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欄目為序排列)
專家共識
成人暴發(fā)性心肌炎護理策略專家共識(中國心肺康復護理聯盟專業(yè)委員會,武漢市護理學會心血管專業(yè)委員會)(1:1)
吞咽障礙康復護理專家共識(中國康復醫(yī)學會康復護理專業(yè)委員會)(15:1)
重點關注
基于??坡撁说穆詡诠芾砟J綐嫿皩嵤?董敏,殷學利,黃素群,等)(1:7)
結直腸癌造口患者夫妻疾病溝通現狀及影響因素(成香,杜若飛,周會月,等)(1:10)
直腸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體力活動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宋琴芬,尹光嘯,劉春娥,等)(1:14)
預防性腸造口患者出院早期自我管理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李欣穎,鄭學風,王淑云,等)(1:18)
輸尿管皮膚造口患者延續(xù)護理需求現狀及影響因素(李彤,湯利萍,曹英,等)(1:22)
壓力性損傷防治的衛(wèi)生經濟學評價研究進展(馬冰,王曉春,黃求進,等)(1:25)
老年癡呆患者基于精神運動康復學理論的干預(王瓊,吳中文,耿麗,等)(3:1)
基于CLHLS的老年人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需求及影響因素研究(黃啟原,李穎,許昕,等)(3:5)
Kihon老年衰弱篩查量表的漢化及信效度檢驗(王志燕,高歡玲,張紅梅,等)(3:10)
社會支持和自我老化態(tài)度在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抑郁中的鏈式中介作用(王港,魏敏,傅宏)(3:14)
國外醫(yī)養(yǎng)結合養(yǎng)老模式研究進展(高爽,楊陸,彭濤)(3:17)
中青年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個人掌控感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李雪,崔巖,盧曉虹,等)(5:1)
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臟康復護理(武艷妮,王蓉,欒春紅,等)(5:5)
心力衰竭患者癥狀管理質性研究的系統評價(龔靜歡,朱凌燕,胡三蓮,等)(5:10)
預防輸注胺碘酮致外周靜脈炎的證據總結(潘露,謝彩霞,肖莉,等)(5:15)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自我管理影響因素的質性研究(王楠楠,趙秋利,信博,等)(5:20)
護理本科生翻轉課堂教學中異質小組合作學習實踐(黃菲,程利,柯玉葉,等)(7:1)
實習護生患者隱私保護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張靜,石美霞,牛娟娟)(7:4)
情景模擬教學法對護理本科學生感知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倪翠萍,劉宇,穆曉云,等)(7:8)
護理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安全行為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畢亞平,牟紹玉)(7:12)
臨床護理教師工作投入與角色壓力和感知上級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尹海燕,劉春蘭)(7:15)
本科護生跨專業(yè)教育態(tài)度與臨床學習環(huán)境的相關性分析(周卿照,龔桂蘭)(7:19)
水中抗阻訓練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居家患者手足關節(jié)功能康復的影響(盧君,鐘清玲,羅燕,等)(9:1)
呼吸操聯合穴位按摩對老年塵肺病患者肺功能及運動能力的影響(劉毛杰,莊淑梅,劉亞芹,等)(9:5)
強直性脊柱炎居家患者基于碎片化時間的功能鍛煉(潘勝男,柴春香,牟靈英,等)(9:8)
首發(fā)腦卒中患者康復鍛煉行為執(zhí)行意向及影響因素分析(張珊珊,孫成梅,楊麗,等)(9:12)
全身振動訓練聯合肌電生物反饋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的影響(王身芳,王身林,李長君,等)(9:16)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氣陰兩虛出院患者的中醫(yī)肺康復(譚君花,王蕾,余德海,等)(9: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康復的研究進展(張華文,李靜怡)(9:22)
生理鹽水導引腔內心電圖技術在新生兒臍靜脈置管定位中的應用(汪麗平,魯琦,張海玲,等)(11:1)
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抗生素實際用藥劑量準確性研究(薛艷,唐云飛,呂棟,等)(11:4)
分指握球套在去皮質綜合征患兒手功能康復中的應用(王海勤,王麗娟,胡玲,等)(11:7)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并發(fā)后部可逆性腦病綜合征的護理(張超瑯,梁玉琴,魏林琳,等)(11:10)
母乳氣味刺激用于新生兒疼痛干預的研究進展(王肜,何婧,于玲,等)(11:13)
時距式松弛技術對初產婦分娩過程的影響研究(李倩,徐宇紅,章潔)(13:1)
心理篩查異常孕婦產后抑郁發(fā)生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龔一謙,周慧欣,張瑩,等)(13:5)
早產兒母親出院準備度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宮慧,魏麗麗,鄒玉姣,等)(13:9)
產婦分娩體驗與產后抑郁的相關性研究(劉鷺燕,藍敏艷,朱秀,等)(13:14)
膝胸臥位紅光照射聯合肛提運動對產后痔急性發(fā)作的療效(周夢丹,斯奇)(13:17)
產后父母安全感的研究現狀及展望(涂愛清,曾鐵英,趙梅珍,等)(13:19)
腫瘤科護士對腫瘤患者死亡訴求認知及應對體驗的質性研究(鄭曉玲,張世慧,陳希偉,等)(15:5)
腫瘤科護士安寧療護核心能力及影響因素分析(屈歡,姜桂春,朱曉平,等)(15:9)
安寧療護志愿者動機量表的漢化及信效度檢驗(張倩,閆春旭,李倩,等)(15:13)
COPD患者照顧者姑息照護接受度及影響因素分析(羅金措,孟春梅,何映,等)(15:17)
安寧療護從業(yè)人員安寧療護知信行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潘琪妮,黃惠橋,陶品月,等)(15:20)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多模態(tài)監(jiān)督血管康復運動的實施(袁艷艷,楊玉金,鄭春艷,等)(17:1)
透析中運動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于新濤,曹松梅,吉小靜,等)(17:5)
痛風患者治療依從性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王雨盧,倪志宏)(17:9)
中文版糖尿病足風險篩查及分級工具預測效果檢驗(王小玲,姜麗萍,姚文,等)(17: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準備評估表的構建(馬佳楚,商臨萍,袁麗榮,等)(17:17)
2型糖尿病患者間歇性禁食療法的研究進展(陳亞楠,林翠霞,姜倩倩,等)(17:21)
醫(yī)聯體合作模式下鏈式管理在延續(xù)護理中的實踐(王非凡,屈紅,劉曉軼)(19:1)
炎癥性腸病患兒基于云隨訪平臺的延續(xù)護理(魏麗娟,劉麗英,張妙賢,等)(19:4)
腫瘤化療后患者居家跌倒預防知信行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田露,龍艷慧,陳英,等)(19:8)
成人癌癥患者家庭彈性的概念分析(王芝為,章新瓊,丁雅楠,等)(19:12)
居家護理服務質量管理現狀及期望的質性研究(梅陽陽,龐書勤,蔡憐環(huán))(19:16)
居家安寧療護患者需求研究現狀與對策(鄭紅玲,成琴琴,諶永毅,等)(19:19)
奧布卡因滴眼聯合蘇醒后術眼覆蓋對斜視患兒全麻術后躁動的影響(馬淑雅,孫琪,秦德華)(21:1)
成人全麻氣管插管患者術后咽喉疼痛預防的證據審查及分析(王宜庭,時佳琪,蔣鵬,等)(21:3)
麻醉科??谱o士崗位勝任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蘭星,熊莉娟,李鑫,等)(21:8)
麻醉護理質量控制系統的應用(呂曉凡,李雪云)(21:12)
全麻術后蘇醒期患者早期飲水的研究進展(陳安龍,樂虹,余遙,等)(21:15)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醫(yī)學生生死教育中的應用(陳佳增,楊婷,何路生,等)(23:1)
護士第二受害者支持現狀與專業(yè)生活品質的相關性研究(徐宏寧,齊曉燕,方繼紅,等)(23:5)
癌癥患者家屬對真實病情告知態(tài)度質性研究的Meta整合(鄭蘭平,陸箴琦,張曉菊,等)(23:9)
醫(yī)學本科生對患者報告結局的認知調查(成磊,林岑,張紫荷,等)(23:14)
護理倫理困境的研究進展(張經緯,李明霞,徐祥敏,等)(23:17)
??谱o理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風險預測模型的構建與驗證(左丹,趙錫麗,代旭麗)(1:30)
中青年終末期腎臟病患者決策困境的現象學研究(高雅靖,單巖)(1:34)
泛長三角地區(qū)產婦分娩鎮(zhèn)痛服務實施現狀分析(戚芳,孫麗萍,朱新麗,等)(1:37)
頸椎前路術后患者吞咽困難護理干預方案的制訂及實施(卓靜,劉晶晶,曾雪梅,等)(1:41)
女性護士尿失禁患病現況及影響因素分析(丁清清,丁子鈺,王愛花,等)(3:21)
設置院內胰島素泵健康管理師崗位的效果(滕莉,張星,肖月平,等)(3:25)
園藝活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吳佳,王冠男,何桂娟)(3:29)
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成人患者血栓預防和管理的證據總結(劉云訪,李素云,喻姣花,等)(3:33)
鼻咽癌出院5年患者癥狀群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邱麗燕,楊麗,廖婷婷,等)(3:3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長期家庭氧療的最佳證據總結(李雪兒,楊雪凝,Akimana Sandra,等)(3:42)
良性前列腺增生術后膀胱痙攣護理的證據總結(蓋瓊艷,李萍,傅巧美,等)(3:46)
神經膠質瘤繼發(fā)難治性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并發(fā)呼吸遺忘患者的護理(何敏,王芳)(3:50)
兒童至成人過渡期癲癇青少年參與健康照護意向及影響因素研究(陳文勁,崔璀,鄭顯蘭,等)(5:24)
腎積水患兒術前禁食禁飲多學科鏈式管理的實踐(李虹霖,劉娟,李碧穩(wěn),等)(5:29)
原發(fā)性肝癌TACE術后早期離床活動流程構建的循證實踐(曹春菊,黃蘇瑩,徐秀平,等)(5:33)
日間病房輸注程序性死亡受體-1抗體腫瘤患者的護理(譚小輝,李怡,張穎,等)(5:37)
新生兒日間光療病房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實踐(郭曉萍,劉會,賀芳)(5:40)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家庭-社區(qū)-醫(yī)院協同化救治的效果(王明明,鄒圣強,胡嚴嚴)(7:22)
妊娠晚期孕婦癥狀群及其影響因素研究(蘇比努爾·艾力,鄭婕,向佳明,等)(7:26)
5~7歲住院癌癥患兒生活質量自我報告與父母報告的一致性研究(成磊,王穎雯,劉芳,等)(7:31)
快速康復外科臨床實施阻礙因素質性研究的Meta整合(戴秀娟,吳茜,湯愛潔,等)(7:34)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患者圍術期優(yōu)化護理策略(鄭霞,劉芬,李雨晨,等)(7:38)
肝腦病型線粒體DNA耗竭綜合征患兒的護理(王丹,儲芳)(7:41)
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認知功能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方云,張小蓉,劉敏杰,等)(9:26)
育齡期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患者體驗的質性研究(劉潺,王富蘭,趙慶華,等)(9:30)
糖尿病患者足部風險篩查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李欣儀,周秋紅,趙楠,等)(9:33)
術后化療期乳腺癌患者配偶益處發(fā)現體驗的質性研究(陳園園,陳晨,殷萍,等)(9:37)
口腔咽喉腫瘤患者經口入路機器人手術的圍術期護理(張惠榮,向雯,陳紅,等)(9:41)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早期活動優(yōu)勢方案研究(張敏,王清,李現文,等)(11:16)
癌癥患者癌痛自我管理體驗的質性研究(羅澤檳,羅寶林,陳瓊珊,等)(11:21)
精準血壓管理預防煙霧病術后患者腦過度灌注綜合征(袁萍,徐博,陳璐)(11:25)
腦卒中患者有氧運動推薦意見解讀(林蓓蕾,張振香,王文娜,等)(11:28)
肝移植術后患者ICU早期活動方案的構建及應用(沈燕,陳蘭,費凱紅,等)(11:33)
中軸型脊柱關節(jié)炎患者疼痛自我管理方案的設計及實施(鄧詩裔,何懿,鄧思思,等)(13:23)
腎移植受者體力活動的證據總結(石珂,張海玲,儲愛琴,等)(13:28)
1例活體肝移植術后并發(fā)耐藥大腸埃希菌腹腔感染嬰兒的護理(劉瑩,崔亞娟,于穎)(13:32)
輕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陳文秀,王含,薄琳,等)(15:23)
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吳茜,汪夏云,顧一帆,等)(15:27)
胰腺切除患者術后低血糖影響因素分析(方小萍,崔蕾,俞惠萍,等)(15:30)
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治療血泡樣腦動脈瘤患者的護理(王娟,張美霞,郝佩,等)(15:33)
老年骨科Caprini風險評估高?;颊哽o脈血栓預防護理(黃蓉,袁青,屈萬明,等)(15:36)
新生兒乳房爬行運動對早期母乳喂養(yǎng)的影響(樊雪梅,余蘋,姚渝沁,等)(17:25)
慢性腎臟病患兒家庭抗逆力現況及影響因素調查(李葵南,劉婷,王欣,等)(17:29)
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健康素養(yǎng)與社會支持及健康信念的相關性(馬丹丹,任潔,喬夠梅,等)(17:33)
青少年過渡期準備自評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黃靜,王佳,梁亞紅,等)(17:36)
特發(fā)性肥厚性硬腦膜炎患兒的護理(冷富華,徐曉霞,孔燕)(17:40)
糖尿病足高?;颊咦悴孔宰o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楊柳,戚以勤,蔣超南,等)(19:23)
結直腸腫瘤患者基于癥狀管理理論的個案管理實踐(吳海霞,吳茜,陳靜娟,等)(19:28)
嗅味覺刺激對管飼喂養(yǎng)早產兒的影響(樂瓊,陳永紅,吳麗芬,等)(19:32)
心臟移植術后患者新發(fā)糖尿病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劉銳芮,吳晨曦,高靜,等)(19:35)
創(chuàng)傷團隊啟動標準在急診預檢分診中的信效度研究(張陽春,季學麗,張麗,等)(19:39)
心臟外科手術患者術前呼吸功能優(yōu)化策略的最佳證據總結(陳媛兒,何曉娣,宋劍平,等)(19:43)
產程中非藥物性分娩鎮(zhèn)痛的最佳證據應用(戚芳,郭琳,畢淼,等)(19:48)
體外膜肺氧合患者安全院際轉運方案的構建及實施(徐鳳玲,章翀,胡少華,等)(21:19)
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護理依賴現狀及相關因素研究(張曉琳,田潔,惠靜,等)(21:24)
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準備度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張夢瑤,王娟,唐涵,等)(21:28)
血液病患者臍血干細胞輸入3小時內不良反應觀察與分析(張紅,李鳳霞,王艷平,等)(21:32)
血液透析12年意外妊娠患者的護理(龍紅瓊,郭玲,梅靈芝)(21:34)
對早產兒父母實施家庭賦權方案的效果研究(黃芝蓉,林梅,李正中,等)(21:37)
數字化正頜外科術前三維設計的護理配合流程(張蕾,翁盛萍,秦琛,等)(21:41)
心房顫動患者射頻消融術后“空白期”生活掌控感現狀及影響因素(丁云美,王茂敬,李少玲,等)(23:21)
基于扎根理論的癌癥患者治療決策軌跡的質性研究(劉慧宇,張秋陽,莊佳銘)(23:25)
動靜脈內瘺術后養(yǎng)成期的個性化束臂運動(馬駿,張仲華,童輝,等)(23:29)
腹主動脈去分支化聯合腔內隔絕術患者的術后護理(周申杰,張萍,蔡美玲,等)(23:32)
敘事護理聯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對產婦泌乳及產后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汪婕,李霖,王思思)(23:35)
中醫(yī)護理
耳穴埋豆聯合“呵”字訣對全子宮切除術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的影響(王俊蕊,丁玉蘭,劉芳,等)(1:44)
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隔姜灸聯合五行音樂干預(王苗苗,楊莉霞,郭玉,等)(7:47)
砭石療法減輕肝陽上亢型偏頭痛患者癥狀(魯劍萍,張潔,孫慧君,等)(11:40)
補益肝腎藥膳聯合輕斷食療法對圍絕經期肥胖的改善效果(趙明靖,聶宏,馬小迪,等)(17:42)
手術室護理
婦科患者手術期靜脈血栓風險評估量表的構建(吳荷玉,褚婕,崔露萍)(1:47)
復雜胸主動脈夾層鈥激光原位三開窗腔內修復術患者的護理(程繼芳,項海燕)(5:42)
神經外科側臥位手術的體位改良聯合流程化安置(蘇清彬,彭文君,葉麗群)(7:43)
機器人輔助胸腔鏡下Ⅰ型先天性食管閉鎖的手術護理配合(胡娟娟,高興蓮,鄢利芳,等)(11:37)
學齡期手術患兒父母陪伴麻醉誘導的實踐(萬嫣敏,顧鶯,范詠,等)(13:36)
術中喚醒聯合彌散張量成像技術導航下功能區(qū)膠質瘤切除術患者的手術配合(姜雪,劉媛媛,高麗娟,等)(15:39)
神經外科患者術中獲得性壓力性損傷的多學科團隊鏈式管理(陳紅,吳波,劉靜,等)(21:43)
基礎護理
基于患者參與框架的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預防干預策略的實施(郭曉貝,王穎,楊雪柯,等)(1:50)
泡沫敷料聯合磺胺嘧啶銀在急性重度放射性皮炎中的應用(陳海燕,張麗萍,王智忠,等)(1:54)
重癥監(jiān)護病房患者院內獲得壓力性損傷的危險因素分析(莊秋楓,肖世極,周秀花,等)(3:53)
腦卒中高危人群體力活動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謝傳桃,顧艷葒,唐紅梅,等)(7:59)
外科重癥患者早期腸內營養(yǎng)誤吸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王慧君 ,葉向紅 ,張銳,等)(7:63)
基于關聯規(guī)則的住院患者非計劃性拔管危險因素分析(張燕,吳桂麗,范冠華)(9:44)
老年人口腔管理的最佳證據總結(薄琳,武曌,陳寶玉,等)(11:43)
多種類正壓式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清洗消毒實踐(朱娟,尹世玉,汪暉,等)(11:47)
3種低溫滅菌方式下不同包裝材料滅菌效果比較(陳慧,周曉麗,黃浩,等)(11:4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預防過程質控指標的建立與實施(楊陽,范羽飛,李秋月)(15:41)
ICU重癥患者中等長度靜脈置管專項管理(錢立芳,程婷婷,鮑晨晨,等)(15:44)
神經重癥監(jiān)護室護士床頭抬高行為啟動和維持意向調查(李莎莎,吳修建,曾凡平,等)(17:46)
輸液報警器臨床使用及管理現狀調查(王穎,鄭一寧,趙婭,等)(17:50)
ICU護士簡易呼吸器臨床應用知信行現狀及影響因素(李冬梅,楊相梅,羅艷,等)(17:53)
氣流沖擊法清除氣囊上滯留物對重癥腦出血患者腦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汪桂亮,劉亞云,湯云,等)(17:57)
非接觸式紅外線額溫計與水銀體溫計測量結果對比分析(王玲,劉雙,徐蓉)(19:56)
急診創(chuàng)傷患者低體溫風險評分量表的研制(陳天喜,沈紅五,姜琴,等)(23:38)
危重癥患兒喂養(yǎng)不耐受過程評估指標敏感度和特異度研究(王雨晴,顧鶯)(23:42)
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再喂養(yǎng)綜合征預防及管理最佳證據總結(馮亞婷,朱駿,劉芳,等)(23:45)
靜脈治療
中晚期妊娠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的護理(馮麗娟,余琪,孫杉杉,等)(5:45)
兒童中心靜脈置管維護標準化知識庫及決策支持方案構建(王楨絮,胡靜,顧鶯,等)(7:50)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操作成本核算研究(周英鳳,王凱蓉,陸箴琦,等)(7:55)
消化道腫瘤患者輸液港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列線圖模型構建(陳玉,丁琳,劉菁)(19:52)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抗菌藥物配制的精益管理(王莉,鄭蓉,鮑祎敏,等)(23:50)
護理管理
護理人員對護患共享決策實踐認知的質性研究(詹昱新,喻姣花,劉云訪,等)(1:56)
臨床護理人員科研倫理認知及培訓需求調查(唐喻瑩,葉菁舟,何梅)(1:60)
臨床護士醫(yī)學敘事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侯佳坤,周宏珍,胡瑞丹,等)(1:63)
護士長工作相關生活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陳榮,張曉紅,毛曉嵐,等)(1:66)
2015~2019年護理學科相關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分析(馬佳楚,商臨萍)(1:69)
糖尿病學組在三甲醫(yī)院非內分泌??仆|化管理的作用(任麗麗,畫妍,黃朝旭,等)(3:57)
護士長決策風格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耿玉芳,周利華,王維利)(3:60)
基于CiteSpace的護理群體橫向暴力可視化分析(陳雨沁,劉義蘭,常鴻薇,等)(3:64)
中醫(yī)護理門診護士獨立出診體驗的質性研究(劉竹韻,魏琳,林美珍,等)(3:68)
基于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的病區(qū)低值耗材智能化管理(姚瑤,馬秀英,盛潔,等)(3:71)
湖北省18所三級甲等醫(yī)院護士長變革型領導力調查(張夢霞,汪暉,尹世玉,等)(3:74)
護理領導力相關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蔡國旗,汪暉,高麗佳)(3:77)
精益管理提高PIVAS臨時醫(yī)囑調配速率的效果(劉曉英,喬偉立,蘇治國,等)(3:80)
ICN災害護理核心能力2.0版介紹(魏玉玲,謝慧芳,彭超,等)(3:83)
中文版Braden QD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量表在患兒中的信效度研究(吳光英,陳劼,金愛麗,等)(5:47)
死亡應對量表的漢化及信效度檢驗(鄭瑞雙,郭巧紅,嚴梅,等)(5:51)
住院患者人文關懷體驗質性研究的系統評價(張麗華,劉義蘭,官春燕,等)(5:55)
PICC技術規(guī)范化培訓后遷移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縱向研究(楊名鈁,馬芳)(5:59)
??坡撁藘嚷詡诨颊呋鶎俞t(yī)院就診體驗及衛(wèi)生服務需求的質性研究(董敏,殷學利,黃素群,等)(5:62)
關懷日記在ICU患者人文護理中的應用(郭慧玲,劉義蘭,黃海燕,等)(7:66)
門急診護理信息化管理對患者就醫(yī)滿意度的影響(向莉,鄭曉丹,熊莉娟,等)(7:69)
三級醫(yī)院護士醫(yī)學敘事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田麗,李夢媛,肖抒情,等)(7:72)
臨床實景教學在新護士護理安全培訓的應用(徐婷婷,張元紅,馬莊宣)(7:75)
感染性疾病??谱o理骨干人才培養(yǎng)實踐(盧喜玲,荊嬋,李靜,等)(7:79)
創(chuàng)新行為量表的漢化及在護理人群中的信效度檢驗(黃鸝鳴,陳毅文,王潔,等)(7:81)
浙江省男護士人文執(zhí)業(yè)能力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王安龍,吳婉英,崔鳴歐)(7:85)
住院患兒基于7S及人文關懷的晨間護理(朱慧云,朱振云,余艮珍,等)(7:87)
基于KANO模型的患者體驗要素篩選及策略優(yōu)化(高麗佳,汪暉,諶永鴻,等)(9:47)
中醫(yī)醫(yī)院護士傳染病突發(fā)事件應對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劉娟,向家艮,于文琦,等)(9:51)
腫瘤科護士共享決策知信行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郭理想,黃娟,豆麗園,等)(9:54)
臨床護理人員人文關懷品質與醫(yī)學敘事能力的相關性研究(崔金銳,胡露紅,曠婉,等)(9:58)
我國臨床護士創(chuàng)新能力現狀調查(鄢建軍,楊建國,江燕,等)(11:52)
心內科疾病診斷相關組權重與護理工作量的相關性研究(蔡曉芳,胡斌春,戴麗琳,等)(11:56)
循證護理實踐中護理管理者困難體驗的質性研究(呂永利,耿力,曾婭,等)(11:60)
區(qū)域化消毒供應中心質量控制指標的構建(鄭利仙,邵亞莉,徐小芳,等)(11:62)
未來時間洞察力在新入職護士自我效能感與轉型沖擊中的中介作用(王悅,欒曉嶸)(13:39)
護理人員知識隱藏行為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相關性分析(宋嘉婷,羅輝芳,陳琦,等)(13:43)
差錯反感文化在護士內部人身份認知與道德勇氣間的中介作用(何俊,楊小路,夏晗月,等)(13:47)
三級醫(yī)院護士倫理敏感性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岳鑫彥,王小平,田金蓮,等)(13:51)
設立專項人才基金對??谱o士績效管理的影響(李月美,李曉芳,趙生秀,等)(13:55)
磁性醫(yī)院管理對基層托管二級民營醫(yī)院護士離職率的影響(董芳芳,趙書敏,李藝娜,等)(13:58)
泌尿外科低年資護士的激勵管理研究(徐麗芬,李素云,熊莉娟,等)(13:62)
熒光標記聯合視頻錄制反饋在護士穿脫防護用品培訓中的應用(王姿涵,甄敏,周媛,等)(13:65)
住院患者護理安全生態(tài)圈的構建及權重分析(喻姣花,趙詩雨,劉云訪,等)(17:60)
綜合醫(yī)院護理人員決策參與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屈聰蕙,汪暉,胡凱利,等)(17:64)
ICU護士抗逆力現狀及與組織政治知覺的相關性(王慧,侯銘,李萍)(17:68)
日安全分享在護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實施(向清華,黃志華,歐陽慕容,等)(19:58)
網格化管理聯合標準作業(yè)程序在導管安全管理中的應用(諸校娟,馬雅敏,黃靜)(19:61)
醫(yī)院管理者披露醫(yī)療錯誤經驗及支持需求的質性研究(羅曉鈺,羅鑫,李曉莉,等)(19:65)
新疆護士工作場所欺凌與情緒智力的相關性分析(成萍萍,任一飛,鄭曉萌,等)(19:69)
多學科團隊協作的個案管理對甲狀腺相關眼病手術患者的影響(王崢嶸,胡夢云)(19:73)
護士出勤主義行為與患者安全文化的相關性(郭舒婕,常玉蘭,單格妍,等)(19:77)
臨床科室亞??谱o理建設的實踐與效果評價(王清,袁玲,陳正香,等)(21:47)
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急診科護士職業(yè)錨現狀調查(吳丹,李桃,李其超,等)(21:51)
依托國家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醫(yī)學中心的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實踐(胡露紅,汪暉,黃素芳,等)(21:54)
基于標準化課程的心血管手術室亞??谱o理培訓(趙晶,高興蓮,王曾妍,等)(23:55)
護士角色寬度自我效能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朱崇寬,張園園)(23:58)
基于價值流程圖的手術業(yè)務流程優(yōu)化研究(殷杰,陳紅,葉慶,等)(23:61)
護理教育
護理碩士研究生時間管理傾向、科研自我效能感與科研能力的關系(王寧,王茜)(1:73)
醫(yī)務人員開展小學生意外傷害救護培訓實踐(李天紅,陳冬力,黃玲琍,等)(3:86)
院校教師對老年照護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居晨浩,王杉杉,王曉迪,等)(3:89)
對口幫扶民族地區(qū)護理專業(yè)建設實踐(孫靜,郝達富,高璀鄉(xiāng),等)(5:65)
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下泌尿外科線上護理實習教學實踐(曾俊,楊荊艷,徐麗芬,等)(5:69)
虛實結合法在靜脈注射實訓教學中的應用(陳芳,田菊珍,任小蘭,等)(5:72)
急救護理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學生參與度調查(林丹,戎有和,孟娣娟,等)(5:75)
規(guī)范化培訓護士敘事護理培訓課程的構建(李爽,肖鳳,賴嘉微,等)(9:61)
Med-Match游戲在心血管內科護生用藥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楊茜,馮莉,劉鳳,等)(9:65)
危險預知訓練在手術室新護士培訓中的應用(顧海燕,王芳,趙春梅,等)(9:69)
兒科方向護理本科生培養(yǎng)方案及實施效果評價(侯曉靜,明星,王志紅,等)(13:68)
護理本科生實習參與度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丁姣姣,李艷,劉梅梅)(13:73)
重癥??谱o士培訓中SPOC聯合PDG教學法的應用(劉偉權,王穎,劉于,等)(15:46)
虛實仿真綜合實訓對護理本科生母嬰護理崗位勝任力的影響(葛圓,鄧月桂,韓葉芬)(15:50)
綜合醫(yī)院護理人員人文關懷培訓課程的構建與應用(許娟,劉義蘭,張豐健,等)(15:54)
護理本科生自我導向學習現狀分析(張柳依,祝鑫紅,楊芬)(15:57)
盆底康復??谱o士臨床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陳潔,范國榮,薄海欣)(17:71)
泌尿外科實習護生人文關懷臨床教學的設計與實施(張燕,徐麗芬,羅健,等)(17:75)
BOPPPS聯合情景模擬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馮玉,何春渝,丁杏,等)(19:80)
沉浸式飲食護理教育游戲在消化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李雨昕,劉紅,陳麗麗,等)(19:84)
本科實習護生自我超越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張穎,胡俊霞,王娜,等)(21:58)
Sandwich聯合案例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實習中的應用(張艷,耿力,馬婕,等)(21:62)
虛擬仿真技術聯合智慧職教云課堂在分娩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用(宋春雪,張鵬,訾春艷,等)(23:65)
實習護生醫(yī)院關懷氛圍感知與反饋尋求行為的相關性研究(袁紫燕,王薈蘋,徐颯,等)(23:68)
心理護理
心理資本在乳腺癌患者知覺壓力與癌癥復發(fā)恐懼間的中介效應(王佳佳,方艷春,王蓉,等)(1:76)
辨證行為療法對調節(jié)膀胱癌術后患者心理彈性、認知情緒的作用(湯明清,黃媛媛,金萍,等)(5:79)
孕產婦圍生期抑郁情緒及影響因素的縱向研究(肖菊蘭,高源敏,陳瑜,等)(7:90)
敘事護理對晚期癌癥主要照顧者預期性悲傷的影響(李春映,趙春瑩,尹曉彤,等)(7:94)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一致感現狀及影響因素(王國慶,易香,趙小紅,等)(9:72)
雙相障礙患兒父母基于知識轉化模式的健康管理實踐(盧和麗,李睿靈,黃澤文,等)(11:65)
女性不孕癥患者羞辱感的影響因素分析(秦楠,翟娟,李麗,等)(11:69)
情緒釋放技術對癌癥患者預期性悲傷的影響(肖威,胡君娥,嚴妍,等)(11:73)
缺血性卒中靜脈溶栓患者抑郁的影響因素研究(彭金鳳,陳嬈)(13:76)
癌癥患兒家長自憫能力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譚香藝,楊玉云,楊祎玲,等)(13:79)
可敏索碼熵家棋療法對兒科護士負性情緒及職業(yè)倦怠的影響(趙慧慧,于牧,豆欣蔓,等)(13:83)
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家庭抗逆力與照顧負擔的相關性研究(李香風,王心茹,王多多,等)(15:60)
肺癌幸存者社會疏離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劉玉瑤,翁勞燕,張曉芳,等)(15:6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基于二元應對理論的心理干預(趙露,顧培培,王俊鋒,等)(15:67)
以護士為主導的網絡心理疏導專線建設與實踐(胡夢云,魯才紅,胡德英,等)(15:70)
應對方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希望水平與益處發(fā)現間的中介效應(王品,趙玉,張彥奇,等)(15:74)
癌癥患者診斷知情心理體驗質性研究的Meta整合(盛源,高偉,姜玫,等)(17:78)
中青年腦卒中患者創(chuàng)傷后成長軌跡的縱向質性研究(劉清玄,張振香,梅永霞,等)(21:65)
乳腺癌術后患者網絡結構式團體心理干預的實施(常淑瑩,周圓,陳若娟,等)(23:71)
中青年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抑郁與配偶心理反應及親密關系的縱向研究(趙婷婷,明月,張小杰)(23:75)
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跌倒恐懼及影響因素分析(閔春燕,孫小衛(wèi),段菲,等)(23:79)
健康教育
賦能教育對PCI術后患者運動康復的影響(李雪,崔巖,李少玲,等)(1:80)
回授法聯合微信健康教育對后顱窩腫瘤術后吞咽困難患者康復的影響(王新,魯軍帥,宋佳佳,等)(9:75)
基于語義圖示工具的健康教育預防食管癌術后誤吸的實證研究(馬雅敏,諸校娟,劉鴻芹,等)(9:79)
基于IMB模型的初產婦及配偶雙主體母乳喂養(yǎng)健康教育(戴亞端,張小玲,汪小靈,等)(17:82)
腦卒中并發(fā)癥體驗教學提高房顫患者服用華法林依從性(姜明慧,沈瑩,劉文娟)(19:88)
健康教練教育對預防性腸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李洲寧,周蓮清,劉華云,等)(21:69)
基于跨理論模型的家庭賦權心臟康復管理在中青年PCI術后患者中的應用(張潔瓊,張春,蔡閔敏,等)(21:73)
社區(qū)護理
成年人預防癡呆健康信念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李華,楊燕妮,李歡利,等)(1:84)
老年失智癥家庭照顧者管理策略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陳圓圓,董路嘎,吳月瑛,等)(9:87)
社區(qū)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老年人的交互式群組管理(潘晶雪,陳利群,王敬麗,等)(13:99)
康復護理
顏面部燒傷患者基于行為轉變理論康復護理方案的實施(孫林利,陳麗娟,劉麗紅,等)(5:83)
術前預康復護理在日間膝關節(jié)鏡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劉亞萍,趙欣悅,柳小卉,等)(5:86)
克羅恩病伴肌肉衰減癥患者圍手術期抗阻運動干預(曾星,葉向紅,李昌娣,等)(7:97)
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護士康復護理知識態(tài)度及影響因素分析(謝家興,胡燕利,魏麗巍,等)(7:101)
康復專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構建(李炳橋,龐靈,王昊,等)(7:104)
乳腺癌術后居家患者基于運動捕捉技術的康復訓練(葉曉露,徐靜娟,高雪娟,等)(13:86)
前列腺增生手術患者膀胱功能康復訓練方案的構建(馬雪霞,樊帆,賴麗君,等)(17:86)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延續(xù)護理對產婦盆底功能康復的影響(黃海桃,李俊,陳珊娜,等)(17:90)
腦卒中偏癱患者獨立輪椅轉移技術訓練(杜耀婷,管細紅,何青松,等)(23:82)
心臟術后患者ICU早期康復鍛煉的最佳證據總結(葛偉婷,劉飛躍,姚惠萍)(23:85)
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尿失禁康復訓練方案的構建(肖亭英,劉秋越,汪世秀,等)(23:89)
安寧療護
基于和諧護理理論的安寧療護患方結局評價指標的構建(張秋會,李娜,周玉潔,等)(9:92)
代理決策者預立醫(yī)療照護計劃參與問卷的漢化及信效度檢驗(劉雪冰,陳輝,劉東玲,等)(17:97)
安寧療護自評實踐量表的漢化和信效度檢驗(付潔,林慧菁,毛靖,等)(21:78)
老年護理
社區(qū)低齡老年人對互助養(yǎng)老認知和參與動機的質性研究(楊振,潘思恩,張會君)(1:88)
流動老年人社區(qū)健康管理利用行為影響因素研究(裘奕嘉,曹梅娟,吳桐,等)(1:91)
山西省農村老年人衰弱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王志燕,高歡玲,宋歌)(5:88)
中國養(yǎng)老機構老年人入住體驗質性研究的Meta整合(宋菲菲,季紅,賈錕,等)(5:91)
老年患者醫(yī)院感染經濟負擔分析(高艷,周泓羽,趙慶華,等)(11:77)
社區(qū)老年人老化期望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賴先婷,張杰蘭,徐鐵飛,等)(11:81)
老年自我忽視測評工具的系統評價(徐柳清,董超群,邱圓,等)(11:85)
老年患者出院計劃綜合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丁玲,路露,蘆鴻雁)(13:91)
蒙臺梭利訓練改善阿爾茲海默病患者異常進食行為的行動研究(李曉方,李雪芬,康艷)(13:95)
老年擇期手術患者護理依賴類別與出院準備度的關系(韓娟,羅彩鳳,譚佳寧,等)(15:77)
健康賦權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礙和自我管理的中介作用(禚玥,張玉芳,王芬,等)(15:82)
社區(qū)老年人應急準備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金蓉,譚迷,高宇雄,等)(15:86)
河北省老年人生產性養(yǎng)老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徐靜,白煥利,田建麗,等)(17:93)
老年健康促進量表的跨文化調適及信效度檢驗(楊振,張會君)(19:91)
延續(xù)護理
宮頸癌根治術后間歇導尿患者延續(xù)護理方案的構建(李夢玲,王富蘭,趙慶華,等)(1:94)
基于適時模式的腦卒中患者全程照顧需求的質性研究(黃海珊,汪暉,李玲,等)(3:92)
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感恩拓延-建構理論的延續(xù)護理(唐婷婷,周珈瑀,孫琪媛,等)(5:96)
靜脈血栓栓塞癥患者護理隨訪系統的設計與應用(柳小琳,潘紅英,徐亦虹,等)(9:83)
護理倫理
基于護士視角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臨床決策困境影響因素研究(陳佳麗,曾莉)(3:95)
飲食與營養(yǎng)
顱腦腫瘤患者圍手術期營養(yǎng)管理(高君梅,師園,侯芳)(5:100)
食管癌術后家庭腸內營養(yǎng)患者的支持性護理干預(王洋,田雪,張萌,等)(9:96)
腸內營養(yǎng)并發(fā)低血糖風險預警分級標準及措施的構建(孔珊珊,李素云,柯卉,等)(9:99)
兒童腸外營養(yǎng)給藥實施和管理的最佳證據總結(何夢雪,荊鳳,馬佳莉,等)(15:89)
重癥急性胰腺炎并存慢重癥患者腸內營養(yǎng)不耐受的護理(王俊霞,朱建華,薛陽陽,等)(17:101)
鼻咽癌放化療患者癌性厭食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張妍欣,楊麗,李家燕,等)(21:98)
結直腸癌手術患者基于預后營養(yǎng)指數評估的營養(yǎng)護理(寧潔,舒玉珍,林愛珍,等)(23:93)
信息化護理
關聯規(guī)則法用于護士給藥錯誤的數據挖掘分析(李曙光,趙敏,張秀英,等)(13:104)
腸造口患者的遠程延續(xù)護理(汪麗萍,顏巧元,張寧,等)(13:108)
肝硬化隱匿型肝性腦病篩查平臺的建立及應用研究(劉思琴,李霞,梁露文,等)(21:81)
循證護理
繼發(fā)性淋巴水腫患者皮膚護理的最佳證據總結(王玲,尚少梅,王海燕,等)(9:102)
神經外科患兒手術部位感染預防的循證實踐(任平,顧鶯,馬麗麗,等)(21:85)
論 壇
元民族志研究方法及報告標準(丁傳琦,金靜芬,朱俊紅,等)(11:90)
文獻分析
“互聯網+護理服務”研究文獻的可視化分析(李彥伶,孫鴻燕,唐文豪,等)(1:98)
婦幼保健專業(yè)人員對母乳喂養(yǎng)障礙感知質性研究的Meta整合(文娟,于桂玲,孔燕,等)(21:89)
俯臥位對早產兒喂養(yǎng)有效性與安全性影響的Meta分析(黃雯琦,馬麗芳,卿雁冰,等)(21:93)
電子健康干預手段在慢性病患者管理中應用的范圍綜述(徐玉蘭,黃輝,曹青,等)(23:96)
綜 述
醫(yī)護人員決策疲勞的研究進展(朱懿珍,張玉霞,王雪皎,等)(1:101)
安寧療護患者性與親密需求評估的范圍綜述(劉小成,應文娟,劉智利,等)(1:105)
智能化臨床支持決策系統用于急診分診的研究進展(郭美英,沈志瑩,肖濤,等)(1:109)
兒科護理缺失的研究進展(高慧敏,田凌云,粟亞男,等)(3:99)
慢性病患兒過渡期準備中醫(yī)患各方任務及干預的研究進展(鞏格言,馬佳莉,周絲絲,等)(3:103)
產婦分娩體驗及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胡曉輝,張賢,辛玉潔,等)(3:107)
乳腺癌患者腋網綜合征評估及治療的研究進展(熊倩,羅鳳)(3:111)
兒童術后疼痛評估工具研究進展(邵珍珍,朱琳,唐文娟,等)(5:102)
慢性腎臟病核心結局指標集構建的研究進展(李雪,單巖,高雅靖,等)(5:109)
患者非正式照顧者倦怠的研究進展(席新學,黃海珊,毛靖,等)(7:107)
老年人預立醫(yī)療照護計劃接受度的研究進展(劉備備,李鳳,張淑芳,等)(7:110)
癡呆患者淡漠癥狀評估工具的研究進展(白秀蘭,田曉曼,武文賢,等)(9:106)
孕婦體力活動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盧友敏,李金芝)(9:110)
積極老齡化背景下時間銀行互助養(yǎng)老研究現狀(安雅夢,邸騰森,王妍妍,等)(11:94)
產后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評估工具的研究進展(聶小菲,劉昕宇,祁雨帆,等)(11:98)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下居家護理服務的研究進展(黃懿炘,劉美蘭,彭獻瑩,等)(11:102)
癡呆患者淡漠癥狀測量工具及非藥物干預的研究進展(杜寧,王仁秀,紀榮建,等)(11:106)
自殺守門人培訓及在護理領域的應用研究進展(趙偉,馬玲,王晶晶)(11:110)
氣管插管患者咳嗽力度評估方法及應用研究進展(宋申敏,趙明曦,孫建華,等)(13:111)
老年人運動認知功能減退綜合征研究進展(韋萍萍,孫建萍)(15:94)
護士抗逆力現狀與干預策略研究進展(韓鵬,田梅梅,姜金霞,等)(15:98)
護理接近失誤原因分析及預防研究進展(朱建妹,梁志金,萬玫,等)(15:102)
認知障礙老年人衰弱的研究進展(李潔,趙靜華)(15:106)
護士個人與組織契合度的研究進展(楊金容,原露露,鞠亞男,等)(15:110)
心理痛苦評估工具的研究進展(杜葉會,裴菊紅,顏輝,等)(17:104)
創(chuàng)傷專科護士角色職能研究進展(程晶,汪暉,劉于,等)(17:108)
腫瘤患者以社交媒體為媒介的心理支持研究進展(林毅,李秋萍,姜安麗)(17:111)
姑息護理能力評估工具的研究進展(阮月,佘東立,李思彥,等)(19:9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未滿足需求的研究進展(肖利允,吳培香,高鶴,等)(19:98)
癌癥幸存者重返工作崗位干預研究進展(張夢瑤,唐涵,董詩奇,等)(19:102)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管理框架的研究進展(賀育華,楊婕,蔣理立)(19:106)
吞咽障礙患者直接攝食訓練的研究進展(劉愛玲,諶永毅,張清慧,等)(19:110)
護生遭受工作場所欺凌的研究進展(張倬萁,呂素,潘蘭霞,等)(21:102)
原發(fā)性進行性失語患者語言康復干預的研究進展(姚露,汪夢鑫,陳姬,等)(21:106)
早產兒PICC置管研究進展(李蘭,溫賢秀)(21:110)
家庭災害準備的研究進展(朱宏銳,張華,涂愛仙,等)(2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