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聰能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不斷改革與發(fā)展,科學作為初中階段教學中重要學科,對學生今后科學知識的學習、科學思維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今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在初中科學教學活動中,多次強調(diào)要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上敢于創(chuàng)新,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從生活的角度去探究科學知識,在生活中搜集相關的科學素材,同時為學生營造生活化課堂。初中科學教師通過將科學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知識和經(jīng)驗,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為課堂制造更多的趣味和活力?;诖?,本文主要對初中科學教學與日常生活有機融合的實踐探究進行了分析,以期幫助學生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科學;日常生活;有機融合;實踐探究
科學學科在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可以說科學推動著我國的全面發(fā)展,通過科學知識的學習能夠認識到自然、世界、自我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想高度。初中階段的科學知識較為繁瑣和抽象,有很多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吃力,這就需要初中科學教師將教學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以生活為例,引入生活元素,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便于理解和掌握,將所學知識能夠靈活運用在生活之中,解決實質(zhì)上的問題,喚醒學生的科學思維,避免學生畏難心理。因此,初中科學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挖掘?qū)W生的興趣點,在課堂上創(chuàng)生生活化的趣味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與學習之中,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一、初中科學教學融入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科學,總是能給人帶來一種神秘感,如果沒有接觸過科學知識的學習,會認為科學知識非常深奧,能夠把科學學習好的非常有智慧,是一門很高端、很有含金量的學科。知識來源于生活,科學教師應當將生活元素引入課堂教學,帶領學生走進科學、走進生活,打開科學的大門會發(fā)現(xiàn)生活之中皆是科學。初中科學這門課程融入生活化教學,具體指的是在科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加強滲透生活化理念,從教學內(nèi)容聯(lián)系到實際生活之中,以“知識源于生活,將科學應用于生活”作為生活化科學教學的理念。初中階段科學學習的知識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生活化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輕松掌握,對科學學習產(chǎn)生濃郁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喜歡上科學、了解科學、應用科學。
二、初中科學教學與日常生活有機融合的實踐探究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自主學習
在初中科學教學活動中,為了能夠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期間采用生活化情境模式,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引入生活,可以搭建生活中熟悉的場景,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見的實例,讓學生能夠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下、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入思考、自主學習,將知識內(nèi)化于心。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小主人,通過引入生活化情境,能夠?qū)⒊橄蟮闹R轉(zhuǎn)化為具體,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形象的去學習、去理解。生活化教學的引入會使課堂呈現(xiàn)全新的體現(xiàn),以學生的生活為教學核心,在教學期間教師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引導,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實際學情、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方方面面,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小主人,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體現(xiàn)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生活化情境模式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學習之中,在這一過程中深入思考、自主探索、發(fā)散思維,能夠?qū)⑺鶎W知識能夠靈活運用在生活之中,并解決一些實質(zhì)性的問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應用能力,拓展學生的科學思維。
例如,在學習《電流的測量》這一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到電流表以及相關的符號和用途,能夠掌握電流表的使用規(guī)則,在對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和掌握后,進行實驗操作。教師可以開展開放式課堂,以“自助服務式”的教學模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將一些關于電流實驗的器材擺放,讓每組學生進行自助選擇,根據(jù)所學知識自主探究實驗,如:選擇電池、電鍵、導線、小燈泡等工具,各類器材的選擇數(shù)量由每組學生進行商討,接下來進行實驗的分析,依托教材內(nèi)容來全面思考,對電流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共同探究,教師在一旁做一名傾聽者,當學生遇到問題時積極引導和指正,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實驗操作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感。
(2)增添生活元素,激發(fā)學習趣味
無論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興趣的吸引,興趣為先,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每個學科中都有學科的特色和趣味性,對于中學生而言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新鮮感,更喜歡一些帶有趣味感、神秘感的事物。而科學課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探索、發(fā)現(xiàn),不斷思考、分析,將所學知識能夠合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并解決一些實質(zhì)性問題,通過自己的推理能夠總結出學習經(jīng)驗。生活化教學讓學生能夠?qū)茖W知識、日常生活有全新的認知,深知科學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意義,建立健全的科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意識。在生活實驗操作中,學生們通過觀察、操作,了解到所學知識的應用性,通過實驗來驗證科學知識,學生們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在實驗操作中學生們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應用能力。
例如,在學習《磁鐵》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提前在生活中搜集與所學知識有關的材料,在課上通過分組的形式呈現(xiàn),學生之間相互溝通交流,每組學生通過搜集的材料進行實驗探究,一元硬幣、鋼珠、回形針、塑料尺、薄木片等多種材質(zhì)進行實驗,熟練掌握磁鐵可以吸住鐵性物質(zhì)這一特征。這就需要學生主動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索和實踐,掌握其中的原理,同時能夠結合基礎知識開展一定的實驗探究活動。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個性化、立體化教學情境,通過學生自我探究、自我體驗來提升他們的思維應變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使初中科學課堂更加生動、有活力、有趣味,調(diào)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參與感,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科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具有很大的教學意義,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具有積極的影響。初中科學知識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與抽象性,教師要善于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趣味化、生活實際化,增加他們對科學知識的理解能力,促進中學生今后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美云.淺談初中科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運用方法[J].求知導刊,2021(27):60-61.
[2]章月萍.源于生活 回歸生活——生活情境走進初中科學教學[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