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秀花
【摘要】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學習抽象性、嚴密性和邏輯性較強的數(shù)學知識,對他們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與所學知識之間的矛盾,就會導致他們形成心理障礙,影響學習效率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深入探究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數(shù)學學習心理問題,分析成因,尋找對策,并認真落實。文章分析了低年級學習知識特點及數(shù)學學習心理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策略。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低年級;認知特點;數(shù)學學習心理;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11—0145—02
小學低年級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時常會出現(xiàn)厭學、恐懼、依賴、焦慮等心理障礙。如果教師忽視了學生的這些心理障礙,沒有及時疏導,就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制約了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那么,面對學生的這些心理障礙,教師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主動在數(shù)學樂園里快樂徜徉呢?
一、低年級學生認知特點和數(shù)學學習心理的調查分析
1.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低年級學生的記憶以無意記憶為主,注意的持久性較差,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這就導致他們有效聽課時間短[1],上課容易開小差。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必須時刻提醒學生認真聽課。此外,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靈活應用多元教學手段,搭建抽象知識與形象思維之間的橋梁,使得所教數(shù)學知識具象化。同時,還要組織有趣的各種活動,以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可見,面對低年級學生,教師不僅要維持課堂紀律,還要想方設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搭建形象思維與抽象知識之間的橋梁,助力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進而提升教學效率。
2.低年級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幾種心理。
一是依賴心理。傳統(tǒng)教學中,考慮到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各種能力受限的原因,教師長期選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2]。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接受知識的容器,習慣性“等待”教師“喂食”,逐漸形成了依賴心理。
二是厭煩心理。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面對以抽象性、概括性以及邏輯性為主要特點的數(shù)學知識,他們往往感覺枯燥乏味,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久而久之,數(shù)學學習就會變成一種負擔,并逐漸產生了厭煩心理。
三是焦慮心理。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自己還不會主動疏導不良情緒。而當他們的主觀意愿和客觀事實發(fā)生了矛盾,且長期得不到疏導,就會形成焦慮心理。而在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忽視了學生思維、年齡和認知特點,就“教材”教“教材”,學生就會逐漸產生厭煩情緒。面對每天無法逃避的數(shù)學課,已有的厭煩情緒就會使學生逐漸變得焦慮,進而產生焦慮心理。
四是恐懼心理。造成低年級學生數(shù)學學習恐懼心理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學生感到數(shù)學知識特別難學,二是來自教師或家長的壓力。由于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值過高,有時會提出過高的學習要求,而學生能力有限達不到時,就會對他們百般指責,使學生產生了極大的精神壓力,逐漸對數(shù)學產生了恐懼心理[3]。
二、對癥下藥,尋求有效對策
1.克服學習上的依賴心理。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并通過一題多練、一題多變等方式,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4]。比如,筆者所在學校開展了“一講”活動,重視學生思維的發(fā)散,點燃了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火花。在這一活動中,學生能逐漸學會從一個角度思考問題到多個角度思考,進而能探索出多種解題策略,從而選擇出最佳策略。最重要的是,長期以往,學生逐漸形成了主動思維的意識,逐漸克服了學習上的依賴心理。
2.克服學習上的厭煩心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
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時,就會自覺地去學、去研究,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克服厭學心理最有效的方法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并讓學生知道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善于做一個有溫度的老師,善于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并能靈活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使低年級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產生繼續(xù)學習的動力[5]。
3.克服學習上的焦慮心理。學生焦慮心理成因各不相同,所以策略也要因人而異。有些學生自尊心強、基礎差,但好面子,在遇到學習困難時,不敢請教老師,又怕老師批評,更怕同學笑話和家長生氣。久而久之,積累的問題會越來越多,無法解決。長此以往,便形成了焦慮心理。面對這類學生,教師應先認清他們現(xiàn)有的基礎,采用“低起點、小步子、多訓練、勤反饋”的策略,克服學生的焦慮心理;對那些基礎好、因爭強好勝總不能如愿而逐漸形成焦慮心理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分析沒有明顯進步的原因,對癥下藥。
4.克服學習上的恐懼心理。消除學生對某些數(shù)學知識恐懼心理的有效方法是加強專項訓練,由易到難地幫助學生進入數(shù)學領域,增強學習信心,進而由怕學向樂學轉變,從而逐漸克服恐懼心理??朔蛲鈦硪蛩囟a生的恐懼心理的有效方法,是通過多種方法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一是以真摯的愛,幫學生樹立自信心。學生聰明活潑、好學上進,但也會淘氣耍賴、調皮搗蛋,教師除了以寬廣的胸懷包容他們、接受他們外,更重要的是去愛他們。教師只有做到真愛、會愛學生,并讓學生讀懂對他們的愛,教學才能愛有所得、愛有所獲。要能愛、會愛學生,首先就要了解學生,并平等地對待學生,尤其要關愛學困生。其次要對學困生分類,分析他們的“困困”。面對機靈聰明、不愛學習的學困生,教師不僅要做思想工作,還要刻意讓他們回答簡單的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進而增強自信;面對學習刻苦、學習方法不當?shù)膶W困生,教師要和他們一起分析,尋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以成績的提升增強自信;面對智力水平低下的學困生,要發(fā)掘他們其他方面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讓他們不因成績差而自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是通過個別談話樹立自信心。心理問題是學習過程中的最大障礙,教師要通過觀察每個學生的聽課習慣和學習特點,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和他面談,從不同的切入點引入到學習上。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通過關心生活、詢問學習習慣,捕捉其優(yōu)點并及時肯定、贊揚。同時,要和學生一起分析學習中的不足和缺點,并和他一起確定一個階段性的小目標,有梯度地實現(xiàn)。此外,還要及時給予指導和糾正,讓學生的學習目標具體、細化到學習任務,使其享受到成功的愉悅。
三是巧用“戴高帽”法樹立學困生的自信心。所謂學困生只是在學習方面或品行方面暫時比別人差,但其他方面并不亞于優(yōu)等生,甚至會超越優(yōu)等生。如果暫時沒有捕捉到學困生的“閃光點”,只是一味地拿其弱點與別人比,并扣上大帽——不可救藥、朽木不可雕等,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把自己與那些詞劃上等號,并逐漸失去上進的自信。此時,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善于利用賞識教育,讓學困生找回失去的自信。但教師的賞識不是隨意和盲目的,要真正捕捉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尋找時機大肆贊揚,讓學困生認識到自己“也能行”,也能獲得教師的關注和同學的認可,進而產生學習信心。
總之,要使低年級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小學數(shù)學教師就應了解他們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并分析他們存在的數(shù)學心理障礙。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心理障礙,尋找針對性的策略,讓學生能積極陽光地對待數(shù)學學習。
參考文獻
[1]王清媚.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心理障礙成因及對策[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5.
[2]朱建海.論如何利用心理知識提高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有效性[J].新課程(教師版),2010.
[3]朱家林.小學生常見數(shù)學審題心理障礙分析及對策[J].教學月刊(小學版),2015.
[4]張輝輝.小學生數(shù)學審題心理障礙原因分析和對策研究[J].人文之友,2018.
[5]鄭藝瑩.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障礙成因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3.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低年級學生認知特點與數(shù)學學習心理的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868)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