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繪本即Picture Book,指的是以圖畫為主的英語讀物,具有提升閱讀興趣,營造閱讀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口語表達欲望的作用,非常適合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加以運用。文章著重從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一目標出發(fā),對繪本閱讀的基本方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繪本閱讀;培養(yǎng)路徑
一、 引言
口語表達能力是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也是體現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重要指標。隨著新時代小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越來越被教師和家長重視,應該以此為契機,給學生提供多說多講多練的機會,借助繪本的趣味性、故事性、生活化、豐富化特征來營造英語對話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表達勇氣和潛能,在充滿愛心的鼓勵和激勵中,發(fā)揮繪本的閱讀價值,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循序漸進的改善。
二、 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現狀
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亟待提升。首先,由于對話環(huán)境的缺失和筆試評價的影響,導致很多小學生對于閱讀比較重視,對于口語表達比較忽視,生活中和同學進行英語交流的時候少之又少,會讀會認不會說成為一些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其次,口語表達需要學生直面進行,但是由于詞匯量的不足,對話心理的不佳,害羞和害怕較為常見,限制了學生自信優(yōu)雅地進行英語對話。再次,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重主導輕引導、重灌輸輕自主、重閱讀輕對話的傳統教學習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表達興趣和交流能力,師生在課堂上用英語進行直接交流的時候不多,使得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遲遲得不到有效的改善。
三、 繪本在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上的作用
繪本故事情節(jié)生動、色彩鮮艷、人物性格突出,相比于課本教材,很多繪本學生無須對上面的英語語言充分理解就能看懂讀懂,這一方面可以提振學生的閱讀自信,一方面生動的故事場景引人入勝,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對話和表達意識,營造英語交流環(huán)境,從而為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搭建一個良好的橋梁。特別是一些貼近新時代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同時又妙趣橫生的繪本,非常容易在學生的心里產生共鳴,學生急于把各自的閱讀感悟借助英語分享給同學,這本身就是一種口語表達活動。更為重要的是,繪本中的英語語言更加活潑,和情境故事融為一體,學生可以通過復述故事或者編創(chuàng)故事來認識和學習英語語言,感受單詞應用情景,獲得對簡單語法的一般性理解,從而達到通過口語能力的提升來強化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素養(yǎng)。
四、 通過繪本閱讀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路徑
(一)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基礎和表達能力的繪本
英語繪本多種多樣,選擇什么樣的繪本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首要問題。小學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交流和表達欲望強烈,教師要懂得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表達能力進行選擇。如有的學生喜歡野外探險類的繪本,教師就最好不要給學生推薦科技類的或者益智類的繪本,以免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表達欲望。男孩子和女孩子,低年級的小朋友和高年級的小朋友,在閱讀興趣和表達能力上也存在一些較大的差異,需要教師在繪本閱讀教學開展之前,多花一些時間對繪本進行分類和整理,才能在課堂上有的放矢,為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做好鋪墊工作。另外,繪本的選擇要緊密貼合課本教材,也就是要有針對性,盡量保障繪本故事中能夠呈現課本上出現的一些單詞、句型和語法內容。如表達星期、時間、水果、蔬菜的一些單詞和詞組等?;蛘遅hats your name? What can you do? Do you like...?等學生應該掌握的句型,使學生在對話練習中,既能感受到繪本閱讀的樂趣,同時又能間接達到對課本英語知識的掌握,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借助問題促使學生開口說話
很多小學生在英語繪本的閱讀中要么只關注圖畫,忽視英語文字,要么只關注和滿足于讀懂,忽視交流和對話。面對這樣的問題,需要教師做好問題的激發(fā)和引導,促使學生產生開口表達的意識。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繪本的封面來啟迪學生,多問一些為什么,如Who do you see? What are they doing? And guess what will happen between them等,這些問題既是對學生閱讀心理的呼應,激發(fā)他們急于閱讀的好奇心,同時又能促使學生回答和思考,既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又能培育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隨時根據畫面內容或者學生的疑惑不時提出一個個問題,推進閱讀進度,引導閱讀方向,也使得對話成為繪本閱讀的重要參與因素。而在繪本閱讀完畢之后,教師和學生圍繞繪本內容展開更加豐富愉快的對話交流,既能鞏固和加深學生的閱讀記憶,促進對單詞和句型的掌握,又能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對話的樂趣。
(三)情境表演營造逼真的口語表達情境
繪本作為故事曲折生動、人物個性鮮明、主題非常突出的讀物,非常適合表演。教師可以先從簡單的繪本開始,引導班上較有表演天賦的學生走上講臺進行情景劇的演出,臺詞以英語為主。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情境更加逼真,學生的對話意識更加凸顯,而學生為了表演好故事,一定會仔細閱讀繪本中的圖畫和語言,使學生的口語表達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當班上的全體學生漸漸熟悉、適應和喜歡上了繪本表演活動,教師就可以逐漸拓展繪本內容,并鼓勵那些性格較為安靜或者口語表達較為害羞的學生走上舞臺,借此鍛煉學生的表達勇氣,臺下學生給予鼓掌。學生演完之后教師給予獎勵,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逐漸感受到繪本閱讀和口語表達的魅力。除了故事表演,還可以開展故事復述大賽等,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繪本中的人物特點和經歷。對于表達流暢、能夠完整敘述一個繪本故事的學生教師要給予物質獎勵(玩具或者繪本書等),或者頒發(fā)“最佳口才獎”的獎狀,作為對學生的一種認可和激勵。
(四)課外作業(yè)引導學生自創(chuàng)繪本
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個人素養(yǎng)。體現在繪本閱讀和口語表達上,教師可以通過作業(yè)的形式來引導學生自制繪本,可以是學校生活片段,可以是家庭生活片段,學生用彩筆畫完圖畫之后,結合故事內容和課堂上學習過的英語單詞和句型,把故事中的重要情節(jié)用英語表現出來。學生帶著自己繪制的繪本回到學校,教師在班上組織大家展示各自制作的繪本,選擇一些故事生動、對話內容較多的繪本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對話,這樣的作業(yè)形式既是對學生綜合英語素養(yǎng)的檢驗和提升,又能讓學生感受到別樣的樂趣,遠比程式化的死記硬背式英語作業(yè)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師可以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設計作業(yè),如讓學生拍攝自己復述繪本故事的短視頻,短視頻在課堂上向大家分享,學生們一起觀看和打分。對于口語表達突出的學生的作品,教師上傳到學校的公眾號或者校園網站上,更是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種嘉獎。
(五)小組分層提高繪本閱讀和口語表達的適宜性
不同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和能力不一,因此,在繪本閱讀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英語詞匯基礎不足,口語表達意識和能力較為欠缺的學生,一方面,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英語基礎的提高,畢竟口語表達對學生的單詞和句型掌握程度要求較高。另一方面,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基礎進行繪本的選擇和閱讀指導,避免讓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閱讀同一本繪本,對于學生在閱讀和表達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必要的耐心的幫助,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而對于那些口語基礎較好,喜歡表現自己的學生,教師要多為他們提供一些表達的機會和空間,使口語表達能力成為學生的突出個人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學習競爭力。針對學生的差異,教師可以對班上的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力的測試,然后根據測試分數把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不同的小組,把閱讀難度不等的繪本推薦給各個小組,各小組成員在小組長的組織和督促下展開相關閱讀和表達活動,互相鼓勁,互相促進,從而幫助每一位學生定位自己的英語綜合能力。通過適時在三個小組之間開展繪本故事復述大賽等活動,促進各個小組之間的交流,對于進步較快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層次的提升,例如從C組調到B組,或者從B組調到A組,借此激勵學生的進步。
(六)家校合作創(chuàng)造課外對話環(huán)境氛圍
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必須要創(chuàng)造英語對話環(huán)境。但是很多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只是局限于學校和課堂,一回到家就會拿起母語來說話,口語表達機會的缺失,使得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展緩慢。基于這樣的現實,教師有必要強化家校合作,借助繪本,來開辟英語對話第二場景,通過對話頻次的提升,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飛躍發(fā)展。教師可以借助微信等發(fā)送一些適合親子閱讀的英語繪本,如《I can read》《Le Petit Prince》《Into the forest》等,家長下載之后和孩子一起閱讀,可以讓孩子用英語提問題,也可以讓孩子復述繪本故事。伴隨這些意蘊優(yōu)美,充滿啟迪人心的優(yōu)秀繪本,孩子們的閱讀視野不但得到了開闊,英語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加強。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繪本的新穎性和生活化,教師還可以利用手機或者攝像機拍攝一些學生在校學習場景,把一張張生動的圖片裝訂成一本繪本書,家長收到教師發(fā)送的電子繪本書,圍繞學校生活和孩子展開對話。這種繪本呈現方式因為是孩子熟悉的校園場景,所以更能促使學生向家長介紹自己的同學和老師,促進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氛圍和情感。
(七)語言激勵提振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自信
小學生的英語詞匯量畢竟有限,而口語表達作為一種高級語言運用形式,遠比閱讀要困難得多,導致一些學生在口語表達中情緒緊張甚至恐懼,即便是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也往往缺乏對話的信心。繪本的運用雖然拉近了學生和英語的距離,但是如果教師忽視對學生表達心理的關注,也會導致繪本閱讀的低效。對此,就需要教師在繪本閱讀中多和學生發(fā)生一些互動,當學生能夠流暢復述故事內容時,教師就要給予贊美,如“Good”“Great”“You are so clever”等,緩解學生的緊張感。對于卡殼或者單詞語法使用錯誤的學生,教師也要多一些安慰,如“You can do it”等,拍拍學生的頭或者肩,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這些激勵措施都能夠發(fā)揮重要的作用,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不斷進步。
(八)增進自身口語表達素養(yǎng)
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和學生同步進行。首先,在繪本的選擇上,需要教師涉獵多種英語原本,只有深入閱讀和了解多種繪本讀物,才能彰顯繪本在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上的重要價值,僅僅依靠一兩本繪本來進行英語學習是不夠的。其次,作為繪本閱讀的主要參與者,教師自身的英語表達口才要勝任繪本閱讀工作,需要教師口語清晰、發(fā)音標準、表達流暢、肢體和表情動作要到位,在個人魅力上加以強化,建立平等對話交流氛圍,努力提升孩子們對自己的認同感。再次,在一個英語表達場景不夠多的環(huán)境中,提升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注定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教師耐心幫扶,切忌急功近利,一方面,要把繪本作為課本教材的輔助閱讀工具,另一方面,要以繪本為手段,創(chuàng)造多元化的表達情境,把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繪本統一起來,把閱讀和表達統一起來,把成績和素養(yǎng)統一起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才會有顯著的進步。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小學英語教師做好英語繪本的遴選工作和備課工作,把課堂閱讀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方向,以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為目標,營造多人參與的對話環(huán)境,在人本思想的引領下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提高,實現新時代小學英語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劉勝利.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校園英語,2020(31):148-149.
[2]李瑞冰.小學低年級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20,20(14):128-130.
[3]傅瑞屏,陳晨曦.英語繪本教學的價值及教師的角色[J].考試周刊,2020(65):94-96.
作者簡介:
鄧丹霞,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華亭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