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 銘
有人說,一座城市能有一條河流,這是城市的幸運。
我說,我的小城海拉爾卻有兩條河流相伴,這是不是幸運中的幸運?美麗中的大美?你看,在河東河西兩岸廣場上矗立的一尊尊雕像,每天都在徐徐吹來的河風中,向來往的行人講述著小城的故事,更是讓這座沁潤著河流文明的幸運之城,充滿了古今的韻味,綿延著人文風情!
初春,從南向北流淌的伊敏河(伊敏,蒙語是生命之意),緩緩從寧靜的小城流過。這是一條發(fā)源于大興安嶺蘑菇山北麓的河流,縱貫了美麗富饒的鄂溫克草原,在樟子松林和盛開的百花叢中一路千折百回,右岸先后分支出了維納河、葦子坑河、錫尼河、輝河等支流,滋潤著青青的牧場,形成了一處處候鳥遷徙的湖泊、濕地……在與鄂溫克告別的那一刻,她匯集起分支,一番梳妝打扮后,帶著花草怡人的芬芳,拖著霞光胭脂般的長裙,進入了海拉爾城區(qū)。兩岸一簇簇、一片片盛開的杜鵑花,用最熱烈的姿態(tài)來歡迎和接納。河面上游弋的水鳥,時而鉆進蘆蕩柳叢,時而又飛向天空,發(fā)出陣陣悅耳的歡叫。藍天白云、高樓大廈一排排交織的倒影,如同油彩般變幻在流動的水面上……
外地來海拉爾旅游的朋友,常常站在伊敏河前感慨萬千,他們驚訝能有如此清澈的河水陪伴一座城市,贊嘆飛架于河面的一座座風格獨特的橋梁,也常常把伊敏河稱作海拉爾河,當我糾正時,他們一臉不解,刨根問底地追問讓我難以招架,為什么小城的名字叫海拉爾,而流經小城的河流不叫海拉爾河?伊敏河和海拉爾河是什么關系?海拉爾河又在哪里……
我不知道我的哪位先祖在何年何月從何處,趕著畜群走到海拉爾河邊,支起了氈房,升起了炊煙,開始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時光?我也不知道我的哪位先祖,面對北山和東山直線相距狹窄的空間,覺得地理條件限制了格局,不適宜家園以后的興旺發(fā)展,放棄了在這里長期居住的打算,何年何月何日開始沿著伊敏河南上,在現(xiàn)在的位置上重置爐灶,繁衍起了子孫?是他們預測出了幾百年后城市的雛形和發(fā)展?還是冥冥之中聽到了伊敏河的召喚?
我曾走進距海拉爾區(qū)中心約二十八公里的“哈克遺址博物館”,站在青石板鋪就的廣場前,波光粼粼的海拉爾河宛如一條飄帶,從東折向西北。盡情呼吸著略帶咸腥味道的強勁河風,我對先祖的問詢和想象,一下子被提前到了距今五千至七千年前。這是穿越時空的直面對話,博物館展廳里展出的細石器、骨器、陶器、玉器等兩千多件文物,講述著遠古時期這里的興盛和繁榮,讓我感受到早于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的“哈克文化”,已經在海拉爾河畔升起了人類文明的曙光,一件件器物,再現(xiàn)了呼倫貝爾先民沿著海拉爾河游牧漁獵的生產生活場景,標志著北方草原原始人類告別野蠻,開始尋找新生的開始。我曾咨詢過“哈克文化”命名人,原呼倫貝爾市博物館館長趙越先生,那時的先人怎么稱呼這條河流?是不是也走到伊敏河與海拉爾河的交匯處?是不是又沿著伊敏河南上?海拉爾古城的最初輪廓是不是有“哈克遺址”的原貌?先生的回答是:也許會有因果關系,但有待考證。
我知道,伊敏河流出海拉爾城區(qū)后,又一直向北行進了六公里,便匯入了從東向西奔流的海拉爾河。這是條被蒙語意為山溪攜帶的雨雪之河,發(fā)源于大興安嶺西側吉魯契那山西坡,呈東至西流向,經牙克石與免渡河匯合,在海拉爾轄區(qū)接納了伊敏河后,沿途又收納諸多河水……最終匯入中蘇界河——額爾古納河的懷抱。著名蒙古族史學家亦鄰真教授說,今海拉爾河,在遼代就叫“海勒河”??梢?,那時的先人們,已經在呼倫貝爾草原形成了族群,建立起了部落。
史料記載:宋嘉泰年(1201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率部在呼倫貝爾海剌爾河支流帖尼河之野,擊敗以札木合為首的塔塔爾、弘吉剌、合答斤等11 部聯(lián)軍,史稱“特尼河之戰(zhàn)”。
年復一年,歲月更迭,河道變遷,無論大自然是吝嗇還是饋贈,頑強生存的人們虔誠地接受著河流的哺育,遵循著順應天道的規(guī)律,讓延伸的足跡和拓展的家園,始終與生命般的河流相依相伴,生生不息。
我曾想象春夏之交的北山口,伊敏河與海拉爾河的交匯之處,兩岸野韭菜花盛開,(海拉爾,蒙語之意:野韭菜)淡紫色的花海鋪展到天邊,陣陣吹過的風中,裹挾著野韭菜濃郁的清香,就連疾馳而過馬蹄,都在花叢中濺起彌漫的芬芳。成群的牛羊宛若散落的珍珠,被河岸的曲線穿成項鏈,沿著流水的方向與天邊的草原融為一體。一座座草屋茅舍、地窨子蒙古包,分布在河的兩岸,海拉爾的名字被等待畜群歸來的額吉呼喚著,被在河邊飲馬的阿爸呼喚著,被點燃篝火和姑娘約會的牧馬漢子呼喚著,被悠揚的牧歌贊美傳唱著……
我稱呼現(xiàn)在的伊敏河和海拉爾河是半野性的河流,因為兩河上游近年相繼建起的水庫和橡膠壩,阻攔了它們千百年來一路狂奔的腳步,讓那帶著森林草原狂傲不羈的野性,瞬間被遏制在光天化日之下,如同一匹正在抖鬃揚蹄的烈馬,突然被勒住了韁繩,綿羊般溫順匍匐在水泥大壩的禁錮里。微微泛起的浪花,閃動著委屈的淚光,讓我在替河流惋惜憤怒的同時,又情不自禁向這條包容大度、適應了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默默奉獻的河流頂禮膜拜。因為,它在中游被攔腰斬斷的“紅花爾基水庫”里,儲滿了巨大的能量,除了滿足發(fā)電企業(yè)的生產外,還供應著200 多公里外海拉爾小城近40 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特別是伊敏河流入海拉爾境內后分支出的“六二六”小河,被修繕起了整潔的河道,鑲嵌上了漢白玉欄桿,清澈如鏡的河面上倒映著綠樹紅花。臨河遠望,22 米高的銀箔鏤空漢白玉石柱上,大汗策馬揚鞭的身姿騰空而起,直沖蒼穹,這是小城古今融合的地標建筑,寓意著一代又一代建設者依然在向新的征程揚鞭催馬。
清朝初期,多民族居住的伊敏河兩岸屬黑龍江轄區(qū),為烏拉特蒙古部落的游牧之地。雍正十年(1732年),從布特哈地區(qū)遷來的3790 多名索倫(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巴爾虎壯丁等,編為索倫左、右兩翼八旗五十佐,駐牧呼倫貝爾,建起了“呼倫貝爾城”,守護著北方一千多公里邊界線。1903年,中東鐵路通車后,車站設在了呼倫貝爾城北,城北又靠近海拉爾河,取名“海拉爾站”。從此,“呼倫貝爾城”便由“海拉爾”這一名稱取代。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我多次在紫丁香綻放的時節(jié),來到當年被侵華日軍潰逃時炸斷的“海拉爾斷橋遺址”旁,默默捧起緩緩流過的伊敏河水,心潮逐浪。2007年河西岸建起的“和平公園”,幾尊雕像仿佛在講述著當時戰(zhàn)爭的場景,“望鄉(xiāng)”的雕像前我久久駐足:穿著和服的日本母親,手拉著年幼的孩子,在不可逾越的河流前,舉目遙望故鄉(xiāng)的方向,戰(zhàn)敗逃跑的丈夫,在伊敏河畔遺棄了妻子和骨肉,不義的戰(zhàn)爭在海拉爾留下了殘垣斷壁,也留下了“望鄉(xiāng)”凝固的身影。
被稱作最高藝術殿堂的“呼倫貝爾市大劇院”,寬闊的門前廣場矗立著兩尊文化名人半身雕像,一個是作曲家通福(1919—1989),一生創(chuàng)作改編了100 多首草原歌曲,代表作品有《敖包相會》《草原晨曲》等;另一個是作曲家那日松(1934—1955),代表作有:《草原晨曦圓舞曲》《呼倫貝爾美》《呼倫貝爾情》《呼倫貝爾戀》等。
一座有品位的城市,必定是有文化的城市。文化的氛圍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的內涵,僅就雕像而言,這不是單純的擺設和點綴,而是記載著不同時代前行的印跡,凝聚著民族精神和傳統(tǒng),反映著人們的追求與信仰,展現(xiàn)著價值觀念及審美情趣,更是一個城市不可或缺的經濟投資……小城還有的幾尊雕像,皆與草原千年的歷史和遠古的傳說有關,早已與這片人杰地靈的土地融為了一體。
還記得那是梧桐樹撐起綠茵的六月,我沿著黃浦江畔,走進“上海魯迅紀念館”,在先生的石膏遺容前停住腳步。這是先生病逝的當天,好友奧田杏花將準備好的石膏漿,敷在先生還不曾僵硬的臉上,揭下來時,石膏的粘性沾下了他少量的胡須和眉毛,凝固了先生告別世界的最后一個表情。
一座城市從此留住了一代文學大師,先生的石膏遺容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