人們更愿意基于相同的量來思考問題,也就是“求同存異”。
“漲價降價”問題是指“某品牌商品先提價20%銷售,后期無人問津,不得不優(yōu)惠20%后銷售,問最后售價與當初原價相比如何”。若按照生活經(jīng)驗來看,先給20個橘子,再拿走20個橘子,此時還有0個橘子;或者規(guī)定向東行進的方向為正方向,先向東走20米,再向西走20米,此時將位于原位置。根據(jù)認知主體的經(jīng)驗,兩個例子中前后變化了相同的范圍卻能保持原量不變(用算式可表達為“”),由此推知“漲價降價”問題中,最終售價理應等于當初原價。這是通過直覺獲得的推斷,是一種直覺的結果。[2]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可以說“等于原價”是一種反直覺現(xiàn)象。
假設這一商品的原價為100元,漲價20%或降價20%都可以表達為。這一問題包括兩個環(huán)節(jié),一個是漲價,另一個是降價。漲價是基于原價100元的20%,漲所對應的單位是“20元”,而降價是基于漲價后120元的20%,降所對應的單位是“24元”,所以“漲”與“降”的單位大小不對應。漲價后由原價的5份20元,變成了6份20元,其單位數(shù)量是“6”;而降價既然是20%,也就是,所以應先將漲價后的6份20元轉換成5份24元,這樣看來,降價所對應的單位數(shù)量是“5”。
既然漲價與降價的單位大小和單位數(shù)量均不滿足一一對應的結構,那么可以借助單位化的認知過程達到“求同”。最初原價與漲價后的單位大小是對應的,均為20元,由此可以直接進行單位數(shù)量的對應。如圖3所示,漲價后是6份20元,由于降價的要求是“優(yōu)惠20%”,所以6份應轉換成5份,即選取6份中的1份平均分到其余5份中去。這樣由6份中的每1份20元,轉換到5份中每1份是24元的過程體現(xiàn)了“多多轉換”的思維過程。
圖3 漲價中的“多多轉換”示意圖
如圖4所示,降價是基于5份24元的,而“優(yōu)惠20%”是指去掉其中的1份,得到最后售價有4份24元。由于最后售價與最初原價(5份20元)既沒有單位大小的對應,也沒有單位數(shù)量的對應,所以二者不能直接比較,由此要再次進行“多多轉換”的思維過程。將降價后的每1份(共4份)中多出原價的部分(多出4元)拿出來,轉換成5份。轉換后的5份中,有4份均為20元,剩余1份是16元。此時在部分單位大小對應和單位數(shù)量對應的條件下,再比較最后售價與最初原價即可發(fā)現(xiàn)降價后比原價少4元。
圖4 降價中的“多多轉換”示意圖
在“漲價降價”問題中,價格是總價分配到某一數(shù)量上的單價,正如“速度”一樣,“價格”已然是平均后的結果,因此不可用得到最終售價與原價相等的結論。對價格進行再平均時,應先借助單位化中的“多多轉換”思維,使最終售價與原價的單位大小與單位數(shù)量由異變同,再進行比較。
“雞兔同籠”問題是指“同一個籠子里的雞和兔共35只,總足數(shù)為94,問雞和兔各有多少只”。這道歷史名題的解題方法與想法是多種多樣的,而利用單位化的認知方式可以從一個新的視角來看待它。
如果將雞的“2條”腿看作一個單位,兔的“4條”腿看作一個單位,二者之間將不存在單位大小的對應。因為二者只數(shù)不相等,所以單位數(shù)量也不對應。若使單位大小對應,可以將每只兔中的一條腿移到每只雞身上,這樣會在思維中存在“3條腿”的雞和“3條腿”的兔。顯然,在現(xiàn)實情境中,“3條腿”的雞和“3條腿”的兔是不合理的,這與“半足術”中談及的“一頭一足是雞,一頭二足是兔”是同樣的道理。[3]實際中的“非雞非兔”與思維中的“是雞是兔”體現(xiàn)了對立統(tǒng)一的思維規(guī)律。由此看來,“多多轉換”體現(xiàn)了單位化中所蘊含的辯證思維。
在單位大小相同的條件下,可以將94條腿平均分配給雞和兔,這樣得到的雞和兔各有47條腿。進而得到3條腿的雞有15只,3條腿的兔有15只,各自余下2條腿,可以看作2條腿的雞有2只。此時雞與兔的單位大小對應,單位數(shù)量對應,所以可以將之前移給雞的腿再還給兔,這樣2條腿的雞有17只,4條腿的兔有15只。但此時不滿足總頭數(shù)的要求,所以“35-(17+15)=3(只)”,將少3只兔,多6只雞,原因在于從單位大小來看,雞是2條腿,兔是4條腿,二者為2倍關系,單位數(shù)量進而也是2倍關系。上述過程可用下面的算式予以表達:
94÷2=47(條)
3條腿的雞:47÷3=15(只)……2(條)
3條腿的兔:47÷3=15(只)……2(條)
2條腿的雞:1+1=2(只)
35-(17+15)=3(只)
2條腿的雞:17+6=23(只)
4條腿的兔:15-3=12(只)
也可以借助“單位”的眼光來思考本題。仍將94條腿平均分給雞與兔,這樣雞與兔都有47條腿。當雞以“2條”腿為單位時,會有23只這樣的雞,余1條腿;當兔以“4條”腿為單位時,會有11只這樣的兔,余3條腿。根據(jù)總頭數(shù)的要求,最終2條腿的雞有23只,4條腿的兔有12只,此過程可用下面的算式予以表達:
94÷2=47(條)
2條腿的雞:47÷2=23(只)……1(條)
4條腿的兔:47÷4=11(只)……3(條)
4條腿的兔:11+1=12(只)
實際情境中平均每只雞2條腿,每只兔4條腿,當雞與兔的數(shù)量不對應時,需要改變單位,從而實現(xiàn)平均的平均。上述兩種想法均從“單位”出發(fā),無論是通過“多多轉換”將雞與兔的腿數(shù)統(tǒng)一,還是直接以“2條”腿與“4條”腿為單位將總足數(shù)進行平分,都對“雞兔同籠”問題產(chǎn)生了新的思考。同時也借助該問題說明單位中蘊含的辯證思維。
通過上述案例可以發(fā)現(xiàn),借助單位對應(單位大小和單位數(shù)量對應)可以實現(xiàn)“平均的平均”,但究其背后的原因離不開中世紀學者對質(zhì)的量化。
在小學數(shù)學學習中,長度、時間、面積、體積、質(zhì)量、貨幣和角度等常見的量都具有可加的屬性,稱為“廣延量(Extensive Quantity)”。[4]廣延量是對亞里士多德所提出的“量”范疇的描述。同時,亞里士多德還提出了與之相對的“質(zhì)”范疇,質(zhì)指事物的本質(zhì)差異,其運動稱為增強(Intension)或減弱(Remission)。中世紀的默頓學院(Merton School)試圖將“質(zhì)”與“量”范疇建立聯(lián)系,即對質(zhì)進行量化,如速度、溫度、濃度等是否也可以用數(shù)字表示呢?對質(zhì)進行量化后的結果為強度量(Intensive Quantity),它是一種程度(Degree)的表達,而該程度不可加,由此可知強度量具有不可加的屬性。
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指出“更快(Quicker)”是相對于在同一時間內(nèi)比“更慢(Slower)”穿越了更多的空間而言的。[5]此時,在同一時間內(nèi),速度初次與空間建立了聯(lián)系,或者說是速度與路程建立了聯(lián)系,該聯(lián)系借助強弱程度予以表達。從中世紀開始,速度作為路程與時間的比率而存在,借助數(shù)字予以表達。若速度為廣延量則必滿足可加性,如“2米/秒 +1米/秒 =3米/秒”。其中“2米/秒”指 1秒內(nèi)行駛的路程為2米,現(xiàn)加上“1米/秒”,是在路程“2米”的基礎上,增加“1米”,得到總路程“3米”。此時“3米”的用時將大于1秒,有?!?米/秒”,說明等式不成立“2米/秒 +1米/秒 ≠ 3米/秒”,因而證明速度不可加,它屬于強度量。
一般來說,運動的物體在某一時間間隔內(nèi)運動的快慢不一定是時時一致的,因而借助求得的速度,只能表示該物體在時間間隔“t”,或者說是“Δt”內(nèi)的平均快慢程度。由此來看,速度已然是平均后的結果。仍以“”為例,其中的路程與時間均為廣延量,根據(jù)其可加性,可有如下的表達方式:
2米=2米 × 1
4米 =2米 +2米 =2米 × 2
6米 =2米 +2米 +2米 =2米 × 3
……
第一個等式表示1秒所對應的總路程是2米即1個2米;第二個等式表示2秒內(nèi)的總路程是4米即2個2米;第三個等式表示3秒內(nèi)的總路程是6米即3個2米……當上述無限可加的過程停止時,可用“”表示路程與時間的關系,也就是速度。由此說明廣延量與強度量之間具有同一性,即廣延量間的比為強度量的表達。[6]從這一點出發(fā),求速度的平均,實際是求平均的平均,或稱為求強度量的平均。
速度、價格以及工作效率等都屬于強度量,它們因其不可加的屬性,無法直接實現(xiàn)再平均。若實現(xiàn)再平均應滿足單位對應的條件,這是在“求同”思維的驅(qū)使下利用“多多轉換”的辯證思維過程。由此,單位化作為認知事物的方式,若在數(shù)學課程中挖掘體現(xiàn)單位化的內(nèi)容,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經(jīng)歷單位化的認知過程,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平均”與“平均的平均”,還將發(fā)展學生的求同思維與辯證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