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可 謝 慕 孟 堯 崔 艷(排名不分先后)
Xu Ke Meng Yao Xie Mu Zhong Gang Yue Yan Ding Xiaojie Hao Ke Cui Yan Shi Weiwei He Wei(No Preference Ranking)
現在像美術館還有畫廊,他們自己運營的這些自媒體號,對于他們自身的內容是一個相對深入的報道。他們更了解他們的藝術家,更了解他們的展覽,從個體的角度,他們肯定是做得最好的。但是媒體應該是一個集合性的,我覺得在今后的媒體當中對于同一時間的一些現象,或者說同一時間的展覽的特性、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潮流,應該做集合性的研究。當然,我們渴望能有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相結合的更好的媒體出現。
藝術媒體工作我覺得現在是比較苦的,也是比較迷茫的一個狀態(tài)。我們沒辦法成為流量明星,因為我們已經錯過了流量迅速增長的那個時代。
怎么能把專業(yè)的東西做得更深入、更專業(yè),這個我相信還是有觀眾的,包括我們專業(yè)的圖書。大家都覺得紙媒的出版已經在走下坡路了,但是我們這里專業(yè)出版還是占據很重要的位置,而且還有很強的影響力。在這一點上,我相信作為專業(yè)媒體,如果你的專業(yè)化程度和深度都夠還是會有很多的關注。
“《畫刊》封面計劃”是2019年開始正式啟動的。2019年的時候正好是《畫刊》創(chuàng)刊45周年,當時其實在考慮如何用一種方式對雜志做一個紀念,做一個宣傳。在當時也希望對《畫刊》的整體形象做一次更新,想跟以往有一些區(qū)別,也希望能通過這種變化,給這個刊物帶來一些新鮮感或者活力。當時做“封面計劃”的時候,主要是有幾個基本方面讓我選擇了這種方式。第一個就是《畫刊》封面,很多年都沒有作為廣告來銷售,在網絡時代,即便是紙刊,也是以線上購買作為一個主要的銷售方式。那在這樣的展示環(huán)境跟銷售情景里面,我覺得其實可以把所有相關的內容信息拿掉,變成一個純粹的平面來和藝術家合作,做一個有意思的項目。所以我在開始做“封面計劃”這個項目的設計和構架的時候,首先,時間上我做一個長線的考慮,保守說至少有5—10年的周期,這個項目才能持續(xù)地建構出它的價值。我們每年有12期,最理想的就是根據我們每年的年度命題,給出一個專門為《畫刊》的合作來創(chuàng)作的一件作品。如果說藝術家可能因為時間,或者其他的各種原因不能夠達成我們想要的訴求,那我們最低限度,也只是能接受他正在創(chuàng)作的新作品的系列里面,那些從未公布過的,但是又和我們當年的主題相關的作品。第二,我們從內容編輯的方式上,有一個序列性、推進性的考慮。首先在期刊上面,完成這12期的內容生產,就是藝術家自己對這個封面創(chuàng)作的自述、創(chuàng)作手記;然后由我代表《畫刊》,以主編的身份,對藝術家做一個深度的訪談。這個訪談可能會從封面合作的話題談起。但在這個訪談的部分,我們更多的關注藝術家整體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比如說他語言的辨識度,他的整個藝術創(chuàng)作的視覺邏輯跟他的觀念、想法。
大家其實很少會把藝術媒體跟藝術生產聯系到一起,我們慣常的思維就是藝術家先生產,然后媒體來報道,媒體只是一個呈現的平臺。但是“封面計劃”把藝術生產跟媒體結合到一起,媒體成了一個促進藝術家生產的動力。這涉及到我編雜志的一個方法論,跟我的基本理念。
首先,我認為今天我們在談論媒體的時候,我理解有兩個視角,一個是作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專業(yè)媒體的視角,就是一個報道者,是一個第三方的觀察者,也是對現場的所有動向進行跟蹤、記錄、評判的角色,這是媒體經常做的,或者說一直以來很核心的東西。在已有的標準里面做事情,很難應對各種困難和變化。必須跳出這個固化的標準,尋找一種新的可能性。不管是《畫刊》“封面計劃”的展覽和這個項目本身,還是《畫刊》在各種欄目里面所要達成的一種價值、塑造,它實際上都是圍繞今天我們以什么樣的方式來重新定義自己的工作來展開的。
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任何一本藝術專業(yè)媒體都是非常具有文化傳播的影響力的,因為在那個時候,紙質媒體基本上就是話語權的終端,是一個核心,是信息的集散地。比如說當年的《江蘇畫刊》《美術思潮》《中國美術報》,所謂的“兩刊一報”的時代,他們?yōu)槭裁丛谀莻€年代對中國的當代藝術界起到如此深刻的、重要的影響,影響了一兩代的藝術行業(yè)的從業(yè)者,不管是研究者還是創(chuàng)作者。這都是這個媒介方式決定的。
今天我認為做藝術媒體的人,首先不應該有任何妄念,如果你還想變成過去那種“大一統(tǒng)”這種話語權的中心,這是不可能的。而且那個年代就中國來說,我們也是一個沒有藝術市場的年代,相對來說沒有一個成熟的藝術生態(tài)跟機制。媒體和藝術界的關系比較扁平化,關聯也比較簡單,也沒有那么多的利益上的,或者跟利益相關的市場很復雜的關系。相對來說是更理想主義的一種環(huán)境。當然它的問題,以及行業(yè)的瓶頸也很多。今天其實在一個被資本塑造,被資金驅動的這樣一個大的活動趨勢下,媒體面臨的選擇跟挑戰(zhàn)是以往的時代難以想象的。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每一家媒體會根據自己的文化基因、自身的價值訴求有不一樣的成長或者工作方式,以及愿景的選擇。各家有各家需要應對的不同問題。作為《畫刊》來講,我們無論用什么樣的媒介去傳播、去編輯,它最終還是要達成一個對歷史負責,從一個更長態(tài)的藝術史的線索里面去理解自己工作的意識。因為這個意識的可能就是這本雜志40多年來的發(fā)展過程里面形成的一種底蘊。如果沒有文化意義,也很難在市場上有所謂的什么可能性。
不管是自媒體還是傳統(tǒng)媒體,是網絡媒體還是紙質媒體,實際上大家都在用古老的內容生產管理方式在工作。任何內容編輯的意識,好的意識一定是可以在任何媒介上去轉化的。轉型不是要去革自己的命,不是放棄紙媒的工作方式,而是說在今天,必須以這樣的一個方式來應對所有的變化。我覺得這是中國的藝術媒體大部分,甚至可以說全部沒有真正做好的。
我認為從本質來說,傳播就是用一種適合的方式做針對性的編輯,然后用這種編輯工作去放大你所在意和想要強調的價值。
今天的藝術媒體,從我的個人經驗來看仍然是一個非常專業(yè)的工作。雖然我從雅昌進入到一個新的媒體平臺當中,但在這個轉型的過程當中,我還是覺得在今天,藝術媒體這個工作不是被削弱,而是被加強的。
很多人在質疑,藝術媒體在今天是否還有效,或者說質疑藝術媒體在今天的價值。很多人都說在自媒體時代,原來的這些傳統(tǒng)的、所謂的藝術媒體身份好像被消解掉了,人人都可以發(fā)朋友圈,都可以做信息的傳播,藝術媒體這個身份也受到了特別大的挑戰(zhàn)。但以我個人的工作經驗,和跟行業(yè)一些非常重要的專業(yè)人士交流的過程當中,大家仍然覺得藝術媒體在今天,即使是信息高度碎片化的情況下仍然是非常專業(yè)化,而且是特別被需要的一個職業(yè)。
藝術媒體所扮演的角色其實發(fā)生了一點的變化,我們原來一直覺得媒體更多的當然是做傳播,這是媒體本質身份的基因要求,但是在這種不僅僅叫網絡化閱讀,甚至是極度碎片化的閱讀,包括極速的閱讀方式之下,媒體所要做的傳播,我覺得有幾個方面。一,要保證、堅持藝術媒體的專業(yè)性。傳播的有效性里面特別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要傳播正確的東西,或者是正典的東西。從藝術媒體這個身份來看,對于專業(yè)身份的要求,或者對專業(yè)知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我覺得尤其面對今天各種復雜的信息的傳遞的時候,它的專業(yè)度以及準確度是保證有效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第二,如何在這個信息復雜的、多元的情況下,傳播大眾所認知或者說滿足閱讀人群所認知的信息,去傳播符合大眾所需要的藝術類的知識,或者是藝術類的信息。講得直白一點,就是滿足讀者需求。但是它是一個動態(tài)的變化,可能三年前讀者的要求是圖片要精美;到了今天,大家不僅僅要圖片精美,而且要短視頻化、要大圖化,甚至要互動。受眾群體的需求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藝術媒體在做傳播的過程當中是要充分地滿足用戶需求的。他們需要什么樣的形式,那你就呈現什么樣的形式;他們需要什么樣的效果,你就必須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這在保證有效性里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必須要滿足你的用戶,才能產生有效性。第三,我覺得傳播的有效性就是要做特色的內容,這一點我覺得是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的。從藝術媒體的角度來說,要對這個行業(yè)有深度的理解之后,才能提出一些前瞻性的內容,這也是能夠引領這個行業(yè)思考的問題。我們在這個行業(yè)中發(fā)現一個小的苗頭,這個苗頭可能會比較大范圍地影響這個行業(yè)的時候,盡早地對這個內容進行深挖甚至能夠產生一些警示型的內容。這對于整個行業(yè)都能夠產生一些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時候,你的傳播必然是很有效的。我覺得要選擇一些比較有價值的內容,對于這個行業(yè)有意義的內容來做,其實這是保證內容有效性非常重要的一點。
從2007年到現在,我從事藝術媒體這個行業(yè)也有15年的時間了,從實習生一直到現在,我還是仍然很熱愛這個職業(yè)。這個職業(yè)以個人的事業(yè)來說,我覺得它可以見往事,也可以預未來;可以見生死,也可以看幸福。我覺得我們人生能夠經歷的事情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從事藝術媒體的這個工作就可以看得見歷史,也可以在現實發(fā)生的過程當中去預測未來,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同時認識了那么多人,可能我們自身還沒有遇到生死的問題,但是可以看到身邊的那么多人的生死,會對生命有一種敬畏。我們自己能夠承載的東西其實是很少的,但是又可以看到很多人的成功,也可以看到很多人的收獲,你也可以跟他們一起分享成功和收獲的快樂,又覺得自己也是很幸福的。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視野特別開闊,特別增長見識和閱歷,同時也能夠讓自己有很多反思的職業(yè),是一個非常好的職業(yè)。未來,這個職業(yè)是不會消失的,它依然會在這個行業(yè)中承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從我對于這個行業(yè)的理解來說,藝術媒體仍然是極度被需要的。無論你今天在關注NFT還是元宇宙,還是在從事最基礎的,就跟我們千年前古人一樣在畫中國傳統(tǒng)繪畫,在這些過程當中依然需要藝術媒體。藝術媒體所扮演的角色只會越來越重要。希望有志青年都要加入到這個行業(yè)當中來。
1、藝術媒體不是主動轉型,是被動轉型,是不得不變了,再不變,藝術媒體的生存都會出現嚴重的危機,影響力也逼近零度狀態(tài)。如果不轉型,不求變,頹敗的藝術媒體會給整個藝術生態(tài)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展覽無法被傳播,藝術的價值無法被挖掘和書寫,地方的聲音無法被擴散,藝術的交流難以為繼,進而不斷內卷和萎縮。所以藝術媒體的轉型是倒逼的,是非轉不可。
2、那么藝術媒體的轉型,面臨的現狀是怎樣的?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傳播的方式發(fā)生改變了,過去自上而下、由權威到公眾的傳播方式已經被瓦解,傳播的社交化和平權化,使得藝術的權力結構都被松動。權威和民眾,著名藝術家和年輕藝術家,藝術期刊與自媒體,都在一個陣地上競爭和爭奪觀眾,誰能找到更多聽眾,誰就是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也許會有人說社交傳播會導致“庸眾的勝利”,其實不然,社交傳播導致的是傳播的垂直化和社群化,不同社群都能孵化和塑造自己社群的垂直媒體,文化精英可以有自己喜愛的專業(yè)媒體,愛好者或大眾也可以有自己追隨的淺度的、悅讀型的媒體,重要的是“你說的話要給誰聽”以及“你說的話有多少人愛聽”。
3、社交傳播的趨勢,應該造就的是更專業(yè)、更垂直的媒體,會讓過去寬泛、模糊的讀者畫像更具象。何以做到這點呢?對社交媒體傳播數據的分析和解讀,就是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社交媒體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征,就是每一次傳播都可以于次日看到數據,基于數據分析再來組織下一次的傳播文本,會讓傳播更具針對性,更精準,更有效。
4、既然社交媒體能夠及時、快速且低成本地做線上“發(fā)行”,那么印刷媒體存在的價值是什么?為什么要將那些能夠在社交網絡上發(fā)布的文章印刷出來,這個額外付出的成本的價值是什么?這幾個問題,對于今天仍然在從事印刷媒體工作的同仁來講,是一定要能回答和應對的問題。如果“印刷”只是重復呈現,那就是高投入、低回報的落伍之舉;如果“印刷”是對于既有文本的“賦權”,是通過進一步的編輯、設計和更垂直的發(fā)行,建立文本的長久價值,那就是低投入、高回報的“一箭雙雕”。
5、社交傳播帶來的景象是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媒體,每一個機構都能開通自己的社交媒體賬戶。過去的藝術發(fā)布都得仰賴于媒體來實施,但今天的每個人,都可以是信息的發(fā)布者,藝術機構更是可以雇傭擅長傳播的專職人員負責機構的傳播工作。這就讓藝術媒體的信息發(fā)布功能變得可有可無了,甚至一些美術館由于直接面對觀眾,擁有更多的訂戶,影響力遠超藝術媒體。在這種情形之下,藝術媒體就應該由信息發(fā)布的角色轉型成為藝術現場的闡釋者和評論者。
6、向社交媒體轉型的藝術媒體,應該去學習寫網文嗎?這個問題,其實出現在很多藝術機構的自媒體上,大家會錯誤地認為,以大家喜聞樂見的網文風格來做藝術傳播,就能吸引到更多的讀者,這個想法完全忽視了每個機構應該有自己的定位,而每一個藝術機構應該緊緊圍繞定位和目標來做傳播工作,而不是盲目去跟風。跟風,意味著對自身機構風格和特質的消減。
7、藝術媒體的轉型,并不是將雜志的內容搬到社交媒體,而是要根據社交媒體的傳播特性開展第二次編輯,甚至應該基于社交傳播開始有針對性地第一次采編,并將首發(fā)放在社交媒體上。幾個媒介之間的內容搬運,只會導致傳播的失敗。
8、社交網絡當中,每一次傳播都應該是特殊的、唯一的、無法替代的,大家不會分享重復的信息。這就要求藝術媒體在采編當中要找到自己的角度,要挖掘到獨家內容,要形成自己的內容風格,要建立自己的媒體品牌,只有做到這點,傳播才是增量的,而媒體也才能不斷從增量工作當中獲得口碑、聲譽與影響力。
9、藝術媒體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影響力,還在于生命力。如何在新的傳播環(huán)境當中生存和發(fā)展,決定了藝術媒體的轉型是否能夠真的獲得成功。
10、傳播的形式在持續(xù)變化,并且很多變化,是顛覆性的,對于媒體趨勢的判斷、把握和及時的行動就非常重要,但遺憾的是藝術傳播在美術學院并不是一個受關注的領域,對于新聞學院,也是一個被忽視的領域。如何能夠培養(yǎng)專業(yè)的藝術編輯和藝術傳播者,成為一個被懸置的命題。
藝術商業(y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其實就是一本雜志,以持續(xù)出版的月刊的狀態(tài)來工作。現在變成了一個不持續(xù)出版的專題性質。我們的出版其實沒有放棄,只是覺得需要印出來的時候我們還是會把它印出來,不需要的話就不印出來了。我們更多的發(fā)聲平臺是在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微博這樣的新媒體平臺。我們還是保留了一些雜志的工作方法,比如說依然有專題化,現在“行程記”“數字以上”,都是在持續(xù)進行的。之前做雜志的時候,可能每期選題里面有一個專題的版塊,比如今年三月份做了公共藝術,那下一次可能要到下一年的三月份或四月份再做一期。但是新媒體平臺的好處是有一個持續(xù)發(fā)聲的平臺,現在在做的專題、選題,可以持續(xù)地做半年甚至是一年,只要這個領域一直都有新鮮的事情和對行業(yè)成長有幫助的視角,就會一直觀察下去。我覺得這一點來說,工作還蠻方便的,而且去除了后面反復校對的環(huán)節(jié)。但是我們現在依然還是有非常嚴格的校對。而且包括前期策劃都跟之前的工作方式非常類似。
對于學術性和趣味性,我們選擇不兼顧。我們選擇的是一個賬號里面,包括像人物、市場、話題這樣一類的選題還是保持之前的專業(yè)性,哪怕它枯燥。而且其實這類選題還是相對比較受歡迎的,專業(yè)類的選題它跟趣味性沒有太大關系,趣味性的就歸趣味性。我們有一個欄目叫“藝術沒有營養(yǎng)”,那它就專門去負責趣味性就好了。一般在周五的時候,大家輕松一下的時候會出這一類的選題。我們也會不定期地去跟其他財經的或者是地產類的媒體進行交流溝通,這件事情算是不太一樣。而且“藝術商業(yè)”本身有哲學和社會學的背景,我們也跟哲學、社會學,包括其他的各個學科會有一些來往,藝術反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不管是什么學科其實大家講的都是藝術,所以沒有跑題。而且藝術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它可以匯聚所有的學科,包括科技,文科、理科都可以匯聚到這個點上。如果只用傳統(tǒng)藝術的眼光去看它會有一點浪費了。藝術確實是很美好很綜合的一件事情。我們還有兩個版塊可以體現跨學科。一個叫“AB讀書會”,在2021年年初的時候,當時我們在嘗試與北京的生命科學園進行一些合作,團隊需要學一些生物學的知識,就讀到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它是一本純生物學的科普書,相對來講比較好讀。這本書出版的時候我記得是1976年。經典的圖書就是有這樣的一個作用。包括2021年9月份我們在清華讀維納的《人有人的用處》。維納是非常冷門的一個學者,應該沒有多少藝術家知道他,但是他對今天的AI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有很大的技術作用。在1950年的時候,計算機還不普及,但是他就已經有計算機雛形的理論存在了。所以我覺得在讀這本書的過程當中會有各種學科背景的人加入進來,一起來做內容,一起交流。
我今年有很大一部分的精力都在做數字以上這個版塊,因為NFT在今年出圈,有大量的東西需要學習,信息的更新量非常大。我們在今年作為藝術類媒體參加了兩次區(qū)塊鏈的盛會,這兩個大會都是中國最頂尖的數一數二的區(qū)塊鏈大會,我們是大會里唯一受邀的藝術類媒體。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的經歷。在杭州“2021年世界區(qū)塊鏈大會”同期我們舉辦了一個辯論會,我設計了一些關于加密藝術的原問題,這些原問題會讓藝術圈的人和區(qū)塊鏈行業(yè)的創(chuàng)始者,兩個行業(yè)的KOL一起來討論、辯論。當時挑選的這些藝術圈的嘉賓也是接觸數字藝術的版塊的藝術家,他們對區(qū)塊鏈、對NFT其實是有實踐、有經歷、有嘗試的,而且他們會有一定的理科背景。區(qū)塊鏈行業(yè)我們挑選的這些人在去年或者更往前的時候,因為NFT在區(qū)塊鏈行業(yè)的爆發(fā)是,很多人都在學習藝術史,他們對藝術史也是有了解的。但即便是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在聊的時候依然會有很大層面“雞同鴨講”的狀態(tài)。可見各行各業(yè)目前壁壘還是蠻深的。但藝術可以逐漸解決這個問題。十月份的時候,中國最頂尖的,也是最硬核的“萬向區(qū)塊鏈峰會”我們參與了其中的人文的版塊。這個峰會已經七年了,但是這七年當中其實非常少有人文的內容,都是在講很硬核的區(qū)塊鏈技術的發(fā)展,今年可能是頭一次涉及到人文領域。我們組織的論壇標題是“數字媒介構建的新人文”。區(qū)塊鏈或者是元宇宙,它的技術目前已經搭建到一定的成型的狀態(tài)了,之后未來會怎么發(fā)展,人文學科有很大的決定權,現在真的是人文學科需要加入的時候了。所以我們創(chuàng)立了“數字以上創(chuàng)新實驗平臺”,也希望大家對元宇宙和數字體系這方面有興趣的人跟事都可以加入到里面來。我們會跟隨這些事情觀察、成長、參與。也希望如果大家有這方面的需求或者有這方面的想法,歡迎交流。
藝術媒體具有特殊性,閱讀的群體相對比較小眾。雖然基數小,但群體的含量非常高、濃度比較大,要求在傳達藝術類的信息時要具備一定的藝術史的知識,并長期沉浸式閱讀藝術展覽,參與藝術現場有一定的自我感受。在具備以上的基礎時,還要有敘述和書寫的能力。當然這些能力和經驗都來自于大量的和藝術家、策展人的對話和交流,尤其對待報道對象,既要有獨立的判斷,又要有獨特的視角。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我們進入到信息社會,麥克盧漢曾經說過:“一種新媒介的出現,總是意味著人的能力要獲得一次新的延伸,從而帶來傳播內容上的變化。”但是作為藝術的敘述者和傳播者,一味追求變化又特別容易陷入到技術盲從,并缺少內涵的怪圈。正像波茲曼在《娛樂致死》這本書中所說:“一切公眾話題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而且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致死的物種。我認為現在流行的“短平快”媒體的傳播風格,并不適用于藝術媒體。因為藝術媒體的作用還是在于藝術現場沉浸式的報道和藝術觀點的提煉和推出。當然它的方法也區(qū)別于藝術評論家和專欄作家他們的寫作的方法,而是一種全方位的圖像式的藝術現象的觀察和呈現,甚至時間區(qū)間也不用很長,但是并不一定代表膚淺。客觀來說,我認為學術性和趣味性兩者是自相矛盾的,因為現在的展覽無論是文本還是藝術家,聚焦的社會問題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去理解和消化?,F在的藝術作品是圖像式的,并不同于以前的作品,所以需要我們分析、解構很多的內容。但是隨著短視頻傳播方式的介入,大家很快對展覽有了直觀的了解之后又會很快地忘記。據我的感受,人們的閱讀習慣會對影像快速地接受,但是重復觀看影像的人又比較少。但是對于文字,讀者一般會反復地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去帶動自己的聯想和思考。我認為現在做“短平快”的人越來越多了,因為人們追求新事物,有這樣的習慣,也喜歡快的節(jié)奏。但是反之,寫深度分析文章的作者又會越來越少。這樣的結果就會導致寫深度文章創(chuàng)造力的下降,也對藝術的學術性有了質的影響。
其實我覺得也是對我工作的自我評價和反饋,在將近20年的職業(yè)生涯里,媒體工作是我從事時間最長的一份工作。通過媒體平臺,我接觸了藝術行業(yè)里最優(yōu)秀的藝術家、策展人和批評家,也從這種近距離的交流中受益匪淺。藝術媒體是表面上看起來很風光也很自由的工作,但事實上需要在幕后做大量的工作,既要閱讀藝術專業(yè)的書籍,也要不遺余力地和藝術行業(yè)的人去交流,去掌握一手的信息;更要在眼花繚亂的信息當中梳理出最重要的線索,并爭分奪秒地寫作,甚至還要做后期的排版設計,甚至剪輯。從事媒體工作熬夜寫作是家常便飯。但是我始終認為藝術媒體工作是時代的潮起潮落最有力的見證者。
在現在這個時代里,藝術媒體的地位我覺得是略顯尷尬的。大眾,包括藝術行業(yè)內,大家的關注焦點都在不斷地擴散中,人們很難對一個問題或者現象進行持續(xù)的關注。
雖然從表面上看,網絡帶來了更多的解讀的可能性和角度,但實際上的網絡在看似開放的姿態(tài)下,也表現出一種很強的單一性,很多觀點也表現得非常類似。大眾媒體,我覺得現在主要扮演的是一個觀念時尚者的角色,時尚在其中是最重要的,而觀念和觀點只是一種裝飾。
關于藝術媒體該如何轉型這個問題,我覺得藝術原本就是小眾的東西。藝術媒體本身也不適合遵循大眾化的思路去發(fā)展,我們沒有足夠的娛樂性和話題性去引發(fā)公眾層面的關注。我認為藝術媒體還應該回歸到對于個案的研究上,包括對藝術家策展人、機構負責人和藝術從業(yè)者等等不同人物的關注。而且人物關注不僅是學術層面的研究,還包括對于人物故事和生活狀態(tài)的關注等等。因為藝術歸根結底還是關于人的問題,通過不同的角度去呈現有溫度的藝術故事,同時去挖掘當代藝術和美術史之間的關系,為未來提供系統(tǒng)和全面的研究范本,我覺得這是藝術媒體的轉型的方向之一,也是藝術媒體自身的價值所在。而且,我個人認為在未來,藝術媒體可能會向紙媒回歸。因為很多藝術作品的細節(jié)是網絡無法完整呈現出來的,網絡也沒有提供一個可以盡情觀看作品的閱讀環(huán)境。而紙本是目前為止呈現藝術作品比較好的一種方式。最后,我認為未來的藝術媒體還是以呈現作品為主,文字會偏向少而輕。很多我們過去習慣的那種學術化的成篇論述,也會被短小且具有可讀性的理念語句所替代。
《美術報》成立于1993年,是由中國美術學院和浙江日報報業(yè)集團兩家單位共同主辦成立的。因為有了中國美院學術力量的支撐,浙江日報報業(yè)集團又是我們的媒體主管單位,《美術報》的人員結構也有不少是中國美院畢業(yè)的,還有的是從事新聞專業(yè)的。這就決定了《美術報》是一家具有學術專業(yè)背景的大眾美術傳播媒體。辦報28年來,《美術報》經過了多輪的改版,最近一次大規(guī)模的改版是在2018年,我們從頭版的版面設計到封底,以及內版的內容結構都做了全面的調整?,F在《美術報》的版面內容涵蓋新聞聚焦、書法、美育、鑒藏、動漫、格調、賞析,基本上涵蓋了大美術的所有門類和內容。在新媒體的發(fā)展形勢下,《美術報》也不斷尋求突破,拓展新媒體發(fā)展領域。早在2013年6月20日,我們就發(fā)布了第一條《美術報》的官微內容,隨后又開通了《美術報》的微博、學習強國號以及客戶端。目前為止《美術報》的全媒體陣容已經初步形成并且初具規(guī)模,在媒體發(fā)展的新形勢下,也不斷拓展辦報思路,逐步向大眾美育服務市場拓展。從線上到線下,我們做了很多的開拓,舉辦了很多的活動。
談到傳統(tǒng)媒體的數字化拓展這個問題,我想通過《美術報》的兩個案例來跟大家分享《美術報》在這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第一個是在2020年疫情期間,《美術報》主辦的第一場反映疫情主題的公益展覽“藝術的溫度”。這個展覽是從線上最先發(fā)起了藝術征集令,再到線下的展覽,再通過紙端的各個主題的相關新聞策劃,也是一場比較成功的數字化探索案例。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全國上下都展開了一場疫情的抗擊戰(zhàn)。作為《美術報》人,我們也不能袖手旁觀,需要做些什么。那時候,在《美術報》總編輯的號召下,《美術報》編輯部在線上召開了策劃會,最后商定我們通過《美術報》的官微在線上發(fā)布藝術戰(zhàn)疫的作品征集令,號召全國藝術家拿起畫筆,以筆戰(zhàn)疫?;顒拥玫搅酥袊绤f、浙江美協、武漢美協、重慶美協多家藝術機構的支持。我們在線上發(fā)布征集令之后短短的幾天,郵箱里就收到了上萬件的作品投稿。隨后《美術報》把這投稿作品分門別類,通過20期進行展示,在線上把這批作品展示完成。除了在我們線上《美術報》官微發(fā)布藝術戰(zhàn)疫的主題作品征集令之外,我們在紙端也通過各個主題策劃 新聞策劃來反映疫情給大家?guī)淼囊粋€變化和影響。那時候二月份正值全國高校的專業(yè)考試的時間,對考生來說應該怎么來應對這場疫情帶給他們的變化,我們邀請了很多專家來給大家支招、解答、解疑,并且也連線了各大高校,告訴考生怎么來應對接下來藝考的變化。三月份大部分學校還沒有開學,美術館、博物館也處于閉館的一個狀態(tài)。這時候網課、云展就成為一個新的風尚,于是我們就做了幾期以云展、云課為主題的策劃報道,來反映線上網課如何上線上、展覽如何展示這些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到了四月份,抗擊疫情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疫情的影響也慢慢消退,各大博物館、美術館也陸續(xù)開館,進入了文藝復工的狀態(tài)。這時候《美術報》就聯合杭州博物館把我們在線上征集的抗議主題的作品展從線上搬到線下,做一場“藝術的溫度——全國抗疫主題藝術作品展”。我們最后從里面選擇了大概100件作品,涵蓋了各個藝術門類,在杭州博物館做了一場線下主題展。除了名家的作品,我們還邀請孩子們用畫筆來表達他們的童眼看到的這個疫情世界,還有攝影主題的抗疫主題作品展。在展覽結束后,我們的藝術名家,幾乎有一半把作品都無償捐贈給了杭州博物館,他們希望通過他們的作品能夠繼續(xù)把這個愛心傳遞下去,運用他們的作品繼續(xù)來鼓舞人心、傳遞愛心。這是我們很成功的一次全媒體的活動策劃,從線上到線下,具有感人的展覽又有深刻的報道,還有很多的互動。
關于《美術報》的數字化探索之路,在今年做得比較成功的活動是在建黨百年期間,《美術報》策劃了“識名畫,學黨史”的專題策劃活動。我們遴選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通過黨史敘事和美術經典作品的雙重視角來講好中國故事、傳承時代經典。除了在報紙版面上以專欄的形式進行策劃報道之外,我們還在浙江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不斷地創(chuàng)新活動的舉辦形式,在《美術報》官微上發(fā)起了百堂微黨課,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的征集和評選活動,也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響應,很多的大學生,包括社區(qū)工作者以及各地的美術愛好者都來踴躍報名參加。最后,在浙江嘉善舉行的總決賽成功舉辦之后,我們評選和組建美術宣講團來組織大家走進社區(qū)、走進企業(yè)、走進學校,進行有情、有景、有趣的美術微黨課的巡講活動,讓更多的人通過美術經典,重溫黨史故事,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力量。這次活動也是一次很成功的從線上到線下、從官微到紙端的一次數字媒體的探索活動。
在今天的網絡環(huán)境下,在學術性和實效性上如何進行平衡和內容的選擇,我覺得還是要根據《美術報》的媒體屬性和新聞發(fā)布的特點來進行差異化的區(qū)分。像《美術報》報紙端,我們是以周為發(fā)布周期的,每個禮拜六出版。所以在報紙端的呈現內容上,我們會更多地傾向于學術性和專業(yè)性的內容,精選當中全國各地發(fā)生的比較重要的一些美術新聞事件和熱點話題。在報紙版面上通過我們各個版塊的內容來進行進行策劃,圖文并茂地呈現出來,而新媒體則會更加注重新聞實效性,以當天發(fā)生的新聞為主,每天的發(fā)布也及時的在內容上呈現,更加靈活。所以我們有些內容在報紙端承載不了的,會放到新媒體端進行一個更加豐滿的呈現,還可以跟讀者進行互動,所以它在內容的選擇上會有差異化。當然,作為《美術報》未來的發(fā)展之重,肯定還是要深耕內容,不斷地提供精品內容,提高我們的辦報品質,然后還要不斷加強報網的融合,促進新媒體的不斷創(chuàng)新。
談到媒體人的心得,我覺得作為一個藝術媒體人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人文內涵。我們的目標,也是要做一份有人文內涵的美術專業(yè)報紙,最重要的還是要去關注美術人文。其次就是要關注美術事件,記得《美術報》在25周年的時候,報社曾向大家征集《美術報》的宣傳語。當時我想到的宣傳語就是“在這里閱讀美”這句話。最后被報社采用。我覺得作為一個藝術媒體傳播者最重要的還是要去發(fā)現美、傳播美、報道美,讓我們的讀者在我們這里能夠閱讀到美、感受到美,去做一些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有影響力的報道,做一個美的傳播者。
1、如何兼顧內容的趣味性、有效性和意義性?
選題上,要提供有價值的內容,能為讀者帶來信息增量和情感共鳴,帶來好的審美體驗的才是有價值的內容。我覺得如果是這樣的內容,它本身就是有趣的,在我這里,趣味性、有效性和意義性其實并不沖突。
有了好的選題,下一步就是創(chuàng)作內容,在創(chuàng)作時,我的經驗是,要把讀者設想得比自己聰明,寫作中盡量收斂自己的態(tài)度,盡量客觀,摒棄過多地煽情和自我表達,因為讀者想要了解的是我們通過文字去呈現的人物、藝術或者事件,而不是我,不是寫作者。
展開來說,我們做藝術、文化類內容,既要有一定理論深度和審美引領,保證其有效性,又要掌握好度。作為一本大眾刊物,過于強調理論與學術,對于讀者來說,內容會變得佶屈聱牙、晦澀難懂,失去了趣味性。我們盡量將陌生難懂的理論知識用通俗的、當下的方式做轉化,做二次闡釋,既不嚇跑讀者,又可以讓他們獲得新知,做到有趣又有用。比如,我們可以從文化、藝術人物的故事入手,或者輔以圖像、影音等多媒體手段來增強內容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藝術的最大意義在于給人以心靈上的撫慰或啟迪,這也是所有文化藝術創(chuàng)作所必需具備的特點。無論一種藝術從形式上看有多么的遙不可及,最終它都要落點在人。好的藝術,好的內容一定是要與人產生關系,而不是孤芳自賞、自說自話。也就是說,內容創(chuàng)作要回歸生活,回歸人本身。
2、如何拓展讀者群?
我認為,打破邊界去傳遞內容是很重要的。新媒體時代,也為內容制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傳播工具和分發(fā)渠道,在紙媒之外,我們也積極地發(fā)展新媒體,拓展更加豐富的呈現形式,也會更重視視頻等表達手段。不過歸根結底,重中之中還是回到內容本身,做好內容才是立身之本。
具體怎么做呢?首先,我覺得市場調查會是很好的一個手段,我們可以分析研究現有讀者的畫像和特點,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讀者群體,將他們穩(wěn)固下來的同時,再發(fā)展?jié)撛谧x者。然后,我們要分析讀者的閱讀需求和閱讀偏好,并根據這些來調整或者優(yōu)化我們的內容。
就像我前面說的,“內容為王”這句話永不過時,高質量且符合讀者閱讀喜好的內容可以在讀者之間形成口碑效益,讀者自發(fā)宣傳,通過一級或二級傳播直接實現拓寬讀者群的效果。
然后,我認為互動也非常重要,就像現在很多藝術作品、藝術展也喜歡與觀眾互動,提高觀眾的參與度,從而獲得更多關注,我們的內容制作其實也需要這樣積極的互動和反饋?,F在這個時代,媒體比任何時候更能直接聽到讀者的反饋和聲音,我們要善于使用網絡時代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和社交媒體。
除此之外,我們不能固步自封,也要繼續(xù)擴大自己的宣傳力度,從前被我們忽視的線上平臺我們在努力地改進,不僅僅只同步紙刊內容,而是要根據新媒體閱讀群體的特點,提供更加具有趣味性和網感的內容,去吸引到那些尚未關注我們的讀者?!读_博報告》紙刊的讀者年齡群主要集中在35歲甚至40歲以上人群,而新媒體則需要把觸角延伸至更為年輕的群體。
除了線上的方式之外,《羅博報告》也會繼續(xù)鞏固我們的優(yōu)勢,也就是我們的VIP圈層的經營,我們一貫注重線下的跨界活動,比如和品牌聯動的藝術展覽、藝術品鑒、邀請藝術家、企業(yè)家、社會名流等進行的沙龍、晚宴等,通過這些活動,也可以吸引更多不同領域的愛好者關注我們,成為我們的讀者。此外,我們也會繼續(xù)和各大藝術博覽會、不同領域的頭部展會等展開合作,希望以后也有機會與其他藝術、文化組織進行合作,共同策劃新的內容專題或者跨界活動,達到雙方用戶群的相互流動、用戶數相互增益的效果,實現雙贏。
關于紙媒的數字化拓展,以及傳統(tǒng)媒體,尤其是報紙在今天這個網絡環(huán)境下,在內容的選擇上如何能做到學術性和時效性的平衡,這兩個問題其實可以說是一個問題,也就是傳統(tǒng)媒體如何做融媒體或者是全媒體的轉型。
傳統(tǒng)媒體的轉型這個話題其實我們已經談過很多年了。大概十多年以前,就有人在預測紙媒的消亡,報紙的消亡。但是今天他們并沒有消亡。傳統(tǒng)媒體生產的內容其實還是受眾所需要的,而且傳統(tǒng)媒體的文獻價值也是新媒體沒有辦法取代的。所以,傳統(tǒng)媒體的存在一定是有價值的,但是傳統(tǒng)媒體的轉型也是勢在必行。因為在今天這個數字化的時代,人們不可能永遠用紙媒來閱讀,我們也需要滿足不同的用戶對閱讀方式不同的需求。當然好的內容也需要好的傳播方式,無論是融媒體也好,全媒體也好,都是為了更好地傳播我們所生產的內容,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些內容。
大家之所以談了這么多年的傳統(tǒng)媒體的轉型,其實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大部分的傳統(tǒng)媒體的轉型不是很成功。雖然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說《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南方都市報》等等,這些大報的轉型其實是比較成功的,但是他們的成功經驗對于普通的沒有那么大的資金支持,沒有那么雄厚的根基的傳統(tǒng)媒體來說,他們的成功是很難復制的。所以我們今天可能要討論的更多的是普通的傳統(tǒng)媒體,在這個新媒體時代的環(huán)境下是如何轉型的,對我們大多數的傳統(tǒng)媒體來講,數字化的轉型其實是存在很多困難的。比如大家對融媒體的認識可能還停留在僅僅是把生產的內容數字化的這個層面上,還有傳統(tǒng)媒體的一些工作機制可能難以適應新媒體的這種傳播方式。另外還存在技術上、資金上和人才上的很多很多的缺陷。所以,這些原因可能是大家在轉型過程中所面對的主要的困難。
我想主要分享一下《中國美術報》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在實際工作中是怎么做的,然后來和大家做一個經驗上的交流?!吨袊佬g報》是2016年創(chuàng)刊的,這個時間點,大家已經在唱衰紙媒了??梢哉f《中國美術報》是在紙媒的頹勢之下逆勢生長,在這個媒體融合的進程中慢慢成長起來的。在我們創(chuàng)刊之初,為了適應這個網絡環(huán)境和融媒體的環(huán)境做了很多的思考和規(guī)劃。因為紙媒在新聞報道的短、平、快這方面是非常不占優(yōu)勢的,所以我們在規(guī)劃這個報紙的方向的時候就非常明確了。要做有學術性、有深度、內容為王的這樣一份紙媒。希望通過選題制這樣的方式,為讀者呈現有深度、有溫度、有態(tài)度的報道。而且在報紙創(chuàng)刊之初,我們就已經開始規(guī)劃我們的新媒體平臺、自己的客戶端,甚至是我們自己的網絡直播平臺等等這些新的媒體形式。另外,在具體的工作中我們也是盡量做到一次的信息采集多種產品的生產,這樣來補充這個時效性和學術性的平衡。比如,我們會把活動現場的新聞這種短平快的內容放在新媒體平臺上快速發(fā)布,配合上我們的視頻報道、直播,給大家?guī)碜铛r活的新聞現場。然后我們會把深度的內容留給報紙,用這樣一種方式來彌補報紙上時效性的不足。當然也引來強化我們報紙的經典性和學術性。這也是我們在內容選擇上如何做到實效性和學術性平衡這個問題的一個暫時的解決方案。目前來看,讀者還是比較接受的。同時,我們報紙上的內容也一定會在新媒體上發(fā)布,保證我們報紙內容有更大的傳播量。其次,我們新媒體發(fā)布的這些活動的消息,如果這個活動有一定的分量,我們也不會把它忽略掉,我們在報紙版面上也會有所體現。因為這也是《中國美術報》文獻價值的一個重要的體現。我們知道,起碼到目前為止,網絡上的消息是很容易被刪除和篡改的。所以紙媒有時還是要肩負起歷史文獻價值的責任。比如說,我前一段時間在網上搜索一個2016年的重要展覽,其實很多的消息已經找不到了,就在短短的五年時間,很多的消息我們就已經無法通過網絡來獲得了。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紙媒的文獻價值。
當然今天的傳統(tǒng)媒體已經大多轉變?yōu)榱俗载撚澋钠髽I(yè),已經不是很多年前的事業(yè)單位了,在經濟上的壓力也是很大的。從這一點來說,我們的內容生產和我們的經營工作有時候也是分不開的。這幾年我們就相繼成立了事業(yè)發(fā)展部、會展部、美育工作室、我們自己的展覽空間等等,我們也會策劃美術活動,舉辦美術展覽,開展美術培訓,用多元化的經營方式為我們的內容生產打下經濟基礎。
最后說一說我在《中國美術報》工作的一些想法吧。我在《中國美術報》創(chuàng)刊大概半年左右的時間就到這里來工作了,前前后后其實做過很多種不同的工作,比如我們網站和APP的搭建、微信公眾號的管理、視頻的制作等等,現在我做報紙的藝術財富版塊。做了這么多種工作之后,我感覺我們的傳統(tǒng)媒體,尤其是藝術類的傳統(tǒng)媒體,其實是一個非常小眾的行業(yè),它對從業(yè)人員的專業(yè)性要求是很強的。這個專業(yè)性包括兩點,第一點是我們在美術上的專業(yè)性;第二點是作為一個媒體工作者在新聞傳播方面的專業(yè)性。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美術媒體的從業(yè)者其實是美術專業(yè)的背景,很多人是不具備新聞傳播的背景的。所以在工作上對內容傳播和內容生產上的把握,其實是有一些短板的。網絡傳播是一個非常專業(yè)化的領域,需要非常龐大的技術團隊和專業(yè)的人才團隊,所以我們在傳統(tǒng)媒體的數字化拓展和轉型中,需要加強我們的團隊建設,比如重點引進新媒體技術、視頻制作、新媒體運營,包括創(chuàng)意策劃、產品設計、運營推廣等方面的人才。在人才培養(yǎng)這方面還是要仰仗我們的高校了。另外,我還想談一點的就是,我們今天做媒體、做新媒體,是要做平臺還是要做內容的問題。因為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很多的媒體已經放棄了自己生產內容,轉而去做一個平臺。雖然這是現在的一種趨勢,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知道總要有人生產內容,才能使這個平臺存活。作為傳統(tǒng)媒體,我們本身的職責就是內容的生產,我們必須有自己的記者團隊、編輯團隊,來做我們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內容。同時,今天的網絡環(huán)境下,人人都可以是自媒體的這種環(huán)境下,我們更需要專業(yè)的媒體工作人員來充當新聞把關人的角色,讓廣大的讀者大眾能夠有一個可以信賴的權威的媒體平臺去偽存真,去表達這個時代真正的聲音,去記錄這個時代真實的歷史。所以我認為傳統(tǒng)媒體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學術水準在這個時代是非常寶貴的,也希望媒體的朋友們都能夠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fā)展的新媒體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