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坤
(湖南石門縣人民醫(yī)院,湖南 常德 415300)
全子宮切除術是臨床上治療子宮出血、子宮肌瘤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的常見治療方法,該治療效果較為顯著,但術后患者盆底整體結構受到損害,以至于對盆底功能產生影響,導致盆底功能障礙,進而嚴重影響患者性生活質量[1]。為此,對全子宮切除術后盆底康復治療對性功能影響予以分析探究。結果詳見下文。
本次研究對象共88 例,均選自于我院收治的采取全子宮切除術患者,其就診時間段為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間。將上述研究對象1/2 納入到對照組(44 例),給予常規(guī)護理,余下1/2 研究對象則納入到實驗組(44 例),采取盆底康復治療。對照組與實驗組中年齡分別是(32.76±3.65)歲與(32.54±3.54)歲。將上述資料的數據進行組間比較,均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備可比性。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干預,實驗組在對照組干預基礎上采取盆底康復治療,詳情見下文:
盆底功能康復鍛煉中,對患者進行一對一Kegel 運動指導,指導患者進行伸縮肛門附近肌肉群,逐次對肛門、陰道以及尿道進行收縮,以起到盆底肌上提的感覺,在訓練過程中,對腿部及腹部肌肉最大限度放松,保持盆底肌收縮狀態(tài)在3到5 秒,舒張時間控制在3 到5 秒,訓練體位包含站、坐、躺,每1 個循環(huán)為每種姿勢進行15 次,1 組為重復10 個循環(huán),每天進行3 組,每周需要進行4 到5 天訓練。
對兩組患者盆地功能、盆底肌肉張力、性生活滿意度、盆底功能問卷調查以及生活質量方面情況予以比較。①盆地功能:對患者干預后盆地功能指標予以評估,盆地功能包含尿失禁頻率、1 小時尿墊重量、骨盆肌收縮壓力、骨盆肌收縮持續(xù)時間、骨盆肌收縮持續(xù)時間以及殘余尿量。②盆底肌肉張力:對患者干預后盆底肌肉張力進行評估。③性生活滿意度:性生活滿意度采取自制問卷調查表進行統(tǒng)計。,其滿意標準為三個級別,分別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以及不滿意。④盆底功能問卷調查:采取自制盆底功能問卷調查對患者相關癥狀發(fā)生情況進行統(tǒng)計。⑤生活質量:采取尿失禁生活質量問卷(IQOL)以及盆底障礙影響簡易問卷7(PFIQ-7)進行評分。其中IQOL 評分分值越高、PFIQ-7 評分越低,則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本次研究的數據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應用(±s)表示,計數資料應用(%)表示;并分別采用t和(χ2)進行檢驗。當所得到的P值不足0.05 時,表明存在顯著差異。
實驗組盆地功能:尿失禁頻率(0.87±0.34)次/d;1 小時尿墊重量(8.75±3.25)g;骨盆肌收縮壓力(39.64±3.25)cmH2O;骨盆肌收縮持續(xù)時間(8.54±2.15)s;殘余尿量(45.32±3.21)ml。對照組盆地功能:尿失禁頻率(2.67±0.58)次/d;1 小時尿墊重量(23.54±3.76)g;、骨盆肌收縮壓力(29.76±3.42)cmH2O;骨盆肌收縮持續(xù)時間(6.43±2.14)s;殘余尿量(178.54±32.67)ml。t檢驗值:尿失禁頻率(t=17.759,P=0.001);1 小時尿墊重量(t=19.739,P=0.001);骨盆肌收縮壓力(t=13.890,P=0.001);骨盆肌收縮持續(xù)時間(t=4.613,P=0.001);殘余尿量(t=26.919,P=0.001)。在盆地功能方面上,實驗組的數據顯示比對照組較優(yōu)(P<0.05)。
實驗組盆底肌肉張力(25.67±3.26)cmH2O;對照組盆底肌肉張力(22.76±3.21)cmH2O。t檢驗值:盆底肌肉張力(t=4.219,P=0.001)。在盆底肌肉張力方面上,實驗組的數據顯示比對照組較優(yōu)(P<0.05)。
實驗組性生活滿意度為93.18%(41/44):非常滿意23例,一般滿意19 例,不滿意3 例。對照組性生活滿意度為70.45%(31/44):非常滿意15 例,一般滿意16 例,不滿意13例。χ2檢驗值:性生活滿意度(χ2=7.638,P=0.006)。在性生活滿意度方面上,實驗組數據顯示比對照組較高(P<0.05)。
實驗組干預前下腹不適29 例,占比65.91%;尿失禁12例,占比27.27%;排尿異常24 例,占比54.55%;排便異常13例,占比29.55%;陰道分泌物異31 例,占比70.45%。對照組干預前下腹不適28 例,占比63.64%;尿失禁13 例,占比29.55%;排尿異常25 例,占比56.82%;排便異常12 例,占比27.27%;陰道分泌物異33 例,占比75.00%。實驗組干預后下腹不適2 例,占比4.55%;尿失禁3 例,占比6.82%;排尿異常2 例,占比4.55%;排便異常1 例,占比2.27%;陰道分泌物異4 例,占比9.09%。對照組干預前下腹不適11 例,占比25.00%;尿失禁10 例,占比22.73%;排尿異常9 例,占比20.45%;排便異常7 例,占比15.91%;陰道分泌物異11 例,占比25.00%。χ2檢驗值:干預前:下腹不適(χ2=0.049,P=0.823);尿失禁(χ2=0.055,P=0.0.813);排尿異常(χ2=0.046,P=0.830);排便異常(χ2=0.055,P=0.813);陰道分泌物異(χ2=0.229,P=0.632)。干預后:下腹不適(χ2=7.310,P=0.007);尿失禁(χ2=4.423,P=0.035);排尿異常(χ2=7.221,P=0.007);排便異常(χ2=4.950,P=0.026);陰道分泌物異(χ2=3.937,P=0.047)。在盆底功能問卷調查方面上,2 組干預前數據比較差異不滿足統(tǒng)計學含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數據表明比對照組較低(P<0.05)。
實驗組干預前IQOL 評分(76.54±3.57)分:PFIQ-7 評分(43.26±15.65)分:對照組干預前IQOL 評分(76.58±3.36)分:PFIQ-7 評分(43.46±15.79)分。實驗組干預后IQOL 評分(95.67±3.35)分:PFIQ-7 評分(15.47±4.36)分:對照組干預后IQOL 評分(83.26±2.46)分:PFIQ-7 評分(36.72±5.47)分。t檢驗值:干預前IQOL 評分(t=0.054,P=0.957):PFIQ-7 評分(t=0.059,P=0.952);干預后IQOL 評分(t=19.806,P=0.001):PFIQ-7 評分(t=20.150,P=0.001)。在生活質量評分方面上,干預前2組數據比較差異不滿足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數據表明比對照組較優(yōu)(P<0.05)。
患者采取子宮全切除術后,其盆底功能可產生一定的傷害,若不給予有效的干預,則會引起盆底功能障礙,且產生壓力性尿失禁等并發(fā)癥,進而對患者的性生活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2]。此次研究中對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采取盆底康復治療,經對患者進行主肛提肌鍛煉,能夠對患者盆底康復起到促進作用,經自主進行盆底肌肉群鍛煉,可提升患者盆腔各器官支撐肌肉張力,從而有效防止盆底功能障礙發(fā)生[3]。在相關研究中得知,對盆底功能障礙患者采取此方法干預后,可顯著提高盆底肌力,對盆底神經活動興奮度予以提高,從而能夠對患者性生活質量予以提升[4]。
本研究結果中,在盆地功能方面上,實驗組數據顯示比對照組較優(yōu)(P<0.05)。在盆底肌肉張力方面上,實驗組數據顯示比對照組較優(yōu)(P<0.05)。在性生活滿意度方面上,實驗組數據顯示比對照組較高(P<0.05)。在盆底功能問卷調查方面上,2 組干預前數據比較差異不滿足統(tǒng)計學含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數據表明比對照組較低(P<0.05)。在生活質量評分方面上,干預前2 組數據比較差異不滿足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數據表明比對照組較優(yōu)(P<0.05)。
綜上所述,將盆底康復治療應用在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干預中,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盆地功能、盆底肌肉張力,進而提高患者性生活滿意度以及生活質量。此種方法在中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干預中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