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柱 張 旭
作為當今社會的常見概念,“隱私”具有種種不同含義,關(guān)于它的研究涉及眾多學(xué)科領(lǐng)域,對其認知也頗為困難。能否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不僅關(guān)乎學(xué)術(shù)價值,更關(guān)乎現(xiàn)實生活。美國學(xué)者羅伯特·波斯特(Robert Post)曾抱怨說:“隱私是如此復(fù)雜,糾纏于彼此競爭和矛盾之維,充滿各種截然不同的含義,以至于有時我對是否可以有效地解決它感到絕望?!雹賀. C. Post, “Three Concepts of Privacy”, The Georgetown Law Journal, Vol. 89, No. 6, 2001, p. 2087.因而,揭示隱私本質(zhì),需要透過復(fù)雜的隱私現(xiàn)象“回到實事本身”,考察其產(chǎn)生的根源。在此不妨先由語言分析開始,通過詞源和語義辨析,將隱私還原為關(guān)于自我的特殊活動,從而揭示其本質(zhì)。
英語中的“privacy”(“隱私”)一詞來自拉丁語“privatus”①杜博妮:《英語世界隱私觀念綜述》,載《南開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5年第1期。,后者主要有兩層含義:(1)物的持存特征,強調(diào)其歸屬,或指物之所有②Oxford Latin Dictionar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p. 1461.,或指物之所屬③D. P. Simposon, Cassell’s Lantin Dictionary Latin-English,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59,p. 473.;(2)人的生存狀態(tài),強調(diào)處于非公共生活的個人狀態(tài),主要指個體方面的生活。④D. P. Simposon, Cassell’s Lantin Dictionary Latin-English, p. 473.“privatus”則源自拉丁語“privo”,“privo”是動詞,有兩層相對的含義:消極意義上,表示剝奪(deprive/strip)某人生命或生活的某方面;積極意義上,表示某人從痛苦的事情中擺脫或解放(free from)出來?!皃rivatus”作為形容詞時,其含義與英文“private”(私人的)相近。⑤Ibid.美國學(xué)者約翰·霍蘭德(J. Hollander)考察“privacy”時發(fā)現(xiàn)其詞源“private”(私人的)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與“deprive”(剝離)和“poverty”(貧困)有著同樣的拉丁語淵源,表示失去某物產(chǎn)生的剝離感;第二層含義指一個人不屬于公共的個人狀態(tài)。由此可見,“private”的兩層含義與“privo”的兩層含義基本一致,而“private”表示與“公共”對立的第二層含義,產(chǎn)生了人們對“隱私”的理解。⑥J. Hollander, “The Language of Privacy”, Social Research, Vol. 68, No. 1, 2001, pp. 6—7.
德語中的“Privatsph?re”(隱私)一詞與英文“privacy”(隱私)有著同樣的拉丁語起源⑦V. E. S. Bearbeitet, Etymologisches W?rterbuch der deustschen Sparache, Boston: Der Deutschen Nationalbibliografie,2011, S.713.,其中“Privat”意味獨處或個人私密的非官方狀態(tài),“sph?re”表示私密的范圍,較之于英語中的含義,德語增加了“隱私域”的內(nèi)涵,更強調(diào)個人獨處的領(lǐng)域。⑧W. Scholze-Stubenrecht & J. B. Sykes, The Oxford Duden German Dictionary,German-English, English-Germ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ictionary, 1991, p. 475.德語和英語中的“隱私”有著同樣的詞源,但有的歐洲大陸的語言缺乏與“隱私”相對應(yīng)的詞語,例如:芬蘭語沒有“隱私”一詞,常用“yksi”(單獨)為前綴表示類似的含義,如 “yksityisel?m?”(私人生活), “yksityissektori”(私人領(lǐng)域),“yksityinen”(私人);在荷蘭語中,對隱私的解釋直接使用的是英文中的“privacy”(隱私)。有學(xué)者考察《世界人權(quán)宣言》的不同譯本時發(fā)現(xiàn),很多語言都缺乏與“隱私”相對應(yīng)的詞語,“隱私”的含義多在保證大體一致的前提下通過語言互譯而得。⑨C. Fieschi, “The Social Value of Privacy”, in C. Edwards & C. Fieschi (eds.), An Open Society Depends on Individuals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Value of Privacy, London:Demos,2008, p. 35.
在漢語中,原初并無“隱私”一詞,“隱”和“私”彼此獨立,表示不同含義,現(xiàn)代意義的“隱私”是翻譯英語“privacy”而組合成的新術(shù)語。①馬特:《隱私語義考據(jù)及法律詮釋》,載《求索》2008年第5期。因此,理解“隱私”可以通過對“隱”和“私”語義剖析取得認識。
在古代漢語中,“隱”和“私”分開使用,有不同含義。“隱”的含義多為隱蔽、遮擋,后引申出保護、不公開等近似含義,如《荀子·王制》中所說的“故近者不隱其能,遠者不疾其勞”②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版,第159頁。?!八健钡暮x和使用較為復(fù)雜?!八健痹从凇佰獭?,清代吳大澂指出,甲骨文中“厶”字形似一個邊緣曲折的接近閉合的三角形,宛如用界線畫出一個區(qū)域。③吳大澂:《說文古籀補》,北京:朝華出版社2018年版,第176頁?!俄n非子》中的解釋是:“古者倉頡之作書也,自環(huán)者謂之厶,背厶謂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蒼頡固以知之矣。”④王先謙:《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447頁。蒼頡造字,把圍自己繞圈的范圍稱為“厶”,圈子外稱作“公”,“厶”有邊界之義,表示屬于自己的范圍。在傳統(tǒng)聲訓(xùn)中,“厶”與“自”古音相近,“厶”字上古音屬心母脂部,“自” 字的上古音屬從母質(zhì)部,二者系準雙聲、陰入對轉(zhuǎn),由此可知,“厶”與“自”同源。而“自”本義為人的鼻子,“厶”是一個象意字,其構(gòu)造又類似人之鼻。⑤宋金蘭:《“私(厶)”字的語源及其嬗變——兼論“私”所引發(fā)的先秦思想觀念之變革》,載《漢字文化》2008年第2期。因此,“厶”與“自”二者共同表“屬我”之義。之后,人們將“厶”拓展為“私”,逐漸廢棄“厶”的使用。然而,以“私”代“厶”并非文字假借,而有更深原因。⑥同上。
恩格斯指出:“所有文明民族都是從土地的公社所有制開始的。各族人民經(jīng)過了原始狀態(tài)的一定階段之后,土地的公社所有制在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進程中變成為生產(chǎn)的桎梏,它被揚棄、被否定,并且經(jīng)過了較長或較短的中間階段轉(zhuǎn)變?yōu)樗接兄?。”⑦恩格斯:《反杜林論》,北京:人民出版?999年版,第143—144頁。隨著私有制的產(chǎn)生,私有觀念開始出現(xiàn),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就此意義而言,由“厶”至“私”反映出一定的歷史必然性。如許慎的《說文解字》關(guān)于“私”的解釋,“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⑧許慎:《說文解字》,徐鉉楊校,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144頁。,此處“私”一字雙關(guān),不僅指禾苗本身,且指出禾苗具有所屬,歸誰占有。徐中舒先生亦認為,“私”還指百姓的農(nóng)耕工具,從厶,象耒耜之耜形,是農(nóng)夫用以耕作,作為自己私有的工具,故“私”得引申為“公私”之“私”。⑨徐中舒:《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1441頁。隨著私有制的發(fā)展,社會開始出現(xiàn)階級分化,作為私有的奴隸出現(xiàn),如“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詩·小雅·大田》)。顧孟武認為,此處,“私”并非指奴隸主對土地的占有,而是指對奴隸的占有,因為沒有足夠的史料記載能夠證明在當時的社會已經(jīng)出現(xiàn)私田,而且全詩若將“私”理解為私田也使得文章上下文之間聯(lián)系不大,因此,將“私”理解為當時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的奴隸才更為恰當。①顧孟武:《“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新解》,載《農(nóng)業(yè)考古》1988年第4期。此外,“厶”“禾”成“私”的構(gòu)形意向或許有更深刻的含義。孔穎達疏引孫炎曰:“女人私處為厶之范式,禾與厶兩范式疊加,以禾之自營為私之范式”?!佰獭奔庀蛳氯切螆D案象征女人私處,有女人懷孕之嬰兒形象,禾結(jié)子亦猶生育,以私作厶,乃相與比述之意。兩者結(jié)合形成新的范式,以禾之生產(chǎn)為基本內(nèi)涵,此法符合所有范式字形成的規(guī)律。故此,“私”既可指人類自身(我)的生產(chǎn)活動,亦可指物質(zhì)生產(chǎn)活動(主體是我),其共同意向則是示意由個體(我)自身進行的活動。最后,“私”在古代漢語里還可表達個人的情感和內(nèi)心想法(心理活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②宋韜:《戰(zhàn)國策》,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頁。。
以上觀“私”有三義:本義是禾,為第一層含義,指謂對象;禾是人種的,自然有所歸屬,這是第二層含義,指謂性質(zhì);厶之范式為生育,私之范式為自營,禾結(jié)子亦猶生育,范式合并,意指人之實踐作于對象以實現(xiàn)自身目的,產(chǎn)生對象化結(jié)果,這是第三層含義。三層含義分別指向?qū)ο笞陨怼ο蟮乃鶎傩?、對象化活動。第一層含義意在說明,“私”是對象(自然物)自身,是指對象的自在的存在,對象對自身生產(chǎn)和持有,物之物性;第二層含義重點在于指出,“私”是對象從“自然物”轉(zhuǎn)化為“人工物”,對象除了具有第一層含義(即自在存在)外,還具備第二性質(zhì),為人生產(chǎn)和持有,具備屬人性,即物之人性;第三層含義重在指出,“私”是自為的人的對象化活動,不僅實現(xiàn)對物的生產(chǎn)和持有,更實現(xiàn)對人自身的生產(chǎn)和持有。
以上關(guān)于“私”的回溯,除了詞源解釋,亦有語用層面的相關(guān)論證。例如《老子》中有關(guān)“私”的表述:“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雹蹍⒁姼呙鳎骸恫瘯献有Wⅰ罚本褐腥A書局出版社2004年版,第276—281頁。以這段話的語境來看,后面的“私”就是前面的“身”,兩者是可以置換的。對于“身”,《老子》中的論述有:“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雹芡稀I厦嫠f的“吾有身”“吾無身”,直接顯示出“身”與“吾”所指對象的同一性,這也正是“私”的另一種情況,所指就是“我”“吾”的意思。①許建良:《道家老子“私”論》,載《東南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8年第5期。另外,“私”是現(xiàn)代日語中最常用的第一人稱代詞,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說,日本人在唐代經(jīng)過朝鮮半島把中國的漢字帶回日本時,就是用“私”的本義來具體表達“我”的意思,這種表達法至今還在使用。②同上。
由上可見,“私”的第一層含義反映出對象物的自在持存的客觀性,這對于研究隱私起源具有啟示性;“私”的第二層含義主要指示“對象”的歸屬,反映出對象物(人工物)為他持存的性質(zhì);“私”的第三層含義最為重要,體現(xiàn)了主體的活動,是理解“活動”的重要維度。
接下來,我們進一步考察“隱”與“私”的合成,即“隱私”所要表達的意義?!半[”和“私”兩個字組合,可以是“隱私”或“私隱”,蘇力先生認為“私隱”比“隱私”更為恰當,因為有私才會隱,而不是因為隱才有了私。③轉(zhuǎn)引自王秀哲:《隱私權(quán)的憲法保護》,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頁。無論何種組合,其所欲表達的意義是基本相同的。若在“私”的第一層含義來理解,沒有隱的必要,因而“隱私”自然就不存在,當然也無需保護;若就“私”的第二層含義來理解,“私”是對象物(人工物)的性質(zhì),談的是物的“屬性”,而非“物”,屬性是客觀的,具有與物的同一性,僅屬“物”,無論何種情況,只會不增不減,因而無需隱蔽,“隱私”同樣無從談起;就“私”的第三層含義來理解,“私”是我的活動的重要維度,體現(xiàn)“我”的活動及意欲實現(xiàn)的價值,故而關(guān)于我的特殊(需隱)的“私”是不能被破壞的,需要保護的活動是不能被打擾的,否則就會減損活動的價值。因而,只有在第三層含義上,“隱私”概念是有意義的,通過這個含義,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我”的特殊活動及其價值。“隱私”成了“我”的特殊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隱私”不被打擾,就是保護特殊“活動”自身,是基于意欲實現(xiàn)的價值。
因而,“私”是個體的“活動”,“隱”體現(xiàn)“活動”的特殊性,即“活動”是為達成特定價值,為使這樣一種價值能夠?qū)崿F(xiàn)(保存),此“私”需隱。所以,隱私是基于個體的特定價值的實現(xiàn),而需要得到保護的特定的個體活動。
漢語中關(guān)于“隱私”的語義理解,特別是關(guān)于個體活動部分的理解,與拉丁詞源的英語和德語中的“隱私”含義的認識基本一致——人們出于保護自身的特殊(價值)的“個體生活(活動)”而“隱”其“私”,故為“隱私”。通過“隱私”的詞源和語義分析可以看出,“隱私”可被理解為個體關(guān)涉自我的特殊(價值)的活動,其含義有三:第一,“隱私”實質(zhì)是一類活動,具體而言,抽象地說某件事是“隱私”,根本上是對特定活動的概括,涉及活動論;第二,并非所有活動皆為“隱私”,“隱私活動”具有特殊性,只有基于個體自我特定目的(價值)的實現(xiàn),而需要保護的特定活動,才可稱為“隱私”,涉及價值論;第三,“隱私活動”是人類發(fā)展特定階段的產(chǎn)物,基于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在自我認識的不同階段有不同表現(xiàn),涉及認識論。所以,我們可從“個體”(自我)、“特殊”(價值)和“活動”三個維度審視隱私本質(zhì)。
隱私是伴隨著人類的自我意識的出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因而,一般而言,談?wù)撾[私,是在人類具有自我意識的基礎(chǔ)上的。例如,《圣經(jīng)》中描述的亞當和夏娃偷食禁果后以無花果樹葉遮擋身體的故事,所表現(xiàn)的可謂是一種隱私認識,亦是人類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開端。
人類意識的發(fā)展歷經(jīng)從“畜群意識”到“自我意識”走向“主體意識”的過程。起初,當人類處于“畜群意識”階段,意識只是對周圍的可感知的環(huán)境的一種意識,是對處于開始意識到自身的個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狹隘聯(lián)系的一種意識,是對自然界的一種純粹動物式的意識①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4—35頁。,這個階段,人還沒有形成個人獨特的自我意識,尚無羞恥之心,遑論隱私,自由與尊嚴更是無從談起。黑格爾說,自我意識是從對感性的和知覺的世界存在的反思而來,是意識返回到自身,在它的對方中意識到它自身。②黑格爾:《精神現(xiàn)象學(xué)》,先剛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06頁。馬克思則認為,“自我意識”始于有意識的生命活動能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qū)別開來,人成為類存在物。正因為人是類存在物,才成為有意識的存在物,而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識的對象,由此,人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
伴隨著自我意識,特別是自由意識的產(chǎn)生,羞恥之心與隱私觀念才開始萌發(fā)。自由意識就其實質(zhì)而言是自我的主體意識,主體意識在自我意識的基礎(chǔ)上升華而成,是人自立為主體并對于自身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③方世南:《主體意識與自我意識異同析》,載《蘇州大學(xué)學(xué)報》1989年第2、3合期。隨著主體意識的確立和實踐的發(fā)展,人們在實踐過程中不僅能將自我與外界區(qū)分開來,還能意識到自己的地位和能力,進而在群體間能夠劃分出具有“為我性”的個體區(qū)域,隱私就是屬于“我”的東西,隱私的特性以人類能夠認識和區(qū)分自己與世界關(guān)系為前提。如我國古代心學(xué)家李贄所說,“私”始于人有自私之心,所謂“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④李贄:《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544頁。,可見,隱私源自主體意識的確立,是對人擁有合理內(nèi)心欲望的肯定。隨著主體意識的確立,人們開始追求和維護自己的自由和尊嚴,此時,較為完整的隱私觀念才出現(xiàn)。因而,隱私所言個體,指的是在作為類的人的整體的自我意識出現(xiàn)之基礎(chǔ)上,隨著主體意識的確立而不斷追求自由和完善自我的人。
長期以來,我們可能認為某些事情是“私人的”,不僅強調(diào)事情的所屬性,更在意事情對于個體的意義,也就是其價值方面。事情對于個體的價值有內(nèi)外價值之分,而且,價值具有生成性,并非一成不變。某些價值的產(chǎn)生,或源于自我發(fā)現(xiàn),或源于社會建構(gòu)。主體方面,隱私是隨生于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和自我價值的追求;社會方面,某些事情因隱私需要可被確立為隱私并上升到法律層面而得以保護。歷史表明,屬于“私人”的價值是生成性的,公共和私人的區(qū)域是由歷史和文化不斷塑造的,如果僅僅尋求保留那些歷史上被認為是私人的活動和事務(wù),那么我們就無法適應(yīng)現(xiàn)代不斷變化的現(xiàn)實世界。17世紀至18世紀英美大力發(fā)展郵政服務(wù)業(yè),然而人們一開始懷疑郵局會竊讀他們的信件,如美國學(xué)者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 W. Emerson)的猜測,“一份只有封印才能保護的、包含著我們最隱秘思想的小紙片,不可能在沒有經(jīng)過任何人干預(yù)的情況下,從世界的一端安全到達另一端”①R. E. Smith, “Ben Franklin’s Web Site: Privacy and Curiosity from Plymouth Rock to the Internet”, Privacy Journal, 2000, pp. 56—57.,于是人們開始將信件視為隱私,呼吁國家給予相應(yīng)的保護。從18世紀末開始,美國國會就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禁止郵遞人員私拆信件或密封包裹。信件成為那個時代的新隱私,人們希望通過行動增加隱私的內(nèi)容,而不是維持現(xiàn)狀。可見,隱私不僅是被發(fā)現(xiàn)的,而且是被建構(gòu)的。②D. J. Solove, “Conceptualizing Privacy”, California Law Review,Vol. 90, No. 4, 2002, p. 1143.無論社會還是個體,對于個體的“特殊”活動的認識和確立,既源于個體對內(nèi)在價值的覺醒和追求,也源自社會對外在價值的共識和規(guī)范,在內(nèi)外價值的合流中,個體和社會的價值得到共同維護。
隱私是對自我世界的尋求。當我們成為社會的存在物,我們將遭遇他者,進而意識到自己是一個被審視的對象,這會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并尋求一種不限制行為的自由,也就是想從不可把握的“為別人的對象存在”中掙脫出來,似乎要謀劃一個別人在其中不存在的世界。③讓—保羅·薩特:《存在與虛無》,陳宣良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版,第502頁。就此意義而言,隱私就是這個世界,是自我與自由的邊界,其本性在于其對自我的捍衛(wèi)。因此,隨意的訪問將破壞自我,正如有觀察者所注意到的,“對某人作為一個人、一個有選擇能力的人的尊重,意味著對他作為一個從事自我創(chuàng)造事業(yè)的人的尊重,即使是像觀看這樣有限的干擾,也可能會破壞、扭曲或使他受挫”④S. I. Benn,“ Privacy,F(xiàn)reedom,and Respect for Persons”, in J. Roland Pennock & J. William Chapman(eds.), Sanford V. Levinson Nomos XII: Political and Legal Obligation,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71, p. 2.。人始終是社會的存在,自我世界并不是社會“非地”,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互動,隱私才能夠賦予我們在人際關(guān)系中設(shè)置不同社交距離的能力,從而避免交往中可能出現(xiàn)的沖突,以維持行動者的尊嚴和自我形象。隱私使人們在不同的社會關(guān)系中有所保留地表達自己,以維護自己的尊嚴和自主性,進而保證在對方無法接受我們的某一行為或想法時,可以將其進行隱藏以避免重要關(guān)系的瓦解。隱私的自我價值保證個人擁有對自己的自治權(quán),而自治是一種社會產(chǎn)物,因此,實現(xiàn)每個人的自治將有助于一個更加多元化、寬容的社會的出現(xiàn)。隱私對于民主政治制度以及民主社會的建立有重要價值。這里所說的民主并不是完全的自由,國家可以而且應(yīng)該限制一些活動。實際上,“在現(xiàn)代這種技術(shù)和市場力量中,任何人都很難有隱私,但至少所有人應(yīng)有類似的最低限度的隱私”①P. M. Regan, Legislating Privacy, North Carolina: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5, p. 213.,這個隱私就是它至少要允許一定程度自我管理和發(fā)展的自由。這一方面使公民有保護他們在參與政治活動和社會交往方面的隱私的自由,另一方面又規(guī)范社會公共權(quán)力,使之在尊重隱私的基礎(chǔ)上作出合適決策,為個人的自我發(fā)展保留一定的空間,以避免破壞互動所需的基本隱私而影響自我多樣化的發(fā)展。同時,這樣的社會反過來對個人自我的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它是自我發(fā)展的關(guān)鍵,一個獨立的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自主的個人需要這樣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個人可以成長,發(fā)現(xiàn)自我并保持他們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自由,創(chuàng)造和維持復(fù)雜人際關(guān)系,過有價值的生活。
隱私強調(diào)對個體活動的維護,這個活動,可以是過去發(fā)生的,現(xiàn)在進行的,或?qū)⒁l(fā)生的,包括身體活動、心理活動和交往活動三個方面。這個劃分是基于卡爾·波普爾“三個世界”理論,同時結(jié)合哈貝馬斯的“交往理論”加以拓展的?;顒宇愋椭饕Q于我們?yōu)榛顒铀O(shè)定的世界關(guān)聯(lián),基于不同世界,類型有所差異。以個體為活動考察對象,身體在本體論意義上屬于波普爾所說的“世界1”,對應(yīng)的活動主要為身體活動;心理在本體論意義上屬于“世界2”,對應(yīng)的活動為心理活動;交往在本體論意義基于社會世界(以“世界3”為中介的人際關(guān)系的總體),對應(yīng)的活動為交往活動。我們在把世界概念有效地運用到活動理論之前,先以哈貝馬斯的構(gòu)成論的世界概念來取代波普爾的本體論的世界概念,把“世界”和“社會世界”概念結(jié)合起來,再將社會世界的交往行為理解為“活動”的基本構(gòu)成。由此,建立起世界的“活動”認識,將實體論的總體性轉(zhuǎn)為活動論的總體性——“世界1”是身體活動領(lǐng)域,“世界2”是心理活動領(lǐng)域,“世界3”是交往活動領(lǐng)域。據(jù)此,我們可以獲得關(guān)于隱私的“活動論”認識,從而對復(fù)雜的隱私現(xiàn)象展開分析。
活動是目的性的,為達成目的,可能涉及不同的策略,目的行為模式可能轉(zhuǎn)為策略行為模式,從而具有功利主義色彩。①尤爾根·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行為合理性與社會合理化》,曹衛(wèi)東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頁。作為活動的隱私就可被理解為目的導(dǎo)向的策略行為模式,這就是隱私活動的價值維度。而對活動者的隱私活動的價值理解往往不能被理解為單一個體的特有價值,而應(yīng)被理解為所有活動者的共同價值,也就是說,隱私活動應(yīng)該具有共同的價值取向?;顒诱卟⒎枪铝⒌模巧钍澜绲囊粏T,為達成一定的活動目的,他總會把自己的主體性多少遮蔽一些。哈貝馬斯說:“任何一個行為者都可以控制公眾進入他個人的觀點、思想、立場以及情感等領(lǐng)域,因為只有他本人才有特殊的渠道進入自己的上述領(lǐng)域?!雹谟葼柛す愸R斯:《交往行為理論:行為合理性與社會合理化》,第84頁。這種對主體性的相互滲透的控制恰是具有隱私價值的心理活動的保護機制。為此,活動者會對自身的內(nèi)心及其表達加以隱藏,通過對身體活動的修飾,將心理活動的隱藏延展為身體活動的隱藏(是在身心同一性的意義上),從而象征性地在自己和他人之間引入一種形式的距離。例如,圖阿雷格人的面紗既不提供隔離也不提供匿名功能,但它賦予佩戴者無面性和隱私習(xí)慣,并讓他在置身于社會交往的危險之外,還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語言是活動者的交往活動的主要方式,修辭既是對內(nèi)心活動的保護,亦是對于具有隱私價值的交往活動的保護。例如,爪哇島人通過語言隱藏情感,克制情緒,以保持交往距離,進行隱私防御。對于許多具有隱私價值的交往活動的保護可以是非身體的和語言的方式,例如,巴厘島人對自己的庭院有著嚴格的限制,他們通過設(shè)立物理的屏障來阻擋外人進入他們的家庭。③R. F. Murphy, “Social Distance and Vile”, in F. D. Schoeman (ed.), Philosophical Dimensions of Privacy: An Antholog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p. 64.
理論最終要回到實際中來,這既是對理論的檢驗,也可以對理論加以修正。通過活動理論切入隱私本質(zhì),其目的不僅要獲得對復(fù)雜的隱私現(xiàn)象的解釋,要實現(xiàn)對有關(guān)隱私的流行觀點的校正,還要對隱私活動理論本身進行驗證。根據(jù)上述對隱私活動的基本劃分,可以嘗試在身體活動、心理活動和交往活動三個領(lǐng)域進行審視并展開分析。
第一,身體活動。美國哲學(xué)家威廉·詹姆斯在討論自我問題時指出,“我”的存在總是依附于身體,身體是我與外界交流溝通的錨點。身體是“我”活動的前提,“就‘思想’和‘感覺’之能夠是活動的而言,它們的活動就歸結(jié)為身體的活動,而且它們只有通過首先喚起身體的活動才能改變世界其余部分的活動”④威廉·詹姆斯:《徹底的經(jīng)驗主義》,龐景仁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頁。,因此,我就是關(guān)于我的身體活動。聲稱身體是隱私,實質(zhì)是一種關(guān)于身體的某些活動是“私人的”主張。對個體而言,并非所有的身體活動都涉及隱私,只有對人有特殊價值的活動,才會促使人們產(chǎn)生保護的沖動,從而是隱私。然而,我們或許沒有辦法確定那些特殊的需要和價值究竟是什么——它們或是一貫的、共同的內(nèi)在價值(如尊嚴),或是偶然的、差異的相對需求。活動或具有隱私價值的特殊活動總是處于特定的社會歷史和文化境遇之中的,因而,對于活動的價值認識是相對的,同一活動是否總是隱私,這并不必然。人類的“需要是相對的,是社會的建構(gòu),我們不能對現(xiàn)存社會組合是否能夠滿足‘真正的’需要作出跨文化的判斷。人的需要只是不同社會組合的產(chǎn)物,因此無法對‘虛假的’或‘真正的’需要進行判斷”①布萊恩·特納:《身體與社會》,馬海良、趙國新譯,沈陽:春風(fēng)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第321頁。。所以,對于不同個體而言,身體活動是否是隱私,答案存在差異。
然而,有一種流行觀點,將身體隱私作為隱私的類別之一。嚴格來說,這并不是一個“恰當”的解釋。身體并不等同于身體行為,根據(jù)活動論,身體作為活動的承載者,它本身并不是隱私。身體的某些部位與個人的特殊活動相關(guān)聯(lián),對身體或者某些部位的干擾(知曉)將影響個人隱私活動的價值實現(xiàn),身體才具有隱私價值(關(guān)聯(lián)價值)。所以,當我們說身體隱私時,是以實體論掩蓋了活動論,而身體只是隱私活動(如身體活動)的隱喻。
第二,心理活動。我是思想著的實體,“當一個人內(nèi)省地意識到自己的思想、感情、信仰和欲望時,他并沒有以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也根本沒有以一個物體的形象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而是以精神或思想的形式展現(xiàn)?!雹赟. Shoemaker, “Personal Identity: A Materialist’s Account”, in S. Shoemaker & R. Swinburne (eds.), Personal Ident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 102.向內(nèi)敞開的精神活動是自我最為隱秘的活動,是認識和接近“我”的領(lǐng)域,并只能由我可以控制或決定他者能否被允許進入這個領(lǐng)域。將“我”理解為精神活動,既不是以笛卡爾式的二元論方式,亦非如胡塞爾那樣在意識中追溯生活世界的起源。有一種現(xiàn)象學(xué)的觀點認為,心理(活動)不是與身體(活動)和世界(交往)相分離的實體,而是奠基于大腦和身體的一個要素,是與身體之間存在著本質(zhì)聯(lián)系,奠基于由它予以生機并且加以決定的身體上,而且心理活動在身體那里得以表達。③羅伯特·索科拉夫斯基:《現(xiàn)象學(xué)導(dǎo)論》,高秉江、張建華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9年版,第25頁。我們的“在世存在”表明,心靈與我們的身體、語言和社會歷史,與我們的具身性不可分離。④F. 瓦雷拉等:《具身心智:認知科學(xué)和人類經(jīng)驗》,李恒威等譯,杭州: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0年版, 第120頁。心理(活動)依賴于“在世之存在”,這種關(guān)系是海德格爾式的,我們無法在與世界背景分離的情況下談?wù)撔闹?;進一步而言,更是梅洛—龐蒂式的,身體是心靈(活動)的手段和寓所,它沒有被領(lǐng)會為一堆物質(zhì)性的、惰性的東西,或一種外在工具,而是被領(lǐng)會為我們的活動的活的軀殼,我們的意向在運動中找到了它們的自然外表,或者說它們的具體化,并在這些運動中獲得表達。①梅洛—龐蒂:《行為的結(jié)構(gòu)》,楊大春、張堯均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年版,第278頁。于是,在心理活動與身體活動乃至社會活動之間,我們更傾向于將其關(guān)系理解為具身和延展結(jié)構(gòu),內(nèi)外世界相依共生且彼此相關(guān)。既然,“內(nèi)在的”心理活動將通過身體(活動)與“外在的”生活世界形成交互循環(huán),那么,對于關(guān)涉隱私的“活動”就有了相互通達的路徑和彼此呈現(xiàn)的方式。所以,作為心理活動的隱私,就必然以身體活動、社會活動的方式顯現(xiàn)。正在這個意義上,心理活動的隱私就被詮釋為身體或其他相關(guān)現(xiàn)象,從而形成對隱私活動的關(guān)聯(lián)解釋,這恰恰是以身體等實體存在掩蓋隱私活動本質(zhì)的原因所在。
語言文字使精神活動及其存在成為可能,精神生活的根本實際是個人的心理活動,這個活動可以是當下的所思所想(活動),也可以是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活動的記憶。因此,當某人聲稱日記是他的隱私時,實際上是不愿讓他人知曉自己的某些特殊的心理活動。日記是心理活動的載體,因承載了我們已經(jīng)發(fā)生、正在發(fā)生和未來期望進行的活動,而具有隱私價值。日記就物理載體而言不是隱私,就其記載的內(nèi)容而言,它是對“活動”的保存,是以語言等物質(zhì)形式存儲或保留的個體的各類“活動”,因而,從根本上來說,作為內(nèi)容的“活動”才是隱私,這與身體本不是隱私但因其承載著心理活動而具有隱私價值一樣,都是關(guān)聯(lián)性的價值性理解。因此,除了作為隱私而被理解的心理活動、身體活動和社會交往活動,其他實體性的隱私認識僅是解釋學(xué)意義上的。
第三,交往活動。交往活動表現(xiàn)為一種互動,語言是一種交往媒介,行為者通過語言相互溝通,追求各自的目標。交往活動具有目的論結(jié)構(gòu)。②尤爾根·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行為合理性與社會合理化》,第101頁。不同行為主體因?qū)煌顒拥哪康膬r值的不同需求,會對交往活動有所要求,因此,具有“特殊價值”的交往活動會被限制接近,而成為親密行為,故為隱私。特殊的交往活動是行為者的隱私,而交往活動的相關(guān)項可能因此而具有隱私價值。交往活動可以用言語行為來加以協(xié)調(diào),由此與特殊交往活動相關(guān)的言語將具有隱私價值——比如信件。身體既是我們活動的環(huán)境,也是活動的手段,甚至可能是活動的對象,所以,身體因與活動的特殊關(guān)聯(lián)而具有特殊價值,由此也可以理解身體緣何成為隱私。身體活動其中的空間,亦會因為與身體的相關(guān)性而具有延展意義的關(guān)聯(lián)價值,故而成為隱私。有人甚至直接提出:“將隱私作為一個‘空間’只是一種比喻,而這個比喻并不是很有用,因為它根本沒有說明空間的所有形狀或維度,或者它包含什么”。③L. Weinreb, “The Right to Privacy”, 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Vol. 17, No. 2, 2000, pp. 25—44.因此,空間容納的交往活動才有可能被稱為隱私,但并不是空間內(nèi)的所有交往活動都是隱私。
作為隱私空間的典型例子,家并不總是被理解為“個人為了尋求心靈的安寧和培養(yǎng)親密關(guān)系而撤退的地方”①C. J. Sykes, The End of Privacy, London: St. Martin’s Press, 1999, p. 83.,至少在17世紀之前,家僅僅是由一個大的、多用途的空間組成②W. H. Gass, Making Ourselves Comfortable, New York: Times, 1986, p. 1.,“人們休息的場所和工作的場所是在同一地方進行。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住宅才開始被劃分成不同的房間,每個房間都有不同的用途,有些甚至根據(jù)居住者的要求而個性化”③T. K. Hareven, “The Home and the Famil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Social Research, Vol. 58, No.1, 1991, pp. 253—285.,之后特殊房間的不斷增多,一些象征著隱私的房間才出現(xiàn),例如書房,“主人可以在那里安靜地閱讀或進行機密談話”④R. Chartier (ed.), A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Volume III:Passions of the Renaissance, A. Goldhammer (trans.), Massachusetts: Belknap Press, 1989, p. 134.等交往活動。交往活動之所以被視為隱私,是因為它于對個人而言具有特殊的價值,如為培養(yǎng)親密關(guān)系;而空間之所以被稱為隱私,則是由于某些私密的活動需要在特殊的群體范圍內(nèi)進行,空間的出現(xiàn)為那些活動的正常進行提供了庇護。
世界是人的活動展開的時空連續(xù)體,能在多大程度實現(xiàn)個體的生活自由,這既呈現(xiàn)出個體的生存狀態(tài),也展示了時空連續(xù)體的“為我性”。個體生活既要走出自我,與世界打交道,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隔離世界,從而保持相對自由。隱私活動,是個體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是個體生活世界的基本架構(gòu),因為它具有關(guān)切個體生存的特殊價值而需要得到保護。將隱私置于活動論的視域中來理解,從根本上來說,這是一種考察社會生活中個體及其生活自由的可能性,探索人的自我維護和自我實現(xiàn)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