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煜婷
摘? 要:新課改要求各學科的老師都需要堅持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將符合此理念的多種方法運用到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學習興趣,讓學生順利地掌握知識及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得以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應用
一、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展示老師的魅力
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引導者,需要充分展示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在教學中以幽默、精簡、準確的語言與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上語文學科的學習。日常教學中老師還需要充分關心及關愛每位學生,在充分了解每位學生之后,針對此層次性的教學計劃,滿足各層次的實際學習需求,讓每位學生都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使教學活動更加順利地開展。
(二)展現(xiàn)語文學科的魅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具有文質(zhì)兼美的特點,老師通過對多媒體教學手段及生活化教學手段的運用,能讓學生對語文學科中的語言美、意境美及情感美進行感受,并明確語文學科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的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十分有利。
二、注重對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
(一)多媒體教學
小學生對于新奇事物比較感興趣,但理解能力、自控力較差,將多媒體運用到教學中,不僅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征,還能夠滿足學生的快樂學習需求,讓學生全身心參與到學習中,對知識進行積極探索。
(二)情境教學
在學習《爬山虎的腳》時,老師可以先將“腳”字呈現(xiàn)在黑板上,讓學生想想生活中見過哪些有腳的動物,它們的腳都有什么作用?接著問有沒有見過植物的腳呢?對于此問題,大部分學生都進行了否定。此時,老師就可以告訴學生爬山虎有腳,趁勢讓學生去探究一下它的腳的作用。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之下,能將學生帶入到深層次的學習及思考中,有助于學生語文思維的不斷拓展,也有助于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不斷發(fā)展,能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及高效。
三、注重開放化、個性化的課堂教學
老師在開展快樂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及學習需求,開展開放性、個性化的課堂教學活動。比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課文之時,老師可以先利用圖片及視頻的方式對其美進行展示,之后設計遞進性的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充分尊重了學生間的差異,每位學生都會參與到西沙群島信息的搜集及展現(xiàn)中,并對疑惑的內(nèi)容進行討論。
毋庸置疑,快樂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對其合理運用,能實現(xiàn)對學生聽說讀寫、思維能力等的培養(yǎng)。因此,老師需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學習特征及喜好,從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運用多元化教學法及個性化教學等方面入手,將快樂教學法助力小學語文教與學發(fā)展的作用發(fā)揮出來。
(責任編輯:向志莉)
參考文獻:
[1]李詩麗. 思考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9(09):54.
[2]陳娟. 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課程教育研究,2019(5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