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先
一、試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石門陣
卞之琳
“諸葛孔明擺下了八陣圖,叫陸遜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馬而來的,只見左一塊石頭,右一塊石頭,石頭,石頭,石頭,直弄得頭都昏了。他一看來勢不妙,就勒轉了馬頭,橫沖直撞,焦頭爛額,逃回了原路。——這《三國》里的故事,你們還記得嗎?”
說到了這里,干咳了一聲,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許多面孔。
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帶胡子的有,麻的有,長雀斑的有,帶酒窩的有,一共十來張,在中秋前兩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點點頭,意思要王木匠盡管講下去得了。
王木匠手巧。譬如,現(xiàn)在鄰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確是王木匠的發(fā)明。他的手藝不止見長于他的本行。
“對,我正要給你們擺一個和八陣圖差不多的石門陣。不過幾句話,一點新聞,石門陣擺退鬼子兵?!?/p>
老王撿去才落到頸脖子上的一片枯棗樹葉子,隨即干咳了一聲。
“來了?!贝蠹乙黄鹣?。
果然——
“來了!來了,一群鬼子兵!”
王木匠轉過頭來望望山坡下轉進村子里來的白路,仿佛日本兵當真從那邊來了,把聽眾給嚇了一跳。
“他們先在遠處山頭上向鎮(zhèn)上望,用望遠鏡,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條小街上有人嗎?沒有。
“那個院子里有人嗎?沒有。
“那堆小樹叢背后有人嗎?沒有。
“八路軍走光了。好,那個頭兒,吩咐先下去五十個膽子最大的‘皇軍。
“‘開步走!他們下來了,那五十個鬼子,騎了馬?!?/p>
“這條鎮(zhèn)不是就完了嗎?”宋長發(fā)很擔心地插上了一句。
王木匠沒有理他,干咳了一聲,接下去:
“騎了馬,得意洋洋!瞧,第一個麻子,腰板挺得多直啊。瞧,第二個是八字胡子,第三個是小耳朵。小耳朵回過頭來,看后面跟來的都很威風,就把頭昂得高些。
“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閨閣房里。
“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鐵柜里。
“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豬圈里?!?/p>
“真不是好東西!”誰的聲音?李矮子?因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驢忽然叫起來了,仿佛怕給日本兵抓去呢。
“說話間,不知不覺,已經(jīng)走進了村子。
“麻子忽然在一家門口勒住了馬。八字胡子、小耳朵和后邊四十七個人都勒住了馬。滿街上鴉雀無聲。
“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門,不作聲。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門,不作聲?!?/p>
“他們看見了什么呀?奇怪。”小梅子插上來一句,仿佛代表了全場聽眾。
“他們看見了什么呀?奇怪——后邊那四十七個‘皇軍也這樣問哪,可是沒有出聲。他們不作一聲在那邊發(fā)愣,那五十個‘皇軍。
“他們看見了什么呢?奇怪。
“他們什么也沒有看見,只看見門里堵滿了石頭——石頭門。
“他們索性向前跑,沿街向左向右轉了兩個彎。
“一路上——
“向左看:石頭門。
“向右看:石頭門。
“石頭門。石頭門。石頭門。”
“干脆說吧,別那么別扭的!”宋長發(fā)老婆著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場聽眾。
“他們的臉都白了。聽,四面山頭上一片喊殺的聲音!打槍的聲音!八路吧?看,山頭上那么多人呢,糟了!糟了!”
“好了!好了!”誰的聲音?仿佛大家的聲音。
“他們勒轉了馬頭,死命踢著馬肚皮,向左,向右,轉了兩個彎。他們就橫沖直撞,連奔帶躥地逃命了。
“逃出了鎮(zhèn)口,心里跳得像馬蹄一樣急呢。
“麻子還在想:我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們的麥田吧。
“八字胡子還在想:我搶來的鈔票不至于被他們撿回去吧。
“小耳朵還在想:我懷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們拿去上報吧?!?/p>
“老王,你活像鉆進了他們的心里了。”李矮子說,意思是兩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驚嘆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胡老三,”王生枝說,把眼睛對準了一個銜著旱煙管的男子,“昨天你也在南教場聽過政治指導員的報告的,你說我可曾說謊。那條鎮(zhèn)叫洪子店,在太行山那邊?!?/p>
“大致還不錯,”胡老三說了,“部隊在鎮(zhèn)東十五里地方,和敵人打了一晝夜。農民救國會集了五百會員,三個鐘頭內把全鎮(zhèn)上能搬的都搬走了,五百會員就拿起了槍,躲在圍山上等了。不過,老王,門是用磚頭堵的。”
“那有什么關系,石頭門說起來好聽一點。只要不是木頭門就行了。木頭門燒得開。上次蘇家峪不是給門板都燒光了。洪子店也燒去了許多??墒俏依贤跻荒陙砻靼琢艘粋€道理:守住了大門,不用關二門。對,把我們的門板燒掉呢,我們就夜不閉戶。”
“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還要你做門板嗎?”
大家笑了,同情王生枝。
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時候,倒認真地想起當真到了處處夜不閉戶的時代。他常常想做一張極精致的衣櫥,已經(jīng)設計了多年,總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不過他知道大家還得先擺多少次真正的石門陣,不是用口,“也得用手?!蓖跄窘晨纯醋约航Y實的突起了老繭的掌心,說不出由于哪一種情感,不由得感嘆了一下:“我這雙手呵!”
延安,1938年秋
(有刪改)
1. 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說明王木匠手巧,也為后文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埋下伏筆。
B. 王木匠講故事不乏新意識,他的靈感除了來自“八陣圖”,還來自“一點新聞”。
C. 石門陣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導員的報告,“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確有其人。
D. 王木匠因追求手藝完美而無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櫥,他對著自己的手發(fā)出了感嘆。
2. 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小說以王木匠重提諸葛亮八陣圖故事開頭,再寫村民們的表情神態(tài),這樣,石門陣故事還未正式展開,王木匠擅長講故事的形象就已經(jīng)確立起來了。
B. 小說描寫村民們的面孔,用“帶胡子的有,麻的有……”,而不用“有的帶胡子,有的麻……”,突出了不同面孔最顯著的特點。
C. 小說調動了許多“聲音”來配合王木匠的講述,如小梅子等人的插話、王木匠的干咳聲,乃至與故事毫不相干的驢叫聲,讀來令人如臨其境。
D. 小說講了一個王木匠講故事的故事,這種故事套故事的結構頗具匠心,不僅使小說敘事變得更為復雜,同時也使小說的主題更加多元。
3. 王木匠講石門陣時,多處使用反復手法,這種講述方法有什么效果?(4分)
4. 小說中多次出現(xiàn)的“門”,在不同層面有不同含義,請結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試題分析
1. B
解析:A. 選項中“也為后文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埋下伏筆”有誤,后文未見照應。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強調其“手藝不止見長于他的本行”。小說后文并沒有寫與“王木匠手巧”的相關情節(jié)內容,就是結束處寫到他想做一張極精致的衣櫥,那也是干他的老本行,并不是“手藝不止見長于他的本行”,因此也就不存在伏筆一說。
B. 講石門陣故事前王木匠說過:“對,我正要給你們擺一個和八陣圖差不多的石門陣。不過幾句話,一點新聞,石門陣擺退鬼子兵?!敝v完故事時補充“昨天你也在南教場聽過政治指導員的報告的”。我們不難看出,石門陣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導員的報告,是一次軍民團結一致?lián)敉巳毡竟碜觼泶遄訏呤幍墓适拢跄窘呈锹牭竭@個故事的,他并沒有參加戰(zhàn)斗。政治指導員的報告就是“一點新聞”,“八陣圖”是王木匠講述整個故事的切入點。因而這句話沒有錯誤。
C. 選項中“石門陣擺退鬼子兵”的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導員的報告。為了把這場戰(zhàn)斗講述得生動逼真些,王木匠進行了“再創(chuàng)作”,“麻子”“八字胡子”“小耳朵”這些日本鬼子是王木匠為了講故事的需要,虛擬出來的人物。另外我們還要注意到,既然是小說,虛構是其重要特征。
D. 王木匠發(fā)出感慨的真實原因不是“追求手藝完美而無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櫥”。他感嘆的是自己雖然有一雙勤勞的手,但是只是用于木匠手藝還不夠,因為面對侵略者,這雙手更重要的作用,還在于保家衛(wèi)國。他堅信,只有趕走了侵略者,自己的木匠手藝才能得到發(fā)揮。因此我們可以說,王木匠能做出精致的衣櫥,而是因為戰(zhàn)亂才無法做出。小說的結尾是重點,不能停留在閱讀的表面,要看深層。
2. D
解析:“使小說的主題更加多元”錯。小說是戰(zhàn)爭題材,紅色主題,表現(xiàn)的是革命文化,表現(xiàn)抗日戰(zhàn)爭中人民的樂觀主義精神。向望和平,反對戰(zhàn)爭,軍民同心,保家衛(wèi)國,因此小說主旨沒有多元化。
3. 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②具有延宕效果,遲遲不講下文,引發(fā)聽眾的好奇與追問。
解析:首先找出文中使用了反復手法的地方,再結合上下文語境,分別體會其作用。因為反復手法是王木匠講故事過程中出現(xiàn),分析效果時可從王木匠講和聽眾聽的角度,以及對表現(xiàn)人物的角度進行分析。
第一處,“那條小街上有人嗎?沒有。那個院子里有人嗎?沒有。那堆小樹叢背后有人嗎?沒有”,使用反復手法,強調小鬼子進村前反復確認八路軍已經(jīng)全部撤走了,生動刻畫出小鬼子的膽怯和色厲內荏。
第二處,“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閨閣房里。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鐵柜里。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豬圈里”,運用反復手法,活畫出鬼子丑陋的內心和行徑。
第三處,“向左看:石頭門。向右看:石頭門。石頭門。石頭門。石頭門?!边@里連用數(shù)個“石頭門”,寫出小鬼子遇到了“石門陣”的驚慌失措,同時渲染了緊張的氣氛,調動了聽眾的情緒。
4. ①現(xiàn)實生活中的門是木頭門,洪子店村民以磚頭堵門;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磚頭門變成了“石頭門”,戰(zhàn)斗故事隨之變成了傳奇的“石門陣”;③王木匠從現(xiàn)實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門,不用關二門”的道理,即只有保衛(wèi)國門,才能守護家門,才有實現(xiàn)“夜不閉戶”的希望。
解析:此題考查小說中“門”的含義,需要梳理文本,由淺入深思考。首先在文中找出寫“門”的幾個地方:“石門陣擺退鬼子兵”,“他們什么也沒有看見,只看見門里堵滿了石頭——石頭門”;“只要不是木頭門就行了。木頭門燒得開。上次蘇家峪不是給門板都燒光了”;“守住了大門,不用關二門。對,把我們的門板燒掉呢,我們就夜不閉戶”,“倒認真地想起當真到了處處夜不閉戶的時代”。
接著我們再進行分類梳理,文中的“門”有三類:木門、石頭門、沒有門夜不閉戶。最后結合小說的主旨,分別寫出這三類門的作用。
一是指現(xiàn)實中真實具體的門,即文中的“木頭門”,如“木頭門燒得開。上次蘇家峪不是給門板都燒光了”,木頭門擋不住日本侵略者,這里的“門”是老百姓抗擊日本鬼子時擺的“石門陣”,代表著老百姓抗日的智慧和決心。
二是指石頭門,眾志成城抵抗侵略的“大門”,“守住了大門不用關二門”,是指眾志成城把侵略者擋在國門外。這里的“大門”指的是“國門”,“二門”指的是“老百姓自家的門”。也就是國家強大了,守護住了國門,沒有人敢來侵略,那么老百姓就不需要關自家的門。
三是代指沒有門,“處處夜不閉戶的時代”,是老百姓對和平社會、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期望,是全國人民用智慧想出的抗擊侵略者的方法和策略。
三、應對策略
考點一:情節(jié)結構
1. 小說情節(jié)題的四個部分
情節(jié)是小說所描寫的生活事件發(fā)展演變的全過程,一般由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組成。當然,少數(shù)小說前面還有序幕,后面還有尾聲,前者多為對故事背景的交代,后者多為對故事或人物的后續(xù)交代。
2. 情節(jié)概括題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審題干,明方向。即根據(jù)題干中的關鍵詞,判斷題目是直接考查還是間接考查,從而確定答題的方向。
第二步,依內容,理層次。根據(jù)小說文本的具體內容,或采用結構連貫法,或采用場面連貫法,或采用線索連貫法,或采用細節(jié)連貫法,厘清層次結構。
第三步,巧概括,規(guī)范答。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提煉組合,規(guī)范概括。
《石門陣》是詩人卞之琳寫的小說。在全民抗戰(zhàn)的苦難時代,顯然小說的影響力更大,卞之琳用小說這種喜聞樂見的形式來擴大影響。
小說寫一名叫王生枝的木匠,在村民面前講鬼子掃蕩的故事。他講得繪聲繪色,妙趣橫生,殘酷、艱苦的抗戰(zhàn),在王木匠嘴里成了小品一樣的故事,從而較好地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從而淡化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使得他的小說有著樂觀精神。
考點二:小說形象
1. 概括人物形象
(1)讀懂故事情節(jié),了解作者對小說中的人物是贊揚還是批判,是肯定還是否定。
(2)抓住文中某處具體的人物言行、細節(jié)分析時不能孤立地分析,而應著眼全篇,結合作品的背景和具體的寫作情境來分析。
(3)分析時要參考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所處的環(huán)境,防止任意拔高或貶損。
(4)使用概括形象特點的詞語要字斟句酌,必要時借助原文中的某些詞語。
另外,我們還要綜合考慮歷史時代、社會文化和民族特點去思考與評判,不可“一刀切”。
《石門陣》小說中王木匠是個技藝高超的說書人形象。他懂得說書人講故事的技巧,知道怎么才能吸引觀眾,因而在講述中賣關子,設置懸念,把說書變成了表演,把故事帶入現(xiàn)場,使聽眾有了身歷其境之感;通過對聽書人的表情神態(tài)動作描寫,可以看出村民對故事的渴望,也從側面表現(xiàn)王木匠講故事技藝的高超。
2. 人物形象作用
(1)主要人物作用
小說的人物形象眾多,其中置于中心地位,被作者著力塑造的就是小說的主要人物??坍嬋宋镄蜗笫切≌f的核心,但不是根本目的,刻畫人物的美丑善惡是為反映現(xiàn)實服務的。小說的最終落腳點是借助形象,透露出作者對社會生活的感受和體會。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即人物形象折射出的社會現(xiàn)象以及帶給人們某種啟示,是主要人物形象承擔的重要任務。也就是說,主要人物承擔著揭示小說主題的作用。
(2)次要人物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襯人物或線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對主要人物起陪襯作用,如《范進中舉》中的胡屠戶。
是貫穿全文的線索。特別是采用第一人稱敘述的小說中的“我”,多起到敘述和見證的作用,增加小說的真實性,如《祝?!分械摹拔摇?。
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或造成情節(jié)陡轉,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陸謙和富安的出現(xiàn),就很好地推動了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
營造氛圍,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顯主旨,如《祝?!分械牧鴭尅⑺膵鸬热宋锕餐瑺I造了魯鎮(zhèn)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害人的迷信氛圍,揭示了主題。
《石門陣》小說通過對王木匠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很好地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作為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作者通過他反映了人民對戰(zhàn)爭的厭惡,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向望,對打敗日本侵略者的必勝信心,以及軍民同仇敵愾、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
考點三:藝術手法
1. 表達方式角度??锤鞣N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是否運用自如,靈活多變;敘述人稱的選擇,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的好處;敘述順序的安排,倒敘、插敘、補敘手法的運用及作用;心理描寫、細節(jié)描寫、景物描寫等的作用。
2. 表現(xiàn)手法角度??词欠襁\用了象征、對比、襯托、先抑后揚、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虛實相生等手法。
3. 修辭手法角度。看是否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修辭手法。結合小說原文中的具體語句來分析語言運用的準確、簡練、生動,揭示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和藝術效果。
4. 結構安排角度。看是否有以下幾種情況——開頭結尾各有特色(首尾照應);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后照應;設置懸念,制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等等。
反復手法:《石門陣》小說的三次反復,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具有延宕效果,遲遲不講下文,引發(fā)聽眾的好奇與追問。
以小見大:《石門陣》小說反映的是人民對戰(zhàn)爭的厭惡,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向望,對打敗日本侵略者的必勝信心,以及軍民同仇敵愾、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小說是戰(zhàn)爭題材,紅色主題,表現(xiàn)的是革命文化,但是文中卻沒有炮火紛飛的戰(zhàn)爭現(xiàn)場,有的是日本鬼子的膽小怯懦與滑稽狼狽,還有敵后方人民群眾分享勝利的喜悅。
設置懸念:《石門陣》小說主體部分先講大故事,“大故事”就是王木匠講的“石門陣擺退鬼子兵”的故事;再講小故事,“小故事”是借胡老三的口說出的“農民救國擊退日本鬼子”的故事,還有王木匠接過胡老三的話講到的日本鬼子掃蕩“蘇家峪、洪子店木門被燒”的故事。一次抗擊日本鬼子的勝利戰(zhàn)斗(小故事),通過王木匠現(xiàn)場版“演說”出來(大故事),讀到最后才明白大故事后面有真實的故事。這種故事套故事的結構頗具匠心,使小說敘事變得更為復雜。
考點四:小說主旨
小說的主旨是小說的靈魂,是作者寫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價值意義之所在。主題的深淺往往決定著作品價值的高低,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
1. 鑒賞小說主旨方法
鑒賞小說主題,方法有四:
第一,根據(jù)小說的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分析主題。
第二,聯(lián)系小說描寫的典型環(huán)境分析主題。
第三,結合作者的生平、創(chuàng)作動機和寫作的時代背景分析主題,即知人論世。
第四,據(jù)作者對人物描寫的語言的感情色彩分析主題。
把握主題時,不從作品的客觀實際出發(fā),認識上有偏見、情感上有偏差,不認真閱讀原文卻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評價作品缺乏針對性,這都是學生做這類題存在的誤區(qū)。
2. 小說主旨解題思路
第一,從小說的題目入手。有的小說題目突出主題,對主題的表現(xiàn)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有的題目就是小說的線索,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務。
第二,從小說的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入手。一系列有因果關系的故事情節(jié)會表現(xiàn)作者對生活、人生的感悟。小說中人物的際遇遭逢、命運歸宿表明社會生活的本質、人生的哲理;還有的小說人物是某種典型性格或人性的代表和化身,從而很好地展現(xiàn)作品的主題。
第三,聯(lián)系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huán)境描寫,認識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征,達到揭示小說主題的目的。
第四,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文中運用了細節(jié)描寫、象征、對比、襯托、鋪墊、照應、懸念等表現(xiàn)方法,對塑造形象表現(xiàn)主題時所起的作用。
《石門陣》這篇小說的主旨反映了人民對戰(zhàn)爭的厭惡,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向望,對打敗日本侵略者的必勝信心,以及軍民同仇敵愾、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小說是戰(zhàn)爭題材,紅色主題,表現(xiàn)的是革命文化,完全算得上是一個“宏大主題”。但是,小說切口卻小,以一個木匠講故事的方式來構思,謀篇布局實屬精巧。沒有炮火紛飛的戰(zhàn)爭現(xiàn)場,有的是日本鬼子的膽小怯懦滑稽狼狽不堪一擊,還有敵后方人民群眾分享勝利的喜悅。
責任編輯 廖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