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女性成長小說角度論《野草在歌唱》中女主人公的命運悲劇

2022-02-03 16:34王玉彬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1期
關(guān)鍵詞:父權(quán)制萊辛種族主義

摘 要:《野草在歌唱》是英國作家多麗絲·萊辛的處女作和代表作之一,主要講述一個黑人奴隸殺害白人女主人的悲劇故事。本文聚焦于女主人公瑪麗的精神成長以及對自我身份的追尋,通過分析女主人公瑪麗的童年、婚姻及其毀滅三個成長階段,揭露在殖民背景下非洲的白人女性受到父權(quán)制、性別歧視與殖民主義三重枷鎖剝削的悲劇命運。

關(guān)鍵詞:萊辛 女性成長小說 父權(quán)制 種族主義

多麗絲·萊辛,英國女作家,被譽為繼伍爾夫之后最偉大的女性作家,多次獲得世界文學獎項,2007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是迄今為止最年長的諾貝爾獲獎者。她幼年曾隨家人在南非(現(xiàn)津巴布韋)生活,童年艱苦的生活經(jīng)歷對她的創(chuàng)作有著深深的影響,代表作有《金色筆記》等,而其處女作《野草在歌唱》被譽為是二戰(zhàn)之后的一部杰作。該小說以南非為故事背景,反映了非洲殖民地的種族矛盾與對立沖突;而身為一名女性作家,其作品主題多聚焦于女性的精神成長以及女性對自我身份與自由的追尋。《野草在歌唱》中的主人公瑪麗的成長過程,就是在父權(quán)制的南非殖民主義的背景下,拒絕依附男權(quán),追尋自我身份和自我價值的過程。

一、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野草在歌唱》發(fā)表于1950年,作為戰(zhàn)后小說,一經(jīng)發(fā)表便引起了國內(nèi)外眾多學者的關(guān)注,研究成果豐碩。國內(nèi)的學者對其研究角度頗多,例如樊曉君從女性主義角度進行了解讀:《從“焦慮”“分裂”到女性“自我同一性”的追尋——〈野草在歌唱〉主人公瑪麗的人本主義心理學與女性主義解讀》,闡述多麗絲·萊辛關(guān)于女性生存困境、女性建構(gòu)自我同一性的主題。其次,從后殖民主義的視域解讀也較為普遍,小說中明顯地反映了白人對黑人的剝削,充斥著種族歧視現(xiàn)象,宋金玲的《從后殖民角度解讀多麗絲·萊辛之〈野草在歌唱〉》就是從后殖民主義角度對小說進行分析,在殖民者的“注視”下,南非土著黑人被認為是低劣、暴力的劣等民族,我者和他者地位迥然有別;夏瓊在《扭曲的人性,殖民的悲歌——評多麗絲·萊辛的〈野草在歌唱〉》一文中揭示了在殖民主義和種族歧視雙重剝削下人性的扭曲與毀滅。另外,很多學者還從心理與精神分析理論角度進行解讀,比如李慧在《〈野草在歌唱〉中瑪麗悲劇的榮格心理學分析》中“揭示女性不應該總是遵循社會賦予的角色,女人應該正確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勇敢地面對無意識的陰暗面”。最后,從生態(tài)女性主義角度切入,鄭丹的《從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自然觀看多麗絲·萊辛的〈野草在歌唱〉》即著力于分析小說中蘊含的生態(tài)意識,認為需要重新認識和調(diào)整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國外研究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末,研究視角開闊,多運用女性主義、后殖民理論等新理論或思想進行解讀。Sima Aghazadeh的 Sexual- Political Colonialism and Failure of Individuation in Doris Lessing’s The Grass is Singing從殖民主義角度,分析了《野草在歌唱》中性別政治的因素;國外對萊辛的女性主義思想和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也較多,比如 Margaret Moan Rowe著有 Doris Lessing;再次,國外學者還從作品的基本概念進行解讀,比如婚姻、性別、自我身份、主體性意識、種族、階級等,例如Anu, Sheokand.的Struggling humanity under ideological traps of gender and race in doris lessing’s the Grass is Singing ,分析了在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的藩籬下主體的掙扎與生存困境;再者,從敘述學的角度進行解讀的也頗多,比如Molly Hite的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ory: Structures and Strategies of Contemporary Feminist Narrative;最后,文化研究也是學者們頗為關(guān)注的視角,一般結(jié)合社會學、意識形態(tài)、音樂、社會性別等領(lǐng)域的知識,深度挖掘作品內(nèi)涵,拓展文化意義,比如 Mary Ann Singleton的 The City and the Veld。

二、童年——父權(quán)制下被壓迫的自我

對于成長小說來說,對童年的描寫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野草在歌唱》中女主人公瑪麗的童年離家經(jīng)歷是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主人公往往會為了追求獨立自由,逃離壓抑的生活環(huán)境,而離家出走,瑪麗正是經(jīng)歷了這樣的一次離家之旅。

南非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充斥著殖民社會的種族偏見和歧視,女主人公瑪麗的成長歷程就是她飽受壓迫,不斷反抗父權(quán)制,反抗偏見和歧視的歷程?,旣惓錾谀戏堑囊粋€鄉(xiāng)村,她的父親收入微薄而且終日酗酒,母親也愁苦不堪,與父親整日爭吵,成長在這樣壓抑的環(huán)境里,從小目睹母親不幸的婚姻,瑪麗的童年過得小心翼翼。瑪麗一家雖然身為白人,在南非這片土地上,扮演著殖民者的角色,但困窘的經(jīng)濟情況使得他們受到白人富人階級的排擠和孤立;另一方面,由于種族主義偏見,瑪麗一家又和生活在周圍的黑人群體隔離開來?,旣惥驮谶@樣壓抑孤獨、缺少關(guān)愛的環(huán)境中長大,她在童年時期就渴望逃離這個禁錮她幼小身體的牢籠,對外面廣闊的世界充滿了期待和向往。因此當去寄宿學校時,她抑制不住地感到高興,但同時又害怕“假日里回家,去面對整日醉醺醺的父親、愁眉苦臉的母親以及她們那個在風中搖搖欲墜,鴿籠般的小房子”,幼小的她渴望擺脫家庭的束縛與禁錮。當她慢慢長大,能夠獨立時,她在城市里找到了一份能夠支撐其生活的工作,她在經(jīng)濟上獲得了獨立,終于逃離了禁錮其童年的牢籠?,旣惗鍤q時,她父親去世了,她內(nèi)心深處隱藏著絲絲高興,因為她終于能徹底擺脫討厭的童年,再也不用回到那個壓抑逼仄的小房子,她自由了?,旣愓J為,父親死后自己不用再受到父權(quán)的壓迫,可以隨心所欲地過自己夢寐以求的自由獨立的生活了。

在這個階段,瑪麗無疑是父權(quán)制度下的受害者。童年時期,瑪麗目睹了父母失敗的婚姻——母親在婚姻里遭受的愁苦和折磨、父親的專橫和無能,這使得幼小的瑪麗在心里蒙上了一層陰影,種下了對婚姻恐懼的種子,她懵懂地感覺到婚姻是女性災難的源頭,這無疑給她以后的婚姻以及悲慘命運埋下了伏筆。

三、婚姻——性別歧視下的犧牲品

女性成長小說中,女性對傳統(tǒng)妻子和母親角色的反抗也是其典型特征,女主人公自我身份意識的覺醒以及對自由的追尋,促使她們對強權(quán)進行有聲或無聲的反抗。經(jīng)歷了壓抑的童年,瑪麗終于有能力自立,過上夢寐以求的自由生活,父母的相繼去世,斬斷了瑪麗與不幸壓抑的童年的唯一聯(lián)系,她終于如釋重負,夢想著開啟嶄新的生活。

然而,瑪麗并沒有意識到,父親的死亡并不意味著父權(quán)制的結(jié)束,孤身一人在社會上打拼的她,為了獨立和自由,即將迎來更加艱苦卓絕的斗爭。童年時期種下的對婚姻抗拒的種子悄然萌芽,逐漸長成郁郁蔥蔥的大樹。終于獲得獨立和自由的瑪麗沉浸在自由快樂的世界里,到了三十歲仍然打扮得像個小女孩,不愿結(jié)婚,在工作中尋求庇佑。然而,當聽到周圍的人對她輕蔑地品頭論足,并不時向她投以異樣的眼光時,瑪麗控制不住地感到難堪,心底里充滿著羞憤和恐懼。事實證明,在男權(quán)至上的殖民社會里,大齡單身女性想獲得獨立,追求自我和自由,可謂阻力重重,希望渺茫。當她不得不面對社會輿論的壓力時,世俗的偏見終于壓垮了可憐的瑪麗,她逃也似的把自己嫁了出去。至此,瑪麗對自我身份的追尋以及自由的追求又一次受到阻礙。

由此可看出,在男權(quán)至上的殖民社會里,單身女性的自我獨立無疑是受到詬病且不為世俗所容許的,作為統(tǒng)治階級的男性,甚至成長在男權(quán)社會里的女性都認為,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庸,要依賴男人才能生存,在男權(quán)至上的殖民社會的視角下,性別歧視意識無處不在。瑪麗反抗無果后,迫于壓力選擇了婚姻,她嫁給了貧窮、懦弱的農(nóng)場主迪克?,旣愒谂c迪克的婚姻里是壓抑的,盡管她比迪克更有才華和策略來經(jīng)營好他們的農(nóng)場,但在一個男權(quán)至上的殖民統(tǒng)治的社會里,瑪麗不得不退居其次,隱藏自己的聰明,默默無言并一直忍受著,這為她以后逐步邁向深淵,直至被毀滅奠定了悲劇基礎(chǔ)。

四、毀滅——種族主義的另類受害者

在南非這個男權(quán)制殖民社會里,瑪麗雖然是白人,是殖民者的角色,但作為女性,她終將要受制于男性(甚至是黑人男性),處于被動和妥協(xié)的狀態(tài)中。瑪麗在迪克生病的時候,曾暫時幫忙監(jiān)管黑人奴隸,作為具有統(tǒng)治地位的殖民者角色,對被殖民者擁有著絕對的權(quán)力,但是等待她的卻是土人的冷漠和憎恨?!八麄儼逯槪宦暡豁懙貞醒笱蟮馗芍?。 她知道那是因為他們痛恨由她這樣一個女人來監(jiān)視他們。”當時的環(huán)境下,相對于白人,黑人是低等的,但在父權(quán)制的社會里,男性代表著權(quán)力和權(quán)威,即使是黑人男性也不會對女人有任何的妥協(xié)與屈服,即使是白人女性,也不允許她們來踐踏他們的男性尊嚴和權(quán)威,在他們的觀念里,女人對男人都應該是順從的、妥協(xié)的、卑躬屈膝的。

盡管作為非洲殖民地的“掠奪者”角色,瑪麗擁有著一定的話語和權(quán)力,但在一定程度上,瑪麗卻成了種族主義的另類受害者。由于迪克拒絕種植其他農(nóng)場主推薦的煙草,固執(zhí)地種植自己喜歡的作物與樹木,農(nóng)場經(jīng)營不善,入不敷出,迪克和瑪麗被排斥于白人階級之外,生活在社會的邊緣。在這樣困苦又無望的婚姻里,盡管瑪麗帶有種族歧視的烙印,認為黑人奴隸是低賤的、卑鄙的,但潛意識里,她還是渴望著安慰和關(guān)愛,因此她默許了和摩西的曖昧關(guān)系。在與摩西的這段關(guān)系中,瑪麗無疑是矛盾的、彷徨的,她既貪戀于摩西所給予的慰藉和愛撫,又厭惡于摩西的黑人奴隸身份,這就造成了她精神的扭曲和分裂。所以,當這段駭人聽聞的禁忌關(guān)系被人發(fā)現(xiàn)時,瑪麗恐懼不已,她毅然選擇了背叛和離去,最終造成了自身的毀滅。由此看來,殖民制度無疑導致了人性的扭曲和分裂,在瑪麗身上,可以看到情感與理智的較量,但在種族隔離制度森嚴的殖民主義中,瑪麗不得不違背本性,放棄所求。

瑪麗的命運悲劇,不僅歸咎于種族隔離制度下白人與黑人之間的不相融,還在于在充斥著種族等級制度的殖民主義社會中,人人都是犧牲品。最終,命運的枷鎖也沒有放過瑪麗,她死在了摩西的手中。。

五、結(jié)語

瑪麗從少年逃離壓抑的童年環(huán)境,到青年時期追尋自我身份并拒絕依附男權(quán),到向世俗偏見妥協(xié)步入婚姻,最終走向毀滅的經(jīng)歷,無疑展現(xiàn)了當時殖民地社會中女性的悲慘生活圖景。瑪麗的悲劇揭示了在父權(quán)制、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壓迫的殖民社會環(huán)境下,女性對自我身份和自由的尋求最終都是徒勞無功。

參考文獻:

[1] Anu, Sheokand. Struggling humanity under ideological traps of gender and race in doris lessing’s the Grass is Singing[J]. ZENI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2014,4(2).

[2] Lessing, Doris. The Grass Is Singing [M].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Company, 1950.

[3] Molly Hite.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ory: Structures and Strategies of Contemporary Feminist Narrative[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9.

[4] Sima Aghazadeh. Sexual- Political Colonialism and Failure of Individuation in Doris Lessing’s The Grass is Singing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Women’s Studies Vol. 12,Jan. 2011.

[5] 陳尚坤. 迷失的文明——析萊辛《野草在唱歌》中殖民權(quán)力的分布[J]. 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3(4).

[6] 鄧平平,鄒莉.“他者”的悲歌——《野草在歌唱》的后殖民主義解讀[J]. 時代文學(下半月),2015 (9).

[7] 多麗絲·萊辛. 野草在歌唱 [M]. 一蕾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 2008 .

[8] 樊曉君. 從“焦慮”“分裂”到女性“自我同一性”的追尋——《野草在歌唱》主人公瑪麗的人本主義心理學與女性主義解讀[J]. 名作欣賞,2010 (11).

[9] 鞏文文. “自我”“本我”和“超我”的較量——以《野草在歌唱》中瑪麗為例[J]. 海外英語,2018 (12).

[10] 黃丹丹.無處歸宿的靈魂——論《野草在歌唱》中瑪麗悲劇命運的后殖民社會根源[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

[11] 黃麗,劉長江. 《野草在唱歌》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解讀[J].重慶與世界(學術(shù)版),2014,31(1).

[12] 李慧. 《野草在歌唱》中瑪麗悲劇的榮格心理學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優(yōu)秀碩士論文,2010.

[13] 宋金玲. 從后殖民角度解讀多麗絲·萊辛之《野草在歌唱》[J].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9 (3).

[14] 夏瓊. 扭曲的人性,殖民的悲歌——評多麗絲·萊辛的《野草在歌唱》[J]. 當代外國文學,2001(1).

[15] 徐一禾.流放在自己的國土之內(nèi)——后殖民主義表征體系下的《野草在歌唱》[J]. 宜賓學院學報,2015,15 (1).

[16] 陽洋. 社會規(guī)訓下的自我泯滅——論《野草在唱歌》瑪麗的悲劇[J]. 柳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5,15(5).

[17] 楊國偉.《野草在唱歌》中“他者”的斗爭和反抗[J].英語廣場(學術(shù)研究),2015(1).

作 者: 王玉彬,山東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2019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編 輯:杜碧媛 E-mail: 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歡
父權(quán)制萊辛種族主義
女性主義視角下《遲到的旅行》的 人物形象解讀
詞典查不到的種族主義定義
“種族主義魚”(圖片新聞)
虛偽美國文化下的種族和種族主義
壓迫、瘋癲和“勝利”
淺析《夢回藻?!分械纳鷳B(tài)女性主義
試析《憤怒的葡萄》中的母親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