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已成傳說的幺店子

2022-02-06 21:24:32盧一萍
上海文學 2022年2期
關(guān)鍵詞:店子二哥

盧一萍

雖然我沒有住過幾回幺店子,但對它的回憶卻是難忘的、溫暖的。幺店子在川東北的大路小道間,既是旅行者的落腳點,也是很多人臨時的家,但它更多的是起到一個讓行人“歇一口氣”的作用。如一只鳥兒在飛行途中,落在晃蕩的枝頭上斂翅小棲,一歇疲憊的翅膀,啄食一點東西,然后再繼續(xù)飛翔。

“幺”在四川方言中是“小”的意思,比如“幺妹”“幺叔”就是“小妹”“小叔”,幺店子也即“小店”。在川東北,稱呼中帶“幺”字,也有些愛稱的意味,比如把年輕的姑娘叫作“幺妹兒”。所以,人們對幺店子有一種特殊情感。

從一個場鎮(zhèn)到另一個場鎮(zhèn)的中途,一般都會有幺店子,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家到下兩的華溪口,還有下兩到沙河的馬掌鋪、沙河到長赤的野羊溪都有一到兩家幺店子。三個地方都處于三岔路口。華溪口右邊的路通往長征、仁和,左側(cè)的路通往高橋、平崗、石板灘、大河,甚至通江。馬掌鋪和野羊溪在米倉古道上,自古就是重要驛站,它的一頭是下兩,另一頭是赤溪場和沙河;向左,沿峽谷而行,可到紅光、長赤;向右,過河可到燕山、八廟。而野羊溪則一度是南江到長赤、正直的必經(jīng)之地。離我家最近的幺店子是李子埡,那是提供給從白茅坪、觀音井,甚至南陽、寺嶺去下兩、高橋、元潭趕場的人的小憩之地。

有幺店子的地方算是那段路上一個重要的節(jié)點,小小的樞紐。一般的路上是不會有的,比如從我老家去仁和場、南陽場、寺嶺場,雖然也有二三十里路程,卻連一家臨時的幺店子都沒有。負重趕場的人途中饑渴,會捏幾個飯團或帶上幾個火燒饃,到了途中有一眼泉水的地方,用樹葉做了水杯接水喝,或直接趴下身去,喝著泉水,就著干糧,填飽肚子。我后來想,其實那一眼泉水,也可以叫“幺店子”。

我印象最深的是華溪口的那家幺店子,即使公路已通到鄉(xiāng)場,它還存在。據(jù)說,之前的很多很多年,那戶姓王的人家就開著這家店。

華溪口是老家的伍家河匯入明江的地方,河口有一大片水竹林,以前常有土匪出沒,對河有一片沖積出的月牙形沙灘,有陽光照射的時候,在一彎江水的映襯下,如一彎遺落在那里的明月。有雨的時候,那片沙灘會變成好看的青灰色;水大的時候,便被淹沒。河兩岸的人來往,靠一葉小舟橫渡,所以每次經(jīng)過華溪口,看對岸的沙灘,那葉小舟都在那里,成為一種富有詩意的點綴。

過華溪口,轉(zhuǎn)過一個山咀,便到了幺店子所在的地方。幾間房舍分置路的兩側(cè),背后即鐵尖山的一堵青色絕壁,河對岸也是一幅山水畫似的一道筆立陡崖,河水進入峽谷,喧囂聲更高,水流更急,河道里有不知何年崩塌下來的巨石,河水沖擊,形成白浪?,F(xiàn)在在距此不遠的地方,修建了電站,河水被攔截起來,河面就像吃了鎮(zhèn)靜藥一般平靜了。幺店子的主人將屋團轉(zhuǎn)的空地開墾出來,常年種植著蔬菜。

很多年來,那里都是木架瓦房,公路邊則有吊腳樓。這里常年經(jīng)營吃食,也賣些小百貨,有四間可供人住宿的房間。其中有兩間大屋,每間用粗大的木頭做了兩通鋪,各寬兩米,從房間的一頭抵到另一頭,長約五六米,分置進門的兩側(cè),一張通鋪可以睡十四五個人。一間是稍好的客房,置了四張床,有蚊帳,還有一間則是高檔客房了,只放了兩張床,也有蚊帳,還放著桌椅。

我們到下兩趕場,一般都會在這里歇氣,舍不得花錢到幺店子吃飯的,店子提供茶水,我小時候是一分錢一碗的粗茶,在我一九九○年離開老家之前的十年間,已從一分漲到五分,又漲到了一角。買一碗茶水,就著自帶的干糧,一邊歇氣一邊吃。相熟的人,會在那里相遇后敘舊,問候一番,請對方喝一碗茶;不熟的人,大家互敬一鍋葉子煙,攀談幾句,一說起來,也可能是沾親帶故的,然后同行著往前走,一邊走路,一邊擺龍門陣,也就忘了行路的艱難。

店小,設(shè)施簡陋,雖是粗茶淡飯,但茶和飯菜都是熱的,可以解渴療饑;晚上有床鋪可以睡覺,免除了風餐露宿之苦。夏天,主人會備下涼好的老鷹茶,一到那里,會給你舀上一碗,然后給你端一盆水,洗臉抹汗,再遞給你一把篾扇扇涼;冬天,則有一塘柴火,火塘上掛著的鼎罐里總熬著滾燙的熱茶,待你把背的東西放置好,坐到火塘邊,也會給你舀上一碗。因為歇幺店子的人大多是負重走路的“背二哥”,一路行來,很多人里面的衣服被汗水打濕了,一旦停下,穿著濕衣服,容易受寒感冒,到了火塘邊,得趕緊把里面的濕衣服換出來,就著火烤干。好多人喜歡在火塘前裸了上身,烤了胸膛再烤后背,烤得心肝肺腑暖暖熱熱。一邊烤火,一邊喝著熱茶,那是非常愜意的。無論如何,你只要到店里住宿,吃過晚飯,店主人都會端來一腳盆滾燙的熱水,讓你燙腳,以舒緩跋涉后的疲憊。

因為這種店主要是給負重趕路的人設(shè)置的,費用都很低廉。所以很多人為了省錢,即使街上有旅館,他們也舍不得住。

我十二歲那年,土地剛下戶不久,家里的公糧要交到下兩糧站。父母帶著哥、姐,背著谷子去交公糧。上街,對山區(qū)孩子來說,是再苦再累都愿意去的。我哭著喊著也要背公糧到下兩。母親心軟,給我裝了三十多斤糧食,讓我背上,和他們同行。七點鐘出發(fā),走到華溪口的幺店子,十一點剛過,在那里歇氣,就著幺店子的老鷹茶,吃了干糧。繼續(xù)往前走了一個半小時,穿過都市一般的下兩河口那個“大地方”,到糧站一看,交糧的人排成了長隊。父親一看這樣,就讓母親帶著哥姐先回,讓我留下幫他排隊。父親這樣做是有私心的,那就是如果天晚后才交得了公糧,要在街上住一宿,我是小孩,他可以帶我住,只需交他的住宿費。

交完糧已是下午六點多,太陽已快西沉,西邊的夕輝映照在山巔上。父親給我買了一把麻花,然后說,我們到幺店子去住,那里便宜,還有意思。

麻花很香,我雖然很餓,但還是一點一點地吃,想把每一縷香味都吃進肚子里。從糧站所在的陽光壩出發(fā),穿過街道,過了渡船,走出東河街,再過王家灣,就到了幺店子。一到那里,他叫主人家切了三兩豆腐干,要了一盤炒胡豆,打了半斤燒老二,然后鄭重其事地坐下來,給我也倒了一杯酒,讓我陪他,父子倆就慢慢喝了起來。我喝了一杯酒,有些暈乎,他便給我煮了一碗肉絲面,讓我先去睡覺。父親性格直爽,讀過私塾,能言善道,曾在萬源鐵廠當過會計,見過世面,跟一般的農(nóng)民自然不同,走到哪里,三俠五義、封神說唐、紅樓水滸,都能講一通。因為交糧,住店的人多,他邊喝邊跟人講起古來。那些人喜歡他,又拉他去同飲,氣氛頓時熱鬧起來。父親跟店主很熟,因為其他房間已經(jīng)住滿,就把我和父親安排在了那間高檔客房,但按通鋪的價格收費。我和父親一張床,另外兩個客人擠另一張床——但他們都還在一邊喝酒,一邊山南海北地胡吹神侃,房間里就我一個人。

那間房在路邊上,是吊腳樓,木頭框架、木樓板、木板壁、木格窗,床板很厚實,油光發(fā)亮。屋里靠窗的地方,放著一架木制的、油漆過的紅木柜,屋頂蓋了一匹亮瓦,有一束雪亮的月光像一把刀,從亮瓦處刺進來,其鋒利讓人有些害怕。房屋不隔音,河水很響,可以聽到拍擊河岸和河中石頭的噼啪聲,明江像從樓板底下流過的。

我第一次住旅店,很激動,也有些害怕,雖然很累,卻睡不著,便打開木格窗,想看看夜里的天空。

那晚確有月亮,但月光很淡,薄得像水膜一般,可能就那么一勾,由于地處山峽之中,被山擋著,我當時找不到它所處的方位。天空也就只有那么狹長的一溜,布滿星辰。一道銀河橫跨兩山之間,似乎真的連通了高聳的兩山之間的深淵,供神仙和凡人來往。華溪口是兩河交匯之處,天空像魚尾,王家灣的地勢稍微寬一些,便像魚腹,然后在臨近下兩河口的附近收緊成魚嘴狀,一條布滿星辰的深藍色大魚,似乎正從天空向著巴河的方向游動。我覺得很神奇,久久地盯著。

對面的山似乎是從河水里拔地而起的,巖與樹明暗分明,如同我后來看到的木刻作品。一只貓頭鷹飛到對面的一棵樹上,神秘地隱藏起來,只能聽到它怪腔怪調(diào)的叫聲。在鄉(xiāng)村孩子的印象里,貓頭鷹是夜晚的使者,與鬼魂為伴,沒人喜歡它,但我作為一個在山鄉(xiāng)長大的孩子,已經(jīng)習慣它的存在。加之有風從河面上吹過,有明江并不激烈的波濤聲相伴,我并不那么害怕。

一勾新月升到了我終于能看見它的位置,河面上灑滿月光和星光,那條銀河的光芒更為璀璨。有那么一個瞬間——應(yīng)該比瞬間要長不少,天地間似乎沒有任何聲響,河流波動向前,銀河在天上流淌,星辰閃耀,月宮里嫦娥停止了跟吳剛嘮叨,夜風無聲地吹拂河面,岸邊的巴茅和懸崖上的樹安靜不動。天地大寂,然后,那些聲音從遠處開始恢復(fù),優(yōu)美地傳來,如天籟一般。

河邊的一泓深潭邊,兩個男人正在洗澡。他們的身體在星辰密布的月夜里顯得很白,像兩條白魚。

躺在床上,我覺得河水不僅是從樓板下、從床下,而是從我的身子下、我的枕頭下流過的。我是第一次枕著流水睡覺,雖然很累,卻怎么也睡不著。我透過格子窗,可以看到對面被分成一格一格的風景畫,聽著流水慢慢漫過我少年的身體,滋潤我,把那種感覺種植在我的記憶里,讓我這么多年不忘卻,并在時隔近四十年后,能夠?qū)λ饕稽c粗淺的表達。

我想等父親回來后也讓他看看我看到的夜景,但我沒有等到,夜色最終還是有催眠作用的,我枕著流水的聲音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我告訴父親昨夜所見,他到窗口處望了一眼天說,你個娃兒挺能胡思亂想的。過了一會兒,他又說,你要好好讀書,如果當了農(nóng)民,只能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是沒得那個心思望一眼天空的,就是去看天,也是看它多久晴,多久雨。

父親的這句話真的觸動了我。當時的情景、父親的神情,我再沒忘過。

幺店子大多是“家?guī)У辍?,店主人都是在種地、喂豬、養(yǎng)雞或經(jīng)商的同時經(jīng)營它。在幺店子里住宿的,多是窮苦人,吃住的價格都非常便宜,利潤很薄。一頓夜飯、一頓早飯,再在通鋪上睡一晚,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也就五六毛錢。而住街上的旅店,僅住宿一晚就要三五毛。當時提供的飯有兩種規(guī)格,一種叫“頓兒飯”,一菜一湯一碟泡菜,米飯管飽,一客一毛;另一種叫“冒兒頭”,一大碗米飯,扣進另一只更大的碗里,米飯會冒出高高的一頭,吃的時候,鼻子、額頭都能碰上,這樣一碗飯配一碟咸菜,收五分錢。頓兒飯一般是給條件稍好一點的,冒兒頭則是為下苦力的人準備的,并非店主人有意把人分為三六九等。在山里靠賣力氣掙錢的人,一分錢恨不能掰成兩半花,一毛錢可以吃兩頓冒兒頭,那就是他們一天的生活費。

到父親帶著我去住幺店子那次,已是一九八○年代,因為土地下戶,人們手頭已經(jīng)寬裕一點,靠賣力氣掙錢的人相對少了。一般說來,只要不是常年當“背二哥”的,到幺店子都會自己點一個菜,喝二兩酒,犒勞一下自己。

開幺店子的人把八方來人、四海旅客當朋友和兄弟,把給過往行人提供喝茶歇憩的方便視為自己理應(yīng)做的事——像一直就是約定俗成的——如果不這樣做,人們就會說,一碗茶都舍不得,還開啥子幺店子喲!在盛夏時節(jié),幺店子門口那一桶老鷹茶每天都有,過往行人可以隨意飲用。即使平日,過路人在幺店子歇氣討茶喝,店主人也會熱情支應(yīng),不會收取分文。

幺店子的客人來自各個鄉(xiāng)場,彼此都有新聞,各種新聞匯集到幺店子里,然后再從這里散布到四面八方。店主是新聞收集者,也是發(fā)布者。哪里走了蛟,哪里鬧了鬼,哪里滑了坡,誰家媳婦跑掉了,誰家孩子淹死了,誰家房子著火了,誰他娘的殺人了,誰犯事坐牢了……都會像流水一樣匯集于此。很多人也愛到這里打聽哪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聽我母親說,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好些路上還有幺店子,到了九十年代初,隨著交通的日益發(fā)達,這種店子才逐漸減少。我一九八七年讀完了初中,當時要考上高中,在我們那里,比現(xiàn)在考上一流大學還要難。我成績尚可,但對能否“高中”,卻心里沒底。參加完中考,我不敢回家,便決定自謀生路,養(yǎng)活自己。同學羅強烈的父親在大壩林場當包工頭,他的成績差,他父親寫信讓他考完試就去他那里打工。他問我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去,我馬上答應(yīng)了。

我讀初三在高橋,離家三十多里路,一直住校,也沒什么東西可帶,穿著一身舊衣服,帶著一套換洗的舊衣服,穿著一雙鞋耳已經(jīng)斷了的塑料涼鞋,給父母留了一封信,說,兒若考上了高中,我再回家;若考不上,就待兒闖出一些名堂再說。很是決絕。兜里裝著去下兩參加中考時用剩下的一塊四毛錢,也不敢去坐班車,就和同學走路,先從高橋過燕山到沙河,路上邊走邊問,到南江城里怎么走?也邊走邊耍,沒有趕路的意識,到沙河時,已是夕陽西下。沙河是沙河區(qū)公所所在地,地處米倉古道要沖,場鎮(zhèn)臨南江河,在道路兩邊鋪排成很長的一溜。在巴中到廣元的高速公路沒有開通之前,達州、平昌、通江、巴中、南江等地到廣元、漢中,甚至遠至西安、重慶、成都的班車都要從場鎮(zhèn)附近經(jīng)過,很是熱鬧。

沙河離縣城還有五十多里路,我們想在這里歇下,但又舍不得花錢,想著蹲街角,又怕人看見丟臉,就決心繼續(xù)往前走,要等實在走不動了再說。走出沙河場,羅強烈跟我說,這路他爸帶他走過一回,在二洞橋有個幺店子,他爸常在那里住,跟店主熟得很,那里吃住便宜,說不定還可以賒賬。

我們順著公路,大概又走了七八里路,果然在二洞橋看到了那家店。從沙河到東榆,沿途多古柏,或零落、或群生,二洞橋一帶古柏甚密,一片森然,公路從柏林里穿過,路邊有一座青瓦房,亮著昏暗的燈。我們一問,果然就是那家幺店子。羅強烈說了他是誰家的孩子,主人果然知道,說老羅每年帶人出去打工,帶工人回來,都會住這里。店主人馬上做飯,熱情地給我們一人來了一個冒兒頭。吃完之后,燙了腳,已是晚上九點多,便安排我們在臨河一間房子的大通鋪上睡覺。房間在吊腳樓上,樓下有柏枝燃著,柏枝燃起后,用灰土壓住,柏枝不會大燃,柏煙會飄一夜,用來熏走蚊蟲。

沒有別人住店,很是安靜。因為時值六月,南江河水洶涌,流水聲很響。這是我第二次聽著流水的聲音入睡。燈光昏暗,但通鋪的木頭以及木板墻壁都泛著亮光,那是不知多少年來,睡在這溜通鋪上的人留下的汗?jié)n、污漬。因靠近河邊,有些熱,我們只需要一個枕頭,一倒在已被汗水滲得發(fā)亮的竹席上,就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才六點多,屋頂上一片嘈雜,無數(shù)的鳥兒醒來了。店主人知道我們要趕路,又給我們來了一個冒兒頭。羅強烈有經(jīng)驗,多要了一個冒兒頭,捏成飯團,帶在路上吃。去付錢時,店主人說,你爸每年帶幾十個人來住,照顧了我的生意。死活不收我們兩個“小娃娃”的錢。此外,他還攔了一輛車,把我們帶到了縣城。這樣,我們就搭上了從縣城開往上兩的班車,省了在縣城吃住的費用。

當時還是少年,但只要是走在離家遠行的路上,就格外興奮。

人到上兩,就覺得是異地了。因為內(nèi)心知道,這里將不會再有一個人認識我。在上兩舍不得住店,便蹲了一夜街角。不想山里夜寒,晚上竟然凍醒,兩人擠在一起,時睡時醒,袖手哆嗦著等待天明。

從上兩到玉泉,再至大壩,人煙漸少。過玉泉約莫十多里路,順著土路爬上一架坡,便到了一個埡口上,卻有一戶孤零零的人家。周邊只有幾塊坡地,種著苦蕎、玉米、洋芋和時令蔬菜,用木頭做的柵欄嚴嚴實實地圍著。一群雞在屋子周圍轉(zhuǎn)悠,十來只山羊在坡地上吃草。兩邊轉(zhuǎn)角的木頭房已很老舊,一看這戶人家住這里就有好幾代了。一問,果然是。他高祖原先也是“背二哥”,往漢中背鹽。走到玉泉歇息吧,天色尚早,還可趕路;走到山埡,趕不到大壩,天又黑了。這里有一個石巖,可避風雨,很多“背二哥”就會在那里燒一堆篝火,將就一夜。到了清朝末年,他高祖背不動了,就把家人從上兩搬到這里,開了這家幺店子??硺浯罡C棚,燒荒種玉米,再采些蘑菇、藥材等山貨,獵些野豬、麂子,用自制的土布繡上一個“店”字,用木桿子挑起來,旅人們就有了遮風避雨之處,就有了臨時的歸宿。

南江這些道上的幺店子多是這樣開張的。然后條件慢慢改善,修了房,造了屋,門口階沿上,擺起了具有標志性的“哨凳”——一條長一丈、六條腿的木頭板凳,供“背二哥”住宿、歇氣時來放二架子。

米倉道是與金牛道齊名的出蜀通道,行旅眾多,幺店子的規(guī)模大一些的,就有三五條哨凳,兩三口用條石嵌成的火塘,七八架用原木搭建的通鋪,六七口鐵罐,兩三副灶頭?;鹛恋蔫F罐里,有一口會一直熬著茶,另一口鐵罐里會一直燒著熱水,供客人抹汗、洗臉、燙腳,還有幾口鐵罐里,會燉著臘肉、蘑菇、海帶,而柴灶則用來炒菜、煮飯。

南鄭、漢中的貨背到南江、巴中,南江、巴中的貨背到南鄭、漢中,山里的山貨則是哪個地方價高,就背到哪里。

最后,“背二哥”的肩成了鐵肩,腿成了鐵腿,人,成了鐵人。死了,埋在地里,也是一坨鐵疙瘩,得先生銹,然后慢慢化解。

高高山上沒搞頭,

又出野豬又出猴,

要想夫妻同床睡,

除非苞谷收上樓。

南江至南鄭的米倉古道因在大巴山區(qū)的高海拔之地穿行,主產(chǎn)苞谷、洋芋,很少種小麥、稻谷,所以幺店子里的主食也多是玉米、洋芋,很難吃上大米;肉食仍以臘肉為主,但經(jīng)??梢猿缘缴嚼锏囊拔??!氨扯纭睘榱耸″X,也可以自己在店子里做飯吃。也就是說,幺店子可以提供飯食,客人也可以自己帶糧食和肉來煮,完了給店主一點柴火錢即可,這就極大地方便了“背二哥”,他們可以節(jié)省錢,還能夠按著自己的心意來吃——比如可以吃在幺店子里絕對舍不得吃的臘肉。

幺店子主要是“背二哥”住,其他過往客人——官員自古以來都會有官方接待;做生意的人,稍微賺了點錢的,也會比照著官員的樣子,用官員的模式來對待自己——他們會在這里吃飯,只是為了嘗嘗這里的山珍野味。能與“背二哥”同伙的,也就一些小商小販。但他們絕不會去擠大通鋪,吃的肯定是頓兒飯。

大巴山里的幺店子,就像我過了玉泉后,在山埡口的那家,一般也沒有名頭。人們說起,就說“玉泉埡豁那家店”、“大壩河沿那家店”。十幾里甚至幾十里路難見人煙,沒有來往的客旅,這個店就像綠色大海中的一葉孤舟。不僅是“背二哥”,其實對所有行走在人煙稀少、山巒疊嶂的大巴山里的旅人來說,幺店子都是他們溫暖的家。

以前常有豹子來捕走“玉泉埡豁那家店”的狗和豬羊,黑熊半夜三更來撞門也是常事——雖有鳥銃和炮仗可將野獸趕走,但一家人還是過得提心吊膽的。

很多幺店子并不賺錢,但很多人之所以會把一家孤店在那種異常艱苦的環(huán)境里一直開下去,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賺多少錢。一些店主也多次想搬走,“但我不能那么做,那些‘背二哥’走到這里了,要有個躺下睡覺的地方,陜西來的人也好,四川過這里的人也罷,總得有個吃飯喝茶的地方。兩三代人在這里開店,說搬走就搬走了,哪對得住人!”這句話,那些開幺店子的人大都說過。

以前行路,都是“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現(xiàn)在交通便捷,早已用不著這么去做,幺店子也因此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一些幺店子的主人一直守望在那里,直到最后一個客人也沒有了,但他還是不會搬走,因為他的一切已在那里扎了根?;蛘哒f,就像一棵扎根數(shù)十、上百年的樹,連根拔起,非死即枯。

有些幺店子,店主不想搬離,兒女難以忍受,兒子搬走了,女兒嫁走了,就只剩下一對老人,然后老人也走了,房屋荒蕪、老舊、朽爛,只余下了一堆瓦礫,當瓦礫也被雜草和荊棘覆蓋,剩下的,就只余傳說了。

猜你喜歡
店子二哥
幺店子記憶
岷峨詩稿(2022年2期)2022-09-03 19:49:33
快遞不易,小哥嘆氣
趣味(語文)(2022年4期)2022-07-13 01:53:00
濟南黃河北店子水閘管理現(xiàn)狀與建議
山東水利(2021年4期)2021-01-17 19:40:20
巴山背二哥
民族音樂(2019年2期)2019-12-10 13:14:55
木手槍
詩潮(2019年10期)2019-11-19 13:58:55
二哥走了——深切悼念凌解放先生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6:14
巴山背二哥
店子鄉(xiāng)群眾希望建一座紀念館
一個走運的人
二貨二哥的二貨事
喜劇世界(2016年1期)2016-08-22 09:53:03
吕梁市| 申扎县| 阳原县| 津南区| 古丈县| 抚顺市| 云阳县| 淮阳县| 会东县| 民乐县| 二连浩特市| 麦盖提县| 连城县| 花垣县| 易门县| 沅陵县| 古丈县| 渑池县| 孟津县| 浙江省| 浠水县| 信丰县| 鸡东县| 霍州市| 宣武区| 冷水江市| 临江市| 读书| 郁南县| 额尔古纳市| 彩票| 灌南县| 越西县| 奇台县| 丹东市| 西峡县| 罗江县| 静宁县| 揭东县| 临澧县|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