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變“說教”為“活動”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合作探索學習有效性探析

2021-12-01 04:04:56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實驗小學尤珍珍
青年心理 2021年16期
關鍵詞:垃圾分類道德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實驗小學 尤珍珍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課程?,F(xiàn)在使用的道德與法治教材注重學生的道德體驗。“教材”走向“學材”的轉變背后,蘊含著幫助學生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建構有道德的美好生活的目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之間合作探索學習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2020年9月,南京市教研室舉行了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競賽,我校一位教師執(zhí)教四年級上冊第11課“變廢為寶有妙招”的第二課時,通過集體教研,在前后兩次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下面筆者就以此課的教學為例,談一談“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合作探索學習更為有效的方法。

一、合作探索學習活動設計的精確化

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從教學效果出發(fā)進行活動設計,才能真正發(fā)揮合作探索學習活動的有效性,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服務。

(一)基于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需要

教師在進行合作探索學習活動設計時,一定要明確課堂的教學目標,從目標出發(fā),有的放矢。

“變廢為寶有妙招”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1)了解垃圾分類及其意義;(2)學會有創(chuàng)意地節(jié)約資源和再利用資源,并逐步養(yǎng)成節(jié)約和合理使用的良好習慣,樹立環(huán)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壞環(huán)境的生活方式。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教會學生減少垃圾,變廢為寶,培養(yǎng)學生廢物再改造再利用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根據教學目標,教師安排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播放垃圾分類新聞,學生談想法。

(2)學習垃圾分類概念。

(3)小組探究學習:討論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并匯報交流;垃圾的生命; 垃圾是錯放位置的資源。

(4)小組探究學習:認識四種垃圾桶和四種垃圾分類種類。

(5)垃圾分類,我們在行動:回憶上學期開展的垃圾分類活動,交流自己是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的。學習南京市處罰條例。

(6)小組探究學習:四人小組內展示變廢為寶作品,全班展示。布置變廢為寶研究作業(yè)。

以上教學,整節(jié)課都是圍繞“垃圾分類”四個字在說教。教者安排的三次小組合作探索學習活動也都以教師的講授為主,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轉變浪費資源、破壞環(huán)境的生活方式,廢物再改造再利用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成了紙上談兵。

經過教研組的討論,大家建議執(zhí)教老師應該把減少垃圾有妙招、學習垃圾分類和變廢為寶三個合作探索學習活動重新設計,讓學生成為探索學習的主體,在有效的合作學習活動中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二)基于兒童已有經驗的原點

教師在設計學生合作探索學習活動時,要讓學生基于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開展道德學習活動。

執(zhí)教老師在“變廢為寶有妙招”第二課時的第二次的課堂教學中,聽完教材中四個學生的發(fā)言后,設置了“減少垃圾有妙招”的學習探索活動。

首先,教師安排同桌交流生活中怎樣才能減少垃圾的產生,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學生談到了少使用餐具等。隨后,教師拋出問題:“同學們,這是我兒子的舊衣服,你能給它找到更好的歸宿嗎?”由此引發(fā)學生討論:舊衣服怎樣更環(huán)保?學生有的聯(lián)系小區(qū)中所見的舊衣服回收箱談,有的回憶起家里的舊衣服如何二次利用。學生想出了一個個切實可行的金點子,課堂氛圍十分活躍。

二、合作探索學習活動開展的情景化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組織者轉變?!苯滩脑诨顒釉O計上也是匠心獨運,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理解、體驗、感受,注重學生自主性學習和合作探究。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想更為有效地組織開展實施合作探索學習活動,就要特別重視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具體可感的情境中讓學生自己探索。

(一)在情境中引導自主道德學習

一個合作探索學習活動設計得再好,離開了情境的創(chuàng)設,也不容易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有效性大打折扣。反之,在情境之中,學生就容易進入其中,真正參與到道德學習活動之中,真正站在課堂的中央,進而有效實現(xiàn)道德成長。

在“垃圾分類有妙招”一課中,教師設計了“幫垃圾找家”小組合作探索活動,把一個個小組變成一個個家庭,把四種垃圾桶也運用到課堂之中,創(chuàng)設了處理家中垃圾的情境,目的在于讓學生學習垃圾分類的具體做法,進行分類投放。學生投放正確后的積分獎勵和使用APP判斷容易混淆的垃圾種類的活動,讓學生積極自主地學習,掌握了垃圾分類的操作要點垃圾分類,并能在生活中加以運用。

(二)在情境中營造兒童文化世界

道德與法治課程承擔著培育小學生以道德發(fā)展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質的任務,教師要努力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開展合作探索學習活動,營造兒童的文化世界。讓學生在這樣的文化世界中積極主動地開展合作探索學習活動,不知不覺中理解道德,學習道德,逐漸成長為有道德的人。

“垃圾分類有妙招”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學會有創(chuàng)意地再利用資源,培養(yǎng)學生廢物再改造再利用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師在執(zhí)教時,通過觀看視頻等多種方式讓學生了解垃圾分類的手段,拓寬思路。隨后,教師組織全班開展討論: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可以再次利用,變廢為寶呢?”討論后,組織開展小組合作探索學習活動,讓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廢棄物思考還能如何再利用,并填寫研究單。

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營造了學生愿意親近與喜愛的兒童文化世界,使兒童更容易理解教材的內容,將自己的生活與教材建立連接。學生在積極主動投入學習的過程之中,與教材實現(xiàn)真正的互動,幫助學生建構廢物再改造再利用的美好生活,符合兒童品德發(fā)展的規(guī)律。

三、合作探索學習活動評價的多元化

對合作探索學習活動的評價是合作學習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在這里發(fā)揮活動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 并且采用多種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效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指導學生更為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探索活動,也可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探究習作習慣。

(一)評價內容的清晰化和多元化

四人小組中,我們可設置四個角色小組長、記錄人、匯報人和評價人,組內的角色分工還可以進行輪換。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輔助者和指導者,對合作探索學習活動進行評價時要針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進行內容清晰化的評價,如針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紀律性或合作學習的成果進行評價。總之,越具體明確的評價,越具有有效性。教師也可在設計小學合作探索學習活動時,把評價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到學習研究單中。

(二)評價方式的民主化和多元化

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改變道德說教的習慣姿態(tài),追求平等、民主的對話,從而引導兒童的道德發(fā)展。在對學生合作學習活動的評價上,要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如學生的自我評價、小組成員之間的評價、全班的評價、教師的評價、家長的評價、聽課教師的評價等。

例如,讓學生帶上自己的作品走上講臺,讓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甚至播放家長評價的視頻,可以對孩子起到更明顯的激勵作用,也成為課后作業(yè)更鮮明的范例。

除此之外,還可利用各種形式進行評價,如變廢為寶創(chuàng)意展、課堂上的照片展示、優(yōu)秀合作小組的評選、制作美篇宣傳等。

綜上所述,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之中,教師要有目標意識和學生意識,設計出精確化的合作探索學習活動,組織和引導學生在具體可感的鮮活情境中進行自主探索學習活動,進行行之有效的評價,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探究習慣。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利用以學習活動為核心的教材,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道德學習,滿足少年兒童思想道德成長的需要,促進小學生基本文明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猜你喜歡
垃圾分類道德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十幾歲(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垃圾去哪了
分類算一算
那一雙“分揀垃圾”的手
當代陜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46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分類討論求坐標
數(shù)據分析中的分類討論
倒垃圾
教你一招:數(shù)的分類
安阳市| 常宁市| 赤峰市| 清徐县| 昌宁县| 浙江省| 思南县| 金寨县| 盈江县| 大厂| 临汾市| 绥中县| 邵阳县| 虞城县| 会同县| 枝江市| 雷州市| 南郑县| 南华县| 临沧市| 独山县| 志丹县| 香格里拉县| 治多县| 云龙县| 绥化市| 延安市| 通山县| 轮台县| 南城县| 喀喇沁旗| 得荣县| 永修县| 长武县| 正蓝旗| 温州市| 汉寿县| 陆良县| 望谟县| 盐边县| 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