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榮
(中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3)
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xiàn)實邏輯是小康社會生成與敞顯的三維意蘊。就理論邏輯而言,小康社會的生成與敞顯植根于馬克思社會—歷史理論邏輯的境構之中?!叭说慕夥胚壿嫛笔秦灤R克思思想構境的一條“主線索”,而“小康”通常表征社會發(fā)展特定階段歷史場境中人的發(fā)展情態(tài)。就歷史邏輯而言,小康社會在當代中國場域中的生成與敞顯歷經了雙重躍遷。就現(xiàn)實邏輯而言,盡管全面小康的目標已然順利實現(xiàn),但中國共產黨接續(xù)奮斗的步伐不會停止,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已然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是一篇“大文章”,同時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接力探索、持續(xù)發(fā)力、久久為功。
小康社會的生成與敞顯植根于馬克思社會—歷史理論邏輯的境構之中?!靶】瞪鐣枷雭碓从隈R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階段理論、來源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集中展現(xiàn)?!盵1]根據馬克思思想構境中的“人的解放邏輯”,“人的依賴關系”“物的依賴關系”“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這三大形態(tài)是層層推進、螺旋式上升的三階遞進關系。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1)《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學界通常簡稱《1857—1858手稿》,系《資本論》“手稿群”中的重要手稿,《1857—1858手稿》與《1861—1863手稿》《1863—1865手稿》構成《資本論》的“手稿群”(或稱“手稿叢”)。中指認,“人的依賴關系”乃是“最初的社會形態(tài)”,在此種形態(tài)下,人的生產能力尚局限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fā)展?!拔锏囊蕾囆浴笔恰暗诙笮螒B(tài)”的典型特征,在這種形態(tài)下,人們才逐漸生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只有“第三個形態(tài)”才能真正實現(xiàn)“人的自由個性”,這是建立在“個人全面發(fā)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之上的。[2]“小康”通常描摹和擘畫的是一種社會發(fā)展特定歷史階段的圖式和樣型,但同時也表征該社會歷史場域中人的發(fā)展情狀。事實上 ,“人的解放邏輯”是貫穿馬克思(當然也包括恩格斯)思想構境的一條“主線”,誠如E·弗洛姆所言,“馬克思主要關心的事情是使人得到解放”,“馬克思的目標是使人從經濟需要的壓迫下解脫出來”,馬克思的真正要旨就在于使人成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3]52的確,馬克思和恩格斯將人的自由個性的生成與敞顯視作未來新文明類型的重要標識(或曰“指示器”)。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將未來新文明類型(即共產主義)描摹和籌劃為一個“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盵4]294毋庸諱言,只有實現(xiàn)了“自由人聯(lián)合體”,人類才能從“必然王國”躍升到“自由王國”,人類才真正擺脫“盲目必然性”的束縛,真正成為“兩個主人”(即自己“社會關系的主人”和“自然界的自覺主人”)。[5]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和恩格斯亦明確論述了“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或者說“人的自由個性”)這一“基本問題域”。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在未來新文明類型(2)馬克思往往將“未來新文明類型”籌劃和提示為“共產主義”(這里特指狹義共產主義)。,人們的“勞動”不再是“謀生的手段”,人們不再迫于生存的壓力而不得不從事某一個具體的職業(yè)以獲取必要的物質生產—生活資料。到了共產主義新文明場域中,由于“社會調節(jié)著整個生產”[4]85,于是,勞動不再是使人厭倦的“謀生手段”,反而轉變成“樂生”的絕好通道,彼時的人們不再面臨生存壓力,于是可以“隨自己的興趣”來安排自己的活動(或曰工作)[4]85,因為那時候“活動”也就是“工作”,二者已經共屬一體、“合二為一”、完全重合。而要實現(xiàn)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就必須從專門化的畸形羈絆中解放出來,唯其如此才是一個“完整的人”“全面的人”“自由個性的人”。也只有到這一新文明類型(“共產主義”)中,人的發(fā)展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發(fā)展,這是建立在高度自由自覺的基礎之上的人的本性的復歸。那時的人們將徹底地擺脫“兩重依賴關系”——既擺脫自然經濟條件下的對“人的依賴關系”,也擺脫商品經濟條件下的對“物的依賴關系”,而真正實現(xiàn)人的“自由個性”的發(fā)展?!叭说淖杂蓚€性”的發(fā)展在一定意義上也就是“人的解放”。而在馬克思看來,“社會主義(3)“共產主義社會”具有“廣義”和“狹義”的界分,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將共產主義社會劃分為第一階段和高級階段,后來,列寧在《國家與革命》中明確地將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稱為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或者說初級階段,這是就“廣義共產主義社會”而言的。的目的就是人的解放”[3]52。也正是在此意義上,有學者這樣指認,根據馬克思關于社會發(fā)展“三形態(tài)”說(本質上亦是人的發(fā)展“三形態(tài)”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蘊含的深層理論邏輯在于以人的發(fā)展狀況與發(fā)展訴求為核心尺度來衡量并引領社會進步,聚焦社會發(fā)展短板,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發(fā)展戰(zhàn)略?!薄爸袊伯a黨帶領人民解決溫飽問題、實現(xiàn)總體小康進而邁向全面小康的奮斗歷程,也正是不斷克服‘人的依賴性’歷史殘留、反思‘物的依賴性’現(xiàn)實制約,向著人的‘自由個性’積極邁進的過程?!盵6]由是觀之,“全面小康”與“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之間具有內在的邏輯耦合性,質言之,“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不僅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體現(xiàn),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價值旨趣和內在要求?!盵7]
若從“長時段”的視角出發(fā),研究小康社會生成與敞顯的歷史邏輯,需充分挖掘中國文化典籍中的傳統(tǒng)中國智慧。其實,早在先秦時期,《詩經》中就已經出現(xiàn)了“小康”這一概念術語。例如,《詩經》中有這樣的話,“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詩經·大雅·民勞》)。[8]戰(zhàn)國時期儒家經典《禮記》亦對“小康”進行了細致的描摹和擘畫:“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禮記·禮運》)[9]
當然,上述文本語境中的“小康”還僅僅是古人對未來更殷實、更美好的生活情狀的一種樸素追求與向往,并非現(xiàn)代意義上的“小康”。學界一般認為,現(xiàn)代意義“小康”的生成與敞顯肇始于鄧小平同志的相關闡釋。我們知道,鄧小平將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的“小康”這一范疇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鄧小平對“小康”概念賦予新的時代意蘊,意欲表達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這一特定的時空場域內經過努力即可通達的階段性目標與旨歸。1970年代末(確切地講是1979年12月 6日),鄧小平同志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方時首次將“四個現(xiàn)代化”的目標明確為“到20世紀末通達小康社會”。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要實現(xiàn)的四個現(xiàn)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xiàn)代化?!盵10]鄧小平同志將其稱為“小康之家”。即是說,到本世紀末(4)由于鄧小平同志闡釋“小康社會”的時間是1979年12月 6日,因此,根據當時的語境,他所說的“本世紀末”指涉的是20世紀末。在中國要建立一個小康社會。1986年,鄧小平同志對“小康”的內涵與蘊意作了進一步的闡發(fā),“小康社會”雖然還談不上富裕,但老百姓的日子好過。由于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所有的人都要得益,在整個社會場域中,沒有明顯的兩極分化,既“沒有太富的人”,也“沒有太窮的人”,總之是“日子普遍好過”。[11]根據當時的語境,鄧小平同志所闡發(fā)的“小康社會”的基本特點就是“不窮不富,日子好過”,而且沒有明顯的貧富差距,故而稱“日子普遍好過”。有學者對此評價說,“鄧小平同志創(chuàng)造性地用‘小康’來詮釋‘中國式現(xiàn)代化’。從那以后(5)指1979年鄧小平同志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方首次提出“小康”以后。,‘小康’成為40多年來中國社會發(fā)展的主旋律。黨領導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開拓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chuàng)新實踐,銳意進取謀發(fā)展,眾志成城奔小康,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道路?!盵12]
從“歷時性”(亦稱“歷時態(tài)”)的向度透析,小康社會在當代中國場域中的生成與敞顯歷經了從“總體”到“全面”、從“建設”到“建成”的雙重躍遷。改革開放以來(通常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為標志),中國迎來了飛速發(fā)展期,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疾臁叭嫘】怠钡难苌?,20世紀末無疑是一個不可繞行的時間客體,因為彼時迎來了“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即本文所述的“總體小康”)。新世紀新階段,中共十六大(2002年)明確提出“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毋庸諱言,“小康社會”既是發(fā)展戰(zhàn)略,從另一個側面講,亦是發(fā)展階段。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現(xiàn)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fā)展不平衡的小康”,[13]因而還僅僅是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我們要經過今后20年的奮斗(6)由于中共十六大是2002年召開的,根據當時的語境,十六大報告所說的“經過今后20年的奮斗”即到2020年前后,這與今天所說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吻合的。,逐步實現(xiàn)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轉化與躍遷。 根據社會—歷史辯證法的觀點,整個社會是由相互關涉、彼此制約的各個要素構成的統(tǒng)一的“有機體”,誠如馬克思所指認的那樣,“現(xiàn)在的社會不是堅實的結晶體,而是一個能夠變化并且經常處于變化過程中的有機體(7)“有機體”有些版本譯為“機體”。“社會機體論”是馬克思哲學的一個重要論域,這一范疇脫胎于黑格爾的“國家機體論”。但馬克思巧妙地突破了黑格爾思辨唯心主義“機體論”的局限性,對其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變革與重構。質言之,馬克思以唯物史觀為基本分析范式,從社會現(xiàn)實出發(fā),將立足點根植于人類社會或社會化的人類,進而將黑格爾的思辨唯心主義“國家機體論”變革和改造為歷史唯物主義框架中的“社會機體論”。?!盵14]如果按照馬克思的說法,將社會視為一個流衍變化的“有機體”,那么,這里講的“全面”恰恰體現(xiàn)的是“社會有機體”動態(tài)發(fā)展的協(xié)調性與平衡性?!叭嫘】怠笔且粋€立體性、整體化的“小康系統(tǒng)”。根據“木桶原理”,倘若任何一個領域發(fā)展滯后,均會影響到總體效能的整體性發(fā)揮。社會作為一個“有機體”,其各個層級、各個領域、各個區(qū)域是相互協(xié)調、協(xié)同配合的。故而,“全面小康”并非各個領域小康的機械組合,而是各個領域、各個區(qū)域小康的有機結合。
黨的十八大又進一步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叭娼ǔ尚】瞪鐣睂嶋H上包括相互涵攝的雙重面相:它不僅強調“小康”,這是就“發(fā)展水平”而言的;而且更加強調的是“全面”,這是就“社會有機體”發(fā)展的協(xié)調性、平衡性而言的,習近平總書記并且認為這個向度是“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15]不可否認,從“建設”到“建成”,盡管只有一字之差,卻意味著一次巨大躍遷。從“時態(tài)”上講,“建設”是“進行時”,而“建成”則是“完成時”。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標識著我們跨過了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建設第三步戰(zhàn)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重要發(fā)展階段。應當說,“全面建成”的小康,其“標準”更高了,其“內涵”更豐富了,其“蘊意”更深刻了,具體表征為:更加強大的“硬實力”(突出表現(xiàn)為經濟實力)(8)“硬實力”通常是相較于“軟實力”而言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將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區(qū)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兩種樣態(tài)。簡言之,“硬實力”(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實力,具體包括基本資源(例如:土地面積、人口、自然資源等)、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軟實力”(Soft power)則主要涵攝國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認同的程度以及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更加健全的民主法治;更加先進的科學與教育;更加繁榮的文化軟實力;更加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以及人與自身的身心關系;更加殷實的百姓生活,不斷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總之,從“總體小康”通達“全面小康”,這無疑是一次巨大躍遷;而從“全面建設”再到“全面建成”,這又是新時代的一次全新躍升。這一系列戰(zhàn)略目標是逐級深化、層層遞進的,這一次次躍升標識了中國共產黨對“什么是小康社會”“如何建成小康社會”這一重大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映射出中國道路在實踐場域中的不斷拓展,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美好景譜。[16]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第一個百年發(fā)展戰(zhàn)略,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價值體認和價值追求。中國價值是中國人民在新的歷史方位下所秉承的價值理念,根植于黨和國家的偉大實踐之中,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踐行中國價值的必由之路?!盵17]通過全體中國人民的奮力拼搏、群策群力,以“三大攻堅戰(zhàn)”(即“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zhàn)”“精準脫貧攻堅戰(zhàn)”“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為重要抓手,2020年我國已經順利地實現(xiàn)了“全面小康”的宏偉目標,這是“我們黨確立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18]。不消說,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中國乃是世界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不僅是中國發(fā)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節(jié)點,而且是具有深遠世界歷史意義的大事件”[19]。首先,就對中國自身的意義而言,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而且“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越性”,“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人民立場的最強證明”,同時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夯實了基礎,增強了信心”。其次,就其世界歷史意義而言,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世界減貧事業(yè)提供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樣本”。[20]
毋庸諱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將載入人類文明發(fā)展史冊”,它不僅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而且提供了“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21]。這不僅是“黨和國家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亦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進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同時也影響著“我們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進軍的戰(zhàn)略進程”[22]。而我們知道,確保經濟社會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發(fā)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乃是一項長期性、系統(tǒng)性的社會工程,并非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的,故而應持續(xù)發(fā)力、久久為功。中共十九大明確指出,“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戰(zhàn)略安排?!盵23]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24]新時代的中國正豪情壯志地站在“歷史交匯點”上,“輝煌成就已載入民族史冊,美好未來正召喚著我們去開拓創(chuàng)造?!薄叭娼ǔ尚】瞪鐣笔侵腥A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系統(tǒng)工程“路線圖中具有承上啟下意義的重要里程碑”[25]。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順利完成“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發(fā)展理論,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第二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積累了十分寶貴的經驗”[26]。應當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取得的決勝性成果,標志著我國建立了蘊含深厚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跨越了承上啟下的一個重要發(fā)展階段”[27]。我們通常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象地比作“一篇大文章”,倘若將“全面小康”與“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視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的“上篇”和“下篇”,那么,“上篇”已然作好,“下篇”正在開啟,當前我們正在奮力推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新征程。由之而來的“下篇”使命更艱巨。如果說“全面小康”還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那么,“后面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28],藉此之故,應一如既往地堅持“扎扎實實、穩(wěn)中求進”的“總基調”,始終不渝地強化創(chuàng)新驅動,進一步提升發(fā)展的質量和效益,進而保持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平衡性、協(xié)調性和可持續(xù)性,不斷順應新時代場域中的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期待。
總之,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xiàn)實邏輯是小康社會生成與敞顯的三維意蘊。就其理論邏輯而言,小康社會的生成與敞顯植根于馬克思社會—歷史理論邏輯的境構之中?!靶】怠蓖ǔC枘〉氖巧鐣l(fā)展的情勢,同時亦表征人的發(fā)展狀態(tài)?!叭说慕夥胚壿嫛笔秦灤R克思思想構境的一條“主線索”,馬克思、恩格斯將人的自由個性的生成與敞顯視作未來新文明類型的“指示器”和重要標識。“全面小康”與“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之間具有內在的邏輯耦合性與融通性,質言之,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亦稱“人的自由個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價值旨趣。從“歷時性”(亦稱“歷時態(tài)”)的向度透析,小康社會在當代中國場域中的生成與敞顯經歷了從“總體”到“全面”、從“建設”到“建成”的雙重躍遷。這是小康社會生成與敞顯的歷史邏輯。從現(xiàn)實邏輯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已然順利實現(xiàn),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已然開啟,這是中國共產黨接續(xù)奮斗的“上篇”和“下篇”,藉此,我們要一如既往地堅持“扎扎實實、穩(wěn)中求進”的“總基調”,保持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平衡性、協(xié)調性和可持續(xù)性,不斷順應新時代場域中的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期待。至此,小康社會生成與敞顯的現(xiàn)實邏輯得以充分呈示。
當然,小康社會生成與敞顯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xiàn)實邏輯,是非常前沿的學術問題,具有很強的學理性,同時又是十分重要的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性。本文只是對此作了一些初步的(甚至只是嘗試性的)探索,尚祈學界同仁作進一步更加精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