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凱
干槽癥是患者拔除牙齒之后最高發(fā)的一種并發(fā)癥,臨床上將其劃分為局限性骨髓炎、局限性牙槽骨骨炎或者是纖維蛋白溶解性骨炎等多種類型,發(fā)病后,主要以劇烈的疼痛為臨床癥狀,疼痛可持續(xù)幾天或更長的時間,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1]。對于拔牙的患者而言,任何的拔牙部位都可能發(fā)生干槽癥,其總的發(fā)病率可達到1%~5%,其中又以下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之后的發(fā)病率最高,發(fā)病風險高達6%~10%,此并發(fā)癥發(fā)生后,患者的創(chuàng)面會出現劇烈痛感,牙槽窩明顯空虛,牙槽隨之出現局限性的骨炎或者是骨髓炎,導致創(chuàng)面愈合緩慢,由于引發(fā)干槽癥的因素比較多,因此,到目前為止,臨床上仍未研究出可以完全預防干槽癥的方案,僅能降低干槽癥發(fā)生風險,而在治療方面,主要以快速止痛,減輕患者疼痛感,所以徹底清創(chuàng)后,避免外界對牙槽骨產生的刺激,促進肉芽組織生長是治療的關鍵,而不同的治療方案,其療效也可能存在一定差異[2,3]?;诖?本文研究對比了干槽癥患者采用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與碘仿紗條填塞拔牙窩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7 月~2020 年8 月期間于本院接受治療的90 例干槽癥患者,隨機分為A 組及B 組,每組45 例。A 組:男女比例為25∶20;年齡24~60 歲,平均年齡(41.34±6.44)歲;病區(qū):下頜第三磨牙17 例,下頜第一磨牙13 例,下頜第二磨牙9 例,上頜第一磨牙6 例。B 組:男女比例為23∶22;年齡25~59 歲,平均年齡(41.23±5.97)歲;病區(qū):下頜第三磨牙19 例,下頜第一磨牙12 例,下頜第二磨牙10 例,上頜第一磨牙4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授權開展。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拔牙窩內均有明顯空虛;伴隨血塊殘留或者腐敗惡臭;拔牙后2~3 d 內,傷口出現劇烈疼痛,并發(fā)散于耳顳部、頜下區(qū)以及頭頂部,且服用止痛藥后疼痛無明顯緩解;患者均自愿加入研究。
1.2.2 排除標準 精神、認知等方面有明顯異常,無法進行正常溝通、交流者;對此研究選用藥物過敏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傳導阻滯麻醉,以大挖匙刮除其牙槽窩內部存在的腐敗壞死組織,取棉球沾上3%過氧化氫后,多次擦洗牙槽窩,再以生理鹽水沖洗,直到牙槽窩被新鮮血液充滿。
A 組以碘仿紗條填塞拔牙窩,方法為:在填入碘仿紗條時,先把紗條一端置入到拔牙窩最底部,再依次進行填塞,保持松緊度適宜,引導患者將棉球咬住,30 min后取出棉球,檢查牙槽窩內紗條未發(fā)生松脫,表示填塞成功,治療3 d 后進行復診,無異常取出碘仿紗條。
B 組以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填塞拔牙窩,方法為:取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注入患者的牙槽窩內,直至完全充滿即可,3 d 后復診,無需做其他處理。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治療后評價兩組療效,判定標準:經治療,患者的疼痛癥狀完全消失,可自然張口,牙齦紅腫現象全部消退評價為顯效;經治療,患者的疼痛癥狀明顯減輕,對生活無明顯影響,張口時有輕度受限,牙齦還有輕微的紅腫為有效;經治療,患者的疼痛癥狀無任何改善或是加劇,張口受限嚴重或口內有明顯的腐臭味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VAS 評分 治療前后采用VAS 評價兩組患者的主觀疼痛感,最高分為10 分,分級為:無痛感:0 分;輕度痛感:1~3 分;中度痛感:4~7 分;重度痛感:8~10 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后,兩組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B 組的顯效率73.33%高于A 組的5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VAS 評分對比 治療前,A 組的VAS 評分為(6.33±1.24)分,B 組的VAS 評分為(6.21±1.31)分;治療后,A 組的VAS 評分為(1.34±0.15)分,B 組的VAS 評分為(1.19±0.24)分。治療前,兩組患者的VAS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4463,P=0.6565>0.05);治療后,B 組的VAS 評分低于A 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5553,P=0.0006>0.05)。
干槽癥是拔牙后出現于創(chuàng)面的一種急性感染并發(fā)癥,以下頜后牙為疾病高發(fā)區(qū),通常發(fā)生于患者拔牙之后的2~3 d 內,即拔牙后,患者的創(chuàng)口疼痛通常會在3 d內慢慢消失,但如果拔牙后的3 d 內出現劇烈疼痛,而且疼痛癥狀會放射至其耳顳部、下頜部甚至是頭頸部,且使用鎮(zhèn)痛藥物之后疼痛癥狀無任何緩解,即可初步判定為干槽癥。引發(fā)干槽癥的原因比較多,如牙槽窩當中的血凝塊發(fā)生分解、牙槽窩處于過度空虛狀態(tài);骨質過度致密、血運度較差、抗感染能力降低;下頜阻生智齒的拔除難度較大,進行手術操作時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大,手術的時間過長;另外,下頜阻生的智齒被拔除之后,拔牙窩的骨腔過大,傷口未能嚴密閉合,導致血塊發(fā)生脫落,口腔外來物進入到拔牙窩等,上述因素均是引發(fā)干槽癥的高危因素,因此,臨床認為治療干槽癥的重點在于徹底清創(chuàng),隔絕外界對拔牙窩的刺激,使得肉芽組織在更短的時間正常生長,以便快速緩解患者的疼痛感,使其恢復正常生活[4,5]。
碘仿中的分子結構是一種不穩(wěn)定性的三碘甲烷,該物質接觸醇醚脂肪或是某些細菌代謝產物之后會慢慢釋放出游離碘,將細菌殺滅,并且還可以吸收牙槽窩內部的滲出液,使其傷口保持干燥,具有良好的消炎、收斂以及止痛等多重功效,使用后可有效促進患者的局部肉芽組織生長,因此,碘仿紗條一直以來都是干槽癥治療的常規(guī)方案,治療后7~10 d,患者創(chuàng)面便可生成新的肉芽組織,此時只需要將碘仿紗條取出,讓創(chuàng)面自然愈合即可[6]。而在其他干槽癥治療方面,近年來有諸多研究顯示,于患者的牙槽窩內填入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可取得較好的療效,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的藥物主要成份是鹽酸二甲胺四環(huán)素,此物質屬于半合成廣譜高效類四環(huán)素,其緩釋劑可于局部位置形成高濃度進行藥效維持,其具備的抗菌效果明顯強于其他各類四環(huán)素類藥物,且脂溶性非常高,滲透性較好,在低濃度使用時可發(fā)揮抑菌作用,高濃度使用時可發(fā)揮殺菌作用,而且耐藥菌株非常少,且以凝膠狀存于特制注射器之內,可以直接通過纖維頭將軟膏導入到病變區(qū)深處,軟膏遇水后可馬上變硬,構建出一層薄膜,于患者牙槽窩內慢慢釋放出有效成分,有效濃度可以維持較長時間;此外,藥物均為一次性注射式包裝,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發(fā)生,一次使用便可持續(xù)維持有效濃度,對口腔內部的鏈球菌、牙齦卟啉單胞菌等多個種類的致病菌,均可以發(fā)揮出較好的抑制或者是殺滅功效,因此,該藥在各類口腔牙周疾病臨床治療中均有廣泛運用[7]。在本次研究中,治療后,兩組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B 組的顯效率高于A 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B 組的VAS 評分低于A 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表明,碘仿紗條與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治療干槽癥均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癥狀,但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的顯效率更高。
綜上所述,干槽癥患者采用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與碘仿紗條填塞拔牙窩均有良好療效,但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顯效率更高,且治療操作更簡單,建議臨床積極推廣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