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才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時代已經悄然而至。“互聯(lián)網+”時代不僅改變著教育教學方式,也改變著教學研究方式。和傳統(tǒng)校本教研相比,數字化校本教研突破時空限制、實現(xiàn)互動交流、便于管理考核,標志著校本教研進入新階段。只要我們一切從教學研究的實際出發(fā),從優(yōu)選人員起步,從精選內容推進,從優(yōu)化形式深入,從完善評價提升,數字化校本教研就一定會變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逐漸成為校本教研實施的新樣態(tài),在提高教研效益、優(yōu)化課堂質態(tài)、助推教師發(fā)展、促進均衡發(fā)展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 數字化 校本教研 基本特點 方式變革
校本教研,是學校從自身實際出發(fā),依托校本資源優(yōu)勢和特色進行的教育教學研究。其基本特征是以校為本,強調圍繞學校自身遇到的問題開展研究。校本教研是當前學校教學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優(yōu)化課堂質態(tài)、促進教師成長的主要途徑。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悄然而至,傳統(tǒng)教學研究方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教育教學的相關需求,推行數字化校本教研迫在眉睫。所謂數字化校本教研,就是建立在以網絡傳輸為平臺、以數字化為主要特征的網絡環(huán)境中,運用數字化技術,依托網絡教研平臺(如專題網站或QQ、微信群),開展多形式、立體化、開放型、交互式的網絡備課、研討等教學研究活動,以此促進校本教研長效、高效、靈活地開展。就過程而言,數字化校本教研既將校本教研以數字化的形式(如數據圖片、視頻、音頻、網絡等)記錄下來,又以數字化的形式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數字化校本教研是校本教研的新階段,是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校本教研新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校本教研的高級階段。作為校本教研的高級階段,數字化理應成為校本教研優(yōu)化的必然策略。
一、優(yōu)選人員,發(fā)揮指導團隊作用
組成適合的指導團隊是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的前提。學校要高度重視,通過多種方式配齊、配強指導團隊,充分發(fā)揮各級骨干教師的輻射示范作用,引領教師隊伍高位發(fā)展。那么,數字化校本教研該如何優(yōu)選人員,充分發(fā)揮指導團隊的作用呢?
1.在線優(yōu)化參與人員
數字化教研依托數字化平臺,將教研活動的時間、空間無限擴大,給活動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我們要充分利用數字化平臺的這種優(yōu)勢,擴大活動參與的面,讓更多有興趣的人都成為教研活動的成員。一是吸引其他學校教師參與。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遇到同樣問題的不僅是本校的教師,其他學校的教師可能也有同樣的困惑。借助數字化平臺,將這些有共同問題的對象組織起來,就相同的問題進行研討。大家都有共同的經歷、相同的問題,討論起來就更有針對性,更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二是聘請相關家長與學生參與。常態(tài)教研活動的不少問題之所以難以取得實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參與主體的缺位,即任教班級學生、家長未能參加研討。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更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都要在學生身上表現(xiàn)出來,也就是說,學生最有發(fā)言權。家長作為學生的監(jiān)護人,對學生的情況知之甚多,看得更深、更透。數字化平臺給了學生、家長發(fā)言的機會,讓學生、家長的參與成為可能。
2.在線優(yōu)選專家團隊
數字化校本教研依托網絡平臺,打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給優(yōu)選指導團隊帶來了可能,有利于提升過程指導的層次。為此,學校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打破常規(guī)做法,用好、用足數字化資源,真正做到優(yōu)選指導團隊,充分發(fā)揮團隊的指導作用。一是優(yōu)選校內名師。要打破傳統(tǒng)教研組的分割方法,將全校的名優(yōu)教師按學科或類別進行集中,成立學校名師指導團隊,每周集中在網絡平臺指導校本教研工作。成立學校名師指導團隊,將分散的名師集中起來,發(fā)揮大家的智慧,集中解決共性問題,促進數字化教研實實在在地開展。二是優(yōu)選校外名師。相比于校內,校外的名師數量更多、層次更高、能力更強。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數字化平臺資源,在線聘請全國專家名師擔任指導教師,借助校外專家名師的力量,提高名師指導團隊的人員層次和指導能力,提升教研活動的檔次和影響力。
二、精選內容,發(fā)揮內容的基礎性作用
內容是研究的基礎。沒有具體的內容,研究也就無從談起。有了合適的內容,教研組成員研究起來才能緊扣內容,發(fā)揮集體智慧深入進行“靶向”研究。這就要求活動組織者要從“研什么”入手,堅持問題導向,從學生、教材、教師的實際出發(fā),選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或成員普遍關注的其他問題作為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發(fā)揮內容的基礎性作用,夯實教研活動的基礎。數字化校本教研在內容選擇方面有著許多明顯的優(yōu)勢。那么,作為與時俱進的教研方式,數字化校本教研該如何選擇研究內容呢?
1.在線了解征集話題
開展教研活動首先要知道“研什么”,也就是弄清楚研討的內容。這就要求活動的組織者要根據本教研組的實際情況,提前做好準備,擬定合適的研討主題。數字化校本教研也要做到內容先行,把成員真正關心的問題作為研究的主題。為了使研討的內容貼近教育教學的實際,活動的組織者要充分發(fā)揮數字化的優(yōu)勢,借助數字化平臺,提前發(fā)放調查問卷,了解大家關注的重點,從共性問題中確定活動研討的話題。
為了提高調查話題的質量,活動的組織者在編制問卷的時候要注意圍繞學生、教材、學校等具體情況,力求做到簡單、明了。要兼顧共性和個性,既有客觀的選擇內容,也有主觀的描述內容。還要注意問題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邏輯順序,歸類呈現(xiàn),便于操作。為使調查的結果更加客觀、真實,所有問卷一律在線、匿名填寫,后臺自動匯總,讓成員普遍關心、有一定研究價值的話題凸顯出來。
2.在線確定話題領銜人
為提高活動的組織化程度,學校要明確每個教研活動的牽頭人,定期進行教研話題的征集、篩選工作,將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進行匯總,挑選有代表性的話題作為一段時間內數字化校本教研的話題進行集中研究。篩選出來的候選話題要基于課標、基于學生、基于學校的實際,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話題有了,需要有人領銜。為此,可以從數字化研究的實際出發(fā),實行話題領銜制度。由于不同教師研究的興趣、特長不一樣,各人研究的重點也不一樣。實行話題領銜制度,就是由對某一個話題感興趣、并且有一定研究基礎的老師作為話題領銜人,具體負責本話題的發(fā)起、研討工作。實行話題領銜制度可以更好地發(fā)揮教師個人的學術專長,放大研究成果。教研組在線挑選有一定理論素養(yǎng)和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師擔任話題領銜人,從候選話題中挑選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領銜開展研究。這樣一方面可以確保每個話題有人負責,有人研究,有人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發(fā)揮骨干教師的優(yōu)勢,確保每次教研活動都能在高品位運行,取得最佳研究效果。
三、優(yōu)化形式,把活動過程落到實處
形式是事物內容的組織結構和表現(xiàn)方式。內容決定形式,內容也離不開形式。缺少了必要的形式,內容的表達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教研活動需要明確的主題、固定的成員,當然也離不開得當的研討形式。這就要求教研組在安排活動時,要從教研活動的實際出發(fā),靈活安排活動形式,便于成員參與研討,把活動過程落到實處。數字化校本教研可以突破時空限制,在形式方面的優(yōu)勢不言而喻。那么,數字化校本教研該如何優(yōu)化活動形式,讓成員真正參與其中呢?
1.在線預約研討
數字化校本教研是建立在一個以網絡傳輸為平臺、以數字化為主要特征的網絡校園環(huán)境中,可以實現(xiàn)全天候、全方位實施。我們要從數字化這一便捷優(yōu)勢出發(fā),實行在線預約,可以是部分成員的預約,也可以是全體成員的預約。把需要學習的內容、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前告知,便于大家充分準備,提高研究的效率。
以在線預約磨課為例。在備課過程中,執(zhí)教者要把需要得到幫助的課題提前在平臺告知,約定某一時間段進行共同磨課。到了約定時間,參與教師在平臺上結合各自的教學實踐,出主意、想辦法,共同打磨這一節(jié)課。預約磨課提出了一個共同討論的課題,給了參與者一個充分準備的時間,搭建了一個共同討論的平臺,給深度研討提供了足夠的時空。通過預約磨課,集聚大家的智慧,把一節(jié)課打磨得更加成熟,可以更好地促進成員教學技藝的提高,加快專業(yè)成長的步伐。
2.在線視頻評課
評課是教研活動的一種常見形式。由于評課直接面對課堂教學,貼近實際,操作性強,成員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大家會根據自己聽課后的感受,就整節(jié)課或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但由于常態(tài)評課屬于事后評議,對于具體的教學過程,尤其是其中的教學細節(jié),可能印象不夠深刻,評議起來不夠精準,建議也就不夠具體,影響了后期的優(yōu)化、改進。這就迫切需要對評課進行優(yōu)化,讓研討和課例同步,基于數字化平臺的視頻評課也就應運而生了。
所謂視頻評課,就是所有評課者面對需要進行評議的課堂教學視頻,提出各自的改進意見和建議,幫助執(zhí)教者提高教學技能。在數字化校本教研活動中,這些過程都是借助數字化平臺完成的。參與評課的人員邊觀看視頻,邊在網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對有分歧的地方還可以進行過程回放,這樣研討起來更具體,更有針對性,參與者收獲也更大。視頻評課要求學校有一套完備的視頻錄播系統(tǒng),根據上課老師的需要隨時進行課堂教學的錄制。同時,數字化平臺要有足夠大的空間,以確保課堂教學視頻能順利上傳和點播。
3.在線互動答疑
在常態(tài)教學過程中,教研組成員經常有許多困惑,往往不能當場得到解決。一方面是現(xiàn)場沒有專家名師,也就無法給予理論上的高位指導;另一方面是受到時間的限制,沒有安排專門的答疑環(huán)節(jié),以至于問題長時間得不到解決,降低了研討的針對性、有效性。
數字化校本教研依托數字化平臺,可以突破時空限制,實現(xiàn)和專家名師的“零距離”接觸,全天候進行理論指導、引領。我們要充分發(fā)揮網絡平臺的優(yōu)勢,利用專家名師的理論、實踐優(yōu)勢,開設“在線答疑”版塊,滿足大家的需求,幫助廣大一線教師及時答疑解難。一方面,可以邀請在某一方面頗有造詣的知名教師在網絡平臺上就某一專項話題進行解答;另一方面,也可以約請名師對大家近期反映比較多的熱點問題進行集中解答。每次在線答疑前,組織者要提前告知,做好問題的征集、匯總、梳理工作,選擇有代表性的問題集中解答,提高活動的效率。
四、完善評價,提高評價的效能
評價,是對一件事或人物進行判斷、分析,進而得出結論的過程。提高教研活動的效率,離不開科學、有效的評價。學校要高度重視對教研活動的評價,成立專門的評價部門,組建專業(yè)的評價團隊,進行專項的評價管理??梢詮臉嫿ㄔu價標準入手,明晰評價的內容,讓教研組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還要優(yōu)化評價的過程,做到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重結果更要重過程,避免“資料教研”現(xiàn)象的發(fā)生。數字化校本教研可以實現(xiàn)全天候、全方位評價,在評價方面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那么,數字化校本教研該如何優(yōu)化活動評價,提高評價的科學性、有效性呢?
1.完善在線評價內容
數字化校本教研實施的平臺是網絡,網絡的空間更靈活,評價的內容更全,評價的維度更多。建立一套科學而有效的評價體系,對數字化校本教研顯得尤為重要。
數字化校本教研每次活動都是在網絡平臺上進行,而且參與者不直接見面,必須明確數字化校本教研的一些基本要求,完善評價的具體內容。數字化校本教研參與的人員更多,資源更豐富,和傳統(tǒng)校本教研相比,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在線評價時要做到“六看”,即看主題、看領銜人、看時間段、看參與率、看活躍度、看精品帖。看主題,要求每次活動提前征集、公布主題,讓成員準備;看領銜人,每次活動要提前選聘好領銜人,承擔本次活動的組織、指導工作;看時間段,每次活動要安排好起始時間段,尤其是截止時間,便于后臺統(tǒng)計、考核;看參與率,每次活動要求成員準時參加,嚴格網上簽到制度;看活躍度,每次活動鼓勵成員積極在線發(fā)帖、跟帖,進行互動交流;看精品帖,對發(fā)帖、跟帖的質量進行在線評估,尤其是原創(chuàng)性、思考的深度,提升活動的參與水平。
2.優(yōu)化在線評價方式
數字化校本教研主要在專用的網絡平臺發(fā)帖、跟帖,而且是動態(tài)變化的。怎么科學評定參與者的成效呢?如果光看數量,就會造成大量毫無意義的垃圾帖子。這些垃圾帖要么毫無內容,要么從網絡復制粘貼,要么直接簡單點個贊。很明顯,如果光看數量,將嚴重挫傷認真參與者的積極性,鼓勵懶漢思想,降低數字化校本教研的質量。所以一定要做到數量、質量并重,既看數量,更重質量。數量由網絡后臺直接統(tǒng)計。質量認定主要通過三種方式來完成,一是看點贊的數量,點贊的數量多,說明帖子的質量高;二是看參與者的評價,參與者的評價高,說明你的思考得到別人的肯定;三是通過其他渠道補充了解,可以召開座談會,了解發(fā)帖跟帖情況,也可以發(fā)放問卷進行發(fā)帖跟帖問卷的調查,還可以聘請專家名師進行發(fā)帖跟帖的抽檢,直接認定發(fā)帖跟帖質量。
我們在評價數字化校本教研時,要既看參與率,又要看活躍度,更要看貢獻值。參與率就是每次活動是否到場,活躍度就是每次活動是否發(fā)帖、跟帖,貢獻值就是每次發(fā)帖、跟帖是否得到點贊,以及評為精品帖的數量。在此基礎上,根據數量和質量進行積分,將參與者在規(guī)定時間內的參加情況按照數量、質量并重的原則,發(fā)起一個有質量的話題得5分,有一個精品帖得3分,一般跟帖得1分。定期公布成員的積分情況,督促大家主動積極參與每次教研活動,避免突擊發(fā)帖、跟帖、上傳資源的現(xiàn)象。優(yōu)化在線評價,既反映了每個參與者參與的真實情況,又有利于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優(yōu)化活動質態(tài)、提升活動效率。
當前,數字化校本教研正在全國各地逐步推行。由于校情不同,數字化校本教研實施的情形也各異。數字化校本教研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研究方式,自身也有一個不斷完善、提高的過程。只要我們一切從教學研究的實際出發(fā),從優(yōu)選人員起步,從精選內容推進,從優(yōu)化形式深入,從完善評價提升,數字化校本教研就一定會變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逐漸成為學校校本教研實施的新樣態(tài),為提高教研效益、優(yōu)化課堂質態(tài)、助推教師發(fā)展、促進均衡發(fā)展發(fā)揮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白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