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莎
2007年,國際博協(xié)修訂了“博物館定義”:“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及其發(fā)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為教育、研究、欣賞的目的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出人類及人類環(huán)境的物質及非物質遺產。”[1]該定義將“教育”調整至首位,取代了自1961年延續(xù)至2001年定義中“研究”的首要位置。不同于西方博物館從“小眾”收藏到教育公眾的功能演變,我國博物館因自身發(fā)展脈絡,自誕生之日便以教育民眾為己任。
博物館運用場景、聲光電等手段還原展品所處的環(huán)境、歷史背景等,為公眾創(chuàng)設學習環(huán)境、提供學習資源。觀眾走進自然博物館,無需遠行就能看到世界各地的動植物;走進歷史博物館,沒有時光機也能感受百年前的生產、生活;走進科技館,體驗“法拉第籠”或是“自己拉起自己”,直觀了解靜電屏蔽和滑輪的原理……展品是博物館學習的基礎和特色,但并不是所有的觀眾都能通過參觀博物館理解展示內容或展品傳遞的信息,一成不變的展品也無法滿足個性化的參觀需求。誠如鮑賢清教授所言:“展品是博物館學習發(fā)生的基礎,但并不能保證學習能自然地發(fā)生”[2]7。為了讓觀眾看到展品隱藏的內容,促進博物館學習的發(fā)生,越來越多博物館意識到需要開展多種教育活動、開發(fā)多樣教育資源以延伸和拓展展品內容。
學習單作為一種教育資源,因其節(jié)約人力、補充和豐富展覽內容、受眾廣等特點,受到了眾多博物館的青睞。國外將學習單稱為“worksheets”“l(fā)earning sheet”“activity sheet”“study guide”“family guide”“self-learning guide”等,對其的定義:包含與場館展品相關的問題或是需要觀眾完成的任務的一頁或多頁紙[3]。國內也將學習單稱為任務單、探索手冊等,國內學者對其的定義如下:
表1 學習單的定義
綜合以上學者的定義,可以歸納出學習單的特點:一是彌補展示的不足,對教育資源進行二次開發(fā);二是引導學習者觀察、思考,促進學習者學習,為其提供學習工具;三是促進觀眾與展品的互動,加強觀眾間的交流。
對于學習單的作用,學界也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學者認為學習單對博物館學習有消極影響,比如:學習單讓學習者失去了在場館學習的自由,在完成學習單任務的驅使下,學習者只是從提供的文本中尋找答案,而不是從展品中尋找答案[8]。為了回答學習單上的問題,學生匆忙地從一個展品奔向另一個展品,而不關心其他的事。學習者過度在意學習單的答案,為了完成學習單甚至抄寫同伴的答案,而不是通過參與展項,體驗展品獲得答案[9]。普瑞斯(Price)和海因(Hein)明確表示不贊成在場館參觀中使用學習單。他們認為學習單也許能夠讓學習者專注觀察,協(xié)助其識別,但學習單阻礙了學習者真正的觀察,阻礙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讓學生關注于狹窄的任務,而忽視了廣闊的問題[10]。
但更多的學者認為學習單能夠促進博物館學習,比如:學習單能夠充當一個先行組織者,幫助學生組織他們的參觀,為新知識的習得提供支持[11]。學習單能夠幫助學習者了解展品,發(fā)現(xiàn)展品的重要特點及相關知識[12-14]。學習單關注的是展品,而不是標簽,它能夠鼓勵孩子去觀察并發(fā)現(xiàn)觀察的力量[15]。鮑賢清對學習單開展的準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單和家長指導單對家庭成員的參觀行為、參觀時的對話和提問都產生了正向的影響,能夠幫助學習單使用者識別展品、環(huán)境中存在的學習給養(yǎng),達成了學習設計的目標[2]136-194。李芮珂基于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設計的導覽式學習單延長了觀眾的參觀時間,增加了觀眾對某些展品的觀察、思考,觀眾領會到了博物館的設計意圖[16]。李文晴發(fā)現(xiàn)博物館探究式學習單的設計可以促進孩子與家長間的交流以及促進孩子探索行為水平的提高。[17]陳柏因和陳美霖對比研究學習單對親子對話的影響,發(fā)現(xiàn)使用體現(xiàn)情境學習模型要素的學習單能幫助親子更自信、更合理地從多個角度構建對動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認識,而產生上述積極影響的主要因素為學習單信息的豐富程度和問題的提問視角[18]。
在引導觀眾參觀時,學習單究竟發(fā)揮著怎樣的作用?上述研究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筆者試圖通過分析學習單的內容,即分析學習單設計元素,嘗試回答上述問題。
學習單的設計元素是指設計學習單時應考慮的因素。國外的學者克茲爾(Kisiel)總結了8個設計學習單時應考慮的因素:任務量、導覽指引、位置特征、信息來源、選擇水平、認知水平、作答長度和回答方式[19]。李芮珂總結了導覽式學習單的10個設計元素:封面、目錄、前言、學習單使用說明、導覽指引、展品介紹、背景介紹、問題、活動、回顧反思[16]。筆者將學習單內容在引導觀眾參觀時發(fā)揮的作用作為分類依據(jù),將其歸為6個設計元素:導覽性元素、閱讀性元素、觀察性元素、答題性元素、思考性元素和交流性元素,具體分類見下表:
表2 學習單設計元素
筆者收集了國內外數(shù)份學習單,現(xiàn)將比較具有代表性的5份學習單整理如下(見表3)。
1. 四川科技館《骨頭和牙齒》
針對生命科學廳展品設計的學習單旨在了解人體的骨頭和牙齒。學習單適用于5~8歲親子家庭,共6頁,內容包括:自助參觀指南、展廳平面圖、推薦線路、針對人體骨頭和牙齒兩個主題的設計問題(共13個問題:填空題2道;選擇題2道;問答題5道;連線題1道;思考題2道;畫畫題1道)、拓展延伸、評價與分享(加蓋展廳印章、完成學習單調查問卷)。具體分析見表4。
表3 學習單案例概況
表4 《骨頭和牙齒》設計元素分析
(續(xù))
2.上海博物館《博物館里的形形色色》
針對青銅館的10件藏品和陶瓷館的5件藏品設計的學習單是為了讓觀眾了解青銅器的器型和陶瓷的色彩、紋飾。學習單共12頁,適用于5~8歲觀眾,內容包括:展廳平面圖及展品分布圖、展品介紹及拓展、與展品相關的問題(約有22道問題:畫畫題5道;填空題4道;問答題13道)。具體分析見表5。
表5 《博物館里的形形色色》設計元素分析
3. 南京博物院《展覽配套學習單》
針對滿城漢墓、大云山漢墓文物設計的學習單讓觀眾了解展覽中的藏品。學習單共4頁,適用于小學1~2年級,內容針對不同文物,設計了“動物的秘密”“音樂的秘密”“設計的秘密”“數(shù)字的秘密”等(約有20道問題:寫一寫6道;連線題3道;填空題2道;問答題6道;計算題2道;畫畫題1道)。具體分析見表6。
表6 南京博物院《展覽配套學習單》設計元素分析
4. 舊金山探索館《探究磁鐵》
針對與磁鐵相關的4個展品設計的學習單意在了解磁鐵。學習單適用于小學2~5年級,共4頁,內容包括:展廳平面圖及展品分布圖,體驗展品,思考問題(學習單有14個問題,都是問答題)和與同伴討論。具體分析見表7。
5. 芝加哥科學工業(yè)博物館《測量和模型》
學習單以科學概念為主題,涉及展廳中與概念相關的物品。學習單適用于小學3~6年級,共4頁,內容包括:用尺子測量博物館的展品,找到比原型大的展品和比原型小的展品(學習單有13道問題:問答題11道;畫畫題2道)。具體分析見表8。
6. 樣本設計元素分析小結
通過對國內外學習單設計元素的分析,筆者將各元素的類型、出現(xiàn)頻次進行總結(見表9)。
表7 《探究磁鐵》設計元素分析
表8 《測量和模型》設計元素分析
表9 樣本分析(1)字母abcde分別代表:a.《骨頭和牙齒》;b.《博物館里的形形色色》;c.《展覽配套學習單》;d.《探究磁鐵》;e.《測量和模型》。出現(xiàn)頻次是指設計元素在學習單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關聯(lián)學習單是指包含了該行設計元素的學習單,學習單代表字母后面的數(shù)字是指該元素在學習單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如:B2一行中的a:1;b:3是指“幫助進一步理解展品的閱讀性元素”在《骨頭和牙齒》中出現(xiàn)了1次,在《博物館的形形色色》中出現(xiàn)了3次。
結合學習單樣本設計元素的分析,筆者對樣本學習單的設計元素進行總結:
四川科技館的學習單有較多的觀察性元素,上海博物館的學習單提供了較多幫助觀眾理解展品的閱讀性元素,南京博物館的學習單有較多的閱讀性元素、觀察性元素和答題性元素,舊金山探索館的學習單有較多的觀察性元素、思考性元素和交流性元素,芝加哥科學工業(yè)博物館的學習單有較多的閱讀性元素、觀察性元素和思考性元素。
博物館學習是基于展品的自由選擇性學習,使用學習單是促進博物館學習的方式之一。學習單的設計也應遵循學習的一般過程。筆者以學習單引導學習的過程為出發(fā)點,從設計意圖分析5個樣本為觀眾學習提供持續(xù)的支持。這一學習過程是指引導觀眾觀察、體驗展品,對比單件或多件展品的內容,對比不同體驗展品方式等,啟發(fā)觀眾思考與展品相關的歷史、科學、社會等問題。
1. 四川科技館《骨頭和牙齒》
《骨頭和牙齒》學習單的設計目的是認識骨頭和牙齒,為了達到這兩個目的,學習單的設計思路如下:導覽性元素(A1、A2、A3)引導目標觀眾找到展品,觀察性元素(C1、C2)引導觀眾觀察單件展品和不同展品,思考性元素(E4)思考動物牙齒與環(huán)境的關系。最后的閱讀元素(B2)用貝多芬的故事看“骨傳聲”的原理。結合以上分析,該學習單設計的學習過程是引導觀察、體驗展品,設置問題鞏固相關知識。
2. 上海博物館《博物館里的形形色色》
《博物館的形形色色》以神奇的動物和奇妙的色彩為主題設計。導覽性元素(A1、A2、A3)引導目標觀眾找到展品,閱讀元素(B2)幫助觀眾深入了解展品,觀察性元素(C1、C2)引導觀眾觀察單件展品和不同展品的內容,思考性元素(E1、E3)思考文物制作的目的和意義。通過以上分析,該學習單體現(xiàn)了一個器物觀賞過程。
3. 南京博物院《展覽配套學習單》
這份學習單以滿城漢墓和大云山漢墓的文物為基礎,以文物的秘密為切入點,將學習單內容分為文物的“設計”秘密、“詩詞”秘密、“數(shù)字”秘密等五個版塊。
導覽性元素(A1、A3)引導目標觀眾找到展品,閱讀元素(B2)為觀眾提供展品的背景知識,觀察性元素(C1、C2)引導觀眾觀察單件展品和不同展品的內容,考題型元素(D1、D2)考察語文、數(shù)學等知識,思考性元素(E2)思考文物在實際生活生產的應用。該學習單是以展品為殼,考察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知識的過程??赡芤驗閷W習單是博物館與學校合作開發(fā)的,而學校老師更了解學科內容,但不了解博物館的展品和學習方式。
4. 舊金山探索館《探究磁鐵》
《探究磁鐵》學習單設計體驗三個磁鐵相關的展品,三個展品位置相鄰,觀眾的體驗分為三步:第一步體驗展品;第二步思考調查問題,按照指引再次體驗展品;第三步交流意見。
導覽性元素(A1、A2、A3、A4)引導目標觀眾找到展品,為觀眾使用學習單提供指南,觀察性元素(C1、C2)引導觀眾觀察單件展品,對比觀察同一展品演示前后、同一展品在不同操作體驗和不同展品的內容,思考性元素(E1)進一步思考展品的知識,交流性元素(F1)分享體驗、探究感受。該學習單引導觀眾自主觀察、體驗展品,促進學習單使用者與同伴交流分享的探究過程。
5. 芝加哥科學工業(yè)博物館《測量和模型》
《測量和模型》學習單并沒有從某一個展品出發(fā),而是從概念入手。
導覽性元素(A4)提供參觀前、中、后的活動建議,閱讀性元素(B2)為觀眾提供概念解釋,觀察性元素(C1、C2)引導觀眾觀察單件展品和不同展品的內容,思考性元素(E1)運用概念認識事物。該學習單是通過引導觀眾測量展廳的展品、比較和思考,在實踐中去理解、內化概念。
綜合學習單設計元素和學習過程的分析結果,筆者將5份樣本學習單分為三類:
導覽體驗型學習單——《骨頭和牙齒》和《博物館里的形形色色》,這類學習單設計意圖是引導觀眾參觀或體驗某一系列展品,這類學習單中導覽性元素和觀察性元素較多,思考性元素不足。
答題型學習單——《展覽配套學習單》,這類學習單的設計意圖是讓觀眾習得知識,學習單針對某一系列的展品,向觀眾提出一系列問答題(這類問題多涉及展品本身,可以從展品說明牌得來),觀眾要像填寫考卷一樣,在學習單上填寫答案,且不必參觀博物館就能完成大部分。
體驗探究型學習單——《探究磁鐵》和《測量和模型》,這類學習單的設計意圖是引導觀眾自主探究,學習單針對某一件或某一系列展品,引導觀眾去觀察、操作、思考。學習單的設計充分利用場館資源,同時注重體驗的個性化,問題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
博物館設計學習單是為了促進博物館學習,所以學習單的設計不僅應重視學習的主體——“人”,也應遵循主體的參觀、學習過程。筆者雖將學習單分為三類,但這三類學習單并非完全對立。導覽型學習單的問題也可以具有探究性,探究性學習單也能觀眾的參觀提供導覽指引,而知識習得也不僅僅是答題型學習單的關注點。
本文通過對國內外學習單的分析,主要目的是探究學習單內容在引導觀眾參觀時發(fā)揮的作用。筆者將學習單內容歸為6個設計元素:導覽性元素、觀察性元素、閱讀性元素、答題性元素、思考性元素和交流性元素,并分析了各元素在引導參觀者學習時所起的作用。但是,本研究只是從理論層面分析了學習單案例,還有待通過實證研究方法補充各元素對觀眾的影響。在案例分析方面,本文還有很多不夠完善之處,也希望能在以后的參觀、學習和實踐中彌補不足?;诎咐治龊蛯嵺`,筆者對學習單的設計提出以下建議,希望為學習單設計者提供參考:
在設計學習單時,根據(jù)受眾分析、展廳和展品的實際情況,將導覽性元素、閱讀性元素、觀察性元素、思考性元素和交流性元素融入內容設計中。內容設計不僅要探究展品本身,也應關照展品背后的價值觀、科學家精神以及人、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
如果一份學習單不需要觀眾參觀博物館,觀察和體驗展品就能完成,那么這份學習單和學校的考卷又有什么區(qū)別呢?學習單應引導觀眾體驗、觀察展品,通過對比、分析、思考加深對展品的認識。
大多數(shù)觀眾并不了解展廳布局、展品分布,在完成學習單時不能很快找到展品就會立刻放棄使用學習單,而對展廳、展品熟悉的觀眾能更順利完成學習單。因此建議學習單的題目順序與展品排列順序一致,從而幫助觀眾解決這方面問題。
觀眾走進博物館并不都是為了學習,所以在設計學習單時,還可借鑒情境學習模型[20],把握觀眾的個人情境、社會文化情境和物理情境,針對不同觀眾群體設計不同的學習單,鼓勵觀眾進行討論(如舊金山探索館的學習單sharing ideal部分),促進觀眾間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