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益
立冬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冬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標志著冬季自此開始。自古以來我國都有冬季進補的習慣,因此立冬這個節(jié)氣也是冬季進補的開始。在民間,傳統(tǒng)的立冬風俗食物包括餃子、羊肉湯、姜母鴨等。
餃子有“交子之時”的意思,立冬是秋與冬相交之日,所以民間有吃餃子的習俗,特別是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又因為餃子外形像耳朵,北方人認為吃餃子耳朵不會受凍。餃子制作方便,餡料葷素搭配,自由組合,既能當飯又能當菜,煮熟后溫熱補益,很適合冬季食用。
羊肉湯也是一種傳統(tǒng)美食。寒冬里,人體的陽氣潛藏于體內(nèi),于是身體容易出現(xiàn)手足冰涼,氣血循環(huán)不良的現(xiàn)象。冬令進補的目的,就是要養(yǎng)護人體的陽氣,使身體保持溫暖,補充身體的陰血。羊肉湯符合了這樣的進補原則,所以是整個冬季進補的好選擇。寒冬里吃過羊肉湯以后,冰凍的身體就立刻溫暖起來,一身的寒氣也消失了。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中醫(y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因此,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蓮藕、茭白、筍、菜心等;而紅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姜母鴨是南方人民立冬節(jié)氣的傳統(tǒng)美食。南方地區(qū)雖已入冬,但氣溫較北方要溫和的多,不宜過多進食大溫大熱制品,進補應(yīng)以清補甘溫之味,如雞、鴨、魚。姜母鴨原系一道宮廷御膳,熟地、當歸、川芍有補血活血功效,枸杞子有補肝益腎作用,黨參、黃芪有補氣的效果,老鴨可以滋陰降火。因此,姜母鴨在氣血雙補的同時,搭配鴨肉的滋陰降火功效,使得此道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老姜除腥熱身的藥膳效果也是讓人們普遍喜愛的主要原因。
此外,立冬之際還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它們均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和維生素A,紅心甘薯還含較多的胡蘿卜素。常吃薯類,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nèi)熱的作用。
立冬進補應(yīng)因時因地,北方可選擇溫熱之品如牛羊肉等,而南方應(yīng)以清補為主,切不可盲目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