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榮江 長春人文學院
多元文化思潮是興起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種文化思想,其核心觀點是人類社會由不同群體構成,各個群體之間因其種族、民族、國家、職業(yè)、身份、性別等不同而產(chǎn)生各具特色的文化,因此社會文化具有多元性。就高校田徑教學所處的文化場域而言,至少包含了教育文化、體育文化、校園文化等主要主體文化,以及多種大學亞文化和田徑運動自身的文化,因此以多元文化的視角來探討高校田徑教學的實踐與改革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體育教育與人文關懷和文化建設的緊密聯(lián)系。
根據(jù)易劍東在《體育文化學》一書中給“校園體育文化”一詞所下的定義,并推演到高校之中,給“高校體育文化”下一個定義就是:高校體育文化是指以高等院校的校園為活動空間,以高校學生為活動主體,以課內外體育文化為主要內容,具備競技、健身、娛樂、審美、傳播文化等多種功能的文化類型。
首先,高校體育文化具有價值導向性。高校體育文化是廣大師生在校園內開展體育活動過程中所形成并積淀下來的,體現(xiàn)的是師生對于體育、健身的需求與價值判斷,也就是說高校體育文化是由師生體育實踐形成的,并又反過來引導師生的價值判斷?,F(xiàn)代體育所倡導的體育精神包括公平競爭、團結協(xié)作、自強不息等價值理念都隨著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而在高校體育活動中扎根生長。高校體育文化能夠體現(xiàn)內生的特質,即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內涵。
其次,高校體育文化具有開放性。這是高校體育區(qū)別于其他類型的體育文化的重要特征,由于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塑造高水平知識分子的開放精神,因此在高校開展體育文化活動時更容易實現(xiàn)社會與高校、高校之間、院系之間的溝通交流。開放的體育文化也能反過來促進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提升學校的綜合影響力。
再次,高校體育文化具有時代性。應該說,時代性是多元文化的共同屬性,任何人都無法脫離時代的影響。但是就高校體育文化的自身發(fā)展來看,新時期的時代性,尤其是改革、開放、包容、奮進的時代精神深刻作用于高校的體育教育和校園文化發(fā)展中,推動了高校體育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
高校田徑教學既有高校體育課程的共性,又有田徑運動的自身個性,田徑文化相對于體育文化來說無疑是一種弱勢的亞文化,但是從多元文化的理念出發(fā),高校田徑運動必然有其自身文化屬性,在這樣的文化視角下去觀照當下我國高校的田徑教學可以發(fā)現(xiàn)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第一,教學內容缺乏文化多元性。高校田徑教學的基本面向是讓學生了解田徑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掌握田徑運動的基本技能,這在傳統(tǒng)的田徑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為單一且枯燥的理論課堂與實踐訓練。從總體來看,田徑教學缺乏現(xiàn)實面向,對于社會現(xiàn)實對高校學生素質的要求觀照不足,使得學生在田徑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和自己在走出社會時需要用到的內容存在落差。
第二,高校田徑教學方法缺乏文化多元性。高校是一個社會文化活力最強的場域,新的文化現(xiàn)象與亞文化類型在高校校園內層出不窮。因此高校田徑的教學應該跟得上學生不斷變化的需求,教學手段落后體現(xiàn)在教師對于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重視不夠,教與學之間呈現(xiàn)出極端失衡的問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
在多元文化的視角下推動高校田徑教學應該要注重田徑運動本身的文化屬性與高校體育的校園文化相結合,注重高校教育的文化屬性與體育文化的聯(lián)系。
首先,結合文化多元理論,優(yōu)化田徑教學內容。將多元化的體育文化引入到田徑課堂中,把田徑專業(yè)教育與體育通識教育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性與現(xiàn)實性的和諧發(fā)展。結合本校的特色,在田徑教學中突出個性和特色,讓學生具備“人無我有”的專業(yè)素質。
其次,在多元文化的理論指導下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改革首先要把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的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具體到田徑教學來說,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調研學生對于田徑教學的需求,并根據(jù)學生的需求,不斷豐富教學的內容,推動課堂教學面向互動性、開放性、探究性的多元文化面向發(fā)展。
再次,教師應加強對多元文化理念的學習,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在確立了學生中心制的基礎上,教師還應該轉變觀念,積極接受并學習多元文化理論。認知多元文化的核心是尊重多樣性和個性,實現(xiàn)多元共存。落實到田徑教學中就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尤其要考慮到他們本身由于家庭出身、地域差異等所自帶的文化差異,在尊重其文化差異的基礎上,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讓不同的文化在課堂中交互作用,共同促進高校田徑教學工作的改革與實踐。
綜上所述,高校田徑教學的實踐需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多元文化的共同作用于校園文化而不斷變化自身形塑,重視田徑教學接續(xù)體育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體育理念的關系,尤其要抓住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核心,將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特別是其面向社會的能力為中心,推動田徑課堂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