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明代西域話語為中心"/>
趙 毅 楊 維
對于西域這一概念,《辭?!发俎o海編輯委員會:《辭?!?,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第2450頁。和《西域通史》②余太山主編:《西域通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頁。等書基本秉持“泛指玉門關、陽關以西廣大地區(qū),有廣、狹二義”的觀點?!吨袊鴼v史大辭典》還指出西域“初見于《鹽鐵論》,《漢書》始以其名列傳……范圍因中國歷代中原王朝軍事政治力量西及的程度不同而異”③鄭天挺等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第2919頁。。楊建新認為,漢、唐、清之西域不單是一般地區(qū)概念,而且具有地方行政單位的含義④楊建新:《西域辯正》,《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1期。。田衛(wèi)疆闡釋了西域概念歷史、政治、地理的三個面向⑤田衛(wèi)疆:《西域的概念及其內涵》,《西域研究》1998年第4期。。王子今指出,漢之西域為其有效管轄疆土以西,但又受漢廷行政力量影響的地方,具體指玉門、陽關以西諸國。①王子今:《“西域”名義考》,《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榮新江認為,隨著唐朝“邊界”的不斷西移,其西域的東緣由敦煌逐漸西移至蔥嶺。②榮新江、文欣:《西域概念的變化與唐朝“邊境”的西移——兼談安西都護府在唐政治體系中的地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專就明代西域而言,席會東指出,明代中后期出現(xiàn)的大量疆域政區(qū)圖,主要彰顯了西域乃中原王朝故土或法統(tǒng)地域的西域觀,而西域行程圖則反映出蒙古化和伊斯蘭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互動交融的現(xiàn)實③席會東:《宋元明地圖中的西域觀》,《學術月刊》2018年第11期。。成一農指出,明代全國總圖以及相關區(qū)域圖中,對西域的描繪大都非常簡單,所記內容也偏重于歷史時期④成一農:《從古地圖看中國古代的“西域”與“西域觀”》,《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目前對西域的研究,有整體上、長時段地考察,也有對漢、唐、清等朝的個案研究,但具體到明代西域的含義、話語形成、范圍演變而言,還比較稀見。加之明廷對西域的經營未有屯田、駐兵等具象措施,傳世文獻又少,使得明代西域形象更加模糊。本文以梳理明廷經營西域的進程和朝野對西域形象的書寫為中心,探尋明代對西域的認知過程,敬請方家指正。
《明實錄》中有關西域的記載,幾乎都是在元明戰(zhàn)線推進至河湟西番之地才開始出現(xiàn)的,其所指也僅限于此。隨著掌控不斷強化及洪永時期天下視域的不斷展開,明廷的目光逐漸深入朵甘、烏思藏,繼而遠眺至撒里畏兀兒之地、中印度,乃至哈密、撒馬兒罕,西域的東端起點隨之西移,整體范圍也在不斷擴展。明廷一旦在西域之地建立羈縻衛(wèi)所、實現(xiàn)間接管轄以后,便不再將此地視為西域,西域轉指更遠的宣諭招徠之地。
洪武三年(1370)三月朱元璋遣趙秩出使日本,宣稱自己大統(tǒng)已定,四夷賓服,特別提到“西域諸種番王各獻良馬來朝,俯伏聽命”⑤《明太祖實錄》卷50,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洪武三年三月戊午。。此前,明軍在西北方向推進最遠處僅止于臨洮,洪武二年(1369)四月“右副將軍馮宗異師至臨洮,李思齊降……都督副使顧時等兵克蘭州……命立臨洮衛(wèi)”⑥《明太祖實錄》卷41,洪武二年四月丁丑。。所以,彼時河湟西番之地是明廷所能觸及的極西邊。在此以西是北元、吐蕃雄兵據(jù)守的河州,西北河西走廊有與明勢不兩立的王保保,西南四川亦有明昇自統(tǒng)一方,故此“西域諸種番王”僅針對河湟西番諸族而言?!而欓噤洝贩Q李思齊之“養(yǎng)子趙琦亦率眾來降,后為臨洮衛(wèi)指揮,從征西域有功,被恩賞”⑦高岱:《鴻猷錄》卷5,《續(xù)修四庫全書》第38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74頁。。李思齊出降四個月后,百戶王輅“承上命往臨洮收集李思齊降卒還京師”①《明太祖實錄》卷44,洪武二年八月癸未。,趙琦當在之列。洪武三年(1370)三月,徐達再征王保保,熟知情形的李思齊率部“從大將軍破定西王保保,還取興元,升中書平章政事”②《明太祖實錄》卷93,洪武七年九月戊辰。。四月初,明軍在定西沈兒峪之戰(zhàn)中大勝,穩(wěn)定了西北局勢。想必高岱所言趙琦“從征西域有功”即指此次從征定西之功,這與前述此時西域僅限于河湟地區(qū)的判斷可互證。
沈兒峪大捷后,河湟再無北元有生力量。洪武三年(1370)五月,鄧愈“自臨洮進克河州,遣人招諭吐蕃諸酋”③《明太祖實錄》卷52,洪武三年五月辛亥。。河州是元朝在朵甘所設吐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的治所,占領河州便可切斷元軍與青藏高原的主要聯(lián)系,可極大地推動對烏思藏、朵甘的宣諭招撫。明廷于六月兩次遣使前往:“(六日)命僧克新等三人往西域招諭吐蕃,仍命圖其所過山川地形以歸……(二十一日)遣使持詔諭云南八番、西域、西洋瑣里、爪哇、畏吾兒等國曰:‘……今年遣將巡行北邊,始知元君已歿,獲其孫買的里八剌封為崇禮侯’”。④《明太祖實錄》卷53,洪武三年六月癸亥,戊寅。還于八月“遣通事舍人鞏哥鎖南等往西域招諭吐蕃”⑤《明太祖實錄》卷55,洪武三年八月丁庚申。。河州業(yè)已為明軍所得,克新等人往西域“圖其所過山川地形”當是為進一步掌握居于吐蕃腹地的朵甘、烏思藏詳情無疑。頻繁遣使,且對其稱謂由“吐蕃”變?yōu)椤拔饔蛲罗保谵o已及義的吐蕃前再添西域一詞,可見特指之意。早在一年前,明廷首次遣使詔諭吐蕃,宣示業(yè)已建元立國,也止稱吐蕃,“國號大明,建元洪武,式我前王之道用康黎庶,惟爾吐蕃邦居西土,今中國一統(tǒng),恐尚未聞,故茲詔示”⑥《明太祖實錄》卷42,洪武二年五月甲午。?!巴饔蛘兄I吐蕃”的提法印證了此時的西域已轉指青藏高原縱深,不再指盡入囊中的河湟西番之地。
西域所指范圍迅速轉變的原因,在于明軍西北戰(zhàn)線順利且迅速的推進。洪武二年(1369)四月攻占臨洮后,可迅速向河湟西番各部族展開招撫,而洪武三年(1370)五月攻克河州后,河湟西番之地已被掌控,青藏高原之東北大門洞開,招諭朵甘、烏思藏等處僧俗上層勢力可隨即展開。可見,西域所指為明廷即將展開招諭歸附之地,已歸附者便不再被視為西域,是否被賦予西域身份是明廷根據(jù)實際政治需要的刻意之舉。
洪武六年(1373)二月“詔置烏思藏、朵甘衛(wèi)指揮使司……以攝帝師喃加巴藏卜為熾盛佛寶國師”⑦《明太祖實錄》卷79,洪武六年二月癸酉。,正式開始了對烏思藏、朵甘等地“多封眾建、因俗而治”的間接管轄。洪武七年(1374)三月“陜西行省員外郎許允德自西番朵甘、烏思藏使還,賜冠帶羅衣及錢”⑧《明太祖實錄》卷88,洪武七年三月癸巳。。前文所述洪武二年(1369)五月首次向吐蕃遣使招徠,未獲回應,便再遣許允德前往招諭⑨參見《明太祖實錄》卷42,洪武二年五月甲午。。此番功成獲賞,想必洪武三年(1370)四月明太祖冊封諸王時所謂“吐蕃之境未入版圖”①《明太祖實錄》卷51,洪武三年四月乙丑。的遺憾已得到彌補,并且不再以西域稱呼已實現(xiàn)初步掌控的烏思藏、朵甘等地。之后,明廷的目光轉向了西北的撒里畏兀兒之地、南邊的尼八剌和西邊的俄力思等處,西域所指地理范圍也隨之轉移。羅炤曾指出“洪武初年所稱的‘吐蕃’,包括全部藏族地區(qū),現(xiàn)今的西藏地域當時稱作“西域吐蕃”,洪武五年以后改稱西藏為‘烏思藏’”②羅炤:《明朝在西藏的主權地位》,《中國藏學》2011年第3期。,實際原因即在于此。
洪武十一年(1378),因“佛有遺書在西域中印土”③宗泐:《全室外集·原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787頁。,明廷遂“遣僧宗泐等使西域”④《明太祖實錄》卷121,洪武十一年十一月戊辰。,此“中印土”即“中印度”,又稱沼納樸兒、納仆兒等,位于今恒河流域中部偏北處。鄧悅齡認為此行經由烏思藏南下,最終到達“宜八里國(今尼泊爾)”和“西竺(今印度)”⑤鄧悅齡:《明朝初年出使西域僧人宗泐事跡補考》,《歷史地理》1992年總第10期。。明廷此舉當是借與沿途各地加強宗教聯(lián)系之機,向其僧俗上層宣諭招徠。洪武十四年(1381)十一月“僧宗泐還自西域,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巴者萬戶府遣使隨宗泐來朝,表貢方物”⑥《明太祖實錄》卷140,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乙卯。。此“巴者萬戶府”當為“者巴萬戶府”之誤,指元時烏思藏大世俗權勢集團帕木竹巴萬戶,宗泐此行可謂功德圓滿。此后洪武十七年(1384),明廷再遣僧智光“與其徒惠辯等,奉使西域。過獨木繩橋,至尼巴辣、梵天竺國,宣傳圣化”⑦釋明河:《補續(xù)高僧傳》卷1《明西天國師傳》,《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283冊,第19頁。。可見,西域所指已跨越烏思藏轉指青藏高原南緣、西南緣。
實際上,早在洪武二年(1369)十二月“西域僧班的達及其徒古麻辣室哩等十二人,自中印度來朝”⑧《明太祖實錄》卷47,洪武二年十二月庚寅。另有《明太祖實錄》卷59,洪武三年十二月壬午條同載班的達攜眾徒朝貢事宜,文本一致?!睹魈鎸嶄洝肪?4,洪武七年十一月甲子條載“詔以西竺僧班的達撒哈咱失里為善世禪師,朵兒只怯列失思巴藏卜為都綱副禪師,御制誥賜之”。因班的達等人抵達南京后,曾“游五臺山凡六年,還京師居鐘山佛寺”,而明廷于洪武七年對其予以冊封,說明此時他們已由五臺山返還京師。由此推知,班的達朝貢時間當為洪武二年十二月,并于洪武七年十一月由五臺山返回南京鐘山寺住坐,直到洪武十四年班的達圓寂,其徒請求返回中印度。。這是《明實錄》所見西域使者首次且在未有招諭的情況下“自發(fā)”前來朝貢的,遂“命游五臺山凡六年,還京師居鐘山佛寺……既而板的達死(洪武十四年九月),至是古麻辣室哩等乞歸西域”。⑨《明太祖實錄》卷139,洪武十四年九月癸未。需要注意,彼時元明雙方較量尚且膠著,明廷目光尚未探及中印度,班的達等人也未必是慕明朝之名而來。故宗泐此行出使中印度,主要應該是對其宣諭招徠,彌補其再未遣使之憾。
古麻辣室哩一行歸國后,再無音訊。且宗泐在本年十一月出使中印度歸來時,當?shù)匚慈鐬跛疾氐忍幥彩箒沓?,說明十多年間中印度等地尚未燃起對明廷朝貢的熱情。而其西域身份一直保留至永樂初雙方改由海路往來之時。永樂五年(1407)三月,明成祖“諭帕木竹巴灌頂國師闡化王……川藏等簇復置驲站,以通西域之使,令洮州、河州、西寧三衛(wèi)以官軍、馬匹給之”①《明太宗實錄》卷65,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永樂五年三月丁卯。。在烏思藏復置驛站“以通西域之使”,再次證明此地已不再被視為西域。后文有述永樂四年(1406)后火州、土魯番以西的西域諸國朝貢皆經由哈密,故此處“川藏等簇”復置驛站當是為方便洪武以來多次遣使的尼八剌、中印度等地的朝貢。但到鄭和首次下西洋成功(永樂三年六月至永樂五年九月)后,明朝與印度半島及其周邊國家往來逐漸改由海路。永樂十三年(1415)“帝欲通榜葛剌②位于今孟加拉國附近。諸國,復命顯率舟師以行,其國即東印度之地……榜葛剌之西,有國曰沼納樸兒者,地居五印度中,古佛國也,侵榜葛剌。賽佛丁告于朝。十八年(1420)九月命顯往宣諭,賜金幣,遂罷兵”③張廷玉等:《明史》卷304《侯顯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7769頁。。榜葛剌與沼納樸兒為近鄰,侯顯既以“舟師”前往榜葛剌,則永樂十八年宣諭沼納樸兒自然亦由海路前往。故洪武十一年賦予西域身份的中印度等地,至永樂初年貢道由陸路改由海路后,不應再入西域之列。
洪武三年(1370)六月,明廷以“元君已歿”招諭“云南八番、西域、西洋瑣里、爪哇、畏吾兒④這里當是指青藏高原西北緣的撒里畏兀兒之地,即日后明廷所設安定、阿端、曲先衛(wèi)之所在。元末畏兀兒之地位于東察合臺汗國東部,以土魯番為中心,北到別失八里,其東界與元朝控制下的哈密相鄰,或稱土魯番、哈密同為元代畏兀兒之地的兩大中心,而彼時明廷的招諭理應由近及遠。等國”。前文論此“西域”為烏思藏等地,可見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緣的撒里畏兀兒之地尚未被納入西域范圍,由于明軍尚未突破河西走廊,他們即便是收到了此通詔諭,也會在元明大戰(zhàn)局勢明朗之前作壁上觀。洪武五年(1372)明朝分遣三路大軍北伐,馮勝率西路軍大勝。置甘州、莊浪等衛(wèi),雖多充降將以羈縻,但明軍聲威已遠播矣。
洪武七年(1374)六月,“西域撒里畏兀兒安定王卜煙帖木兒,遣其府尉麻答兒、千戶剌爾嘉來朝,貢鎧甲刀劍等物……仍命召其酋長立為四部,給銅印。曰阿端、曰阿真、曰苦先、曰帖里”。⑤《明太祖實錄》卷90,洪武七年六月壬戌。次年正月,從卜煙帖木兒之請,置“罕東等百戶所五……置安定、阿端二衛(wèi)指揮使司”⑥《明太祖實錄》卷96,洪武八年正月癸亥,丙戍。。雖已設置羈縻衛(wèi)所,但明廷對此地的掌控卻非常有限。因為洪武十年(1377)安定衛(wèi)部將自相殘殺而“部內大亂”,隨即與阿端衛(wèi)一道又遭叛逃的“番將朵兒只巴”襲擾奪印,不能自立。直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西域阿真畏兀兒……遣使來朝,貢馬”⑦《明太祖實錄》卷206,洪武二十三年十一月丁亥。,撒里畏兀兒之地還保留著西域身份。不過,最晚到洪武二十九年(1396)陳誠受遣“立撒里畏兀兒為安定衛(wèi)指揮使司”⑧《明太祖實錄》卷245,洪武二十九年三月壬午。之時,此地已不再具有西域身份。《陳竹山先生文集》完整記錄了朝廷向陳誠下達的六次西使詔令,他完成了前四次①陳誠:《陳竹山先生文集》內篇卷2《歷官事跡》,《文淵閣四庫存目叢書》集部第26冊,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第355—357頁。朝廷向陳誠下達的六次西使詔令:(1)洪武二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往外夷撒馬畏兀兒地面,招撫韃靼赴京”;(2)永樂十一年八月至十三年冬,“差往西域撒馬兒罕、哈烈等國公干”;(3)永樂十四年至十六年四月,“仍往西域等國公干”;(4)永樂十六年十月至十八年十一月,“仍往西域諸番國公干”;(5)永樂十八年十二月,“復擬西域之行,聽侯間”;(6)永樂二十二年四月,“又往西域諸番公干……(仁宗)復詔放天下,停止四夷差使,取回”。其中第1次到達撒里畏兀兒地區(qū),第2、3、4次出使都成功抵達撒馬兒罕和哈烈等地,第5、6次朝廷雖有授命,但均未最終完成。。但他自稱“誠仰荷圣恩,三使異域,皆幸不辱君命,無負厥職”②陳誠:《陳竹山先生文集》內篇卷2《歷官事跡》,第357頁。,唯獨未將洪武二十九年“往外夷撒里畏兀兒地面招撫韃靼”視若出使西域。作為明代最為著名的使節(jié)之一,陳誠自然對出使地性質有著明確的界定,且與朝廷的政治意圖保持高度一致。因此,洪武末年明廷不再視撒里畏兀兒之地為西域,西域所指的“異域”再一次西移。王繼光在整理陳誠事跡時,稱其前后共五次③參見陳誠著,周連寬點校:《西域行程記·西域番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第7—11頁。出使西域不夠準確,實際僅完成三次,撒里畏兀兒之地雖“傳統(tǒng)上亦屬西域”④王繼光:《陳誠及其西使記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104頁。,但至晚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已不再成立。
洪武十三年(1380)都督濮英西討,進至苦峪而還。次年五月,“哈梅里回回阿老丁來朝貢馬,詔賜文綺,遣往畏吾兒之地招諭番酋”⑤《明太祖實錄》卷137,洪武十四年五月乙酉。。這是哈密之人首次往明朝貢,但這很有可能是阿老丁的私人商貿行為,并非上承哈密王旨意,而明廷對遣其“往畏吾兒之地招諭番酋”也未抱太多期望。一來在首次與哈密發(fā)生聯(lián)系的記錄中,阿老丁若真是受哈密王所遣,諸如“哈梅里王”“兀納失里王”等重要信息不應脫載;二來安定等衛(wèi)在洪武十年(1377)遭朵兒只巴襲擾,均已殘破亟待復立,撒里畏兀爾之地尚未穩(wěn)固。明軍最遠也僅探至苦峪,尚未觸及哈密,故“遣往畏吾兒之地”也有可能指的是撒里畏兀爾之地,不是火州、土魯番所在的畏兀兒之地;三者此時明與北元較量正酣,無暇顧及遙遠的哈密。直到洪武二十年(1387),盤踞遼東的納哈出歸降,次年末北元后主脫古思帖木兒被弒,各部陷入內亂,明朝才在歷經二十余年戰(zhàn)亂后稍得喘息;再有洪武二十二年(1389)四月,明廷遣來降太子八郎前往哈密招諭時,閉口不談阿老丁之行,并稱“朕今主宰天下,遣使告諭爾兀納失里大王知之。如有所言,使還,其具以聞,朕有以處之”⑥《明太祖實錄》卷198,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甲子。,言辭間更顯初次遣使之意。次年五月,“哈梅里王兀納失里,遣長史阿思蘭沙馬黑木沙來貢馬”⑦《明太祖實錄》卷202,洪武二十三年五月乙未。,這才應該是明朝與哈密間的首次正式往來。但此時的哈密正醉心于收攏西逃的北元殘部,明廷也未急于推進對哈密等地的經營,故尚未賦予哈密、撒馬兒罕等地的西域身份。
促使這一狀況轉變的,是哈密迅速擴張使其勢力抵達河西走廊北緣、寧夏及河套西緣,大有盡收北元殘部而東侵河套之勢。洪武二十四年(1391)二月,“西域哈梅里王兀納失遣使,請于延安、綏德、平涼、寧夏以馬互市……上曰:‘夷狄黠而多詐,今求互市安知其不覘我中國乎?利其馬而不虞其害,所喪必多,宜勿聽’”①《明太祖實錄》卷207,洪武二十四年二月戊午。。哈密的咄咄東侵讓明廷如臨大敵,意識到降服哈密、經略西北域外邦國已成當務之急,明之西域范圍開始向哈密、別失八里及撒馬兒罕等地延展。
洪武二十四年(1391)八月,“命左軍都督僉事劉真、宋晟率兵征哈梅里。先是西域回紇來朝貢者,多為哈梅里王兀納失里所阻遏,有從他道來者又遣人邀殺之,奪其貢物。上聞之乃遣真等往征之”②《明太祖實錄》卷211,洪武二十四年八月乙亥。。此役明軍直搗黃龍,對哈密予以重擊,兀納失里僅“驅馬三百余匹突圍”,并于次年十二月“遣使貢馬騾請罪”③張廷玉等:《明史》卷330《西域一》,第8567頁。。至于所謂哈密阻遏“西域回紇來朝貢者”,此戰(zhàn)前撒馬兒罕等地商賈、貢使已連續(xù)朝貢五年④撒馬兒罕連續(xù)五次朝貢參見《明太祖實錄》:卷185,洪武二十年九月壬辰;卷193,洪武二十一年八月丙戌;卷197,洪武二十二年九月乙未;卷199,洪武二十三年正月乙亥;卷211,洪武二十四年八月己卯(參照前后卷朔日記載,本卷朔日記載當為“乙卯朔”之誤。梁鴻志本《明太祖實錄》也載為乙卯朔。故洪武二十四年撒馬兒罕貢使到南京日期為八月初一日,而命令劉真、宋晟出征哈密的“乙亥”日當為該月二十一日)。,不證自明。哈密之戰(zhàn)次月,明廷首次正式向“哈梅里、別失八里及撒麻兒罕地”⑤《明太祖實錄》卷249,洪武三十年正月丁丑。遣使招諭,“遣主事寬徹、監(jiān)察御史韓敬、大理評事唐鉦使西域,以書諭別失八里王黑的兒火者”⑥《明太祖實錄》卷212,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乙酉。。但到別失八里遇阻未能繼續(xù)西進,“王以其無厚賜,拘留之。敬、鉦二人得還”⑦張廷玉等:《明史》卷332《西域四》,第8607頁。。為顧及東西交通大局,明廷將原本為懲罰別失八里而“徙居揚州”的西域互市之人,“不待寬徹歸而遣之”⑧《明太祖實錄》卷249,洪武三十年正月丁丑。,令“愿還西域者,悉遣之還撒馬兒罕之地,凡千二百三十六人”⑨《明太祖實錄》卷223,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乙亥。。同月,“哈梅里兀納失里王遣回回哈只阿里等來貢馬”⑩《明太祖實錄》卷223,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辛未。,明廷亦不計前嫌,詔賜有加。自此,“大施恩信以懷遠人”?焦竑:《國朝獻征錄》卷80《傅安傳》,《續(xù)修四庫全書》第529冊,第298頁。成為明廷優(yōu)待西域貢使基本準則。這既是洪武末年國力強盛以展拓天下的大國胸懷,也是吸引各國往明朝貢的重要動力。
洪武二十七年(1394)九月,“撒馬兒罕駙馬帖木兒遣酋長迭力必失等,奉表來朝,貢馬二百匹”?《明太祖實錄》卷234,洪武二十七年九月丙午。。此次上表,極具恭敬之辭,明廷以此為契機,次年六月“帝欲遠通西域,命安與給事中郭驥、御史姚臣、中官劉惟等赍璽書、金幣,率將士千五百人以行”?王鴻緒:《明史稿》列傳23《傅安傳》,臺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第218頁。。此次傅安使團,是明朝正式使團首次成功抵達帖木兒帝國?萬明:《傅安西使與明初中西陸路交通的暢達》,《明史研究》1992年第2輯。。帖木兒為“夸其國廣大”,扣留傅安于“絕域”長達十三年,至永樂五年(1407)方得返回故土。這次規(guī)??涨暗某鍪梗_啟了明代廣為招徠的新時代。
朱棣即位后,“銳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貴。西洋則和、景弘,西域則李達,迤北則海童,而西番則率使侯顯”①張廷玉等:《明史》卷304《鄭和傳》,第7768頁。。此西番即指烏思藏、朵甘及其周邊地區(qū)無疑,可永樂時期西域的范圍還會產生變化嗎?陳誠于永樂十一年(1413)首次出使西域撒馬兒罕,他在《奉使西域復命疏》中自稱“經行數(shù)萬余里,所歷西域一十六處”②陳誠:《陳竹山先生文集》內篇卷1《進呈御覽西域山川風物紀錄》,第315頁。。又在《歷官事跡》中重申“差往西域撒馬兒罕、哈烈等國公干……實經由西域諸國一十六處”③陳誠:《陳竹山先生文集》內篇卷2《歷官事跡》,第356頁。。此二則材料出自《陳竹山先生文集》,是書初刊于陳誠仙逝十年前的正統(tǒng)十二年(1447),王繼光稱此書乃“陳誠賦閑家居之晚年編定的個人文集”④王繼光:《陳誠及其西使記研究》,第4頁。,這個推斷是合理的。吏部尚書兼國史總裁王直也稱其“所經城郭諸國凡十五、六”⑤陳誠:《陳竹山先生文集》王直序,第308頁。。崇禎年間重印時,翰林修撰劉同升再次確認陳誠所歷西域“諸國一十六處”⑥陳誠:《陳竹山先生文集》劉同升序,第312頁。。故“所歷西域一十六處”當為陳誠本意,且被國史總裁、翰林修撰反復予以確認。但《明太宗實錄》對此稍有齟齬,“誠上《使西域記》,所歷凡十七國,山川風俗物產悉備焉”⑦《明太宗實錄》卷169,永樂十三年十月癸巳。。陳誠在《進呈御覽西域山川風物紀錄》中共載有哈烈至哈密十八處地名,另加兩處補遺⑧參見陳誠:《陳竹山先生文集》內篇卷1《進呈御覽西域山川風物紀錄》,第316—325頁。。所謂“歷西域十六國”,除“歸休補遺”所增兩處未計入此數(shù)及崖兒城因“并入土爾番”⑨陳誠:《陳竹山先生文集》內篇卷1《進呈御覽西域山川風物紀錄》,第324頁。而與之合計為一國外,亦未將已被立為藩籬之首的哈密計入所經西域諸國之數(shù)。這與洪武二十九年(1396)陳誠復立安定等衛(wèi)時,不將已置數(shù)衛(wèi)的撒里畏兀爾之地視為西域一事如出一轍。《明太宗實錄》此處除未載“歸休補遺”兩條外,僅順序不同。作為過錄及審核的史官,當知永樂朝已在哈密封王、設衛(wèi),其“所歷凡十七國”之數(shù),應是將土魯番及被其吞并的崖兒城仍分作兩處計數(shù)所致。
可對陳誠將哈密以東之地與西域相區(qū)分予以佐證的,以官修《大明一統(tǒng)志》、私著《廣輿圖》為代表。前者于景泰朝編修、天順五年(1461)刊布,英宗親為之序,是明朝唯一一部官修地理總志。其《大明一統(tǒng)之圖》⑩李賢:《大明一統(tǒng)志》《大明一統(tǒng)之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第1頁。將“四夷受官封執(zhí)臣禮者”,環(huán)列兩京、十三布政司和都司衛(wèi)所四周,西域、哈密、西番分置圖左,此為明朝官方明確將此三者區(qū)分的有力證據(jù)。羅洪先在前人基礎上增補編著的《廣輿圖》,成書于嘉靖二十年,曾重刊六次廣為流傳,被視為明代輿圖的優(yōu)秀代表。其《華夷總圖》?朱思本撰,羅洪先增補:《廣輿圖》卷2,臺灣“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萬歷七年海虞錢岱刊本,第102—103頁。將“西域貢獻之國哈烈等四十六”與土魯番、哈密諸衛(wèi)、蒙古亦不剌部、西番及“西洋貢獻之國浡泥等四十九”并列于圖左,概因土魯番獨為中國大患,而將其單列于西域諸國之外。茅元儀在該圖基礎上作《四夷總圖》①茅元儀:《武備志》卷223《四夷總圖》,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冢汉D铣霭嫔?,2001年,第273頁。,此六者分布位置更加清晰。
永樂二年(1404)“封哈密安克帖木兒為忠順王”②《明太宗實錄》卷32,永樂二年六月甲午。,四年(1406)“設哈密衛(wèi)”③《明太宗實錄》卷52,永樂四年三月丁巳。?!罢薪低寥?,羈縻臣屬,互為唇齒”④許進:《平番始末》,《續(xù)修四庫全書》第433冊,第259頁。,“令為西域之喉襟,以通諸番之消息,凡有人入貢夷使方物,悉令至彼譯表以上……輔守疆土,與赤斤、罕東一衛(wèi)共作中國藩籬”⑤嚴從簡撰,余思黎點校:《殊域周咨錄》卷12《西戎·哈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412—413頁。。自此哈密成為明朝西北藩籬之首,火州、土魯番成為西域東端起點。同時也標志著明代西域東端起點西移過程的完成:河湟西番——朵甘烏思藏——尼八剌、俄力思、中印度——撒里畏兀兒——哈密——火州、土魯番。
統(tǒng)觀洪永時期西域話語實踐,可知明初西域所指為明廷正積極宣諭招徠之地,當初步實現(xiàn)羈縻之時,西域則轉指明廷下一個宣諭招徠的地區(qū),可謂“觸而未及之異域”。其東端起點的西移及原西域之地向羈縻之域的轉化,在明廷的積極經營下共同勾勒出明初天下視域的西北圖卷,構建起布政司、行都司——羈縻衛(wèi)所——西域邦國的天下秩序。然而,明中葉關西藩籬盡失,致“嘉峪關外并稱西域”,給西北藩籬曾長期保土守疆、鎖鑰西北大門的形象蒙上一層陰霾。
土魯番從成化九年(1473)至正德八年(1513)間與明朝在哈密展開拉鋸,致忠順王“三為土魯蕃所虜”⑥嚴從簡撰,余思黎點校:《殊域周咨錄》卷13《西戎·土魯番》,第462頁。,正德九年(1514)明廷棄守哈密,關西諸衛(wèi)漸次內徙。嘉靖三年(1524),土魯番酋滿速兒糾結包括西海蒙古在內的二萬余騎向明軍發(fā)起總攻,明軍退守嘉峪關,自此再未西出征戰(zhàn)。次年,巡撫甘州都御史陳九疇進言,為防土魯番再次入寇,“亦當效光武絕西域之計”⑦張廷玉等:《明史》卷204《陳九疇傳》,第5380頁。。朝廷遂閉嘉峪關,絕土魯番朝貢。直到嘉靖八年(1529),“自是置哈密不問,土魯番許之通貢,西陲藉以息肩。而哈密后為失拜煙答子米兒馬黑木所有,服屬土魯番”⑧張廷玉等:《明史》卷329《西域一》,第8526頁。,土魯番雖因“部下各自雄長”實力大減,但在歷經兩次“封疆之獄”后,明廷已無心經營,放棄了關西諸衛(wèi)藩籬,默認了西域的回撤⑨對于土魯番坐大、關西諸衛(wèi)內徙的研究已有豐碩研究,此不贅述。相關研究參見高自厚:《明代的關西七衛(wèi)及其東遷》,《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1期;施新榮:《哈密衛(wèi)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程利英:《明代關西七衛(wèi)內遷去向和內遷人數(shù)探》,《貴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侯丕勛:《哈密國“三立三絕”與明朝對土魯番的政策》,《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4期;姚勝:《明代土魯番與“大禮議”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9年。。同時,烏思藏、朵甘等都司衛(wèi)所,仍然保持著與明廷的緊密聯(lián)系,服從明廷的管轄。正德四年(1509),蒙古亦不剌等部因內亂西逃,“瞰知青海饒富,襲而據(jù)之”①張廷玉等:《明史》卷330《西域二》,第8544頁。,所謂“??堋笔且?。對此,明廷雖也曾剿撫不定,但在萬歷中期鄭洛等人積極經略之下,逐步得到控制。面對日趨復雜的西北邊疆局勢,恰值國勢由盛轉衰之際,官私著述中的西域呈現(xiàn)形象各異的矛盾狀態(tài)。
前文有述天順五年的《大明一統(tǒng)之圖》明確將西域標注于哈密以西,但隨著成弘以后土魯番坐大并蠶食關西藩籬的趨勢漸強,弘治朝纂修、正德朝刊行的《大明會典》竟將烏思藏朵甘和關西諸衛(wèi)與西域混為一談。營造出西域素來以嘉峪關為界的假象,希望通過淡化明初經營西域之盛,消弭成弘以來西域經營的失誤。其“朝貢諸番及四夷土官去處”②李東陽等:《大明會典》卷96,日本東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正德六年刊本,第4—8頁。因《四庫全書》本弘治《明會典》對明朝有關四夷朝貢之事多有刪削,故選用此版本。條對西域范圍的劃定,全盤照錄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更定蕃國朝貢儀”時所列四夷諸國。其“西域”條包括:“西天泥八剌國、朵甘、沙州、烏思藏、撒立畏兀兒、撒來、撒馬兒罕”③李東陽等:《大明會典》卷96,第8頁。,即完全照搬《太祖實錄》所謂“西域之部七?!雹堋睹魈鎸嶄洝肪?32,洪武二十七年三月庚辰。但同時又以關西七衛(wèi)“在國初皆服屬中國,因授以指揮等官,俱給誥印”⑤李東陽等:《大明會典》卷109,第11頁。,烏思藏、朵甘“洪武初遣人招諭……授以國師及都指揮、宣慰使、元帥、招討等官”⑥李東陽等:《大明會典》卷109,第11—13頁。,而列入《兵部四·城隍二》中的“西北諸夷”條和“西番”條。這使關西諸衛(wèi)、朵甘烏思藏又與撒馬兒罕等西域國家有明顯區(qū)別,與其“西域”條所載自相矛盾。至于洪武二十七年更定蕃國朝貢儀,是因“上以舊儀頗煩,故復命更定之”⑦《明太祖實錄》卷232,洪武二十七年三月庚辰。。其“西域之部七”是將所有曾經西域之地全部籠而統(tǒng)之,目的是簡化統(tǒng)一朝貢儀制,但有悖于明代西域話語實踐,《明實錄》僅見此一例。實際上,至晚于永樂四年(1406),火州及其以西的西域諸國朝貢皆奉表由哈密譯文以進,而關西諸衛(wèi)、烏思藏、朵甘及東北女真各部朝貢、互市則以敕書為憑,朝貢儀制的變更使“西域之部七”的提法已再無重提的必要。故弘治《明會典》沒能正視西域經營的日漸消沉,有掩蓋西北藩籬正遭蠶食之嫌。
萬歷朝重修《大明會典》對西來朝貢者的分類進行了修正,明確分為西域和西番兩部分,分別列入“西戎上、下”兩條。《西戎上》直言“嘉峪關外并稱西域”⑧申時行等:《大明會典》卷107,《續(xù)修四庫全書》第791冊,第92頁。,其范圍東起嘉峪關,西至天方國⑨參見申時行等:《大明會典》卷107,第92—96頁。?!段魅窒隆发鈪⒁娚陼r行等:《大明會典》卷108,第97—100頁。詳載烏思藏、朵甘等青藏高原及周邊諸族朝貢事宜。由此,萬歷《明會典》所述“西域”即為嘉峪關以西的廣大地域,不包括烏思藏、朵甘等地。同時,萬歷《明會典》也強調烏思藏、朵甘等地和內徙之前的關西諸衛(wèi),在朝貢、互市的資格和程序上有別于西域諸國的“遣使上表”,“凡番夷誥敕,初哈密等七衛(wèi)俱有,如朵顏、海西諸衛(wèi)例,后乃沒于土魯番”①申時行等:《大明會典》卷108,第108—109頁。。雖仍對國初設置關西藩籬以衛(wèi)疆土之事三緘其口,但也隱晦地對西域范圍依時間進行了區(qū)分,在明廷尚未閉關絕貢的嘉靖朝之前,關西諸衛(wèi)如同烏思藏、朵甘一樣,不能當做西域之境;嘉靖七年以后,嘉峪關外并稱西域。同時也是對成弘以來明廷西域經營消極轉向的一次較為正面的回應。
相對于在西域東端起點問題上的諸多掩飾,明廷對西域西端終點的記載倒顯清晰直接?!洞竺饕唤y(tǒng)志》記錄了火州、亦力把力、撒馬兒罕、哈烈、于闐、拂菻國、天方國、默德那國8個②參見李賢:《大明一統(tǒng)志》卷89—90,第1374—1387頁。主要的西域國家。排除關西諸衛(wèi)和烏思藏朵甘之外,萬歷《明會典》在弘治《明會典》基礎之上增補了魯迷、天方國、默德那國等13國,共載有53個國家和地面③參見申時行等:《大明會典》卷107,第94—96頁。。嘉靖《陜西通志》中的《西域土地人物略》《西域土地人物圖》④參見馬理等纂,董建橋等校注:《陜西通志》卷10,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484—510頁。同時,在資料來源與此有親緣關系的還有:故宮博物院藏《絲路山水地圖》(原名《蒙古山水地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嘉靖紙本彩繪《甘肅鎮(zhèn)戰(zhàn)守圖略》所附《西域土地人物圖》、《西域土地人物略》;日本東洋文庫藏《陜西四鎮(zhèn)圖說》版《西域圖略》(參見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60—61頁)。這幾種圖文資料所載明代西域最遠處,都到達了天方等地。對西域山川地理、社會生活有著非常生動的描繪,載有主要的西域城池、國名約79個,最遠處亦為天方、魯迷。天方即今沙特麥加,“一名天堂,又曰默伽……其貢使多從陸道入嘉峪關”⑤張廷玉等:《明史》卷332《西域四》,第8621頁。。宣德五年鄭和船隊到達天方,其“國王遣其臣沙瓛等來朝并貢方物”⑥李賢:《大明一統(tǒng)志》卷90,第1386頁。,此后一直到萬歷末均朝貢不輟。默德那即今沙特麥地那,“回回祖國也,初國王謨罕驀德生而神靈,有大德,臣服西域諸國……本朝宣德中,其國使臣隨天方使臣來朝,并貢方物”⑦李賢:《大明一統(tǒng)志》卷90,第1387頁。。拂菻國“即漢大秦……唐曰佛菻……元末,其國人捏古倫入市中國,元亡不能歸。太祖聞之,以洪武四年八月召見,命赍詔書還諭其王……其國乃遣使入貢。后不復至”⑧張廷玉等:《明史》卷326《外國七》,第8457—8458頁。,此即東羅馬帝國。同樣位于小亞西亞半島的魯迷⑨沈玉萍認為魯迷就是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參見沈玉萍:《有關〈西域土地人物略〉作者的考察》,《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馬一指出:“魯迷使臣入華進貢始于永樂二十一年,止于萬歷四十六年。”參見馬一:《明代魯迷使臣入華進貢初探》,《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于嘉靖三年(1524年)后有確切朝貢記載,“時魯迷番王遣人貢獅子、西牛、珊瑚、玉石等物”⑩《明世宗實錄》卷38,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嘉靖三年四月己未。,此后基本以五年為期經由嘉峪關朝貢,直至萬歷末期??梢?,明廷對西域西端終點穩(wěn)定于阿拉伯、小亞細亞半島是非常認同和肯定的。當然,不論是邦國數(shù)量、朝貢頻率,明朝西域朝貢國的主體還是分部于今我國新疆至中亞河中地區(qū)周圍的大小邦國。
在明中葉國力下降的大背景下,相對于明廷對關西藩籬漸遭蠶食的遮掩,甚至營造出嘉峪關素為西域東端起點的假象,眾多私家著述毫不吝惜對關西藩籬之功的贊譽,以致對現(xiàn)實西域的描繪呈現(xiàn)不同圖景。
鄭曉有言“西域何以不得浮南海也,王公設險假樹渠焉”①鄭曉:《吾學編》卷67,《續(xù)修四庫全書》第425冊,第160頁。,一語道破明廷天下視域之下西北隅“布政司、行都司——羈縻藩籬——西域邦國”的秩序安排。河西一線遍布都司衛(wèi)所,并以肅王初守甘州繼坐金城以鎮(zhèn)之。在河西走廊與西域間的沙漠戈壁,又扶植羈縻衛(wèi)所以為藩籬,形成一個理想的戰(zhàn)略緩沖地帶。張雨對以哈密諸衛(wèi)“為甘肅藩蔽”,以嘉峪雄關扼守的防御布局稱贊有佳,“自世祖閉關謝質之后,無善策焉。我朝置嘉峪關,建封限爵,哈密樹藩籬,蓋將以觀順逆之勢,而通閉之樞在我也”②張雨:《邊政考》卷8,薄音湖:《明代蒙古漢籍史料匯編》第7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241頁。。茅元儀也稱:“國初定河西,盡嘉峪關為界,外設哈密四衛(wèi),以為藩籬……西域天方等三十八國,咸就譯遣乃貢?!雹勖┰獌x:《武備志》卷208《甘肅》,第91頁。在明代士大夫群體中,普遍重視哈密等衛(wèi)對明朝的藩衛(wèi)之功,視哈密為明廷經營西域的橋頭堡,將關西藩籬諸衛(wèi)與西域朝貢各國明確予以區(qū)分。茅瑞征更是開宗名義,在《皇明象胥錄》開篇即對明之西域范圍加以明確,“西戎首哈密,故領袖西域尚存遺意,土魯番而下皆西域夷也”④茅瑞征、葉向高:《皇明象胥錄·四夷考(合訂本)》凡例,王有立主編:《中華文史叢書》第17,18冊,臺北:臺灣華文書局,1968年,第35頁。。實際上,在土魯番稍東還有火州、柳陳(魯陳)城,西側有崖兒城、鹽澤城。《大明一統(tǒng)志》稱火州“東距哈密,西達亦力把力,南抵于闐,北接瓦剌……宣德五年火州王哈散、土魯番萬戶賽因帖木兒、柳陳城萬戶瓦赤剌等俱遣使貢馬及玉璞,至今入貢不絕”⑤李賢:《大明一統(tǒng)志》卷89,第1374頁。。入貢之事實為永樂五年(1407)之誤⑥《明太宗實錄》卷66,永樂五年四月丁酉。,從該志將土魯番歸入“火州條”來看,火州彼時在此數(shù)城之間的地位最尊,且直到天順初年(1461),明廷尚未感受到土魯番坐大、吞并鄰邦的危險信號。所以,嚴格來講,自永樂四年立哈密為關西諸衛(wèi)領袖、領西域職貢以來,西域首以火州為起點,成化后,方可言“土魯番而下皆西域夷也”。
在西域西端的問題上,朝野基本保持一致,《邊政考》《皇明四夷考》《武備志》等私家著述中最遠的西域國家也為天方或魯迷。但在相關地理圖籍中,都很少標注明時西域地名,更多的是漢唐西域的名稱。這與嘉靖《陜西通志》的《西域土地人物圖》以行程圖的形式,生動展現(xiàn)明代西域的情況大相徑庭。正德八年(1513)前后繪制的《楊子器跋輿地圖》①佚名:《楊子器跋輿地圖》,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嘉靖五年重繪本之1983年摹本。原重繪本現(xiàn)藏于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博物館。,僅在左下角大洋中標注有天方、默德那。前文有述《廣輿圖》的《華夷總圖》,明確將“西域貢獻之國哈烈等四十六”與明朝西部、西北部邊疆的羈縻衛(wèi)所區(qū)分,位列圖左。此46國祥載于該書《華夷建置》②朱思本撰,羅洪先增補:《廣輿圖》卷2《華夷建置》,第105—106頁。,但奇怪的是此46國并未在該書《西域圖》③朱思本撰,羅洪先增補:《廣輿圖》卷2《西域圖》,第62—63頁。中一一呈現(xiàn),連嚴嵩所言西域大國“撒馬兒罕、天方國、魯迷、亦郎”④嚴嵩:《南宮奏議》卷29《議處甘肅夷貢》,《續(xù)修四庫全書》第476冊,第493—494頁。也都未全部標注。該圖以嘉峪關為西域東端起點,將并非明朝西域范圍的關西諸衛(wèi)、烏思藏朵甘都司等藩衛(wèi)之域、南亞印度半島、東南亞部分區(qū)域囊括在內。其西亞部分,僅標注有少量的明代西域地名,有明顯的“漢代西域地理痕跡,更大量反映唐代西域地名(如安國、史國等‘昭武諸姓國’),尤其是玄奘《大唐西域記》所錄名稱”⑤朱鑒秋等:《中外交通古地圖集》,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第106頁。。如此將明代西域諸國悉數(shù)記錄在案,但標注于《西域圖》中的地域、國名又顯時空錯亂,明后期私家著述中矛盾的西域形象由此濫觴。其后《武備志》⑥茅元儀:《武備志》卷223《西域圖》,第274—275頁。、《地圖綜要》⑦吳學儼等:《地圖綜要》外卷《西域圖》,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末新安黃氏刻本,第193—194頁。之《西域圖》幾乎照搬于《廣輿圖》。羅洪先不太可能是因不掌握明代西域基本情況而不得已參考漢唐西域地圖,因為早在洪武二十二年(1389)《大明混一圖》就已問世,該圖“域外部分的歐洲和非洲地區(qū)描繪得都很詳細”⑧成一農:《中國古代輿地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第28頁。,況且羅氏還參考了大量元代地圖,所以此舉當為羅氏故意為之。而舍今蒙古、突厥語地名,求諸漢唐古名,是為了“借以彰顯西域是中原王朝的故土或法統(tǒng)地域”⑨席會東:《宋元明地圖中的西域觀》,《學術月刊》2018年第11期。。陳祖綬所編《西域圖》有所改進,他用尖頭方框標注了部分明代西域地名,最遠為拂菻國,但方位謬之甚遠,且仍舊保留大量漢唐西域地名。還特意在圖中注曰:“永樂十三年十月,吏部員外郎陳誠、中官李達使西域還,西域十三國各遣使隨二臣詣關,二臣能宣布威德,不遜張騫?!雹怅愖婢R:《職方地圖》卷下《西域圖》,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明末刊本,第69—70頁。強調陳誠之功不遜張騫,尤言永樂朝對西域的經營,可媲美漢唐對西域的管轄。這是對彼時廣為招徠,四海朝貢的緬懷;是對漢唐實現(xiàn)西域管轄的追憶,告誡后學異域本為舊疆;是對復興西域經營盛世寄予期望,傳承積極進取的西域話語。正如方孔炤所言:“斧斤載,藥石矣,而后乃今具恢復之猷,敢以為明良祝?!?方孔炤:《全邊略記》卷12《大明神勢圖序》,《續(xù)修四庫全書》第783冊,第648頁。
明王朝營建西北羈縻體系、經營西域邦國的方略,建立在恢復傳統(tǒng)中原王朝大一統(tǒng)的政治使命之下。其具體措施又根植于傳統(tǒng)中原王朝對西域治理、經營的歷史遺產中。
漢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匈奴右賢王襲擾河套,但被漢朝守軍擊潰。面對漢文帝違背和親協(xié)定的詰難,冒頓單于“罰右賢王,使至西方求月氏擊之……以滅夷月氏,盡斬殺降下定之。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已為匈奴”①班固:《漢書》卷94上《匈奴上》,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3756—3757頁。。此戰(zhàn)致使世代游牧于河西走廊的月氏族大部分西遷至伊犁河流域,《史記》所載“單于復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長守于西(城)[域]”②司馬遷:《史記》卷123《大宛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第3168頁。,“驃騎將軍去病率師攻匈奴西域王渾邪”③司馬遷:《史記》卷111《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第2933頁。,其中的西域之意均為匈奴的西部地區(qū)④劉進寶:《“西城”還是“西域”?——〈史記?大宛列傳〉辨析》,《中國史研究》2017年4期。,具體指匈奴羈屬之下的河西走廊。
約成書于西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的《鹽鐵論》,其卷八《西域第四十六》⑤桓寬:《鹽鐵論》卷8《西域第四十六》,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弘治十四年涂禎刻本,第6—8頁。專載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鹽鐵會議”對西域開發(fā)問題的討論。據(jù)此,可以確信漢武帝擊敗匈奴后不久,西域便開始逐漸進入朝廷政論視野。此西域正是《史記》所謂張騫為斷匈奴右臂鑿空而通的西北國,“騫所遣使通大夏之屬者皆頗與其人俱來,于是西北國始通于漢矣……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國”⑥司馬遷:《史記》卷123《大宛列傳》,第3169—3170頁。。也是《漢書》“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⑦班固:《漢書》卷96上《西域上》,第3871頁。所描繪的漢之西域。具體指玉門、陽關以西,受漢帝國影響的諸大小政權。漢宣帝于神爵三年(前59年)任命鄭吉為西域都護,其“職在統(tǒng)領大宛及其以東城郭諸國,兼督察烏孫、康居等行國,頒行朝廷號令,諸國有亂,得發(fā)兵征討”⑧余太山主編:《西域通史》,第57頁。。自此,西域被納入漢朝版圖,具有了地方行政區(qū)劃的屬性。東漢又任命班勇為西域長史,將兵屯守于西域。
對于唐代的西域,榮新江通過詳實論證指出其東緣經歷兩次西移:貞觀十四年(640)高昌國納入唐朝州縣體制后,由敦煌移至高昌以西;顯慶三年(658)西突厥汗國滅亡至武周長壽元年(692)王孝杰收復四鎮(zhèn),雖經反復,但最終抵定于蔥嶺以西⑨榮新江、文欣:《西域概念的變化與唐朝“邊境”的西移——兼談安西都護府在唐政治體系中的地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因此,唐之西域乃唐廷實際直接有效管轄疆域以西之地。而唐代西域范圍的西移,是和唐朝先后設立安西、北庭都護府分治天山南北,駐軍、屯墾等治理措施同步的。
明洪武年間西域身份的認定,大概以明廷是否有派遣正式使節(jié)宣諭招徠為依據(jù),關鍵在于明廷是否有將其納入經營范圍的現(xiàn)實政治需要。既已在西域某地設置羈縻衛(wèi)所,實現(xiàn)初步管轄后,此地便不再具有西域身份,西域則轉指更遠的宣諭招徠之地。故明代西域范圍會隨其軍事政治力量西及范圍的盈縮而變化,可謂“觸而未及之異域”。其具體范圍由洪武三年(1370)所指的河湟西番之地逐漸向西推移,洪武末年移至哈密、別失八里、撒馬兒罕等地,永樂四年(1406)西域東端起點抵定于火州、土魯番。此后,哈密衛(wèi)被立為明朝關西藩籬之首,西域諸國朝貢基本都經哈密譯文以進。自此,明王朝西部、西北部以布政司、都司衛(wèi)所等直接有效管轄之地為大明版圖,以間接控馭的羈縻藩籬之域為其外緣,兩者唇齒相依并行不悖,共同構建起布政司、行都司——羈縻衛(wèi)所——西域邦國的西北隅天下秩序。李大龍稱此“將邊疆族群地區(qū)經營為中原‘藩屏’為主要目的的藩屬體制”①李大龍:《從“天下”到“中國”:多民族國家疆域理論解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08—209頁。,符合漢唐以來的古代中國治下“夏”、“夷”二元結構的特點。隨著西域范圍不斷擴展,其最遠處到達了天方、魯迷等西亞諸地,不過明代西域朝貢國家的主體還是分布于土魯番至中亞河中地區(qū)的大小邦國。到成弘時期土魯番坐大侵吞周邊諸國及關西諸衛(wèi)之地,明廷于嘉靖八年(1529)“置哈密不問”,放棄恢復關西藩籬之地,關西諸衛(wèi)舊地由捍御藩籬變?yōu)橛写I招徠之異域,西域東端起點回撤至嘉峪關,嘉峪關外并稱西域。從明代設陜西行都司,置關西諸衛(wèi),經營西域的目的來看,基本承襲自漢朝“斷匈奴右臂”的戰(zhàn)略考量。從經營手段來看,明廷在有限國力投入的情況下,雖未如漢唐屯田駐兵直接管轄西域之地,但其采用羈縻控馭邊疆族群,用朝貢籠絡西域諸國,這也都源自漢唐等朝經營邊疆的政治遺產。
明代西域經略和西北天下秩序的形成,還直接受到元朝西北局勢的影響。元朝曾為制約察合臺汗國,支持察合臺汗王之爭的弱勢一方并安置于撒里畏兀爾之地,使元朝在與察合臺汗國較量中取得更多的戰(zhàn)略主動。到元末,此地已成為“察合臺后王集團的兀魯思……以哈密為汗帳所在,管轄沙州、瓜州等地”②程利英:《明代關西七衛(wèi)探源》,《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6年第4期。。明廷依靠察合臺后王諸部酋首,營建關西藩籬體系,置哈密衛(wèi)“以鎖鑰北門,然后甘肅獲寧……(哈密)得假寵天朝,庶可鎮(zhèn)壓遠夷,永為中國藩屏”③《明孝宗實錄》卷11,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弘治元年二月丁未。。選取火州、土魯番作為西域東端起點,以哈密為藩籬諸衛(wèi)之首,恰因火州、土魯番是察合臺汗國控制下的畏兀兒之地的中心,“畏兀兒地東與元朝控制下的哈迷立為界”④劉迎勝:《察合臺汗國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580頁。。元朝首次將吐蕃納入中原王朝直接管轄,并為其與明朝政治隸屬關系的確立奠定了基礎⑤石碩:《蒙古在連結西藏與中原政治關系中的作用》,《西藏研究》1993年4期。。烏思藏、朵甘地區(qū)僧俗勢力積極響應明廷的招諭,上繳元朝印信,上表朝貢以示歸附。明廷在洪武六年(1373)及其后設置烏思藏、朵甘等羈縻都司衛(wèi)所,永樂四年(1406)及其后授予多位教派領袖教王、法王等尊號。多封眾建、因俗而治的治理策略,使明廷順利的延續(xù)了對對今西藏地區(qū)的長期有效管轄,未受西域回撤的影響。
站在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逐漸形成的角度,明朝對關西藩籬、烏思藏朵甘地區(qū)的控馭,對西域的經營,助推著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自然凝聚。如果說漢唐奠定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及其疆域的基礎,元清進一步鞏固和抵定。那么,明朝就是在元清之間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明洪武年間的西域指位于其直接管轄(郡縣、都司、衛(wèi)所)和間接管轄(邊疆羈縻都司、衛(wèi)所)以西的,明廷亟待招諭歸附之地。既已在西域某地設置羈縻衛(wèi)所,實現(xiàn)初步管轄后,此地便不再具有西域身份,西域則轉指更遠的宣諭招徠之地,可謂“觸而未及之異域”。其所指范圍的變化,如同一疋明朝與迤西族群、邦國共同交織的彩緞,在明初積極經營之東風掣動下向西飄移,而且還越紡越寬,越織越長。它從洪武三年(1370)所指河湟西番之地的上空飄至藏區(qū)腹地,延及青藏高原南緣,再飄至撒里畏兀爾及哈密等地,永樂四年(1406)后直掛火焰山頭,熠熠生輝。其間主要點綴著火州、土魯番、撒馬爾罕、于闐等大小邦國,而其西端終點最遠抵達了西亞的天方、魯迷等地。自正統(tǒng)、成化至嘉靖三年(1524),土魯番坐大迫使關西諸衛(wèi)漸次內徙于肅州等地,明軍完全退守嘉峪關。嘉靖八年(1529)“置哈密不問”,放棄關西藩籬之地,西域東端起點回撤至嘉峪關,昔日商賈聘使相望于途之盛況已輝煌不在。在今西藏等地,明朝以恰當?shù)拇胧┐_保了對其長期有效的管轄,未受西域回撤的影響。而清修《明史·西域傳》將烏思藏、朵甘都司、關西諸衛(wèi)、西番諸衛(wèi)悉數(shù)囊括,不符合明代西域話語實踐,對準確把握明代西域狀況有很大誤導。
明代朝野對西域國家主體構成及西端終點觀點基本一致。明廷為掩飾成化至嘉靖朝對西域的經營不善,淡化以哈密為首的關西諸衛(wèi)藩屏內地之功,營造出西域素以嘉峪關為界的假象。私家著述對明初積極經營西域、營建關西藩籬體系稱贊有加,同時對明后期消極的西域策略非常失望,以至所繪西域圖中缺少對明代西域地名的標注,反倒是大量標注漢唐西域地名,概欲告誡后學異域本為舊疆,對復興西域經營盛世寄予厚望。正是這種存續(xù)于士大夫群體間的,希望強化對西域管轄的意識,由漢唐經朱明傳至滿清,助推著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自然凝聚。
明朝通過與西域間的封賜與朝貢,維持著與今新疆、中亞乃至西亞地區(qū)間的物資、文化往來,延續(xù)著自漢唐以來古代中國對這些地區(qū)所施加的政治影響,為清朝強化對西域的經營,實現(xiàn)對新疆的直接有效管轄做出了應有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