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馬其昶清史《儒林傳》稿本初探

2022-02-24 10:48閻昱昊
安徽史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清史儒林稿本

閻昱昊

(深圳大學 人文學院,廣東 深圳 518060)

清史《儒林傳》是涉及清代思想學術史的重要文本,從清嘉慶年間國史館纂修《儒林傳》,至民國時期清史館最終刊印《清史稿·儒林傳》,共有八個成體系的稿本纂就。(1)此據(jù)夏孫桐的記錄:“藝風所記《儒林》《文苑》兩傳,第一次阮文達之稿,有《儒林》而無《文苑》,第二次戴文端所進呈,兩傳始備。第三次道光甲辰另行刪并,即坊間所刻之本;第四次光緒中藝風所撰,未及進呈;第五次光緒癸卯國史館據(jù)藝風稿重添,欲進呈而未果。及清史館開,兩傳仍歸藝風經手,即所自撰舊稿增刪,改名《儒學》《文學》,此第六次也。又經馬通伯覆輯,大致與繆稿無大異,略有增入之人,仍名《儒林》《文苑》,此第七次也。馬稿又經柯鳳孫復閱,僅改作序文,其中無甚變動,而其稿失去《儒林》一冊,至付印時倉猝又取繆稿,但改用阮文達原序,傳中亦稍更動,此第八次也?!?夏孫桐:《附記》,繆荃孫:《儒學傳》,抄本,上海圖書館藏,無頁碼。)各稿本之間關系緊密,同時又各具論述特色。筆者曾研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余嘉錫覆輯清史《儒林傳》稿本,揭示出世所罕知的清史《儒林傳》第七次稿的部分面貌。(2)戚學民、閻昱昊:《余嘉錫覆輯清史〈儒林傳〉》,《歷史研究》2017年第2期。而清史館檔案中另有兩冊署名“馬其昶”的《儒林傳》稿本,是第七次稿主持者馬其昶的纂修成果遺存,可進一步反映清史《儒林傳》第七次稿的具體纂修情況與學術意義。

一、馬其昶與清史《儒林傳》纂修

馬其昶1916年至1925年間在清史館供職,據(jù)時人所言,其職務為總纂,負責晚清各大臣列傳以及《儒林》《文苑》等傳。(3)朱師轍:《清史述聞》,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40、217頁;陳祖壬編:《桐城馬先生年譜》,《晚清名儒年譜》第16冊,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版,第54—63頁。馬氏所纂《儒林傳》,是《清史稿·儒林傳》的前一版本,即夏孫桐所稱第七次稿。夏氏言該稿之后失去一冊,最終未被清史館采用刊布。第七次稿作為清史《儒林傳》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不幸淹沒在歷史長河里,其內容一直以來并不為人所知悉。(4)筆者按,目前學術界對于馬其昶纂修清史的研究并不充分,大多為一般情況介紹,甚少涉及具體纂修成果。可參見如李誠:《桐城派文人在清史館》,《江淮文史》2008年第6期;許曾會:《桐城派與〈清史稿〉的編修》,《史學史研究》2016年第2期。

清史《儒林傳》第七次稿的部分檔冊保存在清史館檔案之中。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史館檔案內有兩冊《儒林傳》稿本(6820、6821號),乃紅格鈔本,半頁八行,版心上方有“清史館”字樣。兩冊稿本封面均署“馬其昶”名,并寫有“系改修之本”。(5)《顧炎武列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820號;《馬宗梿列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821號。據(jù)封面署名即可判斷該稿本跟馬其昶及第七次稿直接相關,相關史料也印證了這一點。清史館檔案中還有一冊編號為701006317的檔冊,題名《儒林傳目》,內容應為清史館工作人員登記館中所纂《儒林傳》的篇目。該傳目表明,如王樹楠、姚永樸、夏孫桐諸人也纂有《儒林傳》,但都只有數(shù)篇單傳,數(shù)量規(guī)模遠不及繆荃孫與馬其昶。記為“馬其昶撰”的傳記總共有61篇,人物由姚范至孫詒讓。(6)《儒林傳目》,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317號,第14—21頁。而6820號稿本的人物由顧炎武至江聲,共有33篇傳記;6821號稿本由馬宗梿至孫詒讓,共有27篇傳記。兩個稿本共計60篇傳記,正傳人物與《儒林傳目》所記對應。另外馬其昶單纂有一篇《姚范傳》(7)《姚范(補儒林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818、701006819號。,因此無論傳記數(shù)量還是具體篇目,這兩冊稿本與《儒林傳目》都能夠一一契合。

這兩冊《儒林傳》稿本的傳目、內容等相關信息與夏孫桐等人對《儒林傳》第七次稿的描述是相符的。夏孫桐稱第七次稿“經馬通伯覆輯,大致與繆稿無大異,略有增入之人”,朱師轍言馬氏“修正《儒林》《文苑》傳”,并稱“通伯《儒林》《文苑》修改稿余曾見之”。(8)朱師轍:《清史述聞》,第40、217頁。二人的描述都提到馬其昶所纂的《儒林傳》是“覆輯”與“修改”的,而非另起爐灶。在馬其昶之前,繆荃孫在清史館中負責《儒林傳》編纂,成第六次稿,第七次稿實際上是在第六次稿的基礎上進行一定調整而成。(9)參見戚學民、閻昱昊:《余嘉錫覆輯清史〈儒林傳〉》,《歷史研究》2017年第2期,第174頁。

從傳目看,6820與6821號《儒林傳》稿本與繆荃孫的第六次稿的承續(xù)關系十分明顯,入傳人物與排列次序都較為一致。相比第六次稿,馬稿作了部分調整。正傳的改動很?。涸诘诹胃逯?,錢大昭單立正傳,馬稿則將其合并于《錢大昕傳》;王聘珍在第六次稿中位列正傳,馬稿則改為附傳,附《凌廷堪傳》;李富孫、李超孫、李遇孫在第六次稿中單獨為一傳,馬稿則附《許宗彥傳》;雷學淇在第六次稿中本為正傳,馬稿降格為附傳,原先的附傳崔述變?yōu)檎齻?,并刪去王萱齡附傳。而其他的改動都是附傳的變動:《顧炎武傳》刪張弨附傳;《毛奇齡傳》刪陸邦烈附傳;《全祖望傳》刪盧鎬附傳;《汪中傳》刪附傳汪光爔;朱駿聲本附在《錢大昭傳》,馬稿改附《桂馥傳》;《胡培翚傳》刪汪士鐸附傳;《曾釗傳》刪儀克中附傳;《陳澧傳》刪廖廷相附傳;《鄭珍傳》刪鄒漢勛、吳樹聲附傳;《陳奐傳》刪馬釗附傳。除去以上改動外,馬稿與繆荃孫第六次稿的其他目次結構完全相同。(10)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史館檔案中有繆荃孫所纂《儒學傳》的稿本,編號為701007453、701007452、701007451以及701007820、701007821、701007822號。但對比701006317號《儒林傳目》,這幾冊稿本并不完整,有部分傳記缺失,又有其他的傳記添入??赡苁鞘佛^編輯者為刊印《清史稿·儒林傳》,在繆荃孫稿本上直接作了改動。而上海圖書館藏繆荃孫《儒學傳》抄本,其目次與《儒林傳目》基本相同,內容與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稿本僅有部分字句差異,是相對完整的繆荃孫《儒學傳》抄本。故本文征引的第六次稿內容即參考上海圖書館抄本。

傳記內容亦反映出這種關系。筆者經過對照,發(fā)現(xiàn)馬其昶《儒林傳》稿本大量文字都承襲自第六次稿,且對第六次稿的文字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動精簡。篇幅所限,試舉一例論之。如《毛奇齡傳》,馬其昶《儒林傳》稿本載:

毛奇齡字大可,一名甡,蕭山人。四歲,母口授《大學》即成誦??偨牵瑸橥乒訇愖育埶R拔,遂補諸生。明亡,哭學宮三日。筑土室城南山,讀書其中。順治初,截江兵起,明保定伯毛有倫以寧波備倭兵至西陵,號西陵軍,與馬士英、方國安軍相犄角。奇齡說之曰:“明公建義旗東南,奈何與二賊共事?!眹猜勚蠛?,欲殺之。奇齡避禍脫去,祝發(fā)為僧。為怨家所知,復亡命,變姓名曰王士方。(11)《顧炎武列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820號,第21—22頁。

而第六次稿相關文字為:

毛奇齡,字大可,又名甡,蕭山人。四歲,母口授大學即成誦??偨?,陳子龍為推官,拔之,冠童子軍,遂補諸生。明亡,哭于學宮三日。山賊起,竄身城南山,筑土室,讀書其中。盛唐撰《傳》。順治三年,截江兵起,明保定伯毛有倫以寧波備倭兵至西陵,號西陵軍,奇齡入其軍中。是時馬士英、方國安號方馬軍,與有倫犄角,奇齡曰:“方、馬國賊也,明公為東南建義旗,何可與二賊共事?”國安聞之大恨,欲殺之,奇齡遂脫去。祝發(fā)披緇,匿坑中。后怨家屢陷之,乃變姓名為王士方,亡命浪游。(12)繆荃孫:《儒學傳》,無頁碼。

第六次稿的傳文字句用小字雙行夾注標明出處,以上引文說明第六次稿《毛奇齡傳》的內容取材于《先正事略》等不同文獻。馬其昶難以做到征引一模一樣的史源并纂輯出與第六次稿相似度極高的傳文內容,而利用第六次稿的現(xiàn)成文字修改成新的傳文可能性最大。即使是調整了目次結構的傳記,如由正傳改為附傳的《李富孫傳》中諸人,其傳文仍是由第六次稿的相應內容刪節(jié)而成,無大的變化。

6820、6821號《儒林傳》稿本的大量內容直接來源于繆荃孫第六次稿,這符合馬其昶第七次稿的特點。而夏孫桐提到“馬稿又經柯鳳孫復閱”,但柯劭忞并未作什么修改,“僅改作序文,其中無甚變動”。然該兩冊《儒林傳》稿本并無所謂序文,雖然目前無法判斷這兩冊《儒林傳》稿本是否為經柯氏復閱后的抄本,但它們的內容屬于馬其昶第七次稿,應無疑問。

馬其昶編纂的《儒林傳》最終沒有被清史館采用刊印,夏孫桐稱“其稿失去《儒林》一冊,至付印時倉猝又取繆稿,但改用阮文達原序,傳中亦稍更動”。《清史稿·儒林傳》最后應是由柯劭忞據(jù)第六次稿略作改動而成的。夏孫桐沒有明說第七次稿失去了哪一冊,而目前可見與第七次稿相關的稿本主要有兩種:一種同時署有“馬其昶”“余嘉錫覆輯”字樣,一種即為本文所論之稿本。馬其昶1921年所撰的《清史儒林傳序》稱其《儒林傳》分上下卷,實則是延續(xù)第六次稿的體系,“要以重躬修,無愧圣門德行之科者為上卷,說經硁硁,著述名家者為下卷”。(13)馬其昶:《清史儒林傳序》,《桐城派名家文集》第8卷《馬其昶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91頁。現(xiàn)存兩種稿本顯然都不是全本,余嘉錫覆輯本所載為“重躬修”的理學人物,而6820、6821號稿本則為“著述名家”的經學人物。余嘉錫覆輯本既署有余氏之名,便不可完全視為馬其昶的工作成果?;蛟S余嘉錫覆輯本是馬稿遺失之后的補救之本,但依據(jù)現(xiàn)有史料還不足以明確判斷夏孫桐的描述所指。

二、馬其昶清史《儒林傳》的內容特點

清史《儒林傳》第六、七次稿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馬其昶《儒林傳》稿本的大量內容承襲自繆荃孫第六次稿。馬稿未完全照抄第六次稿,而是對其原文進行了相當程度的縮減改動。因此相較于第六次稿,馬稿的文字要精簡不少。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定弊端,如傳文中關于傳主的一些重要信息被刪去。以《錢大昕傳》為例,繆荃孫第六次稿記載:

錢大昕,字曉征,嘉定人。乾隆十六年召試舉人,授內閣中書。十九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二十三年,大考二等一名,擢右春坊右贊善。二十四年,充山東鄉(xiāng)試正考官。二十五年,充會試同考官。二十七年,充湖南鄉(xiāng)試正考官。二十八年,大考一等三名,擢翰林院侍講學士。三十年,充浙江鄉(xiāng)試副考官。三十二年,乞假歸。三十四年,補原官。入直上書房,遷詹事府少詹事。三十九年,充河南鄉(xiāng)試正考官。尋提督廣東學政。四十年,丁父艱,服闋,又丁母艱,病不復出。主鐘山、婁東、紫陽書院。嘉慶九年,卒,年七十七。(14)繆荃孫:《儒學傳》,無頁碼。

馬其昶稿相關文字為:

錢大昕字曉征,嘉定人,乾隆十六年召試舉人,授內閣中書,后三年成進士,由編修,兩屆大考高第,擢侍講學士,假歸。俄補原官,入直上書房,遷少詹事。屢充山東、湖南、浙江、河南鄉(xiāng)試考官,督廣東學政。四十年,連丁父母艱,病不復出,主鐘山、婁東、紫陽書院。嘉慶九年卒,年七十七。(15)《顧炎武列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820號,第59頁。

第六次稿記載錢氏的生平履歷均有標注年份,而馬稿則將絕大多數(shù)年份刪去,僅羅列錢氏所任官職,不明言其履歷變遷的具體情形。又如關于錢大昕的著述,馬稿相比于第六次稿,刪去了各書卷數(shù)并且漏載諸多書目。(16)《顧炎武列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820號,第61、107—108、109頁。在其他傳記中,相似情況也頻頻出現(xiàn)。馬其昶《儒林傳》稿本的這一做法,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馬氏的史學編纂理念。馬其昶《桐城耆舊傳》有言:“曩吾為此傳,用阮文達公《擬國史儒林傳例》,采掇舊文,悉注所出。嘗侍吳先生,語及之,先生曰:“此百衲衣也,寧復有佳文乎?且所貴立言君子者,為其有鑒裁孤識,安見出于人者之必可征?今方欲傳信后世,奈何先不自信也?夫著述者之行遠與否,亦視其文好丑耳。徇俗以敗吾意,無為也?!弊允撬旆桓膱D,事皆有征,詞必己出?!?17)馬其昶:《自序三》,《桐城耆舊傳》,黃山書社1990年版,第6頁?!笆陆杂姓?,詞必己出”是馬其昶編纂史書的主張,換言之即是重新組織字句描述史事,而不必“采掇舊文,悉注所出”,完全照搬已有記載。

此編纂理念曾遭到繆荃孫批判,繆氏在信中即寫道:“通伯《桐城耆舊傳》目后引吳摯甫語,甚有礙于館例。注出處、加考異,近人均以為不便。其實此例開自宋人《涑水紀聞》,仁父《長編》即如此,且行文語氣仍行刪潤,使一氣呵成,并加議論,并非一字不易?!断檀九R安志》注據(jù)某書某書修,則更活動。若如摯甫言,專取佳文,而事跡訛錯,能行遠否耶?”(18)陳東輝、程惠新:《繆荃孫致吳士鑒信札考釋》,《文獻》2017年第1期,第111頁??娷鯇O認為,馬其昶等人修史過于執(zhí)著“佳文”,易導致“事跡訛錯”,反不如“注出處、加考異”之法。以上所舉《錢大昕傳》的例子正可體現(xiàn)“詞必己出”的弊端:傳記中的生平履歷、著述等內容是關于傳主的重要信息,馬其昶《儒林傳》稿本在處理第六次稿文字的過程中,較為隨意刪略這些記載,無疑使《儒林傳》各傳的相關內容變得模糊不清。

雖然如此,這并不意味著馬其昶《儒林傳》稿本無甚學術意義可言。《儒林傳》第七次稿也絕非因循舊章,馬其昶在編纂過程中實參考了其他相關史籍文獻,因此部分傳文呈現(xiàn)出與第六次稿不盡相同的內容。如《武億傳》,第六次稿記載:

大學士和珅領步軍統(tǒng)領事,聞妄人言山東逆匪王倫未定死,密遣番役四出蹤跡之。于是番役頭目杜成德等十一人橫行州縣,入博山境,手鐵尺飲博,莫敢誰何。億悉執(zhí)之,成德尤倔強,按法痛杖之。喧傳其事者曰:“億鹵莽刑無罪,將累上官?!毖矒峒獞c遂以濫責平民劾罷之,而不直書其事?!度辶峙f傳》。(19)繆荃孫:《儒學傳》,無頁碼。

馬其昶稿記載:

當是時和珅秉政,兼步軍統(tǒng)領,遣提督番役至山東有所诇察。其役攜徒眾,持兵刃,于民間凌虐為暴,歷數(shù)縣莫敢問。至博山,方飲博恣肆,億聞即捕之。既至,植立庭中,以牌示知縣曰:“吾提督差也?!眱|詰曰:“牌令汝會地方官緝盜,汝來三日,何不吾見?且牌止差二人,而率多徒何也?”因痛杖之,民皆為快。巡撫吉慶大駭,即以杖提督差役參奏,副奏投和珅。而番役例不當出京城,和珅還其奏使易。于是乃劾以妄杖平民,坐革職。博山民老弱謁大府乞留者千數(shù),卒不獲,然和珅遂亦不使番再出。(20)《顧炎武列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820號,第61、107—108、109頁。

雖然都記載同一事件,但馬稿“植立亭中”后的大段描述文字多不見于第六次稿中,另外傳中如“仁宗在藩邸聞其名”(21)《顧炎武列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820號,第61、107—108、109頁。等句也不見于第六次稿,故其文字必另有所本。事實上,馬稿中的這段文字是取材于姚鼐為武億所撰之《墓表》:

乾隆五十七年,當和珅秉政,兼步軍統(tǒng)領,遣提督番役至山東有所诇察,其役攜徒眾持兵刃于民間,凌虐為暴,歷數(shù)縣,莫敢何問。至青州博山縣,方飲博恣肆,知縣武君聞即捕之。至庭不跪,以牌示知縣曰:“吾提督差也。”君詰曰:“牌令汝合地方官捕盜,汝來三日,何不見吾?且牌止差二人,而率多徒何也?”即擒而杖之,民皆為快。而大吏大駭,即以杖提督差役參奏,副奏投和珅。而番役例不當出京城,和珅還其奏使易,于是以妄杖平民劾革。武君職博山,民老弱謁大府留君者千數(shù),卒不獲,然和珅遂亦不使番役再出。當時茍無武君阻之,其役再歷數(shù)府縣,為害未知所極也。武君雖一令,而功固及天下矣。(22)姚鼐:《博山知縣武君墓表》,《惜抱軒文后集》卷6,《清代詩文集匯編》第377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87頁。

姚鼐的這篇文字沒有被第六次稿征引,馬其昶則從中選取部分內容增入《武億傳》。類似的情況還見于如《呂飛鵬傳》,馬稿中有“而鄉(xiāng)試輒黜,曠然不以累其心”(23)《馬宗梿列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821號,第23,1、3,3,3—4頁。句,不見于第六次稿。這一句也非馬其昶自為,而是取材于梅曾亮所撰的墓志銘,其中有“鄉(xiāng)試又黜,然不以此自為輕重”(24)梅曾亮:《贈翰林院編修呂府君墓志銘》,《柏枧山房文集》卷13,《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52冊,第604頁。句。馬氏在編纂中征引兩位前賢的文字,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儒林傳》傳記的內容細節(jié)。又如《汪中傳》,馬稿大段征引汪中所作《自序》,更加突出其為文“工絕”與志趣所在(25)《顧炎武列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820號,第102106頁。,等等。以上事例表明,《儒林傳》第七次稿絕非只是對第六次稿的簡單復制,它的獨特性內容與意義值得挖掘。

三、馬其昶清史《儒林傳》的學術史論述

在學術史論述方面,《儒林傳》第七次稿有其獨特之處值得關注,馬其昶安排了一些不同于繆荃孫第六次稿的學術史書寫。其中《馬宗梿傳》是第六、七次稿中改動內容相對較多的一篇傳記,傳中所記載的馬宗梿、馬瑞辰、馬三俊祖孫三人都與馬其昶同族。馬其昶曾為馬瑞辰撰《墓表》,稱馬瑞辰“公于其昶,大父行也”。(26)馬其昶:《贈道銜原任工部員外郎馬公墓表》,《桐城派名家文集》第8卷《馬其昶集》,第201、200頁。第七次稿《馬宗梿傳》中幾處描寫馬宗梿、馬瑞辰父子二人學術的文字不見于第六次稿:

(馬宗梿)以習聞鼐語,不詆宋賢,其所致力則專尚考據(jù)為漢學家言。

(馬瑞辰)承其父業(yè),亦治漢學,尤長于《詩》。

說者謂宗梿所著書甚多,而卷約。瑞辰則極平生精力治此一經,遂蔚為巨制。(27)《馬宗梿列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821號,第23,1、3,3,3—4頁。

以上文字意在點明馬宗梿、馬瑞辰的學術宗尚與特點所在。父子二人均致力考據(jù)之學,治漢學有家學傳承。與此同時,身為桐城人,馬宗梿“習聞鼐語”,不背離義理之學。而在其他著述中,馬其昶亦有談及父子二人學術之處:“吾邑諸老師皆涉義理為教,罕言考據(jù),其以專經樸學聞于時,則自吾家二先生始。二先生者,謂公父魯陳先生(馬宗梿),傳業(yè)及公,凡兩世也?!?28)馬其昶:《贈道銜原任工部員外郎馬公墓表》,《桐城派名家文集》第8卷《馬其昶集》,第201、200頁。《桐城耆舊傳》馬宗梿的傳記則有言:“惟吾家二先生篤守師法,兩世傳經,于吾邑學派蓋微別云?!?29)馬其昶:《馬魯陳先生傳》,《桐城耆舊傳》,第372頁。馬宗梿、馬瑞辰父子兩代世傳經學,學術與桐城的主流略有分別。桐城學術主程朱之學,治經言考據(jù)者少,馬氏父子則開啟了治經考據(jù)之風。而馬宗梿言考據(jù)卻“不詆宋賢”,馬瑞辰更是在太平天國戰(zhàn)事期間殉難赴義(30)《馬宗梿列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821號,第23,1、3,3,3—4頁。,他們在義理及躬修方面還有著積極表現(xiàn),非皓首窮經不問世事者,符合桐城學術的主流取向。

關于另一附傳人物馬三俊,第六次稿傳記文字較為簡略:

子三俊,字命之。優(yōu)貢生,舉孝廉方正。《正雅集》。學宗程、朱,詩古文亦力追秦漢魏晉。方宗誠《記命之遺書》。以國難家仇,憤欲殺賊。四年六月,率練勇追賊至周瑜城,力戰(zhàn)死。方宗誠《馬征君傳》。年三十五。著有《馬征君遺集》。《正雅集》。(31)繆荃孫:《儒學傳》,無頁碼。

馬稿則有不少擴充:

體貌瑰偉,善技擊,喜讀宋五子書,為純儒之學。詩文楷隸,皆高古邁俗。為諸生,學使按臨,每試文輒第一。鄉(xiāng)試亦取冠全榜,使者覆審,疑世無此文,必明王鰲、歸有光稿也,刊落之,遂終不遇。咸豐元年,以優(yōu)貢生舉孝廉方正。未幾亂作,父兄皆殉難,憤欲殺賊。四年六月,率練勇追賊至周瑜城,力戰(zhàn)死,年三十五。子復震刻其遺文,為《馬征君集》。(32)《馬宗梿列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821號,第23,1、3,3,3—4頁。

相關文字取材于馬其昶的《桐城耆舊傳》:“君獨傳方先生魯生性命之學。為經義粹然深純,督學試文必第一。嘗應鄉(xiāng)舉領解首,文付刊矣已,而典試使者疑其岀明王守溪、歸震川稿,復黜落。咸豐元年,以優(yōu)行貢太學。又舉孝廉方正。負氣強力,善技擊。喜酒,酒酣輒讀《離騷》,聲韻激楚?!?33)馬其昶:《馬征君傳》,《桐城耆舊傳》,第426—427頁。馬其昶1921年為馬三俊所撰的《馬征君墓志銘》亦有相似的文字:“為楷隸絕工,類古碑刻。”(34)馬其昶:《馬征君墓志銘》,《桐城派名家文集》第8卷《馬其昶集》,第267頁。經馬其昶擴充后的傳記具備更多細節(jié),較為充分體現(xiàn)馬三俊的才學與事跡。第七次稿《馬宗梿傳》通過增加描述傳主學術宗旨及行為事跡的相關文字,使馬宗梿祖孫三人篤守宋學與躬行踐履的形象大為突顯,不再只是專言考據(jù)的治漢學者。馬其昶不僅表彰了桐城親族鄉(xiāng)賢,更在《儒林傳》“著述名家”的漢學傳記譜系中突出桐城學術脈絡所占有的一席之地,同時又有為宋學張目之意味。

除桐城學人外,馬其昶《儒林傳》稿本其他漢學學人傳記中也有涉及到宋學的內容,其中《江永傳》與《戴震傳》內的評論文字值得注意。馬氏對兩位安徽學者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相關評論文字均不見于第六次稿,應是馬氏自擬。第七次稿《江永傳》載:

徽婺為朱子故鄉(xiāng),永生其地,讀書稽古。上繼孔門博文約禮之旨,而不為空言。下開乾嘉以來實事求是之業(yè),而不失之破碎。且博學知服,未嘗一語輕詆宋賢。(35)《顧炎武列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820號,第51—52、92—93頁。

《戴震傳》則言:

盡得江永之傳。永雖精博,而推挹朱子甚至。震則好為異論,自矜創(chuàng)護。故漢學莫盛于震,而詆諆宋賢之風,亦于是啟矣。震之言亦曰:由訓誥(詁)以尋義理。然其言義理,務反程朱之所云,則矜各執(zhí)己之見,發(fā)于不自覺。茲其蔽也。(36)《顧炎武列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701006820號,第51—52、92—93頁。

馬其昶對江永有較高的評價,稱許其“博學知服”,不為空言,不務瑣碎,并且“未嘗一語輕詆宋賢”,不講門戶對立;相反戴震則不受認可,雖“漢學莫盛于震”,但馬氏認為其“好為異論”,所談義理“務反程朱之所云”,更是將戴震視為開啟清代“詆諆宋賢之風”的始作俑者。江永、戴震學術相承,均是代表清代漢學的重要學者,如江藩即言“至本朝,三惠之學盛于吳中,江永戴震諸君繼起于歙,從此漢學昌明,千載沈霾一朝復旦”。(37)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6頁。馬其昶則對二人一褒一貶,如此評價實有耐人尋味之處。

馬其昶對戴震的負面看法,亦見于其他文字,《書陸清獻公手札后》(1887年)一文即言:“薄義理為空疏,如毛西河、戴東原之懻忮,又粗之甚者也?!?38)馬其昶:《書陸清獻公手札后》,《桐城派名家文集》第8卷《馬其昶集》,第325頁。而與之對應,“其精且正者,惟程朱氏為得其宗”。(39)馬其昶:《書陸清獻公手札后》,《桐城派名家文集》第8卷《馬其昶集》,第325頁。在1921年所撰的《清史文苑傳序》中,馬其昶有言:“當是時,海內沈博絕麗之才彬彬出矣,而漢學之風亦由是熾。人人自以為許、鄭,士有不談著述者,擯而不與聚會,又薄宋賢義理之說為空疏,下筆乃甚囂塵上,鉤析釽亂?!?40)馬其昶:《清史文苑傳序》,《桐城派名家文集》第8卷《馬其昶集》,第92頁。作為桐城學人,馬其昶以程朱義理為思想宗旨,不滿漢學中“詆諆宋賢”的風氣。宋學是馬其昶《儒林傳》稿本褒貶江永、戴震的重要衡量標準,江永的“推挹朱子甚至”與戴震的“務反程朱之所云”形成了鮮明對比。在《清史文苑傳序》中,馬其昶談及《儒林》《文苑》二傳亦言“孔子論儒,有君子有小人,則儒不必皆賢”(41)馬其昶:《清史文苑傳序》,《桐城派名家文集》第8卷《馬其昶集》,第92頁。,言外之意或指《儒林傳》中人物未必都是值得褒揚的。像戴震這樣的學者,就不會得到馬氏的認可。從清代兩位重要漢學學者入手,馬其昶批判了清代漢學中鄙薄理學的門戶之見,捍衛(wèi)其所尊奉的程朱之學。

以上內容表明,在延續(xù)《儒林傳》第六次稿基本結構與內容的同時,馬其昶編纂的第七次稿亦有自身學術史論述的特點。第七次稿突出了桐城學人在清代漢學譜系中的位置;極大肯定推崇朱子的江永,批判漢學的代表人物戴震,維護宋學。馬其昶具體是通過調整《馬宗梿傳》《江永傳》《戴震傳》等傳記文字,來表達其思想宗旨以及對清代學術史的理解。

余 論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亦藏有一種馬其昶清史《儒林傳》抄本,共兩個版本,內容基本相同。其一題名“先君抱潤公清史儒林傳原稿”,另一紅格抄本所用的則是“清史館”字樣紙張。該抄本分理學、經學學者為上、下部,總共四卷,目錄結構與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馬其昶《儒林傳》稿本有著較大差異。中科院圖書館所藏稿本的傳記數(shù)量更多,入傳人物似與《清史列傳·儒林傳》有不少重合,部分傳記與臺北故宮藏馬其昶《儒林傳》稿本內容幾乎一致,如《王鳴盛傳》《全祖望傳》等。這部抄本題為“原稿”,或為馬其昶編纂《儒林傳》的初稿或底稿,但也有可能是馬氏在史館中同時編纂了兩種《儒林傳》,具體情形目前暫無法確定。(42)據(jù)李誠言,“馬通伯也自撰有《儒林傳》,馬死后,原稿藏在桐城家中,上面有馬的親筆圈點,凡傳中人物,除敘其學術成就外,尤著眼于其人的躬行實踐,凡此等處,均用‘點’作了標志”。(李誠:《桐城派文人在清史館》,《江淮文史》2008年第6期,第77頁。)中科院圖書館所藏《儒林傳》抄本可能與此“原稿”存在一定關系。

馬其昶個人的學術觀點似乎在中科院圖書館藏《儒林傳》稿本中有更為明顯的體現(xiàn),如桐城思想學術領袖姚鼐被纂入并且位列上卷宋學人物。馬其昶稱“余膺史館之聘,久客京師,因得備論前代諸儒學術流別”(43)馬其昶:《木齋詩說序》,《桐城派名家文集》第8卷《馬其昶集》,第92頁。,其主持《儒林傳》,在傳中表達個人對清代學術史的想法是正常情況,但編纂《儒林傳》也無法完全貫徹個人意見,馬氏還必須考慮到清史館史例、學術公評等方面的因素。諸如直接將本已入《文苑傳》的姚鼐寫進《儒林傳》,此類操作恐難被清史館中其他學人所接受??娷鯇O即曾批評桐城學人學術,其致信吳士鑒有言:“桐城家之不足與談漢學也,一征實,一蹈空,孰是孰非,學者自辦(疑為辯字)之?!?44)陳東輝、程惠新:《繆荃孫致吳士鑒信札考釋》,《文獻》2017年第1期,第111、127、132頁??娷鯇O視桐城派為“蹈空”,與漢學“征實”無法相提并論。對此,吳士鑒也表示贊成:“來書論桐城派末流之失,實與鄙見相同。侄昔年讀惜抱文,未嘗不服其文品之峻潔,而于名公巨人之志狀,事實從略,專事發(fā)攄議論,似不如同時經生之翔核?!郧我院?,強立標幟,一若古文乃專門之學,而經師碩儒反不能與于其列,此則推崇桐城者之過也。瞽論如是,吾丈以為何如?”(45)《吳士鑒信·三十二》,顧廷龍校閱:《藝風堂友朋書札》,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578頁。吳士鑒認為桐城文章學術“強立標幟”,其缺點在于“翔核”不足??娷鯇O對桐城學人學術的態(tài)度,亦反映在史館纂修工作中:“方東樹、吳汝綸等向所深悉,而彼黨勢大,不能不立傳,然有分寸。前朝史官必有如此者,不應詆為無識?!?46)陳東輝、程惠新:《繆荃孫致吳士鑒信札考釋》,《文獻》2017年第1期,第111、127、132頁??娷鯇O在另一信中更稱“如史館停,則為私書,而方、吳之傳,必在所去”(47)陳東輝、程惠新:《繆荃孫致吳士鑒信札考釋》,《文獻》2017年第1期,第111、127、132頁。,不欲將方、吳二人立傳。然而“彼黨勢大”,故又“不能不立傳”。所謂“彼黨”,其中應包括清史館中馬其昶等桐城人士。

可見盡管繆荃孫對桐城派有所批評,但在史館纂修工作中也無法完全貫徹個人意見,必須協(xié)調處理不同的思想主張。而清史館檔案中遺存的馬其昶《儒林傳》稿本,可能亦是桐城派面對史館不同思想主張的協(xié)調之作。該稿即使是表達宗主桐城的觀點,也沒有突破繆荃孫第六次稿的基本結構與內容,相對含蓄。目前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清史館檔案中并無與中科院圖書館所藏稿本相似的檔冊,或許這一思想學術傾向更為突出的《儒林傳》稿本未獲采用,最終被馬其昶帶出清史館。(48)有關中科院圖書館所藏清史《儒林傳》稿本的具體內容情況,本文暫不涉及,有待專文進一步研究。

本文初步探討了《儒林傳》第七次稿的部分編纂情況與學術意義。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兩冊署名“馬其昶”的《儒林傳》稿本,是清史《儒林傳》第七次稿的成果遺存,所載人物為有清一代治漢學者。馬其昶《儒林傳》稿本與繆荃孫第六次稿存在緊密關系,基本延續(xù)了第六次稿的目次結構,大部分傳記內容亦是在第六次稿相關文字的基礎上調整而成。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一稿本只是因循舊章,它在內容與論述方面存在有別于第六次稿之處,具備自身的學術意義。馬其昶編纂《儒林傳》第七次稿,除參考第六次稿傳記文字,亦征引其他史籍以豐富記載。通過調整《馬宗梿傳》《江永傳》《戴震傳》等傳記內容,馬其昶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清代漢學譜系中桐城學術的位置,表達尊奉程朱義理的思想宗旨,并批判了清代漢學中輕詆宋學的門戶之見。

猜你喜歡
清史儒林稿本
朱祖謀手批稿本《蟄庵詞録》小札
管窺《儒林列傳》中司馬遷的儒學觀
“儒林有戲” 新瓶裝舊酒 移步不換形
郭影秋與清史編纂
天一閣藏三種目錄稿本提要
從《史記·儒林列傳》、《漢書·儒林傳》看漢前儒學發(fā)展
徐乃昌稿本《藏詞目錄》書影一
王鍾翰教授與清史研究
美國“新清史”的集成之作——評羅威廉《中國的最后帝國:大清》
催稿本不易,且拖且珍惜
东乌珠穆沁旗| 信宜市| 家居| 都兰县| 乌兰县| 青川县| 深州市| 湖北省| 长泰县| 四川省| 酉阳| 临沭县| 新津县| 临泽县| 滁州市| 芜湖县| 延津县| 涟源市| 获嘉县| 怀远县| 陵川县| 华坪县| 福清市| 城步| 株洲县| 肇源县| 噶尔县| 长沙县| 隆林| 福州市| 南江县| 交口县| 麟游县| 兖州市| 沾益县| 广平县| 高要市| 黑水县| 漯河市| 永修县|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