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雨萌
在我收到的投稿中,有很多作品都會寫到死亡,他們寫老人的臨終,寫孩童的夭折,也寫謀殺、自殺、意外。我驚訝于這一代寫作者對死亡敘事的執(zhí)著,并且看到他們在書寫死亡的過程中所展現(xiàn)出的截然不同的路徑。
最近逛B站的時候,一個關于90后、00后養(yǎng)老問題的視頻吸引了我的注意,但相比視頻本身,視頻的彈幕與下方的悲觀評論更令我震撼。雖然竭盡所能陳述主人公死亡的必然性,但這種必然性在我看來恰恰是脆弱而蒼白的,甚至帶有一種媚俗的美學傾向,好像死亡是他們唯一能夠反抗生活的武器與途徑。這些作者選用很多沉重的、痛苦的詞匯、意象、描寫方式來包裹他們筆下生活事件“輕”的本質,將故事推向一種極端的“為賦新詞強說愁”。
死亡是文學作品中逃避不開的主題,但我認為它不該如此之輕,不該只是承載一次單獨的死亡行為,也不該是一種草率的編織作品高潮的技術手段。它的背后應當是對人類生命、生活與社會關系的整體思考,方才能為這個主題賦義。“行只影單的個人不能構成衡量其生命與垂死的標準,他對世界和共同組成他生命之路的周圍人的關系,是多種多樣的、交替變化的,不斷影響他的反應和行動,要是沒有這些關系,我們的生命也就是不可思議的了?!边@是貝克勒的《向死而生》對死亡的一種基本理解,也是我本次選擇水笑瑩與李玉新兩位同學的作品的原因。這兩篇作品雖然文體不同,主題也不完全一致,一個寫了夭折的孩子所遭遇的家族的遺忘,另一篇則在不斷尋求逝者與生者之間的記憶聯(lián)結,但它們有一點是相通的,它們沒有將死亡作為一個事件來看待并書寫,而是將其看作關系節(jié)點和情感聯(lián)結,力圖用個人的死亡延伸出盡可能多的蛛網,網住面對死亡時豐富而駁雜的世情與人性。雅思貝斯曾說:“親人之死……就像那崇高的時辰一樣也會轉化為永恒的現(xiàn)在意識?!钡惭a充說“終結,沉陷在忘卻之中,仿佛從未有過”。對于年輕的寫作者而言,家族是死亡敘事的重要切入口,也是他們將這一主題變得更“重”,更有哲學意味的一種方式,通過面對死亡時人展現(xiàn)出的兼有遺忘與回憶的薛定諤狀態(tài),作者能夠更突出死亡作為一種恒久而必然的存在所承載的消逝性的人生結構和對人類面對自由剝奪時的無奈與反抗,能夠將這一主題在哲學的層次上進行表達。就我個人而言,我更愿意看到這樣的作品,它們是有分量的,是復雜的,即使他們的語言會很樸實,甚至會稍稍偏移出文學表達的范疇,即使他們的作品不一定有很跌宕起伏的故事,我都愿意推介,甚至試圖用它們來對抗一些青年寫作者的暴力、疼痛、死亡美學。
我們需要好好地思考死亡,也該認真地安放它在文學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