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傳統(tǒng)田徑教學模式枯燥無味的問題,論述快樂田徑在中職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有效開展,提出教師應通過營造趣味性的情境教學模式、變換探究性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場地設計趣味性游戲、運用音樂開展快樂田徑教學等,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欲望,營造快樂的教學環(huán)境,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快樂田徑 情境教學 探究性學習 趣味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26-0151-02
田徑運動是集走、跑、跳、投為一體的運動項目,它能培養(yǎng)學生的耐力、速度與相應的力量。在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開展田徑運動,能鍛煉學生的運動能力,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結合實踐教學經(jīng)驗,舉例分析快樂田徑在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開展。
一、營造趣味性的情境教學模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徹底喜歡上體育課,熱愛體育課,最重要的就是激發(fā)學生對運動的興趣。作為快樂體育教學的倡導者,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和諧與快樂的情境中有效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在田徑運動教學中獲得快樂。為此,教師可以在體育課堂中營造趣味性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熱情與積極性。
科學家研究得出,歡笑能使人有精神愉快的感覺;在愉快情境中能減少或者消除一切疲勞感覺,達到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激發(fā)其學習熱情的目的。因此,教師在營造趣味性的情境教學時,應該從快樂情感著手,在輕松、活潑與生動的教學環(huán)境中開展體育教學。為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態(tài),不能時時刻刻都擺著嚴肅呆板、不茍言笑的面孔,否則會使學生產(chǎn)生畏懼感。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中職學生比較喜歡表現(xiàn)自己、希望獲得教師表揚的心理,給予學生展現(xiàn)自我才華的機會。當學生獲得進步時,教師應該給予恰當?shù)谋頁P,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與興趣。
如在教學跨欄跑這一節(jié)課之前,學生會產(chǎn)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原因主要是害怕自己掌握不了跨欄跑這一門技術。當學生在跨欄跑運動比賽中出現(xiàn)失誤時,體育教師應該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如教師可以向?qū)W生講述一些成功人士或者世界頂級人物曾經(jīng)失敗的故事,通過故事的講述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同時讓學生明白失敗并不可怕,堅持才是獲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教師可以向?qū)W生舉例優(yōu)秀運動員劉翔的事跡。由于劉翔在運動會上多次為祖國爭得榮耀,如同英雄一般,足以使學生視之為偶像。同時,劉翔對跨欄運動的熱愛,也能激勵學生努力參加跨欄田徑運動比賽。此外,教師也可以講述優(yōu)秀運動員鄧亞萍的故事。如鄧亞萍為了實現(xiàn)成為乒乓球運動員的偉大夢想,跟隨父親學習乒乓球,每天堅持完成100個發(fā)球與接球的任務。為了提高臂力與腿力,鄧亞萍在自己腿上綁上了沙袋,并把乒乓球拍換成了鐵拍。在運動員技巧訓練過程中,鄧亞萍即使手掌被磨破了,依然繼續(xù)堅持訓練。后來,她終于成了杰出的乒乓球運動員。通過這一事例,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努力堅持對夢想成功的重要性;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二、變換教學方法,探究性學習激發(fā)學習興趣
由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內(nèi)容較單一、枯燥,課堂教學效率也不高,學生對田徑運動持有一定的消極應對的態(tài)度,不會積極主動投入教學活動之中。為了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教師在田徑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目標。
如在開展鉛球訓練教學時,教師應轉(zhuǎn)變傳統(tǒng)枯燥無味的教學模式,把知識灌輸變?yōu)橐环N啟發(fā)式、引導式的教學活動,從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解關于鉛球運動的基本理論知識,為學生奠定鉛球運動的理論基石。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學習資料和學習器材,讓學生全面了解鉛球運動技巧。學前資料的準備,能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學習活動之中。
為了在鉛球運動教學中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分析學習資料,在分析過程中掌握鉛球運動理論,引導學生尋找合適的鉛球運動實踐技巧。這一過程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探究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達到快樂田徑教學的目的。
中職學生大多處在青少年時期,好勝心是比較強的。教師可針對學生心理特征設計一些游戲比賽類項目,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提高田徑運動的技巧,增強身體素質(zhì)。如教師可以設計“反向跑”與“組間追逐跑”等游戲活動,借此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強團隊合作意識?;蛘呓處熆梢蕴暨x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做運動示范,引導其他學生也跟著學習以糾正自己在運動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這一過程可以令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感,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責任感與團隊合作精神。
教師應不斷豐富教學模式,提高體育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這樣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與全面發(fā)展。如教師在上田徑課的時候,可以將熱身運動改為小組接力的形式,讓學生在接力比賽過程中體驗競賽的快樂感。教師也可以在操場的跑道上設置一些障礙物,指導學生如游戲《大富翁》或者飛行棋一樣,抽簽到多少就跑多少步,以游戲的方式增強田徑運動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游戲玩耍過程中愛上田徑運動。
教師也可以在立定跳遠的運動項目中,融入跳格子的游戲。如教師可以到操場上布置格子,然后讓學生抽簽,抽到多少就跳多少步。這樣,不僅能使學生了解立定跳遠基本的運動步驟、掌握立定跳遠的運動技巧,也能使枯燥的立定跳遠運動變得生動有趣,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三、充分利用場地,開展趣味性教學活動
趣味田徑教學活動對場地的要求不是很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校操場的跑道,借助簡單的障礙物開展障礙跑運動,讓普通的跑步練習帶上趣味游戲的特征。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操場上開展跑跳、原地跳高、原地青蛙跳等練習。在競技類的比賽運動項目中,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從而愿意積極參加田徑運動,提高運動技巧和運動能力。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場地,對學生開展素質(zhì)練習。素質(zhì)練習,就是將學生在田徑運動中需要的技能素質(zhì)、身體素質(zhì)等綜合素質(zhì)集于一身的練習。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一般采取一系列日常練習活動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如采取立定跳遠的方式增強學生的腿部力量;采取長時間的慢跑的方式增強學生的耐力等。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新身體素質(zhì)的練習模式,如可以設置“跳遠比賽活動”“跳遠闖關活動”等,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跳遠之類的練習,在游戲中鍛煉身體,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四、田徑教學中開展趣味性游戲活動
在田徑教學中融入趣味性游戲,能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形式。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征來設計游戲活動,借此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身心放松,在勞逸結合與愉悅情境中完成教學任務。
為此,體育教師在上課前可以讓學生先跑步,達到熱身的目的,之后組織學生參加一些簡單的集體游戲活動,從中體驗快樂體育的感覺。如教師可開展行進間運球訓練,通過運球訓練提升學生的運動靈敏度、反應速度和耐力水平。
學生的基礎不同,其學習與接受能力也是各異的。因此,教師可以把一個運球動作分解為幾個部分來開展教學,借此鍛煉學生身體的敏捷度和反應速度。體育教師在講授完理論知識點之后,應該設計特定的游戲活動,如設計運動折回跑的比賽,從中鍛煉學生的運動能力。教師也可以把學生分為幾組,每個小組由第一個人手持籃球,在教師吹哨表示開始后,第一個人從起始線開始運球,運球至另一端的邊界線后再返回,將籃球傳給下一位同學進行接力,哪個小組最先全員運球完畢,哪組就獲得勝利。
這種游戲看似非常簡單,實則不僅能比較誰的運球敏捷度和運球技能比較好,還能進行學生之間跑步速度的較量。這種體育游戲活動既能鍛煉學生身體、提高學生跑步速度、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也能為校運會比賽培養(yǎng)相應的人才。學生在游戲活動中能體驗到運動的快樂感,增進與其他同學的情感,提高自身素質(zhì)和運動技能。
五、運用音樂,開展快樂田徑教學
體育教學中的快樂田徑教學,就是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快樂的刺激。音樂作為一種流行文化,能迎合廣大中職學生的口味。為此,教師可以在田徑教學中使用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提高田徑教學的快樂感與增加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性,使田徑教學更為和諧與快樂,進而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如在障礙跑教學中,教師為了體現(xiàn)這一項田徑運動的特點,可以選擇學生喜歡的以奔跑、流水等為主題的音樂。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之下,感受到障礙跑運動既如短跑一樣緊張,又如流水一樣平靜。就這樣,學生在這樣的心境中,跨過一個又一個欄架,越過箱子,跳過體操凳,完成障礙物的田徑運動。又比如在體育課放松練習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輕音樂作為練習的伴奏音樂,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舒展身體,達到運動放松的目的。
總之,在田徑教學中應用快樂教學,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欲望,營造快樂的教學環(huán)境,提高教學效率,值得廣大體育教師在實踐中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杜光友.我國體育課程價值取向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2]王濱.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有效教學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盧志華(1984— ),男,廣西桂平人,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講師,現(xiàn)就職于廣西理工職業(yè)技術學校,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
(責編 唐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