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讀到一種不一樣的扶貧文學。
我是說,當我面對鋪天蓋地的扶貧報告文學和扶貧小說時,我真的被它們的情節(jié)和結(jié)局震撼了,感動了——可然后呢?然后我發(fā)現(xiàn)我們的作家不是記者就是測繪員,他們“跋涉”在苦難的中心地段,順帶把自己也弄成了中心。從這個中心出發(fā),他們可以從容地打量苦難,并為苦難和隨之而來的拯救繪制出必然的歷史“趨勢”。
但他們終究不是記者,也無須測繪事實。他們要做的遠比文字記錄更精微更透徹更瑣碎也更寬闊。那是有關(guān)人和人的家常日用,是歷史、記憶和時間漫過生活的印記,是浩然降臨的公共意志在個體心靈底部掀起的哪怕是最微小的波瀾。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拆除心中的“障”。障,不僅指的是定見,還有位置。屁股不一定就決定腦袋,但屁股坐在哪兒卻是腦袋在哪個向度上運轉(zhuǎn)的基本前提。所以作家們需要的也許并不是話語的“中心”位置,而是不起眼的邊緣,是能夠近距離傾聽和窺探意義的“耳房”。只有找準了這個位置,他們才有“親歷”這場宏大事件的可能,才能將脫貧攻堅落實為真正的文學經(jīng)驗。
——往往是這樣,你自以為占據(jù)的“中心”,很可能是一片聒噪著表象的意義荒原,而那個躲在暗處的“聽風者”卻洞悉了一切。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后龍村扶貧記》其實是沒有記錄者的,所謂的敘述人“羅南”只是一雙靜默的眼睛或耳朵,它們專職于看或聽,并將看到和聽到的小心翼翼地留在原處,留在時間的密林之中。
是啊,時間,這個人類事務(wù)得以寄居其間的巨型容器,有它確定的刻度,也有黏附在刻度上的往事。在背隴瑤人的聚居地后龍村,則是《背隴瑤遷徙古歌》流經(jīng)的記憶之河。河里有皇門,有名叫巴拉山的故鄉(xiāng),有圖騰般神秘的畫眉鳥,有顛簸在風浪中的茅草船,還有那個挽救了整個族群的姑娘美寶。這些故事陳舊、衰老,與時代眼光格格不入,但它卻是一個人、一個民族最初的精神胚芽,往后的抽枝散葉都將以此為母體生長、展開。
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個民族“趕山吃飯”的壯闊行程。行程緩慢而堅實,沿途“長出一地的故事”。我喜歡羅南用“長出”一詞。在這部以“扶貧記”命名的非虛構(gòu)文本中,所有的事物都像是一點一點長出來的,并將繼續(xù)生長?;蛘哒f生長就是它們的命定、它們的倫理,也是它們向上攀爬的希望之源。背隴瑤人正是“背”著這生長之理從一座山趕往另一座山。而職司扶貧重任的外來者,也必得恪守這個古老族群和生長訂立的血肉誓約:不是以改造者的姿態(tài)強行推進議程,而是在枝枝蔓蔓的糾結(jié)、迂曲、回環(huán)中不斷校正議題降落到最具體地面上的容受度,讓它在扶貧對象的體內(nèi)潛滋暗長。聽起來是不是很詩意、很理想主義?但后龍村的扶貧之路的確通過羅南的“轉(zhuǎn)述”重申了這份詩意。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于洋,他初來乍到時的直線思維,在千年不易的生長倫理面前很快軟化,變得委婉而審慎起來。
——詩意從來就不是務(wù)實主義者的首選,但適時回望詩意也不是什么壞事,最起碼,它能讓我們記取自己的來路,給現(xiàn)實的想象和行動提供一種歷史根基。事情還得做,而且要做得“精準”,那么,對這“生長”背景的詩意回望便是“精準”首先要汲取的源頭活水。
對此,羅南予以了充分的凝視。她就像一只畫眉鳥,揀選出色彩和聲音,憑借藤蔓一樣綿韌的敘述語調(diào),掠過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讓我們震驚地感受到生命質(zhì)地的駁雜、豐盈。美寶、然魯、氏努、小蠻、瑪襟、啟芳、啟和、九銀、邁囊,他們星散在后龍村以“屯”為自然單位的不同地名里,遠遠望去,這些地名本身就是背隴瑤人逐山而居的生命注腳。隴喊屯、盤卡屯、隴署屯、高坡屯、深洞屯、長洞屯……哪一個地名里都能篩出獨屬于背隴瑤人的時光權(quán)重,它們撐持著一代代背隴瑤人的呼吸,某種封閉卻自洽的生存法則由此凝結(jié)。宗法社會有鄉(xiāng)約族規(guī),但在這里,則是對祖先創(chuàng)世神話的無條件信仰。就像基督徒對諾亞方舟的執(zhí)守,背隴瑤人也有自己的“方舟”,那是一條船和另一條船的生死結(jié)拜,也是姓氏和婚姻的分野,更是《背隴瑤遷徙古歌》傳唱至今的原動力。
所以,我斷定,羅南在寫《后龍村扶貧記》之前,即已明晰了這本書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不是九章標題上的九個人,而是以九人為坐標,鏈接出更多的人和事。如果不是她認領(lǐng)的聯(lián)系村有限,她會讓整個后龍村的人物譜系在筆下生長出來。對,又是生長!后龍村的人在生長,從個體到家庭到近鄰到屯到村,從遠方到目前到情感到扶貧行動關(guān)注的中心;后龍村的物也在生長,從石頭到莊稼到房屋到路的延伸,從現(xiàn)實到記憶到夢想到改變的可能;就連那些相對于他們的“我們”——后援單位、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村“兩委”——也是在生長的蛹殼中蛻變的。所有這些生長沿著背隴瑤人的歷史脈絡(luò)蹣跚而來,重新吹響集結(jié)的號角,一個龐大的坐標系得以構(gòu)筑并蓬勃伸展,你可以叫它“后龍村”,也可以叫它“后龍村扶貧”,或者用它的簡化名吧,就叫“后龍”。厚積薄發(fā)之龍。
羅南在生長的主題中一路走來,她的“走”也就貯滿了意義,收獲了蓬勃的生機。但,疼痛猶在。
疼痛,這是一個忠直的寫作者絕不能回避的主題。后龍村的疼痛不僅來自苦難,還來自停滯的幸福。苦難和疼痛并生,具有天然的正當性,可羅南何以在“幸?!敝邪l(fā)現(xiàn)疼痛?答案得從“停滯”里找。
在后龍村,停滯是一種緊貼著自然時序的樸素生活方式,它的任務(wù)是繁衍生命,日復一日地復制生活。簡單、粗放,保持相對的不變,是它的根本特征。背隴瑤人安享于“停滯”并在“停滯”中釋放著他們自由的天性,勞作之余,唱盤歌、趕圩、抽煙桿、喝米酒、擺古聊天、捉鳥斗鳥便是他們的家常日用。甚至可以說,背隴瑤人的生活還封存在《背隴瑤遷徙古歌》的時區(qū)里。
對于當事人來說,這沒什么錯,也談不上痛。如果有,也只是對先人疼痛史的重復回應(yīng),習慣成自然,自然之后則是心靈的自足,在酒中死去的羅夜是這樣,不肯搬下山的氏努也是這樣。但只要在這個自足的軀殼上稍作停留,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虛幻的自足,它用習慣遮蔽了疼痛,欺瞞了希望。而這個自足的贗品上遍布疼痛的事實也雄辯地證明它的不可為繼,背隴瑤的后裔亟須像《背隴瑤遷徙古歌》所描述的先輩那樣開啟一場新的“遷徙”,這一次遷徙指涉的則是人心。
為什么是人心?因為人心難撼,因為物質(zhì)是常量,肉身是定量,人心才是變量。沒有人心的變,就難以完成質(zhì)變。
但話說回來,要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勘破幸福的幻覺,恢復疼痛在他們身上的真實感受,繼而“痛”則思變,又談何容易?
事實上,“遷徙”早已發(fā)生,比如年輕一代外出打工,比如像然魯這樣“走出去”的先行者,是他們接通了山上和山下、山里和山外之間的聯(lián)系。但他們只是涓涓細流,還處于自發(fā)的初級階段,且力量有限。而從接通到拉近,乃至讓堅硬的冰山徹底溶解在現(xiàn)代文明中,還需要更為強大的意志力量。由此,一個最巨大、最不能逃避的合理性赫然聳立:根除疼痛之源,治愈創(chuàng)口。
羅南洞悉了這一合理性的上下文,所以,她在人心上接收到的信息也最多。這些信息龐雜、瑣碎,每一個人都有其偏僻的“隱情”。羅南深知自己無法扮演全知全能的上帝,她誠實地守護著“她的村”“她的人”和作為人的有限。然而,正是這種有限,讓作品中的“現(xiàn)實”更確鑿更恰當,也更真實。那些零亂的個人記憶和經(jīng)驗一旦被撬開縫隙,就會蕩漾出層層疊疊的意義?!逗簖埓宸鲐氂洝贩志耪拢缤摹毒耪隆?,其“詩意”從未中斷,有延宕,有激越,有平靜,有堅硬,有柔軟,有猶疑,有無力,而環(huán)繞在詩意中的人物,也悄然卸下了他們的社會標簽,還原為時間中的神祇。
我以為,正是在此羅南收獲了認識和表現(xiàn)生活的自由。當很多作家反映“苦難”時,他們是在事件的表面上累積苦難,越苦越能激起憐憫,越難越能突出幫扶的榮耀。我一直懷疑作為幫扶對象的“他們”是不是也做如此想,他們在面對嚴峻的生活疑難時究竟抱持怎樣的心理態(tài)度和行為選擇。你可以說這是社會學家的事情,但你不得不承認,對于一個面向現(xiàn)實的寫作者,現(xiàn)實不是簡陋的表情,不是輕率的鼻涕眼淚,而是有關(guān)人的意識深處那片堅硬的沉默。你看到了這種沉默,也就占有了意義生長的廣袤田園。然后,你的發(fā)聲才是歉抑的、矜重的,把“他們”轉(zhuǎn)換成“我們”的。
這很重要,它關(guān)系到一部作品能否站立,以及站立多久?!鞍炎约鹤兂闪硪粋€他們,把他們變成另一個自己”,這句話的前提是忘記苦難的定義,重新建立人與苦難與世界的審美聯(lián)系。如此一來,才能聽到心底里萬物生長的聲音。比如這一段:
啟芳跟我們說起這些時,眼睛沉沉地盯著地面,似乎那里有一口深井,當他抬頭,深井從他眼睛滑落下來,跌進我眼睛里,我連忙將目光避開,投到別處去。我不愿意看到深井?!抑酪粋€內(nèi)心簡單的人,在面對這些事時的無力感。你明知道那個人滿口謊言,你明知道那個人在算計,你仍會感覺到自己全身冰掉了,舌頭冰掉了,四肢冰掉了,你不會語言,你變得笨拙,除了承認自己無能和懦弱,然后像刺猬一樣蜷起身子,你什么辦法都沒有。沒錯,我說的是我自己。我知道那口深井里的東西。
“深井”即是沉默。它從“他們”滑落到“我們”,相當于賦予了“我們”以“他們”的眼光。而羅南正在這眼光的“深井”里打撈著一個族群的歷史和現(xiàn)實,與讀者分享他們奔向希望的生命長歌。
在這分享的途中,羅南的文字和她的目光一樣舒展、柔和,但卻保持著刃一般的敏銳。這種目光和文字似曾相識,我曾在她的“丫字街”上遇到過,如今又“穿過圩場”(那是她之前寫的另一部非虛構(gòu)作品,名為《穿過圩場》)延伸到了“后龍村”。是的,她是壯族人,具有南方少數(shù)民族女性特有的靈性和濕潤,不過我更在乎的是她處置現(xiàn)實時精確而綿密的力度。顯然,在《后龍村扶貧記》里,敘事的力度得到進一步增強,丫字街的靜謐也在“后龍村”鋪展出無盡的悠長。
游移于“扶貧”兩端的羅南,經(jīng)由她的“書記”,為背隴瑤,也為駐留在背隴瑤的推石上山者標定了他們在歷史時間中的精神位置。我想,這也是所謂“非虛構(gòu)文學”應(yīng)該抵達的位置吧。
【王朝軍,筆名憶然。文學評論家,魯迅文學院第36期高研班學員。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首屆簽約評論家、第七屆全委會委員,大益文學院簽約作家、簽約評論家,“釣魚城”大學生中文創(chuàng)意寫作大賽終評委。獲2016—2018年度趙樹理文學獎·文學評論獎。曾任《名作欣賞》副主編,現(xiàn)供職于北岳文藝出版社。發(fā)表文學評論、思想隨筆若干。出版有評論專著《又一種聲音》?!?/p>
責任編輯? ?李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