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琳達·哈琴之“后-阿多諾”晚期風格研究

2021-11-26 07:15文◎楊
音樂研究 2021年2期
關鍵詞:阿多諾

文◎楊 婧

導論:西方晚期風格的老年詩學維度

在西方學界,以特奧多· W.阿多諾(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1903——1969)的貝多芬研究為界,“晚期風格”(late style)的定義與研究思路,大致經(jīng)過了“前——阿多諾”的“沉寂”、阿多諾的“重構(gòu)”與“后——阿多諾”的“復興”三個階段。①在前——阿多諾階段,受生物進化論的影響,“晚期風格”在風格史的研究中十分沉寂,主要依據(jù)年齡的生理學框架去劃分或定義“晚期”。直至阿多諾1937年的《貝多芬的晚期風格》(Sp?tsil Beethovens)②Theodor Adorno. “Late Style in Beethoven”(1937),in Essays on Music. Edited by Richard Leppert, translated by Susan H. Gillespi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pp.564-568.一文問世,德文“Altresstil”(individual old-age style,即個體老年風格)這一年齡維度上的“晚期”定義遭到摒棄,首次從“詩學——文本”層面締造了批評性的“晚期”(Sp?tstil)概念,嚴詞批判了把“晚期作品降級為藝術(shù)的外緣、文獻檔案”③〔德〕特奧多·W. 阿多諾著,彭淮棟譯《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的遺稿斷章》,聯(lián)經(jīng)出版社(中國臺北)2009年版,第225——226頁。的傳記解讀方式,奠定了今天元理論意義上的“晚期風格”定義。

20世紀90年代開始,英美世界圍繞阿多諾的晚期理論展開深入研究,由此進入了“后——阿多諾”階段的繁盛期。在此過程中,曾被阿多諾完全摒棄的生平與年齡維度,重新納入“晚期風格”的研究。尤其隨著“身體”在后現(xiàn)代話語體系的興起,與老年學相關的各議題,重新進入晚期藝術(shù)研究者的視野。④譬如,美國批評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便通過批判藝術(shù)中的疾病隱喻,開啟了一股全新的理論思潮。(參見〔美〕蘇珊·桑塔格著,程巍譯《疾病的隱喻》,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版)此后,音樂學領域逐漸涉入疾病隱喻研究,如Joseph N.Straus的著作《破碎之美:音樂現(xiàn)代性及其病殘表征》(Broken Beauty-Musical Modernism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Disabi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便不失為一部探討音樂中的瘋癲、阿爾茲海姆、自閉癥等疾病敘事的杰作。不乏學者追問諸如老年催生了怎樣的藝術(shù)思維;疾病與衰老如何介入創(chuàng)作與接受等問題,試圖破除現(xiàn)代社會對于年齡、衰老的流俗成見,強調(diào)從具身性的維度去理解晚期詩學。可以說,人文老年學視野下的晚期風格研究,總體可視為對阿多諾極端否定生平、身體、年齡等傳記性要素的修正。

其中,西方著名后現(xiàn)代主義詩學理論家琳達·哈琴⑤任教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曾任美國現(xiàn)代語言協(xié)會主席。(Linda Hutcheon,1947——)的研究頗具范式意義。作為文學理論家弗萊(Northrop Frye, 1912——1991)的首位女弟子,她的《后現(xiàn)代主義詩學:歷史、理論、小說》(A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 History,Theory,F(xiàn)iction,1988)⑥中譯本為《后現(xiàn)代主義詩學》(李楊、李鋒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此外她還有4本著作得到全文譯介,分別為:《加拿大后現(xiàn)代主義————加拿大英語小說研究》(趙伐、郭昌瑜譯,重慶出版社1994年版);《后現(xiàn)代主義的政治學》(劉自荃譯,臺北駱駝出版社1996年版);《反諷之鋒芒:反諷的理論與政見》(徐曉雯譯,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改編理論》(任傳霞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一舉奠定了她在后現(xiàn)代文藝理論界的權(quán)威地位。此外,哈琴是最早將“老年學”與音樂學接軌的西方學者,她視野廣闊,游刃于建筑、文學、藝術(shù)等眾多領域。同時,作為一名出生于加拿大移民家庭的少數(shù)族裔女性,哈琴始終關注文學中的女性主義研究,因此不難理解她何以獲得蘇珊·麥克萊瑞(Susan McClary,1946——)這類音樂學家的熱切關注。⑦Susan McClary, Book Review. “Opera: Desire,Disease, Death by Linda Hutcheon and Micheal Hutche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usicological Society, vol. 50,pp.175-181.

在當下的中文語境,哈琴的后現(xiàn)代詩學理論已是公認的權(quán)威與焦點。然而,她在音樂學,尤其是晚期風格上的研究仍鮮為人知。哈琴的晚期風格探索衍生自歌劇研究。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她與身為呼吸科專家的丈夫邁克爾·哈琴(Michael Hutcheon)合作,陸續(xù)出版了3部跨學科性質(zhì)的歌劇研究著作,⑧Opera: Desire, Desease, Death(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6);Bodily Charm: Living Opera(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2000);Opera: The Art of Dying(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均以19世紀大部分歌劇中出現(xiàn)的“疾病”癥候入手,圍繞醫(yī)學史、觀念史和政治史展開歌劇闡述研究。她的“晚期風格”研究,延續(xù)了伉儷之間的跨學科合作模式,即:邁克爾醫(yī)生提供醫(yī)學史的數(shù)據(jù),琳達提出細致入微的“音樂——文化”闡釋。這些成果,既涉及純理論的探索(如對薩義德晚期思想⑨Linda Hutcheon.“Edward Said on Music: Always Comparative, Always Contrapuntal.”University of Toronto Quarterly, vol.83, 2014, pp.21-27.及老年的隱喻分析⑩Linda Hutcheon, Michael Hutcheon.“ Late Style(s):The Ageism of the Singular.”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the Humanities. vol.4, 2012, pp.4-5.),亦包括對諸如威爾第、瓦格納等作曲家個體晚期風格的具體研究。新近出版的《最后四首歌:威爾第、施特勞斯、梅西安與布里頓的衰老與創(chuàng)作力問題研究》?Linda Hutcheon, Michael Hutcheon, Four Last Songs: Aging and Creativity in Veridi, Strauss, Messiaen, and Britte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堪稱上述研究的總結(jié)性呈現(xiàn)。

總之,晚期風格是哈琴后現(xiàn)代詩學思想在音樂領域的實踐。哈琴的后現(xiàn)代主義立場,向來以堅守藝術(shù)風格的矛盾性與多元性著稱,竭力超越對諸如詹姆遜(Jameson Fredric,1934——)等后現(xiàn)代理論家們?nèi)菀茁淙氲摹胺谴思幢恕钡乃季S定式。如其所言,“晚期”恰好提供了可涵蓋社會習俗如何看待老年化問題的體系性視角。?參見劉坤《老年化、理論研究、重放后現(xiàn)代主義————琳達·哈琴教授訪談錄》,《當代外國文學》2016年第1期,第168頁。因此,與其說哈琴探索的是老年學,不如說是對既有晚期風格理論體系的徹底解構(gòu)。如果說阿多諾開創(chuàng)性的晚期概念乃是以“非同一性”為底色,那么,哈琴立足于后現(xiàn)代視域,并以去中心、知識批判為標志的晚期理論,實際上在反體系論的批判道路上走得更徹底。

一、“年齡”的重審:“老年”與“晚期”

古羅馬思想家西塞羅《論老年》?〔古羅馬〕西塞羅著,徐奕春譯《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一書,最早從社會學角度論述了老齡化問題。近代意義上的“老年學”(gerontology)術(shù)語,則是由20世紀40年代英美醫(yī)學界將拉丁文geron(老人)與logos(學科)組合而成。在今天,最初偏重體質(zhì)性“衰老”(Aging)的醫(yī)學定義,已被“人文老年學”所取代,意在追問老年的人文意義,力圖從生命整體的意義上理解人類衰老,以及生命終結(jié)的觀念。而在人文學科中,最早與老年學接軌的是文學,其標志是1990年“文學老年學”(literary gerontology)?該術(shù)語出自A. M. Wyatt-Brown的《文學老年學時代的到來》(“The Coming of Age of Literaray Geronotology”,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1990, vol.4)一文。參見鄧中天《當代英語小說中老年敘事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9——13頁。的提出。

音樂學中的“晚期”定義,經(jīng)過了從生物學上的“老年”,到阿多諾的絕對詩學定義的兩極變化之后,終于在“后——阿多諾”階段步入統(tǒng)合;學者們意識到了“老年”這一具有豐富生命情境的年齡維度與創(chuàng)作詩學的實質(zhì)關聯(lián)。首次將年齡維度納入晚期詩學的學者,是美國文論學家愛德華·W.薩義德(Edward W. Said, 1935——2003)。作為另一位晚期論域的“奠基作者”,他在遺著《論晚期風格————反本質(zhì)主義的音樂與文學》?〔美〕薩義德著,閻嘉譯《論晚期風格————反本質(zhì)的音樂與文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9年版。中,提出“適時”(類如高齡賦予歌德的深邃智慧)與“晚期”(阿多諾的反叛風格)兩種晚期類型?;蛟S在撰寫此書時飽受絕癥折磨、一度瀕臨死亡境遇的薩義德,并不決然排斥傳記學維度所具有的闡釋學價值,而是明確把伴隨“晚期”到來的衰老意識,視為任何藝術(shù)家無可擺脫的現(xiàn)實存在,指出“晚期在其中也包含了一個人生命的晚期階段”?同注?,第13頁。。

顯然,哈琴吸收了薩義德的觀點,并指出在今天的英語世界,late style這一融合了德文Sp?tstil(晚期)與Altresstil(老年)的含混術(shù)語,已教條化地用以歸類所有老年創(chuàng)作:“無論是何種‘晚期風格’的定義,明顯都已作為一種普世性、超個體概念加以運用,對晚期作品的描述由此以一種超越了文化、年代學、地域、時空的態(tài)勢呈現(xiàn);而且各類體系往往固化成了正負兩極體系,譬如圓融——衰退、反叛——適時等?!?同注⑩。顯然,這種非此即彼的解釋框架過于偏狹,由此,她想要從藝術(shù)家整體人生與社會情境中,提出一種“個體性的晚期風格”(individual late style)概念。

哈琴的疑惑并非遁詞。其一,年齡是一個相對概念,面對一位80歲的老人,50歲亦不失為“年輕”。其二,在有些藝術(shù)家身上,60歲或許是智思、技術(shù)最為成熟的階段;而還有一些人,雖然長壽,卻從來不曾獲得歲月帶來的成熟。其三,“衰老”在現(xiàn)代性視野中,意味著女性及女性作曲家面臨著更多的特殊問題,誠如蘇珊·桑塔格所指出的那樣:“我們文化中最根深蒂固的審美成見之一,就是老女人招人反感?!?Susan Sontag.“The Double Standard of Aging.”Saturdy Review. 1972, vol.23, p.37.最重要的是,從“老年學”的角度來看,“衰老”(aging)一詞,實際上掩蓋了太多的個體時間差異。也就是說,“老年”是一個富于個體意義的感知概念。在哈琴看來,“當一個人面對身體與智力的衰退時,老年就會到來,而無法把‘老年’刻板地設定在某一年。”?同注?,第3頁。如此便不難理解,她何以在《最后四首歌:威爾第、施特勞斯、梅西安與布里頓的衰老與創(chuàng)作力問題研究》中,專注于闡釋19——20世紀作曲家及作品的“晚期”維度。全書精心闡述了,在一個政治風暴不斷,崇拜“創(chuàng)新”與“青年”,音樂從現(xiàn)代性起源至調(diào)性音樂瓦解的時代,諸如威爾第、理查·施特勞斯、梅西安與布里頓這四位大師在生命最后,最終通過對昔日藝術(shù)遺產(chǎn)的返古渴望,克服了恐懼衰老的時代意識,迸發(fā)出了“人人有別”的個體創(chuàng)作性。?參見注?,第1——6頁。顯然,她試圖證明,即便是身處于同一個時代,個體性的衰老意識也會驅(qū)使作曲家選擇“人人不同”的創(chuàng)作姿態(tài)。

這種強調(diào)“人人有別”的個體性晚期定義,令哈琴特別關注不同作曲家的晚期境遇。在這里,年齡甚至賦予了創(chuàng)作以美學與境界的意義。如其所言,“有人天賦早現(xiàn)(如莫扎特),有人大器晚成(如布魯克納)。到了七十開外,創(chuàng)作狀態(tài)更是人人有別。有人高產(chǎn)(如海頓),有人惜墨如金(如西貝柳斯)。有的生活在政治社會動蕩的時代(時代既阻礙也刺激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而有的則因個人生活損害了創(chuàng)作。有人長壽無疾(如雅納切克),有人則飽受慢性病的折磨(如巴赫、戴留斯);有人被疾病擊垮(患阿爾茨海默病的科普蘭),有人則與病痛搏斗(如拉赫瑪尼諾夫)?!?? 同注⑩。如果從哈琴的思路衍生出去,年齡的問題將變得更為復雜。譬如,舒伯特、肖邦這種英年早逝的天才,他們的生命長度本身就具有不同的晚期意義。而波德萊爾筆下的“病繆斯”肖邦,其“隨時隨地都將死去”的生命狀態(tài),是否催生出了一種急速的成熟?此外,還有一種更加匪夷所思的“晚期孤島”現(xiàn)象,某些藝術(shù)家在晚年刻意隱居避世,譬如,羅西尼的晚期在長達三十多年的“長期隱遁”(The Great Renunciation)中度過,其間留下數(shù)百首無法歸類的鋼琴、聲樂小品,自題《老朽的罪孽》(Sins of My Old Age),此種反常合道的人生選擇和藝術(shù)形式當作何解?

上述事實足以證明,從音樂史不可避免地要對音樂家進行“蓋棺定論”的角度而言,對如此豐富多樣的生命情境進行公式性的概括,勢必落入化約主義的謬誤。可見,哈琴從“老年學”角度進入晚期的動機,正是想要澄清各類超歷史性的描述框架,對生命盡頭之創(chuàng)作力的“蓋棺定論”的粗暴謬誤。在她看來,“那種‘藝術(shù)天才老年的燦爛綻放’的斷言,實際上和常見的‘老年衰退論’一樣,皆屬于換湯不換藥的‘老年歧視’?!?? 同注⑩。? Philippe Aries. Centuries of Childhood: 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 Random House USA Inc., 1988.? 參見注⑩,p.5.? 琳達·哈琴著,劉自荃譯《后現(xiàn)代主義的政治學》,駱駝出版社(中國臺北)1996年版。? 格奧爾·齊美爾是德國著名社會學家、哲學家,也是第一位闡釋現(xiàn)代性的社會學家,他認為理想的現(xiàn)代社會生活狀態(tài),是人類的客觀文化與主觀文化二者的辯證統(tǒng)一。

二、“完整人生”與“晚期分期”問題反思

在傳記學中,分期問題不可避免。除了從年齡的視角解構(gòu)各種“晚期風格”的體系框架,哈琴還通過“完整人生”的概念,批判了各種晚期斷代公式的刻板及空洞。雖然,歐洲從中世紀起就有了對人生階段性的研究,但根據(jù)著名法國心態(tài)史學家菲利普·阿里埃斯(Philippe Aries,1914——1984),在其名著《兒童的誕生:一部家庭生活的社會史》?? 同注⑩。? Philippe Aries. Centuries of Childhood: 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 Random House USA Inc., 1988.? 參見注⑩,p.5.? 琳達·哈琴著,劉自荃譯《后現(xiàn)代主義的政治學》,駱駝出版社(中國臺北)1996年版。? 格奧爾·齊美爾是德國著名社會學家、哲學家,也是第一位闡釋現(xiàn)代性的社會學家,他認為理想的現(xiàn)代社會生活狀態(tài),是人類的客觀文化與主觀文化二者的辯證統(tǒng)一。中的考證,可知自幼兒期至老年期各階段的命名實際上經(jīng)歷了漫長的話語建構(gòu),最后化為某種無意識的習俗。無疑,“青春”似乎是各個時代最為看重的階段。自19世紀開始,作為“人生諸階段”之一的“老年”,就越來越在某種青春至上、恐懼衰老的現(xiàn)代性氛圍中受到漫長的輕視。

身為后現(xiàn)代詩學理論家的哈琴,顯然將“老年歧視”作為一個現(xiàn)代性批判環(huán)節(jié)。眾所周知,風格史中的“晚期”階段,肇始于德國觀念論和浪漫派美學的“有機形式論”(organic form)。如其所言,尤其是由歌德、謝林、費希特等德國思想家的一系列著作,在生物學基礎上完成了該術(shù)語的概念化過程。?? 同注⑩。? Philippe Aries. Centuries of Childhood: 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 Random House USA Inc., 1988.? 參見注⑩,p.5.? 琳達·哈琴著,劉自荃譯《后現(xiàn)代主義的政治學》,駱駝出版社(中國臺北)1996年版。? 格奧爾·齊美爾是德國著名社會學家、哲學家,也是第一位闡釋現(xiàn)代性的社會學家,他認為理想的現(xiàn)代社會生活狀態(tài),是人類的客觀文化與主觀文化二者的辯證統(tǒng)一。譬如,經(jīng)典的浪漫派有機體生長隱喻,認為生命有著類如植物一般從萌芽、成熟直至死亡的周期,傳記學據(jù)此建構(gòu)出藝術(shù)家“早——中——晚”的創(chuàng)造周期隱喻。當學者們用“早期風格”(early style)概括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作生涯時,實際上,這些周期概念又兼具負面(因襲、模仿、生澀)與正面(新鮮、早慧、活力)維度的雙重含義。如英國音樂學家巴隆(Anthony Edward Barone)所言,兩種相反的斷代體系已經(jīng)根深蒂固:一種認同生理性描述框架(從高峰到衰落,對應從青春到老年);一種則相信智慧隨歲月逐日增長(以歌德為典型),視晚期作為藝術(shù)家智慧的最高綻放。

當然,追溯這一話語過程并不是哈琴的主要意圖,揭示歷史話語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建構(gòu)才是其目的所在。對于一位相信歷史中“真正成為‘事實’乃是精心挑選之后的虛構(gòu)”?? 同注⑩。? Philippe Aries. Centuries of Childhood: 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 Random House USA Inc., 1988.? 參見注⑩,p.5.? 琳達·哈琴著,劉自荃譯《后現(xiàn)代主義的政治學》,駱駝出版社(中國臺北)1996年版。? 格奧爾·齊美爾是德國著名社會學家、哲學家,也是第一位闡釋現(xiàn)代性的社會學家,他認為理想的現(xiàn)代社會生活狀態(tài),是人類的客觀文化與主觀文化二者的辯證統(tǒng)一。的后現(xiàn)代理論家而言,哈琴有意指出,歷史學家對于各個作曲家晚期風格的歷史定位與評價,存在著某種意識形態(tài)的傾向。這也就不難理解,何以不乏某些作曲家的晚期創(chuàng)作,在史書中同時覆蓋了正負兩種面向。誠如哈琴所言,面對兩種正負并存的概念體系,最后的選擇實際潛藏著理論者本人的世界觀:如果是一位齊美爾?? 同注⑩。? Philippe Aries. Centuries of Childhood: 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 Random House USA Inc., 1988.? 參見注⑩,p.5.? 琳達·哈琴著,劉自荃譯《后現(xiàn)代主義的政治學》,駱駝出版社(中國臺北)1996年版。? 格奧爾·齊美爾是德國著名社會學家、哲學家,也是第一位闡釋現(xiàn)代性的社會學家,他認為理想的現(xiàn)代社會生活狀態(tài),是人類的客觀文化與主觀文化二者的辯證統(tǒng)一。(Georg Simmel,1858——1918)主義者,便傾向于重視全面、統(tǒng)一、綜合,將后一個階段理解為對前階段的重估或提升;若是一名現(xiàn)代阿多諾或薩義德派,則珍視連續(xù)中的斷裂、和諧中的嘈雜。理論家對于理查·施特勞斯《最后的四首歌》這部杰作的評價便是一個典型:正面評價有薩義德?? 參見注?第二章“返回18世紀”,第23——45頁。? Del Mar Norman. Richard Strauss: A Critical Commentary on His Life and Work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 p.466.? 參見〔法〕亨利·伯格森著,肖聿譯《創(chuàng)作進化論》,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3年版。? 〔德〕卡爾·達爾豪斯著,尹耀勤譯《古典和浪漫時期的音樂美學》,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274頁。? 最新的研究,將舒曼的精神病征兆作為一種獨特的人性美學范疇加以理解,作曲家實際在用最大的努力展示感官情感矛盾世界的可能性。參見〔德〕克里斯蒂安·卡登著,劉經(jīng)樹譯《精神失常的舒曼————音樂人類學概要》,《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第125頁。;負面評價則有指揮家德·瑪爾·諾曼(Del Mar Norman)?? 參見注?第二章“返回18世紀”,第23——45頁。? Del Mar Norman. Richard Strauss: A Critical Commentary on His Life and Work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 p.466.? 參見〔法〕亨利·伯格森著,肖聿譯《創(chuàng)作進化論》,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3年版。? 〔德〕卡爾·達爾豪斯著,尹耀勤譯《古典和浪漫時期的音樂美學》,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274頁。? 最新的研究,將舒曼的精神病征兆作為一種獨特的人性美學范疇加以理解,作曲家實際在用最大的努力展示感官情感矛盾世界的可能性。參見〔德〕克里斯蒂安·卡登著,劉經(jīng)樹譯《精神失常的舒曼————音樂人類學概要》,《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第125頁。。由此,晚期的施特勞斯,既被奉為傳統(tǒng)的“集大成者”,又被詬病為貧乏的“自我重復者”。

當然,由于現(xiàn)實人生充滿了辯證、偶然和變動,歷史編纂者有意尋找一種井井有條、意向明確的經(jīng)驗結(jié)構(gòu),試圖在藝術(shù)家煩瑣的生平細節(jié)中整理出一條主線,倒也無可厚非。通常,史學家和傳記作者慣于根據(jù)外部生平時序或藝術(shù)事件的重要程度,來確定分期的“轉(zhuǎn)折點”。這種做法,在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之后已經(jīng)得到了修正,他意識到精神的“綿延”有著異步于外部生平的內(nèi)在軌跡。?? 參見注?第二章“返回18世紀”,第23——45頁。? Del Mar Norman. Richard Strauss: A Critical Commentary on His Life and Work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 p.466.? 參見〔法〕亨利·伯格森著,肖聿譯《創(chuàng)作進化論》,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3年版。? 〔德〕卡爾·達爾豪斯著,尹耀勤譯《古典和浪漫時期的音樂美學》,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274頁。? 最新的研究,將舒曼的精神病征兆作為一種獨特的人性美學范疇加以理解,作曲家實際在用最大的努力展示感官情感矛盾世界的可能性。參見〔德〕克里斯蒂安·卡登著,劉經(jīng)樹譯《精神失常的舒曼————音樂人類學概要》,《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第125頁。黑格爾的帶有“人生階段”隱喻的辯證法,曾用以描述精神演化的普遍過程。貝多芬最早與之建立了根深蒂固的對應關聯(lián),譬如,作曲家“痛苦——意志——戰(zhàn)勝”的精神演化,與黑格爾“正題——反題——合題”辯證法,則建立了同一性。只是這些公式,在涉及某些具體作品的闡述時,往往難以自圓其說。比如,19世紀德國音樂理論家A.B.馬克斯(Adolf Bernhard Marx,1795——1866),根據(jù)“貝多芬風格演化三階段”所抽象出來的奏鳴曲式的精神隱喻,業(yè)已被20世紀理論家詬病為“損害了音樂理論逾百年的嚴重錯誤”?? 參見注?第二章“返回18世紀”,第23——45頁。? Del Mar Norman. Richard Strauss: A Critical Commentary on His Life and Work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 p.466.? 參見〔法〕亨利·伯格森著,肖聿譯《創(chuàng)作進化論》,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3年版。? 〔德〕卡爾·達爾豪斯著,尹耀勤譯《古典和浪漫時期的音樂美學》,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274頁。? 最新的研究,將舒曼的精神病征兆作為一種獨特的人性美學范疇加以理解,作曲家實際在用最大的努力展示感官情感矛盾世界的可能性。參見〔德〕克里斯蒂安·卡登著,劉經(jīng)樹譯《精神失常的舒曼————音樂人類學概要》,《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第125頁。。

如果“晚期”階段性的隱喻化過程也是其抽象化和空洞化的過程,那么,怎樣才能以更客觀的方式去面對晚期風格的分期問題呢?用哈琴的立場來看,唯有首先放棄種種先入為主的理論和思維定式,深入到個體“人人有別”的生命情境中,才有可能接近歷史的事實。當然,從所謂的“蓋棺定論”的角度來看,“老年”或“晚期”,無疑是“完整人生”這樣一個龐雜的空間實體的總結(jié)與反思期,它不應被埋沒和輕視。同時,年齡不應作為劃分晚期階段的孤立界線,而應在個體“完整人生”的支點之下,始終將不同階段之間的互動關系作為風格演化軌跡的觀察點。

三、“晚期心境”分析的空間模式

在傳記學中,歷史學家必須對人物的行為動機、生存選擇有所判斷,方能對煩瑣的人生事件進行合理剪裁。那些留存于世的經(jīng)典傳記,亦往往在扎實的文獻考據(jù)和人物內(nèi)心的細膩分析之間達成平衡。但是,綜觀各類傳記不難發(fā)現(xiàn),對于藝術(shù)家晚期心境的解讀有時不免粗糙,甚至缺席,針對舒曼的精神疾病與晚期創(chuàng)作關聯(lián)的粗暴解讀?? 參見注?第二章“返回18世紀”,第23——45頁。? Del Mar Norman. Richard Strauss: A Critical Commentary on His Life and Work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 p.466.? 參見〔法〕亨利·伯格森著,肖聿譯《創(chuàng)作進化論》,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3年版。? 〔德〕卡爾·達爾豪斯著,尹耀勤譯《古典和浪漫時期的音樂美學》,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274頁。? 最新的研究,將舒曼的精神病征兆作為一種獨特的人性美學范疇加以理解,作曲家實際在用最大的努力展示感官情感矛盾世界的可能性。參見〔德〕克里斯蒂安·卡登著,劉經(jīng)樹譯《精神失常的舒曼————音樂人類學概要》,《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第125頁。便屬其例。這或許是對于“晚期”這個生命階段的心靈體驗和精神追求,缺乏相應的深入理解,于是往往借助各種體系公式,導致“人人不分”的歷史之故。英國藝術(shù)史家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1903——1983)就認為,幾乎所有藝術(shù)家的晚年創(chuàng)作,都被“一種孤立無援、焦躁憤怒所包圍,最后發(fā)展出一種看破世事的悲觀主義、對理性的不信任、對直覺的肯定”?? Kenneth Clark. The Artist Grows O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p.207.? 〔德〕魯·阿恩海姆《論晚期風格》,載《藝術(shù)心理學新論》,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第400——405頁。? 參見注⑩,pp.7-9.? 參見注?,第397頁。;美國藝術(shù)心理學家魯·阿恩海姆 (Rudolf Arnheim,1904——2007)則提出另一種晚期境界,即“超然物外,刪繁就簡,深入本象,不昧因果”?? Kenneth Clark. The Artist Grows O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p.207.? 〔德〕魯·阿恩海姆《論晚期風格》,載《藝術(shù)心理學新論》,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第400——405頁。? 參見注⑩,pp.7-9.? 參見注?,第397頁。。

問題在于,這兩種不同的晚期心境,在各路理論家筆下,大多籠統(tǒng)地歸結(jié)于“衰老”和“死亡”的解釋公式。哈琴認為,這種解讀顯然化約了問題的復雜性。在她看來,即使是舒伯特這類早逝的藝術(shù)家,也并不一定能夠預知死亡和衰老到來的精確時刻。僅僅將老年藝術(shù)家的憤怒、叛逆,歸結(jié)于一種對于死亡日益逼近的緊迫感,更是學者解釋晚期創(chuàng)作何以極富個體差異的普遍觀點。譬如,有些藝術(shù)家認為,晚期的病痛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全是負面、消極的影響;也有所謂法國作家布封筆下的“天鵝之歌現(xiàn)象”(swan-song phenomenon),意即:死亡成為創(chuàng)作的催化劑,極大加速了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成熟,舒伯特的晚期風格便是杰出的典型。?? Kenneth Clark. The Artist Grows O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p.207.? 〔德〕魯·阿恩海姆《論晚期風格》,載《藝術(shù)心理學新論》,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第400——405頁。? 參見注⑩,pp.7-9.? 參見注?,第397頁。凡此種種,均需從個體的晚期情境中予以個體性解讀。

當然,對于哈琴而言,她關注的真正問題是:高齡、衰老、疾病,以及對死亡的預見,對于晚期獨有的表現(xiàn)形式構(gòu)成了怎樣的一種心理語境,并且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造力和責任感?在這些問題上,哈琴提出了兩種值得注意的因素。

首先,不應忽視社會習俗看待衰老的態(tài)度帶給高齡藝術(shù)家的心理壓力。20世紀50年代以來,盛行于老年學研究領域中的種種“老無所為”的消極理論至今縈繞四周。高齡藝術(shù)家將要體驗的自信危機與“老年歧視”存在莫大的心理關聯(lián)。比如,阿恩海姆就曾提到,生理學上的衰老定義,導致了世人對于衰老的文化誤讀和心靈恐懼;提香、羅西尼這樣的大師,對于自己晚期藝術(shù)中不可抑制的異端、強硬、沖動的健筆,長期深懷自卑,在有生之年對自己的晚期創(chuàng)作秘而不宣的事實?? Kenneth Clark. The Artist Grows O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p.207.? 〔德〕魯·阿恩海姆《論晚期風格》,載《藝術(shù)心理學新論》,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第400——405頁。? 參見注⑩,pp.7-9.? 參見注?,第397頁。即是其佐證。

其次,不應忽視高齡作曲家的社會角色認同對于創(chuàng)作動機的影響。哈琴區(qū)分出了兩種典型的藝術(shù)責任感:一種是“孤島性”的晚期心態(tài),即藝術(shù)家行至暮年,畢生的財富、名望足以使自己從職業(yè)功利中解放出來,如此,反而比年輕人更能擺脫世俗的羈絆,較少受制于同行評價,較少被潮流、時風所裹挾,最終擁有更大的表現(xiàn)自由,在創(chuàng)造上更加向“內(nèi)”發(fā)展,筆觸的“游戲性”更為突出(如貝多芬、羅西尼);另一種則是“入世性”的晚期心態(tài),所指的是那些成為青年導師的老年藝術(shù)家,不過其心態(tài)依然人人有別,有的是在教學中以維護、延續(xù)傳統(tǒng)為己任,有的則希望締造自己的藝術(shù)遺產(chǎn)版圖。

必須指出的是,哈琴固然是針對高齡藝術(shù)家提出了上述考察維度,但是這種在社會空間的維度中審視“老年歧視”與創(chuàng)作動機之張力關系的視角,的確為原本單薄的晚期心境分析提供了思路。因為,在個體的生活場域中,作曲家的晚期心境并不止于時間維度的演化,而是存在于各個多極空間的互動關系中。

四、“產(chǎn)量崇拜”與“老年歧視”

實際上,“創(chuàng)作力”(ability to create)一直都是心理學界的難題,就像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所 哀 嘆 的那樣:“在心理分析層面,我們無法理解藝術(shù)家所擁有才能的本質(zhì)?!?? 〔美〕霍華德·加德納著,沈致龍、崔蓉暉、陳為峰譯《大師的創(chuàng)造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Dean Keith Simonton. Genius, Creativity and Leadership: Historiometric Inquir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Joseph Esposito. The Obsolete Self: Philosophical Dimensions of Ag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p.56.? 參見注?,pp.160-177.? 關于作曲家傳記生平的若干事實:彌漫死亡陰影的晚期生活,九死一生的心臟手術(shù),中風后的右手殘疾,與皮爾斯的同性之愛等。哈維·雷曼(Harvey Lehman)影響深遠的《年齡與成就》(Age and Achievement,1953),亦執(zhí)此類觀點。該書首次從統(tǒng)計學的角度,考察了科學、人文與藝術(shù)等各個領域生產(chǎn)力的生命周期,將最富于創(chuàng)作力的年齡界定在35——39歲之間,指出大多數(shù)藝術(shù)家人生最后階段往往產(chǎn)量最低、革新最少、創(chuàng)意最為匱乏;認為歌劇作曲家最高產(chǎn)的時期約在40歲,此后開始走下坡路。此觀點后來被美國心理學家迪安·基思·西蒙頓(Dean Keith Simonton,1948——),概括為“歷史測量學”(Historiometric Inquiries)?? 〔美〕霍華德·加德納著,沈致龍、崔蓉暉、陳為峰譯《大師的創(chuàng)造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Dean Keith Simonton. Genius, Creativity and Leadership: Historiometric Inquir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Joseph Esposito. The Obsolete Self: Philosophical Dimensions of Ag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p.56.? 參見注?,pp.160-177.? 關于作曲家傳記生平的若干事實:彌漫死亡陰影的晚期生活,九死一生的心臟手術(shù),中風后的右手殘疾,與皮爾斯的同性之愛等。,它至今仍是創(chuàng)作力分析的主流方法之一。

對于高產(chǎn)的崇拜,或許是音樂史以“中期風格”為重的另一緣由。雖然正如阿多諾闡釋的那樣,對于貝多芬這樣的作曲家而言,中期絕不是最高峰,但這個事一度為人所忽視。巴赫和亨德爾,在晚期進一步將之前的語言提高到更為有機、統(tǒng)一的程度;但許多德國浪漫派作曲家的晚期作品,卻出現(xiàn)了和中期截然不同的分裂現(xiàn)象,這種分裂在布魯克納的晚期作品中,甚至達到了超越形式的至高境界。如此看來,雷曼關于“歌劇作曲家最高產(chǎn)的時期約在40歲,此后開始走下坡路”的論斷,無怪乎遭到哈琴詬病,因為威爾第便在最為老邁的年齡寫出了品質(zhì)更高的歌劇,可見,“產(chǎn)量與創(chuàng)造力不是一回事。畢竟,用產(chǎn)量衡量個人創(chuàng)造力是工業(yè)革命之后才有的事情?!?? 〔美〕霍華德·加德納著,沈致龍、崔蓉暉、陳為峰譯《大師的創(chuàng)造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Dean Keith Simonton. Genius, Creativity and Leadership: Historiometric Inquir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Joseph Esposito. The Obsolete Self: Philosophical Dimensions of Ag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p.56.? 參見注?,pp.160-177.? 關于作曲家傳記生平的若干事實:彌漫死亡陰影的晚期生活,九死一生的心臟手術(shù),中風后的右手殘疾,與皮爾斯的同性之愛等。

在哈琴看來,“產(chǎn)量崇拜”乃是構(gòu)成“老年歧視”的另一癥因。這又落在了哈琴所十分熟稔的現(xiàn)代性批評范疇中。為了進一步澄清混淆產(chǎn)量和創(chuàng)造力的流俗成見,哈琴以晚期布里頓的創(chuàng)作詳細證明了這個觀點。?? 〔美〕霍華德·加德納著,沈致龍、崔蓉暉、陳為峰譯《大師的創(chuàng)造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Dean Keith Simonton. Genius, Creativity and Leadership: Historiometric Inquir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Joseph Esposito. The Obsolete Self: Philosophical Dimensions of Ag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p.56.? 參見注?,pp.160-177.? 關于作曲家傳記生平的若干事實:彌漫死亡陰影的晚期生活,九死一生的心臟手術(shù),中風后的右手殘疾,與皮爾斯的同性之愛等。眾所周知,布里頓(Benjamin Britten,1913——1976)晚年中風之后,不僅作品產(chǎn)量大減,且作品越寫越短。但在哈琴看來,產(chǎn)量的減少、規(guī)模的簡約,不能簡單歸結(jié)于體力的衰退,而是作曲家對現(xiàn)實生命情境、創(chuàng)作意圖與音樂傳統(tǒng)的綜合考慮。譬如,他在生命最后為豎琴和男高音而作的《圣歌》(Canticles)第五篇“圣納喀索斯之死”(根據(jù)T. S.艾略特詩作寫成),堪稱其最震撼人心的作品之一。不過,這種震撼并非純?nèi)粊碜砸魳?,而是來自文本、意象、典故和個體自傳?? 〔美〕霍華德·加德納著,沈致龍、崔蓉暉、陳為峰譯《大師的創(chuàng)造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Dean Keith Simonton. Genius, Creativity and Leadership: Historiometric Inquir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Joseph Esposito. The Obsolete Self: Philosophical Dimensions of Ag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p.56.? 參見注?,pp.160-177.? 關于作曲家傳記生平的若干事實:彌漫死亡陰影的晚期生活,九死一生的心臟手術(shù),中風后的右手殘疾,與皮爾斯的同性之愛等。的高度契合造就的極為復雜、神秘的況味?!妒ジ琛非八氖资菫樗耐詰贀从押退囆g(shù)伴侶,男高音皮爾斯(Peter Pearls)而作;第五首題獻給另一位同性戀作家,即布里頓的好友威廉·普洛梅(William Plomer)。歌詞“納喀索斯照水自憐”中的“水波”“箭矢”“衰老”等意象,與同性戀題材的關系雖甚為隱晦,但無疑與布里頓的自我折磨、自戀,以及同性之愛等人生問題,存在確然隱喻關聯(lián)。當然,這并不是說自傳性的因素是直接與音樂映照的,而是通過隱喻的方式曲折呈現(xiàn)。如哈琴分析,布里頓選擇豎琴的符號意象有其背后的文化傳統(tǒng)。如人所知,《圣歌》中“波光粼粼”的效果,可謂是豎琴的慣用修辭。豎琴是典型的抒情樂器,它在蒙特威爾第《奧菲歐》中是感動冥王落淚的神奇樂器;到了20世紀初,馬勒將豎琴語匯化腐朽為神奇,巧用撥弦的陰森效果來表現(xiàn)“死亡之聲”。布里頓深諳豎琴語匯的隱喻變遷,才把豎琴用在這首充滿水之意象的圣歌里,同時結(jié)合了慣例的抒情語匯和馬勒的轉(zhuǎn)喻。

可見,疾病可能影響了布里頓的產(chǎn)量,但創(chuàng)作的質(zhì)量卻不一定退化。美國理論家倫納德·邁爾(Leonard B. Meyer,1918——2007)也認為,不少作曲家晚期風格之所以普遍趨向于手法的簡約(如貝多芬、威爾第及巴托克),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到了一個不必標新立異、彰顯自我的年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生理的衰退需要更簡潔的創(chuàng)作,即“需要減少勞神選擇作曲創(chuàng)造手段的次數(shù)”?? L. B. Meyer. Style and Music: Theory, History, and Ideolog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9, p.26.? 參見注①。? 參見注⑩,p.12.? Hayden White. Tropics of Discourse: Essays in Cultural Criticism.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 p.1.。

五、關于“晚期風格”詩學界定體系之反思

誠然,阿多諾當初從詩學層面提出一種“晚期風格”的解讀方案,強調(diào)貝多芬晚期詩學的碎片化、斷裂性與不和諧的特質(zhì)難以歸類的屬性時,原本是意在澄清現(xiàn)代工具理性導向下之公式化、圖表性音樂分析的種種流弊(尤其針對當時被奉若真理的申克爾分析法)。匪夷所思的是,在“后——阿多諾”階段,原本反體系的“晚期”術(shù)語,卻又成為某種橫跨一切人物、時空的普遍性概念。如此,考察當下學者在晚期風格文本分析層面的語言操作范式,尋找這些解釋工具之所以教條化的原因,乃是哈琴的意圖所在。

縱觀各類文獻,西方關于“晚期修辭”大致可以總結(jié)出:內(nèi)省性、返璞歸真、高度抽象、精約緊湊、碎片化、懷舊、變革出新的七種形式隱喻。?? L. B. Meyer. Style and Music: Theory, History, and Ideolog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9, p.26.? 參見注①。? 參見注⑩,p.12.? Hayden White. Tropics of Discourse: Essays in Cultural Criticism.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 p.1.而哈琴發(fā)現(xiàn),上述七類喻辭在當時學界,已不僅僅只是詩學意義上的修辭,而是構(gòu)成了一種主導了研究者邏輯思路的二元框架??v觀各類晚期文叢,哈琴發(fā)現(xiàn)有三種結(jié)構(gòu)最為普遍:(1)“結(jié)構(gòu)松散——內(nèi)聚力增強”。譬如,阿多諾認為,晚期風格涉及形式的消解、織體的松散,但又悖論性地解釋這是因為作曲家放棄了表面裝飾,造就了更深的內(nèi)聚性。(2)“純粹——晦澀”。二者均指向一種不加修飾的透徹、質(zhì)樸風格。前者認為這是由簡單素樸的美學觀使然,后者則認為是否定性美學觀導致了矛盾、艱深。(3)“先鋒——返古”?? L. B. Meyer. Style and Music: Theory, History, and Ideolog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9, p.26.? 參見注①。? 參見注⑩,p.12.? Hayden White. Tropics of Discourse: Essays in Cultural Criticism.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 p.1.。除此之外,“秋天”是一個最經(jīng)常用以總結(jié)晚期藝術(shù)形式本質(zhì)的喻詞,但可以同時存在“衰落”與“成熟”兩種正負面向。

上述辯證喻辭的模棱兩可性是顯而易見的,抑或“晚期風格”本身,就以一種“辯證性結(jié)構(gòu)”(diatactical structure)反抗公式化分析。誠如海登·懷特(Hayden White,1928——2018)所指出的那樣:“每當我們試圖闡明人性、文化、社會和歷史這類迷思重重的話題時,實際總是言不盡意?!?? L. B. Meyer. Style and Music: Theory, History, and Ideolog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9, p.26.? 參見注①。? 參見注⑩,p.12.? Hayden White. Tropics of Discourse: Essays in Cultural Criticism.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 p.1.和20世紀分析哲學家對語言問題的關注點不同,哈琴沉入話語是為了給晚期詩學闡釋確定歷史的真實性,以便讓話語表述能夠彰顯出日常生活與藝術(shù)形式之間的實質(zhì)聯(lián)系。由此,傳記學維度不可或缺,否則難以解釋具體作品或藝術(shù)家之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譬如,梅西安最后的“天鵝之作”,與同時代的斯特拉文斯基、布里頓何以存在巨大差異?勃拉姆斯與理查·施特勞斯的“返古”姿態(tài),有著怎樣不同的歷史發(fā)展軌跡?面對此類問題,上述公式性的晚期概念即刻捉襟見肘。如哈琴所言,“以通則式的方式使用‘晚期風格’概念,根源于我們對于藝術(shù)家高度復雜的傳記層面的一個方面的視而不見,即不斷流逝的人生歲月?!?? Linda Hutcheon. “Death in Venice and Beyond:Benjamin Britten's Late Works.” University of Toronto Quarterly. vol.81, 2012.? Robert Kastenbaum. Death, Society and Human Experience. Springer Publishing Co Inc., 2011.? 參見〔美〕杜蘭特著,倪玉平、張閌譯《歷史的教訓》,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

結(jié)論與反思:“個體性”的音樂老年

如前文所述,阿多諾“晚期風格”作為一個“理念型”概念,實際上在當下英美學界的使用也日漸程式化。如今在英美晚期風格學術(shù)語境中逐漸被教條化的各類“晚期風格”定義,才是哈琴的批判對象。確切而言,她意欲通過“老年”將“晚期風格”概念“問題化”,進而對晚期風格的種種公式化結(jié)論予以祛魅。而哈琴“個體性晚期風格”的提出,正是有意揭穿籠罩于“晚期”之上的“共時神話”(myth of synchrony)和“老年歧視”。誠如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卡茲登堡(Robert Kastenbaum)所言:“晚期風格,本質(zhì)上屬于一種悲觀論調(diào)醞釀的幻象,它往往對才思斐然的作者于生命晚期創(chuàng)作誕生時的多樣語境視而不見?!?? Linda Hutcheon. “Death in Venice and Beyond:Benjamin Britten's Late Works.” University of Toronto Quarterly. vol.81, 2012.? Robert Kastenbaum. Death, Society and Human Experience. Springer Publishing Co Inc., 2011.? 參見〔美〕杜蘭特著,倪玉平、張閌譯《歷史的教訓》,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鑒于此,哈琴的貢獻或許在于,揭示了晚期風格的各類話語定義,其實掩蓋了不同時空、社群、文化下關于衰老的不同立場。這意味著,曾被阿多諾嚴加摒棄的年齡意義上的“老年”,無疑已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闡釋資源。

本文認為,哈琴所推崇的個體性的“老年”,反思了阿多諾與達爾豪斯對于傳記學的偏頗看法。顯然,為了避免浪漫主義傳記學對音樂作品的曲解,他們曾否定傳記的價值,主張從風格或體裁結(jié)構(gòu)史的角度撰寫歷史。與之相反,哈琴反對把晚期詩學單純限定在文本內(nèi)部,充分應用老年學理論(包括自傳與回憶錄)討論晚期風格中的主題。在她的筆下,藝術(shù)家最后作品中的文本表達與晚期人生,不僅無法隔絕,甚至比其他年齡階段的創(chuàng)作都更緊密關聯(lián)著人生境遇。這意味著,晚期風格均存在程度不一的“自傳性”:作曲家乃是從各自之人生觀、審美觀出發(fā),從自己對“老之將至”的當下人生與創(chuàng)作力的審視之中,孕化出了一種反思性的批評意識。此事實帶給理論家一個首要的任務是:要想真正洞悉晚期風格之堂奧,必然要放棄那些先入為主的、脫離人倫事實的理論框架,對藝術(shù)家的“整體人生”懷有“同情之了解”,多視角考察衰老現(xiàn)象及其符號學含義。

美國史學家威爾·杜蘭特(Will Durant,1885——1981)在《歷史的教訓》中曾言,歷史不能說是一門科學,只能看作是藝術(shù)或哲學,歷史嘲笑一切強迫將其納入某種理論或邏輯規(guī)范的舉動,它打破了全部規(guī)則:歷史是個怪胎。?? Linda Hutcheon. “Death in Venice and Beyond:Benjamin Britten's Late Works.” University of Toronto Quarterly. vol.81, 2012.? Robert Kastenbaum. Death, Society and Human Experience. Springer Publishing Co Inc., 2011.? 參見〔美〕杜蘭特著,倪玉平、張閌譯《歷史的教訓》,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歷史的真正意義,在于回答“什么是人性,什么是人類行為的本質(zhì),以及人類的前途究竟會如何”的問題。在這個歷史方向的追求上,哈琴的晚期風格研究,無疑提供了充分的啟示和借鑒。

猜你喜歡
阿多諾
“否定的辯證法”與阿多諾的音樂分析
阿多諾流行音樂理論視角下的“中國風”現(xiàn)象探析
文化工業(yè)下主體性喪失的三個層次
淺析阿多諾對資本主義文化工業(yè)的批判
淺談阿多諾的自然美思想
西方美學中關于“丑”的概念研究
無語與言說、個體與社區(qū):西方大屠殺研究的辯證
道德律自明性的根源:早期市民階層的理性激情
勛伯格為何代表進步
西爾伯曼與阿多諾的文學社會學之爭
灵石县| 咸宁市| 永定县| 和静县| 苏尼特右旗| 韶山市| 龙陵县| 汝城县| 吴桥县| 松江区| 环江| 宜丰县| 甘洛县| 静安区| 获嘉县| 宁乡县| 南宁市| 香河县| 应用必备| 孟津县| 中方县| 上蔡县| 开封县| 常州市| 门头沟区| 股票| 陇南市| 和政县| 桐柏县| 涞水县| 布拖县| 定南县| 榆树市| 宜兰市| 安化县| 唐山市| 余干县| 巫溪县| 呼图壁县| 夏津县| 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