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兵,天下之兇器也;勇,天下之兇德也。舉兇器,行兇德,猶不得已也。(《呂氏春秋·論威》)
【釋義】戰(zhàn)爭,是天下的兇器;勇敢,是天下的兇德。舉兇器,行兇德,是由于迫不得已。
兵有本干:必義,必智,必勇。(《呂氏春秋·決勝》)
【釋義】用兵之道自有根本:一定要合乎正義,一定要善用智謀,一定要具有勇敢精神。
兵不必勝,不茍接刃;攻不必取,不為茍發(fā)。故勝定而后戰(zhàn),鈐懸而后動。(《淮南子·兵略訓(xùn)》)
【釋義】作戰(zhàn)沒有必勝的條件,不要輕易與敵交鋒;進攻沒有必取的把握,不要輕易發(fā)動進攻。所以,要穩(wěn)操勝算后再作戰(zhàn),權(quán)衡利弊后再行動。
徳義足以懷天下之民,事業(yè)足以當(dāng)天下之急,選舉足以得賢士之心,謀慮足以知強弱之勢,此必勝之本也。(《淮南子·兵略訓(xùn)》)
【釋義】仁德信義足以讓天下百姓歸服,功業(yè)成就足以應(yīng)對天下各種變故,選拔人才足以贏得賢士之心,謀劃思慮足以清楚強弱大勢,這是必定勝利的根本。
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史記·孫子列傳》)
【釋義】要解開雜亂糾纏的繩索,不能握起拳頭硬打;解救打成一團的人,不能操起武器親自參加:抓住對方的要害而對虛弱之處進行打擊,由于形勢的制約,他們會自行撤兵。
明王之制國也,上不玩兵,下不廢武。(《說苑·指武》)
【釋義】賢明的君主治理國家,既不窮兵好戰(zhàn),也不廢棄武備。
夫主將之法,務(wù)攬英雄之心,賞祿有功,通志于眾。故與眾同好靡不成,與眾同惡靡不傾。治國安家,得人也。亡國破家,失人也。(《三略·上略》)
【釋義】駕馭將帥,務(wù)必爭取英雄歸心,并且要把祿位賞賜給有功的人,讓大家理解自己的志向。所以,與大眾追求的目標(biāo)一致,這個目標(biāo)一定會實現(xiàn);與大眾憎恨的敵人相同,這個敵人必定敗亡。國治家安,是由于贏得了人心;國亡家破,是由于喪失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