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琴
區(qū)域游戲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提供對“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教師的指導有助于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其有效性決定游戲活動的質量。游戲具有不確定性,教師的指導要根據不同的時機,采用不同的方式。小班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受生理及心理發(fā)展水平的影響,他們更喜歡形式多樣且簡單易行的活動。教師的指導行為要符合小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尊重小班幼兒的主體意識??茖W有效的指導對幼兒游戲能力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忽視幼兒主體性地位
部分教師在區(qū)域游戲活動中干預過多。有的教師在設置游戲時沒有給予幼兒自主選擇材料的機會,而是限定了每個幼兒具體玩什么。有的教師在游戲活動中不尊重幼兒的自主權,過分注重游戲的預設目標,當幼兒的游戲行為脫離預設目標時,便忽視幼兒的意愿,立即限制幼兒的行為活動,打斷幼兒正在進行的游戲,嚴重限制了幼兒游戲的自由。這樣的做法違背了幼兒游戲的自主性原則,使幼兒喪失了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不能夠真正發(fā)揮區(qū)域游戲活動的作用。例如,在小班美工區(qū)活動中,有些幼兒喜歡色彩,想要使用水粉顏料,有的教師考慮到后續(xù)清洗工作不便,阻止幼兒進行該游戲。在小班“娃娃家”的游戲中,有的教師認為幼兒在游戲時應該將鍋碗擺放在桌面上,而不是墊子上,于是進行干預,示意幼兒將游戲場地轉移到桌面上,使得幼兒對游戲的主動性、興趣和積極性大為降低。
(二)對幼兒的觀察浮于表面
幼兒在進行游戲活動時,教師并未進行耐心等待和細心觀察,便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強制性的指導和干預。教師對幼兒的觀察浮于表面,于是產生了無效的指導行為。多數教師反映班級幼兒人數多,自身時間和精力有限,難以觀察并指導幼兒玩游戲。部分教師忽視觀察幼兒游戲行為的重要性,讓幼兒在區(qū)域游戲活動中自主游戲、打發(fā)時間,對幼兒缺乏應有的關注和引導。在觀察幼兒游戲的過程中,有的教師缺乏目的和計劃,主觀想法較多,并未對觀察到的行為和現象進行深入有效的分析,也未提出和實施改進的策略。
(三)教師指導職能缺失
有的教師并未清楚自身在區(qū)域游戲活動中的定位,違背了觀察在先指導在后的原則,沒有給予幼兒自主探索的機會,只注重游戲活動的結果,常常是以教代導的形式推進游戲活動。有的教師以放任的態(tài)度對待幼兒的游戲活動,不能真正給予幼兒指導。例如,有的教師在確保幼兒安全游戲的前提下,不對幼兒游戲進行任何的指導和觀察,當場地上鋪滿散落的玩具時依舊放任幼兒進行區(qū)域游戲。在生活區(qū)活動中,一位幼兒正在嘗試將繩子打結,嘗試了好久但沒有成功,教師并未及時給予指導幫助。
(一)認真觀察幼兒的區(qū)域游戲
觀察是教師了解幼兒興趣、需求和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方式,是教師提供和調整區(qū)域活動內容和材料的基礎,也是教師對區(qū)域活動進行指導的必要條件。興趣和個性相近的幼兒往往會自發(fā)組成小群體進行游戲。教師需要觀察記錄幼兒在自然的游戲場景中的獨特行為,為分析幼兒在游戲中的參與情況提供依據。
(二)必要時介入并指導幼兒的區(qū)域游戲
1.教師要根據幼兒活動的情況靈活掌握介入指導的時機。一般而言,教師適時介入的時機包括以下三種情況:一是幼兒在探索操作過程中出現困難向教師求助或準備放棄時;二是幼兒在探索操作過程中發(fā)生糾紛影響活動進程時;三是幼兒在長時間盲目探索無法正常進行活動時。例如,在小班美工區(qū)活動中,幼兒興致勃勃地玩起了樹葉印畫。幼兒一開始把顏料調得太稀,印出的圖案顏色較淡且不勻稱,后來又把顏料調得太濃,印出的圖案一片模糊,看不出樹葉的紋路。在反復嘗試后,幼兒最終印出了色彩艷麗、畫面美觀的圖案。整個活動中,幼兒非常專注地沉浸在樹葉印畫的快樂中。教師給予了幼兒充分的自主操作和探索的時間,沒有急于介入幼兒的活動,也沒有進行過多的指導,幼兒經過反復的嘗試完成了活動,獲得了成功。
2.間接指導。間接指導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以玩具或材料為媒介進行指導。教師要根據獲得的信息,有目的地投放玩具和材料,或者根據幼兒活動的進程,適時地為幼兒提供他們需要的活動材料。例如,在小班益智區(qū)活動中,幼兒已經能熟練掌握四塊拼圖的拼法,興趣開始下降,教師及時投放了六塊和八塊的拼圖材料,孩子們對拼圖的興趣又一次被激發(fā)了。二是通過提問啟發(fā)幼兒,促進幼兒與同伴、玩具和材料互動。教師要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向幼兒提出有效的問題,給幼兒適當的幫助,引導幼兒去探究和發(fā)現。
3.個別指導。在區(qū)域活動中,教師要對不同的幼兒給予針對性的指導,重點指導在區(qū)角活動中參與度低的幼兒,保證區(qū)角活動成為每位幼兒感興趣的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發(fā)展。例如,對個別發(fā)展遲緩的幼兒,教師要降低要求,適時提出建議;對于無法正確使用材料的幼兒,教師應耐心引導,鼓勵幼兒重新認識材料,探索最佳的操作方法。
(三)設置開放評價
教師采用開放性的評價,讓每位幼兒根據自身經驗談談對游戲的感悟,能提高幼兒對游戲的體驗。
1.評價的內容。一是尋找快樂,分享快樂體驗。例如,教師可以向幼兒提問:“今天玩的游戲令你感到快樂嗎,為什么呢?”這句話是引導開放性評價的關鍵。幼兒分享自身快樂的同時,也會給大家?guī)砜鞓?,這能激發(fā)幼兒參與下一次游戲的興趣。二是善于發(fā)現矛盾,尋找解決辦法。在游戲中,總會出現個別幼兒難以融入的情況,教師應及時發(fā)現幼兒內心的真實想法,讓幼兒敞開心扉,尋找解決的辦法。
2.評價的方式。一是師生之間的多向評價。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先讓幼兒評價自身表現,再和同伴進行互評,最后由教師進行評價總結。二是對群體的導向性評價。教師先對幼兒個人的發(fā)展及收獲進行評價,再對幼兒的總體表現進行評價。
幼兒在區(qū)域游戲活動中學習、探索、不斷完善自我。教師在注重對活動有效指導的同時,要保證幼兒在區(qū)域游戲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區(qū)域游戲活動中的指導方法,在游戲中給予幼兒更多支持,提升幼兒的認知水平、社交能力,尊重幼兒的個性,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更加自信,并且能在游戲中獲得良好的體驗。
(作者單位:蘇州吳江區(qū)實驗幼兒園城中園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