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瑩瑩
東南亞是亞洲和世界上的一個重要地區(qū),古代中國將其稱為“南?!被颉澳涎蟆薄|南亞文化形態(tài)多樣復雜,內(nèi)容豐富多彩。中國作為東南亞的近鄰,與東南亞各國皆有很長時期的交流歷史和傳統(tǒng)友誼。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與東南亞之間在社會文化的各個領域都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相互影響,這種相互影響已經(jīng)慢慢地融入到彼此的文化血脈當中。
中國與東南亞的交流史在中國歷代史籍以及中外學者的許多著述中都有大量的記載。兩地之間有史記載的交通往來始于公元前后?!稘h書·地理志》“粵地條”記載了一條海外交通路線,是研究中外關系史和東南亞史的重要資料。其中幾個地名,雖然幾十年來歷經(jīng)中外學者之考證,迄今尚無定論,然而絕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此間幾處正是位于古代南海地區(qū),即今之東南亞。而中國與東南亞的交流往來,特別是通過海路的貿(mào)易往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nèi)非常密切。特別是唐代中期之后,“海上絲綢之路”大發(fā)展,從泉州、廣州經(jīng)東南亞遠至波斯灣的航路已經(jīng)通達。宋元時期,中國經(jīng)東南亞和印度洋直達阿拉伯地區(qū)和東非海岸的海路亦完全暢通,這無疑大大地促進了中國與東南亞的文化交流。(1)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太原:書海出版社,2004年,第204—214 頁。
至明代,中國與東南亞的交往與交流達到鼎盛。鄭和七下西洋,東南亞是其前三次航海的主要目的地和后四次航海的往返必經(jīng)之地,是鄭和船隊活動最多、逗留時間最長的一個區(qū)域。(2)王介南:《鄭和下西洋與中國東南亞文化交流》,《東南亞縱橫》1993年第4期,第1頁。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關系在鄭和下西洋的二十多年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16世紀初,東南亞封建時代中盛極一時的馬六甲王國淪陷于葡萄牙的炮火當中,東南亞殖民時代開始。至清代,東南亞殖民史中的“伊比利亞階段”(3)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123頁。告終,開始進入荷、英、法殖民時期,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官方關系遭到破壞,但民間往來仍得以維持。19 世紀中期以后,隨著西方在東南亞殖民統(tǒng)治的確立和對殖民地的開發(fā),東南亞出現(xiàn)了近代最大規(guī)模的華人移民潮,使這一地區(qū)至今仍是海外華人數(shù)量最多的地區(qū)。(4)楊保筠:《加強文化交流,促進中國—東南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亞非研究》2017年第2期,第8頁。
中國與東南亞地區(qū)各國在近代經(jīng)歷了共同的命運與磨難。東南亞殖民地化的歷史進程早在1511年葡萄牙攻陷馬六甲就正式開啟了。而中國在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原先基于所謂“朝貢體系”的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雙方的文化交流開始在西方文化東進的大背景之下發(fā)生。因此,中國文化在東南亞各國傳播的方式、內(nèi)容以及成果都發(fā)生了相當重大的變化。
中國與東南亞近代的文化交流體現(xiàn)出三大基本特征:
其一,官方文化交流急劇衰退乃至中斷;民間交流日益廣泛活躍,占據(jù)了主流地位,華人華僑成為雙方文化交流的主體。近代以來,隨著中國移民融入當?shù)厣鐣膹V度和深度的提升,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了中國文化在東南亞民眾中的傳播者。特別是曾到過東南亞的中國知識分子群體,例如郁達夫、艾蕪、老舍、許地山、巴人等等,他們有的因戰(zhàn)爭原因流亡東南亞,有的在東南亞或長或短地工作生活了一段時間,他們對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文學在東南亞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二,中國文化與東南亞各國文化,特別是當?shù)卦∶竦闹髁魑幕g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交流與融合。雖然中國文化的傳播范圍更多地聚集于當?shù)氐娜A人社群,但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圍內(nèi),借由“土生華人”等混血族群的傳播,中華文化與原住民文化之間也產(chǎn)生了較深程度的交融。
其三,任何文化的傳播和交流,絕不是單向的,而必然是雙向?qū)α?、互為影響的。隨著中國文化近代在東南亞的傳播,東南亞傳統(tǒng)文化的部分元素,例如優(yōu)美的民間音樂和歌曲、民間故事和流行小說,也在中華大地上流傳開來。
中國人向海外尤其是向東南亞遷徙的歷史非常悠久。由于與中國在地理上的親緣關系,東南亞成為當今世界上華人最集中的地區(qū)。據(jù)清代蔡永廉的《西山雜記》記載,中國人移居東南亞始于唐代。隨著中國海外貿(mào)易的不斷發(fā)展,至宋元明清時期,中國東南沿海民眾移民東南亞已蔚成風尚。除了經(jīng)濟貿(mào)易等原因外,明末清初時期大批中國人移居東南亞地區(qū),主要是由于當時的政治原因,當時清王朝在全國確立了統(tǒng)治,那些反清復明失敗的明朝官吏軍民,或恐遭清軍殺戮,或因戰(zhàn)亂無以為生,因而逃離中國本土,流寓海外。菲律賓、暹羅、爪哇各地均有他們的蹤跡,而越南、柬埔寨因地利之便,逃亡移居者為數(shù)眾多。
自16世紀開始,東南亞殖民時代開啟,特別是在鴉片戰(zhàn)爭以后,西方殖民主義者在東南亞開采礦產(chǎn)、興辦農(nóng)場、修建公共設施,為獲取廉價勞動力而招募大量的“契約華工”,激發(fā)了中國大規(guī)模的移民潮。這些漂泊異鄉(xiāng)的下層勞動者往往被稱為“苦力”或“豬仔”。據(jù)統(tǒng)計,1840年之后的一百年間,每年涌入東南亞的中國勞工平均達10萬以上。近代大批華人移居東南亞,更使中國與該地區(qū)各國在物質(zhì)和精神文化方面的交流達到了空前的程度,華僑華人也因此成為東南亞國家和中國之間開展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1)《加強文化交流,促進中國—東南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第8頁。東南亞不僅是世界上華人最早駐足的地區(qū)之一,也是當今世界上華人最集中的地區(qū)。印尼2010年人口普查的結(jié)果顯示,華人人口數(shù)量283萬多,約占總?cè)丝诘?.2%。馬來西亞2010年人口普查的結(jié)果顯示,華人總?cè)丝跒?96萬多,占國民總數(shù)的24.6%,華族一直是該國僅次于馬來族的第二大族群。2009年越南人口普查的數(shù)據(jù)顯示,華族為823,071 人,占全國總?cè)丝诘?.96%,是該國的第六大民族。2007年,泰國華僑華人大約700萬人,占總?cè)丝诘?1%。老撾華僑華人約有20萬人左右,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地區(qū),聚居在首都萬象和幾個省會城市。我國外交部2013年6月更新的數(shù)據(jù)顯示,柬埔寨華人華僑總數(shù)約為70萬,其中廣東潮州籍人所占比例最大,約為80%,目前,絕大多數(shù)柬埔寨華人已加入柬籍,主要生活在經(jīng)濟相對發(fā)達的金邊、馬德望、干拉、貢布等省市地區(qū)。2001年緬甸華僑華人已達247萬,占總?cè)丝诘?%左右,前任總統(tǒng)奈溫(Ne Win)、山友(San Yu)、登盛(Thein Sein)皆有華人血統(tǒng)。(2)以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相關國家統(tǒng)計局官網(wǎng)、中國外交部網(wǎng)站及中國僑網(wǎng)等。
由于東南亞與中國在地理上的親緣關系,加之華人移民的不斷遷入,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從物質(zhì)器具、科學技術、語言文字、藝術宗教到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典章制度,都廣泛地傳播到該地區(qū),促進了當?shù)匚幕陌l(fā)展。
1840—1949年百年間,中華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與發(fā)展有幾種最主要的方式:中國古典小說的傳播和譯介、中華傳統(tǒng)戲曲的流播、華文報章在當?shù)氐目小⑷A文學校在當?shù)氐膭?chuàng)辦、中國宗教及宗教典籍的流傳等等。下面以古典小說為例來描繪中華文化近代在東南亞的傳播脈絡。
中國古典小說對東南亞的影響廣泛。以《三國演義》為例,這部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成書后就傳到了越南,成為當?shù)乇环g得最多的中國古典小說。隨后《三國演義》在東南亞許多國家廣泛流傳,被譯成各國的文字出版,其中泰譯本是各種東南亞語言譯本中成書最早的。曼谷王朝拉瑪一世在位期間(1782—1809)曾親頒御令任命大臣主持翻譯《三國演義》,由此揭開了中國文學在泰國流傳的序幕。(1)戚盛中:《中國文學在泰國》,《東南亞》1990年第2期,第43頁。該譯本譯文非常優(yōu)美,以至于被當時的文學社推為“最佳散文小說”。從那時起,該譯本所用的詞匯和表現(xiàn)風格就被視為漢譯泰的典范。(2)克勞婷·蘇爾夢編著,顏保等譯:《中國傳統(tǒng)小說在亞洲》,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238—239頁。據(jù)賀圣達的研究(3)賀圣達:《中國古代文化在東南亞的影響》,《思想戰(zhàn)線》1992年第5期,第81頁。,《三國演義》其他一些東南亞國家語言早期譯本分別是1883—1885年問世的馬來文譯本;1890—1894年問世的爪哇文譯本;1907年刊行的越南文譯本;20世紀30年代刊行的柬埔寨文譯本。(4)《三國演義》最早的柬埔寨語譯本是奴肯(Non Kon)于1933年開始翻譯的,他是從一個1927年在曼谷出版的暹羅文譯本轉(zhuǎn)譯成高棉文的,此后1948—1961年間,他一直致力于該書的翻譯。該譯本起初由柬埔寨佛教學院以連載的形式在《柬埔寨太陽》雜志上發(fā)表,后裝訂成冊出版。詳見李軒志:《20世紀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在柬埔寨的傳播編年》,選自蘇瑩瑩主編《20世紀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在東南亞的傳播編年》,鄭州:大象出版社,2018年,第498頁。
當然,關于《三國演義》的東南亞各語種譯本的問世時間,在學界也存在不同的說法。以馬來文譯本為例,法國著名漢學家克勞婷·蘇爾夢(Claudine Salmon)在她所著的《馬來亞華人的馬來語翻譯及創(chuàng)作初探》一文中,列出了94部自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馬來半島華人用拉丁化馬來語譯著的小說目錄”,其中所提到的《三國演義》最早的馬來文譯本是曾錦文(Chan Kim Boon,1851—1920)翻譯的,由新加坡金石齋出版社于1892—1896年刊行的33卷版。(5)《中國傳統(tǒng)小說在亞洲》,第350頁。
關于在各國譯介和刊行的中國古典小說的數(shù)量,也有一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們對整體情況進行了解。在東南亞國家中,越南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最深,也最全面。中國文學在越南的傳播,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代。越南也是中國古代小說傳播的重要地區(qū)之一。顏保在其撰寫的《中國小說對越南的影響》一文后附有《中譯越通俗小說書目對照一覽表》(6)同上,第208—236頁。,對20世紀上半葉前后譯成越南語的中國小說單行本進行了梳理,其中收錄中國古典小說不同譯本多達316種。(7)鐘珊:《20世紀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在越南的傳播編年》,選自蘇瑩瑩主編《20世紀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在東南亞的傳播編年》,第269頁。
在印度尼西亞,中國小說早在16世紀末就傳入當?shù)亍?595—1598年,荷蘭人第一次到東印度時,曾帶回一些東方書籍,其中就有《水滸傳》的抄本。(8)林金枝:《近代華僑在東南亞傳播中華文化中的作用》,《南洋問題研究》1990年第2期,第12頁。另據(jù)克勞婷·蘇爾夢的統(tǒng)計,在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60年代,印尼的華僑華人作家、翻譯家有806人,他們創(chuàng)作和翻譯的作品有2757部,另有無名氏作品248部,總數(shù)達3005部,這些作品中包括重印本。創(chuàng)作作品中有劇本73部,詩歌183篇(部),小說和故事1398篇(部),中國作品譯本759部。而這一時期印尼翻譯西方的作品只有233部。(1)Claudine Salmon, Literature in Malay by the Chinese of Indonesia: A Provisional Annotated Bibliography. Paris: E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1981, pp. 115—116.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上半葉,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在印尼迅速傳播。這是一種由印尼華人推動和主導的文化傳播現(xiàn)象。傳播主體主要是印尼華人,傳播受眾以華人社群為主,也包括印尼原住民群體,傳播對象的核心載體是文學文本,但也包括民間傳說等口頭敘事文學。被譯介到印尼的不僅有《詩經(jīng)》《三國演義》這樣的巨著,也包括一些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相對較低的通俗小說、戲劇、唱本,例如《萬花樓》《八美圖》《鏡花緣》《五虎平南》《粉妝樓全傳》等等。譯本不僅包括傳統(tǒng)翻譯文本,也包括簡譯本、各種文體改寫本與口頭移植譯本。
從20世紀初至40年代早期,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譯為印尼本土語言(包括馬來語和爪哇語等)的已達數(shù)百部,不同譯者的不同譯本達數(shù)百種。這其中,《梁?!房梢哉f是印尼知名度最高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印尼譯者孜孜不倦地對這部口頭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模仿和改寫,使得《梁祝》故事在印尼社會深入人心。(2)王飛宇:《20世紀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在印度尼西亞的傳播編年》,選自蘇瑩瑩主編《20世紀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在東南亞的傳播編年》,第157—158頁。它不僅有多種馬來文譯本,而且還被譯成爪哇文、馬都拉文、巴厘文等多種方言,成為印尼地方劇種的保留劇目。(3)許友年:《簡論印尼土生華人馬來語文學》,《暨南學報》1990年第4期,第95頁。除了中國古典小說,《大學》《論語》《中庸》《孟子》等儒學經(jīng)典以及《三字經(jīng)》《朱子家訓》《昔時賢文》等童蒙讀物也被譯成印尼文,在社會上刊行、流傳。20世紀初印尼還出現(xiàn)了中國新文學作品的譯本。(4)《近代華僑在東南亞傳播中華文化中的作用》,第13頁。
據(jù)新加坡學者楊貴誼(Yang Kui Yee)統(tǒng)計,從漢語譯為拉丁化馬來語的中國古典小說,從1889年至1950年,共有79部問世,其中包括幾部小說在不同年代的重譯和再版。(5)蘇瑩瑩:《中國文化在馬來西亞的傳播與傳承》,《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5年第6期,第100頁。
19世紀中葉以后,東南亞各國的城市中聚集、生活著數(shù)量眾多的華人,大量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特別是歷史小說,在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在這些國家的華人群體,以及部分土著群體中廣泛流傳,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成為中國文化在東南亞傳播的最重要的媒介之一。正如許友年所剖析,這些華人族群依靠儒家思想的維系,加強了內(nèi)聚力,民族意識有所増強。他們在異國他鄉(xiāng)基本上已站穩(wěn)了腳跟,并已形成穩(wěn)定的華人社區(qū)。隨著城市商業(yè)的發(fā)展,他們已不能滿足于當?shù)氐奈幕瘖蕵飞?,要求有更豐富、更完美、更能鼓舞人心的文學作品來充實自己的生活。(6)許友年:《印尼華人馬來語文學》,廣州:花城出版社,1992年,第27頁。在當時的教育條件下,他們文化水平都不高,無法直接閱讀中國和外國的文學作品,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從說書人那里知道中國古典小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源泉,于是就出現(xiàn)了譯介中國古典小說的熱潮。
近代東南亞是一個極具文化復雜性的社會。東南亞各國自身民族眾多,人口構成龐雜,宗教信仰多元,文化雜糅,加上周邊國家外來移民不斷涌入,而16世紀開啟的東南亞殖民地化進程,伴隨著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國家的強勢入侵,更是帶來了西方文化。在這片土地上,各種文化的碰撞帶來了不可避免的矛盾與沖突,而各種文化的相互影響也促成了不同文化間不同程度的融合。在此大背景下,華人華僑群體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與傳承,面臨著較大的挑戰(zhàn),也造成了中華文化在異域的變遷。這種變遷是在百年歷史進程中潛移默化產(chǎn)生的,也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與適應性。
近代以來,中國東南沿海省份有大量國人遷居東南亞。早期的中國移民以“過客”的心態(tài)僑居他鄉(xiāng),他們心系故土,日夜期盼著衣錦還鄉(xiāng)。在各國的華僑圈子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各種樣式被比較完整地保存并傳承下來,成為海外華僑認同自己祖國的精神支柱。隨著華人移民數(shù)量的增多,華人社群不斷壯大,他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需要用母語文化來團結(jié)同胞,凝聚人心,并以母語文化來體現(xiàn)自身的文化個性,尋求精神上的歸屬感。與此同時,還需要在與當?shù)赝林迦旱慕煌斜3肿约好褡逦幕莫毺貍€性,以贏得當?shù)刂髁髅褡宓淖鹬亍?/p>
在海外,唐人街或中國城的形成,以高度聚居的生活方式使中華文化得以長期保存。在東南亞各國,大多數(shù)的華族后裔都接受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在家庭生活以及華人社區(qū)生活中,都不同程度地保持了中華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他們重視祖先崇拜,表現(xiàn)出強烈的宗親意識,不同類型的華人社團依血緣、地緣、語緣而成立。華文學校、華文報刊和華人社團在東南亞更是廣泛存在,這些都是維系華人社會、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有力紐帶。(1)高偉光:《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承與變異》,《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第149—150頁。
近代中國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進程中,除了越南,廣大華僑華人為傳承中華文明都進行了艱難抗爭,付出了巨大代價?,F(xiàn)代以前定居越南的華人基本上已悉數(shù)被“越化”。其成因,除歷代越南封建王朝實施的華僑政策帶來的影響以及華人的總體生存狀況外,歷史上越南文化受中國文化影響極為深刻,兩國地緣相近,國情相同,習俗相通,素有“同文同種”之謂,因此,華人融入越南民族、社區(qū)的進程與其他國家相比更為迅速、順利,沒有文化、信仰或種族方面的矛盾。而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政府為了維護土著民族的主體地位和核心權益,都曾強制或和緩地推行過不同程度的限制華人文化傳播、同化華人的政策,這必然造成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東南亞地區(qū)的異變。
東南亞文化薈萃了亞洲的其他典型文化,如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及西亞文化等等。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處于東西方交通要道以及國際海路十字路口的東南亞,其文化具有鮮明的開放性、靈活性和包容性。從另一方面來看,尊重每個民族的文化特性和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也是東南亞各國文化的一個顯著普遍特征。(2)阮秋芳:《試論東盟國家文化與中華文化的共生包容性發(fā)展》,《瓊州學院學報》2013年第6期,第15頁。而東南亞土生華人族群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可以說是該地區(qū)文化融合與民族交融的充分體現(xiàn)。
東南亞的華人,作為人數(shù)較少的外來族群,為了生存和發(fā)展,首先必須適應當?shù)氐纳鐣幕h(huán)境,盡量融入當?shù)厣鐣?。在東南亞各國當中,早期的華人移民與當?shù)卦∶裢ɑ榈默F(xiàn)象比較普遍。他們的后裔有不同的名稱,比如馬來西亞的峇峇娘惹(Baba Nyonya)、印度尼西亞的帕拉納坎(Peranakan)、緬甸的桂家(Gwe Chia)、菲律賓的美斯蒂索(Chinese Mestiso)和越南的明鄉(xiāng)(Minh Huong)。這些族群就是東南亞的土生華人族群。這些族群的產(chǎn)生以民族的交融促進了中華文化與原住民文化的融合。
土生華人是早期移民東南亞的中國男子與當?shù)赝林咏Y(jié)婚所生的后代,是東南亞各國特有的族群。馬來西亞的峇峇娘惹可以說是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意義的族群之一。土生華人,在馬來語中被稱為“Peranakan”,意思是“下一代”。其族群的來源及形成歷史是:早期華人移民娶了土著婦女為妻,一代傳一代就成了峇峇娘惹群體,男性被稱為“峇峇”,女性被稱為“娘惹”。這就是說,除了兩族的文化融合之外,還有血統(tǒng)上的混合。有許多學者更為明確地提出,明永樂至宣德年間,七下西洋的鄭和船隊,在途徑并停留于馬六甲時,部分隨行人員留在了當?shù)?。他們在馬六甲、檳城、新加坡等地定居,并和當?shù)氐鸟R來族或其他原住民民族的婦女通婚,混血所生的后代就是峇峇娘惹。這個混血族群也被稱為“海峽華人”,因為他們的聚集區(qū)主要集中在馬六甲、檳城以及新加坡,即當年英國殖民統(tǒng)治下的海峽殖民地的范圍。
至近代,在英殖民地政府統(tǒng)治之下的海峽華人,大部分都接受了英文教育,因此他們不僅受馬來文化的影響,在文化上接受了許多馬來族群的習俗,也受英國文化的影響。但與此同時,中華民族的許多傳統(tǒng)習俗,例如注重孝道、講究長幼有序、大家族觀念等等都被較好地保留并傳承下來。他們在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國化”,其婚喪嫁娶的禮儀風俗和中國傳統(tǒng)習俗非常相似?;旧希瑣Q峇娘惹信奉佛教或道教,也有一小部分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
這個多元文化雜糅共生的族群的語言體系非常獨特。由于母親不懂漢語,孩子們從母親那里學會了馬來語,但他們所使用的馬來語,已經(jīng)有別于地道的馬來語,這種特殊的馬來語對發(fā)音做了部分改變,具體來說就是按照閩南語的語音及發(fā)音習慣對馬來語進行改造,詞匯體系中夾雜著大量的閩南方言,并用中國語法來講馬來語,可以說自成系統(tǒng),被稱為“華人馬來語”或“峇峇馬來語”,也被稱為“福建馬來話”,就是帶有福建口音、用詞及語法特色的馬來語。而絕大多數(shù)峇峇娘惹已經(jīng)不會說漢語。
他們的住宅是中國式的宅院,家具擺設都是中國式的,每逢春節(jié)依然要在門上貼春聯(lián),盡管主人并不知道對聯(lián)的內(nèi)容,僅將之視為一種吉祥物和傳統(tǒng)中國文化的象征保存下來。他們的飲食文化和服飾文化,由于融合了傳統(tǒng)中國文化和馬來本土文化,顯得別具特色。
馬來西亞丁加奴州還有一個華人族群被稱為“阿爾·尤那尼”(Al Yunani),據(jù)說其祖先是從中國云南去的,他們已皈依伊斯蘭教,穿馬來服,說馬來語,但卻保持著中國文化。
縱觀近代華人在東南亞傳承、發(fā)展中華文化的歷史,早期的中國移民文化程度低,他們所傳播的中國文化主要集中在語言文字、傳統(tǒng)習俗、宗教信仰等方面。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許多中國知識分子開始移居東南亞各國,提高了華人整體的知識水平,他們成為自覺傳播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力量,華人的民族主義精神亦隨之高漲,表現(xiàn)出追求民族自強、發(fā)揚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自覺要求。
“二戰(zhàn)”結(jié)束后,東南亞各國紛紛獨立,西方文化對東南亞的影響力明顯衰落。這些新興獨立的東南亞國家都面臨著在政治、經(jīng)濟及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建設現(xiàn)代化國家的艱巨任務。承認多元文化的并存,通過不同源流文化的交流、融合、相互吸收與影響來塑造新的國家文化已成為一種歷史的必然。在這個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無論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土著民族,還是作為移民后裔的華人,都開始對他族文化持有更加包容開放的態(tài)度。因此東南亞各國在戰(zhàn)后都出現(xiàn)了華文學校、華文報刊、華人社團空前繁榮發(fā)展的景象。
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起,東南亞多國原住民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加上在政治上對中國的疑慮,各國政府對中華文化的傳播采取了嚴格的限制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和建設的步伐加快,直至20世紀末,中國綜合國力穩(wěn)步上升,中國周邊外交多方位開展,特別是雙方在各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推進,中華文化在海外影響力逐步提升,這些積極的因素都促進了東南亞地區(qū)華人文化的進步和發(fā)展,以及東南亞各國文化與中華文化的繁榮共生。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高度重視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東南亞在中國的周邊外交中處于優(yōu)先地位。在中國提出并積極推動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東南亞也被視為關鍵性地區(qū)。2019年5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開幕,會議聚焦“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主題,包括東南亞各國在內(nèi)的全體與會國就亞洲的合作共贏達成了廣泛共識。
隨著世界政治經(jīng)濟重心加速向亞洲轉(zhuǎn)移,亞洲正成為重塑全球發(fā)展新秩序的強大力量。崇尚和平、發(fā)展、包容、共贏的亞洲文明正成為實現(xiàn)人類社會共同繁榮的重要推動力。今日的中國以新型大國的姿態(tài),從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出發(fā),不斷增強與東南亞各國的文化契合度。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東方智慧以及中國的價值觀、天下觀在東南亞日益得到廣泛認同,中國文化與東南亞文化的包容共生必將富有成效地推進雙方的文明交流互鑒,攜手邁向更加和諧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