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帥
神經(jīng)科學是研究人腦認知與工作機制的前沿性學科,它同時也是一門涵蓋心理學、哲學和神經(jīng)科學等跨學科探討的新興學科。哲學家和神經(jīng)科學家開始跨學科合作,就有關神經(jīng)科學的理論、方法論和倫理方面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探討,深刻地影響了人們關于人腦及其運行機制的科學的和哲學的理解。在某種意義上,神經(jīng)科學規(guī)范和矯正了哲學探討的前提預設與范圍,要求哲學本體論探討不能與科學抵牾;哲學理論也澄清了認知神經(jīng)科學的方法論的局限,并對相關預設給予了有益的批判性反思。這種雙向的互動體現(xiàn)在哲學領域促成了心靈哲學、神經(jīng)科學哲學、心理學哲學、精神病學與精神病理學哲學和神經(jīng)倫理學等跨學科的新興學科領域的發(fā)展,相關哲學探討也從本體論、認知論和倫理學方面對認知神經(jīng)科學的方法與進路進行了深入考察和批判性反思。
作為這種哲學考察工作的一個重要側面,《大腦與心靈研究》(StudiesinBrainandMind)系列叢書第11卷《神經(jīng)倫理學與關于常識的科學修正》(NeuroethicsandtheScientificRevisionofCommonSense)一書于2016年與讀者見面,作者娜達·格利戈羅夫(Nada Gligorov)聚焦于神經(jīng)倫理學領域,將關注重點放在神經(jīng)科學發(fā)展對常識心理學和常識道德所產(chǎn)生的影響上。一些哲學家認為,由于神經(jīng)科學是經(jīng)驗上可驗證的理論,它提供的概念框架要優(yōu)越于常識心理學和常識道德的概念框架,甚至有必要基于神經(jīng)科學的研究成果取消“過時”的常識概念。要言之,神經(jīng)科學可以作為評估常識心理學和常識道德的概念框架的標尺,且從神經(jīng)科學的研究成果看,如果后兩者的框架中存在一些概念要么是虛假的要么是錯誤的,那么就有必要取消這些概念。這種取消的立場在心靈哲學中被稱為取消物理主義(eliminative materialism)。娜達從神經(jīng)倫理學的前沿研究入手,以專題形式遞進式探討,試圖對這種取消主義立場給予系統(tǒng)性的反駁。
神經(jīng)科學倫理學和對倫理學的神經(jīng)科學研究不同,后者屬于認知神經(jīng)科學研究的范疇,這一范疇研究人的道德行為的神經(jīng)實現(xiàn)基礎[1]。
娜達聚焦于神經(jīng)科學發(fā)展產(chǎn)生的倫理認知范式?jīng)_突問題,這一沖突體現(xiàn)為常識觀點與科學理論在概念框架上的不兼容性:常識心理學(folk psychology)與作為科學的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相沖突;常識道德(commonsense morality)也與對倫理學的神經(jīng)科學研究成果相沖突。具體來說,在人們對自由意志、人格同一性、疼痛等相關概念的日常理解已經(jīng)與神經(jīng)科學的研究結論相抵牾的情況下,是否應該基于科學來取消常識的概念框架?娜達覺得有必要從哲學層面對這一問題給出看法,如有必要,也需要就人們繼續(xù)“合法地”使用這些常識概念給出哲學上的辯護。
費耶阿本德(Fayerabend)和羅蒂(Rorty)等哲學家認為,概念框架的沖突要求采取哲學的取消主義立場。在心靈哲學中,取消主義嘗試為身心問題提供一個物理主義的解決方案,即通過取消心理狀態(tài)來還原人們對物理現(xiàn)象的預測和解釋。娜達引用丘奇蘭德(Churchland)[2]的取消主義立場闡述常識與科學理論在概念框架上的不兼容性。根據(jù)丘奇蘭德的看法,常識心理學是經(jīng)驗上可驗證的理論,但它卻是一種不充分的經(jīng)驗理論,常識心理學在解釋和預測人的行為上完全不能與科學心理學相媲美,它提供的命題概念在復雜性上也過于原始和簡單,對心理狀態(tài)的描述還依賴于一種不準確的笛卡爾式解釋,所以應該基于科學的概念框架來修訂常識心理學的概念框架,且如果某些常識心理學概念是根本上錯的,那么就應該取消用這些概念來解釋問題。同樣,也應該基于神經(jīng)科學理論來修訂常識道德的概念框架,且如果某些常識道德概念是根本上錯的,那么也應該取消這些概念。
娜達指出,可合理認為常識心理學和科學心理學的沖突是兩種科學理論,但取消主義預設了一種本質主義立場,即存在一套可代替常識概念框架的更優(yōu)越、更基礎的概念框架,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套概念框架都是穩(wěn)定不變的,而采取取消主義的立場實際上意味著科學心理學比常識心理學更“高級”,應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首選概念框架,這要求在二者的概念框架之間創(chuàng)造一種難以調節(jié)的不兼容性。不過,創(chuàng)造這種不兼容性并非易事。
丘奇蘭德的“創(chuàng)造”做法是,指出常識心理學的概念框架是靜態(tài)的,自古希臘以來就沒有變過,但顯然這種看法是很可疑的;他還指出常識心理學對心理狀態(tài)的理解要求意識的參與,但這也是可疑的,因為常識心理學本身就時常用潛意識的心理狀態(tài)解釋行為,這一點也符合科學關于潛意識研究的相關證據(jù)。
同時,取消主義還需要證明常識心理學有一個錯誤的本體論。這也并非易事。誠然,常識心理學假設了思想、信念、感覺等心理狀態(tài),并用這些假設詞匯來預測和解釋行動,但即便這些預設的概念是成問題的,也不必然要求采取取消主義立場。只有當一個概念是根本上錯的,那么對這個概念的取消才能夠得到辯護,但問題是一個概念框架中的每一個概念都不是單獨界定的,一個概念是否是根本上錯的,是由概念框架的關系所決定的。
針對取消主義的哲學立場,需要做的工作是如何刻畫或表征常識心理學的概念框架和范疇。如果這一步工作有望成功,就可以反駁取消主義。針對這一方面,娜達借用了劉易斯(Lewis)的功能主義方法論。
日常心理學體現(xiàn)在日常自然語言中,想要表征一個日常心理學理論,就要收集日常關于心理學的“陳詞濫調”(platitude)或日常常用的心理用語。劉易斯將用于指定日常心理學理論的用語分為兩類:理論詞匯(T-terms)和觀察詞匯(O-terms)[3]。日常使用的心理詞匯是理論詞匯,且理論詞匯是由日常心理學理論引入到理論中的術語,所以從日常使用這些詞匯的角度看,理論詞匯是前理論的。原則上,既然作為前理論的理論詞匯是預設,這些預設就是可被取消的。用劉易斯的方法可以決定常識心理學的邊界,但娜達也指出這種方法存在缺陷。表征常識心理學的邊界取決于對樣本的選擇,只要是收集日常用語,就不能確??茖W事實不會被納入收集之中,而來自科學心理學或神經(jīng)科學的科學事實,一旦被納入對常識心理學的表征中,就會模糊常識心理學和科學心理學的表征。
娜達通過探討三組專題來層進式例示和證實上述方法論的有效性。作為分析結論,娜達指出常識心理學和常識道德都是經(jīng)驗上可驗證的理論,可基于對日常用語的收集為它們建立一個概念框架,用以預測和解釋行為。當然,娜達承認劉易斯的收集方法也存在樣本局限性,但這并不妨礙它足以證偽在科學心理學與常識心理學之間、倫理學的科學概念與常識道德之間的不兼容性;事實上,常識心理學和常識道德已經(jīng)吸收并會不斷吸收科學理論的影響,二者并非與科學心理學、關于倫理學的神經(jīng)科學不兼容,而是相連續(xù)和相并進的關系。
取消主義者聲稱在常識概念框架與科學概念框架之間存在難以調和的不兼容性,因而需要根據(jù)科學的概念框架規(guī)范常識概念框架,這要求我們重新理解常識心理學和常識道德哲學中的一些概念——如有必要,清理掉虛假的和錯誤的概念。確實,從常識角度來理解一個概念是一回事,科學地理解這個概念是另一回事,兩種理解不必然地重疊。而當兩種理解出現(xiàn)矛盾時,可以(1)根據(jù)神經(jīng)科學的發(fā)展修正對常識概念的理解,或(2)根據(jù)常識概念來修正神經(jīng)科學所產(chǎn)生的理解,或(3)找到一個標準,使同一概念在常識和科學之間互相修正,或(4)認為對同一概念的常識理解與科學理解無需互相修正,二者井水不犯河水。
顯然,(2)是錯誤的立場,(3)的立場缺乏標準,(4)是奇怪的立場,也不符合實際情況?;谡J識論的規(guī)范性立場,娜達大致會認同(1);但其實也并不需要實際地去從事這種“修正”工作,因為娜達通過以下六個專題想進一步表達的核心主張正是:在常識概念框架和科學概念框架之間并不存在取消主義所主張的那種不兼容性。
一些神經(jīng)科學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行動并非是由意識主導的,而是由先于意識的潛意識活動主導的。這說明神經(jīng)科學可能會瓦解日常的自由意志概念。根據(jù)對自由意志的常識理解,它指本可以做其他事情的能力,某人采取了行動x,但他本可以采取其他備選行動y或z。這種常識理解預設了行為者都是在有意識的情況下采取的行動。但是,李貝特(Benjamin Libet)的系列實驗結果表明,決定采取何種行為并非來自行為者的意識,而是來自于他的潛意識[4]。這說明人們乃至哲學家關于自由意志的常識概念是錯誤的。
娜達指出,李貝特對自由意志的理解是要求有意識的意志(conscious will),但是并不是所有有意識的行為都要求意志參與。例如,經(jīng)過大量練習后的小孩子可以很熟練地綁鞋帶,這種學習過程即是有意識的,同時又有意志的參與;而當這個小孩學會綁鞋帶后,他就可以一邊閱讀報紙一邊熟練地綁鞋帶,這時就很難說綁鞋帶行為全程是他有意識的行為,盡管綁鞋帶行為一定是出于他意志的行為。通過以上論證澄清,娜達承認,潛意識過程確實在行為者決策過程中起作用,但一個有意志的行為未必就是有意識的行為。此外,娜達還指出,所謂的自由意志和科學決定論的不兼容,依賴于對常識自由意志概念的一個不可取的描述,且自由意志起源于人類心理學事實,人們可通過調整這個概念以適應神經(jīng)科學的進展,所以取消主義要求取消常識自由意志概念的做法過于草率。
神經(jīng)科學的發(fā)展使得個體認知能力增強成為可能,但也可能會破壞人格同一性。娜達指出,認知神經(jīng)增強會破壞人的敘事同一性(narrative identity)。敘事同一性要求建立特定行為、思想和經(jīng)驗之間的關系,并從中構想連貫的線性自我敘事。因而,敘事同一性預設了一個持存的真我(true self),這個真我是判斷同一性是否改變的標準。特定人格特質的改變不一定會導致個體敘事的破壞并造成同一性危機,但不是說這種改變永遠不會導致同一性危機,因而如果某種認知增強會導致這種改變,保持敘事同一性就構成了反對認知增強技術的理由。但娜達指出,心理特征的改變不必然會中斷心理的連續(xù)性,這一點可由個體的經(jīng)驗證據(jù)所支持,也可以由使用藥物增強的證據(jù)所支持。因而,認知增強藥物并不總會造成敘事同一性的中斷;即使不服用認知增強藥物,也有證據(jù)表明,自我和他人對自我的敘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很大變化,而通過藥物來增強認知所導致的心理改變,會融入到個體敘事之中。總之,敘事同一性符合日常的同一性概念,可將它理解為是構建自我概念的第一人稱努力。盡管認知增強藥物會對敘事同一性造成影響,但娜達主張允許使用認知增強藥物。
洛夫特斯(Loftus)[5]對記憶的研究指出了記憶的不穩(wěn)定性特征,而廖(Liao)和桑德伯格(Sandberg)[6]的研究也表明存在塑造和改造記憶的物理方法如記憶修改技術(memory modifying technologies,MMTs)?;谶@些研究,娜達認為記憶不是自我認知的主要來源,因為記憶是不可靠的,無法作為判斷先前的自我階段和后來的自我階段的關系的基礎;而對應用MMTs的道德譴責通常依賴于這種觀點,即記憶是對過去的真實呈現(xiàn),并可用于奠基個人同一性。為反駁這種觀點,娜達通過援引一系列研究指出,基于自傳式的記憶來自證自身的同一性是不可靠的,也不能基于此來建構敘事同一性,從而MMTs并沒有危及到人格同一性,即便記憶被技術修改,個體的敘事同一性也仍可得以保持。最后,娜達主張,關于自我的敘事同一性的真實性無需對特定記憶的維持,而這種真實性甚至可以通過MMTs或藥物(如普萘洛爾)來提升。
腦成像技術的發(fā)展引起了倫理關注,關注的焦點在于腦成像技術是否會威脅到心理隱私。可以說,腦成像技術對大腦功能識別能力的提高已將心理隱私隱患置于考察的首位。娜達引述了幾位作者的立場,根據(jù)他們的看法,應用于臨床、研究和法律方面的腦成像技術已對腦隱私構成了潛在威脅。娜達不同意這種看法,指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尚未對心理隱私構成威脅,目前也不需要對這類隱私提供額外的保護。
根據(jù)艾耶爾(Ayer)[7]對心理隱私的界定,只有對心理狀態(tài)進行非還原論式的心物二元論說明才能明確心理隱私概念,根據(jù)這種說明,心理狀態(tài)有大腦狀態(tài)所不具備的一些特性。然而,一方面,腦部掃描并不能支持這種二元論式的屬性說明,所以目前對這類隱私的所有分類都是成問題的,這樣,腦成像技術目前也無法染指到這類隱私,對大腦狀態(tài)的讀取(brain reading)也不會導致對心理狀態(tài)的讀取(mind reading);另一方面,唯一能彌合內(nèi)省和第三人稱讀取之間認識論鴻溝的有關心理狀態(tài)本質的哲學觀點是取消主義的物理主義立場,然而這種立場也是通過否定常識心理學特別是否定心理隱私的范疇來實現(xiàn)的?;谶@兩點考察,娜達認為信息隱私權(informational privacy)原則上已經(jīng)保護了患者和研究受試者的相關信息隱私,既然心理狀態(tài)無法通過腦成像技術來讀取,就不需要對心理隱私提供任何特殊保護。
疼痛因其固有的主觀性特征而難以用客觀的科學方法來研究和解釋。娜達對這種看法持有保留意見,她考察了將疼痛認為是一種主觀現(xiàn)象的三種方式:基于疼痛的內(nèi)省性、隱私性、不可糾正性。娜達認為,疼痛的內(nèi)省性和隱私性可以通過物理和心理的方式來共享,而只有當賦予疼痛以非物理性的特征時,內(nèi)省性和隱私性作為疼痛的主觀性特征才會給有關疼痛的科學研究造成麻煩。由此,娜達主張?zhí)弁吹膬?nèi)容可被還原為令人不快的身體無序狀態(tài),我們感覺到的疼痛和可作為例示疼痛的大腦區(qū)域的激活系統(tǒng)之間存在相關性,這說明在原則上可以不依賴第一人稱報告來識別疼痛狀態(tài)。
此外,關于疼痛的思考或對疼痛狀態(tài)的第一人稱化報告需要一個識別和報告疼痛狀態(tài)的基本概念框架,這個框架也需要包含疼痛概念,且隨著個人暴露于各種不同的有害刺激并獲得更廣泛的詞匯來表達疼痛感,這個概念框架會隨著時間而改變,這意味著疼痛報告也并非具有不可糾正性。質言之,報告疼痛的基本概念框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因時而改變,且一個人必須首先邏輯上有疼痛的概念才能夠作出疼痛報告,這些都足以說明,疼痛報告是原則上可糾正的。娜達承認,雖然目前尚無公認的可挑戰(zhàn)第一人稱疼痛報告的第三人稱標準,但有望通過腦成像技術來發(fā)展這種標準。
生物學的發(fā)展促進著我們對死亡的理解。在19世紀,死亡被定義為身體腐爛。直到聽診器的發(fā)明,人們才將心肺功能的停止確立為死亡標準。呼吸機的發(fā)明又引入了對腦死亡標準的需求。盡管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已將腦死亡作為死亡標準,但生命倫理學者、醫(yī)學界和公眾尚未普遍接受腦死亡標準。娜達指出,心肺功能停止和腦死亡沒有相同的后遺癥,不應該要求用腦死亡來滿足心肺死亡標準。娜達認為腦死亡是一個生物學概念,而有關死亡探討的文獻中存在著三個假設,它們阻礙了對腦死亡的生物學探討,有必要對三個假設進行重新評估。首先,針對死亡的生物學概念必須滿足傳統(tǒng)的死亡概念的假設,娜達指出傳統(tǒng)的死亡概念本身已經(jīng)是一個充滿科學色彩的概念了;其次,娜達對在有關身體和大腦之間的辯論中確立二元論的假設提出挑戰(zhàn);最后,娜達反對側重強調意識的假設,這樣會阻礙將心理現(xiàn)象納入死亡的生物學標準中。相反,娜達確立的是包括身體和大腦功能的有機體概念,從而死亡標準在于三個條件的合取:(1)身體的整合性功能的喪失;(2)處理外部刺激和行為所需的身心整合的喪失;(3)整合性心理功能的喪失。通過重新定義作為整體功能的有機體的整合性功能,娜達確立了腦死亡是生物學意義上的死亡的結論。
總體來說,娜達用劉易斯的方法論探討了專題,反駁了關于這些論題的取消主義立場。而在前述中,娜達援引丘奇蘭德的論證和劉易斯的方法論試圖指出,常識道德和常識心理學一樣,都是經(jīng)驗上可驗證的科學理論,二者與神經(jīng)科學在概念框架上并不存在所謂的不兼容性問題,因而無需接受物理主義的還原主義立場。劉易斯的功能主義方法論與反本質主義立場是天然的同盟,這一點體現(xiàn)在娜達對專題2、5和6的論證基調中:常識概念并非是靜態(tài)的概念,而是會不斷吸收和納入神經(jīng)科學的研究成果,并與之并進?;谏鲜龇慈∠髁x和反本質主義的立論策略,娜達完成了對相關常識概念的“科學修正”:正如常識心理學的概念框架一樣,常識道德的概念框架也不是靜態(tài)的,它可被建構為經(jīng)驗上可驗證的理論;常識道德的概念框架與科學的概念框架是相連續(xù)的關系,而非不兼容的關系。
通過上述論述,娜達呈現(xiàn)了認知科學的實驗及其結論,提出了相應的哲學見解和問題所在。這些論述搭建起一個浩大的論證工程,試圖在科學的認知圖景中為常識概念框架找到合適的位置,借以反駁取消主義的不兼容性立場。本節(jié)摘取專題1的論證進行評析,取專題2和3進行提問與質疑,并嘗試對娜達的整體論證進行評估。
在關于自由意志的討論中,娜達指出李貝特對自由意志的理解是特設的,基于這一策略,她瓦解了李貝特實驗所導出的結論。以“下意識地”系鞋帶為例,娜達指出,行動最開始需要有意識的意志,但不是說每一個身體動作都需要有意識的意志參與。盡管如此,最初決定綁鞋帶的意志一定是有意識的意志,而只要引發(fā)系鞋帶所需的一連串身體動作的決定是有意識的,這就可以保留意識在因果性上的首要地位。換言之,只有當無意識的大腦過程是意志的基礎,才能說無意識的過程決定了意志的內(nèi)容,進而才構成了對常識自由意志概念的挑戰(zhàn)。這一論證策略令人耳目一新。
不過,在關于認知增強、記憶與同一性的相關探討中,娜達通過引入敘事同一性來論證似乎有避重就輕之嫌。她沒有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將同一性問題處理為一個形而上學和認識論問題,而是轉向對敘事同一性的探討——因為唯有如此方能達到她想要的論證目標,即MMTs不會威脅到同一性。但讀者仍然可以追問娜達:很多敘事變化會是完全不連貫的,這難道不會導致變化本身超出了納入個體敘事的能力嗎?娜達或許會回應說,實際上敘事同一性并非特別重要,并援引書中的證據(jù)指出:一項接受注意力不足過動癥治療的患者報告顯示,參與服藥者改變了個性,但其中一些人報告說他們感覺更像自己[8]。換言之,藥物會導致心理連續(xù)性的變化,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藥物所導致的記憶變化改變或增強了個體敘事并進而改變或維持了同一性這件事本身是一個經(jīng)驗問題。但問題是,如果記憶對個體自我認知是根本上重要的,就必須說明為什么只探討心理學層面的敘事同一性,而不是把同一性問題放入一個更嚴謹也具有更深厚學術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領域來探討。讀者當然可以同意有些記憶甚至心理特征的改變不會改變心理連續(xù)性和人格同一性,但讀者可能很難滿足于一種對同一性的心理學說明。
透過全書的論述,娜達表達了三點核心主張:(1)和常識心理學的概念一樣,常識道德概念不是靜態(tài)的或一成不變的,它們是原則上可修正的和可取消的,且實際上常識道德概念也會隨著科學的進步與發(fā)展而不斷得到修正;(2)盡管神經(jīng)科學的發(fā)展促進了神經(jīng)倫理學的發(fā)展,但它并沒有從根本上顛覆我們對常識道德概念的認知,在科學的概念框架與常識道德的概念框架之間也不存在所謂的不兼容性;(3)常識道德的概念框架可基于劉易斯的方法論而建構為經(jīng)驗上可驗證的理論,但這一建構也存在著方法層面的局限性,盡管如此,我們?nèi)匀豢梢砸回灥貓猿忠环N反取消主義和反本質主義的哲學立場。
支持娜達的論證目標的關鍵一環(huán)是她所借用的方法論。娜達使用劉易斯的方法論來界定常識心理學的邊界和極限的方法,根據(jù)這種方法,應該收集兩類“陳詞濫調”概念,一種是歸因于心理狀態(tài)的,一種是預測人們行為的,二者構成一個包含理論詞匯和觀察詞匯的集合,觀察詞匯是由其他理論定義的詞匯,而理論詞匯則是由常識心理學隱含地界定的。娜達指出,當使用這些常識詞匯時,不能一方面堅持這些術語有意義,另一方面又說它們不屬于任何一種背景理論。
娜達同時指出,構成科學理解與常識理解之沖突的假設是,神經(jīng)科學的進步可以解釋常識概念的解釋所能涵蓋的所有現(xiàn)象,并在某些情況下完全“破壞”常識理解。娜達也是通過默認這一假設來構建全書的所有論證并據(jù)此來反駁這一假設的。但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除了在個別相關聯(lián)章節(jié)(例如,Paul Boswell抱怨說書中第四章和第五章的觀點之間難以協(xié)調一致)難以跟進她的論證一致性之外[9],仍有兩點不清晰:(1)盡管娜達引入了劉易斯的方法論理論模型,但她并沒有在專題章節(jié)的任何一章明確說明她如何將這一方法論具體運用到她的論證之中;(2)娜達也沒有說明她是如何在這種方法論的指引下,牽引全書的專題上升為一個一般性的抽象論題,即在常識概念與科學圖景之間不存在所謂的不兼容性,而是存在相當程度的兼容性與相連續(xù)性。
最終,可能較真的讀者仍不免要問:娜達的一系列論證到底能否駁倒恪守科學嚴謹性的取消主義者的說辭,排遣掉他們關于不兼容性的疑慮?畢竟,取消主義立場十分簡潔明快,它要求取消常識心理學和常識道德中不符合神經(jīng)科學研究的含混概念——至少取消掉對它們的語言濫用。當然,這個看似難以辯駁的明快立場并非無懈可擊,因為娜達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常識直覺”:盡管可能不嚴謹甚至可能相當含混,但總得有一些可供民眾使用的常識概念供我們表達使用,如果這些概念都被取消掉,人們的日常交流可能會變得相當困難甚至不可能。但是,這類說辭的有效性可能會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取消主義對取消這些含混概念的范圍和強度的承諾,且取消主義者完全可以發(fā)展出相對溫和的、難以辯駁的取消立場。然后娜達將如何接招?
至此我們看到,娜達的實際辯護策略是試圖表明常識概念具有某種“韌性”或“可延展性”,它們不是靜態(tài)的、一成不變的僵死概念,而是可修正的并且事實上它們在不斷地被修正——正是這種可修正性,使得常識道德的概念框架可兼容于神經(jīng)科學理論的概念框架??梢姡冗_的辯護方案正是通過展示常識概念的可修正性來辯護日常中繼續(xù)使用它們的正當合理性,從而抵消掉取消主義者的立場和其在認識論上的規(guī)范性要求。只是,正如前面陳述的兩點不清晰,娜達的總體論證能否承擔起這種辯護任務,從而真正規(guī)避掉取消主義的立場,似乎仍有待探究。
縱覽全書,從布局來看,娜達的工作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提出總綱和方法論,第二部分深入細致地探討六個專題,每一個專題都整合了神經(jīng)科學、心靈哲學與倫理學三方面的相關研究和探討,在這些專題中,娜達的論述都相當有條理,其清晰地把捉與闡釋哲學問題的思辨能力與化繁就簡的敘事風格令人印象深刻。從哲學論證層面上看,根據(jù)約翰遜的意見,娜達的整個論證計劃“在哲學上雄心勃勃,且討喜地豐富”(philosophically ambitious and rich in a welcome way)[10]。從文風和讀者的角度來看,娜達的文筆清淺平實,章節(jié)結構清晰,論述環(huán)環(huán)相扣,即便是不熟悉神經(jīng)科學與心靈哲學文獻的讀者也不至于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覺,具有極強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