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清百姓避役避比的主要手段及其影響

2021-11-25 12:29胡鐵球

胡鐵球

(浙江師范大學 人文學院, 浙江 金華 321004)

明中葉以來,隨著官員的考核逐漸傾向于“賦役完納”這一項,比限制度也在各地逐步形成。此制度一建立,便成為催課之法的核心,到清初,比限處于四大催課之法的首位①。正因為比限制度的重要性,梁方仲、瞿同祖兩位先生早就關注到比限,只不過他們不叫“比限”而叫“期限”,雖著墨不多,但分限征收的特點已揭示得較為明晰②。此后的學者,除筆者外,僅是有意無意提及它,致使這樣一個重大制度的研究到目前為止仍然處于起步階段。

設立比限制度的目的,表面上是為了“緩征”③,實際上則是為了逼迫老百姓執(zhí)行賦役交納的優(yōu)先原則,即逼迫老百姓將所有收入最先用于賦役交納,為此,出現(xiàn)了“三日一卯,五日一輸”④的普遍現(xiàn)象。其弊端非常突出,趙廷臣言:“一月六卯,限勤期迫,四鄉(xiāng)之民仆仆道路,公私咸誤?!雹菟^“一月六卯”,指一年內每月分設6限,需“五日一輸”,致使老百姓不是在交納賦役的路上,便是在衙門內辦理納稅手續(xù)。

設限過密、比責嚴苛引起了交納成本高昂、官員胥吏勒索加劇、市場混亂、高利貸盛行、包攬成風等眾多社會問題,結果鄉(xiāng)民因催比而破產、逃亡、鬻妻賣子者比比皆是⑥。至于當役者,其處境更為艱難。由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政府專比當役者,結果比糧長,糧長破產,比里長,里長破產,比排年,排年破產,比地保,地保破產,致使這些當役者“傾家蕩產者相比”⑦,“不逃亡不死徙者幾?!雹?。

面對如此困境,老百姓開始積極應對,采取了各種手段和措施來避役避比。這些手段與措施又嚴重破壞了賦役制度,影響到國家賦役的征收,故政府也不斷推出新的制度來強硬地回應百姓的應對措施。政府與百姓之間慘烈的博弈過程,集中體現(xiàn)了以比限制度為中心構建的催征體制對土地結構、鄉(xiāng)村結構、基層組織結構的改造力度。諸如明清以來土地市場的分層性與復雜性,宗族勢力的不斷發(fā)展與壯大,以及多層級包攬網絡的形成,皆與賦役制度,尤其是比限制度息息相關。

一、百姓通過詭寄、花分等手段來避役避比

老百姓避役避比最常用的手段,是減少自己戶下的地畝,使田畝數(shù)量不符合國家編派糧長、里長、柜頭、解戶等重役的標準,常用的方法有詭寄、花分、飛灑、影射等。役起田畝是明朝的慣例,萬歷二十九年(1601),吳江縣令劉時俊言:

前件看得吳中賦役,俱從田起。概縣田蕩額有壹百貳拾萬頃,遞查歷年審役田冊,貳拾畝以上至百千畝點撥輕重差役者,僅貳拾萬頃內外,余俱奸民花分,勢戶受計,累有所偏重,而利有所獨歸。本縣查知其奸,思厘其弊。先以保甲之法,挨圩逐戶細查其名號、年歲、職役、生理、宅舍、田園、男女奴仆,置煙門冊。又逐圩查坵數(shù),逐坵查畝數(shù),逐畝注管業(yè)之主,為田根冊。然后歸以萬殊一本之法,以舊戶冊捏立之名,附于煙門冊之的名。于是有昔無田而今有、昔少而今多者,有數(shù)拾名并一戶者,不煩搜索而花詭自清,當役之田三倍于往昔矣。本縣于點役之時,遂得稍加寬恤,如往年點北運以千畝,今以千貳百畝;往年點南運、收頭各以四百畝,今以陸百畝;往年十九畝以上俱在點役之內,今叁拾畝以下概得空閑;往時生員不免,今各免一百畝,而田畝尚多,點撥不盡。⑨

據上述史料,明代吳江點役有明確的地畝限制,減少田畝數(shù)量便是避役的最佳方法,故當時的吳江縣民為了避役,采取的主要方法是花分和詭寄。

花分是指“化整為零”,即將自己的田畝通過私契的方式分于田少之戶,或將己戶分成數(shù)十戶,使一些沒有身份的地主因減少了自己戶下的田畝而避免當役。不僅如此,花分后還容易避比逃稅,如清康熙中期,戴兆佳言:“完糧一人一戶,各地皆然,獨臺民狡猾異常,無論糧多糧少,喜分而不喜合。蓋合則追呼易迫,分則完欠難稽,所以一人必拍為數(shù)十戶,或字,或諱,或號,或堂名,或乳名,或排行,或混名,星羅棋布于各都各甲之中,騰那閃爍,掛欠不完,摘彼漏此,此為花分之弊?!雹鈴摹昂蟿t追呼易迫”來看,因花分使名義上戶的稅額急劇減少,從而避免了自己作為“大戶”而被政府盯上的困境,降低了比責加重且頻繁的風險,具有一定的避比功能。詭寄則與花分剛好相反,詭寄是指“化零為整”,即勢家們通過接受投獻的方式將無優(yōu)免者的田地集于自己名下,或通過代納鄉(xiāng)民賦役,即私契的方式將這些民戶的田地集于自己名下。詭寄的好處是,原來擁有大量田地的田主不僅不用當役,而且其田地的賦役交納也由優(yōu)免戶代替,從而達到避役避比的目的。

從上述吳江縣令劉時俊所言來看,對政府而言,花分、詭寄的直接后果是戶甲不實、田畝不實。針對這兩個不實,劉時俊采取了兩個措施。一是通過推行“保甲之法”“置煙門冊”來消除戶甲不實的弊端,弄清每戶的丁口、財產和田畝實數(shù),以便從容點役。二是通過推行“田根冊”來消除田畝不實的弊端,弄清每坵田地的實際畝數(shù)和業(yè)主。隨后又將煙門冊與田根冊互相核對,花分和詭寄的數(shù)目便會了然,從中可剝離出非優(yōu)免田地與優(yōu)免戶。不管是花分還是詭寄,其田畝總數(shù)都不會變,不太會影響田賦征收,但極大地影響了役的編審,導致的惡果是徭役的輕重失度,編役標準下調,致使戶不配役,賦役難以按額完成。但對于采取花分和詭寄的老百姓而言,則利益巨大。

明萬歷時期,“役”到底有多重,我們從劉時俊“籌集工程款”這一案例可窺見一二。劉時俊見“役”的買賣市場很大,故采取公開“量開免役之條”的方式,通過該市場運作來籌集梳浚河流的工程款,其言:

完助工銀肆拾兩,免北運一名,貳拾兩免南運或收頭壹名,完銀多寡不等者,照役輕重免差。士民無不樂從,共計銀柒千八百陸拾貳兩叁錢陸分捌厘,此一項得數(shù)頗多。然各出意愿,本縣初未嘗強之也。蓋不慣當役之人,驅就役如蹈湯火乙,請托之門一啟,甲移之一,乙移之丙,每點一役,轉累且數(shù)拾人。此數(shù)千金者,暗有所歸,而尚不止此。

眾所周知,詭寄的主要目的是免役而非故意逃脫正供,即使如此,在一縣一年之中,“免役市場”的純利至少達到了7862.368兩,可見當時民眾的避役之切以及“免役市場”之繁榮。

百姓通過詭寄可以避役,同時因其田產在受寄戶名下,不需要完納賦稅,故詭寄還可以避比。詭寄的實質是通過田地轉移而進行的一種包攬,這種包攬甚至不需要詭寄戶付出任何成本,而包攬者則可以通過賦役完納的“考成分數(shù)”來獲利。所謂“考成分數(shù)”,指州縣地方官完成賦役應納額的80%或90%,便可考滿升遷。如萬歷年間,范濂言:

詭寄之妨賦有二:其一,自貧儒偶躐科第,輒從縣大夫干請書冊,包攬親戚、門生、故舊之田實其中。如本名者僅一百畝,浮至二千,該白銀三百兩,則令管數(shù)者日督寄戶完納,及有司比較結數(shù),二百七十兩已足九分,便置不比。是秀才一得出身,即享用無白銀田二百畝矣,積以十計,則每縣無白銀田去二千矣,況十不足盡乎!又況所寄愈多,所侵愈甚乎!其二,自鄉(xiāng)宦年久官尊,則三族之田悉入書冊。其間玩法子侄,及妻族內親,如俗所稱老婆舅之類,輒謂有司無可奈何鄉(xiāng)宦,而鄉(xiāng)宦又無可奈何我們,于是動輒欺賴,僅與管數(shù)人雇倩代杖,遷延歲月而已。故一官名下有欠白銀一千余者。夫一官以千計,則十官以萬計矣,況又不止十乎!

在松江府,一介“貧儒”只要中了功名,便立即接受詭寄田土,如果自家的田土只有一百畝,通過受寄可以浮增至兩千畝?!柏毴濉毕蚣膽羰杖“足y300兩,按90%考滿交納,貧儒只需代寄戶向官府交銀270兩,可從中牟利30兩,而寄戶在此過程中不僅沒有損失,而且還可以免比,故趨之若鶩,于是詭寄之風愈演愈烈,故有“貧儒以冊規(guī)為膏火”之說。

正因為詭寄既可避役又可免比,還不需要成本,不管是貧民還是富民,都爭相詭寄,而擁有優(yōu)免權的身份地主會充分利用其優(yōu)免權,在免役、免比的市場上逐利。乾隆《江南通志》載:“貧戶苦累不堪,將本名田地寄籍于豪強戶下,以免差徭,而詭寄之弊生矣。”非止貧民如此,富戶亦如是,黃印記載了無錫地區(qū)的情況:“前明紳戶免役,富民之田多詭寄于紳戶,于是貧民獨出其力,以代大戶之勞,最為一代弊政?!惫偌澋淖迦恕⒁鲇H、門生、故舊及一般貧民以田土假造為券(私契),詭寄于官紳名下,以為“避役之窟”。避役的目的是為了避比,故潘月山總結明清比限的弊端時說:“且比卯之時,每有民人托名宦屬,藐法抗比。更有一種無品子衿,包攬過卯。”而萬歷二十九年(1601),劉時俊言:“詭寄之難于清查者,以受寄系縉紳之家故也?!睋耍幖亩嗍窃谧谧鍍日归_,明清宗族勢力的形成應與之有關。

當然,詭寄的對象不僅是有身份的地主,凡是有優(yōu)免權的人戶,皆是詭寄的對象。嘉靖《寧波府志》載:“何言乎詭寄?多田之家或詭入于鄉(xiāng)宦舉監(jiān),或詭入于生員吏承,或詭入于坊長里長,或詭入于灶戶貧甲,或以文職立寄莊,或以軍職立寄莊,或以軍人立寄莊。夫鄉(xiāng)宦于各縣占產寄莊,猶可言也,而本縣寄莊何為者哉;軍官占產寄莊,猶可言也,而軍人寄莊何為者哉。率不過巧為花分,以鄰國為壑耳。”據此,明代嘉靖年間詭寄的對象有鄉(xiāng)宦舉監(jiān)、生員吏承、坊長里長、灶戶貧甲、文職、軍官、軍人共七類人。這些人要么有優(yōu)免權(免役)和免比的特權,要么具有“藐法抗比”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特別關注“患里”詭寄“富里”的現(xiàn)象。早在嘉靖三十年(1551),“富里”“患里”的問題在浙江地區(qū)已經非常突出了,政府不得不出臺“升里并里法”來解決該問題。天啟《海鹽縣圖經》載:“嘉靖三十年按院林有行升里并里事例,以從民便。如一都三都七都十四都西北區(qū),此富里也,聽其將一里升為二里;如十三都十六都十四都東南區(qū),此皆沿?;祭镆?,聽其將兩圖并為一圖,仍不許增減原額里數(shù)。如此則法可變通,利垂永久。”可見,浙江曾通過“升里并里法”來解決各里之間發(fā)展不平衡的狀況,但效果似乎不是很好。到萬歷初期,福建巡撫龐尚鵬言:“查得按屬各州縣編審均徭,俱隨各甲內原額丁田,挨年編派,其法初未嘗不善。但奸民欲避重就輕,往往詭寄糧多甲下。而宦豪之家,又花分子戶,頻年告免,更相影射,以致輕重愈失其平?!币驗椤吧锊⒗锓ā眱H能暫時讓各里處于平衡狀態(tài),隨著“患里”詭寄“富里”不斷推進,這種平衡會馬上被打破。由于這種情況很普遍,成為后來均田均役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萬歷九年(1581),浙江推行“均田均役法”,究其原因,就有“患里”詭寄“富里”這一條:“蓋往因里甲不限田故,奸民竟將田地詭寄富里,以致富里之民,雖田盈千畝,一役不沾;患里之民,雖戶無立錐,且充數(shù)役。貧民不甘,往往苦扳大戶,或將吏書裝頭,或捏重情騙準,經年累月煩瀆官府。吏書因而陷害,大戶亦復喪家。今若里有定額,則詭寄者無所容;丁產適均,則編役者無偏累;照田認役,則里長不審而自定;有產當差,則富家充役有何難;賦役得均,則貧民安生而息訟?!本锞凼菑摹耙詰襞湟邸毕颉耙蕴锱湟邸钡淖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從嘉靖三十年(1551)的“升里并里法”到萬歷九年(1581)的“均田均役法”,時間跨度為30年,可見解決“患里”詭寄“富里”問題的艱難,且即使“均田均役法”推行后,這個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完全解決,故清代又有新一輪“均田均役法”的推行。

編審徭役,縣之大政,而花分、詭寄的害處就在于紊亂編役,故地方政府一直在努力尋找解決之道。嘉靖三十年(1551)推行“升里并里法”,萬歷九年(1581)推行“均田均役法”,萬歷中期劉時俊的“保甲之法”“煙戶冊”“田根冊”的配套推行,其主要目的皆是為了解決花分、詭寄的弊端以及由此而凸顯的優(yōu)免制度的危害。雖然上述措施取得積極效果,但只要優(yōu)免、比限等制度存在,這些弊端是無法根除的。不僅如此,因避役避比所帶來的巨大利益,民間百姓在花分、詭寄的基礎上又生出了許多新的手段,如飛灑、影射、虛懸等,這些手段皆互相關聯(lián)。

何謂“影射”?嘉靖《寧波府志》載:“又有弊者,則專貨書手,悉以田歸書手,戶糧亦隨之,書手乃徑豁其田,而糧則于十年之中歲灑合勺于一里百戶之內,漸以消豁,此以影射為奸者也?!睋耍盎怼蹦嗣獬x,而所謂“影射”,是指有田之家通過賄賂冊書(書手),將自己的田糧歸于冊書戶下,而冊書利用自己的職權,將這些田的賦稅暗暗攤派到自己所管一里百戶之內,如此,有田之家不僅可以避役,還可以免于交納賦稅,從而可以免比。相對于有田之家而言,影射的實質是將賦稅包于冊書的一種方式,而冊書包稅卻不納于官,反而將稅灑入他戶,實屬“干沒”。又萬歷《漳州府志》載:“白兌之家本屬影射,令還業(yè)主,各收米入戶辦納?!卑變吨覟榘鼣堉?,因“業(yè)主”害怕進城納稅,更怕比責等環(huán)節(jié)的勒索,故將自己名下的田地過戶給白兌之家,由白兌之家包納己糧。冊書與白兌之家包攬賦稅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通過將他人之田過戶到自己的名下而包攬賦稅,故影射的詞義應是“蒙混、冒充”,即假冒他人納稅。

當然,針對影射之弊,政府也有應對措施。如萬歷三十年(1602),浙江浦江令須之彥推行了“里長自填”與“三聯(lián)串票”相配套的措施以防影射:“征糧分十限,設長單,里長自填,免算胥之擾。糧由三聯(lián)互照,防影射之奸,于是夙逋盡完,沈困頓蘇?!敝浴袄镩L自填”與“三聯(lián)串票”相配套的措施能防影射,原因在于其堵死了冊書將己糧灑入他戶的舞弊空間。

何謂“虛懸”?嘉靖《寧波府志》載:“何言乎虛懸?趙甲有田而開與錢乙,錢乙復開與孫丙,孫丙復開與李丁,李丁復開與趙甲。李丁有開,趙甲不收,則并田與糧而沒之矣?!睋耍程锝涍^不斷過戶,最后從地冊上消失,該田之糧便“虛懸”了。此處“虛懸”的詞義應是“無著落”。嘉靖《寧波府志》又載:“又況猾民作奸,乃有飛灑、詭寄、虛懸諸弊。故無田之家而冊乃有田,有田之家而冊乃無田,其輕重多寡皆非的數(shù),名為黃冊,其實偽冊也?!奔尉浮秾幉ǜ尽酚州d:“然飛灑者,損人以裕己者也。詭寄者,避重而就輕者也。至虛懸則一切欺隱以負國課耳?!比f歷《漳州府志》載:“本戶有糧而無田,業(yè)戶有田而無糧,謂之虛懸?!睂Ρ壬鲜鋈齽t材料,虛懸是指“欺隱”,欺隱的方法是“無田之家而冊乃有田,有田之家而冊乃無田”,與“本戶有糧而無田,業(yè)戶有田而無糧”的含義相同,依然指田糧無法落實,落實了也難以有效征收,還是“無著落”。又萬歷中期,劉時俊言:“江南苦役重,民就役如赴湯蹈火、入陷阱也。擁田者規(guī)避百端,竄入貴有力家,莫可蹤跡,號鐵腳詭寄。又或捏立名號幻出不窮,一戶花分成數(shù)十矣。至若田圩冊被私家瘦匿不入官,諸胥遂因緣為奸,飛灑、影射,每以游糧附詭戶,號稱虛裝,核之,則戶為烏有子虛,載冊畝如飄絮不著地?!边@里的“虛裝”應與“虛懸”含義相同,是當?shù)孛駪襞c冊書聯(lián)合作弊,即通過虛設戶頭的方式,將自己的田畝假托于虛戶名下,從而達到避役避比的目的。影射、虛懸與花分、詭寄最大的不同是,花分、詭寄不影響田賦征收,而影射、虛懸則使得部分田地不在冊籍上,即使在冊籍上,也因其“虛名”而無法征收。

當然,面對詭寄、花分、飛灑、影射、虛懸等弊端,地方政府最常用的方法是清賦,如用煙門冊來清查各戶人丁、資產等數(shù)額,用田根冊來清查各戶田畝實數(shù),甚至通過攢造魚鱗圖冊來解決田畝不實的問題。這種清賦的行為經常在各地推行,效果在短期內非常顯著。如康熙二十年(1681),曹文珽為浙江臺州太平縣令,一到任便詢問賦役難完的癥結,結果發(fā)現(xiàn)問題集中在“戶甲不實”上。民國《臺州府志》載:

士民多言地方之積困,由于錢糧之多逋;錢糧之多逋,由于戶甲之不實;戶甲之不實,由于經界之不明。善良之家或一田而兩賦,奸猾之輩或漏賦而管田,由是箠楚恒及于無辜,催科莫詰于詭騙,下滋賠累,上頻檄催。且有一人分作數(shù)十戶者,苦于應接之艱難。亦有一戶叢集數(shù)十人者,便于彼此之推托。故每年各有帶征舊糧,分日挨比,號冤痛哭于縣庭者,晝夜靡寧,請其詳立稽查之法。時適值編審,文珽撒去舊日圖冊戶籍,令民各先自具田地實數(shù),準其除虛掛之累,宥匿漏之愆,候履畝勘明后,與自具之數(shù)不符者,置之重罪不宥。閱兩月,毫號俱齊,虛者悉除,漏者悉出,無一人敢以虛數(shù)報者。

據曹文珽調查,在當時的浙江臺州太平縣,花分的結果是“一人分作數(shù)十戶者”,詭寄的結果是“一戶叢集數(shù)十人者”,結果“圖冊戶籍”紊亂,出現(xiàn)了“一田兩賦”“漏賦”“虛掛”等弊端,賦役難以征收,故比責更苛。為了清理上述積弊,曹文珽推行了廢除“舊日圖冊戶籍”,建立新的“圖冊戶籍”,不久“虛者悉除,漏者悉出”,有力遏制了花分、詭寄之弊。

不管是“升里并里法”還是清賦,皆是治標不治本,只要“以戶配役”制度存在,詭寄、花分、飛灑、影射、虛懸等弊端總會層出不窮,無法根治。要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弊端,必須推行“以田配役”。而均田均役法、攤丁入畝、順莊法等,皆是“以田配役”的變革,如均田均役法,在很多地方已經將役的負擔股份化,每畝地都有相應的役費負擔,史稱“以田配役”。潘月山言:“里長不盡獨當一年,蓋因以田配役。里役百分,分為十甲。甲役十分,每甲值卯一年。甲中人戶,田數(shù)多寡不一,即派役多寡不同。照役分卯,有數(shù)人朋充一卯者,有一人管充二三卯者。一年之內每里長一分,應值三十六日?!痹凇耙蕴锱湟邸敝贫认拢幖?、花分、飛灑已經在躲避充當重役方面沒有多大的意義了。而攤丁入畝是“以田配役”的進一步深化,當役攤入田畝中后,花分、詭寄、飛灑等舞弊手段能從避役中獲得的利益非常有限。順莊法是在攤丁入畝的基礎上推行的,更加注重對“的戶”的征收,且必須在“戶甲實”的基礎上推行,故對詭寄、花分、飛灑甚至影射、虛懸等弊端的遏制也非常明顯。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以田配役”僅能遏制“躲避充當重役”的各種手段,而詭寄、花分、飛灑、影射、虛懸等手段,既可以“躲避充當重役”又可以“躲避比責”,故只要比限制度存在不合理,詭寄、花分、飛灑、影射、虛懸等弊端依然有存在的市場。故“以田配役”推行后,在比限過密的時期,詭寄、花分、飛灑、影射、虛懸等弊端依然大規(guī)模存在。當然,民間避役避比的智慧不止停留在詭寄、花分、飛灑、影射、虛懸等上面,最體現(xiàn)民間智慧的是業(yè)主通過土地市場擺脫與政府的聯(lián)系,游離于賦役之外,其中最典型的是“一田多主”。

二、百姓通過土地市場轉移賦役負擔來避役避比

由于當役應比而破家者比比皆是,所以鄉(xiāng)民窮盡其智慧來避比,但鄉(xiāng)民要繞開“比”,必須繞開“役”,甚至要繞開交納賦役。要達到上述目的,最佳的途徑是以田租的方式把賦役從租賦中分割出去,最典型的方法是“一田多主”,其中至少有一主可“無糧差”。如嘉靖年間,福建“柳江以西,一田二主,其得業(yè)帶米收租者,謂之大租田;以業(yè)主之田私相貿易,無米而錄小稅者,謂之糞土田,糞土之價視大租田十倍,以無糧差故也”。所謂“得業(yè)帶米收租者”是指全部包攬國家賦役的大租主,國家的地籍以及各類賦役冊籍、票單上皆登其戶名,小租主則超然于賦役之外。

總之,在“一田二主”的模式下,登記在官方冊籍的是大租主,而小稅主(小租主)則游離在地籍之外,如萬歷《漳州府志》載,萬歷元年(1573)以前,“漳州受田之家,其名有三。一曰大租主,共此一田,出少銀買租,辦納糧差。一曰小稅主,出多銀買稅,免納糧差。一曰佃戶,出力代耕,租稅皆其辦納”。據此,小稅主通過土地多層交易,變成了純粹食租地主,“免納糧差”,官方地籍、實征冊等一切賦役冊籍、票單上面皆沒有他們的名字。那么小稅主是如何游離出去的?萬歷《漳州府志》又載:

隆慶五年(1571),本府知府羅,議一袪宿弊以正田賦。漳州所屬如長泰等縣田惟一主,惟龍溪、南靖、平和等縣,一田而有三主之名。一曰大租,一曰小租,一曰佃戶。如每田十畝帶米九斗六升三合,值銀八十兩,年收租谷五十石。大租者只用出銀二十兩,買得年科租谷一十石,雖出銀少而辦納糧差皆其人也。小租者則用銀五六十兩,買得年科租谷二十石,雖出銀多而一應糧差不預焉。至于佃戶則是代為出力耕收,年分稻谷二十石,是謂一田三主。

此外,又有白兌之名,如大租人將糧差不自辦納,就于十石租內存留三四石自享安逸,抽出五六石帶米九斗六升三合,白兌與積慣豪霸棍徒代為辦納。夫以九斗六升三合之米,歲納本折色、機兵、驛傳米、人丁銀等項,該銀一兩二錢有零。若以十石租論之,約值銀二兩五錢,亦自足辦。惟白兌之家止得租五六石,值銀愈少,而欲其辦納糧差,其可得乎!況此輩止是茍貪目前小利,不顧身家后患,一遇稻谷到手,則便蕩費,何有存留輸納,及至追征杖并,終年不完一二,錢糧逋負,詞訟日興,皆此之由。

據上述史料,至少在隆慶時,福建一些州縣通過市場不同層級的交易,將稅糧納入土地交易中,如有田10畝,值銀80兩,可產谷50石,其中佃戶勞動力值谷20石,余下的30石租谷值銀80兩,每石谷值銀2.667兩,小租主用銀60兩,按正常市值應購得谷22.5石,但實際上其年收租僅要了20石,出讓租谷2.5石用于交稅,而大租主用銀20兩,按正常市值應購得谷7.5石,但實際獲得谷10石,但其需交賦稅9.63斗米,按2石谷折1石米計算,需交稅1.926石谷,不過這是正額稅,加上各種役費的攤派與耗費,實際上要交銀1.2兩有余,而當時谷價是每石0.25兩,銀1.2兩值谷4.8石,而1.2兩有余該值谷5石左右。如此算來,大租主用銀20兩實際上只買到了年收租5石谷左右,表面上顯然吃了大虧,但其所擁有的地權則在官府各地冊籍票單中得到了確認,而小租主只是在民間私契中得到承認,有一定風險,這樣就使得上述交易變得合理了??傊ㄟ^土地市場交易,小租主已經游離于政府地籍管理之外,完全不納糧差,這是第一類游離于政府田賦交納之外的人群。據此,從某種層面講,大租主也是包攬戶,其包攬了小租主的稅糧。

由于很多大租主不擅長與政府打交道,在納稅過程易受到各類人員勒索,于是他們又將負擔國家賦役部分的租谷通過土地交易的方式轉讓給包攬之家(白兌之家)??滴酢墩闹莞尽份d:

惟是漳民受田者,往往憚輸賦稅,而潛割本戶米,配租若干石,以賤售之,其買者亦利以賤得之,當大造年輒收米入戶,一切糧差皆其出辦。于是得田者坐食租稅,于糧差概無所與,曰小稅主。其得租者,但有租無田,曰大租主(民間買田契劵大率記田若干畝,歲帶某戶大租谷若干石而已——原注)。民間仿效成習,久之,租與稅遂分為二,而佃戶又以糞土銀私授受其間,而一田三主之名起焉?!跽叽笞庵矣诩Z差不自辦納,歲所得租留強半以自贍,以其余租帶米兌與積慣攬納戶代為辦納,雖有契劵,而無貿本交易,號曰白兌,往往逋負官賦,構詞訟無已時。

結合萬歷《漳州府志》和康熙《漳州府志》所載,福建許多州縣的包攬是通過土地貿易形式進行的,如白兌之家要包攬10畝田的賦役,需大租主通過土地交易,將10畝田過戶給白兌之家,白兌之家成了國家地籍等賦役冊籍票單上登載的戶,擁有合法的土地所有權,其包攬也就合法化了。不過,這個土地交易過戶過程卻是“無貿本交易”,僅是白兌之家與大租主互相協(xié)商,以租的形式確定交納國家的賦役數(shù)額,從萬歷《漳州府志》所載來看,一般占整個租谷的20%左右,即10畝田6石租谷,其實這與前述詭寄是一個性質。經過大租主將田過戶給白兌之家,大租主成為第二類游離于政府田賦交納之外的人群。

由于土地交易帶有長期性,這種包攬也就長期化了,甚至需一代一代相傳。然而,在租額固定不變而國家賦役數(shù)額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大租主或白兌之家的收益越來越少,甚至要虧本。于是白兌之家向大租主要求增加租額而大租主向小租主要求增加租額的情況就變得頻繁起來,導致訴訟不斷。若白兌之家、大租主增加租額的請求失敗,必然會導致賦役逋負愈來愈嚴重,地方官員不得不強力介入。如隆萬之際,福建南靖縣知縣曾球曾試圖解決這個問題,采取的辦法就是政府強力介入土地市場。萬歷《漳州府志》載:

近該南靖縣知縣曾球,欲將本縣大租糧米革歸小租輸納,原無價買者,則不必貼,如有價買者,著令小租之家貼還。如小租之家不愿出貼,大租之人能照原價與小租承買者,亦從其便。白兌之家本屬影射,令還業(yè)主,各收米入戶辦納,是亦深知時弊,切于為民相應準行。但人有貧富差等,田有上中下則,若以此法行之,富民并上則、中則之田,亦易為力。若行之貧戶,并下則之田,則恐人情未便。

今合酌量適中,如以十畝之田為率,原該價銀八十兩,今則以銀配田,出銀六十兩者,則給與七畝五分;出銀二十兩者,則給與二畝五分;無銀出者,則不必給。此則不論田則高下,只照價銀分田則,田因銀為多寡,無出貼承買之煩,糧因田而辦納,無有糧無田之病。及照漳州,又有利賣價多而推糧數(shù)少,以致本戶有糧而無田,業(yè)戶有田而無糧,謂之虛懸。其典賣田地俱不稅契,照畝過割,歷造黃冊錢糧虛數(shù)則有,及至追征實在則無。

通行議呈撫按行分守道參政陰復議,得均平之法,莫善于丈量,其次則在于清查。今丈量難得其人,且非一時所能干理。合行該府,除長泰縣已經丈量、南靖縣見該知縣曾球查理外,其龍溪、漳浦、平和、海澄四縣,即行各該正官秉今大造黃冊,順帶清查。令各戶將實在事產另造小冊,明開本戶實在田產若干頃畝,坐落某地名,載官民米若干,或自耕種納糧,或系佃戶某人認佃,每年納租若干,或田主一人自收,或大租主某人分收若干,小租主某人分收若干,逐一查審明白。

如系田主一人收租者,糧差自辦無事更張外,其有大租主、小租主分收者,斟酌民情土俗,善為區(qū)處?;虼笞獠w小租,或少租并歸多租,或照租分米各自辦納。大要糧出于租,必使租糧相配,田主相管,輕重適均,糧額無失。

備造實征文冊,查照征納,用垂永久。其白兌冒頂者,示諭自首改正,免究前罪。如仍通同隱蔽,許里長、知因人等首告,從重問罪,田產入官。虛懸糧米者,責令得業(yè)人戶照畝收割;崩陷難修復者,查勘新墾田地抵補;典賣不稅契者,責限三個月之內赴縣驗稅,姑與免罪,如隱匿過限查出,依律究問,追價入官。務使積弊一洗,田賦均平,糧差易于征納,小民不至偏累等因轉呈撫按,詳允行府,通行各縣,遵照施行。

上述史料皆是講官府如何處置小稅主、大租主、白兌之家三者的納稅關系。知縣曾球提出了三種方案:第一種是“將本縣大租糧米革歸小租輸納”;第二種是“以銀配田”,即根據小稅主、大租主所出價銀分割田畝數(shù),依據各自田畝數(shù)各納各的稅額;第三種是將租額歸并于一戶,由一戶辦納,或依據租額分割稅額各自辦納。不管是何種辦法,其最終目的是“大要糧出于租,必使租糧相配,田主相管,輕重適均,糧額無失”,也就是說不逋負稅糧即可。另外,在討論因民間土地買賣造成稅糧逋負問題時,讓我們進一步認知了何謂虛懸和影射。所謂“虛懸”就是指“本戶有糧而無田,業(yè)戶有田而無糧”,而小稅主屬于“業(yè)戶有田而無糧”,至于白兌之家則屬影射。白兌之家為地方政府所痛恨,因為他們是造成稅糧逋負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可能還有一個核心原因,即白兌之家的存在減少了官吏的勒索空間,因為白兌之家身份背景深厚:“白兌之家所承領者,非勢豪則大戶,表里為奸,深根固蒂,非嚴刑峻法,莫肯歸還原主?!?/p>

當然,在福建,以白兌之家的方式包攬賦役,不僅存在于龍溪、南靖、平和等縣,云霄廳以及長泰、詔安、海澄等縣皆有記載。如在云霄廳,“納糧之弊,歷代多有,而明為甚。有白兌置田收租,不自辦納糧差,兌與積慣代為辦納,號曰白兌”。在長泰縣,“其間典賣包納,亦同田糧白兌等弊”。在詔安縣,“大抵詔屬所困苦者,田則浮糧虛懸,及白兌攬納諸弊,皆緣里書相倚為奸,不可窮詰”。又言:“置田收租之人,不自辦納糧差,歲所得租留強半以自瞻,以其余租帶米兌與積慣代為辦納,號為白兌,往往逋負官賦?!毙枰貏e注意的是,長泰縣的“典賣包納”形同“白兌包攬”,而在海澄縣,似乎更強調田與租分離造成的困境,與上述萬歷《漳州府志》和康熙《漳州府志》所載一田多主的弊端中強調租與賦稅的分離有別。崇禎《海澄縣志》載:

蓋受田者憚輸賦于官,潛割本戶米,配租若干,售之他人,其直稍平,置者以賤得之,收米入戶,一切糧差皆其出納。于是得田者坐食租稅,于糧差概無所關,是曰田主。其得租者有租無田,曰大租主(民間買田契劵大率記田若干畝,轉某宅大租歲若干而已——原注),流轉成習,久之,田與租遂分為二,而佃戶又以糞土銀私授受其間,而一田三主之名起焉?!跽叽笞庵?,于糧差不自辦納,歲所得租留強半以自給,以其余租帶米兌與積棍代為辦納,雖有契劵而無資本,名曰白兌,往往逋負公家,構訟連綿。

據上述史料,在海澄縣,田產經過了三次推收過戶,第一次田主買田過戶,第二次田主以“潛割本戶米,配租若干,售之他人”的方式,將田過戶給大租主,第三次大租主“以余租帶米”的方式將田過戶給白兌之家,這便是“租與賦稅的分離”過程。經過三次推收過戶,田主、大租主的戶名皆不會出現(xiàn)在官府的冊籍上,他們皆與納稅無關,而官府冊籍上其所擁有的田產屬白兌之家。

白兌包攬錢糧的方式,不僅存在于福建,而且還廣泛存在于廣東,且其操作模式,兩省大同小異。如嘉靖《廣東通志初稿》載:

禁白兌。巡按御史戴璟訪得潮州府人民多白兌田土,有田十畝而帶糧四五石者,其富者幸其免糧而樂與之,其貧者幸其無價而樂受之。及后,貧困不堪,乃又將前田捏作輕糧,騙賣多價,糧無下落。又多方告?zhèn)l,利在兌田之家,而害歸買田之主,故大戶有田數(shù)頃而無糧輸官,此乃饒平一縣之極弊也。

據上述史料,“白兌田土”的基本特點是“有田無糧,有糧無田”,而這種白兌包攬,在戴璟眼里與詭寄等無異:“巡按御史戴璟曰:訪得南番、東莞、新會、香山、順德等縣,往往產去稅存,輸納無備……其究也,飛灑、詭寄不可方物……今之大戶勢豪,有田無糧者十而五六。”隆慶《潮陽縣志》對于潮州府的白兌包攬記載較為詳細,嘉靖二十五年(1546),潮陽知縣劉景韶言:

查得虛糧來歷,原有巔末可據,蓋有田則有糧,有糧必有田,是糧出于田之中,不可謂之虛也。……詢之耆老,訪之士夫,僉謂貼銀無價之弊,不出飛灑、詭寄之律,是皆造冊之奸巧,實非虛糧之根因也。蓋當造冊催收之時,富民之避重就輕者,推其糧米,貼以田銀而兌之于人,貧民之貪財茍得者,利其田銀,受其糧米,而收之入戶,于是有無田而有糧者,有田少而糧多者,此貼銀無價之說所由起也。又其甚者,則串同造冊里書,將其所兌之米,裂為升合,飛灑各戶,彼既脫累身之禍,人多受無影之災。又有破家蕩產之子,臨此推收之際,故意覓財利己,托辭產去糧存,冒收白兌之米,告?zhèn)l得業(yè)之家,雖云奸弊多端,終非虛糧比類。蓋人戶以冊籍為定,稅糧因田畝而科……彼之所謂貼銀,所謂無價,所謂詭寄,所謂飛灑者,不過竄東就西,出此入彼。

據上述史料,所謂“貼銀無價”,是指有田之家不愿自己交納賦役,將應納稅額從租銀中抽出來,交予愿意承擔國家稅額的人戶,這便是“貼銀”;不過,要合法包攬,則需要通過過戶這一環(huán)節(jié),有田之家無償將土地過戶給白兌之家,這便是“無價”,也就是說,土地過戶了,但沒有發(fā)生實質性的土地買賣關系。在這個過程中,還需雙方簽訂土地轉讓并納稅的契約。這種買田契劵的內容“大率記田若干畝,轉某宅大租歲若干而已”,其實質內涵便是“利其田銀,受其糧米,而收之入戶”。在知縣劉景韶眼里,“貼銀無價”和詭寄、飛灑是同一個意思,但具體操作不同,“貼銀無價”是指白兌包攬,所以白兌之家并非都有勢豪大戶的背景,其中包含了貧民(其他文獻稱之為“兜收積棍”)、破家之子等人戶,使問題變得更復雜。

不管是大租主還是白兌之家,實際上仍是一種變相的包攬行為,尤其是白兌之家更是“積慣攬納戶”,應是“歇家”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白兌之家與田戶之間簽有“契劵”,也就是說在官府的文檔中,白兌之家是“田主”,是“主戶”,這或許是“田主歇家”和“主戶歇家”的來源之一。實際上,在福建漳州等地,最后真正向官府服役及交納賦役的多是白兌之家,如康熙《平和縣志》載:“一田舊有三主,其弊始于南靖糞土大租之說。買田者為田主,買租者為租主,其田原載糧米,租主全不收,人戶只將田租之內抽出三分,付與兌米人戶代辦條差,而兌米之人名曰白兌,遞年取租納官,謂之米主,由來久矣。”顯然,在官方的賦役冊籍上,所謂的田產,很多是記于白兌之家,造成了有田無糧、有糧無田的局面。

另外,廣西出現(xiàn)的田主歇家,與福建、廣東的白兌之家性質類似。“田主歇家”在材料中,一會兒稱“田主人”,一會兒稱“田主歇家”,一會兒稱“保家”。從“田主”兩字來看,在官方冊籍上登載戶主應是“歇家”,他們一般為城居。至少到嘉靖中期,田主歇家在廣西已經非常普遍,成為廣西地區(qū)賦役征收的一大弊端。如嘉靖時期,郭應聘言廣西南寧:

鄉(xiāng)村小民所以不敢入城見官者,非小民之本心也,皆由附郭田主歇家及熟識之人,或包收其錢糧而未納者,或攬當其差役而多派者,惟恐原戶得知情弊,非彼之利矣。故每見村民入城,則多般嚇害,串令吏書雜出小票,催取遠年丁糧余銀、房價、喪禮、土兵、馬價及肨襖、鐸木、各色水腳等項,不問是否本戶差役,混稱某里告貼,東拘西喚,使村民身無所容,復求田主人等代為用錢使釋。間有倔強敢于赴官者,官不加察,亦曰此戶之人果素躲避糧差者,輒監(jiān)候追并。村愚之民,誰為辨訴之!苦蓋萬狀矣!父兄子侄,有來奔告者,其被嚇害如前,不得已仍凂田主人等到官保認,揭債賠償,方得脫身?;卮宀粩?shù)日,而債主、保家紛紛至矣。致使村人視公門如鬼閾,終其身不敢復向官司一訴。無名索騙,以一科十,惟田主歇家而無少違焉,此地方之通弊,而宣化(今邕寧縣)一縣為尤甚者。民如之何,不逃且盜也。

據上述史料,歇家是以田主的身份包攬鄉(xiāng)民,與福建、廣東白兌之家的包攬方式完全一致。田主歇家之所以能夠包攬,是因為鄉(xiāng)民怕進城交納賦役。這種害怕源于城里書役衙役曾長期勒索鄉(xiāng)民,已經形成了一種類似的歷史慣性。尤其是一旦欠稅,比責起來往往要人的性命,于是鄉(xiāng)民為了避免這些危害,便將賦役包于城居的田主歇家。田主歇家之所以能夠嚇住進城鄉(xiāng)民,最主要的原因是其與吏書衙役串通一氣,且吏書衙役唱黑臉,而田主歇家唱紅臉,互相配合,鄉(xiāng)民不得不落入其圈套,只得“用錢使釋”。若訴之官司,其苦萬狀,陷阱愈多,隨之恐嚇勒索,遍及親屬,失敗的總是鄉(xiāng)民,最終弄得個“揭債賠償”。一旦欠債,債主、保家(田主歇家)紛紛上門討債,弄得雞犬不寧,結果在鄉(xiāng)民眼里“公門如鬼閾”,鄉(xiāng)民再也不敢入城見官,于是賦役交納唯歇家馬首是瞻,而歇家由此“無名索騙,以一科十”,成為鐵定的包攬者。

三、百姓通過戶的整合來應對比限中的各類問題

期限過密,則誤工費時,且交納成本極高,尤其對于普通人戶,一旦將賦役分割為4限以上,就會出現(xiàn)每限交納的賦役數(shù)目零碎化,這種零碎化往往導致交納成本大于應納數(shù)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基層民眾開始將數(shù)戶或數(shù)十戶整合為一戶,將應交賦役的數(shù)額擴大,從而減少交納成本。雖然整合戶的過程也會產生額外的成本,但只要整合的成本低于己戶交納成本,這種情況就會大規(guī)模出現(xiàn)。據筆者目力所見,戶的整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徽州地區(qū)的“甲首戶”

自萬歷以來,南直隸多數(shù)地區(qū)實行一月3限制,年30限,由于限期過密,零星花戶交稅成本過高,于是不管是民間還是政府,當時征稅對象皆以甲為單位,稱之為“戶長”或“甲首戶”。目前,方志與遺存實物都反映出,萬歷以后,安徽地區(qū)是以甲為納稅單位。首先,看方志是如何記載的。萬歷《合肥縣志》記載了“總由”與“門由”兩種納稅通知單的格式與內容?!翱傆伞卑l(fā)給里長,其開寫了里長戶、甲首戶、十甲及畸零寄中戶、本里名下絕戶等四種類型的戶,每類戶下分別有實在田地塘若干,應納秋糧、夏糧、免糧若干,共該丁銀、糧銀、兌軍若干,“總由”不分限。“門由”發(fā)給戶長,其開寫了戶長、門丁、各門等三種類型的戶,每類戶下分別開寫實在田地塘若干,應納秋糧、夏糧、免糧若干,共該丁銀、糧銀、兌軍正耗米若干,分10限交納稅糧。從萬歷《合肥縣志》記載的“總由”與“門由”來看,政府直接征稅的對象是里長與戶長,而戶長實際上就是甲首戶,即每甲立一戶長,從納稅通知單的發(fā)放來看,戶長是政府真正的征稅對象。

其次,從遺存實物來看,徽州休寧縣也是以甲首戶為征稅對象的。如目前遺存的一張殘缺的“休寧縣催征萬歷叁拾玖年(1611)稅糧條編(長單)”,即當時的納稅通知單。此納稅通知單是發(fā)給“七都三圖捌甲程晟”的,這個程晟應是一個甲首戶,理由有二:一是該長單的開頭便寫有“今以本甲丁米麥,算派稅糧條編”;二是程晟戶有成丁三十丁,如此多的成丁,當是甲首戶。因資料珍貴,現(xiàn)將該長單的詳細內容錄文如下:

休寧縣催征萬歷叁拾玖年稅糧條編(長單)

直隸徽州府休寧縣為立長單,以便稽查,以清弊源事。今以本甲丁米麥,算派稅糧條編,銀數(shù)壹則,分作拾月征比,先壹日將納數(shù)填入長單,候本縣對單查簿,有能依限完納,不必赴縣應比,如一二限能完者,定行獎賞,敢有違限拖欠,枷號嚴比不恕,須至單者。

計開

萬歷叁拾玖年派征稅糧條編科則。

一、稅糧

麥,每石派銀叁錢壹分伍厘伍毫叁絲陸忽柒微陸廛玖渺玖漠。

米,每石派銀肆錢柒分壹厘叁毫壹絲捌忽叁微陸渺肆漠。

一、條編

成丁,每丁派銀壹錢壹分肆厘柒絲壹忽陸微柒廛伍渺伍漠。

米,每石征銀伍錢柒分叁毫伍絲捌忽叁微柒廛柒渺陸漠。

內徭費優(yōu)免,每丁免銀陸分貳厘陸毫叁絲柒忽壹廛肆渺。

免米,每石免銀叁錢壹分叁厘壹毫捌絲伍忽柒廛。

七都三圖捌甲程晟

田地山塘

麥,捌石肆斗壹升肆合陸勺該征夏稅銀貳兩陸錢伍分五厘壹毫,

米,拾玖石肆斗捌升壹合壹勺該征秋糧銀玖兩壹錢捌分壹厘陸毫,

該征條編銀拾壹兩壹錢壹分壹厘叁毫。

成丁叁拾丁,該征條編銀叁兩肆錢貳分壹厘捌毫。

以上共派征稅糧條編銀,內除優(yōu)免銀,仍實征銀貳拾陸兩叁錢陸分玖厘捌毫,分作叁拾限,每限征銀:

二月 一限 票完銀 二限 票完銀 三限 票完銀

三月 一限 票完銀 二限 票完銀 三限 票完銀

四月 一限 票完銀 二限 票完銀 三限 票完銀

五月 一限 票完銀 二限 票完銀 三限 票完銀

六月 一限 票完銀 二限 票完銀 三限 票完銀

七月 一限 票完銀 二限 票完銀 三限 票完銀

八月 一限 票完銀 二限 票完銀 三限 票完銀

九月 一限 票完銀 二限 票完銀 三限 票完銀

十月 一限 票完銀 二限 票完銀 三限 票完銀

十一月 一限 票完銀 二限 票完銀 三限 票完銀

上述納稅通知單,其首開事由,即推行長單的原因、目的以及賦役完欠的獎罰規(guī)定,次開科則,包括稅糧、丁、徭役、優(yōu)免派征科則,再開程晟戶應納麥、米、條鞭、丁銀各項數(shù)額以及總額,最后開寫一月3限,年10限,總30限。從事由的獎罰規(guī)定來看,甲首戶不一定要按這30限一限一限地完納,可以分作一次或兩次完納。只要提前完納本戶條鞭銀的各項賦役就有獎勵,拖欠就要處罰??傊诖碎L單中,政府已經沒有把程晟純粹看作排年,而把其看作戶的意圖更為明顯。

休寧縣負責賦役征收的是甲首戶,至于甲首戶內部如何征收,政府沒有任何規(guī)定。但是黃忠鑫收集了數(shù)份有關賦役征收的合同,其中有幾份涉及在比限制度下的甲首戶運作方式,如萬歷二十一年(1593)六月休寧十二都一圖二、三甲預備早完錢糧合同,其內容如下:

立合同人二甲里長汪文新、三甲里長汪文諫,為預備早完錢糧以便應役事。切思里役須有二、三甲之分,而錢糧實原一家之事。今蒙縣主比并錢糧甚急,奈因數(shù)甲難催,應貱不便,故以本家汪氏兩甲錢糧及有產東數(shù)甲下錢糧并收本甲首錢糧,嘀議預備早納。其夏麥秋糧,硬在六月完納;其條編,硬在七月完納。自議合同之后,皆要體心遵議完納,違者甘罰銀一兩,貯眾公用。仍依此議為準,今恐無憑,立此合同一樣兩張,各執(zhí)一張存照。

萬歷二十一年(1593)六月初四日,立合同人:汪文新、汪文諫,戶丁汪延昌、汪文相、汪邦相、汪文杰、汪文誠、汪文謙、汪文蔚、汪應鯉、汪應鐘、汪延冕、汪延昂、汪文詔、汪文誨、汪文元、汪文諒、汪應鑒、汪應鳳,代書汪文志。

查道光《休寧縣志》,祝世祿萬歷十七年(1589)任休寧縣令,萬歷二十四年(1596)卸任,故合同中的縣主指祝世祿。因祝世祿追比錢糧甚急,規(guī)定夏麥秋糧必須在六月以前完納,條鞭銀必須在七月以前完納,期限定得密且緊,致使汪氏家族所在二甲、三甲難以按慣例應付。為了適應新的比限制度,作為負責賦役完納的二、三甲里長汪文新、汪文諫希望得到家族的支持,不僅要求家族內部成員及時完納二、三甲的錢糧,而且還要積極完納一圖“東數(shù)甲”屬于本族成員產業(yè)的錢糧,為此制定家族內部完納錢糧的處罰規(guī)定,規(guī)定沒有及時完納本戶名下錢糧的戶丁,罰銀1兩。在這份合同中,可以看到,汪文新、汪文諫屬里長戶或甲戶,而二、三甲的其他各戶叫“戶丁(門丁)”,還有一個“代書汪文志”也不在“戶丁”內,共20戶在此合同中,皆為汪姓,應屬于同一宗族,而合同亦稱“里役須有二、三甲之分,而錢糧實原一家之事”,可見這是一個占據兩個甲的家族。筆者認為,在圖甲重組與調整過程中,尤其是均田均役法推行過程中,甲這個單位開始與宗族合并或關聯(lián),是戶與賦役征收單位相互整合的結果。

休寧十二都一圖二、三甲之所以要立“預備早完錢糧合同”,目的是為了能夠及時足額完成國家賦役征收任務,是政府政策在基層社會的具體表現(xiàn),這也是明代徽州休寧縣遺存至今的賦役合同的共同特點,如天啟三年(1623)二月休寧九都一圖設立平濟會及會簿議約稱:

九都一圖立議約。里排鄭積盈、程世和、陳世芳、陳泰茂、汪辰祖、陳衡俊、陳梁、陳世明。今因國課催限甚緊,奈因百家人戶藐法坐抗,緩以致拖延愆期。本圖錢糧浩大,理合照卯上納,矧今縣主督比甚嚴,現(xiàn)役責并奚愖。今各排年共立平濟義會,每甲出銀二兩,官等兌,朋助均濟,輪流交領,預備濟急,應卯上納。其銀今付二甲現(xiàn)役程世和收領,每年加一分二厘錢起息,至次年二月十一日,本利一并兌出,付下輪現(xiàn)役收領,換次貯蓄,永為定規(guī)。會眾面議:遞年錢糧以三月十五日為期,各甲俱要一齊磨圖完納。如一排不完者,各排齊出催促,立要即完,不許容情,如違抗拒,呈縣究治。如是,齊完國課,共樂雍熙。今恐無憑,立此會議,永遠存照。

眾議:若各排年之人致期錢糧未完,不得將會內銀坐抵。若本縣開卯之日,現(xiàn)里預將銀兩代眾克貱,各甲管年者,約二月十一日將前貱銀補還現(xiàn)里,以便應會。如抗拒遲延,眾排坐催速完,如違,定罰銀一兩入會。再批。

查道光《休寧縣志》,侯安國天啟二年(1622)任休寧縣令,天啟五年(1625)卸任,故這里的縣主指侯安國。因侯安國督比甚嚴,且追比方式是排年(甲首戶)輪流應比,一旦出現(xiàn)欠納的情況,各排年的生命與家產都受到嚴重威脅。為了自救,他們開始組建“平濟會”,以便事先籌備足夠的錢糧來應對頻頻而至的“比卯”,即合同所載“朋助均濟,輪流交領,預備濟急,應卯上納”。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比限制度帶來的困擾,九都一圖的八個排年規(guī)定了“平濟會”的組織和運營方式。首先,規(guī)定每甲出銀2兩,共銀16兩,就是為了解決納銀時暫時短缺的問題,但輪役完了以后,必須補足原來的銀兩及其利息。依此類推,“平濟會”保證了每個現(xiàn)役手里除了從各戶收取賦役外,還有16兩機動銀兩來應對突發(fā)事件,保證能夠順利地足額完成本限的賦役交納,以避免被血比或高利貸的盤剝。其次,面對欠繳拖延等情況,采取聯(lián)合催征方式,原先是誰輪役誰催征,而“平濟會”則強調“如一排不完者,各排齊出催促,立要即完,不許容情,如違抗拒,呈縣究治”,顯然是利益相關者組成了聯(lián)盟,試圖依靠集體力量來完成國家賦役征收的任務。

萬歷時,也有人以合同的形式來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如休寧五都四圖在萬歷二十四年(1596)四月訂立的合同,即是針對“本圖新增人戶,居住星散,一時難以催完”的問題,經由十排年的共同商議,形成“每甲出銀三兩,斗共為三十兩之數(shù),以為預防充貱之備”的約定。實際上,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體現(xiàn)了以里為單位征收賦役的困境。

上述兩份合同,實際上代表兩種不同的里甲運作方式,前者是以甲為單位來負責賦役征收,后者是以里為單位來負責賦役征收。這兩種里甲運作方式都廣泛存在于全國各地。然而,因自萬歷均田均役法推行以來,甲與宗族漸漸開始高度關聯(lián),以甲為單位來負責賦役征收成為里甲運作方式的主要趨勢。清初的“滾單落甲法”便是這一趨勢的結果,而徽州休寧縣在天啟初以里為單位來負責賦役征收,顯然不合這一趨勢。故到天啟七年(1627),新任知縣朱陛便順從民俗,變以里為單位為以甲為單位來負責賦役征收,如天啟七年(1627)二月休寧十九都一圖十排年錢糧繳納合同展現(xiàn)了這一變化的前因后果:

十九都一圖立合同十甲里排吳仕榮、曹信森、洪宗保、程連、程中和、程子南、巴天盛、程源、程寶善、程高三等,切有本圖錢糧,舊例俱屬現(xiàn)年征收上納,至于臨卯缺限,獨責該里,以致各排逸享安樂,無責比之憂,有兜侵之望。往往沿襲故套,各相拖延,偏累現(xiàn)役賠貱,深為陋規(guī)。今際縣主朱爺蒞任,仁政廉明,厘革夙弊,裒均苦樂,明示曉諭,各納各甲,花戶拖欠,許本甲帶比。良法美政,便民利國,普縣俱已遵行。各排恐例不能永久,后有變更。身等現(xiàn)役,會集十排,面立合墨十張,到縣請印。各排自納,務期始終如一,俾十甲均沾利益,永遠遵行。嗣后如有恃勢阻擾者,顯系希圖侵漁國課,徇私害公。一家抗拒,九家共攻呈治,仍照此墨為據?,F(xiàn)年亦不得以私票兜收別甲錢糧,礙法不行。所有先后代過各排充貱錢糧,各輪現(xiàn)役先將各甲充過數(shù)目清算,開卯時,即代納還,其甲方行上納。今恐久后無憑,立此合墨十張,各執(zhí)一張,永遠存照。如以路遠,往納未便,許將銀傾銷真紋,付現(xiàn)年順納,將官票繳還,不得稽誤。再批。

查道光《休寧縣志》,朱陛天啟六年(1626)任休寧縣令,崇禎四年(1631)卸任,故合同中的“縣主朱爺”指朱陛。在前任縣令侯安國推行以里為單位來負責賦役征收的運作模式下,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由于各甲是由不同家族(宗族)組成的,而家族之間是存在競爭關系的,故當別甲輪役當里長時,便互相挖坑。由于追比“獨責該里”在前,各甲“無責比之憂”在后,故“兜侵之望”實難避免。朱陛上任后,又變回了以甲為單位來負責賦役征收。這一改變,實際上對各排年來說有救命救家之功效。因為以甲為單位負責賦役征收,能夠調動家族力量來保證賦役及時足額完納。而以里為單位負責賦役征收,別甲不要說配合,不故意坑蒙已屬最好情況,故排年、里長被責比和墊賠在所難免。正因為如此,各排年甚怕政策反復,希望用合同的形式固定下來,將“各排自納”的政策貫徹到底,務期始終如一地推行,不能人息政亡。

除此之外,合同內容還有四點值得注意:一是“嗣后如有恃勢阻擾者,顯系希圖侵漁國課,徇私害公”;二是“一家抗拒,九家共攻呈治,仍照此墨為據”;三是“所有先后代過各排充貱錢糧……即代納還,其甲方行上納”;四是“如以路遠,往納未便,許將銀傾銷真紋,付現(xiàn)年順納”。這四點說了四個問題,第一、二點是阻止意圖恢復以里為單位負責賦役征收的行為,堅決維護以甲為單位來負責賦役征收的新政;第二點用家代替甲或排年,說明每一甲便是一個家族,甲與家族已經合二為一,體現(xiàn)了戶的整合過程;第三點說明在以往以里為單位負責賦役征收的政策下,各排年代別甲墊賠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第四點明確了包攬的合法性,以甲為單位交予現(xiàn)年代納是可以的,但不允許要求各甲都這樣做。

總之,隆萬之際,合肥縣開始將“甲首或排年”稱為“戶長”,“戶長”之下稱為“門丁”,“門丁”之下稱為“各門”,體現(xiàn)了里甲制度內部戶的整合過程?;罩菪輰幙h萬歷二十一年(1593)、三十九年(1611)皆實行以甲為單位負責賦役征收的運作模式,且其甲與家族已經合二為一,到天啟三年(1623)時改為以里為單位來負責賦役征收的運作模式。但因一里之中有十家,家族之間存在競爭,故在沒有“平濟會”這樣協(xié)作組織的里中,問題很多,最后又不得不順應民俗,改為以甲為單位來負責賦役征收的運作模式。而這種運作模式更適合比限制度下的里甲制度,實際上反映了里甲制度崩潰、改造、變動的過程。這種演變與運作模式在南方地區(qū)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清初東南地區(qū)的“糧戶歸宗”、徽州地區(qū)的“排年總戶”都體現(xiàn)了這一歷史過程。

(二)山西的“股頭制”

山西定襄縣在萬歷四十一年(1613)改革以前,該縣賦役征收實行“股頭包攬制”,實際上就是將一個宗族的人戶整合在一戶名下,故又稱“門頭”。萬歷《定襄縣志》載:

據上述史料,民間以“宗支”為單位,形成自己的納稅單位,整個宗支由一人總管,輪流應比,而其他人戶“自以銀付股頭代納后,便可免于追呼”,這便是利益所在。由于這種“股頭包攬制”在山西民間推行很廣泛,后來演變?yōu)榻橛凇凹住迸c“花戶”之間的一種官方正式的“役”。如光緒二十三年(1897),山西安澤縣張文耀言:“惟先年傕收錢糧,各里設有總老并甲老等以董其事,總老專任,甲老副之,厥后甲老廢弛,勢難兼顧,是以諸事掣肘。耀等生長斯邑,稔悉四十年前一應雜費不及今日三分之一,催糧則總老、甲老、股頭相轉而行,官民稱便。”直到民國,股頭包攬錢糧在山西依然存在,1940年,《榆次縣厘定征收錢糧章程》載:“錢糧按照街村屬地征收,應由街村長副負責辦理,所有從前都甲屬人辦法及遞年、股頭、屯頭等名目,嗣后一概免除?!?/p>

“股頭”在山西其他地方多稱“門頭”“總戶”,其含義有二。一是指介于甲與花戶之間的一個納稅單位,如光緒初年,襄垣知縣李汝霖言:“自今年上忙起,按八十一保均分二十八里,務各近在一處。每里分為十甲,每甲舉甲長一人。開征后,里總催甲長,甲長催門頭,門頭催花戶,一氣聯(lián)絡,不日即可周遍,花戶亦無遺漏?!倍窍喈斢凇袄锛字贫取钡募祝缈滴跏?1671),長垣知縣宗琮言:“邑征收舊例,每季各里簽報百長一人,凡一里之正項雜項俱責成之。往者雜派四出,往往一季未終,百長之皮骨已盡。侯痛革從前陋規(guī),正供而外,絲毫不以累民。雜項既除,并去百長名色,止用門頭十長,設柜征收,令花戶手封自投,其奸猾不急公者,著本里十長開報。均田均役,各戶各稅,公私兩便焉?!睆摹伴T頭十長”“本里十長”來看,門頭相當于甲。乾隆八年(1743),李高為絳州知州,“創(chuàng)設滾單,照錢糧分數(shù),挨次辦納,不用門頭候比,遂盡革里長經收”。這里的門頭依然相當于甲。山西長治縣也設有門頭之役,如“革各里大門頭之役”,這里的門頭還是相當于甲。門頭在山西有些地方也稱為“總戶”,如山西興縣,“昔分小戶,而今混開總戶者,不可枚舉也”;山西霍州,“每里立甲,每甲設立總戶頭,催辦地糧等項”;山西陽曲縣,“每都十甲,每甲設立總戶頭,催辦地糧”??傊?,從“股頭”到“門頭”的歷史演變,反映了里甲制度內部戶的整合過程,其性質與徽州地區(qū)的“甲首戶”或“排年總戶”以及東南地區(qū)的“糧戶歸宗”類似。

(三)各地的“總戶”

在比限制度下,零星小戶因其交納的數(shù)額僅有數(shù)錢甚至數(shù)文,又將這些微小的數(shù)額依限再分成數(shù)份或數(shù)十份交納,這不僅大大增加交納成本,甚至細小到無法稱量。清雍正以后,清政府推行上下忙兩限制,但從遺存的上下忙串票來看,每戶交納銀兩數(shù)超過2兩以上者甚少,1兩以下者比比皆是。也就是說,明清時期真正的花戶每年所納賦役數(shù)額多在2兩以下,而自萬歷到雍正各地推行比限制多是一年10限以上。

在上述比限制度下,合戶交納成為常態(tài),這也得到了政府鼓勵。如目前遺存的一張“崇禎五年(1632)六月許成儒將稅寄在許六戶下完納的合同”稱,許成儒新置買的田產一畝六分七厘,計糧八升九合三勺四抄五撮,推入本族許六、德富名下供解,“所有遞年編糧、遼餉,照依官則由票并加耗上官,議定遞年清明交付本管許世興上納,不致遲誤”。顯然,這種合同得到了官方的許可和鼓勵。

又晚明時期,佘自強言:“人之貧富,難以懸揣。自當照田地多寡定之□□,然糧多之家多買吏書戶首,飛灑各家,反作零星小戶,而癡愚小戶,則戶首等多并其父子兄弟之糧為一門,反成大家矣?!薄岸嗖⑵涓缸有值苤Z為一門”,實際上是為了應對比限制度不得不采取的措施,政府對這種行為并不制止,而是鼓勵。如萬歷與康熙年間的均田均役,曾推行過“并田并戶”的改革。所謂“并田并戶”,其中就有鼓勵家族或宗族內部整合成一圖或一甲。這一點,康熙二十四年(1685),袁國梓在《均田均役條議》中談得更清楚:

一、并田。凡田地,大約零星置買,分屬各圖,錢糧既分頭完納,差徭又各處奔馳,甚為民困。今將一己之田,盡收一圖,如田多者盡圖匯收,田少者盡甲收戶,或少至數(shù)畝、二十畝不足一甲者,各就弟男子侄親族共成一甲,務使人自供田合成圖甲,則百姓完糧既便,亦不苦差役分擾,庶糧徭易值矣。

……

一、并戶。從來立戶之弊,患于子戶花分,或父兄已故而仍舊鬼名,或殷實田多而捏析名號,戶既紛繁,以致征比花戶之法難行。今必令并田之時,一人止立一戶,業(yè)戶務須的名,則戶少易稽,而征比不煩,一洗花詭之積習。

一、革糧見。先奉憲行革現(xiàn)年、糧長名色,然名雖去而實猶存,或改稱柱頭,或設當分名色,是欲去糧見而仍移禍于圖首、甲首也。今并田并戶,則正項錢糧花戶各自輸納,凡有雜辦差徭,照田承值,可無按甲輪當、挨年催辦之事,庶不至以一甲而支十甲之費,以十年而并一年之累,則糧見實可以頓除,歇家包攬之弊亦從此永杜矣。

袁國梓是針對浙江談的,從“并田”條來看,浙江鼓勵各戶按家族或宗族整合為甲、為圖。從“并戶”條來看,浙江鼓勵大戶將子戶整合到自己戶下,最終達到“戶少易稽”的目的,通過并戶的措施來消除“征比花戶之法難行”的問題。從“革糧見”條來看,其改革目的是消除中間組織糧長、里長、歇家,實行“花戶各自輸納”,從而進一步取消“按甲輪當、挨年催辦之事”,廢除里甲輪當服役制度。

浙江自萬歷九年(1581)開始大規(guī)模推行均田均役法,到康熙中期時又一次大規(guī)模推行。尤其是康熙中期,全國推行一月3限、年30限的比限制度,需要將戶的單位擴大來應對分限過密的問題,于是浙江地區(qū)出現(xiàn)了“總戶”概念。如嘉慶《武義縣志》載:“舊志……歲分十限,月分十日,班遞統(tǒng)之見役,各房統(tǒng)之值年,而眾多之戶,分房赴比……然寄莊,海內在在有之,皆立名于冊,官得比征,賦無積逋。武人則異是矣,不自立戶,附于原主,有通戶皆寄莊而己無升合者,有附于總戶而混以避稅者,種種情弊,乃為逋糧之藪,蓋受寄盡出簍戶之家?!睆摹芭f志”以及“一月三限”制來看,這里談的應是明末清初武義縣的情形;從“眾多之戶,分房赴比”以及“附于總戶”來看,武義當時推行的是總戶催征制,且總戶是以宗族為單位。又雍正五年(1727),浙江海寧縣推行順莊滾催法時,發(fā)現(xiàn)很多詭寄戶不在保甲冊內,保甲冊內只有總戶名,“又總戶詭名完納者,俱將本人正實名號、應分完若干之處,照數(shù)填明,毋許隱匿,從前有未入保甲冊者,止令補入,免究前罪”。筆者認為,這些總戶與廣東、福建地區(qū)類似,皆是一個家族或宗族名號,之所以如此,與康熙年間過密的比限制度相關。

總戶之名號,在全國各地皆有,如萬歷十年(1582),河南商水知縣張德崇防推收之弊的措施是:“責令里書細加磨算,務使門總合戶總,戶總合排總,排總合里總,里總合縣總,則有推無收之弊無自而生,雖百年之久,可保無失額之患。”從“門總合戶總,戶總合排總”來看,政府是鼓勵家族或宗族自我整合成甲成圖。明末,鄒維璉言其家鄉(xiāng)江西新昌縣:“蓋由易知單冊不行,官冊只載總戶完欠,不列花戶糧數(shù),官府只比見年催里,不比管糧本丁,痛癢不切,誰不玩視。且愚民無單,不知當納之分數(shù),官府無冊,不知散丁之欠數(shù),官民常在混沌中。完欠一淆,比較不清,所以良民不免于受殃,頑民正樂于逋負,于是諸奸乘之大膽干沒,罪委民欠,卒為官累?!边@里的“總戶”與“見年催里”是一個概念,“花戶”與“管糧本丁”是一個概念,也就是說萬歷末至崇禎年間,江西新昌縣只催比總戶,唯總戶是問,從而產生了花戶不納糧或拖欠糧的問題。康熙二十四年(1685),安徽貴池知縣趙衍在任時,“貴池向多積逋,其弊由于總戶催科者,莫得其人,乃為按戶清注,俾實田,辦實賦,民深便之”。四川蒼溪縣,“雍正二年(1724),有總戶收花戶糧銀數(shù)十兩,酒醉遺失道路”。道光六年(1826),陶澍言江蘇:“至刁生劣監(jiān)平日健訟者……每于開征之始,兜收花戶由單,以同姓為一家,集零戶為總戶?!边@里明確指出,總戶實為同姓一家族集合而成。民國四年(1915),上海寶山縣知事茹慶琛言:“舊制每圖以十戶合成一聯(lián),以百畝編成一戶,有余不足協(xié)軿支配,由縣飭發(fā)印單,會集同圖業(yè)戶議定后,填明單內,另派總戶督率,各聯(lián)戶共同辦理。”這里的總戶是以10戶100畝為單位編一總戶,大約是以甲為單位編定總戶,而“舊制”當是指清代。上述總戶,要么是以宗族為單位構成,要么是以里、甲為單位構成。除比限制度外,總戶與里甲組織、宗族的關聯(lián)極深。

當然,最能反映宗族與里甲制度關聯(lián)密切的是廣東、福建,關于這一點,劉志偉、陳支平、劉永華等皆有深入論述,只不過他們沒有將這個問題與比限制度相關聯(lián)。廣東、福建的“糧戶歸宗”也形成于設限最密的康熙中期,絕非偶然。因為這個問題已經討論清楚,此不贅述。

結語

明清百姓通過詭寄、花分、飛灑、影射、虛懸等手段來避役避比,這些手段概括起來有四種方式。一是將土地化零為整,即無優(yōu)免戶將自己土地詭寄在優(yōu)免戶下或包攬戶下,從而達到避役避比的目的,這需要通過土地過戶這一環(huán)節(jié)來完成。二是將土地化整為零,由于役起于田畝,田畝越多,役的負擔越重,于是土地多的人戶,將自己的田花分到田少之戶,使自己名下的土地減少,從而達到避役避比的目的,這也需要通過土地過戶這一環(huán)節(jié)來完成。三是將己戶田地過戶于冊書名下,而冊書包攬賦役時,常將己糧灑入他戶,甚而不把這些田地放入冊籍中,形成影射、虛懸等弊端。四是通過賄賂冊書的方式,將己戶虛懸,即變成虛戶,隱藏在國家冊籍之外,從而達到避役避比的目的。

通過土地市場將賦役負擔轉移給他戶等方式來避役避比,一般也有兩種方式。一是以田租的方式把賦役從租賦中分割出去,轉移到他戶身上,其最典型是“一田多主”。在同一塊田地上,小租主購買土地時候多出銀少收租,將地租收益之中的納稅部分出讓給大租主。這種出讓是通過土地推收的方式進行的。大租主則是少出銀多收租,其租中則包含納稅的部分。這樣,在國家冊籍登記的田主是大租主,要負責整塊田地的賦役交納,小租主則脫離于國家冊籍之外,不需要交納賦役。二是大租主將含在地租中的納稅部分無償出讓給白兌之家。這種出讓也是通過土地推收方式進行的。白兌之家被登記在國家的冊籍,正式成為田主,這樣一來,大租主也脫離于國家冊籍之外,不必負擔賦役。通過上述一連串土地市場的交易過程,小租主、大租主皆脫離于國家冊籍之外,不承擔賦役交納之責,而本身無田的白兌之家就成為國家冊籍上的田主。白兌之家這種包攬方式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一帶,而在廣西等地則叫田主歇家。

在比限制度下,零星小戶因其交納的數(shù)額僅有數(shù)錢甚至數(shù)文,再將這些微小的數(shù)額依限再分成數(shù)份或數(shù)十份交納,這不僅大大增加交納成本,甚至細小到無法稱量。面對這些問題,各地采取了將戶擴大的方式來應對比限,其方式主要有三。一是安徽地區(qū)的“甲首戶”。在徽州地區(qū),主要按家族或宗族為單位,整合成一甲或數(shù)甲的方式來應對比限,史稱“甲戶”或“甲首戶”;在安徽合肥地區(qū)則叫“戶長”“甲首戶”。“戶長”之下叫“門丁”,“門丁”之下叫“各門”,也就是說在甲首戶之下,按宗族中的“房支”整合成門丁,而門丁之下的各門應是指花戶,合肥地區(qū)是按“各門(花戶)→門丁(房支)→戶長(甲首戶)”的結構模式進行整合。由此,戶的概念變得異常復雜。二是山西地區(qū)的“股頭制”。將各宗支整合為一戶,便叫“股頭”,“股頭”之下便是“門頭”,“門頭”之下是“各門”,山西地區(qū)按“各門→門頭→股頭”的結構模式進行整合。從萬歷四十一年(1613)革除“股頭制”的事例來看,政府希望按各門之戶來征稅,把門稱為“花戶”,把發(fā)給花戶的納稅通知單稱為“門單”。但這個改革并沒有成功,后來山西基本上是按門頭來征稅。門頭相對于里甲制度來言,有兩個概念,其一指甲長,這種門頭一般叫“總戶”;其二指介于甲與花戶之間一個征稅單位。三是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區(qū)的“總戶”。戶的結構模式是“總戶→子戶→爪戶”,其特色是“糧戶歸宗”。

總之,明清時期避役避比的手段對明清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是推動了土地市場的復雜化。將上述前兩種避役避比的手段進行對比考察,便會發(fā)現(xiàn),不管是詭寄、花分、飛灑、影射等,還是大租主將賦役包于白兌之家,大多數(shù)都是通過土地過戶這一環(huán)節(jié)來實現(xiàn)的,即通過土地市場來達到包攬目的。雖然很多土地過戶并沒有真正進行過買賣交易,但政府一方卻認定已經發(fā)生了地權轉移和業(yè)主更換,而詭寄、花分、飛灑、影射、白兌等真過戶假買賣的行為,刺激了地權的分層與分割,使得明清土地市場出現(xiàn)極為復雜的面相。總之,地權結構變得越來越復雜,應該受到了上述舞弊手段的影響。

其二是推動了賦役制度的變革,包括賦役征收與賦役冊籍制度兩個方面。就政府方面而言,上述前兩種避役避比的手段造成了大戶變小戶、小戶變大戶以及有田無糧、有糧無田的局面,對賦役制度造成了根本性破壞。大戶變小戶、小戶變大戶后,徭役僉派無法有效推行,有田無糧、有糧無田后,賦役征收無法有效推行。針對上述問題,政府要么采取清賦的方法,于是出現(xiàn)了煙戶冊、田根冊、圖冊戶籍等五花八門的冊籍,甚至重造魚鱗圖冊;要么采取從“以戶配役”變?yōu)椤耙蕴锱湟邸钡姆绞?,而這里又包含了升里并里法、保甲法、均田均役法、攤丁入畝、順莊法等變革。但不管哪種解決方式,只要設限過密的制度存在,上述避役避比的手段總會層出不窮,無法根治。

其三推動了鄉(xiāng)村內部包攬網絡的形成。上述前兩種避役避比的手段幾乎都是利用優(yōu)免制度與以戶配役的漏洞,進行變相的包攬,皆是在戶與土地這兩個決定賦役數(shù)額的因素上做文章。從實質上看,這屬于鄉(xiāng)村內部損人利己的行為,且?guī)缀醵际青l(xiāng)村內部的一種包攬行為,大大促進了鄉(xiāng)村內部包攬網絡的形成:通過詭寄形成了優(yōu)免戶的包攬圈,主要由鄉(xiāng)紳等構成;通過詭寄、花分、飛灑、影射形成了冊書的包攬圈;通過白兌之家、田主歇家等形成了地方勢力的包攬圈,包括勢豪大戶、兜收積棍等;通過戶的整合逐步形成了宗族內部的包攬圈。這些包攬圈疊加起來,便會構成一張巨大的鄉(xiāng)村內部包攬網絡。

其四推動宗族勢力的發(fā)展。如詭寄,受寄對象多是族人、姻親、門生、故舊之田,甚至有的鄉(xiāng)紳將一族的田全部收入自己戶名之下,由自己代納賦役,這些行為顯然可以加強一族的內部團結和歸屬感。這也有助于我們理解,為何在明清時期出過生員、舉人、進士以及官員的宗族以及有軍戶等優(yōu)免戶的宗族,其宗族組織發(fā)展相對于沒有優(yōu)免戶的宗族更為完善和嚴密。雖然詭寄不是唯一原因,但其影響不可小覷。至于通過戶的整合來應對比限中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這個戶的整合皆是在宗族內部進行,致使一族之人常常共同面對困境和解決問題,這直接推動了宗族的內部整合與凝聚。明清宗族的長足發(fā)展,應該與比限制度的推行有著深切的關系。

注釋

②參見梁方仲:《梁方仲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37-38頁;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20-221頁。

③[明]陸深:《儼山外集》卷1《傳疑錄上》,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8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7頁下。

④光緒《嘉興府志》卷22《田賦二》,見《中國地方志集成·浙江府縣志輯》(第12冊),上海:上海書店,1993年,第574頁下。

⑤[清]趙廷臣:《定催征之法疏》,[清]徐棟:《牧令書》卷11《賦役》,見《官箴書集成》(第7冊),合肥:黃山書社,1997年,第199頁上。

⑥參見胡鐵球:《明清歇家研究》,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第99-140頁。

⑦[明]劉光濟:《差役疏》,萬歷《新修南昌府志》卷25《藝文》,見《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第5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第488頁上。

⑧[清]佟彭年:《議差糧里催輪回文》,[清]徐棟:《牧令書》卷11《賦役》,見《官箴書集成》(第7冊),合肥:黃山書社,1997年,第201頁下-202頁上。

⑩[清]戴兆佳:《天臺治略》卷1《一件嚴飭編造以杜混淆事》,見《官箴書集成》(第4冊),合肥:黃山書社,1997年,第30頁下。

高唐县| 吉隆县| 锡林郭勒盟| 北碚区| 沁阳市| 多伦县| 长垣县| 福贡县| 七台河市| 岳池县| 中西区| 内黄县| 江陵县| 钟山县| 易门县| 威宁| 岐山县| 康定县| 谢通门县| 永和县| 四平市| 甘孜| 钟祥市| 福清市| 乐亭县| 牟定县| 商水县| 嵊泗县| 丰宁| 沂源县| 古交市| 马鞍山市| 杂多县| 泗洪县| 永顺县| 九寨沟县| 五常市| 淮南市| 宝清县| 大连市| 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