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格蘭,英格蘭》這部小說從書名中的重復開始,在敘事語言、意象以及場景上均出現(xiàn)了重復的特征。本文將結合J·希利斯·米勒所提出的重復理論,分析小說中的重復現(xiàn)象,深入解讀巴恩斯的歷史觀,探討個體身份和現(xiàn)代民族身份問題。
【關鍵詞】 朱利安·巴恩斯;《英格蘭,英格蘭》;重復
【中圖分類號】I5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02-0013-03
朱利安·巴恩斯是英國當代著名作家,《英格蘭,英格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勞治曾提出:“對重復的察覺是闡釋語言在像小說這樣的長篇文學作品中的作用的第一步”[1]。細讀小說《英格蘭,英格蘭》可以發(fā)現(xiàn),作品在文字細節(jié)、意象、場景安排上均呈現(xiàn)出重復的特征,本文將對小說進行文本細讀,從重復現(xiàn)象入手,進而詳細分析其重復性藝術特征,思考小說主人公的個體身份和當代英格蘭民族身份問題。
一、文本的詞句重復
《英格蘭,英格蘭》中的重復首先體現(xiàn)在細小處語詞的重復。小說書名為《英格蘭,英格蘭》,其中“英格蘭”便重復了,這不僅暗示著小說中杰克爵士在懷特島上建造的“英格蘭,英格蘭”主題樂園只是英格蘭的復制品,而且“通過‘英格蘭’詞語的疊加賦予它雙倍的文化價值,強化英格蘭的民族身份”[2]。美國解構主義批評家米勒曾指出:“小說中最有力量的重復是一部小說中最純粹、最具代表性的語詞,它們將自己展現(xiàn)為一種連續(xù)的低聲的重復之音”[3]。
巴恩斯在小說中把英格蘭歷史贊美詩以不同字體單獨豎列,戴維·洛奇在《小說的藝術》中認為:“有時單子可以別具特色地豎著列,與周圍的話語形成對照”[4]。后文杰克爵士安排調查了五十個跟英國有關的特質。調查報告中《自由大憲章》、不列顛之戰(zhàn)再次出現(xiàn)在其中,與前文的贊美詩呼應。贊美詩中英國的歷史,文化,領土等只與具體年份一一對應,被符號化后的英國歷史和文化在小說中“反復閃現(xiàn),割裂了時間經(jīng)脈,線性敘事因此散裂,形成碎片化并置”[5]。前文歷史老師所教的贊美詩是英國人對自己歷史的認知,后文調查報告中五十個跟英國有關的特質均是由英國以外的國家選出的,兩者有著一致性,而“自我認同就是借助他人的投射而反映出來的確定性”[6]。委員會成員十分確信這些歷史可以代表英國,也很認同這些歷史事件賦予他們的民族身份,因為“在西方的民族身份中,民族被視為文化共同體,其成員即便不具備同一性,也是被共同的歷史記憶、神話、象征和傳統(tǒng)維系在一起的”[7]。之后“約占全書五分之四篇幅的對具有‘民族國家’特性的懷特島國建國史的細致描繪更顯現(xiàn)出一種關于國族建構的文本實驗色彩”[8]。
杰克爵士在構思“英格蘭,英格蘭”主題樂園時,曾邀請巴特森公司的負責人杰里·巴特森進行討論。巴特森在提供建議時說:“我認為。一直如此。人們不肯接受這一點,哪怕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樣?!牟焕希瞬焕?。’他們說?!盵9]幾句之后他又再次說道:“吹口哨,哼唱‘心不老,人不老’的國家當中,我們可是尤為臭名昭著的。”一段話中接連出現(xiàn)了兩次“心不老,人不老”,可謂是別具深意。二戰(zhàn)后,英國的科技和經(jīng)濟水平下降,國際影響力逐漸減弱,美蘇兩國崛起,英國失去了原來的世界霸主地位。巴恩斯借小說人物之口辛辣地批判了當代英國國民無法直面英國國際地位沒落的社會現(xiàn)象,他認為在新時代全球化背景下,國民們應更多關注當下,面對現(xiàn)實,關注自我本真,“英國的紅衫大軍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啦。我們不再是老大了”。巴恩斯在小說中也點出了其實英國人并不需要感到焦慮,因為作為英國人,“我們確確實實擁有的,我們始終不曾失去的,正是別人所缺乏:時間的積淀。時間。”英國有著很深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淵源,英格蘭是“歲月悠久,歷史豐厚,充滿智慧”的民族,這都是歷史事實,無人可改變的。
二、文本的意象重復
(一)杰克爵士的吊褲帶
小說中杰克爵士的吊褲帶一共出現(xiàn)了8次之多,杰克爵士在不同的場合穿戴著不同機構或組織的吊褲帶。首先杰克爵士第一次出場時,巴恩斯便著重描寫了他褲子的吊帶,“他的馬里波恩板球俱樂部(創(chuàng)立于1787年的古老俱樂部)吊褲帶,紅黃相間,正是西紅柿醬配蛋黃的顏色”。杰克爵士在面試瑪莎的時候“撥拉著他有彈性的加里克俱樂部(1831年創(chuàng)立于倫敦的一家紳士俱樂部)吊帶褲?!眳⒓勇犠C會的那天下午杰克爵士“穿戴著他的法蘭西學院院士吊褲帶”,而且“事后他認為那是極其適宜的”。當杰克爵士所擁有的報紙報道了皇室丑聞而被大眾攻擊時,“杰克·皮特曼爵士扯著他的上議院吊褲帶,擔心弄不到能夠與之相配的白鼬皮袍”。在宣布懷特島獨立成國的當天,杰克爵士“叛逆地用上了他的威斯敏斯特宮(英國的議會大廈)吊褲帶”。在不同的場合杰克爵士總是佩戴不同含義的吊褲帶,這已然成為他的身份象征。
這些古老俱樂部或是權威機構的吊褲帶代表著擁有者的社會身份,但杰克爵士其實“并非馬里波恩板球俱樂部的會員”,而且也“沒上過伊頓,沒參加過衛(wèi)隊,也不曾被加里克俱樂部接納過”。由此,杰克爵士身份的真實性便受到了質疑,反諷的重復消解了文本的權威并顛覆了杰克爵士之前一直正面高大的形象。小說中對于杰克爵士的出生地及其父母,巴恩斯并沒有給出準確信息。這種設置更加深了杰克爵士身份的不確定性。而且杰克爵士明明是非會員卻可以隨意穿戴著假吊褲帶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那些吊褲帶所代表的機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也受到了質疑。這些假吊褲帶不僅隱喻著杰克爵士個人身份的虛假性,也隱喻著這些機構的虛假性。
(二)貝多芬及其交響曲
貝多芬和他的交響曲也是貫穿全書的一個意象,貝多芬的不同作品出現(xiàn)都與杰克爵士當時的心情相契合,同時巴恩斯用貝多芬的交響曲來隱喻杰克爵士的命運。
杰克爵士在英國鄉(xiāng)間漫步時,心中響起的是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與偉大的《田園交響曲》一樣,英國的鄉(xiāng)村景色給人以“寧靜之情”和“單純的愉悅”。杰克爵士在梅姑媽處紓解過自己的特殊欲望后,回程時在車里播放的是貝多芬的《第七》,《第七交響曲》被稱為“舞蹈性交響曲”,它著重描寫了人的歡樂和幸福之感。此時的杰克爵士在經(jīng)歷了特殊服務后心情愉悅,而《第七》在“心情不錯”的時候播放,那么“它會錦上添花”,此處的《第七交響曲》又與杰克爵士的心情相合。《英雄交響曲》出現(xiàn)在全世界來采訪和恭賀杰克爵士時,此時“英格蘭,英格蘭”的項目取得了巨大成功,懷特島也宣布脫離英國并作為獨立國家申請加入歐盟,此時杰克爵士“允許用偉大的《英雄交響曲》來奏出他的成功”。杰克爵士自認為是懷特島的“英雄”,帶領島民們脫離了英國的統(tǒng)治。最后巴恩斯用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來隱喻杰克爵士的“英格蘭,英格蘭”主題項目。剛開始構思這個項目時,杰克爵士自問:“他的《第九交響曲》在何方?”項目大獲成功后,杰克爵士在懷特島的皮特曼(二代)大廈中“思考著他的最后一個金點子,他的《第九交響曲》,是如何給他帶來了這理所當然的財富、國際聲望、市場成功?!必惗喾业摹兜诰沤豁懬芬庵傅木褪墙芸司羰克瓿傻膽烟貚u項目。
巴恩斯將貝多芬的交響曲與小說進程結合起來,不但讓小說具有一定的音樂性和旋律感,而且增添了小說的節(jié)奏性和審美價值。巴恩斯也用貝多芬隱喻了對這個滿是復制品的項目的不贊同和批判?!兜诰拧吩谛≌f中作為喻體出現(xiàn),隱喻杰克爵士不應有他的《第九交響曲》即這個全是復制品的懷特島項目,暗示了巴恩斯對這個項目的不贊同,英格蘭民族身份的重建不能靠這些符號化的復制品。巴恩斯反復運用這些的敘事意象,不僅刻畫出矛盾復雜的人物形象,而且強化了文本表達的深層主題。
三、辦公室場景重復
杰克爵士的辦公室這一場景在小說中多次出現(xiàn),對于小說的結構,“英格蘭,英格蘭”項目的推進過程,小說人物的身份和命運,乃至小說內部的沖突構建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小說重復敘述的目的在于同中存異、物是人非,使得歷史與當下甚至未來在相似中滲透、在參差對照中漫延,以此形成敘述張力”[10]??v向來看,杰克爵士的辦公室從英格蘭本土上的皮特曼大廈中被復制到懷特島上的皮特曼大廈(二代)中,是滿懷特島復制品的一個縮影;橫向來看,杰克爵士的辦公室作為小說主要人物多次出場的地點,推進小說的發(fā)展,這就構成了小說線面交替的結構模式。杰克爵士的辦公室也是《英格蘭,英格蘭》情節(jié)發(fā)展的關鍵空間點,在這個辦公室委員會成員發(fā)生的多次討論直接決定了小說后來的情節(jié)走向;而且主人公杰克爵士和瑪莎的身份和命運也在其中一再發(fā)生變化。
在“英格蘭,英格蘭”主題樂園開始之前,杰克爵士召集并成立了項目委員會。小說前半部分,委員會成員在皮特曼大廈中杰克爵士的辦公室中就哪些人物和歷史事件可以成為英國特質被放入主題樂園中進行了多次討論。為了迎合項目需要和目標客戶的需求,他們把英格蘭國王查理二世的情婦妮爾·格溫的年齡改大,去掉她原來的社會和宗教背景,把她從賣橘子的商販變成中產(chǎn)階級好姑娘放進主題樂園中;他們合計編造出了一位女士拎著一籃雞蛋打著傘被風刮著從懸崖上安全降落到海灘上的故事,甚至為那位女士編造了名字;他們還重塑了羅賓漢和他的快樂伙伴們這一歷史故事,在原來歷史上由羅賓漢率領的純男性的團體中加入一個由瑪麗安小姐率領的獨立派女性團隊;這些對歷史隨意篡改的重復行為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對待歷史的隨意性和任意性,之后前來參觀項目的民眾接受的便是這些被篡改過的歷史。
辦公室也見證了小說主人公杰克爵士和瑪莎兩人的命運走向。前期杰克爵士是皮特曼集團的負責人,也是“英格蘭,英格蘭”項目的發(fā)起人和決策者,所以他在辦公室中處于上位,坐在辦公室老板桌后的老板椅上。但懷特島宣布獨立的那一天,杰克爵士將瑪莎和她的男友保羅叫來辦公室,想開除他們。瑪莎和保羅拿出提前準備的杰克爵士的把柄,并以此為威脅,拿到了皮特曼集團和懷特島的實際控制權,讓杰克爵士下臺變成了一個無實權的島國吉祥物?,斏蔀閷嶋H負責人后,她便坐上辦公桌后的老板椅,在辦公室內成為上位者。后來杰克爵士又策反了保羅,將瑪莎趕出了懷特島,杰克爵士又回到了決策者的位置。在辦公室場景的重復中,杰克爵士的身份從集團負責人變?yōu)闊o實權者最后又回到負責人,而瑪莎則從下屬變?yōu)闆Q策者最后被懷特島驅逐。
辦公室場景在文本中一再重復,這種動態(tài)的重復除了為人物的身份與命運的轉化提供背景之外,還體現(xiàn)出了小說內部的沖突走向,這種沖突的加劇也深化了小說主題。皮特曼大廈是非?,F(xiàn)代化的,是“充分體現(xiàn)了其時代的建筑原則”。整體來說,皮特曼大廈是非常體現(xiàn)當代高效簡明的特點的。但是在這樣極具現(xiàn)代化的大廈內,杰克爵士的辦公室卻是非常復古的,是追憶“往昔”的。辦公室內有“澆筑出來的飛檐”,“燒煤炭的壁爐”和“馴鹿鼻子式的電燈開關”等這些極具復古的裝飾。在瑪莎看來,杰克爵士的辦公室“半是紳士俱樂部,半是拍賣行,一種專橫古怪的品位的怪物。”杰克爵士的辦公室在皮特曼大廈中顯得風格迥異,格格不入。復古辦公室與現(xiàn)代大廈之間的沖突便是英國輝煌歷史與逐漸沒落現(xiàn)在的沖突。在杰克爵士辦公室中,追求現(xiàn)實利益的項目代表杰夫和代表嚴肅歷史的馬克斯博士之間也多次發(fā)生沖突。作為只追求項目利益的杰夫,他關心的是什么樣的故事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戶,所以他篡改歷史來迎合市場需求。但作為歷史學家的馬克斯博士則認為要尊重史實,要給人們展示真實的歷史形象和事件。
四、結論
重復的元素在《英格蘭,英格蘭》中隨處可見,從“重復”著眼,對文本多意性的挖掘可助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語詞的同一性重復中,顯露出巴恩斯對現(xiàn)代英格蘭民族身份危機的關注;巴恩斯運用意象重復這種隱性敘事技巧,巧妙地連綴了故事情節(jié)、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時質疑了歷史的真實性;小說中特殊場景的重復再現(xiàn)與人物命運發(fā)展軌跡遙相呼應。
二戰(zhàn)后,世界范圍內掀起去殖民化浪潮,英國的殖民地紛紛宣布獨立,《英格蘭,英格蘭》小說中懷特島脫離英格蘭主導的統(tǒng)治,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加入歐盟,有著對這段歷史的影射。目光深遠的巴恩斯還在書中玩笑性地言中了英國的脫歐。因此《英格蘭,英格蘭》對于個人命運的把握與現(xiàn)代民族身份的探討至今仍值得我們研究。
參考文獻:
[1]Lodge, D. Language of Fiction[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
[2]羅媛.歷史反思與身份追尋——論《英格蘭,英格蘭》的主題意蘊[J].當代外國文學,2010,31(01):105-114.
[3]J·希利斯·米勒.小說與重復[M].王宏圖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戴維·洛奇.小說的藝術[M].盧麗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5]趙崇璧.重復敘事的空間邏輯[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9,40(01):147-153.
[6]趙靜蓉.文化記憶與身份認同[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244.
[7]Anthony D. Smith, National Identity[M].Reno,Las Vega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1991.
[8]王一平.《英格蘭,英格蘭》的另類主題——論懷特島“英格蘭”的民族國家建構[J].外國文學評論,2014,
(02):78-89.
[9]朱利安·巴恩斯.英格蘭,英格蘭[M].周曉陽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9.
[10]趙京立.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的重復敘事[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lián)合學報,2016,18(07):73.
作者簡介:
楊鈺,女,漢族,江蘇鎮(zhèn)江人,南京工業(yè)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現(xiàn)當代英國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