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艷,格根塔娜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口腔科,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是由體內、體外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發(fā)生在牙周軟、硬組織的炎癥性疾病,常由于未經治療的菌斑性牙齦炎緩慢發(fā)展而成。慢性牙周炎較為普遍,占牙周炎患者的95%左右,是引起牙周軟、硬組織炎癥的破壞性病變;其根本病因是牙周病原菌群作用于牙周支持組織時,引起牙齦退縮、牙槽骨吸收和牙齒脫落等臨床表現[1],其中牙槽骨吸收是較具典型特征。牙槽骨是動態(tài)變化的骨組織,在骨代謝的調節(jié)過程中,不斷地被降解及重新構建,通過骨細胞群不斷地進行再吸收與沉積來實現。牙槽骨吸收是骨代謝平衡被破壞的動態(tài)最終結局,其主要效應細胞是破骨細胞,而破骨細胞的生成、分化、成熟、激活、凋亡及其與成骨細胞、骨細胞共同作用的過程均需要細胞因子的介導調節(jié),現就與慢性牙周炎骨吸收過程相關的典型細胞因子作一綜述。
破骨細胞是導致牙槽骨吸收的關鍵細胞,其生成、分化基礎是骨保護素(OPG)、破骨細胞分化因子(RANKL)、破骨細胞分化因子配體(RANK)。OPG/RANK/RANKL 調節(jié)系統(tǒng)對骨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控制至關重要,也是了解骨建模和骨重塑調控機制的關鍵途徑。
RANKL 是刺激破骨細胞形成的重要的細胞因子之一,由成骨細胞、骨髓基質細胞、淋巴細胞分泌。它以同型三聚體蛋白的形式存在,通常經與成骨細胞和活化的T 細胞膜結合而發(fā)揮功能。大多數刺激破骨細胞形成和活性的因子,都通過成骨細胞或者基質細胞誘導RANKL,以膜結合蛋白形式(mRANKL)或可溶性形式(sRANKL)分泌表達,而發(fā)揮效用。RANK 是RANKL 的受體,是TNF 受體超家族的同源三聚體跨膜蛋白成員。當RANKL與破骨細胞及前成骨細胞表面的受體RANK 結合而行使功能時,可通過一系列的酶促級聯反應,刺激RANKL 的增殖與分化,從而促成破骨細胞的形成、分化[2]。因此,RANKL 也被叫做破骨細胞分化因子。
OPG 是RANKL 的天然抑制劑,本質上是一種可溶性的分泌型糖蛋白,常由成骨細胞和骨髓基質細胞等多種類型細胞產生。OPG 通過與RANKL 競爭性結合受體RANK,阻止刺激性細胞與前成骨細胞相互作用,阻礙破骨細胞形成,防止骨質吸收、流失,故而被稱作骨保護素。人體內決定牙槽骨骨量和骨強度的因素很多,其中OPG與RANKL 的相對濃度最為重要[3]。OPG 是破骨細胞生成的負調節(jié)因子,RANKL 是破骨細胞生成的正調節(jié)因子,二者競爭性結合受體RANK,來調節(jié)慢性牙周炎的骨代謝平衡。與健康的牙周組織相比,慢性牙周炎中的RANKL 表達水平上調而OPG 表達水平下調。RANKL/OPG 比率的增高,通常伴隨著破骨細胞生成、分化的程度增加[4]。除此之外,慢性牙周炎的炎癥細胞內有大量的RANKL 表達,這些細胞中包括淋巴細胞,并且活化的T 淋巴細胞和B 淋巴細胞還是比較主要的表達來源之一,表明OPG/RANKL/RANK 調節(jié)系統(tǒng),積極參與并影響著慢性牙周炎的牙槽骨吸收的過程,在其中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TNF-α 是一種多向性的先導性的細胞因子[5],在炎癥性牙周組織中,常經菌斑微生物中的脂多糖刺激后,由單核-巨噬細胞分泌而產生。經齦溝液檢測證實,慢性牙周炎患者體內可檢測到大量的TNF-α,且其水平高于牙周組織健康者,且炎性牙齦組織中TNF-α 的mRNA 表達水平也明顯升高[6],說明TNFα與慢性牙周炎病變密切相關。TNF-α 可以誘導成骨細胞、基質細胞、T 細胞及牙周膜細胞等多種類型的細胞表達RANKL,使RANKL與RANK 相互結合,從而加速破骨細胞的生成、增強破骨細胞的活性,也加速了慢性牙周炎的牙槽骨吸收。此外,TNF-α可傳導、激活核因子(NF-κB)信號通路,并使硬化蛋白表達上調[7];還能夠使蛋白激酶R 樣內質網激酶(PERK)信號通路得到激活,來抑制牙周膜干細胞的成骨分化能力[8];也可使成骨細胞中osterix(OSX)和runt 相關轉錄因子2(RUNX2)的表達下調,使成骨細胞的活性降低[9],以上表明TNF-α 參與并介導的多種信號通路都與牙槽骨吸收密不可分,且二者呈正相關。盡管TNF-α 不能直接誘導破骨細胞分化,但可直接增強骨細胞的RANKL 表達,促進破骨細胞的生成及效能[10],且TNF-α 在體內、外均可通過直接刺激破骨細胞前體來促進破骨細胞生成,促進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表明TNF-α 通過NF-κB 信號傳導激活上調硬化蛋白表達,導致骨質流失。
3.1 白細胞介素-4(IL-4)IL-4 于1982 年首次發(fā)現并命名,是一種多功能的活化的細胞因子。通過齦溝液檢測發(fā)現,IL-4 在患慢性牙周炎者內的濃度明顯低于牙周健康者的濃度,說明IL-4與慢性牙周炎的牙槽骨吸收呈負相關。并且,IL-4 還可使OPG 的表達水平上調,使RANKL 和RANK 的表達水平下調,使得破骨細胞的生成和分化被阻礙,進而阻礙骨吸收,加速骨礦化,在慢性牙周炎的牙槽骨代謝中發(fā)揮著關鍵的作用。除此之外,IL-4 可以阻礙破骨細胞前體分化為成熟的破骨細胞,或使其定向分化為單核細胞前體,使得破骨細胞數量大大減少。而且,IL-4 在阻止成熟的破骨細胞肌動蛋白環(huán)的形成過程中,能夠防止破骨細胞的移動,從而減少破骨細胞的生成,使慢性牙周炎的牙槽骨吸收過程受到阻礙,間接保護牙槽骨阻止其被溶解破壞[11]。
3.2 白細胞介素-6(IL-6)IL-6 是一種具有廣泛生物學效應的炎性細胞因子,可由多種類型的細胞分泌產生,如活化的免疫細胞分泌及非免疫細胞,在影響免疫調節(jié)、介導炎癥反應和參與組織代謝中都起到了關鍵作用。IL-6 可通過誘導成骨細胞中的RANKL 表達,抑制成骨細胞的分化,促使破骨細胞的激活、分化[12]。IL-6 還可與腫瘤壞死因子協(xié)同誘導破骨樣細胞形成[13],增加破骨細胞前體的數量,使破骨細胞前體分化為成熟的破骨細胞發(fā)揮作用。并且,IL-6 對破骨細胞前體的刺激作用會增強其他促骨吸收因子的協(xié)同破骨過程,使得骨形成受阻,骨吸收加速,加劇了慢性牙周炎的牙槽骨的破壞溶解。
3.3 白細胞介素-10(IL-10)IL-10 最初是作為一種分子被鑒定發(fā)現出來的多功能因子,主要功能是抑制免疫增殖反應,限制、減輕并終止炎癥反應。IL-10可以通過下調促炎性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如IL-6的合成分泌[14],特異性中和上調IL-1 和TNF-α 的合成,從而積極調節(jié)骨內穩(wěn)態(tài)、非穩(wěn)態(tài)及炎癥狀態(tài)的平衡。經研究證實[15],IL-10 的缺乏會導致牙槽骨的破壞吸收,說明IL-10與牙槽骨的代謝活動密切相關。部分學者認為,IL-10 具有強大的抗炎活性,是體內較為重要的可以阻礙骨吸收的內源性因子。因此,阻斷IL-10 很可能會加快牙槽骨的吸收,使牙槽骨的形成受到阻礙。研究報道[16],IL-10 可增加OPG 的表達,減少RANKL 和集落刺激因子-1(CSF-1)受體激活劑的表達,即IL-10與OPG 作用效果相一致,共同保護牙槽骨,防止骨溶解流失。IL-10 還能夠負作用于破骨細胞前體細胞,阻礙破骨細胞的形成,使得破骨細胞數量減少,進而阻礙牙槽骨的破壞吸收。
3.4 白細胞介素-33(IL-33)IL-33 是新近發(fā)現的白細胞介素-1(IL-1)細胞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員,是一種大小約30 kDa 的蛋白質,其特異性受體為ST2。IL-33 是一種核因子,當細胞受到感染或物理化學損傷導致壞死時,其作為警報素從細胞核內釋放出來,從而啟動免疫反應[17]。IL-33 也可作為細胞外警報蛋白,起到提示慢性牙周炎中的促炎特性的作用。研究顯示[18],當RANKL 和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同時存在的情況下,IL-33 能夠阻礙破骨細胞前體分化為破骨細胞,使破骨細胞數量不能增加,進而抑制牙槽骨的破壞吸收。這與Ohori F 等[19]研究結果相符,即在RANKL 缺乏的情況下,IL-33能阻礙TNF-α 誘導下的破骨細胞生成的過程,從而防止牙槽骨吸收。在慢性牙周炎中,IL-33 可通過介導單核細胞向促炎細胞分化,引起肥大細胞脫顆粒,使促進破骨細胞生成的因素有所提高,來加速破骨細胞生成,造成牙槽骨吸收。牙齦卟啉單胞菌可通過宿主免疫細胞來啟動炎癥級聯反應,使破骨細胞的募集與活性得到增加,從而誘導慢性牙周炎的牙槽骨吸收的發(fā)生。此外IL-33 在牙齦上皮細胞中的過度表達,會觸發(fā)RANKL 的表達,這會延緩并減低由牙齦卟啉單胞菌感染所誘導的牙槽骨吸收[20],起到間接保護牙槽骨的作用。
TGF-β 是一種多功能的細胞因子,可積極影響并調節(jié)骨祖細胞向成骨細胞的分化和成熟,在骨形成及骨吸收平衡中發(fā)揮關鍵作用[21]。人類體內存在3 種TGF-β 亞型,分別是TGF-β1、TGF-β2和TGFβ3,每種亞型由位于不同染色體上(分別位于19號、1號和14號染色體上)的基因編碼;其中TGF-β1在骨骼中的含量較高,可通過刺激間充質干細胞增殖作用于局部的骨形成細胞(MSCs),刺激成骨細胞活性,使成骨細胞數量增加,加速新骨的形成[22,23]。Heo SC 等研究[24]證實,TGF-β 在濃度較低時,能刺激破骨細胞分化,隨著TGF-β 濃度升高,破骨細胞分化過程將被抑制,這與支持細胞RANKL/OPG 比率緊密關聯,即TGF-β 濃度較低時,會使RANKL/OPG 比率升高,使RANKL 主導的骨破壞作用占優(yōu)勢,反之同理,說明TGF-β 對骨組織的調節(jié)是雙向性的;將支持細胞去除后,不論TGF-β 高低,都可直接刺激并促進破骨細胞分化、生成,表明TGF-β 參與調節(jié)骨代謝的過程離不開支持細胞的存在。
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是動態(tài)的骨代謝結局,參與此過程的眾多細胞因子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部分細胞因子能促進破骨細胞活性,抑制成骨細胞活性,從而增加破骨細胞數量,減少成骨細胞數量,促使牙槽骨吸收;還有部分細胞因子則與之相反,甚至多數細胞因子的具體作用還未清晰,有待更深入探究。了解細胞因子參與或導致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作用機制,有助于為臨床診治慢性牙周炎帶來新思路,是未來研究趨勢和重點,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