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瑞,高洪達,董明偉
(佳木斯市中心醫(yī)院內分泌科1,創(chuàng)傷科2,醫(yī)務科3,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糖尿病患者在長期服用抗糖尿病藥物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疾病好轉,并對機體其他系統產生危害[1],因此需要對抗糖尿病藥物的不良反應進行深入探討,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本研究分析了服用抗糖尿病藥物且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臨床資料,總結臨床特征,現報道如下。
收集2019 年1 月—2022 年1 月本院收治的需要服用抗糖尿病藥物且出現不良反應的90 例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40 例、女50 例;年齡28~79 歲,平均年齡(50.82±1.44)歲;病程4~11 個月,平均病程(6.77±1.02)個月。
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用藥情況及不良反應所涉及的系統和臨床表現、用藥情況以及治療和預后情況。
通過Excel 2015 進行數據統計,計數資料采用(n)和(%)進行描述。
不良反應患者主要集中于54~66 歲年齡段,女性略高于男性,見表1。
表1 不良反應年齡、性別分布(n,%)
藥物類型中以胰島素占比最多,其次是二甲雙胍和格列齊特,見表2。
表2 藥物類型分布(n,%)
不良反應以低血糖為主,其次為消化系統,見表3。
表3 90 例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和臨床表現分析
90 例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中有30 例(33.33%)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藥情況,60 例(66.67%)患者存在聯合用藥情況。90 例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后,88 例(97.78%)患者病情痊愈或者出現了好轉,2 例(2.22%)患者致殘或者致死。
本研究結果顯示,90 例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中胰島素占比最多,其次是二甲雙胍和格列齊特,且90 例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中30 例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藥情況,60例患者存在聯合用藥情況。另外,對90 例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后,88 例患者病情痊愈或者出現了好轉,2 例患者由于不配合治療致殘或者致死,提示患者在用藥過程中胰島素、二甲雙胍、格列齊特出現的不良反應最多,且聯合用藥可能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由于患者用藥過程中用藥劑量、用藥種類、多藥聯用都會影響患者在使用抗糖尿病藥物時的不良反應[2],醫(yī)生在為患者開具處方時要詳細詢問患者的疾病史、家族史、過敏史等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為患者開具處方,并為患者制訂控制血糖的相應計劃[3]。此外,在為患者選擇用藥時,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采用可以產生相同藥效的替代藥物,減少患者由于長時間服用一種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4],如對于體重超過正常水平的患者可以采用二甲雙胍藥物[5],而對于體重較輕或者有些消瘦的患者可以合理選擇胰島素[6]?;颊咭J真按照醫(yī)囑服用藥物,以加快病情的痊愈或好轉。
本研究結果顯示,90 例不良反應患者中有50例的癥狀是低血糖,90 例不良反應患者中有30 例是由不合理用藥引起,在對不良反應患者進行治療后,絕大多數能夠痊愈或好轉,極個別會致殘或致死。因此,根據抗糖尿病藥物不良反應臨床特征,建議做好以下幾點:①在為患者開具處方時,叮囑患者服用降低血糖的藥物時劑量可以從小到大,根據患者本身的病情逐漸調整,患者機體出現應激反應時,要為患者減少藥物的使用劑量[7];②不應同時聯用兩種磺酰脲類藥物,也不應聯用磺酰脲類及格列奈類促胰島素分泌劑,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用藥前要檢測患者的肝腎功能,若老年患者的肝腎功能存在異常時,盡量不要開具磺酰脲類藥物[8];③警惕氟喹諾酮類藥物導致的血糖異常升高或降低[9];④患者要嚴格按照方案服藥,做好自我監(jiān)測,定期去醫(yī)院復查。
綜上所述,臨床上要結合患者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具抗糖尿病藥物,盡量規(guī)避各類不良反應,確保合理用藥。本文中并未對藥物的用法用量進行探討,今后將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