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懌婷 張明明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水質(zhì)監(jiān)測中心,中國·北京 100192
多環(huán)芳烴(PAHs)是一類全球污染物[1],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變效應,對人體健康有較大危害[2]。PAHs廣泛分布于環(huán)境中,是水質(zhì)監(jiān)測指標的重要項目之一。常見的多環(huán)芳烴類物質(zhì)包括萘、熒蒽、苯并[a]芘、苯并[b]熒蒽、苯并[k]熒蒽和茚并[1,2,3-cd]芘等。多環(huán)芳烴類物質(zhì)的分析方法主要有薄層色譜法、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一質(zhì)譜法等[3-6]。其中,高效液相色譜法,是目前最為常用的分析方法。測量不確定度是與測量結(jié)果相關(guān)聯(lián)的一個參數(shù)[7],可以反映測量誤差存在時對所測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是檢驗測量結(jié)果準確性的重要指標,也是測量質(zhì)量的重要指標[8]。論文以多環(huán)芳烴類中的萘為例,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樣品中萘含量,并對其測定過程和結(jié)果進行不確定度分析與評定,得出合成及擴展不確定度。
該實驗方法依據(jù)CJ/T 141—2018 城鎮(zhèn)供水水質(zhì)標準檢驗方法6.29中萘的測定方法,即利用液相色譜法測定城鎮(zhèn)供水及其水源水中的萘。
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2695),熒光檢測器(2475),色譜柱為SUPELCOSIL LC-PAH(15cm×4.6mm,5μm)。甲醇(色譜純),萘標準溶液濃度為1000μg/mL,由環(huán)境保護部標準樣品研究所提供,編號為GSB07-2430-2008。實驗用水為Milli-Q超純水。
柱溫30℃,流動相的甲醇80%,水20%,等度洗脫,流速1.0mL/min,熒光檢測器參數(shù)(γex:270nm;γem:323nm),進樣量10μL。
取萘標準溶液(GSB07-2430—2008)100μL,用甲醇定容到10mL容量瓶中,得到濃度為10mg/L的標準使用液。將該標準使用液用甲醇稀釋成濃度為10μg/L、20μg/L、40μg/L、60μg/L、80μg/L、100μg/L的萘標準系列。上機測定,以濃度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曲線。
本實驗所測對象為萘的考核樣品,取該樣品100μL,用甲醇定容到10mL容量瓶中,上機測定并經(jīng)曲線查得待測樣中萘的濃度。
以待測樣品萘的峰面積,從回歸方程中查得待測樣中萘的濃度(μg/L),萘的標準系列回歸方程為:
y=a+bx
式中,y為萘的峰面積;x為萘的濃度(μg/L);a為截距;b為斜率。
通過對萘的測定過程和數(shù)學模型分析得出,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樣品中萘的不確定度主要來源于標準品純度、標準溶液配制過程、樣品取樣過程、標準曲線擬合、樣品測量重復性和儀器定量誤差等方面,見圖1。
圖1 萘的不確定度來源分析
4.1.1 由標準樣品引入的不確定度u(1)
萘標準物質(zhì)是由環(huán)境保護部標準樣品研究所提供,編號為GSB07-2430-2008,批號441403,濃度為1000μg/mL,其相對擴展不確定度為3%,屬于B類評定,按正態(tài)分布k=2,可得以下數(shù)據(jù)。
萘標準溶液的標準不確定度:
萘標準溶液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urel(1)=15/1000=0.015
4.1.2 由標準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確定度u(2)
從萘標準溶液及標準系列配制過程分析,其不確定度來源主要是10mL容量瓶、100μL微量進樣器以及溫度差異引起的不確定度。
①由10mL容量瓶和100μL微量進樣器的體積校準引入的不確定度u(a)。
實驗過程所使用的容量瓶及微量進樣器均經(jīng)過檢定校準,通過查閱校準證書,10mL容量瓶的標準不確定度為u(10)=0.003mL,微量進樣器最大進樣量為100.0 μl,通過查閱證書,該進樣器的標準不確定度u(100)=0.11μL,則:
urel(10)=0.003/10=0.0003
urel(100)=0.11/100.0=0.0011
在配制過程中,該容量瓶和微量進樣器分別各使用7次,則:
②由溫度差異引入的不確定度u(b)。
容量瓶和微量注射器已在20℃校準,而實驗室的溫度在(20±3)℃之間變化。配制過程使用的稀釋定容溶劑為甲醇,甲醇的膨脹系數(shù)為按矩形分布考慮,由溫度效應產(chǎn)生不確定度為:
則由標準溶液配制過程溫度變化引入的相對不確定度為:
將上述不確定度分量合成,由此得出標準溶液配制引入的相對不確定度urel(2):
4.1.3 樣品取樣及制備過程引入的不確定度u(3)
依據(jù)1.5樣品測定過程,萘考核樣品的取樣及制備環(huán)節(jié)不確定度來源主要是100μL微量進樣器和10mL容量瓶(同4.1.2中標準溶液配制中使用)以及溫度變化等,制備待測樣品過程經(jīng)3次平行,則:
①由10mL容量瓶和100μL微量進樣器的體積校準引入的不確定度u(c)。
②由溫度差異引入的不確定度u(d)(同4.1.2)。
由此得出樣品取樣及制備過程引入的相對不確定度urel(3):
4.1.4 曲線擬合引入的不確定度u(4)
對6個濃度梯度的萘標準溶液分別重復測定2次,測定結(jié)果見表1。
表1 萘標準溶液的含量及相應的峰面積
續(xù)表
根據(jù)表1結(jié)果,采用最小二乘法擬合,得標準曲線回歸方程為Y=61083x-41169,R=0.9993。其中,截距a=-41169,斜率b=61083,見圖2。
圖2 萘標準曲線線性圖
萘標準曲線擬合的不確定度為u(4):
其中,S為擬合曲線的標準偏差(S=45545);b為斜率;p為樣品測量的次數(shù)(p=7);n=12;C為從曲線上查出樣品濃度(C=30.9 μg/L);Ci為標準溶液中萘的各個濃度值(μg/L);為標準溶液中萘的平均值。
則由萘標準曲線擬合產(chǎn)生的相對不確定度為:
urel(4)=0.407μg/L/30.9μg/L=0.014
4.1.5 測量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u(5)
實驗過程中,萘待測樣品經(jīng)7次平行測定,得到的峰面積計算標準偏差S,是隨機測量,屬A類評定,測定結(jié)果見表2。
由表2數(shù)據(jù)可知,測量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u(5)為:
表2 萘樣品重復性測量結(jié)果
4.1.6 儀器誤差引入的不確定度u(6)
實驗中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譜儀其響應值讀數(shù)的最小變化為1,按均勻分布變化,屬B類評定,則由儀器響應值讀數(shù)誤差引入的不確定度為:
對上述各不確定度分量進行分析匯總,見表3。
表3 萘不確定度各分量匯總表
則樣品中萘測量的相對合成不確定度為:
u=0.024430.9μg/L=0.76μg/L。
U=0.76μg/L2=1.6μg/L(取k=2)。
樣品中萘測量的結(jié)果表示為:C=(30.9±1.6)μg/L。
本實驗以多環(huán)芳烴類中的萘為例,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樣品中萘含量,并對測定過程中引入的各不確定度分量進行分析計算,給出了萘測量的不確定度評定結(jié)果。在評定過程中,各不確定度分量對合成不確定度結(jié)果的影響按主次依次為標準樣品引入的不確定度、曲線擬合引入的不確定度、測量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標準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確定度、樣品取樣及制備過程引入的不確定度和儀器誤差引入的不確定度。在今后的測量分析中,應著重在標準樣品的選擇、曲線制備過程、重復性測量等方面提高精密度和準確性,可通過提高標準品純度、選擇精密度更高的量器、增加平行性測量以及更加規(guī)范化的操作步驟等措施,以降低測量結(jié)果的不確定度,進一步提高檢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