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內(nèi)容摘要:《女勇士》是美國當代著名華裔女作家湯亭亭的代表作。作為典型的女性主義文本,《女勇士》探討了作為男人附庸的女子,如何才能成為一名獨立自強的女勇士,實現(xiàn)男女平權的話題。作者在《女勇士》中為消聲的無名女子代言,替處于邊緣地位的女性發(fā)聲,并賦予女勇士無往不勝的英雄特質和力量。本文通過分析《女勇士》中的人物形象來展示女人由妻子或傭人成長為女勇士的邏輯進路,以此來說明打破禮教、勇敢戰(zhàn)斗,并且通過教育賦能是女性才能成為與男人平等的“女勇士”的三個必要條件。
關鍵詞:女性主義 花木蘭 月蘭 教育
1976年,湯亭亭的處女作《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一問世,便引起轟動,并榮獲當年美國“國家圖書批評界”的非小說獎。國外的日裔美國詩人本鄉(xiāng)(Garrett Hongo,1951-)極看重《女勇士》,“因為《女勇士》打破了關于女子屬性和華裔美國女子屬性的極度沉默,在出于對民間傳說、家史和個人沉思所想象出來的歷史和神話的‘他者’之中重新排列了民族和性別的位置?!盵1]國內(nèi)的張志清先生認為,“作為最有實力的女性主義作家,湯亭亭不但為被消音了的無名女子爭得發(fā)言權,而且使女子成為道德的楷模、沖鋒陷陣無往而不勝的勇士和英雄。”[2]湯亭亭賦予女性勇士英雄般的能力,為女性發(fā)出了屬于她們的最強音。
女性主義視野下的研究有包威(2012)論析了《女勇士》中幾位形態(tài)各異的華裔女性形象,并對書中體現(xiàn)出來的女性主義思想進行了探討。得出華裔女性意識的覺醒、擺脫男權社會的強烈愿望以及對男女平等的渴望的結論。[3]謝小童,張艷威(2020)圍繞“顛覆男權話語,融入女權意識”、“顛覆自傳,融入女性主義自傳特點”和“顛覆種族觀念,融合多元文化因素”三個方面反對種族歧視、建構多民族平等對話的多元文化。[4]還有從女性身份建構視角對《女勇士》和《喜福會》的對比研究;從女性主義理論和后殖民理論兩個理論出發(fā),剖析書中六位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和主體意識,揭示美籍華裔婦女在現(xiàn)代父權制社會和美國社會中的生存狀態(tài)和抗爭過程,為女性總體的解放提供一種借鑒的研究等等。
正如《女勇士——一個生活在“鬼”中間的女孩的童年回憶》這個書名所暗示的,《女勇士》主要探討的是作者作為一名華裔(受傳統(tǒng)觀念束縛)美國人(受種族歧視和文化歧視)如何戰(zhàn)勝群鬼,成為女勇士的主題。因此本文將通過分析《女勇士》中的人物形象來展示女人由依附于男人的妻子或傭人成長為男女平等的女勇士的邏輯進路。
一.打破禮教
《女勇士》講述了含恨自殺的“無名姑姑”、第一代堅韌勤勞的移民勇蘭、到美國尋夫的姨媽月蘭、無所不能的勇士花木蘭、第二代反叛移民“我”和戰(zhàn)亂被俘思念家鄉(xiāng)的才女蔡琰等六位女性的故事。
小說的開篇,作者就提出了“我”作為華裔美國人,“怎樣把童年、貧困、愚蠢、一個家庭、用故事教育你們成長的母親等等特殊性與中國的事物區(qū)分開來?”[5]“我”希望審視身上的中國特征,通過了解身上的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來解決身份認同問題。這是女性意識的覺醒,也是人的覺醒。
“我”觀察動物,從動物身上學習“藏身和搏斗的技巧”。到白虎山,一只兔子跳向火堆,為饑餓的“我”作出了自我犧牲,使我領悟“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物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求道精神。由于長時間的饑餓,“我”出現(xiàn)了幻象,“我的眼前出現(xiàn)一對金人兒,在那里跳著大地之舞。他倆旋舞得很美,簡直就像地球旋轉的軸心……我明白了耕耘勞作與舞蹈并無不同;農(nóng)民穿的破爛衣衫像皇帝的金冠玉帶一樣金碧輝煌;也明白了為什么舞者之一終究是男性,而另一個則終究是女性?!盵6]這一男一女的和諧之舞,正是化解了男、女兩性性別對立后的平衡狀態(tài),也是道法自然達到的男女平等、貧富相依、陰陽相生的境界。就像中國的太極圖,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兼具陰陽、剛柔、雌雄二重性格,這也是文學希冀達到的平衡與和諧的狀態(tài)。
但是在傳統(tǒng)文化中,魏晉時期嵇康所提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更多的是一種理想,社會的現(xiàn)實卻是長期存在著“名教”(禮教)與“自然”的緊張關系,特別是在三綱學說創(chuàng)立以后,“夫為妻綱”的觀念成了束縛女性追求平等的藩籬,甚至蛻變?yōu)椤耙远Y殺人”的工具。比如,作品中的無名姑姑在新婚丈夫去美國淘金后,因通奸而懷孕。在那個媳婦可以被公婆賣掉、抵押掉、用石頭砸死的年代,在全村人同是親戚的熟人社會,貧窮、封閉又狂怒的村民們數(shù)著日子,在姑姑生產(chǎn)前,到家里打砸搶燒,毀壞殆盡,家人也罵她“我們從來沒有你這么個人”。生產(chǎn)的疼痛伴著心理的傷痛,姑姑生產(chǎn)后帶著剛出生的嬰兒被逼沉井自殺。
母親也許是想用姑姑悲慘的經(jīng)歷教育女兒保持女性貞潔的重要性。女兒卻因為有美國文化的借鑒,現(xiàn)代的視野,所以可以打破禮教的束縛。女兒從人的角度,還原一個活生生的,渴望愛人陪伴、有性需要、愛美且有誘惑力的年輕女人應有的真實形象,萌生出了對姑姑勇敢追求愛與美的精神的贊許,也同情姑姑到死都沒有說出情人或強奸她的那個男人的名字,為姑姑被時代、被制度、被強權而消聲甚至被家人故意遺忘的悲慘遭遇,而鳴不平。
二.勇敢戰(zhàn)斗
兩性和諧之舞的理想是美好的,現(xiàn)實卻是不公的。女性如何達到兩性和諧、平等的理想狀態(tài)呢?在打破禮教,獲得心靈的自由之后,女性還要有決心選擇“勇敢戰(zhàn)斗”?!杜率俊分刑接懥藘煞N選擇及其不同后果。
1.逆來順受
如果無名姑姑服從、隱忍、妥協(xié)的后果是被逼而死,那領著丈夫每個月打錢回來的月蘭姨媽獨自撫養(yǎng)女兒、獨守空房、千里尋夫的后果就是被逼而瘋,兩人都是女性軟弱的犧牲品。當社會要求女人守活寡的時候,那些在外拼搏的男人們一樣也會守身如玉嗎?姨父成功打入美國上流社會,如魚得水,意氣風發(fā),診所開得風生水起,老婆長得年輕貌美。見了苦等自己二十多年,如今已是老太太的姨媽,毫無情分地說“你來這兒是個錯誤。你無法適應,你駕馭不了這里的生活。我一切都重新開始了?!盵7]作為男人,你是重新開始了,明明也知道一個女人在苦苦等候你,男性對女性的絕情、丈夫對中國妻子的否定,也直接導致了姨媽的瘋癲。
在中國文化里,順從是一種高尚的美德。而“在西方文化里,順從只與狗和森嚴的等級聯(lián)系在一起”[8]顯然,美國文化提倡張揚個性。而華裔女性要像人一樣地活著,就要勇敢戰(zhàn)斗。
2.勇敢抗爭
當女孩們聽大人講故事,“了解到長大了不過當當別人的妻子或傭人,那真是我們的失敗。我們可以當巾幗英雄,女劍客。無論誰傷害了女劍客的家庭,即使打遍天下,她也不會善罷干休?!盵9]像花木蘭和勇蘭一樣勇敢抗爭,才是我們女性贏得平等的合理路徑。
“我”由神鳥指引,迷路山中,幸好遇到一對老人留宿。他們想用15年時間,把我訓練成武士,面對不公,行俠仗義,報仇雪恨。老太太教導我保持安靜,觀察動物6年后,向它們學習了藏身和搏斗的技巧。第七年,老人帶我到白虎山這個遍地是雪,有老虎出沒的地方,他們消失后,“不得不赤手空拳為生存而斗爭”的我收集柴禾,依靠水,節(jié)省吃的而抵抗饑寒交迫。由于挨餓時間長了,還是出現(xiàn)了幻象。老人找到我后,第二天就練習更高難度的蒼龍真法。我每日練功,雨天、經(jīng)期也不影響我的修煉,直到22歲,“人長大了,武功也深了,就可以所向無敵。”為了替父從軍,為了拯救許許多多家庭,我求道歸來?!案改赶駳g迎歸來的兒子那樣,殺了只雞,整個地蒸了?!备改冈谖冶成峡滔鲁鸷?、誓言和名字,以便讓人了解我們作出的犧牲。
我征用那些“家里沒什么牽掛的和從眼神里能看出英武氣質的”人入伍,我的軍隊“從不強奸婦女”,所到之處,秩序井然。我斬殺了蛇變的巨人,每逢敗北,關公總會助我化險為夷。我和丈夫并肩作戰(zhàn),只有懷孕至分娩的時刻才沒去戰(zhàn)斗,生下孩子后就背在身上繼續(xù)作戰(zhàn)。我們砍殺了皇帝,建立新制度,遣散了軍隊。我回到家鄉(xiāng),找到正在數(shù)錢的財主,殺了這個欺詐百姓,玩弄女人,藐視女性的男人,散盡他的財產(chǎn),遣散他家裹了小腳的女人們。而后,我脫下戰(zhàn)袍,換上婚禮服,拜見公婆,紡織耕耘,生兒育女。
“木蘭”夢有多美,花木蘭有多么的法力無邊,現(xiàn)實中的我就有多么的人微言輕,美國生活也令人失望到要在夢境與虛構中尋找心靈的慰藉與平衡。我始終沒有享受到父母對我像弟弟一樣,臉上滾雞蛋、過滿月、張燈結彩慶賀、把照片寄給奶奶、越戰(zhàn)歸來時吃“蒸雞”等等待遇。還有大伯不帶女孩,只帶男孩上街的歧視。以及華僑鄰居沖我和姐姐搖頭的否定。遭到種族歧視,作為小人物的我只能軟綿綿地抗爭,一點勁都沒有,聲音也不是很堅決。
生活在害怕父母把我賣掉的恐懼中,面對華人社會的性別歧視,以及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的多重壓力下,我不但沒有妥協(xié),反而發(fā)奮圖強,“我得成就一番大事業(yè)?!狈e極上進,“我用功學習,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始終未將自己變成男孩?!鳖B強抗爭,努力成為新女性,“我一直迫使自己成為地道的美國女性,否則不談戀愛?!本芙^成為聽話的女傭,“我堅決不做飯。不得不洗碗的時候,我就打碎它一兩個?!盵10]也能獨立生存,“我從不需要任何人犧牲他自己的生意來養(yǎng)活我?!毕裥掳婊咎m一樣,“作為揭竿而起的英雄后代,我就應該信心十足,走上大街,立即著手我的事業(yè)。有許多路要走,有許多事要做?!盵11]離開讓人難以忍受的華人街,揭示性別歧視與種族不被平等對待的社會不公正現(xiàn)象。
三.教育賦能
“如果19世紀獲得成功的秘訣是‘去西部吧,青年們’,那么21世紀獲得成功的秘訣就是‘念大學吧,所有人’。”[12]在文憑社會,好工作與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密不可分。美國又是一個強調(diào)通過個人努力,實現(xiàn)美國夢的國家。作為移民家庭中的女性,教育、經(jīng)濟、社會資源等都有受限制的湯亭亭,能通過教育改變命運,正如《女勇士》人物名字中的“蘭”,在中國文化中具有“蘭生空谷,不為無人而不芳?!钡木?,就算生長在空谷,沒有人關注,蘭花也要綻放自己,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也意味著一個人的價值,并不取決于旁人的承認與否。葉嘉瑩先生認為,像“松”“蘭”這樣的“文化語碼”,是同一種傳統(tǒng)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些起著語碼作用的語匯,一旦叩響了它,就會帶出一大串有關的聯(lián)想。當然,只有熟悉這一傳統(tǒng)文化背景的人,才可以產(chǎn)生這種聯(lián)想。[13]
正如孔子所言:“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大意是不犯愁沒有社會地位或職位,只發(fā)愁沒有擔任地位或職位的本領。小說中,湯亭亭用“蘭”這一意象,卻傳達了女性雖然現(xiàn)在沒有實現(xiàn)男女平權的理想,但是女性不能因為“現(xiàn)實復雜而放棄夢想”或者“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p>
今日女性面臨的現(xiàn)實是,截止到2014年12月仍然有“6600萬被剝奪了受教育權的女童?!盵14]這6600萬的文盲女童,正是在呼喚受教育機會的均等與被平等對待的需要。這是她們成為女勇士的必要條件之一。
四.走向卓越
打破禮教、勇敢戰(zhàn)斗、教育賦能,只是女性成為與男人平等的“女勇士”的必要條件,遠非充分條件。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年發(fā)表的《反思教育》這一報告中指出,“通過擴大受教育機會,婦女的權能逐步增強,但女性在公共生活和就業(yè)領域依然受到歧視。暴力侵害婦女和兒童(特別是女童)的現(xiàn)象,依然損害著女性的權利。”[15]通過讓更多女性受教育,為女性賦權,從而幫助她們擺脫不利的處境。但是,在就業(yè)、政治、經(jīng)濟、社會等這些長期是男性話語權的公共生活領域,女性依然處于弱勢地位,而“性別是造成歧視的一項重要因素。”“赤貧者大多為婦女。世界上大多數(shù)文盲青年和成年人也是婦女。此外,婦女在世界各國會議席位中所占的比例還不到20%。婦女在勞動力市場,特別是在非正式部門的處境本就十分脆弱,由于就業(yè)機會減少導致崗位競爭激烈,同時接二連三地受到經(jīng)濟和金融危機的沖擊,婦女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盵16]貧窮、無知、弱勢等等這些多年伴隨女性的詞語到了最近些年,還是女性群體急切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女性在就業(yè)領域,多被限定在做教師、護士、服務員等非高層的崗位;不到20%的女性身居要職,為全球事務發(fā)出聲音,做出決策,離那個男女平權,各占50%比例的理想,還有很長的一段需要抗爭、努力的路。
除了“性別因素”限制女性發(fā)展以外,還有什么因素阻礙女性實現(xiàn)自我,走向卓越呢?為什么女性在就業(yè)和公共事業(yè)領域依然無法與男性平權呢?女性需要團結互助,也需要男性的支持,全世界有志之士在為消除性別歧視這一社會不公現(xiàn)象,為尋求女性在教育、就業(yè)、經(jīng)濟、政治乃至社會地位全方位的平等對待中需持續(xù)努力。
70代的湯亭亭發(fā)出了女性之聲,不僅僅是伍爾夫時代尋求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和一個工作方面的經(jīng)濟獨立了,還有女性如何突破習俗、制度等外在束縛,喚醒內(nèi)在自我的能量,走向卓越,創(chuàng)造工作與生活幸福、和諧的狀態(tài)。當下由男性主導的成功模式主要是金錢和權力,“世界需要女性對超越金錢和權力的成功模式進行重新定義。我們需要第三種度量標準,這種標準基于我們的幸福、健康、放空和刷新自己的能力,以及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愉悅感的能力?!盵17]
筆者將借鑒女性主義的相關研究成果,梳理當代女性面臨的困境與問題,從而回溯到湯亭亭創(chuàng)作的70年代,華裔女性所面臨的處境,并試圖對美籍華裔中出現(xiàn)的完美全能的“女勇士”以及育兒戰(zhàn)場上努力到極致的“虎媽”等彪悍、強大、充滿力量的女性形象進行分析,揭示在性別、種族等不平等的社會中,為女性突破自我的設限、沖出習俗的藩籬,表達自己的需要與心聲,獲得成長進步的內(nèi)在力量,走向卓越,實現(xiàn)自我的同時,為早日實現(xiàn)兩性的平等,男女平權尋找可能路徑。
參考文獻
[1][2]黃玉雪著,張龍海譯.華女阿五《與亞裔美國文學共生共榮的華裔美國文學》總序.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12):12.
[3]包威.南京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6):1.
[4]謝小童,張艷威.顛覆與融合:湯亭亭《女勇士》創(chuàng)作管窺[J].學術研究,2020(5):180.
[5][6][7][9][10][11]湯亭亭著,李劍波 陸承毅譯.女勇士[M].漓江出版社,1998(2):4,24,138,16,43,45.
[8]蔡美兒著,張新華譯.我在美國做媽媽:耶魯法學院教授的育兒經(jīng)[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1.
[12]安妮特·拉魯.不平等的童年:階級、種族與家庭生活(第2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6):394.
[13]葉嘉瑩.迦陵說詞講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03):36.
[14][15][16]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M].巴黎:教科文組織,2015:36,1,17.
[17]謝麗爾·桑德伯格.向前一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9):1.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qū)清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