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崴
(香港都會大學(xué) 人文社會科學(xué)院,香港 999077)
《快嘴李翠蓮記》 (下稱《翠蓮記》)是宋朝人創(chuàng)作的小說話本①,原作者姓名無考,最早載于明朝洪楩編印的《清平山堂話本》,敘述了北宋東京女子李翠蓮因能言善辯、口無遮攔,出嫁不久后即被公婆及丈夫以一紙休書遣返娘家,最終無奈出家的故事。就李翠蓮的“快嘴”而言,目前學(xué)界對其態(tài)度呈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部分學(xué)者對翠蓮的“快嘴”大力褒揚,如楊冰認(rèn)為翠蓮施展“快嘴”是為了反抗封建威權(quán)對女性的束縛;[1]肖燕憐點出這種“快嘴”是“張揚個性、主張自我”的行為;[2]羅志偉則強(qiáng)調(diào)了“快嘴”對古代父權(quán)意識、尊卑意識和繁瑣婚俗的批判。[3]另有學(xué)者極力批判翠蓮的“快嘴”,如王菊香、孫靜文將研究視野回溯至北宋社會,稱彼時的說書人和聽眾傾向以潑辣多嘴的翠蓮為反面形象,因為他們有著“一個女子無論多么優(yōu)秀只要 ‘多口舌’一定沒有好下場”的共同價值觀;[4]謝家順則指出翠蓮的“快嘴”不分場合、蠻橫無理,其悲劇命運完全是咎由自??;[5]王詩麗亦以“違背了語言交際的得體原則和禮貌原則”來評判翠蓮的“快嘴”。[6]由此可見,前人對“快嘴”的態(tài)度偏向贊揚和批判兩個極端。但若細(xì)味翠蓮的言論,可發(fā)現(xiàn)其對父母、公婆、丈夫、婚嫁隨行人員等人顯露的“快嘴”各有差異,尊貶與否完全是相機(jī)行事。那么,翠蓮因人而異的“快嘴”是否應(yīng)如前人一樣以非褒即貶的態(tài)度來看待?是否完全符合贊揚者所言大膽反抗封建威權(quán)、爭取個性解放,或否定者所稱蠻橫粗魯、缺乏禮儀?本文擬就這兩個問題作進(jìn)一步討論。
《翠蓮記》中的故事發(fā)生在飲食文化繁盛的宋代,彼時蓬勃的經(jīng)濟(jì)為飲食業(yè)奠定了豐盈的物質(zhì)基礎(chǔ)。宋代飲食品類繁多,烹飪技術(shù)亦愈加成熟,食物、飲品的“色、香、味、形”均較以往有所提升,坊市界限的打破又推進(jìn)了飲食商業(yè)化的進(jìn)程,更有多部飲食著作接踵涌現(xiàn),可謂中國飲食史上承前啟后的繁榮期。[7]而《翠蓮記》中亦有多處飲食描寫,涉及日常生活及婚嫁禮俗中的菜肴、面食、點心、果子、茶飲等各個品類,是北宋飲食生活的真實寫照,同時反映著個中人物的言行、性格、心理及其成因。故此,本文擬以《翠蓮記》李翠蓮“快嘴”言論中的飲食描寫為切入點,以在上段末尾提出的兩個問題為研究方向,再回溯北宋時期有關(guān)階級、飲食、教育、婚嫁的政治制度及社會觀念,探究李翠蓮的“快嘴”如何因人而異、因何而生,以圖客觀地樹立對李翠蓮“快嘴”的評判態(tài)度。
《翠蓮記》在拉開故事帷幕之初,先介紹了張員外、李員外兩家即將聯(lián)姻的背景,接著呈現(xiàn)了李員外夫婦擔(dān)心女兒李翠蓮嫁到張家后,會因“口快如刀”[8]31惹得夫家人不快,便勸她“少則聲”[8]31的情景。而翠蓮當(dāng)即開始展現(xiàn)她的“快嘴”,其中便提到了她烹煮飲食十分在行:“做得粗,整得細(xì),三茶六飯一時備;推得磨,搗得碓,受得辛苦吃得累。燒賣匾食②有何難,三湯兩割我也會?!保?]31-32口說無憑,翠蓮在出嫁當(dāng)日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烹飪能力:“爹拜稟,娘拜稟,蒸了饅頭索了粉,果盒肴饌件件整?!保?]33翠蓮花費如此多的唇舌和行動來證明自己的烹飪技能,皆因烹煮飲食乃屬傳統(tǒng)女性言行準(zhǔn)則“四德”之“婦功”,對古代女子來說可謂天經(jīng)地義的要求,早在東漢便有班昭《女誡》稱“絜齊酒食,以奉賓客,是謂婦功”[9],而在翠蓮所處的北宋時期,司馬光所著《家范》亦云“其女功,則不過桑麻織績、制衣裳、為酒食而已”[10]。再聯(lián)系翠蓮所述“如此伏侍二公婆,他家有甚不歡喜?爹娘且請放心寬”[8]32,可知翠蓮是想以“快嘴”勸慰父母,自己與其他良家婦女無甚差異,一樣擅長廚頭灶腦、蒸煎炒煮,勸二老不必多慮、不必?fù)?dān)心她會惹夫家人生氣,并沒有為了責(zé)備、諷刺父母而施展“快嘴”的負(fù)面情緒。
同樣在出嫁當(dāng)日,當(dāng)父母勸翠蓮出嫁前要祭拜祖先時,翠蓮立刻走到祖先牌位面前,一邊祭拜一邊喃喃許愿。觀其所許之愿,除了許下在夫家能親戚和睦、人丁興旺的精神生活意愿外,還提到對夫家飲食生活的期盼:“金珠無數(shù),米麥成倉。蠶桑茂勝,牛馬捱眉。雞鵝鴨鳥,滿蕩魚鮮?!保?]33希望自己出嫁后能吃飽喝足,不會被夫家人虧待。但若深究其出嫁的緣由,如話本開頭所述“話說本地有一王媽媽,與二邊說合,門當(dāng)戶對,結(jié)為姻眷,選擇吉日良時娶親”[8]31,即無論是李員外夫婦還是媒人,都沒有就張狼是否為合適的夫君來過問翠蓮本人,加之翠蓮本人祭祖時所說“今朝我嫁,未敢自?!保?]33、“男婚女嫁,理之自然”[8]33,可知翠蓮嫁夫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仍是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1]127,但翠蓮也不敢當(dāng)著父母的面反抗這種包辦婚姻,甚至在祭拜祖先喃喃低語時,也不敢向祖先訴說自己受父母之命出嫁的無奈,只是希望自己能在夫家豐衣足食、子孫滿堂而已。
完婚第三日時,婆婆向翠蓮的母親歷數(shù)翠蓮在夫家不受待見的“快嘴”和其他行為,母親聽后“羞慚無地”[8]37,徑向翠蓮道:“交你到人家,休要多言多語,全不聽我。今朝方才三日光景,適間婆婆說你許多不是,使我惶恐千萬,無言可答?!保?]37但直到此時,翠蓮也完全沒有責(zé)怪父母包辦婚姻、未就婚事過問自己的意思,而是向母親歷數(shù)自己在夫家受到的冷遇,其中亦涉及飲食描寫:“三日媳婦要上灶,說起之時被人笑。兩碗稀粥把鹽醮,吃飯無茶將水泡。”[8]37表明翠蓮欲以自己的冷遇引起母親的同情,更希望母親能理解自己對夫家人的不敬。
由上述的飲食描寫可知,翠蓮對父母的“快嘴”以勸慰、辯解為主,并沒有過多的負(fù)面情緒。甚至在父母包辦翠蓮的婚姻、責(zé)問翠蓮為何在夫家仍然口若懸河之時,翠蓮還是用 “快嘴”為自己開脫,不敢直接反抗父母的安排。論其因由,還需溯至翠蓮的家庭環(huán)境和彼時的社會風(fēng)氣。首先,話本原文提到,翠蓮年方十六歲,便“女紅針指,書史百家,無所不通”[8]31,證明李員外夫婦極其重視培養(yǎng)翠蓮的生活技能和文化素質(zhì)。而且,翠蓮每次辯解完,李員外夫婦幾乎都會“大怒”③甚至“起身去打”[8]32,可知其家教極嚴(yán)。其次,宋代種種家訓(xùn)文本皆要求女子在日常生活中必須畢恭畢敬、盡心盡力地侍奉父母,如未成年女子在雞鳴時分(凌晨1點至3點)便要起床,并向父母問安、侍奉父母用餐,而已成年的未婚女子還須承擔(dān)“為父母搔癢、出入扶持、盛洗臉?biāo)?、拿擦臉毛巾以及做好飯菜等事情?!保?2]50而就當(dāng)時的社會婚嫁風(fēng)俗而言,北宋女子在婚事上根本沒有選擇的權(quán)利,據(jù)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若相媳婦,即男家親人或婆往女家看中,即以釵子插冠中,謂之 ‘插釵子’;或不入意,即留一兩端?段,與之壓驚,則此親不諧也”,被相中的女子只得接受結(jié)果,不得提出異議。[13]30囿于父母的嚴(yán)格管教,兼受女子必須尊奉父母和女子向無婚嫁選擇權(quán)的傳統(tǒng)觀念影響,饒是肆言無忌如李翠蓮,也不敢逾越底線,不敢在對父母的言行舉止中透露出不滿和反抗,惟有順從父母意愿出嫁。
尤其值得論及的是,父母對翠蓮“快嘴”的反應(yīng)雖如前述多為“大怒”,但在出嫁當(dāng)日,當(dāng)翠蓮又以“快嘴”論說自己已備齊食物和嫁妝、不須急于準(zhǔn)備出嫁事務(wù)時,父母的反應(yīng)卻是“敢怒而不敢言”[8]33。 “敢怒而不敢言”典出唐朝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14],原文為“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15],意在批判秦朝極盡豪奢、目無人民的暴政,此后亦多用于形容在威權(quán)壓迫之下、人們怒憤填膺卻無法傾訴、憋悶難忍的心理狀態(tài)。而《翠蓮記》將此典用于形容父母代表的威權(quán)一方的心理狀態(tài),似與前文的“大怒”相悖,實則是反用典故的絕佳例證:“敢怒”與前文的多次“大怒”一脈相承,“不敢言”則是因為父母對翠蓮的“快嘴”已感到厭煩和無奈,若再次大發(fā)雷霆惟恐引來翠蓮更加頻繁的“快嘴”。故此《翠蓮記》中的“敢怒而不敢言”是將原典的威權(quán)者和被壓迫者進(jìn)行對調(diào),因為其并非如原典一般形容憋悶難忍的感受,而是形容代表威權(quán)角色的父母對翠蓮脫離掌控的“快嘴”深感無奈、寧可置之不理的心理狀態(tài)。翠蓮對父母的態(tài)度已是傾向于順從、勸慰、辯解,但她“快嘴”的說話方式仍舊讓父母感到厭煩和無奈,亦為下文翠蓮對公婆、丈夫、婚嫁隨行人員更為忤逆冒犯的“快嘴”作出了鋪墊。
翠蓮嫁到夫家后的第二日,婆婆讓她收拾家務(wù),她便又開始施展“快嘴”:
菜自菜,姜自姜,各樣果子各樣妝;肉自肉,羊自羊,莫把鮮魚攪白腸;酒自酒,湯自湯,醃雞不要混臘獐。目下天色且是涼,便放五日也不妨。待我留些整齊的,三朝點茶請姨娘???cè)挥H戚吃不了,剩與公婆慢慢噇。[8]37
由此可知翠蓮烹飪飲食、打理家務(wù)的能力甚好,但更應(yīng)細(xì)味的是末句“總?cè)挥H戚吃不了,剩與公婆慢慢噇”[8]37,敢將剩飯剩菜交給公婆吃,無異于當(dāng)面冒犯公婆,這是翠蓮萬萬不敢對父母做出的舉動,可見翠蓮對公婆的態(tài)度與對父母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
及至翠蓮過門的第三日,公公喚她燒茶,她便立刻“刷洗鍋兒,煎滾了茶,復(fù)到房中打點各樣果子,泡了一盤茶,托至堂前,擺下椅子”[8]38,恭敬地請公婆和叔嫂喝茶。公婆叔嫂坐定后,她又說:“兩個初煨黃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江南橄欖連皮核,塞北胡桃去殼柤。二位大人慢慢吃,休得壞了你們牙!”[8]38-39翠蓮所備栗子、芝麻、橄欖、胡桃四品,均為堅硬或澀苦的食物,而“橄欖”在宋代文學(xué)中更有特殊寓意。北宋王禹偁《橄欖》詩云:“皮肉苦且澀,厲口復(fù)棄遺。良久有回味,始覺甘如飴?!保?6]390詩中更直接點破“橄欖”乃喻指忠臣冒犯天威的直諫:“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辭。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保?6]390-391有宋一代的文學(xué)作品常用“橄欖”喻良臣忠言,即肇端于王詩④。故若從話本聽眾的角度考量,此處的飲食描寫有兩層意涵:若是目不知書的白丁聽眾,僅憑對這些食物的基本認(rèn)識,也能曉其質(zhì)之堅硬、明其味之苦澀,能理解翠蓮借此譏諷公婆牙力不好、難以啃嚼苦硬食物;若是識文斷字的文人聽眾,在通曉第一層意涵之余,仰賴對“橄欖”常喻指良臣忠言的了解,還能聯(lián)想到話本中的翠蓮欲將自己的言行與犯顏上諫的朝堂忠臣相類比,將在夫家的生活與昏君怠政相類比,意圖為自己不受待見的“快嘴”正名,自認(rèn)此舉為反抗威權(quán)壓迫的正當(dāng)行為。
同為夫家人,相較公婆遭到的冒犯,丈夫張狼被翠蓮“快嘴”冒犯的程度則更為嚴(yán)重。在新婚洞房之夜,翠蓮開始質(zhì)問丈夫給了多少聘禮,其中也涉及到了飲食方面的聘禮:“多少豬羊雞鵝酒”[8]36,意在借此番故意質(zhì)問,來拒絕張狼同床共枕的要求。此后,為達(dá)成不愿嫁給張狼、否認(rèn)此次婚姻的目的,翠蓮甚至以“揪住耳朵采頭發(fā),扯破了衣裳抓碎了臉,漏風(fēng)的巴掌順臉括”[8]36等暴力行為來嚇唬張狼。可見翠蓮對張狼“快嘴”的冒犯程度,遠(yuǎn)比之前對父母、公婆的更嚴(yán)重,幾近威脅恐嚇。
由此及彼,為何翠蓮會產(chǎn)生不想出嫁的念頭呢?這還需從當(dāng)時的社會風(fēng)氣談起。首先,在宋代社會,女子的活動相較此前的朝代更為自由,可登山踏青、外出聚會,還可參與蹴鞠、相撲等傳統(tǒng)男性體育運動,甚或涌現(xiàn)出“有組織、有計劃、有活動的交往社團(tuán)”。[12]51-52李員外家作為處于社會上層的官員家庭,相信翠蓮的類似活動只多不少。由此,在對女子管束較為寬松的社會風(fēng)氣中,翠蓮萌生了不想接受父母包辦、夫家指定的婚姻的念頭,亦是理之常情。無奈囿于娘家的嚴(yán)格管教,她不敢在父母面前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但當(dāng)她嫁與夫家時,這種念頭卻愈加強(qiáng)烈,甚至敢于在明面上表現(xiàn)出反抗公婆及丈夫的言行,原因何如?且再看《東京夢華錄》所載北宋東京男女婚配前的禮儀程序:夫家人和娘家人第一次見面是前述的“若相媳婦,即男家親人或婆往女家看中”,若娘家的女兒被夫家人相中,此后雙方或“望媒人傳語”,或互贈錢財和禮品,卻無法當(dāng)面相見,直至“(迎娶)前一日女家先來(夫家)掛帳幔,鋪設(shè)房臥”方為第二次見面,而第三次見面便是正式的“迎娶日”了。[13]30-31換言之,在迎親之前,翠蓮最多只見過夫家人三面,與丈夫和公婆極不熟悉。當(dāng)翠蓮嫁與夫家,便身處陌生環(huán)境,加之脫離了父母的管束、無所羈絆,自然就想在公婆和丈夫面前肆意地顯露自己的不滿情緒了。但如前文所述,翠蓮對公婆和丈夫的態(tài)度也有些微差異,對丈夫的“快嘴”的冒犯程度遠(yuǎn)比對公婆的“快嘴”嚴(yán)重。這是因為翠蓮雖有滿腹怨氣,但傳統(tǒng)儒家思想中的“長幼有敘(序)”[11]111觀念在她心中仍根深蒂固,故對作為長輩的公婆稍有收斂,對作為平輩的丈夫則更為肆無忌憚地冒犯。
在娶親當(dāng)日登上出嫁車馬之前,翠蓮從母親手中接過錢,賞賜給一眾婚嫁隨行人員。此時翠蓮的“快嘴”又再施展開來,其中對媒婆的“快嘴”同樣涉及到了飲食元素:“多得一貫文,與你這媒人婆買個燒餅,到家哄你呆老漢。”[8]34由此可知,翠蓮對媒婆的態(tài)度鄙夷得幾近施舍,與前述對父母、公婆、丈夫的態(tài)度均大相徑庭。此后,當(dāng)媒婆按禮俗讓翠蓮“開口接飯”[8]34時,翠蓮卻怒火中燒,開始運用諸多侮辱性詞語來大罵媒婆,如“老潑狗”、“嚼舌嚼黃胡張口”、“白面老母狗”等等[8]34。在面對公婆和丈夫時,翠蓮的“快嘴”就算再怎么冒犯和諷刺,也沒有帶著鄙夷的態(tài)度、使用如此之多的侮辱性詞語。
當(dāng)隨行的陰陽先生勸翠蓮對媒婆“出言不可太甚”[8]34時,翠蓮則搬出自己富貴多財?shù)哪锛?,辯稱媒婆讓其吞冷飯是委屈她了:
說我婆家多富貴,有財有寶有金銀,殺牛宰馬做茶飯……豬羊牛馬趕成群……可耐伊家忒恁村,冷飯將來與我吞。若不看我公婆面,打得你眼里鬼火生?。?]34
當(dāng)中論及的“殺牛宰馬”、“豬羊牛馬趕成群”頗值得玩味。據(jù)《宋代物價研究》統(tǒng)計,北宋時期牛的單價是2貫余到10貫[17]299,馬的單價是懸殊的8貫到100貫余[17]303-313,羊的單價是500文到5貫[17]314-316,豬的單價是1貫到1貫200文[17]316-317,雞的單價是30文到1貫[17]318-319。從總體來看,牛作為主要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工具,馬作為主要的作戰(zhàn)工具,兩者單價均超過《翠蓮記》提及的羊、豬、雞等其他禽畜。而翠蓮的娘家雖有“豬羊牛馬趕成群”,卻偏以價格高昂的牛馬為日常飲食,不食價格低廉的豬羊,這對翠蓮來說,真是再有力不過的標(biāo)榜富貴家世的語言手段了。故此處的“快嘴”,表面上是翠蓮因為含冷飯而感到委屈,實則是身具富貴家世的翠蓮對媒婆和陰陽先生低賤出身的鄙夷。
綜上可知,與父母、丈夫、公婆相較,翠蓮的“快嘴”對以媒婆和陰陽先生為代表的婚嫁隨行人員所持情緒最為負(fù)面,充斥著鄙夷和侮辱的意味。甚至在新婚洞房夜陰陽先生按婚俗“撒豆帳”⑤時,翠蓮居然“跳起身來,摸著一根面杖,將先生夾腰兩面杖……一頓直趕出房門去”[8]35,以暴力阻止陰陽先生的行為。而翠蓮這種對媒婆和陰陽先生極盡鄙夷、侮辱、乃至打罵的態(tài)度,實應(yīng)歸因于中國古代的階級差異。翠蓮的父親為東京李員外,在北宋,“員外”稱謂本指“員外郎”官職,但民間多借此敬稱無官職的富人和地主[18]。雖因文獻(xiàn)無征,無法確定《翠蓮記》中的李員外究竟是官員還是富有地主,但至少能將其身份鎖定于京城官紳的范圍內(nèi)。翠蓮出身于堂堂京城官紳家庭,當(dāng)是“士、農(nóng)、工、商”四民中的“士”階層,即翠蓮處于享盡富貴的社會頂端階層。而媒婆和陰陽先生這些以說媒、算命等為生之人,在古代處于社會最底層,身居社會頂層的官員及讀書人對其多持鄙夷態(tài)度,南宋袁采所著的《袁氏世范》便提到了“尼姑、道婆、媒婆、牙婆及婦人以買賣、針灸為名者,皆不可令入人家。凡脫漏婦女財物及引誘婦女為不美之事,皆此曹也?!保?9]正因翠蓮認(rèn)識到她與媒婆等人所處階層天壤懸隔,加之亟欲發(fā)泄被迫出嫁的不滿情緒,當(dāng)然就無所顧忌地對媒婆和陰陽先生投以鄙夷、侮辱的“快嘴”了。
總而言之,從《翠蓮記》中各處飲食描寫可知,李翠蓮的“快嘴”具有復(fù)雜性,對父母、公婆、丈夫、婚嫁隨行人員的“快嘴”各有差異。李翠蓮對父母的“快嘴”,以勸慰、辯解為主,原因是父母對翠蓮管教極嚴(yán),加之北宋時期存有女子必須尊奉父母的要求和女子向無婚嫁選擇權(quán)的傳統(tǒng)觀念,縱使翠蓮心存對婚姻的不滿,也不敢在父母面前表露。翠蓮對公婆和丈夫的“快嘴”,則是直接冒犯及諷刺,這歸因于翠蓮身處脫離父母管束的陌生環(huán)境中,欲恣意表達(dá)自己對婚姻的不滿。但翠蓮對丈夫的“快嘴”卻比對公婆的更狠毒,皆因翠蓮仍然受著傳統(tǒng)的長幼輩分觀念影響,不敢對公婆太過放肆。而翠蓮對以媒婆和陰陽先生為代表的婚嫁隨行人員的“快嘴”和舉動,則是極盡鄙夷和侮辱,甚至大打出手,實是翠蓮所屬的官紳階級和婚嫁隨行人員所屬的社會底層階級存在天壤之別所致。故《翠蓮記》中的飲食描寫真實再現(xiàn)了北宋日常生活及婚嫁禮俗中的飲食文化,同時亦具有相當(dāng)重要的文學(xué)功能,多角度地反映著個中人物的言行、性格、心理及其深層成因。
因此,翠蓮的“快嘴”的確是因人而異,不能簡單地用前人的大膽反抗封建禁錮或缺乏言語禮儀等非褒即貶的態(tài)度來評判。翠蓮雖然敢于在公婆、丈夫、媒婆及陰陽先生面前反抗婚姻禁錮,但仍然受封建禮教的束縛,不敢在父母面前直言不滿,故她的所謂“反抗”并不夠大膽、不夠徹底。而所謂翠蓮的言論蠻橫粗魯、缺乏禮儀,實應(yīng)歸咎于封建社會并未賦予女性自由選擇婚配對象的權(quán)利,卻又殘酷地鉗制女性的個性解放思想,迫使翠蓮以“快嘴”來宣泄不滿情緒,最終釀成她日后被逐出夫家、無奈遁入空門的悲劇。
注釋:
① 《快嘴李翠蓮記》最早見于明代梓行的宋元話本集《清平山堂話本》,學(xué)界目前對其創(chuàng)作年代有宋、元兩說,尤以宋話本說更為通行,故本文采納宋話本說。詳參:許建中:《《快嘴李翠蓮記》散論》,《鹽城師專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87年第2期,40頁。
② “匾食”,即餃子,詳參:徐海榮主編:《中國飲食史》,杭州出版社,2014年,第4卷,第152頁。
③ 李員外夫婦在翠蓮施展“快嘴”后的“大怒”有三次,分別為“員外與媽媽聽翠蓮說罷,大怒”、“翠蓮道罷,爹媽大惱”、“員外、媽媽并哥嫂一齊起來,大怒”,分別參見:洪楩編?。骸肚迤缴教迷挶尽?,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31、32、33頁。
④ 孫華娟指出:“宋人以橄欖為詩料,不再僅以之作為異方風(fēng)情的表征,主要集中于其果實回甘的特性,少數(shù)詩作詠其本物本味,大多或以之喻忠言,或喻人生。王禹偁有《橄欖》詩,著力描寫了橄欖果實的形態(tài)與滋味,橄欖不但獲得了被寫真?zhèn)魃竦馁Y格,也首次被用來與忠臣讜言相比并。這一譬喻建立在本體與喻體皆苦盡方能甘來的相似特性之上,由于二者間明顯的差異會引發(fā)讀者強(qiáng)烈的閱讀體驗,因而顯得如此妥帖和新妙,此后橄欖漸成為宋詩中不鮮見的詩語?!痹攨ⅲ簩O華娟:《“霜柿” “橄欖”與宋詩》,上?!段膮R報》2021年6月10日,12版。
⑤ 有關(guān)“撒豆帳”婚俗,據(jù)《東京夢華錄》記載,新娘乘坐出嫁車馬,至夫家門口下車后,“有陰陽人執(zhí)斗,內(nèi)盛谷豆錢菓草節(jié)等呪祝,望門而撒,小兒輩爭拾之,謂之‘撒谷豆’,俗云厭青羊等殺神也”,再經(jīng)過“坐虛帳”、“坐富貴”、“走送”、“高坐”、“利市繳門紅”、“牽巾”之后,便是“男女各爭先后對拜畢,就床,女向左,男向右坐,婦女以金錢?菓散擲,謂之‘撒帳’?!薄洞渖徲洝分械摹叭龆箮ぁ睉?yīng)為“撒谷豆”及“撒帳”的結(jié)合。詳參:孟元老等:《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6年,第31頁。
五邑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22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