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芳,杜軍強,趙奮華
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東陽醫(yī)院 超聲科,浙江 金華 322100
腹腔妊娠是指胚胎(或胎兒)位于除輸卵管、卵巢及闊韌帶以外的腹腔內的妊娠,其發(fā)生率為1/15 000~1/30 000,占所有異位妊娠的1%左右[1],但病死率卻是非腹腔妊娠的7~8倍[2],故腹腔妊娠罕見且兇險。升結腸表面妊娠是腹腔妊娠的一種,更為罕見。現(xiàn)報告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東陽醫(yī)院收治的1例升結腸表面妊娠病例,分析其超聲表現(xiàn)及臨床診治經過,以增強臨床工作者對腹腔妊娠的認識。
患者,女,36歲,因停經52 d,腹痛1次,陰道流血3 d,于2020年12月29日入院?;颊咂剿卦陆浺?guī)則,經期5 d,周期28~30 d,末次月經2020年11月8日。孕1產1,2008年行剖宮產,術后恢復可?;颊咴?2月13日因無明顯誘因下出現(xiàn)右下腹疼痛,去外院門診就診,腹盆腔平掃CT提示:右側升結腸旁異常病灶,小腸?其他?建議結合其他檢查。自訴曾查炎癥指標正常,未查尿妊娠試驗,予輸液等處理,具體不詳,腹痛緩解。12月17日自查尿妊娠試驗陽性,再次就診,查血HCG 1 380 mIU/mL。行經陰道彩超檢查:目前宮內外未見明顯孕囊樣結構,建議短期復查。12月24復查血HCG 2 600 mIU/mL,陰道彩超檢查:目前宮內外均未見明顯孕囊樣結構。為求進一步診治,遂于12月26日來我院門診就診,復查血HCG 2 472 mIU/mL。陰道彩超檢查:①目前宮內外未見明顯孕囊樣結構,建議短期復查;②右側腹部囊性塊,囊腫?臨床考慮血HCG略有下降,當時未予進一步處理,吩咐隨訪。12月29日出現(xiàn)少量陰道流血,再次來我院就診,復查血HCG 2 713 mIU/mL。 陰道彩超檢查:子宮大小形態(tài)正常,宮體回聲均勻,內膜厚約2.8 mm,宮內未見明顯孕囊樣結構,右側卵巢內可見一約14 mm×10 mm黃體樣結構,左側卵巢大小形態(tài)正常,回聲無殊;雙附件區(qū)未見明顯孕囊樣結構,盆腔未見明顯積液。鑒于血HCG有所上升,詳細詢問病史,懷疑可能是特殊部位的妊娠,更換腹部探頭,對全腹盆腔尤其腹痛部位進行仔細探查,發(fā)現(xiàn)右側腹腔近肝區(qū)一類圓形的囊性團塊,大小約30 mm×19 mm,內可見小囊樣回聲,彩色多普勒顯像未見明顯血流信號(見圖1A)。遂切換陰道探頭直接置于病灶處掃查,發(fā)現(xiàn)囊性團塊內約12 mm×13 mm圈狀的稍強回聲,彩色多普勒顯示:團塊周邊可見低速環(huán)狀血流信號(見圖1B)。超聲提示:右側腹腔囊性團塊,腹腔妊娠可能。立即行急診腹腔鏡探查,術中見:子宮略飽滿,子宮后壁與直腸廣泛粘連,雙側輸卵管及卵巢均與腸管及側盆壁膜狀粘連,分離粘連后見雙側卵巢、輸卵管外觀無明顯異常;右升結腸表面(近肝區(qū))可見一包塊(見圖2),約30 mm×30 mm,與右側腹壁及升結腸致密粘連,包塊大部分被升結腸及腹壁包埋。超聲刀分離粘連,恢復盆腔解剖結構,探查雙側盆壁及盆底均未見明顯病灶。超聲刀完整切除右升結腸表面的包塊。裝袋取出包塊,切開包塊,見絨毛樣結構。病理檢查:“腹腔妊娠物”查見絨毛組織,符合異位妊娠(見圖3)。術后1 d復查血HCG 1 700 mIU/mL。2021年1月3日復查血HCG 169 mIU/mL。 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切口愈合良好,于2021年1月4日出院。
圖1 升結腸表面妊娠超聲圖像
圖2 術中見升結腸表面包塊
圖3 術后組織病理檢查結果(HE,×200)
2.1 腹腔妊娠發(fā)生原因及臨床特點 腹腔妊娠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類,其中繼發(fā)性腹腔妊娠占絕大多數(shù)。原發(fā)性腹腔妊娠為受精卵直接種植于大網(wǎng)膜、腸系膜、腹膜、腸管、肝臟、脾臟等臟器,十分罕見[3]。原發(fā)性腹腔妊娠診斷標準為:①輸卵管和卵巢均正常,無近期妊娠的痕跡;②無子宮腹膜瘺;③妊娠只與腹膜有關,無二次植入依據(jù)[4]。本例患者術中仔細探查子宮、雙附件及盆腔均未發(fā)現(xiàn)異常,也無子宮腹膜瘺,孕卵直接種植在升結腸表面,符合上述條件,屬于原發(fā)性腹腔妊娠范疇。
原發(fā)性腹腔妊娠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本例患者有剖宮產史,術中見雙側輸卵管及卵巢與盆壁膜狀粘連,可能使輸卵管的蠕動發(fā)生異常,導致受精卵逆向排到腹腔。腹腔妊娠一旦發(fā)生,絨毛可侵蝕種植部位的血管或臟器,會引起致命的大出血或臟器破裂,故早期診斷非常重要[1]。
2.2 診治分析 本例患者先后進行了5次檢查,其中包括1次腹盆腔平掃CT,4次超聲波檢查,前3次超聲波檢查漏診,可能與超聲醫(yī)師對腹腔妊娠的認識、操作水平、腸道氣體干擾等有關。最后1次超聲檢查通過對陰道探頭的靈活運用(將陰道探頭直接置于右側腹部病灶處進行掃查),從而獲取類孕囊樣聲像圖。陰道探頭頻率較腹部探頭高,近場顯示更清楚,血流信號更敏感[5]。由于該患者病灶位置較淺表,緊貼腹壁,陰道探頭恰好發(fā)揮了優(yōu)勢。
總之,由于腹腔妊娠位置多變且特殊,同時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所以原發(fā)性腹腔妊娠早期診斷十分困難[6],因此超聲醫(yī)師采取有效的診斷方式非常重要:①臨床上遇到停經、腹痛、陰道流血、HCG滴度上升的患者,特別是陰道超聲在宮內及雙附件區(qū)掃查未發(fā)現(xiàn)可疑病灶時,應該考慮腹腔妊娠的可能,改用腹部探頭,加大探查范圍,認真仔細地檢查整個腹盆腔,以減少漏診;②對于可疑的病灶要高度重視,要突破思維定勢,靈活運用探頭,利用好每把探頭的優(yōu)勢,從而提高圖像的質量,提高檢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