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實踐概念“非物質文化遺產”到學科概念“文化遺產”的轉向

2021-11-26 16:04張舉文
民俗研究 2021年5期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遺產學術

[美]張舉文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作為實踐概念進入中國近二十年的今天,討論“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與學科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這些年的實踐與探索,有關非遺的保護、傳承、發(fā)展、產業(yè)、消費、倫理、共同體等概念關系和法律規(guī)則等問題逐漸清晰,有些悖論也得到較深入的辨析?,F(xiàn)在,從這些廣義概念的討論開始轉向對“非遺進校園”和“學科建設”等具體實踐操作的探討,對此,無論是從傳承人或傳承人共同體、學者或學科,還是社會或國家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本文試圖集中討論非遺從社會實踐到(高校)“學科建設”過程中需要澄清的一些問題,其出發(fā)點(核心命題)是:鑒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實踐概念,而“文化遺產”是一個學術和學科概念,所以,在學科建設中,“文化遺產”應該,而且可以,構成包括非遺在內的學術話語體系,體現(xiàn)出跨學科特質。為此,在進行非遺教育與學科建設中,有必要首先完成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到“文化遺產”的概念轉換,進而構建“文化遺產”的學科范式,將其發(fā)展為常規(guī)學術范疇并形成學術共同體。這個命題的前提如下:

前提1:在概念上,“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拔幕z產”包括“非物質(無形)文化”與“物質(有形)文化”。但是,“非物質文化”與“物質文化”不等同于“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

前提2:“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存在的物質和精神基礎,是國家認同、群體認同的基礎,也是民眾日常生活的基礎,失去“文化遺產”意味著該文化群體或國家的文化傳統(tǒng)瀕臨消失。同時,“文化遺產”的概念雖然有待于繼續(xù)界定和辨析,但它目前在國際學術界已經成為一個學術概念,并與“歷史”“學科史”和“傳統(tǒng)”等相關概念一同存在于每個學科,因此,對“文化遺產”的跨學科整合與重構,會有助于將“文化遺產”概念融入教育、知識、國家認同,以及個人和群體的認同的體系,成為維系不同層面的認同的機制的一部分;

前提3:“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一個實踐概念和政策概念,同時也是一個特定歷史階段的特定政治經濟概念。這個概念是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的新認識的結果,是“非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爭取平等權力的手段,當然也是有助于界定和理解“人類文化遺產”的概念。作為“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術性研究不僅有助于指導實踐,也有助于對“文化遺產”的學科化建設,因此,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術研究,需要以“文化遺產”的學術概念和范疇為前提。

前提4:以“文化遺產”作為學科化建設的學科基礎概念,必須首先明確,“文化遺產”的學科性在于它的多學科性,即“文化遺產”存在于多學科的知識體系和研究范疇,也因此需要從多學科視角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和領域,發(fā)展出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論?;蛘哒f,對“文化遺產”的學科建設不能將其等同于“歷史”“文學”等相對獨立的學科,而應關注其獨特的多學科性,并從不同學科視角摸索出“文化遺產”的闡釋理論。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踐性概念轉化為“文化遺產”的學術概念,不但可以充實現(xiàn)有的教學與科研體系(包括學科知識結構與地方知識及其譜系(1)參見馬翀煒:《知識譜系的構建與人類智慧的分享:聚焦中國邊境地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思想戰(zhàn)線》2019年第4期。),以及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方法體系,而且對強化國家認同,豐富個人與群體生活意義也十分必要。一百年多來的中國,在國家認同重建中所遇到的最大挑戰(zhàn)就是如何認識、傳承、發(fā)展、豐富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或“文化遺產”,并能堅守自己的“根”。

以下從三個方面對這個命題做扼要說明。

一、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到“文化遺產”的概念上的擴延是非遺進入學術領域的一個重要前提

首先,非遺是來自“聯(lián)合國”的法規(guī)性和框架性概念,是一個實踐概念或指導實踐的概念。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從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于1970年代構建了“遺產”概念,而后到2003年又發(fā)展出非遺概念,并在2016年提出“倫理原則”等概念與原則以便修正和完善之前的概念。這些概念及其修正表明了它們是指導實踐的框架性概念,需要因時代和社會不同做出不斷修正。例如,從自然遺產到文化遺產;從物質文化遺產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有形遺產到無形遺產),從文化多樣性到倫理原則,甚至在中國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改為“文化與自然遺產日”,等等。

那么,在中國的語境下,如何理解“文化遺產”的內涵?一個路徑是從對“民間文化”的概念來理解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和民俗實踐。例如,鐘敬文在20世紀30年代就提出“民間文化”的概念,甚至想用這一名詞取代“民俗”一詞。到了20世紀80年代,鐘敬文甚至擬用這個名詞去代替“民俗”一詞,而把民俗學稱為“民間文化學”,并認為民俗學的范圍將包括民間文化全部事象。可見,“民間文化”概念體現(xiàn)了一種對文化傳統(tǒng)或文化遺產的理解。(2)有關鐘敬文對“民間文化”的論述,以及從“民間文化”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論述,參見黃永林、鄧清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形成的歷史背景與學科定位》,《民俗研究》2021年第5期。當然,以中華民族文化傳統(tǒng)或傳統(tǒng)文化來理解文化遺產也是一種大眾性話語。

其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外延小且具有排斥性的概念,甚至是個矛盾的概念,因為“非物質”本身是不明確的概念。對此,除了需要厘清“遺產”前的三個修飾限定概念:“非”“物質”“文化”(對應著外文的概念,如英文的in-非、tangible-物質/有形、cultural-文化)之外,還必須澄清這三對概念:遺產與傳統(tǒng);非物質與物質(或無形與有形);文化與自然。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等有關法律,“遺產”概念指“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必須符合三個特征:第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第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第三,必須是合法財產。其中,構成“遺產”必須滿足的條件之一是:“遺產必須是財產”,而財產指的是“有形”的財物,而不是無形的概念或精神意志。但是,用在“文化遺產”中時,“遺產”超出了個人和法律層面的意義,成為一個社會的歷史和傳統(tǒng),可以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或物質財富之總和。因此,才有了“有形”與“無形”遺產之分。

關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中國學者在概念術語的翻譯上已有過較深入的解讀,并與日本和韓國的用法有過比較。(3)參見巴莫曲布嫫:《從語詞層面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基于《公約》“兩個中文本”的分析》,《民族藝術》2015年第6期;戶曉輝:《〈世界遺產公約〉的修訂及其中國意義》,《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6期;巴莫曲布嫫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何謂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文化論壇》2020年第1期;《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民間文化論壇》2020年第3期;韓成艷、高丙中:《非遺社區(qū)保護的縣域實踐:關鍵概念的理論探討》,《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20年第3期。其中的“非物質”與“物質”(無形與有形)的對立觀點或悖論已經被證偽,即“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無形的和有形的”。中國政府從2006年開始法制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日”在2017年改為“文化與自然遺產日”??梢姡胺俏镔|文化遺產”概念從產生到發(fā)展,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那么,在不同社會,不同歷史階段,以及不同實踐和學術語境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化遺產”概念也需要有不同的界定和闡釋,由此明確不同主體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目的的使用策略。

總之,作為實踐概念,近二十年來的確有“‘非遺’是個筐,什么都往里裝”的現(xiàn)象。這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同時也出現(xiàn)了悖論,例如,在實踐層面(如申報、審批、宣傳等),非遺被等同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可“優(yōu)秀”“傳統(tǒng)”又沒有清晰的界定。目前,被列為四級非遺名錄的項目已經達到數(shù)千種。但是,我們必須清楚,非遺這個實踐概念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含義與目的。

產生階段:非遺是為了讓全世界關注人類文化遺產,提倡傳承和保護人類的多樣文化,特別是承認那些曾被殖民的國家擁有對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的主權。這不僅是在文化意義上,也是在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上對歐洲中心主義和殖民主義思想的再次宣戰(zhàn)。1970年代,非遺開始被用在國際話語中,并且是從南美洲開始的,而同時美國和英國等部分國家不認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這些事實就說明的這一點。(4)參見[冰島]沃爾迪瑪·哈福斯坦:《山鷹之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制造過程》,張舉文譯,《文化遺產》2018年第5期。

發(fā)展階段: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頒布、生效,直至今天在各國的實踐,非遺已經在各地“在地化”或“本土化”,盡管有的地方使用的是不同術語。同時,當代發(fā)展起來的公共民俗(public folklore)所從事的也多是非遺保護工作。此外,“可持續(xù)發(fā)展”也成為與非遺肩并肩的一對概念。這些都體現(xiàn)了在保護人類文化多元發(fā)展中堅持多元文化論(multiculturalism)的實踐。

成熟階段:通過上述的各種實踐,各國各地陸續(xù)頒布、實施了具有各自社會和文化特點的法律與法規(guī),利用非遺的國際話語權,使對本土“文化”和“傳統(tǒng)”的保護制度化和法律化。正是在這個階段,非遺概念的實踐性開始轉向學術性,并開始從學理上反思非遺是否可以發(fā)展成為“學科”。對此,需要將非遺置于更廣泛的人類文化、人類實踐、人類智慧等范疇來考慮,而不應只是從學科建設的行政和機構以及經費角度來思考。

同理,“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產生說明了它不是學術概念,盡管此后將其轉化為學術概念的努力一直不斷。(5)參見陳孟昕、張昕:《中國高等院校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研討會綜述》,《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葉濤:《中國民俗學會與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民間文化論壇》2014年第2期。正如高丙中所指出的,要想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社會工程術語”“從工程概念[轉換]到學術概念,還有很長的一個過程。我們要努力建立它與既有學術、知識體系的聯(lián)系,通過這種聯(lián)系而對這個概念的意義和意味有不斷深入的理解,從而對所涉及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實踐有更強的關懷能力。學術并不只是為了學術本身”(6)參見高丙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整合性的學術概念的成型》,《河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要想完成將這個實踐性的“工程概念”向學術乃至學科概念的轉換,有必要將其擴大到“文化遺產”的概念,并將非遺作為“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來達到相輔相成的目的。

二、學術概念與學科化的有機關系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實踐概念轉向“文化遺產”學術概念的過程中,不應把“非遺進校園”等同于學術化或學科化。首先,“非遺進校園”應該細分:非遺進幼兒園、小學、中學和高中,甚至進大學應該有不一樣的實踐方法與目的。其中,可以有三個層面或階段性的目的。

第一個是“認知”層面,也就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與感受,甚至是習得。在這個層面,非遺進校園是對文化遺產的重視、關注、尊重,是尋根、守根的做法,是國家認同應該、必須做的。近現(xiàn)代的中國曾經有過對文化之根的否認,也由此在“西化”中失去自尊和自信。難得的是,中國文化內在的“自愈機制”使中國重新尋得其文化之根,獲得自覺和自愈?,F(xiàn)在,“非遺進校園”就是對根的認知,是傳承和堅守根的必要做法,對個體的成長、成熟乃至國民教育來說等都是非常必要和有意義的事。

第二個是在“認知”層面之上的“感悟”、“理性化”與“學術化”。通過“動眼”“動手”等實踐,培養(yǎng)和發(fā)掘潛在傳承人、工作者、愛好者,以及可能從事公共文化事業(yè)、文化產業(yè)管理、社會工作、心理咨詢等工作的人員。當然,大眾教育是必要和必然的基礎。即使是產業(yè)化和商業(yè)化行為,也對民眾了解歷史,增強民族自信與認同有著重要意義。

第三個是“傳承”性的“專業(yè)”教育,培養(yǎng)“傳承人”和有關文化工作者(與文化產業(yè)管理等相結合)。近二十年的實踐已經為非遺的保護與傳承摸索出了符合中國現(xiàn)實的路徑,也為轉向“文化遺產”的學科理論化,以及有關傳承人的理論與實踐等問題提供了有益論證。(7)劉曉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若干理論與實踐問題》,《思想戰(zhàn)線》2012年第6期。

這三者應該是有機結合的一個整體。從幼兒園到高中,應該以“認知”層面的感知性的普及教育為主,培養(yǎng)潛在的傳承人和工作者;大學便可以側重兩個“發(fā)展方向”:“實踐性”的傳承人或文化遺產工作者,以及“學術性”的理論研究者。當然,其中的傳統(tǒng)知識教育是前提。正如民俗學者鞠熙和賀少雅通過觀察所發(fā)現(xiàn)的,十余年來中小學的非遺傳承實踐存在著與“傳統(tǒng)文化傳承”在課堂形態(tài)上的分野和分層,造成了非遺傳承的窘境。究其原因,一是傳統(tǒng)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個概念之間存在差異;二是非遺傳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非遺保護理論的主要建構者即民俗學科的研究范式和理論體系,諸如文化分層理論、鄉(xiāng)土情結等;三是與非遺本身傳承特性有關;四是受到相對單一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影響。對此,她們認為,“民俗學家應結合當前的學科研究范式轉向,構建符合時代需求和教育規(guī)律的非遺傳承理論,部分民俗學家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積極[參與]非遺教育實踐,推動非遺教育;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實踐者也有責任成為非遺教育傳承的重要推動者”。(8)鞠熙、賀少雅:《中國中小學非遺傳承的課堂形態(tài)和理論反思(2004-2020)》,參見“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與學科建設”國際學術論壇(2020年12月5日-12月6日北京師范大學)會議手冊??梢?,“非遺教育”概念需要從不同層面來理解和實踐,相關的學術研究也需要首先構建學科范式。對此,楊利慧所辨析的“非遺教育”和“民俗教育”兩個概念,有助于理解“教育”的大眾普及層面與學術層面的不同,并找到適當?shù)幕勇吠尽?9)楊利慧:《從“民俗教育”到“非遺教育”——中國非遺教育的本土實踐之路》,《民俗研究》2021年第4期。

從學科角度來看,中國的現(xiàn)代學科體系與基礎理論幾乎都是近百年來“移植”西方的體系,因此嚴重忽視了對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遺產的關注和重視,這也是近百年來中國在國家認同建設中的最重大的挑戰(zhàn)。21世紀伊始,在中國,由于多種客觀和主觀因素,從國家到個人,人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遺產等“根”的“認知”和“感悟”發(fā)生了實質性變化。

一百多年前,中國文化被視為具有“劣性”或“先天不足”,以至于今天還有許多精英認為“西化”是中國唯一的發(fā)展出路。但百年實踐證明,中國文化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例如,對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宇宙觀與生命觀以及現(xiàn)實生活態(tài)度)。之所以有了“價值觀”層面的改變,是因為對中國文化經過了從“全盤否定”到“客觀”認知的階段,因此也找到了“根”,使中國文化啟動了內在的“文化自愈”機制,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因此,“文化遺產”的概念不但將“歷史傳統(tǒng)”與“現(xiàn)在”結合起來,也為非遺開拓了發(fā)展空間。

“非遺進校園”是好事,是目前非遺保護所缺失的,是維系個人和國家認同的必要行為,是國家文化自愈機制的體現(xiàn),但要有明確的階段性目的和相應的手段。非遺從實踐走向“文化遺產”學術是進步,是中國社會、國家、精英、民眾在非遺實踐中的理論提升,是構建基于中國歷史與文化的學科體系的良好開端,更是學術體系的國際化。

在探討非遺的學術化和學科化轉向時,民俗學者也在努力探索新的學術路徑,(10)參見穆昭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中國民俗學學科建設》,《長江大學學報》2018年第1期;鞠熙:《實踐:民俗學進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關鍵詞》,《長江大學學報》2018年第4期。韓成艷、高丙中:《非遺社區(qū)保護的縣域實踐:關鍵概念的理論探討》,《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20年第3期。并提出需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化遺產”進行“批評性遺產研究”(11)參見龔浩群、姚暢:《邁向批判性遺產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知識困惑與范式轉型》,《文化遺產》2018年第5期。。王曉葵從對有關非遺研究范式的思考角度指出,“在民俗學領域,有關‘非遺’的研究,存在嚴重的‘神學化’(12)此處“神學化”的“神學”,并非宗教意義上的神學,而是將某事“神”化的意思——作者注。的傾向。具體體現(xiàn)在將文化行政認定的非遺的意義和價值,直接挪用為學術研究的結論。然后將分析過程轉換成對這個結論的論證和演繹。真正科學的研究,應該擯棄任何預定的結論,將考察對象相對化,對其本質進行學理性的考察”(13)王曉葵:《“神學”還是“科學”?有關非遺研究范式的思考》,參見“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與學科建設”國際學術論壇(2020年12月5日-12月6日北京師范大學)會議手冊。。而鄭土有從另外一個角度指出,“現(xiàn)在存在的問題是由于非遺包含的范圍極廣,是一門跨學科的新型學科,如果不打破高校原有的學科體系,‘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的定位難以明確”(14)鄭土有:《高校在非遺保護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參見“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與學科建設”國際學術論壇(2020年12月5日-12月6日北京師范大學)會議手冊。。這些對學科范式和學科性的探討,一方面說明了不能匆忙地將非遺作為獨立學科加入到現(xiàn)有的教育體系中,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文化遺產”的跨學科性。

總之,學術性與學科性也是兩個不相同的概念,需要從實踐和理論上深刻思考它們的關系?!拔幕z產”有學術性,也有學科性;但它的學科性不是單一的,更不是唯一的;它的學科性存在于多學科性,即,必須基于多學科理論與方法才能對文化遺產有學術理論層面的提升,或理論化。所以,它首先應該成為每個相關學科關注的研究領域;然后,從多學科的研究結果中提煉出理論體系,再依此推動各個學科視角的研究和實踐。

三、“文化遺產(學)”是(高等)教育知識體系和學術體系的一部分,也是維系中國文化的價值觀體系的重要基礎

需要明確,非遺概念及其在中國的實踐(15)對于非遺在中國的實踐,有不同闡釋。例如,劉魁立認為是一個“時代機遇”(劉魁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代機遇》,《中國文化報》2020年6月11日);高丙中認為是對“文化革命的終結”(高丙中:《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革命的終結》,《開放時代》2013年第5期);蕭放認為是一次“文化啟蒙”(蕭放:《論新文化史視野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運動》,《遺產與保護研究》2016年第1期)。此外,周星指出了非遺運動中的“可行性與危險性”(周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和中國民俗學——“公共民俗學”在中國的可能性與危險性》,《思想戰(zhàn)線》2012年第6期)。,是策略,是手段,但不是目的。甚至,將非遺的實踐概念轉化為學術概念也不是為了學術本身。有關的探討都是過程,而不是目的。而構建非遺的學術話語和學科性的真正目的是,通過非遺實踐,促進中國民眾更有效地認識、把握和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便由此構建和維系個人認同、中國文化認同、國家認同,并完整理解中國文化傳統(tǒng),最終傳承中國文化之“久”的“心性”(16)參見張君勱、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認識》,《民主評論》與《再生》,新年號,1958年。,也就是中國文化之核心。

圍繞這個目的,中國文化經過千百年的實踐,發(fā)展出了獨特的“文化自愈機制”,維系著中國文化的生命力。(17)有關這個觀點的詳細討論,參見張舉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中國文化的自愈機制》,《民俗研究》2018年第1期;《文化自愈機制及其中國實踐》,《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8年第4期。一個最主要的具體策略就是“本土化”,在堅守中國文化之核心的過程中,以“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不斷吸收新文化,獲得與時俱進的生命力。本土化的具體做法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遺產化、傳統(tǒng)化、產業(yè)化。其機制在于,遺產化是繼承有用的東西;同時在時間上劃出“過去”與“現(xiàn)在”的界線,構建“歷史感”,并不斷因時間變化而修正。同時,這也是對現(xiàn)在行為的合法化過程。傳統(tǒng)化是為了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將“過去”與“現(xiàn)在”聯(lián)系在一起,獲得“歷史”和“傳統(tǒng)”的權威,強化對遺產應用權、合理化與合法化。產業(yè)化是通過經濟模式,獲得經濟基礎,然后再從事上層建筑建設。因此,產業(yè)化也是遺產化和傳統(tǒng)化的前提。

因此,除了積極面對希望將非遺上升到學科性的學術地位的愿望外,還有必要辨析上面所討論的概念關系和邏輯。例如,民俗學者張勃認為,“經過近二十年的持續(xù)努力,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成為多學科學者共同耕耘的研究領域,并出現(xiàn)諸多研究成果。隨著社會需要的增加,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應該得到更多重視”(18)張勃:《高校使命擔當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耦合》,參見“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與學科建設”國際學術論壇(2020年12月5日-12月6日北京師范大學)會議手冊。。事實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概念已經被使用和討論一些年了。(19)參見苑利、顧軍:《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牟延林、譚宏、劉壯:《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也有學者新近提議,在保留現(xiàn)有的民間文藝學和民俗學的學術地位的基礎上,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并成為與“民俗學”和“民族學”并列的一級學科。(20)參見永林、鄧清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形成的歷史背景與學科定位》,《民俗研究》2021年第5期。此外,對“文化遺產學”的構建也是一部分學者的努力方向。(21)參見王巨山、于海廣:《中國文化遺產保護概論》,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年;彭兆榮:《文化遺產學十講》,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蔡靖泉:《文化遺產學》,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

但是,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踐概念通過“文化遺產”的學科概念融入大學教育體系時,還需要明確這樣一些問題:這個過程中所關注的核心應該是什么?這個過程應該是以“學科性”體現(xiàn),還是以學術性來體現(xiàn)?學科性的體現(xiàn)是什么?學術性的體現(xiàn)是什么?構建“文化遺產”學科與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應該有什么樣的關系?此外,如何協(xié)調學術關系之外的行政管理和經費與人力資源關系?

構建“文化遺產學”學科,可以借鑒民俗學學科,即,將文化遺產學的學科性視為存在于其跨學科性之中的學術概念。或者說,文化遺產研究應該更多關注其學術性,而不是其學科性,這至少應該是當前的階段性目標。為此,將“文化遺產”納入或融合到現(xiàn)有的各個學科是最佳路徑。例如,王福洲以“廣義的‘大遺產’觀為背景,突破概念畛域,將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視作文化遺產的兩種存在形態(tài),展開其內涵和體系的研究探討”,并提出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文化遺產學”。(22)王福州:《“文化遺產”的中國范式及體系建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020年第2期。

在此,也許可以設想一下以非遺為學科可能有的課程內容、學術理論與方法的支撐會是怎樣(也許可以做類比的是“文化產業(yè)管理”等相關的專業(yè)或學位項目情況)?;蛘呖梢詥?,這個學科可以開設哪些課程?比如,除了通過非遺和“非遺學”的入門課,介紹非遺歷史、政策、中國的法規(guī)、實踐情況外,還有什么“非遺理論課”?是否可以有“非遺實地調查方法”“非遺分類方法”等學科必要的基礎課程,其中的核心理論視角與人類學、社會學、民俗學、心理學有什么不一樣?等等。

同理,也可以設想一下以“文化遺產”為學科所能設立的課程(包括相關的理論與方法課)。這樣的課程不僅可以是大學教育的“公共課”,也可以結合一些學科,在不同院系開設。例如,無論是科學史還是基礎數(shù)學和物理,“文化遺產”的內容可以是發(fā)掘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可以分析作為文化遺產的建筑技術,如家庭爐灶的搭建,馬車、鋤頭和陶瓷盆碗的制作,等等;其中可能包括的不僅是民間故事和傳說,還有圓周率、九章算術等科學知識;甚至可以從科學與醫(yī)學等知識基礎分析信仰如何成為科學發(fā)展的一部分,而不是彼此的全盤否定。依此,也可以構想“文化遺產”下面的不同“專業(yè)方向”,如非遺和“民間文化”(或參照目前的“非遺分類”來設課)等。

例如,對地震儀、圓周率、玩空竹、跳繩等不應只是作為單一的學科概念或娛樂習俗,而應該納入學科知識體系,以歷史學與科學研究,科學研究與民俗傳統(tǒng),口頭與身體等多學科視角來闡釋和傳承這些傳統(tǒng)知識和民俗。再比如,從學寫毛筆字,到文房四寶的制作,以致相關的歷史、文學、手藝、工藝、技術設備、地域文化、產業(yè)與個人生活方式等,通過這樣的“格物致知”精神和實踐行動才能為文化遺產的“學科化”奠定基礎。

相比之下,日本和韓國等國在“非遺教育”(進校園、培養(yǎng)傳承人等)層面的做法很值得借鑒,而歐美等國在“文化遺產”的學科建設上也值得參考。例如,美國馬里蘭州的古徹爾學院(Goucher College)新近成立的“文化持續(xù)性研究”碩士學位點,便主要是基于民俗學理論,以文化保護為實踐的基礎。另外,以“文化遺產”(或“遺產”,其實是指“文化遺產”)為學科和學位點的大學有好幾所,如西肯塔基大學、阿肯色大學、蒙大拿大學、新澤西州立大學等都有博士學位。在歐洲,幾乎每個國家都有“文化遺產”博士學位點。

可見,在中國設立“文化遺產”研究專業(yè)、碩士和博士學位是必要的、可行的,同時也是在國際學術層面進行跨文化對話交流的一個必要平臺和路徑,更是對在國際上進行非遺保護經驗交流的學理上的支持。尤其有意義的是,一個多世紀來,民俗學在中國的誕生、成長和發(fā)展歷程與經驗可以是文化遺產的學科建設中最直接和有益的參照對象,因為兩者應該是聯(lián)系最密切的學科。

總之,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到“文化遺產”的概念轉換,對“文化遺產”的關注。對“文化遺產”從政策實踐到學術理論的上升,乃至學科構建,都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傳統(tǒng)”的保持、傳承以及發(fā)展非常有效和有意義的路徑。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厘清概念關系,明確手段與目的的不同,強調“文化遺產”研究的多學科性,特別是對國家認同和個人生活意義構建的重要性。以此來思考,“文化遺產”的學科建設不但有可行性,更有必要性,尤其是現(xiàn)在,對“文化遺產”的學科建設正逢傳承和發(fā)展中國文化的歷史機遇。

2021年3月初,兩則官方媒體報道的消息出現(xiàn)各個社交平臺(無疑相關的報道還會跟進):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中增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yè),列入藝術性門類,藝術學理論專業(yè)類;(23)參見中國新聞網2021年3月1日報道“教育部:37個新專業(yè)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zw/gn/2021/03-01/9421656.shtml?from=timeline,瀏覽時間:2021年3月2日。南京農業(yè)大學文學院獲批增設“文化遺產”本科專業(yè)。(24)參見南京農業(yè)大學2021年3月1日“我校新增文化遺產專業(yè)”的報道,http://www.njau.edu.cn/2021/0301/c174a112466/page.htm,瀏覽時間:2021年3月2日。其實,自2016年首都師范大學經教育部審批在“歷史學”門類下設立“文化遺產”本科專業(yè)后,已有多所高校設立了“文化遺產”專業(yè)。(25)參見2016年3月9日首都師范大學“教育部審批通過我校申報的‘文化遺產’本科專業(yè)”的報道,https://www.cnu.edu.cn/jdxw/jdxw/77190.htm,瀏覽時間:2021年3月10日。對此,許多學者自然會想到有關非遺實踐概念的一系列辯論:誰擁有非遺、誰是非遺的傳承人、誰有權力擁有非遺等,進而繼續(xù)探討,誰決定“非物質文化遺傳”和“文化遺產”的學科屬性、地位及其學術性的“合法性”、誰擁有和評定相關的學科權威、民族文化“遺產”的學科屬性規(guī)定與其實踐內容和意義該是什么關系等問題。相信只有實踐才能摸索出有前途的路子。

猜你喜歡
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遺產學術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遺產日
學術是公器,不是公地
學術動態(tài)
學術動態(tài)
中國實踐的學術在場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遺產是“價值富礦”
文化遺產與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