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羅湖小學 麥慧慧
學習單是我們在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學習工具。但是,往往因為設計不得當,讓學生望而生畏。非但沒有提高學習效率,反而還成為了學生的負擔。本文以《七律·長征》一課為例,通過討論如何更加趣味性地設計學習單。將“學習單”分解為“預學單、研學單、習得單”三個體系,以提高課堂效率。
1.知識拉網式的“預學單”在學習《七律·長征》這首詩前,我們應該對詩的作者、寫作背景等,進行一個拉網式的了解。比如,毛澤東主席的生平事跡,紅軍長征的歷史事件等。通過對背景資料的檢索,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2.圖文并茂式的“預知單”在《七律·長征》一課中,讓他們繪制長征路線圖,通過趣味性的“圖文并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脈絡梳理的魚骨圖、戲劇沖突的波折圖等,最后再配上相應的背景畫。圖文結合的學習單,能在預習過程中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3.鑒賞評價式的“預熱單”在預習《七律·長征》的過程中,我們通過鑒賞和評價等方式,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和優(yōu)化學習的效果。學生透過預學的鑒賞評價,對學習內容又進一步加深了印象。比如,建議學生鑒賞毛澤東其他的詩詞、要求學生在品讀鑒賞的同時,摘抄一首自己最喜歡的詩詞,可以賞析毛澤東的書法作品,把自己的感悟和體會記錄下來,讀一本或看一部與長征有關的書或電影,自己講述長征中的感人故事,等等。
1.聚焦基礎知識
“基礎訓練”是為了提高和鞏固學生所學過的基礎知識而設置的一種綜合性讀寫練習。首先要聚焦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讓所有學生在課堂“消化”所學知識。通過學習單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和難點。學生先自主完成,再以互相檢查的方式完成學習目標。比如:熟練詩文借助注釋理解詩句意思,把握詩文的關鍵信息,背誦詩詞,等等。
2.聚焦情感表達
翻開語文書,往往令人過目不忘的是扣人心弦的句子、栩栩如生的人物、震撼人心的精神。作者最真摯的情感,通過文字流淌到心中。情感的表達,涵蓋了非智力因素教育的全部內容,更注重學生的內省和內化,它具有層次性、具體性和針對性。每個學生不僅是知識、才能的擁有者,而且是情感豐富、精神富有、生活幸福的人。所以,我們的學習單,同樣可以設計得更有“人情味”。例如,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境?怎樣讀才能讀出這樣的喜悅之情?最后,可以用閱讀對比的方式,把《沁園春·雪》與本課內容進行比較閱讀,作者在情感的表達上是否有相似之處?結合預習單,小組內相互交流。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是研究性學習最好的工具,對教師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對學生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也是我們課堂改革教研的重要研究方向。
“習得單”,就是為學生前兩個階段的學習做一個查漏補缺,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測。“習得單”的設計,注重前期的總結,具有評價性和總結性。在設計“習得單”的時候,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同時還要有辯證性思考的題目。
第二,與平時的練習題和試卷題型要有所區(qū)別,題量不能太多,題目的類型要有新意。
第三,抓住“得”,讓學生在完成學習單的過程中,再次獲“得”。
第四,“習得單”的評價要多元化,可以是師生評,也可以是生生評,還可以是作品展示的方式等。
綜上所述,學習單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它的設計和存在,一定是服務于課堂,旨在提高課堂效率,其注重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同時,還將語文學習與其他學科學習進行了融合,它是推動小學語文課堂改革最有力的助推器。