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華
1.音樂美
“你挑著擔(dān),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fā)/又出發(fā)。你挑著擔(dān),我牽著馬/翻山涉水兩肩霜花/風(fēng)云雷電任叱咤,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啦……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聽到這熟悉的旋律,很自然地,就想起86版《西游記》。
音樂的力量是無限的。能看到這部經(jīng)久不衰的《西游記》,能聽到這么多好聽的片中曲,要感謝楊潔導(dǎo)演和許鏡清。
在《計收豬八戒》那一集,有一首插曲,叫《豬八戒背媳婦》。在手機彩鈴風(fēng)靡的年代,這首曲子可是被無數(shù)人設(shè)成了手機鈴聲。你可能不知道,《豬八戒背媳婦》其實是有歌詞的。只不過,它在劇中只有純音樂。它以板胡為主旋律,加入揚琴、響板、鑼鼓等元素,同時還加入架子鼓和大管等西洋樂,中西結(jié)合,又不失民族味道,歌詞詼諧,曲調(diào)優(yōu)美。
“噢……沙里瓦沙里瓦,是誰送你來到我身邊”,這首歌是玉兔精化身的天竺少女與唐僧成親時的插曲,也是《西游記》中最為人熟知的歌曲之一,朗朗上口,熱情奔放,又充滿了少女懷春的情懷,還很有異域風(fēng)情。歌詞的意境相當(dāng)美好,可以和《女兒情》媲美,借明月、星光、泉水、花瓣和藍天等來抒情,情意綿綿。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一轉(zhuǎn)眼,曾每年暑假都聚在黑白電視機前看86版《西游記》的小孩子,現(xiàn)如今都開始成家立業(yè)了,有些人的小孩都會打醬油了?,F(xiàn)在的你,再次重溫李玲玉的這首《天竺少女》,心里又是怎樣的一番感受呢?
許多年以后,我們還是忘不了,那些年,我們一起在黑白電視機前追看86版《西游記》的日子。
暑假一起看“西游”。如今86版《西游記》仍然是不少孩子每年夏天必看的電視劇。西洋電聲配上“咚咚,咚咚咚咚”的鼓點,讓人一聽就心潮澎湃,觀眾的心就如東海一樣激蕩起來,感受《西游記》中那魔幻的寬廣世界。
我們在看86版《西游記》時,能真正感受到:這才是中國古代的神話,而不是現(xiàn)在的魔幻神劇。
音樂可以是一個時代的象征,和書一樣,因為融入了作者感情,而變得有生命。86版《西游記》里的音樂很動聽。一首《女兒情》唱出了女兒國國王對唐僧的一片癡心;《敢問路在何方》則用音樂詮釋出西天取經(jīng)的艱辛;伴著《晴天月兒明》的歌聲,我們感受到的是師徒二人掃塔時的那份虔誠心。
《何必西天萬里遙》,是《誤入小雷音》那一集中的一首插曲,為杏仙而寫。古典味十足,歌手清脆透明的聲音,讓歌曲顯得更為夢幻。
“桃李芳菲梨花笑/怎比我枝頭春意鬧/芍藥婀娜李花俏/怎比我雨潤紅姿嬌/雨潤紅姿嬌/香茶一盞迎君到/星兒搖搖 云兒飄飄/何必西天萬里遙/歡樂就在今朝 歡樂就在今宵?!?/p>
每每聽到那熟悉的音樂,就會喚醒我們童年“有86版《西游記》陪伴”的日子:那是一代人共同的青春記憶,非現(xiàn)代科技化手段能夠比擬。也正因為有了它,我們的童年也多了很多歡樂。
在《三打白骨精》那一集中,孫悟空因三次打死白骨精而激怒唐僧,被唐僧冤枉,《吹不散這點點愁》應(yīng)聲響起,深刻表現(xiàn)出了孫悟空內(nèi)心的悲憤與凄涼。“就這樣驀然分手/就這樣一去不回頭/臨行方知情深厚,多少往事在心頭/啊,山悠悠,水悠悠/一路上秋風(fēng),吹不散這點點愁。”
唐僧念緊箍咒趕走孫悟空,表面上看,未免太絕情。要知道,取經(jīng)路上有了悟空的保護,才能驅(qū)除妖魔鬼怪,一路暢行。豬八戒雖時常在唐僧的面前說悟空的壞話,悟空的被迫離開,少不了他的添油加醋,和他脫不了干系;而且,豬八戒平時好吃懶做,經(jīng)常說些散伙的話??墒牵嬲龅轿C時,他也會奮不顧身,保護師父,厚著臉皮去花果山求悟空。
悟空身在花果山,心卻在取經(jīng)路上。當(dāng)悟空答應(yīng)前去營救唐僧時,八戒感動地說:“猴哥,仁義呀!”是啊,就是這份仁義,兄弟情深,其利斷金,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他們西天取經(jīng)的豪情壯志。
86版《西游記》還留了一個“千古之謎”,那就是——老實巴交的沙僧(沙和尚),他挑的擔(dān)子里,究竟裝的是什么?取經(jīng)路上,跋山涉水,沙僧擔(dān)不離肩,可似乎也沒見他從中取過什么。那么,他的擔(dān)子里究竟裝的是什么?有人還在“知乎”上煞有介事地問,有人認認真真地答。
關(guān)于沙和尚的那首插曲,也道出了這個老實人的性格——
一輩子老實巴交,挑重擔(dān)不辭辛勞
從來是埋頭苦干,哪管他水遠山高
?。∩澈蜕?,沙和尚
任別人議論,任別人嘲笑,我自有我的目標
一輩子忠實厚道,從不會投機取巧
只追求盡力奉獻,哪計較報酬多少
??!沙和尚,沙和尚
任別人搶奪,任別人爭吵,我自有我的目標
有人夸我崇高
啊,有人罵我草包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我依然是老樣子,不屈不撓
一輩子老實巴交,挑重擔(dān)不辭辛勞
從來是埋頭苦干,哪管他水遠山遙
每一個長在20世紀80年代的孩子,都曾有過能飛天打妖怪的“西游夢”,不信回家翻翻你的玩具箱,說不定還能找到一個你兒時玩過的、粗糙的孫猴子塑料面具,或一根紅黃相間、用它打過小伙伴的“金箍棒”!
電視劇《西游記》就像“奧特曼”,每一集都是一個完整的“打怪游戲”,無論你看哪一集,都能享受一次愉快的“西游之旅”,不需要追尋前因后果。幾十年以后,一聽到“吃俺老孫一棒”,那個時而狡猾時而暴躁時而幽默的孫悟空形象,就浮現(xiàn)在腦海之中;一說到“不好了,師父被妖怪抓走了”,必定是沙和尚的臺詞。
每個孩子都有個“西游夢”,其實更多的是“大圣夢”。孫悟空疾惡如仇、古道熱腸、鐵肩擔(dān)道義,七十二變,招招用來除惡鋤奸,遇鬼殺鬼、遇妖殺妖,從不手軟??梢哉f,孫悟空的形象不但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想象力,也承載著中國人的是非觀與英雄觀。
1986年,《西游記》在央視一套播出后,就引發(fā)了萬人空巷的追劇熱潮,時至今日,該劇播出整整35年,播出3000多次,如此反復(fù)播出而觀眾依然愛看,堪稱電視劇的一個“神話”。
雖然這35年來,出現(xiàn)了各種版本的《西游記》,但很多只是曇花一現(xiàn),和86版的《西游記》無法比。還是86版的《西游記》最為經(jīng)典,即使這么多年過去,這部電視劇依舊每年活躍在熒屏上,收視率居高不下。
致敬經(jīng)典,永不落幕!
《西游記》想必是絕大多數(shù)人兒時的回憶。不少人,從十來歲看到三十多歲,每次一打開電視,看到熟悉的畫面,不管這個故事看過了多少遍,總能又一次興致勃勃地投入情節(jié)中去。
有個70后的男性朋友這樣對我說:“在這30多年的時間里,出現(xiàn)過很多版本的《西游記》,但最喜愛的還是86央視版。這不是因為先入為主,也不是因為念舊情懷,而是因為它真的好看,而且也確實是我們這一代人童年里不可磨滅的記憶。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是我的中小學(xué)時代,雖然一再蹲在電視機前把《西游記》看了一遍又一遍,但當(dāng)聽到鄰居家的電視響起‘噔噔~噔噔~噔噔~噔噔~’這一前奏的時候,我還是會飛快地跑回家,再次津津有味地看起那些爛熟于心的情節(jié)。這部《西游記》貫穿了我整個小學(xué)階段,以至于我現(xiàn)在回想起那時的暑假,總仿佛能聽到那個主題曲,仿佛能看到自己歪倒在沙發(fā)上,一邊舔著冰棍一邊看電視劇的情形。電風(fēng)扇在一旁呼呼地吹出帶著熱氣的風(fēng),窗外的知了在拼命地叫,一聲聲拖得很長。記憶中,似乎每一年暑假都是這樣過去的。雖然三十多年前還沒有今天電影大片的特技效果,但戲中的騰云駕霧、變化多端依然讓我看得如癡如醉,一度幻想如果自己也會七十二般變化,該如何好好利用這個本事——肯定要學(xué)著孫悟空的樣子,給自己變出一大堆的零食和玩具。”
對很多人來說,《西游記》不僅給他們帶來過童年時的歡樂時光,還是一部愛情啟蒙電視劇。另一個30多歲的女性朋友這樣對我說:“‘說什么皇權(quán)富貴,怕什么戒律清規(guī)’”,在我不懂愛情卻向往愛情的少女時代,這樣的旋律,被我哼了一遍又一遍。閉上眼睛,打開耳朵,享受音樂之美,別想‘懂’和‘不懂’的事。音樂是聽覺的藝術(shù),是傳達心靈的語言。只有充分享受音樂,才能體會到美好生活的真諦。本來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應(yīng)該讓人高興的,但舒緩的旋律,卻讓人生出幾絲惆悵。好像看見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舉手投足之間,盡是動人詩句,但一曲終了,卻紅顏凋零。臨別時,女兒國國王眼波里閃動著淚光,唐長老卻決絕而去,只有在馬上的微微一回首,看出了他心里剎那的遲疑。這首歌聽了這么多年,總覺得吳靜老師唱得最好聽,深情、純粹。后來看電影《后會無期》,聽了萬曉利唱的《女兒情》,竟也覺得很動人,這部電影上映于2014年,我已年過三十,再聽這首童年和少年里耳熟能詳?shù)母?,人到中年的我更多了些感慨。?/p>
女兒國國王,可以說是86版《西游記》里最深情的女子。她對唐僧一往情深,寧愿舍棄一切榮華富貴,只愿與心中的意中人雙宿雙飛。《女兒情》這首歌就是她唱給唐僧聽的——“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悄悄問圣僧/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說什么王權(quán)富貴,怕什么戒律清規(guī)/只愿天長地久/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愛戀伊,愛戀伊/愿今生常相隨/愿今生常相隨,常相隨?!?/p>
“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女兒情》的旋律無比優(yōu)美,充滿古典韻味。一曲女兒情,一句若有來生,觸動了多少人的心靈。蝶雙飛、女兒美,人雖醉、心卻碎,情已久、夢未圓……流動的音符里,不時傳來鳥語花香,小溪潺潺的聲音。一首情真意切的歌詞,許鏡清用最簡單的音符,寫出了觀眾最易接受、最易傳唱的歌曲。
這讓我想起凌叔華和徐志摩的隱秘戀情,其中包含了太多的無奈。人們都知道徐志摩與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的關(guān)系,但卻不知道徐志摩還有一個私交甚密的紅顏知己——凌叔華。
風(fēng)流才子徐志摩,他跟張幼儀在一起,才真正具有傳統(tǒng)意義上“家”的概念:上有高堂,下有子女,中有世人的普遍的認可。從常人的眼光來看,他們倆的婚姻應(yīng)該算是美滿的。雖說是包辦婚姻,可他們的關(guān)系卻非同尋常。徐志摩和張幼儀,最終,還是離婚了,因為徐志摩的理想是:“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毙熘灸τX得這個婚姻,雖然是個好婚姻,卻僅僅是個婚姻而已,而不是他想要的愛情。這在今天講實惠的人看來,有點“作”了。不知足,太不知足了。
1921年秋天,他認識了才女林徽因,二人交往甚密。徐志摩對在英國康橋這段生活分外留戀,因為與林徽因的戀愛。1922年3月,徐志摩向張幼儀提出離婚。
林徽因和父親一起提前回國了,而且是與徐志摩不辭而別。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詩《偶然》,是體現(xiàn)徐志摩對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表白,一見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之后,他們一起組織新月社活動,一起演戲,并常有書信來往。1924年,泰戈爾訪華期間,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擔(dān)任翻譯,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爾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四年之后,徐志摩與林徽因再次見面,林徽因已嫁給梁思成。
1931年11月19日準備參加林徽因演講會的徐志摩,不幸遭遇墜機事故,遇難。
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對自己的兒女說:“徐志摩當(dāng)初愛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并不是那樣的人。”
1922年,徐志摩回到北京,和陸小曼在北京交際場相識、相愛。熱戀之時,徐志摩寫下了《愛眉小札》。
在男歡女愛里,大凡信誓旦旦的一方,往往靠不住。正如俗語所說,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這是我在當(dāng)學(xué)生時就明白的一個道理。后來,工作多年,才明白經(jīng)?!皣澜比绾稳绾蔚?,往往風(fēng)頭一過,就可以“解禁”。社會如此,個人的婚戀也如此。凡人的生活免不了吵吵鬧鬧,免不了煩惱哀愁。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不是為了吵架,不是為了吃飯,不是為了爭斗,而是為了超越——人生總有那么一剎那,你超越了你自己——之前沒有,之后也不會再有。有那么一剎那,你留住了,也就夠了。就是這樣。其實,幸福的婚姻就是平常人的平常事,什么光環(huán)啦崇拜啦地位啦或者公眾場合的作秀啦,都是不正常的。
在徐志摩和陸小曼剛結(jié)婚的日子里,雖然徐父徐母對陸小曼依然心有不滿,但是兩人也過得浪漫、愜意。到了后期,由于陸小曼的病,加上鴉片的侵蝕等諸多原因,陸小曼變得越發(fā)嬌慵、懶惰、貪玩,不再是一個有靈性的女人。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對陸小曼極度不滿,在經(jīng)濟上與他們夫婦一刀兩斷。徐志摩無法再從父親處拿錢,他不得不同時在光華大學(xué)、東吳大學(xué)、大夏大學(xué)三所學(xué)校講課,課余還趕寫詩文,以賺取稿費。1930年秋,即陸小曼29歲那年,徐志摩索性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wù),應(yīng)胡適之邀,任北京大學(xué)教授,兼北京女子師范大學(xué)教授,以掙錢貼補家用。僅1931年上半年,徐志摩就在上海、北京兩地來回奔波了8次。當(dāng)時,人均年薪為五塊大洋,而徐志摩一年即可掙到幾百大洋,即便如此,仍然滿足不了家庭的花銷。陸小曼之所以養(yǎng)成這樣大手大腳的毛病,是因為她出身名門,又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因而患有“公主病”,大小姐脾氣,動不動就耍性子。
徐志摩與陸小曼的婚姻是沖破封建束縛的自由結(jié)合,其間雖也曾彼此傷害,但也深深相愛。徐志摩死后,陸小曼不再出去交際。她默默忍受著外界對她的批評和指責(zé)。正如她在致志摩挽聯(lián)中說:“多少前塵成噩夢,五載哀歡,匆匆永訣,天道復(fù)奚論,欲死未能因母老;萬千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人間應(yīng)不久,遺文編就答君心。”她懷念志摩,致力于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遺作,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其中的苦辣酸甜,真可謂一言難盡。
徐志摩突然意外去世后,凌叔華與林徽因,為他留下的“八寶箱”而鬧得滿城風(fēng)雨,人們才開始意識到凌叔華與徐志摩的關(guān)系,不可等閑視之。
凌叔華是民國時期不折不扣的一代名媛。在當(dāng)時,她的名氣甚至比林徽因還大。慈禧太后的御用畫師、一代怪杰辜鴻銘等文化名人,都做過她的老師。老北京一套有著28個房間還帶花園的四合院,是父親給她的陪嫁。
有名的“凌小姐的大書房”就曾招待過大詩人泰戈爾。也是因為泰戈爾,她結(jié)識了一生的摯愛徐志摩,和以后的丈夫陳西瀅。徐志摩對凌叔華的才貌很欣賞,為凌叔華的第一部小說《花之寺》作序,是一生中唯一一次為人作序。半年時間里,兩人書信就“不下七八十封信”。徐志摩在1925年赴歐前,將一只藏有記載他與林徽因、陸小曼關(guān)系的日記及文稿的“八寶箱”交給凌叔華保管,并戲言他出國若有不測,讓凌以此為他寫傳,這恰恰表明凌徐倆人已相知極深。
凌叔華曾說過,那時,她愛上了詩人徐志摩。徐志摩意外去世后,一直默許他們倆關(guān)系的徐父就請她為徐志摩再題一塊碑文,凌叔華欣然應(yīng)允。但是凌叔華在各種場合都一再否認她與徐志摩的情感。在她去世后,后人沒有找到一絲一毫她與徐志摩的東西,就連那些徐志摩寄來的明信片,也不翼而飛了。
凌叔華的女兒陳小瀅說:“母親在彌留之際,一遍遍念叨的是詩人徐志摩的名字,而不是父親陳西瀅或者其他什么人?!?/p>
凌叔華、徐志摩的這段隱情本可以由徐志摩的“八寶箱”來解開謎底,可是,迄今為止“八寶箱”下落不明。他們的關(guān)系,也成為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的一樁公案。徐志摩,也許是凌叔華心中永遠的秘密。
“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女兒情》的優(yōu)美旋律,竟讓我想起凌叔華、徐志摩的這段隱情,不能不說,這要歸功于音樂的魅力。
人注定是孤獨的,正如歌詞所說,寂寞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尼采說得好:“在人群中比獨自一人更孤獨?!奔拍窃铝恋拇嬖诜绞?,燃燒是火焰的存在方式,孤獨是尼采的存在方式。
孤獨不是無聊,也不是寂寞。孤獨是思想家的宿命。就像真正的生命必定與痛苦相伴、真正的愛必定與死相伴一樣,真正的哲學(xué)家必定與孤獨相伴。人與人之間,只有禮節(jié)的相對交流,絕對交流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至親的人之間也不例外。
幸好還有音樂,還有韻律。
每一個城市,都會有它的韻律。一首“莫愁湖”,美麗了一座南京城;一曲“信天游”,雄渾了一片黃土地;一管“雨打芭蕉”,濕潤了嶺南之春。人生當(dāng)中,應(yīng)該要有那么一些音樂,它們能夠直指人心,讓你感動得熱淚盈眶。比如,我至今難以忘懷的童年時代喜歡聽的歌曲《捉泥鰍》:
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
田邊的稀泥里到處是泥鰍
天天我等著你
等著你捉泥鰍
大哥哥好不好
咱們?nèi)プ侥圉q
小牛的哥哥
帶著他捉泥鰍
大哥哥好不好
咱們?nèi)プ侥圉q
還記得一起捉泥鰍的童年歲月嗎?我們一起在田邊的小溝里筑堤,一起拿著瓢盆將小溝里的水倒干,一起用那雙小手翻開小溝里的泥土,去抓那泥里滑溜溜的泥鰍。也許曾經(jīng)的那些畫面不再,不過我們可以一邊聽著《捉泥鰍》這首歌,一邊回味那曾經(jīng)一起捉泥鰍的歲月。若干年后,仍可清晰地背記那些歌詞。在情緒不安、彷徨或煩躁時它們安撫了我們的內(nèi)心,平息了騷亂焦慮。對我而言,唱歌可以說是管理情緒的有效手段。歡快的旋律中,又隱隱約約地帶著那么一點小惆悵、小哀愁,仿佛有風(fēng)在召喚。正如廈門華廈學(xué)院教授劉海翔所說:“讀到過一句英文詩,說‘風(fēng)之生,乃因樹木在互相揮手召喚’(The wind was once created by the trees waving back and forth to one another),那么,同樣,每一段音樂,其實就是一個孤寂的心靈在對另一個心靈的呼喚。人生中,總應(yīng)該有那么一些時候,讓自己沉醉在音樂的世界里,讓一個個音符掠過自己的心弦,奏出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共鳴?!北热纾蚁矚g聽的《倫敦德里小調(diào)》,就仿佛有風(fēng)在召喚。《倫敦德里小調(diào)》是一首歷史悠久的世界名曲,又名《倫敦德里之歌》《丹尼男孩》等,由流傳于北愛爾蘭倫敦德里郡的一種小調(diào)改編而成,早期只有曲調(diào)沒有歌詞,后來有人開始為它填詞,有多種版本,其中以費德里克·魏舍利于1913年的填詞《丹尼男孩》比較出名。也曾有一首中文填詞寫得非常棒,名為《秋夜吟》:“月亮當(dāng)空,照射大地明亮如鏡。云淡風(fēng)輕,秋高又氣爽。在這個優(yōu)美撩人的秋夜里,想起了遙遠的故鄉(xiāng),家鄉(xiāng)的母親。啊,母親呀!我最愛的母親,您愛家鄉(xiāng),卻更愛著我們,為了我們明天有光榮的前程,引導(dǎo)著我們奔向旅程?!?/p>
咱們說回唐僧。
唐僧并非鐵石心腸,不懂這片深情。怎奈,他已是佛家之人,心無紅塵。送別之時,佳人望著這湖面中的一對鴛鴦,看著心愛之人,策馬揚鞭,絕塵而去,一聲聲“御弟哥哥”,怎不令人潸然淚下。
此時音樂響起——“相見難,別亦難,怎訴這胸中語萬千/我柔情萬種,他去志更堅,只怨今生無緣/道不盡聲聲珍重,默默地祝福平安/人間事常難遂人愿,且看明月又有幾回圓/遠去矣,遠去矣,從今后夢縈魂牽?!?/p>
唯美的曲調(diào),道盡了有緣無分的悲情與無奈,悠揚感人,再配上國王那哀怨苦楚的神情,深深地打動了人們的心。此曲也因此成為經(jīng)典,傳唱數(shù)十載。雖然此情節(jié)與原著不太符,但為《西游記》平添了一份色彩,令人難以忘懷……
另一個“80后”的教師朋友則這樣對我說:我2003年參加工作時候,教的第一屆學(xué)生是“90后”。當(dāng)時我和他們聊86版《西游記》并無代溝,這是同屬于“80后”和“90后”的文化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教的學(xué)生也漸漸從“90后”變成了“00后”。現(xiàn)在的一年級學(xué)生,已經(jīng)是“10后”?!?0后”的那屆學(xué)生,有些已經(jīng)成為了他們的家長。而《西游記》的影視版本,也推出了一版又一版,張紀中版、張衛(wèi)健版、程力棟版、張建亞版,層出不窮。影視資源相比于我們那一代人的童年,顯得空前豐富,學(xué)生可選擇的作品更多了。雖然86版《西游記》不再有當(dāng)年那種深入每個兒童心中的流行程度,但每每和如今這代兒童談到孫悟空,還是會有學(xué)生眉飛色舞,講得津津有味。那一刻,我有些恍惚,仿佛隔著漫長的三十年時光,我們的童年在此時重疊了。感謝楊潔導(dǎo)演,感謝為這部電視劇兢兢業(yè)業(yè)工作過的人們,因為你們,我們有了一個共同的時代回憶,為我們這些陌生人的童年留下了溫馨美好的一筆。
86版《西游記》距今已經(jīng)有35個年頭了,它如今早已不是單單的一部電視劇,更是老一輩窮盡的心血。劇中很多優(yōu)秀的演員都已經(jīng)離世,楊潔導(dǎo)演、“沙僧”閆懷禮等永遠離開了我們。他們不為名不為利,為了藝術(shù)燃燒著自己,這種奉獻精神將永駐觀眾的心中,不會隨著時光消失。
老一輩留下的東西,永遠不會衰。
但經(jīng)典的誕生,并非偶然,這部電視劇背后的故事,比電視劇還精彩,也讓人感動不已。
導(dǎo)演楊潔生前曾在節(jié)目中說:“《西游記》為什么受大家喜愛呢?因為我們是在搞藝術(shù),我們沒有為錢,沒有為名,沒有為利,沒有為獎狀。我們這些主演,一個月80塊錢、90塊錢,甚至一個月只有15塊錢補助,大家沒有一個人叫過苦。我們6年拍了25集了,不是按月給錢,而是每拍完一集之后才給錢的,可是這一集得拍多久呢?最底層的工作人員才30塊錢,他們也跟我們一樣,用性命在拼搏,用心血在創(chuàng)造。所以當(dāng)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熱淚盈眶。為什么我們能夠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拼搏出這樣一個30年不衰的電視劇,就是因為我們有那種精神。”[1]
如果藝術(shù)作品都是用金錢來衡量的,又哪里會有真正的情感在里面呢?沒有真正的情感就不會有血有肉,何談經(jīng)典呢!
楊潔導(dǎo)演雖然離開了,但她在當(dāng)今文藝界留下了四個字:“工匠精神”。
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國熒屏上,正熱播《霍元甲》《上海灘》和《加里森敢死隊》等中國香港和國外電視連續(xù)劇,內(nèi)地電視劇少得可憐。86版《西游記》于1981年立項,于1982年開拍,前25集陸陸續(xù)續(xù)拍攝到1986年才正式上映,后面15集于1998年立項開拍。從1982年開拍到1999年結(jié)束,《西游記》拍攝時間長達近20年,劇組全體演職員用當(dāng)年唐僧取經(jīng)的精神和毅力完成了這部巨著的拍攝,真可謂是六年磨一劍。劇組也聚齊了當(dāng)時戲曲、話劇界的一眾大咖,幾位主演自不必說,像扮演太上老君的鄭榕、扮演車遲國王后的趙麗蓉、扮演老和尚的程之、扮演女兒國國王的朱琳、扮演觀音菩薩的左大玢……這些藝術(shù)家皆是當(dāng)時話劇界、戲曲界的一流演員?!傲昴ヒ粍Γc一年磨六劍,比的是敬業(yè)精神,是大浪淘沙般的藝術(shù)沉淀。只有留下的才是精品?!边@是網(wǎng)友向86版《西游記》致敬,懷念。
總是被模仿,難以被超越。86版《西游記》自播出至今已有35年,重播3000余次,似乎已經(jīng)被人民視為恒定的“正版”。也有網(wǎng)友指出,86版事實上并不符合《西游記》原著,但這并不妨礙人們對它的喜愛。
不要以為所有的東西都能被時光所加冕。86版《西游記》如果還會熱下去,說到底,也只因中國人心里生長的“西游”,大概就是這么個樣子吧。
總有人在問:當(dāng)我們在討論86版《西游記》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討論什么?這35年來,86版《西游記》是如何成為長演不衰的經(jīng)典的?
回顧86版《西游記》自1986年播出以來的這35年,我們不得不客觀說一句,該劇的成功更多是口碑的成功,而不是市場的成功。
《西游記》原著作為一個大IP,四大名著之一,幾百年來集聚了足夠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里面的素材可謂浩如煙海,隨便取一瓢飲都可解半生困厄。在這個“西游”泛濫的年代,86版《西游記》仍叫人記掛著,個中的原由,大概是因為,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的86版《西游記》,沒有打怪沒有虐戀,甚至也沒有關(guān)于生命的終極思考,卻自有那種“吹盡黃沙始到金”的大氣與從容。
那個年代國內(nèi)沒有什么特效可言,楊潔帶領(lǐng)著大家?guī)缀踝弑榱巳珖拿恳粋€景點,當(dāng)時很多景點都還沒得到開發(fā),周圍的環(huán)境很艱苦,并不像現(xiàn)在交通便利,他們帶著沉重的設(shè)備和道具,經(jīng)過一個個危險的小道,楊潔有一次還險些命喪懸崖。
86版《西游記》的每一個畫面,都在向觀眾傳達:他們尊重所有的職業(yè),尊重觀眾,為此他們拼盡全力。這就是86版《西游記》之所以深入人心、百看不厭的原因。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西游記》影視作品中,我們之所以懷戀86版《西游記》,確實有“曾經(jīng)滄?!钡哪欠萸閼言?,不過,楊潔導(dǎo)演“我們是在搞藝術(shù)”的態(tài)度,亦在技術(shù)層面釋放出強大的經(jīng)得住歲月考驗的氣場。那不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卻洋溢著最好的情懷,甚至,理想主義還不是個貶義詞,青年們還會靠著詩歌與搖滾取暖。那樣的《西游記》像一棵花樹,搖曳在那樣的土壤里。你看過,你必記得。
在當(dāng)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設(shè)備、技術(shù)都不過關(guān),劇組克服萬難,一邊想盡各種方法實現(xiàn)拍攝效果,一邊應(yīng)付資金和其他各種阻力。到了后期自籌資金進行拍攝,基本上是這些人的創(chuàng)業(yè),誠如楊導(dǎo)所言:“因為我們是在搞藝術(shù),我們沒有為錢,沒有為名,沒有為利。”而當(dāng)年參演的演員們,拍劇之時是受工作單位調(diào)遣,屬于正常的工作調(diào)動,拍戲于他們而言就是日常生活,對比現(xiàn)在拍戲就是走過場的一些明星,戲比天大的他們,很難有什么炒作的心思。86版《西游記》固然是楊潔導(dǎo)演用盡洪荒之力才完成的人生大作,亦充滿著各種妥協(xié)與無奈。因為不完美,更叫人惦記。說到底,所謂經(jīng)典,電影也好,電視劇也罷,終究要歸于文化內(nèi)核的考量。
“‘忠于原著,慎于翻新’的敬畏之心,決定了所有主創(chuàng)詮釋名著審慎、認真的態(tài)度,使‘86版’《西游記》成為名著二度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一個標志。
“正是憑著嚴肅認真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相結(jié)合的藝術(shù)實踐,加上電視藝術(shù)手段的運用,中國電視劇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輝煌:古典名著改編成功者,不僅有86版《西游記》,還有87版《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四世同堂》《上海屋檐下》《圍城》等現(xiàn)代名著成功搬上熒屏;反映當(dāng)代生活的《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紐約》等,播出時萬人空巷、轟動一時……
“而今,人們對86版《西游記》的回望、對楊潔的懷念,代表了對一個時代的追憶,也折射出對當(dāng)下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再思考。
“30多年過去,中國電視劇也創(chuàng)作了不少優(yōu)秀作品。然而,巨大的資本注入、龐大的立項劇目、優(yōu)裕的攝制條件、豐厚的工作報酬,與精品佳作產(chǎn)出并不成正比,仍不能滿足人們?nèi)找嬖鲩L的文化藝術(shù)需要。”[2]
有人說,一生都帶有西游情結(jié)的周星馳,總算以西游亞文化在構(gòu)筑另類的戲劇風(fēng)景和哲學(xué)洞穴——這話也許是對的,如果你恰好只看過春光旖旎的《大話西游》或者《西游降魔篇》。但是,在《西游伏妖篇》里,支離破碎的故事和華麗震撼的特效,叫人越發(fā)感懷86版《西游記》那種“人生如初見”的單純與傻氣。在缺少崇高與真誠的后現(xiàn)代語境中,觀眾一再選擇86版《西游記》,就是想緬懷那份“敢問路在何方”的浪漫情懷。
如今,楊潔導(dǎo)演走了。張國榮、梅艷芳、沈殿霞、陳曉旭,那些曾在我們眼前風(fēng)華絕代的人,都一個個離去了。無可奈何花落去,這真真是無可奈何之事,就如同要正視自己不再是個少年,我們終將也要正視偶像們的衰老。
《人民日報》的評論這樣說:“要論中國電視劇的經(jīng)典之作,1986年版《西游記》、1987年版《紅樓夢》、1994年版《三國演義》、1998年版《水滸傳》——這四部改編自中國古代四大名著、由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出品、中央電視臺首播的劇作一定會名列其中。被觀眾稱作‘老版四大名著劇’的它們,是幾代人心中美好的回憶,也是國產(chǎn)電視劇重播次數(shù)很多的劇集。至今,觀眾說起劇情、演員和場景來,依然如數(shù)家珍,視頻網(wǎng)站上播放量也依然很高,彈幕留言贊嘆:‘果然是經(jīng)典?!?/p>
“老版四大名著劇之所以魅力不減且歷久彌新,與其原著的經(jīng)典性和普及度分不開,也與影視創(chuàng)作過程中下的功夫、注入的智慧和藝術(shù)含量分不開。
“相較于原著,電視劇《西游記》就呈現(xiàn)出不同的審美特點。一是戲曲風(fēng)的引入。在這之前,動畫片《大鬧天宮》就大膽借用傳統(tǒng)戲曲中的臉譜和鑼鼓點,形成獨特的民族美學(xué)風(fēng)格?!段饔斡洝返膶?dǎo)演楊潔是戲曲節(jié)目導(dǎo)演出身,她請各地方劇種的優(yōu)秀演員出演劇中主要角色。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來自‘猴王’世家、豬八戒的扮演者馬德華是昆曲演員、白骨精的扮演者楊春霞是京劇演員……他們的一招一式充滿戲曲韻味,為作品增色不少。二是童趣化的呈現(xiàn)?!段饔斡洝纺Щ蒙瘦^濃,但也有很強的現(xiàn)實色彩。電視劇將其輕喜劇化,使之富有童趣,呈現(xiàn)一種合家歡的風(fēng)格,所以受到各個年齡層觀眾的歡迎。”[3]
2.混沌
詩曰: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fā)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
這是《西游記》的開篇詩,點明了整部小說的心脈,也是作者給《西游記》寫下的根本性的綱要。
所謂“造化弄人”,這個成語大約就是從這里來的。造化,就是命運。要想知道神話傳說中的那些超級大神怎樣玩弄人的命運,就要看看《西游記》。
《西游記》是一部長篇神魔章回體小說,它的作者是明代文學(xué)家吳承恩,講述了師徒五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共五圣。一百回“五圣成真”講五圣得道歸真)到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歷經(jīng)十四年(貞觀十三年~二十七年),途經(jīng)十一國,行程十萬八千里(剛好是孫悟空翻一個筋斗云的路程,也就是中醫(yī)把脈的六部十八候診法),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jīng)、得成正果的故事。
經(jīng)者,徑也,即通向真理的通道或方法之意。有人看了《西游記》之后,很不耐煩地說:取經(jīng)既然那般辛苦,如來佛祖為何不一次性降一部真經(jīng)給東土呢?或者,還有更簡單的辦法,就讓孫悟空翻一個筋斗云,剛好十萬八千里,直接拿回來得了,干嘛這么麻煩?
本來,如來佛想送給東土就算了,但他擔(dān)心“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要旨,怠慢了瑜伽之正宗”,所以想“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jīng)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jīng),永傳東土,勸他眾生”。也就是說,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人們往往不珍惜。太輕易得到的也會輕易失去,所以,如來佛要給人真經(jīng),同時又設(shè)下千難萬險,要讓取經(jīng)人度九九八十一難,方成正果,取得真經(jīng),這樣才能格外珍惜。這就好像一個人去找醫(yī)生看病,醫(yī)生就在飯桌上,或者,通過微信視頻望診之后,直接開了方。過了幾天,醫(yī)生見了他,問:藥吃了之后感覺好點了嗎?他回答:這幾天忙,還沒顧得上去抓藥呢。你看看,人家醫(yī)生連診費都沒要,給他開了方,他絲毫不珍惜,根本不去抓藥。如果他花了2000元的掛號費、排了幾天的隊,終于找到醫(yī)生開了方,他還會這么怠慢嗎?作為醫(yī)生,我就遇到這么一個患者,她愛人找我看病,說我看得準,總之,吃藥之后感覺比較好。她也想找我看看,說自己患腰疼多年,電療、推拿、針灸……都試了,看了很多醫(yī)生,效果均不明顯。我當(dāng)天不上班,她好說歹說,非要央求到家里來。無奈,答應(yīng)了。我說:“像你這種情況,我在醫(yī)院治療時,四診之后,通常先讓患者喝一付顆粒,然后輔助于理療,效果就比較好。因為我家里沒有顆粒,你明天早上來之前,先煮一服中藥(微信上給她發(fā)了方),然后再過來?!彼次野l(fā)了藥方,說:“要煮是嗎?收到。好的?!笔昼娭?,她又回信息:“你好,陳醫(yī)生,我剛剛想到明早我要去上課。我們改天再約,不好意思哦。中午忘記了。有學(xué)生暑假補課。明天上午不能過去了?!敝?,很多天,直到今天,也沒有再聯(lián)系我。
我當(dāng)時一聽,就想:謝天謝地,多虧她沒有來,多虧我沒有接診這個患者。難怪她的腰疼那么多年,都沒有治好。原來,她有比較嚴重的心病呀。“心病還須心藥醫(yī)”“解鈴還須系鈴人”啊。她的腰疼這個老毛病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心病引起的,我也許能治好她的腰疼,但很難治好她的心病。你說,她,一個老師,難道不知道咱們教育部門的“雙減”政策?“雙減”政策下,還敢聲稱去“補課”?拜托,能不能找一個好一點的理由?她大概覺得:我既然已經(jīng)得到了醫(yī)生的方,又何必再浪費時間上門診斷呢?林子大了,什么樣的人都有。計較?犯不著。其實,我應(yīng)該感謝她:她讓我明白,有些人的病,是心病,醫(yī)生也不好辦。她讓我明白,有些人,就是那么不靠譜。
人啊,說來說去,很難擺脫名利的困境,正如《西游記》中那首詩所寫:“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富貴功名,前緣分定,為人切莫欺心。古人云,若要有前程,莫做沒前程(的事)。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修行的人,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yīng)之;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爭名的,因名喪體;奪利的,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去。
《西游記》中的師徒五人就是“五行”的代表:唐僧為水(江流、玄奘,是金蟬子轉(zhuǎn)世。取經(jīng)有功)、孫悟空為金(金公、心猿、心主、心君、行者。護駕有功)、豬八戒為木(木母、悟能、木龍,天河水神臨凡為豬妖。牽馬有功)、沙僧為土(悟凈、弱水河神、刀圭、黃婆。挑擔(dān)有功)、白龍馬為火(白龍、意馬。負人有功。在化龍池化回真身,水火既濟之意)。
作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四大名著,《西游記》自有其多角度解讀的可能。好的作品不是給作者提供某“一個”主題,而是提供多種“可能”的閱讀,“接受美學(xué)”有一個觀點,認為“閱讀是作品的再創(chuàng)作過程”。一部 《西游記》,法學(xué)家從中讀出了那個時代的法律知識;詩人從中讀出了那個時代的詩和遠方;歷史學(xué)家從中讀出了那個時代官場爭斗的“陰謀”;醫(yī)生,則從中讀出了吳承恩妙傳中華醫(yī)學(xué)之道、濟世之仁的良苦用心。
有人說,《西游記》中的唐僧只是一個“牌位”,取經(jīng)也不過是一個噱頭。吳承恩真正描寫的,是如來佛祖跟孫悟空的一場游戲、一場夢。這話,也并非沒有道理。你看《西游記》的結(jié)尾,取經(jīng)成功,唐僧功封旃檀功德佛,孫悟空功封斗戰(zhàn)勝佛,排名都在觀音菩薩前。唐僧、孫悟空應(yīng)該是在如來授意之下,由觀音一手培養(yǎng)提拔的。佛是比菩薩境界高的一個層次,而觀音之所以心甘情愿當(dāng)菩薩,而不愿意成佛,自有其深層次的道理,就像地藏菩薩許下宏愿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p>
取完經(jīng)后,大家雖然成佛的成佛,成菩薩的成菩薩,但五位漢子的秉性脾氣似乎也沒有根本的變化。像唐僧、沙僧、白龍馬這幾位,安守本分,待在自己的道場里繼續(xù)修行是不成問題的,關(guān)鍵是那兩位專愛無事生非的專業(yè)戶——豬八戒和孫悟空。俗話說,飽暖思淫欲,凈壇使者的美差使,讓豬八戒沒了衣食溫飽之憂,他的高老莊情結(jié)恐怕只會更嚴重。他會回高老莊嗎?即使不回,相信他也絕不會老老實實待在家里,再說佛界仙界的美人可是多得很呢。不過,話再說回來,即使豬八戒回到高老莊,過了這么多年,當(dāng)年的高小姐此時大概也已成為膝下子女成群的高大嫂了。佛界的清規(guī)又這么嚴,恐怕還是兇多吉少。那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孫悟空雖然成佛,但少了緊箍咒的約束,自然也未必肯安安分分地待在花果山,不知道這位俠肝義膽的猴佛爺又會惹出什么事情來。
人生之路總有一些岔路口,命運的轉(zhuǎn)折就從這些岔路口開始。面對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或者不公,孫悟空持什么態(tài)度呢?“我操你八輩祖宗”之類的叫罵,或者破口大罵“老子信了你的邪,你個糟老頭,壞得很”,或是沉默,麻木?都不是,他的態(tài)度是揮舞如意金箍棒,“先吃俺老孫一棒”,就是說,他不服輸,他喜歡贏。
有人不明白,為什么孫悟空大鬧天宮,大顯神通、無所畏懼,十萬天兵天將都對他無可奈何,而在后面取經(jīng)的路上,經(jīng)常被山野中的幾個妖精搞得狼狽不堪,動輒到天上搬救兵。原因是這樣的:首先,孫悟空長大了,長學(xué)問了,成熟了,棱角磨平了,不再天真了,慢慢懂得了一些規(guī)矩,學(xué)會“聽話”了。也學(xué)了一些雞湯文字,諸如“長得那么美那么帥氣,自己卻不知道,這就是氣質(zhì);那么有錢那么有才華,別人卻不知道,這就是修養(yǎng)”“做人,要有一份內(nèi)心的不聲不響,有一份急迫中的不緊不慢,還有一份尷尬中的不卑不亢。最美的你不是生如夏花,而是在時間的長河里,波瀾不驚”“把脾氣拿出來,那叫本能;把脾氣壓下去,那叫本事”等等??傆X得,孫悟空應(yīng)該是待在花果山時最開心,像我們的童年,無憂無慮,逍遙自在。不過,人總要長大……
其次,孫悟空的師父菩提祖師,跟如來佛祖一樣,也居住在“西牛賀洲”。從孫悟空的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兼有釋、道兩家之法術(shù),所以孫悟空“學(xué)貫東西”,本事自然也就了得。等到孫悟空被菩薩威逼,皈依了佛祖,智商和本領(lǐng)就明顯下降?!都t樓夢》中的一等丫頭花襲人是什么性格?“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了個大掃帚也得在肩膀上走”。到最后,孫悟空簡直都有了花襲人的性格了。
看過很多“雞湯”文字,說成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如水,是淡定,是從容,是隨遇而安。孫悟空這性格,即使最后成了佛,他也不會“心靜如水”,他的基因里就沒這性格。再說了,“心靜如水”,這話也缺乏邏輯。如水,如什么樣的水?湖水是水,海水不是水嗎?天上下的暴雨不是水嗎?大浪淘沙的江水不是水嗎?北極圈的寒冰不是水嗎?沸騰的水冒出的蒸氣不是水嗎?
3.孫悟空
“騰云駕霧,追風(fēng)逐電/一個跟頭,十萬八千/火眼金睛,銅頭鐵肩/威風(fēng)凜凜,大圣齊天/說什么艱險磨難,怕什么鬼怪神仙/掣開如意金箍棒,打他個地覆天也翻/強者為尊應(yīng)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一腔熱血一身膽,不知退后總向前/強者為尊應(yīng)讓我,英雄至此敢爭先?!?/p>
這是86版《西游記》中大家都熟悉的《大圣歌》?!洞笫ジ琛肥菍O悟空跳出八卦爐后的插曲。配樂十分熱血動感,節(jié)奏感和氣勢相當(dāng)強大,有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覺。歌詞也霸氣。
我喜歡不合群,討厭光鮮的贊美。于是,我特別喜歡看孫悟空。
世間皆羨猴王勇,無人知曉悟空難。其實,他的高光時刻,很短。兩界山下五百年終于讓老孫“認慫”。生而為人,在成長這條路上,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坎坷不斷,齟齬前行。
孫悟空究竟是個啥樣的人?
這么說吧,《西游記》中的第一主角不是唐僧,而是孫悟空。孫悟空功夫確實高,在取經(jīng)隊伍中處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恃才傲物。論能力,唐僧不如孫悟空,師不如徒,而徒弟的功夫又非唐僧傳授,要擺正師徒關(guān)系,對唐僧而言壓力很大,對孫悟空來說也是很別扭的。所以,孫悟空剛從兩界山放出來,打死六個強盜,被唐僧說了幾句,他便不服管教,一個筋斗跑到東海龍宮玩去了。孫悟空起初并不服唐僧管束,當(dāng)被騙戴上了緊箍咒后,才不得不服管。緊箍咒這一段描寫非常有趣,是孫悟空本人喜歡那花帽子,自己伸著腦袋往里鉆,自己給自己戴上的緊箍咒,并非外人強加的。也就是說,孫悟空的“把柄”被唐僧抓在了手里,也被觀音抓在手里。孫悟空這才死心塌地,答應(yīng)聽唐僧教誨。
說起孫悟空的身份,大家都知道,他出生于東勝神州“傲來小國”的一個島上,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天生地養(yǎng)的石猴一個。生出孫悟空的那塊石頭,不是一般的石頭,是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仙石。
我們來看書中怎么說的?!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髡咧v完花果山的來歷,繼續(xù)寫道:“那座山正當(dāng)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nèi)育仙胞。一日迸裂,產(chǎn)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fēng),化作一個石猴。”[4]
按照《西游記》原著中的說法,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這塊石頭不僅有九竅八孔,按照九宮八卦的方位排列,天生便能修仙。而且身高三丈六尺五寸,暗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周長兩丈四尺,暗合二十四節(jié)氣。另外,這石頭所處位置剛好在山頂上,四周沒有樹木遮擋,可以最大程度吸收日精月華。旁邊生長著芝蘭仙草,可以為它提供靈氣。
孫悟空是個石猴?!笆^和人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藝術(shù)之始,雕塑為先’,蓋因人類穴居野處之時,必先鑿石為器,以謀生存——人類與石頭年復(fù)一年,相互磨礪,漸漸地,‘人猿相揖別’,人和動物分野了?!嗽骋緞e’后,人類并沒有忘記與石頭的舊交:西方人喜用石頭給自己蓋房子,東方人喜在石頭上給佛爺鑿房子,并題記,并造像?!盵5]
我身邊有不少朋友,酷愛收藏各種不同類型的石頭。古人有“時來運轉(zhuǎn)”一說,現(xiàn)代人喜歡諧音成“石來運轉(zhuǎn)”。咱們河南的黃石硯非常出名,非常珍貴。黃石硯種類很多,大致說來,有紫石、青石、青紫石、墨石、鳳眼石等五大類。紫石為標準馬肝色,濕潤后呈正紫,紋理細膩,溫潤如玉,米芾所喜的正紫石硯,正是這一種。而鳳眼石十分少見,石中有呈圓點者,像大小不等的眼睛,有的有眼有珠,有的眼中有瞳孔,外層有暈。正圓形的眼睛明媚如畫,稱作“活眼”,極為難得。2012年,黃石硯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宋代書畫家米芾在《硯史》中論及全國26種硯石,他在《硯史》中講道:“唐州方城葛仙公巖石,石理向日視之,如玉瑩如鑒光,而著墨如澄泥,不滑,稍磨之,墨已下……良久墨發(fā)生光,如漆如油,有艷,不滲也,歲久不乏,常如新成,色紫可愛,聲平有韻?!贝笠馐屈S石硯材對著太陽照像玉石和鏡子般光潔,著墨像澄泥硯發(fā)墨,稍研磨墨汁就出來了,墨汁如漆如油,光彩艷麗,時間再長,也如新磨一般。磨墨發(fā)出的聲音,平和而有韻。米芾收藏諸多名硯,黃石山的正紫石硯,是他至愛。宋代大文學(xué)家黃庭堅在《次韻李之純少監(jiān)惠硯》一詩中寫道:“探囊贈硯頗宜墨,近出黃山非遠求。乃知此山自才美,物欲致用當(dāng)窮搜。”明代書畫家馬愈著《方城石》稱其為“石中上品”。
石猴所化的孫悟空,名頭比較多,比如他經(jīng)常這樣介紹自己:“我乃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卻只字不提他另一個實質(zhì)性的官銜——弼馬溫。孫悟空的口頭禪是“老孫”?!把郑阃睦锾??吃俺老孫一棒!”
孫悟空到底多大?老不老?我們需要看看他的經(jīng)歷。
孫悟空主要有四段經(jīng)歷:第一段是出世;第二段是拜師、學(xué)藝;第三段是被道家招安,遭算計后“起義”,失敗后被鎮(zhèn)壓,被流放到五指山思過,打磨棱角;第四段是“刑滿釋放”,被佛家招安,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經(jīng)受歷練。取經(jīng)結(jié)束,孫悟空被封為“斗戰(zhàn)勝佛”。
先說第一段經(jīng)歷,出世。孫悟空生在什么朝代?《西游記》原書中第一回有一句交代:“美猴王享樂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載。”這里說了一個大概的時間,就是三五百年,不夠精確。
《西游記》開篇,悟空躍入瀑布之中,發(fā)現(xiàn)一座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那么問題來了,楷書最早出現(xiàn)在漢末三國時期(歷來公認鐘繇是這種字體的創(chuàng)始人),也就是在公元220年到280年間。孫悟空(猴哥)是哪個年代的人呢?《西游記》里面沒有明確記載,但是通過前后文的印證,我們還是能夠計算出來的。
先說猴哥上天之前,經(jīng)歷了許多事情,不過都沒有數(shù)字呈現(xiàn)。在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中,直到猴哥壽命終結(jié)時,閻王派小鬼拿孫悟空的魂,孫悟空因此大鬧地府,閻王只得拿出生死簿,讓他觀看,原文是這么說的:“另有個簿子,悟空親自檢閱,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號上,方注著孫悟空名字,乃天產(chǎn)石猴,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善終。”就是說,孫悟空現(xiàn)在的年齡是三百四十二歲。但是他一生氣,把生死簿上的自己除名了。那年代又沒有電腦備份,所以,從此,他想死都死不了。如果死了,只能當(dāng)做孤魂野鬼了。
這之后孫悟空被招安,當(dāng)了弼馬溫。他發(fā)現(xiàn)官職太小,便“小鬧天宮”,鬧了一陣,又回到花果山,原文寫道:“一群猴都來叩頭,迎接進洞天深處,請猴王高登寶位,一壁廂辦酒接風(fēng)都道:‘恭喜大王,上界去十?dāng)?shù)年,想必得意榮歸也?’猴王道:‘我才半月有馀,那里有十?dāng)?shù)年?’眾猴道:‘大王,你在天上,不覺時辰。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請問大王,官居何職?’”
這時候又過了十五年以上。
再次被招安擔(dān)任齊天大圣期間,孫悟空管理蟠桃園,因為發(fā)現(xiàn)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沒有請他,一怒之下偷吃了仙品、仙酒和金丹,后再次返回花果山。原文寫道:“四健將打掃安歇叩頭禮拜畢。俱道:‘大圣在天這百十年,實受何職?’大圣笑道:‘我記得才半年光景,怎么就說百十年話?’健將道:‘在天一日,即在下方一年也?!卑肽陼r間,也就是一百八十年左右。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鳥是關(guān)不住的,因為他天生就屬于廣袤無垠的天地,不屬于某個人,而這個階段的孫悟空,就是那樣的一只鳥。
孫悟空鬧了蟠桃會以后,玉帝派各路神兵擒拿,最后被二郎神捉住,被封在八卦爐里煉了四十九天,也就是地下的四十九年。
大鬧天宮以后,玉帝請來佛祖,把猴哥壓在了兩界山下五百年。
前后相加,到了唐僧取經(jīng)的時候,孫悟空的年齡大概就在一千一百歲左右。
唐僧取經(jīng)是在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向前推一千一百年,孫悟空出世應(yīng)在公元前461年左右,也就是戰(zhàn)國初期。
悟空本當(dāng)生于戰(zhàn)國初期,這時候還沒有楷書這種字體。這是作者的失誤嗎?其實呀,作者故意用這么明顯的一個錯誤,可能是為了告訴讀者:《西游記》里面發(fā)生的事,不是發(fā)生在距離戰(zhàn)國初期一千多年以后的唐朝,而是發(fā)生在距離楷書成型一千多年以后的明朝。這也有可能是為了告訴讀者:其實書里面的時間并不重要。封建時代,官場黑暗,自唐至明,歷來如是?!段饔斡洝防锩嬲f,阿儺、伽葉引唐僧看遍經(jīng)名,對唐僧道:“圣僧東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jīng)與你去。”
靈山腳下,公然索賄。不給好處,就送出去一份無字真經(jīng)。難道講的不是當(dāng)時的官場潛規(guī)則?
與其說,《西游記》是在講神魔志怪,倒不如說,講的是明朝的官場百態(tài),講的是明朝的權(quán)力斗爭之下,取經(jīng)五人組悲催的“棋子”命運。
孫悟空的第二段經(jīng)歷,拜師、學(xué)藝。孫悟空,起初不叫孫悟空,叫石猴。“孫悟空”這個名字是他的師父起的。為什么悟空學(xué)完藝以后,他的師父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為什么師父那么輕易就教給悟空那么大的本領(lǐng)?為什么師父在徒弟臨走前交代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如果你惹了禍,不要說出誰是自己的師父。如果悟空說出師父是誰,師父會讓悟空永世不得超生。原話是“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么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孫悟空的第三段經(jīng)歷,被招安、“起義”、被鎮(zhèn)壓、被流放。首先是被招安,先是做了弼馬溫,做了多長時間呢?“半月有余”。然后,嫌官太小,不干了,回到花果山。
孫悟空又被“請”上天,如愿以償,當(dāng)了“齊天大圣”——這么個好聽的虛職,實際上只是負責(zé)掌管蟠桃園。但這廝,野性不改,肆意偷吃蟠桃與仙丹,然后逃到下界。
這個階段的孫悟空,如同86版《西游記》的插曲《逍遙自在的孫大圣》所唱的那樣—— “齊天大圣就是我/無拘無束無煩惱/自由自在多快活/天不怕來地不怕/嘿……嘿……/誰想逍遙自在(嘿)就學(xué)我/齊天大圣就是我/無拘無束無煩惱/自由自在多快活/齊天大圣就是我/嘿……就是我/哈哈……”后來,這首插曲也被導(dǎo)演用來諷刺豬八戒娶媳婦。
古人云: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接下來就是孫悟空的“知難”經(jīng)歷,以及他津津樂道的“大鬧天宮”這段歷史。孫悟空被捉,在八卦爐中煉了七七四十九天(相當(dāng)于人間的四十九年),換句話說,他被懲罰、被折磨了差不多五十年。
孫悟空在“大鬧天宮”時,還很有些江湖氣,他說:“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币逃竦蹖⑻鞂m讓與他。如來佛祖卻解釋說,玉帝之所以能在此位,是因為玉帝“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shù),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
《西游記》里面最精彩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這一段。這段故事充滿個人英雄主義色彩。這個階段的孫悟空是個不折不扣的“頂級網(wǎng)紅”,無論天上,還是地下,甚至海里,沒有人不認識他。你現(xiàn)在要說“不想當(dāng)網(wǎng)紅”,馬上就有人說,你的話散發(fā)著一股濃郁的“凡爾賽”味道。有流量,便有利益。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江湖大了什么魚都游。也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社會上涌現(xiàn)出一種“骨骼清奇”的審美套路——審丑。多年前貌不驚人、舞不動人、才不過人的芙蓉姐姐居然一度大火,把《知音》《故事會》奉為“文學(xué)經(jīng)典”的鳳姐也成為網(wǎng)紅,連音都發(fā)不準的龐麥郎居然能把一首《我的滑板鞋》唱成洗腦神曲,網(wǎng)上到處都是“摩擦,摩擦”的聲音。曾經(jīng),有個嘩眾取寵的馬某某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的流量……正如一篇文章中所言,“馬某某”們爆火的背后,“不是你喜歡他,而是你需要他”。
說回“頂級網(wǎng)紅”孫悟空。他神通廣大,武力超強,能征服時空,是個大英雄。英雄就一定要有麻煩,不能讓他總是為所欲為。
“大鬧天宮”之后,孫悟空因“起義”失敗被鎮(zhèn)壓。被壓在兩界山下,思過。整整壓了五百年。這個數(shù)字《西游記》書中交代了一句“料凡間有半千年矣”。另外,觀世音菩薩路過兩界山時,孫悟空對菩薩說:“把我壓在此山,五百余年了。”
孫悟空因為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兩界山下。對他而言,這需要經(jīng)受怎樣的苦痛與折磨?如果沒有頑強的意志、堅守的力量,又怎么能支撐他度過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
到底是不是五百年?我們也可以大致算一下。唐僧經(jīng)過兩界山時,碰到獵戶劉伯欽。劉伯欽告訴唐僧:“先年間曾聞得老人家說,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此山,下壓著一個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自有土神監(jiān)押,教他饑餐鐵丸,渴飲銅汁。自昔到今,凍餓不死?!贝蠹铱梢运阋幌拢趺Т蹪h是公元八年,一般這種改朝換代都會有異常的天象,這次是猴子從天而降。唐僧取經(jīng)是貞觀十三年(即公元639年)。這樣一算,孫悟空被壓在山下不止五百年,而是六百三十一年,多“服刑”了一百三十一年啊。寫到這里,耳邊響起86版《西游記》那首熟悉的歌曲《五百年桑田滄?!罚骸拔灏倌晟L餃婧?頑石也長滿青苔,長滿青苔/只一顆心兒未死/向往著逍遙自在,逍遙自在/哪怕是野火焚燒/哪怕是冰雪覆蓋/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蹉跎了歲月/激蕩著情懷/為什么,為什么/偏有這樣的安排。”五百年的桑田滄海,真的可以還保留那份最初的情懷嗎?五百年的風(fēng)霜雨雪,或許真的可以學(xué)到很多原本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就像我們每個人,初出茅廬時也許鋒芒畢露,歷經(jīng)了人生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有多少人還能一如既往地留存當(dāng)初的銳氣?成熟抑或世故,冷暖自知,但愿歲月流逝,此心不老。
孫悟空的第四段經(jīng)歷,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孫悟空之所以要進入取經(jīng)隊伍,第一個想法可能是重獲自由;第二個想法可能是不再受“饑吃鐵渴飲銅”的懲罰,更高的理想估計也沒有。
整個取經(jīng)過程,經(jīng)歷了多久呢?書中說得很明確:“卻說八大金剛使第二陣香風(fēng),把他四眾,不一日送至東土,漸漸望見長安。原來那太宗自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送唐僧出城,至十六年,即差工部官在西安關(guān)外起建了望經(jīng)樓接經(jīng),太宗年年親至其地。恰好那一日出駕復(fù)到樓上,忽見正西方滿天瑞靄,陣陣香風(fēng),金剛停在空中叫道:圣僧,此間乃長安城了。我們不好下去,這里人伶俐,恐泄漏吾像。孫大圣三位也不消去,汝自去傳了經(jīng)與汝主,即便回來。我在霄漢中等你,與你一同繳旨?!盵6]
大家看到了吧,是十六年,其實呢,真正的玄奘取經(jīng)是十七年(這里按《西游記》的說法來算)。
結(jié)尾處,唐僧能成佛,豬八戒成不了佛,這個不難理解。比較難理解的是,孫悟空拜師是為了“保師取經(jīng)”,從來沒見他與師父一起念經(jīng)拜佛,為什么也能成佛呢?唐僧有一句話,道出了孫悟空成佛的根據(jù):“悟空解得是無言語文字,乃是真解?!痹谡劦健缎慕?jīng)》,孫悟空非??隙ǖ卣f了“我解得,我解得”。唐僧更是心領(lǐng)神會。
這樣說吧,孫悟空成佛,那是天賦,就是屬于“無師自通、自學(xué)成才”的那種。
在孫悟空學(xué)藝時,有這樣一段描寫:“悟空應(yīng)聲叫道:‘師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時。’祖師聞得聲音是悟空,即起披衣盤坐,喝道:‘這猢猻!你不在前邊去睡,卻來我這后邊作甚?’悟空道:‘師父昨日壇前對眾相允,教弟子三更時候,從后門里傳我道理,故此大膽徑拜老爺榻下?!鎺熉犝f,十分歡喜,暗自尋思道:‘這廝果然是個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盤中之暗謎也?’悟空道:‘此間更無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師父大舍慈悲,傳與我長生之道罷,永不忘恩!’”[7]
從前,有句俗語“法不傳六耳”。也就是說,兩人說話四只耳朵,多一個人多兩只,可能會泄密。所以菩提祖師和孫悟空之間打了啞謎。
(未完待續(xù))
參考文獻 :
[1] 楊潔.敢問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106.
[2] 廖翊.觀眾懷念“86版”《西游記》是最權(quán)威的評價[N].新華社,2017-04-19.
[3] 李星文.老版四大名著電視劇為何經(jīng)典[N].人民日報,2021-03-30.
[4] [6] [7]吳承恩.西游記[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5.3:19,89,105.
[5]于茂世.“永遠的龍門”系列之七 大美無言盧舍那[N].大河報,200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