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穎, 汪家海
(安徽大學 外語學院,合肥 230601)
《寵兒》是199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之一。特莎·羅楊(Tessa Roynon)稱《寵兒》是一本“關于個人、集體和文化記憶的書”[1]。該小說取材于莫里森在蘭登書屋做編輯時偶然看見的一張黑人女性殺害女兒的剪報。自問世以來,《寵兒》以其詩化的語言、獨特的敘事手法和極具爭議性的題材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討論與研究。迄今為止,對《寵兒》的解讀多聚焦于黑人、女性、奴隸等被壓迫排擠的弱勢群體身上,這與莫里森美國黑人女作家的身份不無關系。但這些解讀無疑又忽視了作品中更具普適性的價值觀念。亞當·賈巴(Adam Jabbur)在研究《寵兒》的敘事特征時就發(fā)現(xiàn)“莫里森的小說對美國奴隸制本身特性的描寫遠遠少于對該制度持久性的社會和經(jīng)濟后果的描寫”[2]。莫里森獲得諾獎固然是因為其詩化的語言和豐富的想象力,但更重要的是她的文字反映了美國社會,乃至整個人類群體的精神困境。本文將以申丹提出的隱性進程理論來解讀《寵兒》中除黑人文學等顯性進程之外的隱性進程。申丹提出的隱性進程是指隱藏在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背后的一股敘事暗流,其通常通過陳述性的事實和敘述技巧等來構建。與“隱匿情節(jié)”或者“第二情節(jié)”不同,隱性進程貫穿全文,在雙重敘事進程中,隱性進程與顯性進程在主題意義上呈補充性或顛覆性的關系[3]。在托妮·莫里森的《寵兒》中,隱藏在情節(jié)背后的隱性進程就與其顯性情節(jié)互補,顯性的控訴之下,莫里森通過隱性進程的設計,展現(xiàn)了當時的美國社會是如何通過強制性的道德準則的內(nèi)化進而扭曲了女性、黑人群體乃至整個社會對自我精神追求的定義,導致整個社會精神上的荒蕪。小說還通過短暫出現(xiàn)的人物——愛彌來嘗試尋求解決這種精神困境的辦法,和表達對未來精神世界的美好展望。
塞絲(Sethe)的名字取自《圣經(jīng)》,Seth是Cain殘殺Abel后上帝賜給亞當和夏娃的第三子,有著“給予”的意思[4]。在《寵兒》中塞絲所給予的東西就是母愛,母愛對于塞絲來說不僅是一種單純的動物性本能,她在給予母愛的同時,也通過給予母愛來進行自我肯定。如塞絲對保羅·D談起那次的“災難”事件時,莫里森是這樣寫的:
“然后事情很順利,跟設想的一樣。我們到了這里。我的每一個寶貝,還有我自己。我生了他們,還把他們弄了出來,那可不是撞大運。是我干的。我有幫手,當然了,好多呢,可還是我干的;是我說的,走吧,我說的,快點。是我得多加小心。是我用了自己的頭腦。而且還不止那些。那是一種自私自利,我從前根本不知道。感覺起來很好。很好,而且正確。我很大,保羅·D,又深又寬,一伸開胳膊就能把我所有的孩子都攬進懷里。我是那么寬??磥砦业搅诉@兒以后更愛他們。也許是因為我在肯塔基不能正當?shù)貝鬯麄?,他們不是讓我愛的??墒堑任业搅诉@里,等我從那輛大車上跳下來——只要我愿意,世界上沒有誰我不能愛。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保羅·D沒搭腔,因為她并沒指望或者要求他回答,可他的確明白了她的意思[5]200。
此處是塞絲與保羅·D的對話,塞絲說那種殺女行為是出于一種自私自利。從顯性進程來看,殺女行為可以與殘忍、絕望、控訴以及偏執(zhí)聯(lián)系在一起,與自私自利卻沒有多大關系,塞絲把其解釋成一種自私的行為看似跳出了常規(guī)的表達方式,可從隱性進程來看,這恰恰是對社會強加給黑人女性道德綁架的諷刺。塞絲認為愛是給予,對于剛逃出“甜蜜之家”的塞絲來說,自由是她眼中最重要的東西,為了避免女兒成為奴隸,她親手殺死了女兒,用塞絲的話來說,她是將孩子帶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6]。她選擇了給予女兒沉重的自由而不是生命。然而她卻忽略了女兒作為一個生命,其脫離母體以后也必將獨立,塞絲此時沉溺于社會內(nèi)化給她的母性職責,并沒有意識到人除了給予之外還應有其他真正獨立的精神追求,為了保持自己的母親地位,她殘忍地鋸開了幼女的喉嚨。
塞絲將人生等同于奉獻,等同于自己的母親身份。她的給予是一種讓自己得以存在的方式,是塞絲逃出甜蜜之家以后的所有精神寄托。社會內(nèi)化給塞絲最突出的準則就是給予,母親這一特殊身份更是被要求無條件的奉獻。而塞絲在逃跑路上殺死女兒雖然短暫地使女兒在塞絲的想象中獲得了自由,卻剝奪了女兒的生命權利。這種行為本質(zhì)上是一種對過去奴隸生活的逃避,然而正如沙赫拉姆·錫斯坦尼(Shahram Sistani)所說:“她認為逃避就能忘記過去的記憶。但事實是,它們不會被遺忘,因為過去已經(jīng)融入了現(xiàn)在?!盵7]因此在殺死女兒之后,脫離了奴隸環(huán)境的塞絲受到了來自于社會和自身雙重的道德拷問,而社會道德準則的內(nèi)化又進一步加深了她的罪惡感,也就為寵兒歸來以后,塞絲沉溺于施予母愛從而釀成悲劇埋下了伏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兩性關系對塞絲來說比母子關系更為平等,在兩性關系中,塞絲的給予者的身份被弱化了,因此從而兩性關系對塞絲精神世界的構建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例如離開一百二十四號時,對于塞絲的心理,莫里森是這樣寫的:
真可愛,她想。他肯定以為我聽他說出來會受不了。以為在我全告訴他之后,在他對我講了我有幾只腳之后,“再見”會把我打個粉碎。那不是挺可愛嗎?
“別了?!彼跇淞值倪h端嘟噥著[5]205。
塞絲在保羅·D離開后并未覺得不舍,甚至覺得保羅的擔憂是滑稽的,這與前面莫里森對塞絲與保羅之間短暫甜蜜感情的描寫則有些沖突。既然塞絲是喜歡保羅·D的,那么為何她在知曉保羅·D即將離開時沒有表現(xiàn)出一點留戀呢?結合上一段可知,塞絲所尋找的自我認同更多的是表現(xiàn)為自己身為給予者的身份,保羅·D顯然不是單純處在接受施舍的地位,因此保羅·D的去留對她來說就不那么重要了。
從塞絲的角度來說,人生等同于母愛,等同于給予,從甜蜜之家里逃出來以后,母愛就成了塞絲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母愛本該是高尚且健康的,而包括塞絲在內(nèi)的所有的黑人母親卻將自己的精神生活全部倚靠到子女身上,以弒嬰表達母愛從而獲得自我存在的塞絲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即以舍棄自己的方式給予愛[8]。這種單一的精神倚靠反映了當時黑人女性在社會的畸形道德準則壓迫下喪失了追求自我精神世界的能力和意識,造成了嚴重的精神缺失。
塞絲從甜蜜之家里逃出來以后受到婆婆貝比的照料,貝比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有解放色彩的人物。貝比在獲得自由以后成為一個不入教的牧師,她在樹林中央布道,教那些被釋放以后無依無靠的黑人們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并明確說出一個人的心臟才是他的價值所在。布道作為一種口頭文化,對缺少書面歷史的黑人來說是很常見的。美國學者多瓦娜·富爾頓(DoVeanna S. Fulton)認為這種文化“代表了黑人女性對黑人文化否定的反抗和她們對于身份認同的追尋”[9]。在和塞絲一起撫養(yǎng)丹芙的時候,貝比這樣教育丹芙:
貝比奶奶說人們都瞧不起她,因為她和不同的男人生了八個孩子。黑人和白人都因為這個瞧不起她。奴隸不應該有自己的享樂;他們的身體不應該是那樣的,不過他們必須盡量多地生孩子,來取悅他們的主人。盡管如此,他們還是不許有內(nèi)心深處的快樂。她對我說別聽那一套。她說我應該永遠聽從我的身體,而且愛它[5]258。
這段話看似表達了貝比的自愛精神,表現(xiàn)出貝比在獲得身體自由以后對精神自由的追求。然而在目睹塞絲偏執(zhí)地殺害了自己的孩子以后,貝比再也無法維護這個假象,她“那顆偉大的寬廣之心”在再次回憶起奴隸制的壓迫以后崩潰了。此時再回過頭來看這段描寫,作者在描寫貝比的自由思想之前用多句歧視性的場景作為鋪墊,再在段尾采用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來進行反駁,可以看出,在自由的掩蓋之下,是貝比一直都沒有脫離思想壓迫、從未有過真正精神自由的隱性進程。擴展到整個黑人群體,人們也將施予當成解放。當貝比在一百二十四號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人們在肆意狂歡之后,貝比感到了“濃重的非難氣味在空中凝滯”,這與通??駳g之后的落寞或者疲乏不同。莫里森接著寫道:
她拄著鋤頭把,專心致志地嗅著。她已經(jīng)習慣于沒有人為她祈禱了——但這肆意飄蕩的嫌惡卻是新的。那不是白人——這一點她還能肯定——所以只能是黑人了。于是,她全明白了。是她的朋友與鄰居在生她的氣,因為她走的太遠,施與得太多,由于不知節(jié)制而惹惱了他們[5]172。
從顯性情節(jié)來看,當時處于底層社會的黑人群體正需要這樣一種狂歡,塞絲的到來和斯坦普的莓果使宴會有了契機。然而久經(jīng)壓抑的黑人在放縱快樂以后卻開始責難貝比施與得太過了。追求快樂之后竟然會產(chǎn)生罪惡感,而施與卻成了救贖和唯一的高尚。給予已經(jīng)被上升成一種精神上的特權,以致給予過多竟會引起嫉妒。足以見得道德的枷鎖已經(jīng)牢牢地拷在了整個黑人群體身上,追求自身的快樂只會招來罪惡感。
加納夫婦在“甜蜜之家”將黑人奴隸們培養(yǎng)成所謂的男子漢,給予黑人們一定的自由,這并不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是黑人們應得的,而是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給予者地位。貝比被贖身出來時,加納先生和貝比的對話如下:
“你在‘甜蜜之家’待了多久?”
“十年,我想是?!?/p>
“挨過餓嗎?”
“沒有,先生。”
“受過凍嗎?”
“沒有,先生。”
“有人碰過你一個手指頭嗎?”
“沒有,先生?!?/p>
“我讓沒讓黑爾贖你?”
“是的,先生。你讓了?!彼f道,心里卻暗想:可是你占著我的兒子,而我一無所有。我歸天以后,他還得一直為了還債讓你租來租去[5]182。
這段對話中加納先生充滿了給予者的優(yōu)越感,加納對黑人相對善良并不是因為相信他們彼此間是平等的,他只是被無意識內(nèi)化的價值觀綁架了。把當時社會的畸形道德標準當做愛好,當成精神追求,但這只是一種外界的約束。加納先生缺少自我的精神追求。他唯一的愛好就是與身邊的其他白人農(nóng)場主爭論黑人的品性和主人之間的關聯(lián),甚至不惜為此打上一架。加納先生死后,加納太太盡管“哭得像個孩子似的”卻還是將保羅·D的哥哥當做貨物賣掉以償還債務。這一描寫看似無意,卻強烈反映出白人精神世界的偽善和空虛,從隱性進程來看是必不可少的一筆。加納夫婦在這種意義上是當時精神上無能的美國白人的代表,貧乏到靠優(yōu)越感和奴役別人來排遣苦悶。
愛彌在塞絲逃出的路上出現(xiàn),在塞絲臨盆之際幫助塞絲在水中分娩。因為愛彌的白人女性身份,以往的研究多將愛彌的角色解讀成單純的女性姐妹情誼或者黑人與白人的共生關系。卻忽略了愛彌是唯一一個剛出場就有強烈精神需求的人。正如愛彌出場時與塞絲的對話:
“你這是往哪兒去呀,小姐?”
她轉(zhuǎn)過身,用驟然亮起來的眼睛看著塞絲?!安ㄊ款D。去找天鵝絨。那里有家商店叫威爾遜。我見過照片,他們那兒有最漂亮的天鵝絨。他們不相信我能找到,可是我能?!盵5]44
愛彌的出場與所有人都不同,她一出場就明確表達了自己向往的是什么,而且這種向往是完全個人的,沒有摻雜任何社會群體強加給她的價值觀。
愛彌的處境并不比奴隸好多少,她孤身一人,母親在生她時難產(chǎn)而死,她必須幫母親的雇主干活還債,她并不比黑人奴隸自由多少,可就是憑著對胭脂色天鵝絨的執(zhí)念,愛彌在重重道德枷鎖下保持住了自己的精神追求。還完雇主的債務以后,愛彌并沒有像貝比一樣陷入迷茫,并沒有感到自己身份的缺失。她講述自己當時心境時如是說道:
“于是,他們就說我就得給他們干活還債。我都干了,可現(xiàn)在我想給自己弄點天鵝絨?!盵5]44
愛彌獲得自由以后就有了自己明確的追求,她并沒有沉湎于過去,而是馬上積極開始追尋未來,這與所有有相似經(jīng)歷的黑人奴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遇到塞絲以后,愛彌幫助塞絲的方法并不是將塞絲看成是比自己低一等的人,她幫助塞絲,卻并不覺得她可憐。帶塞絲到小屋歇息時,塞絲說:
“它愛來就來吧。我站都站不起來,更別說走路了;上帝可憐我,小姐,我根本爬不動?!?/p>
“你當然行,露。來吧?!睈蹚浾f道,然后甩了甩夠五個腦袋用的頭發(fā),朝小道走去。于是塞絲爬著,愛彌在旁邊走……她們到達的時候,塞絲已經(jīng)體無完膚[5]47。
從顯性進程來看,愛彌這樣的行為顯得有些冷漠,但是從隱性進程來看,愛彌是真正擁有完整精神世界的人,她的內(nèi)心沒有被畸形的道德枷鎖所禁錮。因此僅僅關注情節(jié)發(fā)展就容易忽略從隱性進程來看顯而易見的意義[10]。愛彌幫助塞絲完全是出于本心,她不扶塞絲是因為她自己已經(jīng)嚴重營養(yǎng)不良,她沒有透支自己體力去幫助別人,她鼓勵塞絲,堅信塞絲具有同樣強大的精神力量。這正是精神世界完滿的人所具有的平等意識。
事實上這種完滿的精神力也確實有著強大的感染力。塞絲堅持爬行到小屋的動力,“是那充滿天鵝絨、波士頓和好吃的東西的聲音一直激勵著她,使她覺得,她到底并不只是那個六個月嬰兒彌留之際爬行的墓地?!盵5]47愛彌的強大精神力使得塞絲有了前進的能力。此時塞絲堅持爬行并不是為了生產(chǎn)腹中的胎兒,而是愛彌制造的精神幻想,是獨立的人應該具有的精神向往,是個人對享樂應有的正常追求,這把塞絲暫時從母性的給予行為中解放出來了,使她有了自己的欲望,而不僅僅是養(yǎng)育胎兒的給予機器。幫助塞絲生產(chǎn)以后,愛彌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她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應該離開,離開時她說:
“她永遠也不會知道我是誰。你會對她講嗎?是誰把她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她揚起下巴,把目光轉(zhuǎn)向太陽曾經(jīng)駐足的地方,“你最好告訴她。你聽見了嗎?就說是愛彌·丹芙小姐。波士頓人。”[5]108
離開時愛彌仍然像出場時一樣驕傲,一樣堅不可摧。她讓塞絲告訴丹芙自己是波士頓人,這在顯性進程里看起來無關緊要,在隱性進程里卻為塑造愛彌的豐滿形象起了不可小覷的作用。愛彌向往的胭脂色天鵝絨只在波士頓售賣,她通過標榜自己的波士頓人身份表現(xiàn)自己對于熱愛事物永不枯竭的信心,她相信自己能擁有天鵝絨,她敢于幻想自己穿上天鵝絨?!案ㄊ款D的沒法比。波士頓的最好。我要是穿上該有多美呀。你摸過嗎?”[5]44她從不壓抑自己享樂的欲望,也不抑制自己對美的渴望。愛彌是真正精神健全的人。而由愛彌接生的丹芙最后也醒悟,她終于走出家門,尋求幫助。丹芙的自我救贖也是對欲望的坦誠之路,她坦然接受鄰居的捐贈,溫柔地對施予者們道謝。丹芙此時擺脫了貝比和塞絲心中對給予執(zhí)念的內(nèi)化,拯救了自己。小說最后,寵兒像她當初神秘地出現(xiàn)一樣從124號神秘地消失,象征著丹芙最后在群體的幫助下擺脫了過去的夢魘,獲得新生[11]。從這種意義上說,和愛彌同名的丹芙是愛彌的延續(xù)。
揭開奴隸敘事的表象,《寵兒》通過獨特的詩性語言和敘述手法再現(xiàn)了當時美國社會所處的精神荒原。令人心驚的顯性情節(jié)之下,莫里森通過隱性進程表達了對當時整個美國社會精神缺失的反思,社會的畸形道德框架的內(nèi)化給人們帶來了精神上的極度依賴,小說還通過短暫出現(xiàn)的愛彌展現(xiàn)出她對人們走出精神荒原的探索,即避免沉溺于傷痛,不僅要直面過去,更要有堅實的獨立精神,從而對抗畸形社會準則的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