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源,彭麗,張國政,黃靜
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動力機制研究——基于湖南省茶葉產業(yè)的實證分析
唐文源1a,1b,彭麗1a,1b,張國政1a,1b,黃靜1a,2*
(1. 湖南農業(yè)大學 a.茶業(yè)經濟研究中心,b.商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2. 湖南省農業(yè)科學院 茶葉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125)
從制度壓力的視角,構建相關理論分析框架,并運用湖南省茶葉產業(yè)的調研數(shù)據(jù)對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動力機制進行實證檢驗。結果顯示:制度模仿壓力包含的感知競爭者參與和感知競爭者成功對于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驅動效應均不顯著;制度強制壓力包含的感知政府資源優(yōu)勢對于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驅動效應顯著,但感知消費者資源優(yōu)勢對于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驅動效應不顯著;制度規(guī)范壓力包含的感知社會價值和感知自我價值對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驅動效應均顯著。在此基礎上,從政府動員、消費者參與、生產經營主體社會價值實現(xiàn)等方面對公共品牌建設提出相關建議。
生產經營主體;公共品牌;動力機制;制度壓力;茶葉產業(yè)
中央1號文件連續(xù)多年提出要加強農產品品牌發(fā)展,促進農產品增值,幫助農民脫貧增收。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意見》明確提出,“實施產業(yè)興村強縣行動,推行標準化生產,培育農產品品牌,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yè)發(fā)展新格局”,對促進公共品牌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公共品牌具有公共屬性,社會組織或社會要素在不同層次和區(qū)域都可以共享公共品牌。公共品牌產權擁有主體和內涵邊界較為模糊,部分企業(yè)的“搭便車”行為,容易造成公共品牌的“公地悲劇”[1],使得不少公共品牌最終淪為區(qū)域性小品牌或最終消失[2]。有些區(qū)域農產品品牌也屬于公共品牌,如西湖龍井、福鼎白茶、安化黑茶、瀟湘綠茶、古丈毛尖等都屬于茶葉公共品牌。通過發(fā)展農產品公共品牌,集中打造農產品品牌知名度、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實施產業(yè)扶貧,是各級政府脫貧攻堅乃至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抓手[3]。
當前品牌建設的研究文獻主要聚焦于區(qū)域品牌的構建,從集群生成或政府構建視角探討區(qū)域品牌化的動力機制,而對驅動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區(qū)域品牌化的動力要素和機制的討論尚不多見[4]。趙衛(wèi)宏等基于資源與制度相結合的視角,綜合運用質性和實證分析研究方法,得出區(qū)域品牌創(chuàng)建是由政治規(guī)制資源、集群規(guī)范資源和文化認知資源三個維度及十二個構成要素共同作用所創(chuàng)建的[5]。作為生產經營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yè)的外部競爭性經濟因素與資源環(huán)境導致的盈利能力差異是其是否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素[6]。當生產經營主體爭奪相關資源和搶占重要市場時,不可避免地要遵從社會給予的內化壓力,以增強其獲得資源和社會支持的能力。資源環(huán)境能夠形成公共品牌創(chuàng)建的制度壓力,進而驅動生產經營主體的參與。另外,生產經營主體在思維、心理層面將公共品牌建設融入日常行動中,以及將愿景轉化為現(xiàn)實的規(guī)劃與策略等,都屬于進行公共品牌建設[7,8]。因此,資源與制度理論可以從經濟理性和社會理性方面為探討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區(qū)域品牌創(chuàng)建提供新的視角[4]。
茶葉作為精準扶貧和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產業(yè),近年來發(fā)展迅速,在各茶葉主產區(qū)地方政府的主導和支持下,茶葉公共品牌建設如火如荼。為此,筆者擬基于湖南省茶葉產業(yè),從制度壓力視角對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動力機制進行分析,以為加強公共品牌建設、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提供管理啟示。
制度壓力是指制度環(huán)境對生產經營主體的生存產生一種要求服從的趨同性壓力。制度壓力推動生產經營主體行為能夠為社會大眾所支持或者更易于讓社會所接納,有助于保障其得到稀缺資源和獲取合理性地位[9]。Wu等則把產生趨同性壓力的環(huán)境資源區(qū)分為競爭狀況、當?shù)貦C構支持、聲譽等方面[10]。DiMaggio等[11]把制度壓力劃分為模仿壓力、強制壓力和規(guī)范壓力。從自我感知視角中,有學者認為自我感知是個人或群體對已獲得相關結果的一種自我評估,并且將其作為某種行為方式的基礎[12,13]。外部競爭性經濟因素影響下的趨同性壓力可能影響生產經營主體的自我感知,進而影響其相關決策[14]。
模仿壓力來自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當環(huán)境不確定時,組織可能會模仿感知成功的競爭者的行為。強制壓力來源于組織需要依賴的、占據(jù)資源優(yōu)勢的利益相關者。對資源的依賴使組織不得不遵從擁有資源優(yōu)勢的利益相關者的正式或非正式壓力,以獲得它們的支持。規(guī)范壓力則來自組織間學習的過程。組織間密切的互動和學習容易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彼此共享的行為規(guī)范,進而影響組織的決策。生產經營主體對模仿性、強制性和規(guī)范性壓力的感知會影響其對環(huán)境的判斷,進而引導或者改變其相關生產經營活動。因此,本研究將模仿壓力提煉為感知競爭者參與和感知競爭者成功;將強制壓力提煉為感知政府資源優(yōu)勢與感知消費者資源優(yōu)勢;將規(guī)范壓力提煉為感知社會價值和感知自我價值。
根據(jù)以上理論分析,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制度壓力源于資源環(huán)境、政策環(huán)境和市場競爭環(huán)境等的影響?;诖?,本研究構建了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意愿的驅動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研究框架
在實踐中,有些生產經營主體可能因缺乏信息而不愿意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甚至會對此產生誤解,如果行業(yè)內部有其他生產經營主體參與該行為就會對其進行誘導并使其再次思考本身的做法,通過轉變自身行為從而采取被廣泛認可的、成功奏效的戰(zhàn)略模式,這不僅會降低信息搜尋成本而且讓發(fā)起者所承受的風險得以減輕[15,16]。當生產經營主體發(fā)現(xiàn)競爭對手參與了公共品牌建設,如按照公共品牌質量管理要求進行種植加工、積極參與公共品牌主導的產品博覽會等,且提升了農產品質量、擴大了知名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可能會促使生產經營主體進行仿效[17]。據(jù)此,提出如下假設:
H1:感知競爭者參與對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意愿具有正向影響
H2:感知競爭者成功對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意愿具有正向影響
一個依賴于其他組織的生產經營主體被施加正式或者非正式壓力則稱為強制性制度壓力[10,17]。占據(jù)政策資源優(yōu)勢的政府意志和占據(jù)市場資源優(yōu)勢的消費者訴求是強制性制度壓力的主要來源[18]。而且,當生產經營主體過于依賴市場選擇時,原本屬于生產經營主體的消費者資源優(yōu)勢也會逐漸轉變?yōu)閺娭菩灾贫葔毫?。因此,這使得消費者關切會對生產經營主體行為產生影響[19]。政府通過注入政策資源和權威,如報銷生產經營主體以公共品牌名義參與行業(yè)博覽會的各項費用、組織產銷對接會為企業(yè)提供銷售線索、支持生產經營主體以公共品牌名義進行的市場推廣等,生產經營主體就可能會感知到政府資源優(yōu)勢,進而可能會提升參與公共品牌建設意愿。消費者從原先的接受生產經營主體給予價值,轉變?yōu)橄M者參與創(chuàng)造價值[20],生產經營主體就可能會感知到消費者資源優(yōu)勢,進而可能會提升其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意愿。據(jù)此,提出如下假設:
H3:感知政府資源優(yōu)勢對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意愿具有正向影響
H4:感知消費者資源優(yōu)勢對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意愿具有正向影響
社會網(wǎng)絡關系使規(guī)范的影響范圍增大,增進了生產經營主體間的共同認識,并且有助于雙方分歧的消除,同時加強了規(guī)范的力量以及對生產經營主體行為的潛在影響[21]。社會關系網(wǎng)絡中的生產經營主體集體化地塑造了制度規(guī)范,但又無法避免制度規(guī)范所帶來的深刻影響,從而出現(xiàn)了相似的行為[7]。屬于資源環(huán)境要素的感知社會價值與感知自我價值是規(guī)范性制度壓力主要來源。人們往往注重于參與可能強化與提升績效的戰(zhàn)略[22]。生產經營主體感知社會價值與感知自我價值能夠促進生產經營主體遵守行業(yè)規(guī)范,積極參與公共品牌建設,提升自身績效和促進產業(yè)發(fā)展,進而形成與之相關聯(lián)的內部制度規(guī)范。據(jù)此,提出如下假設:
H5:感知社會價值對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意愿具有正向影響
H6:感知自我價值對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意愿具有正向影響
根據(jù)本研究構建的研究框架(圖1),結合訪談和問卷調研情況,選擇變量如下:
(1)被解釋變量。選擇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意愿()作為被解釋變量,用來測度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重點分析生產經營主體是否積極學習公共品牌建設標準,是否制定了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積極策略,是否建立了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具體目標。
(2)解釋變量。從制度壓力的角度研究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驅動機制,將制度壓力分解為制度模仿壓力、制度強制壓力、制度規(guī)范壓力三個重點要素。
制度模仿壓力從感知競爭者參與()和感知競爭者成功()兩個方面進行測度。感知競爭者參與主要分析生產經營主體感知競爭者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情況,包括競爭對手是否積極參與學習公共品牌建設標準,是否制定了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積極策略,是否建立了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具體目標。感知競爭者成功主要分析生產經營主體感知競爭者通過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獲得成功和獲利的情況,包括競爭對手是否因參與公共品牌建設而受惠良多,是否因參與公共品牌建設而在同行中獲好感,是否因參與公共品牌建設而在供應商中獲好感,是否因參與公共品牌建設而在消費者中獲好評。
制度強制壓力從感知政府資源優(yōu)勢()和感知消費者資源優(yōu)勢()兩個方面進行測度。感知政府資源優(yōu)勢主要分析生產經營主體感知政府部門是否實施了有利的政策和項目,是否提供了所需的有效信息,是否提供了所需的財政支持,是否幫助獲得了許多政策資源。感知消費者資源優(yōu)勢主要分析生產經營主體感知客戶對本單位是否加入公共品牌建設的關注度,消費者是否支持加入公共品牌建設的生產經營主體,支持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消費群體數(shù)量與實力如何。
制度規(guī)范壓力從感知社會價值()和感知自我價值()兩個方面進行測度。感知社會價值主要分析生產經營主體感知公共品牌能否更快地實現(xiàn)本地特色發(fā)展的目標,能否提升當?shù)仄髽I(yè)形象,能否提高當?shù)厝嗣袷杖?,能否提升當?shù)卣瓽DP,能否促進本地特色發(fā)展。感知自我價值主要分析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是否有利于擴大現(xiàn)有產品和服務的市場,是否有利于提升產品銷售價格,是否有利于減少宣傳和溝通成本,是否有利于加強與客戶及供應商的協(xié)調性。
為了更好地刻畫制度壓力視角下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驅動機制,本研究構建如下模型:
=+1+2+3+4+5+6
其中因變量為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意愿(),自變量分別為感知競爭者參與()、感知競爭者成功()、感知政府資源優(yōu)勢()、感知消費者資源優(yōu)勢()、感知社會價值()和感知自我價值()。
本次調研對象為湖南省從事茶葉產業(yè)的生產經營主體,主要包括生產加工企業(yè)、茶葉專業(yè)合作社、茶葉生產大戶等,涉及湖南省主要產茶區(qū),調研對象的選擇參考了茶葉生產經營主體的現(xiàn)實結構。運用李克特五級量表從“完全不贊同”到“完全贊同”收集茶葉生產經營主體對響應當?shù)毓财放平ㄔO的評價。本次調研共發(fā)出問卷300份,收回297份有效問卷。調研結果如表1所示。被調查人員中,男性與女性人數(shù)大致各占一半,年齡在31~40歲的人員居多。70%以上的被調查人員的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良好,能較好地理解問卷的題項。73%以上的被調查人員的茶葉從業(yè)經歷為2年及以上,對茶葉產業(yè)有較為深入的認知。被調查人員包括老板或總經理、部門負責人以及一線從業(yè)人員三類,各類人員占比差距不大,基本能涵蓋各崗位的茶葉從業(yè)人員的想法,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表1 樣本特征分析
通過計算可知,Cronbach's α值為0.983(表2),大于0.7,說明問卷題項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信度較高。根據(jù)Heir理論,測量模型題項的標準化皮爾森系數(shù)高于0.6,為可接受狀態(tài),達到0.7為較理想狀態(tài),低于0.6或者高于0.95的題項會造成違反估計需要刪除。使用SPSS21.0進行模型分析,輸出數(shù)據(jù)結果發(fā)現(xiàn),都達到標準,無須刪除;其他題項均大于0.7,符合數(shù)據(jù)選取要求。
表2 變量所涉題項及其標準化皮爾森系數(shù)分析
運用SPSS21.0對樣本數(shù)據(jù)進行因子分析。如表3所示,KMO值為0.853,大于0.7;Bartlett檢驗顯示,值小于0.05。這表明樣本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從表4旋轉成分矩陣可以看出,各個因子的題項得分均大于0.5,說明因子提取較為合理,因子分析有效。
表3 KMO 和 Bartlett 的檢驗
表4 旋轉成分矩陣
注:提取方法為主成份法;旋轉法為具有 Kaiser 標準化的正交旋轉法,旋轉在 11 次迭代后收斂。
由表5可知,判定系數(shù)R為0.788,模型解釋度符合要求。F檢驗統(tǒng)計量觀測值為11.161,Sig.為0.000,小于0.05,表明模型擬合度較好。
表5 模型匯總
表6 系數(shù)值和共線性統(tǒng)計量
由表6系數(shù)表可知:
感知競爭者參與和感知競爭者成功的Sig值分別為0.678和0.971,都大于0.1,因此,H1、H2均不成立,說明制度模仿壓力包含的感知競爭者參與和感知競爭者成功對于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意愿驅動效應均不顯著。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當前階段,公共品牌建設是以政府為主導,公共品牌建設的效果主要集中在公共品牌影響力和品牌價值的提升,對企業(yè)品牌的帶動效益不易被量化,生產經營主體在參與過程中處于被動的局面,參與成功的感知度不明顯,因而驅動效應不顯著。
感知政府資源優(yōu)勢與感知消費者資源優(yōu)勢的Sig值分別為0.035和0.947,因此,H3成立,H4不成立。說明制度強制壓力包含的政府資源優(yōu)勢對于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意愿驅動效應顯著,但消費者資源優(yōu)勢對于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驅動效應不顯著。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政府在推動公共品牌的建設過程中,對其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如政府為了推動產業(yè)發(fā)展,對生產加工設備與廠房建設、茶葉品牌推廣等給予了政策和資金支持,生產經營主體明顯感覺到了政府資源帶來的好處,所以感知政府資源優(yōu)勢對于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驅動效應顯著;而當前消費者對于市場的感覺普遍處于“只知公共品牌不知企業(yè)品牌”的狀態(tài),對于公共品牌和企業(yè)品牌的關聯(lián)感受不明顯,消費者資源對生產經營主體的直接關聯(lián)度不強,導致其感知消費者資源優(yōu)勢不明顯,因而對參與公共品牌建設驅動效應不顯著。
感知社會價值和感知企業(yè)價值的Sig值分別為0.079和0.083,都小于0.1,因此,H5、H6均成立,說明制度規(guī)范壓力包含的感知社會價值和感知自我價值對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意愿驅動效應均顯著。這說明生產經營主體存在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除了自身生存發(fā)展之外,還強烈關注自身發(fā)展對于當?shù)孛撠毠院袜l(xiāng)村振興的貢獻,有為扶貧和鄉(xiāng)村振興事業(yè)做貢獻的情懷,這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富含“為善、感恩、包容、分享”等文化元素有關。農產品生產與加工過程為農村老百姓提供了工作機會,能直接帶動脫貧致富,因而生產經營主體感知自我價值和感知社會價值較為強烈,這與政府主導公共品牌建設時強調與老百姓的利益聯(lián)接政策是一致的。
總之,驅動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制度壓力源自于資源環(huán)境、政策環(huán)境和市場競爭環(huán)境等的影響。由于公共品牌具有的資產公共性[23]與長期累積性[24],區(qū)域內生產經營主體與公共品牌是一個相互依存的關系,在不同的情境下,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意愿有所不同。
從制度壓力的視角,構建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意愿驅動模型,并運用湖南省茶葉產業(yè)的調研數(shù)據(jù)進行實證檢驗,可得到如下結論:制度模仿壓力包含的感知競爭者參與和感知競爭者成功對于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驅動效應均不顯著;制度強制壓力包含的政府資源優(yōu)勢對于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驅動效應顯著,消費者資源優(yōu)勢對于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驅動效應不顯著;制度規(guī)范壓力包含的感知社會價值和感知自我價值對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驅動效應均顯著。其中政府資源優(yōu)勢對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意愿的影響最大。
基于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政府應繼續(xù)強化對公共品牌建設的政策支持與資源注入。代表制度強制壓力的感知政府資源優(yōu)勢對于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驅動效應顯著,說明政府在公共品牌建設中,通過注入政策資源和權威驅動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效果明顯。政府宜繼續(xù)強化政策和資源注入,通過建立公共品牌發(fā)展規(guī)劃,瞄準發(fā)展定位,強化整體設計,優(yōu)化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支持,加強組織保障等方式,為公共品牌建設夯實基礎。通過政策和資金引導,幫助生產經營主體樹立品牌意識,更積極地參與公共品牌建設。幫助生產經營主體認清自主品牌與公共品牌“合作共贏”的共生關系,改變“政府搭臺,企業(yè)看戲”的觀望態(tài)度,逐步向“政府搭臺,企業(yè)唱戲”轉變;政府通過重點支持公共品牌發(fā)展的基礎建設,可以借助統(tǒng)一品牌標準、統(tǒng)一使用規(guī)范、統(tǒng)一品牌管理,強化公共品牌宣傳等工作,全方位促進公共品牌發(fā)展。
(2)政府應引導生產經營主體和行業(yè)協(xié)會良性互動,建立多方參與的公共品牌發(fā)展體系。代表制度模仿壓力的感知競爭者參與和感知競爭者成功對于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驅動效應均不顯著,主要原因是生產經營主體之間的互動不夠,對競爭者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情況感知度不高。政府在引導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同時,要重視公共品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構建,充分發(fā)揮行業(yè)協(xié)會的橋梁作用,建立生產經營主體、行業(yè)協(xié)會、政府之間良性互動的公共品牌生態(tài)系統(tǒng),通過生產經營主體之間的互動,強化相互學習與合作,形成制度模仿壓力,更好地激發(fā)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和促進公共品牌建設的主動性,形成公共品牌建設“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集體力量。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一方面促進公共品牌的成長,另一方面也可以強化企業(yè)品牌與公共品牌的互動關聯(lián),幫助企業(yè)品牌“借船出海”,借助公共品牌資源獲得發(fā)展先機,從而促進企業(yè)品牌的成長。
(3)公共品牌建設應強化市場主體作用,重視消費者參與。代表制度強制壓力的感知消費者資源優(yōu)勢對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驅動效應不顯著,主要原因在于消費者在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的過程中對生產經營主體影響力不夠。公共品牌建設要厘清政府、社會與市場三者之間的責任,逐步改變當前以政府為主導的現(xiàn)狀,強化市場的主體作用,重視消費者參與,讓市場在產業(yè)所需資源配置方面起決定性作用。消費者參與公共品牌建設,能夠強化對品牌建設過程的影響和監(jiān)督,提升消費者群體的市場影響力,有利于讓公共品牌建設中少數(shù)濫竽充數(shù)者受到應有的市場懲罰,因此,消費者不應僅僅滿足于成為品牌的被動購買者,而是要成為創(chuàng)造品牌體驗的積極參與者[25],以促進產品的創(chuàng)新和服務的提升。公共品牌建設需從以自我為中心的封閉系統(tǒng)轉變?yōu)楦娱_放協(xié)作的環(huán)境,消費者的積極參與能為品牌價值利益相關方創(chuàng)造更加可信的互惠價值。
(4)生產經營主體應注重所屬企業(yè)文化的建設。代表制度規(guī)范壓力的感知社會價值和感知自我價值對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驅動效應均顯著,說明企業(yè)文化和社會責任能有效促進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公共品牌建設。生產經營主體應主動構建積極的企業(yè)文化,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yè)文化,強化鞏固精準扶貧成果和服務鄉(xiāng)村振興的認知和愿景,在企業(yè)生產、銷售的全過程中突出農產品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可以讓消費者看到區(qū)域公共品牌的文化特色和愛民情懷,提高消費者購買相關產品的意愿。同時,企業(yè)文化和社會責任感能夠提升農產品的親和力[26],促進生產經營主體與消費者的聯(lián)結,強化消費者互動,促進銷售并提升品牌忠誠度。
[1] HANNA S,ROWLEY J.A practitioner-led strategic place brand-management model[J].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2013,29(15-16):1782-1815.
[2] 翁勝斌,李勇.農產品區(qū)域品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長性研究[J].農業(yè)技術經濟,2016(2):113-119.
[3] 李道和,葉麗紅,陳江華,等.茶葉區(qū)域公用品牌整合績效影響因素分析——基于茶葉企業(yè)視角[J].茶葉科學,2020,40(4):544-554.
[4] 趙衛(wèi)宏,孫茹.驅動企業(yè)參與區(qū)域品牌化——資源與制度視角[J].管理評論,2018,30(12):154-163.
[5] 趙衛(wèi)宏,周南,朱海慶.基于資源與制度視角的區(qū)域品牌化驅動機理與策略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5(2):26-38.
[6] OLIVER B C.Institutional Linkages and Organizational Mortalit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1,36(2):187-218.
[7] LIANG H,SARAF N,HU Q,et al.Assimilation of enterprise systems: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top management[J].MIS Quarterly,2007,31(1):59-87.
[8] LEE J,ELBASHIR M Z,MAHAMA H,et al. Enablers of top management team support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 innov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2014,15(1):1-25.
[9] HEUGENS P,LANDER M W.Structure! agency! (and other quarrels):Meta-analyzing institutional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9,52(1):61-85.
[10] WU X,GENG S,LI J,et al.Shared resourc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clustered firms:the missing link[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0,18(9):1391-1410.
[11] POWELL D M W.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2):147-160.
[12] ABDULAH,WANGID M N.The development of self-perception instrument of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J].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2021,1882(1):012156.
[13] URITH N,RAMíREZ-MERA,JORGE FRANCISCO BARRAGáN LóPEZ.Autopercepción de estudiantes universitarios sobre el uso de tecnologías digitales para el aprendizaje[J].Revista de metalurgia,2018,10(2):94-109.
[14] YANG Y,KONRAD A M.Understanding diversity management practices:Implications of institutional theory and resource-based theory[J].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2011,36(1):6-38.
[15] ANDERIES J M,JANSSEN M A,OSTROM E.A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robustness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from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J]. Ecology & Society,2004,9(1):1.
[16] HONIG B,KARLSSON T.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n business planning activities for nascent entrepreneurs in Sweden and the US[J].Administrative sciences,2013,3(4):266-289.
[17] GULER I,MACPHERSON M.Global competition,institutions,and the diffusion of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The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ISO 9000 quality certificate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2,47(2):207-232.
[18] BARRY M STAW,LISA D,EPSTEIN.What bandwagons bring:Effects of popular management techniques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reputation,and CEO pa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0,45(3):523-556.
[19] HENRIQUES I,SADORSKY P.The determinants of an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ve firm:An empirical approac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6,30( 3):381-395.
[20] 張國政,彭嬪,王坤波,等.茶企價值共創(chuàng)活動對品牌忠誠度影響的研究及建議[J].茶葉通訊,2019,46(1):61-65.
[21] KNOKE D,POWELL W W,DIMAGGIO P J.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J].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3,87(2):501.
[22] DAVIS G F.Agents without principles? The spread of the poison pill through the intercorporate network[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1,36(4):583-613.
[23] 趙勍升.原產地品牌資產增值對策研究[J].改革與戰(zhàn)略,2011,27(2):47-50.
[24] 郭紅生.淺議區(qū)域農產品品牌延伸[J].商業(yè)研究,2008(5):164-167.
[25] PRAHALAD C K,RAMASWAMY V.Co-creation experiences:The next practice in value creation[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2004,3(1):5-14.
[26] 李友梅,肖瑛,黃曉春.當代中國社會建設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中國社會科學,2012(4):125-139.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a enterprises participating in public brand: 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ea industry in Hunan Province
TANG Wenyuan1a,1b, PENG Li1a,1b, ZHANG Guozheng1a,1b, HUANG Jing1a,2*
(1.a.Tea Economic Research Center, b.Business School,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2.Tea Research Institute, 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sha 410125,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pressur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willingness-driven model of tea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entitie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brand building, and uses survey data from the main tea-producing regions in Hunan Province to conduct empirical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ceived competitor’s participation and perceived competitor’s success contained in institutional imitation pressure are not significant for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entitie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brand building; the perceived government resource advantage included in institutional compulsory pressure is for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entitie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brand building. The driving effect is significant, but the perceived consumer resource advantage is not significant for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entitie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brand building; the perceived social value and perceived corporate value contained in the pressure of institutional norms are both significant for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entitie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brand building. On this basi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brand from the aspects of government mobilization, consumer particip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social value of the main body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entities; public brand; dynamic mechanism; institutional pressure; tea industry
10.13331/j.cnki.jhau(ss).2022.01.009
F324.6
A
1009–2013(2022)01–0072–08
2021-11-20
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XSP20YBC194);湖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19A233,19A228)
唐文源(1981—),男,湖南武岡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農產品品牌與茶業(yè)經濟。*為通信作者。
責任編輯:曾凡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