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合川區(qū)新華幼兒園 楊 銳
互動溝通的教育行為,主要指幼兒園在教育活動開展中,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流、互動過程。在互動溝通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指揮者與管理者,同時也是知識傳授者,是幼兒多種活動的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等。在幼兒園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通過與幼兒的有效溝通交流,可以提高幼兒人際交往能力,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當前在幼兒園教學活動開展中,仍存在基本設備、活動材料等投放不足的情況,影響幼兒園互動溝通活動開展。在幼兒園教學活動開展中,活動材料、基本設施設備等均會影響教學活動質量,如幼兒園桌椅板凳、廁所等資源不足,會造成幼兒出現(xiàn)大量擁擠、等待等情況,活動效率出現(xiàn)下降,影響幼兒之間良好互動溝通。加之,圖書、玩具、畫紙等材料不足,使得幼兒創(chuàng)造性活動減少,為幼兒分享行為與合作行為的培養(yǎng)造成不利影響。
盡管學前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各幼兒園對師幼互動關注度逐漸提高,但依舊有部分幼兒園整體師幼互動質量相對不高,對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師幼互動質量不高主要體現(xiàn)在對幼兒尊重不足、對幼兒了解不夠全面等方面。部分教師在同幼兒互動中,沒有關注到幼兒的敏感性等特點,溝通中所用言語、方式讓幼兒感覺到不舒服,久而久之使得幼兒越來越不愿意參與到互動活動中,甚至極個別幼兒出現(xiàn)逆反心理,影響幼兒園教學活動質量的提高。
當前幼兒園在互動溝通教學活動上,采用的活動模式相對單一,對幼兒的吸引力有限,影響互動溝通教學質量。幼兒年齡小,活潑好動,對新奇有趣的活動較為感興趣。而幼兒園平時組織的活動相對單一,多數(shù)幼兒園采用的互動活動多以集體活動為主。此種活動模式雖然可以為幼兒和幼兒、幼兒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溝通提供平臺,但教師與幼兒互動溝通相對較少,互動溝通質量相對較低。另外,幼兒園開展互動溝通活動后評價機制存在不足,較少有教師在活動之后會去分析本次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使得采用的教育活動創(chuàng)新性略有不足,影響教學活動質量的提高。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為確保相關互動溝通可以順利開展,可以增加投放幼兒園活動材料、基本設施設備數(shù)量,解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問題,使幼兒園相關互動溝通活動順利開展。首先,適當增加基礎設施設備、活動材料投放資金。幼兒園相關領導可以充分結合當前本園基礎設施情況,適當增加資金投入量,以保障幼兒園可以根據幼兒需求,適當增加活動材料、基本設備數(shù)量。同時在資金投入后,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jiān)督,確保所投入的資金可以真正應用于基本設施設備購置上等。其次,注重幼兒園活動材料、基本設施設備投放質量。幼兒園在投放相應設施設備時,可以根據幼兒園幼兒數(shù)量,確定相應數(shù)量。比如,幼兒園可以打造讀書角,將讀書角設置在班級后側角落,保證幼兒閱讀材料充足,并適當提供水彩筆、圖書、玩具等。
師幼互動活動的開展需要幼兒的積極配合,以提高整體互動質量。面對當前師幼互動質量不高的情況,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充分尊重幼兒。在幼兒園互動活動開展中,教師需要同幼兒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關系,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以獲得幼兒的信任。教師同幼兒互動過程中,應充分關注到幼兒的特殊性,從幼兒發(fā)展特點、年齡特點、個體差異等出發(fā),采取合理科學的互動溝通方式,提高互動溝通質量。教師在互動溝通活動中,可以充分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采用不同的互動方式。教師針對平時不善于表達的幼兒可以多給予肯定與鼓勵,用引導式的言語鼓勵幼兒多發(fā)言。例如,教師同幼兒互動溝通時,多用“你真棒!”“真不錯!”“你覺得怎么樣?”等方式,鼓勵幼兒多發(fā)言,提高幼兒參與互動溝通的積極性。(2)教師同幼兒互動溝通時需要端正態(tài)度,要充分尊重與信任幼兒。教師同幼兒互動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幼兒,不可向幼兒表現(xiàn)出惱怒、憤恨、不滿、厭惡等情感,讓幼兒可以感受到被信任、被愛等感覺,避免幼兒出現(xiàn)自卑等心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3)積極遵循敏感性原則。教師同幼兒互動溝通中,需要充分考量到幼兒的敏感性,在同幼兒互動溝通時需要及時給予幼兒反應,滿足幼兒合理互動溝通需求,讓幼兒愿意向教師將自己的真實需求表達出來。例如,當幼兒提出“給我講個故事吧”“能再給我一張紙嗎”等請求時,教師需要立即作出回應,及時對“可以”或者“不可以”做出解釋,讓幼兒感到充分被尊重。在互動溝通中,教師需要注意不可直截了當,在同幼兒交流時需要委婉。
有效互動溝通活動模式可以充分吸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確?;訙贤ㄙ|量,為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溝通提供支持。幼兒園在組織幼兒互動溝通活動時,可以積極采取多種活動模式,并在活動開展完畢后,及時對相關互動活動進行總結與評價,分析互動溝通活動中存在的不足,根據不足制定相應的互動活動改善策略,持續(xù)性提高互動溝通活動質量。(1)采用多種多樣的活動模式。幼兒園在開展互動溝通活動時,除采用傳統(tǒng)的互動活動外,還可以充分結合班級情況,開展班級互動溝通活動。例如,教師在組織班級互動溝通活動時,可以組織班級社會活動《小鳥的家》,讓幼兒在活動中,了解到小鳥在樹上因為遭受大風,被吹落到地上腿摔傷了。之后教師拋出話題“如何為小鳥治傷?”,并引導幼兒按照自己的生活,總結當小鳥受傷后可以采用的方式“在小鳥受傷的位置貼創(chuàng)可貼”“給小鳥掛水”“讓120幫忙吧”等。通過幼兒可以接受的方式,組織相應的活動,讓幼兒可以更好地參與到活動之中,提高幼兒參與互動溝通的積極性。由于大風,不僅小鳥受傷了,小鳥的家也沒了,待搶救小鳥結束后,教師還可為幼兒提供大小不同、打開方式各種各樣的盒子,讓幼兒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商討、比對,討論哪一個盒子才適合做小鳥的家。(2)全面評估教學活動開展情況。待互動溝通活動開展后,教師需要從多個角度對活動進行評估,分析活動的優(yōu)勢與不足,以在積累教學經驗的同時,針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在下次組織互動溝通活動時,盡可能規(guī)避,以全面提升互動溝通質量。例如,在上述《小鳥的家》活動開展后,教師發(fā)現(xiàn)極個別幼兒參與度不高,活動后溫柔耐心同其交流得知,原來是覺得小鳥太少了,沒有機會碰到小鳥。于是在組織《動物園旅游》活動時,教師可以充分準備相應材料,使得每個幼兒均可以接觸到相關材料,保障教學活動可以積極開展。此外,教師在開展互動溝通活動時,需要做好活動紀律管理,以確?;訙贤ɑ顒涌梢皂樌_展。
綜上,學前教育作為幼兒入學前重要教學階段,確保該階段教學質量至關重要,其中互動溝通更是教學重點。當前幼兒園教學活動在互動溝通上存在幼兒園活動材料及基本設備投放不足、幼兒園整體師幼互動質量不高、幼兒園互動溝通教育活動模式相對單一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幼兒園可以積極采用增加幼兒園活動材料及基本設施設備投放、師幼互動中充分尊重幼兒、采用多種活動模式策略,全面提高學前教育活動互動溝通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