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 張曉楠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qū)融媒體發(fā)展中心
在全媒體時代,媒體單位新聞采編及制作的方式、新聞角度的挖掘、傳播方案的形成以及與終端讀者的互動都發(fā)生了重大改變。這就要求記者努力地向全媒體記者轉變。隨著新媒體不斷出現,不管是剛入行的全媒體記者還是富有經驗的老全媒體記者都需要積極突破自身素質瓶頸,保證自身與時俱進,可以更好地完成新聞傳播使命。
全媒體指的是同一則新聞以視頻、文字、圖片、音頻、動畫、H5等形式通過傳統(tǒng)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雜志)、新媒體(官網、快手、抖音、微信公眾平臺)平臺,通過廣電網絡、電信網絡、互聯網來達成全面?zhèn)鞑?,讓受眾可以通過電腦、手機、電視、廣播等終端接收設備來接收信息。甚至于可以達成任何人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任何終端來接收新聞的目的。全媒體時代給記者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
第一,記者能夠掌握更多新聞源。新聞源對于記者來說就是生命。在過去,記者都是通過戶外工作去不斷收集素材尋找新聞源,或者通過新聞提供人掌握新聞源。在全媒體時代,這些方式顯然落后于時代,會在新聞源爭奪中敗北。不過,全媒體時代也給予了記者多種交流、溝通、收集信息的工具,例如微信、快手、抖音以及其他新聞平臺都是記者很好的新聞源收集工具,能夠讓記者第一時間獲得更多新聞源,降低了記者新聞采編成本[1]。
第二,記者可以與受眾更好互動。和讀者互動一直都是傳統(tǒng)媒體無法跨越的屏障,這也導致傳統(tǒng)媒體新聞內容缺乏吸引力。在全媒體之下記者和受眾之間的屏障被打破,記者能夠充分了解讀者需求,這讓記者在遵從新聞真實性原則基礎上,可以迎合讀者閱讀心理等進行全新角度的新聞解析和新聞挖掘。
第三,記者采訪形式更為靈活。對新聞當事人采訪決定了記者新聞內容是否能夠更加深入,傳統(tǒng)采訪需要記者到場,僅交通環(huán)節(jié)就需要一些時間成本。全媒體之下記者可采用電話采訪、視頻采訪等形式展開新聞采編工作,非重大新聞事件、新聞人物,記者無須到場采訪、采編。
第一,新聞時效性不斷縮短。之前新聞以天來做衡量標準,如今新聞以小時作為衡量標準。換言之,在全媒體之下,一個新聞傳播超過了一小時就會成為舊聞,失去了新聞價值。所以如何第一時間掌握新聞源形成獨家新聞,或者第一時間挖掘全新解析角度,成了記者必需本領。
第二,需要記者擁有新聞方案設計能力。在了解到新聞源之后,需要記者圍繞新聞源展開具體策劃,包括采訪形式、素材抓取、傳播途徑、與讀者互動方式等。2018年12月太行山高速通車,河北日報社便提前半個月研究新聞方案。正是因為方案的精細性,保證了后續(xù)報道的及時性、新穎性,引起了當地讀者廣泛關注。這意味著全媒體之下,記者必須要有團體合作意識、要有跨領域能力,如此才能勝任全媒體記者這一職位[2]。
第三,需要記者擁有更強的信息素養(yǎng)。一方面是要擁有較強的新聞敏感度,另一方面便是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再有就是具備信息加工整合的能力。
第一,時代發(fā)展必然趨勢。隨著新媒體不斷涌現,掌控傳統(tǒng)媒體的新聞機構受到了巨大的擠壓,其為了尋求發(fā)展空間必須要改變過去新聞工作機制,而記者作為新聞制造當中最為重要的角色,必然要第一個改變自我,需要積極地向全媒體記者轉變。換言之,記者向全媒體記者轉變既有自身職業(yè)發(fā)展因素,更是為了保證所服務單位順利轉型。
第二,政府輿論引導工作需要記者向全媒體記者轉變。一直以來報社、電視臺、廣播電臺、雜志都是政府輿論引導工作中重要的喉舌,對社會大眾的思想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但是新媒體越來越多,多元化思想先后出現并對社會大眾思想形成沖擊,一些不良思想對社會發(fā)展有著破壞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記者向全媒體記者轉變,能夠掌握更多新媒體,以更多正向宣傳內容來稀釋不良信息,從而有效增強政府輿論引導能力[3]。
第三,閱讀需求多元化的讀者群體要求記者向全媒體記者轉變?;ヂ摼W時代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碎片化閱讀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同時讀者群體對同一新聞產生了視頻、圖文、音頻等閱讀需求。為了滿足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記者群體必須要向全媒體記者轉變,能夠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不斷地從不同角度來解析新聞事件,以不同途徑將新聞推送到讀者面前。
前文分析全媒體之下新聞時效在縮短,這便要求記者必須擁有較敏銳的新聞嗅覺,能夠在第一時間精準地捕捉到新聞源,并發(fā)現新聞事件當中蘊含的新聞價值,從而能夠快速形成新聞挖掘角度。
需要擺脫過去傳統(tǒng)媒體傳播理念限制,要形成大傳播意識,能夠將自身所服務的媒體機構所擁有的各類媒體整合起來(融媒體中心),結合自身自媒體以及其他同事的自媒體形成一個全面?zhèn)鞑サ姆桨竅4]。
記者只有充分了解全媒體之下各個媒體間存在的相互滲透、互補以及融合特點,才能打開視野告別過去局限性思維,積極地抓住全媒體傳播特點,不斷地搶占傳播制高點,形成新聞的全面輸出和覆蓋。
全媒體時代必須要以讀者為重,需要記者能夠打開和讀者溝通的屏障,實現記者和讀者信息共享,讓記者了解讀者閱讀需求、閱讀習慣,從而有效地安排全媒體策略。例如有的讀者群體在中午時去瀏覽某一個媒體端新聞,這便需要記者能夠在這一時間之前完成新聞編創(chuàng)工作并能夠及時發(fā)布出去。
指的是記者必須要有圖文、視頻、音頻、H5、動畫等創(chuàng)作能力,這對于記者而言考驗了他們的跨領域學習能力、時間統(tǒng)籌能力、新聞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最后這一點指的是在傳統(tǒng)新聞寫作基礎上,能夠融入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些有利因素,形成打動人心的良好新聞作品[5]。
如前文所述,河北日報社在太行山高速通車報道方面完全發(fā)揮了團體作戰(zhàn)的優(yōu)勢,形成了報紙新聞、視頻新聞、H5等結合的多元報道模式,將這些從不同角度傳播的不同內容推送到不同群體當中。過程中每一位記者都必須要擁有良好的職業(yè)操守,聽調配、聽指揮,最終形成了緊密的團隊合作實現了優(yōu)勢互補。否則將會前功盡棄,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
全媒體記者面對更大的工作壓力、更高的職業(yè)要求,故而需要記者擁有較強的身體素質以緩解壓力給身體造成的不良影響。記者要有終身體育精神,能夠結合自身職業(yè)特點以及時間安排形成系統(tǒng)的健身計劃。
新聞嗅覺培養(yǎng)源自于對新聞行業(yè)的動態(tài)關注和分析,能夠閱讀其他新聞機構的媒介內容,對相應新聞內容展開推敲。通過這種反復研究學習,提升記者自身新聞分析能力。例如在有關民生新聞當中,傳統(tǒng)新聞報道只是從政府角度去完成有關內容傳播。在新媒體之下,記者需要綜合各個角度,既要從政府角度說明有關內容,還需要站在群眾角度去觀察相應的政策。這樣形成的內容才具有傳播力。例如2019年兩會期間,中國軍網有關媒體分別推出了“一秒見代表”“精神抖擻看兩會”“行進看點”等不同欄目,從人大代表、兩會現場、動態(tài)跟蹤等不同角度去展現兩會全貌。在這些欄目下記者們必須要跨欄目實現稿件及信息共享,記者在這樣的操作中不斷形成新聞角度挖掘以及新聞價值分析能力,形成了敏銳的新聞嗅覺。
全媒體是站在傳播制高點有效安排所有媒體展開傳播的工作,要求記者必須了解包括報紙、電視等為代表的老媒體,更需要了解以官網、抖音、快手、微信H5等為代表的新媒體。要充分了解這些媒體特點,包括優(yōu)勢和短板,這樣才能根據新聞內容選擇最合理的媒體傳播方案。例如在2019年中國軍網針對兩會形成了全面媒體組合戰(zhàn)略,其中“一秒見代表”利用的是短視頻傳播。每條視頻控制在3-5分鐘,快問、秒回成為主要形式;“行進看點”則是通過微信平臺面對全國觀眾推送不同的主題內容。另外,中國軍網和《解放軍報》合作,實現了短視頻和傳統(tǒng)紙媒結合,以VR技術等實現靜態(tài)文字和動態(tài)視頻結合,讓一個個軍旅代表走入群眾視線當中。如果記者不具備媒體知識,無法跟上媒體單位思路,根本不可能出色地完成組稿任務[6]。新媒體不斷涌現,在未來肯定還有更加奇特的媒體,這就要求記者要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所有媒體展開深入研究,力求發(fā)現每一種媒體的優(yōu)勢,保證形成的媒體組合策略最為完善。
全媒體傳播機制基于全媒體傳播體系的構建,其中技術是核心,內容是抓手,管理創(chuàng)新是保障。所謂技術指的是跨媒體互動技術,在一些電視臺已經實現了大小屏融合,實現電視畫面和智能手機等微端畫面對接,這樣可以讓電視觀眾和微端受眾有效對碰,實現新聞觀點碰撞,利于增加新聞的曝光度。在未來隨著物聯網不斷壯大,會有更多媒體加入進來,更加需要強大的全媒體技術作為支撐。記者需要了解這些媒體關聯技術,要懂得媒體終端讀者互相轉化的方法,這樣也利于記者創(chuàng)新新聞內容,保證內容吸引人、留住人。記者也能夠逐漸地篩選出利于自身工作開展的媒體組合,例如微信、QQ、博客、微博、快手、抖音等,保證自身在發(fā)現新聞源、采訪工作、內容編纂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
記者要想成為資深全媒體記者,必須要樹立以讀者為重的思維,并且積極地通過自媒體與讀者互動。例如在某一篇新聞報道傳播出去之后,需要第一時間登錄個人賬號,于各個自媒體端去觀察讀者留言內容、讀者討論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最終還原出讀者臉譜,利于記者提高新聞內容的可讀性、針對性。
記者學習全媒體技術最終目的是保證自身可以靈活駕馭微視頻、創(chuàng)意圖文、H5、動畫等制作手法。雖然團隊內有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負責相應技術,但記者掌握這些技術除了增加自身競爭優(yōu)勢之外可以利用技術表達出自身獨特的新聞角度。畢竟一些創(chuàng)意角度是不能通過描述讓技術人員完全了解的,此時記者精通全媒體技術便能夠利用技術語言去表達,讓技術人員快速理解,提高制作效率。記者學習全媒體技術也有利于在新聞稿件編寫上突破傳統(tǒng)思維束縛,可以用文字描述出動態(tài)媒體才能展示出的內容,增加新聞可讀性,有效抓住讀者群體。
我國媒體行業(yè)的崗位劃分越來越細,之前記者和編輯由一人擔任,后來逐漸地演化為記者、編輯分崗。在全媒體之下,為了保證快速組稿并過審,需要記者和編輯通力合作。最為關鍵的是,因為媒體編輯多,記者需要同時面對多個編輯,這就需要記者要有足夠的合作意識。正如前文所言,太行山通高速新聞若是缺乏團隊合作,不可能出現報紙、短視頻、自媒體端各類新聞內容整合傳播的效果[7]。所以全媒體之下,作為記者必須改變單打獨斗習慣,能夠主動融入團隊當中,通過一次次團隊新聞制作活動接觸各類媒體、了解各類技術,并形成合作意識。記者只有在切實的新聞制作活動中才能提升全方面能力,培養(yǎng)出良好的敬業(yè)精神以及職業(yè)素養(yǎng),能夠有效配合其他崗位,一同將媒體新聞工作推上新臺階。
記者要有敏銳的新聞嗅覺、靈活的寫作手法、獨特的新聞思維,離不開強健的身體,否則精力不足、氣力不夠,根本不能勝任全媒體記者工作。在工作之余積極地鍛煉身體,成為提高身體素養(yǎng)的關鍵抓手。例如八段錦、太極拳有必要成為全媒體記者身體鍛煉方法,這兩種方法能夠讓記者思路更清晰、反應更靈敏。
在全媒體背景下,全媒體記者素質提升要以全媒體意識為基礎,要以信息素養(yǎng)水平提升為抓手,能夠在新聞源掌控、新聞角度挖掘、讀者互動、全媒體技術學習等方面多投入精力,尤其是要多參加單位全媒體新聞制作活動。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身職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水平。也要在本職工作中形成學習意識、風險意識,能夠在最基本的新聞寫作、與人交流當中不斷地突破。記者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讓自身實行從量變到質變,最終使自身能夠承接全媒體記者的所有工作,能夠靈活制定全媒體采訪以及傳播方案,讓不同角度新聞對接到相應的讀者群,提高新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